保护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

保护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

一、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皮肤损害的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马娜[1](2021)在《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双香藤芷贴(山西省中医院制剂)对于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致力于为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更好的展现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疾病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尽早地干预治疗化疗后出现的外周静脉损伤,保障治疗过程的有序进行,缓解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丰富目前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因化疗期间出现或伴既往化疗所致的陈旧性损伤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双香藤芷贴组(治疗组)和喜辽妥软膏组(对照组),特定的观察人员记录临床基本信息,根据登记表内容,完整、准确、无误的记录,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化疗次数、凝血检查等),治疗前后的静脉炎分级、中医总证侯积分、单项证状积分、起效时间、疼痛情况、静脉彩超情况及安全性,并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做出最终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病例64例,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纳入的病例数为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分析具有可比性。(1)静脉炎分级比较:经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静脉炎级别改善上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侯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单项证候比较:(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单项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皮肤疼痛、皮肤肿胀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皮肤颜色、皮肤发热,经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疼痛缓解情况: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起效时间:经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7)静脉彩超情况:彩超下探索性发现双香藤芷贴可改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的病变范围(P<0.05)。(8)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与喜疗妥相比,双香藤芷贴虽在起效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尤其对疼痛、肿胀方面的改善疗效显着,可有效降低静脉炎分级以及疼痛评分,并探索性发现双香藤芷贴可改善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病变范围。

史凌子[2](2021)在《聚乙二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导致手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聚乙二醇化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是外层为聚乙二醇化修饰的双脂质层,中心为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分子水性核心的化疗药物。相较于传统蒽环类药物DOX,PLD可显着降低心脏毒性、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但其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发生率随着剂量的增加明显增加,目前的论点主要为局部药物积累、皮肤炎性反应等几个方面,尚无相关的系统性实验支持。为此我们通过HFS大鼠模型,探讨PLD引起HFS的机制,为临床上预防及治疗HFS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雌性SD(Sprague Dawley,SD)大鼠,由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D)、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所有大鼠均采集静脉血并采集后爪掌部照片,建立HFS模型(PLD或5%葡萄糖注射液经尾静脉注射,7mg/kg,每3天给予1次,共10天,每只大鼠累计给药量28mg/kg);10天后再次采血、采集照片并评判HFS分度,对样本血行4-羟基-苯磺酸定量检测;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CD31、CD34、F8)染色观察大鼠后爪皮肤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后爪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孔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器结构改变;采用Evans Blue法定量测定大鼠后爪微血管通透性改变;定量检测皮肤局部药物。结果:1.PLD组SD大鼠3度/非3度HFS的发生率各为50%,对照组无HFS发生。2.靶向代谢组学检测:静脉给予PLD后,发生3度/非3度HFS的两组大鼠给药前外周循环4-羟基-苯磺酸含量对比P=0.907>0.1,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两组间对比P=0.008<0.01,具有显着意义;同组大鼠用药前后4-羟基-苯磺酸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3.实验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大鼠,后爪皮肤出现角质层分离、表皮层变薄、基底层细胞肿胀;真皮层疏松水肿、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壁变薄,内皮细胞数量减少;CD31、CD34及F8分布更少。4.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实验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大鼠,后爪皮肤出现毛细血管内皮紧密连接打开、基底膜微孔开放、基膜分离、周围水肿等现象;内皮细胞轻度核固缩;透射电子显微镜示:实验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大鼠,后爪皮肤出现毛细血管基底膜微孔开放。5.EVB检测:实验组大鼠相较于对照组大鼠,后爪皮肤微血管渗漏更严重,两组大鼠后爪药物渗漏差别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6.局部药物检测:实验组大鼠后爪皮肤多柔比星蓄积,对照组未检测到任何药物。结论:1.我们能够成功建立PLD诱导HFS的SD大鼠模型。2.PLD诱导HFS发生的可能机制为:PLD能够造成SD大鼠后爪掌侧皮肤组织毛细血管壁的损伤,渗透性增加,PLD渗出增加,多柔比星在皮肤组织蓄积,损伤表皮,从而造成HFS的发生。3.从代谢组学观察,HFS的发生可能与4-羟基-苯磺酸的缺乏有关。

潘杰[3](2020)在《三种方法预防静脉留置针短期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复方维生素E乳膏、芝麻油、赛肤润预防经静脉留置针短期(<6天)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2.通过综合比较三种方法预防经静脉留置针短期(<6天)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费用等方面,选出预防效果好、简便、经济、大众易于接受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静脉炎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预实验等制定了具体干预方案。本研究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通过静脉留置针短期(<6天)滴注营养液(包含复方氨基酸,5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的132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芝麻油(崔字牌小磨香油)组,赛肤润(液体敷料)组,每组44例。三组患者均由责任护士进行留置针穿刺,第一次输液前给予外用药物,上至沿静脉走向10-15cm,下到敷贴近心端边缘(离穿刺点1.5-3cm),两端到手背或臂缘,轻柔按摩3分钟并保留药物一小时,一天3次,至研究停止。若患者出现红、肿、热、痛、外渗等局部或全身症状,则停用药物。双人观察患者用药部位的情况:有无静脉炎、静脉炎的评分级别、范围、疼痛分值、静脉炎出现时间、皮肤及全身反应等并记录在研究观察记录表上。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血管情况、留置针位置、营养液配方、营养液渗透压、输液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种方法预防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2.1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发生率比较结果三组静脉炎发生率: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43.18%、芝麻油组37.21%、赛肤润组76.19%,经检验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复方维生素E乳膏和芝麻油降低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均优于赛肤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方维生素E乳膏与芝麻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不同评分级别发生率(即不同静脉损伤程度)的比较结果三组患者静脉炎不同评分级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多重比较结果: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和芝麻油组分别与赛肤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与芝麻油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范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复方维生素E乳膏和芝麻油分别与赛肤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方维生素E乳膏与芝麻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疼痛分值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出现时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和芝麻油组分别与赛肤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与芝麻油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种方法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研究结束时,三组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及全身不适症状。4.三种方法所需费用的比较结果三组患者预防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费用的中位数分别是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14.9元,芝麻油组13.9元,赛肤润组96元,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芝麻油组分别与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和赛肤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维生素E乳膏组和赛肤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复方维生素E乳膏、芝麻油均可有效降低经静脉留置针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发生率、减轻静脉损伤程度、控制静脉炎范围、延迟静脉炎出现时间、用药安全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预防效果显着,三者都可以减轻静脉炎所引起的疼痛。2.芝麻油是从芝麻中提取的天然成份,预防效果突出,外用无不良反应,而费用方面芝麻油组优于其他两组,费用较低,患者更易于接受,临床可参考使用,显示出将天然植物成份入药的中医药理念应用到预防短期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优点,应将祖国优秀的中医药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水平,给予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经济方便的护理服务。

张松[4](2020)在《多柔比星脂质体、吡柔比星相关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多柔比星脂质体与吡柔比星在乳腺癌化学治疗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期为乳腺癌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住院确诊乳腺癌并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乳腺癌辅助化疗且化疗方案为AC方案或AC序贯T方案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进行入组。入组后完成本研究患者共116例,化疗方案为多柔比星脂质体为A组完成58例,吡柔比星为B组完成58例。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资料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关指标,其中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病理资料包括TNM分期、ER、PR、Ki-67、HER2指标,不良反应涉及骨髓抑制、肝功能指标、心脏毒性、脱发、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及病理资料(包括TNM分期、ER、PR、Ki-67、HER2指标),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抑制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抑制程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ALT、AST、ALP、GGT及TBil肝功能指标的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LEVF对比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G心脏功能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炎、脱发、恶心呕吐程度的对比结果上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型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脂质体较传统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在脱发、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几项评估的效果持平。2.多柔比星脂质体在骨髓抑制方面较吡柔比星轻微。3.多柔比星脂质体在心脏功能损伤上较吡柔比星轻微。4.多柔比星脂质体的手足综合征较吡柔比星发生率高、程度重。图0幅;表18个;参138篇。

杨泽佩[5](2020)在《针刺治疗手足综合征的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手足综合征(hand-footsyndrome,HFS)是由某些全身化疗药物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毒性损害。临床研究报道,HFS的发生与多种化疗药物相关,如卡培他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紫杉醇、脂质体阿霉素等均可引起。国内外报道化疗药物引起HFS发生率为48%~62%。HFS虽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遭承受更多的身心痛苦,严重者可能导致药物减量甚至治疗中断,影响抗肿瘤治疗的疗效。目前关于HFS的干预措施主要有患者教育、吡哆醇、COX-2抑制剂、皮质醇、尿素制剂和化疗药物的减量或停药等,但是由于药物改善HFS疗效较为有限并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对于HFS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HFS的治疗仍未建立标准的防治方案。因此,寻找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而且经济的治疗方法在防治HFS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减轻各种治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在我国优秀的中医药宝库中寻找治疗HFS的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关于HFS的中医病因病机多以气血虚弱、邪毒痹阻立论。HFS的中医治法多为补中寓通,在益气养血的基础上佐以解毒通络之法。针刺以纯物理治疗的方式调和阴阳,具有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在防治HPS方面具有很大前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基本原则,整体和局部相结合,整体补益元气,局部活血化瘀、行滞通络,以泄瘀毒。以益元通络为主要治法,拟选取主穴:太溪、关元、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合谷、曲池、阿是穴。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试验方法,对“针刺治疗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探索,为日后进一步深入细化探索中医药改善HFS更好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的]1.初步探索针刺治疗HFS的临床疗效2.初步评价针刺治疗HFS的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方法。拟入组24例患者,给予患者教育+穴位(双侧)针刺,3次/周(周一、周三、周五);记录入组时、第3周结束时受试者的HFS分级、症状评分和中文版Skindex-16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癌症分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Cancer30,EORTC QLQ-C30)评分中文版和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表(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DASI-TCM)相关指标;安全性指标主要有不良反应事件。最后对针刺治疗HF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受试者24例,失访4人,共纳入分析20人。2.治疗前后HFS分级变化:在2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HFS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有12例患者HFS分级下降,有6例患者维持稳定状态,总有效率为70%(14/20),治疗后HFS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Skindex-16评分变化:治疗后skindex-16总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手足综合征常见症状评分变化:在麻木感、针刺感、感觉迟钝、烧灼感、疼痛感、红斑、脱屑、色素沉着、肿胀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后EORTC QLQ-C30中文版评分变化: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疼痛、食欲减退、总体生命质量维度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功能、恶心呕吐、气短、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维度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MDASI-TCM评分变化:在疼痛、悲伤感、疼痛麻木、一般活动、情绪、工作、乏力、恶心、睡眠不安、心烦、胃口最差、瞌睡、出汗、怕冷、与他人关系、走路、生活乐趣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短、健忘、口干、呕吐、便秘、口苦、咳嗽、心慌、手足心热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研究过程中有6例患者在起针后出现流血,棉签按压针孔后症状消失,其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血肿,后自行恢复。研究中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研究结论]针刺可能具有改善患者HFS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安全性较好。鉴于本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级别较低,样本量较小,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明确针刺治疗HFS的临床疗效。

陈尚学,徐静[6](2020)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年龄、疾病、护理技术、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输液外渗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很常见的问题。若已发现外渗而又未给予重视,亦未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导致输液外渗的各种因素,以达到避免或早期发现输液外渗,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的目的,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王煜[7](2019)在《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中药(大黄、芒硝)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引起局部疼痛的可行性,为提高外周静脉输液舒适度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护理技术手段。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小组会议首先验证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有效性等。并且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与规范化。进一步采用随机对照,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患者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且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首次发生疼痛的患者。分为三组:(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试验组)、单纯(热纱布)湿热敷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于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研与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管条件等情况。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予以常规护理+中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单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单纯(热纱布)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三组患者分别记录首次疼痛、第一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第二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的疼痛评分,并观察患者有无拔针要求、输液依从性、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及心率)、满意度。结果1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确定为大黄5g,芒硝20g,蜂蜜水100ml。2优化并确立了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3主要指标3.1疼痛比较应用数字评估法结合脸谱评估法,结果显示: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疼痛均表现为轻度中度疼痛,落实预防措施后,仍会出现疼痛,但疼痛感明显比首次未预防时下降,中药湿热敷组和单纯湿热敷组已经陆续出现无疼痛发生的患者,第一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4.8%,试验组7.1%;第一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16.7%;第二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0.8%,试验组9.5%;第二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31.0%。第一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第二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疼痛评分,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0.000(P<0.01)有明显差异,且中药湿热敷优于其他两组。3.2患者是否要求拔针重置的比较患者对于拔针的需求不同,但在第一天干预后(或30’)(P=0.002<0.01)及到输液结束(P=0.046<0.05)这一期间三组拔针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两两之间比较中药湿热敷组及单纯湿热敷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3.3患者输液依从性之间的比较通过三组Nemenyi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无论第一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第二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哪一个阶段进行依从性的测试,中药湿热敷与空白组、单纯湿热敷与空白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然而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4患者心率、血压变化的比较(1)疼痛影响心率波动变化较明显,轻度疼痛(13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重度疼痛(46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2)干预后与干预前三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明显差异,说明无论干预与否,三组在心率及血压方面效果均等。3.5患者满意度间的比较(1)正向、反向总分进行三组Nemenyi法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空白对照组与单纯湿热敷组和中药湿热敷组均有显着差异性(P=0.000<0.01),并且单纯湿热敷组与中药湿热敷组之间同样具有显着差异性。且中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均高于其他两组,负向分值均低于其他两组。单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高于空白对照组,负向分值低于空白对照组。(2)单一条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分别在条目49、1120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条目10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条目13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1中药湿热敷对于个体有差异性,不能达到100%预防疼痛的目的,但能够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2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以轻中度疼痛为主,且中度疼痛能够引起心率明显波动。3中药湿热敷安全有效,满意度、接受度都是比较好的,值得推广。

唐春梅[8](2019)在《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一)回顾分析某院肺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情况,探讨肺癌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在用药方案、化疗剂量、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给药途径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表现出的优缺点,为解决在个体化治疗中,面对循证医学上表明有多个给药途径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肿瘤的情况时,临床医生如何选择最佳给药途径,提供各肺癌化疗给药方式临床参考。(二)总结各化疗药物给药途径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特点,为临床药师面对具体化疗给药途径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并住院的331名患者所接受共计1307次的化学疗程为研究对象。调阅其电子病历,住院信息总表及临床病历、医嘱,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包括:病案号、性别、年龄、入院诊断时间、肿瘤类型、分期、转移情况、KPS评分、化疗方案、用药途径、化疗用药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表现、程度、持续时间、治疗措施、化疗不合理用药等情况。归纳该院肺癌患者化疗用药特点,利用excel软件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肺癌不同用药途径的化疗药物选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相关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一)共计1307次肺癌化疗中,经外周静脉途径占45.98%、中心静脉途径占38.48%、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占9.94%、胸腔内灌注占4.36%、口服化疗占1.22%。(二)化疗用药种类及剂量:中心、外周静脉给药途径化疗的用药种类及剂量基本一致;胸腔灌注化疗方案单一为顺铂注射液;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案均为联合化疗用药;口服化疗使用替吉奥胶囊无指征用药较常见;使用顺铂注射液化疗的多个给药途径中,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顺铂使用剂量以中心静脉化疗及周围静脉化疗最大,支气管动脉灌注次之,胸腔灌注剂量最小。(三)肺癌化疗不良反应中:外周静脉途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及药物外渗,药物外渗32例中有5例导致严重组织坏死,32例中,70岁以上患者共计24例占75%;中心静脉给药途径中,无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9%低于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胸腔灌注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为胸膜反应,其中1例并发脑梗塞,胸腔灌注穿刺点感染发生率8.77%高于其它途径;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为股动脉血肿。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在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方面,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率多于口服及胸腔灌注给药途径。(四)2863条化疗医嘱中,合格医嘱2682条,医嘱合格率为93.68%。肺癌化疗不合理用药表现为:口服给药途径存在选药不合理;胸腔灌注化疗给药途径存在着给药操作不合理、适应症不合理、用药方案不合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给药预处理用药不合理、剂量不合理,手术后复发患者适应症不合理;静脉给药途径常见用药方案、剂量、辅助用药不合理等。结论:(一)经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化疗给药途径治疗肺癌:两者在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使用剂量上基本一致,相对于外周静脉给药途径而言,中心静脉给药有避免药物外渗、组织坏死、降低外周静脉炎的优点,这对于血管脆性较大的老年患者、其它容易导致化疗时药物外渗的人群以及反复接受化疗的人群具有获益性;但中心静脉给药容易发生药物注射侧肢体深静脉血栓,故对于血液高凝状态及伴有静脉血栓疾病、脑梗塞的血栓人群建议使用周围静脉给药途径。(二)支气管动脉灌注给药途径的肺癌患者中,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注意股动脉血肿,住院科室与介入治疗科之间的衔接失误可导致预处理不合理;对于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选取给药途径前,需查询手术记录是否切断供血侧支气管动脉。(三)胸腔灌注给药治疗肺癌中,化疗药物选择单一,相对于其它给药途径其优点是:顺铂使用剂量最小,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较轻;缺点是:存在着胸膜反应甚至诱发脑梗塞等严重病例、穿刺点感染、反复有创操作胸穿放液等,故在选择该途径时建议提前预防并并做好沟通。针对普通患者小剂量使用顺铂未强调水化的情况,本文发现对于进食较少伴有糖尿病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基础疾病患者使用顺铂未强调水化,可出现急性肾衰,故建议类似情况充分水化有利于患者获益。(四)肺癌化疗的口服药物制剂可供选择种类相对较少,临床上应避免使用替吉奥胶囊等无肺癌治疗适应症药物。口服给药存在部分消化道溃疡出血病例,用药前需检查有无消化道溃疡,及时预防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获益。(五)各给药途径的不合理用药呈现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为临床药师指导临床医师在合理用药方面提供参考,提高化疗用药安全。

李艳琼[9](2018)在《化疗药物对皮肤的副作用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分析化疗药物对皮肤的常见副作用,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从而减轻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应用抗肿瘤药物后出现皮肤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皮肤损害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同时对文献中报道的化疗药物引起的常见皮肤副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患者,女,72岁,确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在2015年4月进行了乳房改良根治术,随后接受了卡培他滨和紫杉醇的化疗。随后,患者出现掌跖部皮肤发红、疼痛、甲剥离,透明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甲脱落。诊断: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伴甲剥离。停止化疗后,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B6、外用多粘菌素软膏及行高能红光等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结论目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逐年上升,它是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许多情况下,化疗仍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但化疗药物的一系列副作用常常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许多化疗药物引起非常严重的皮肤损害常常降低患者对化疗的信心,甚至导致药物减量和治疗的中断,最终影响化疗疗效。因此正确认识化疗所致皮肤副作用,并对其进行干预,对提高化疗依从性及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潘蕊,吕娅,王莉,段婷婷[10](2017)在《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研究》文中指出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刺激性等高危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血液肿瘤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大、毒性强、渗透压高,对血管内膜损伤大,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易引起外渗,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穿刺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引发组织坏死、皮肤溃烂,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1]。相关研究[2-3]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

二、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皮肤损害的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皮肤损害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退出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质量控制
2.研究方法
    2.1 治疗药物与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评价标准
    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3.研究结论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化疗性静脉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聚乙二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导致手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LD诱导HFS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三种方法预防静脉留置针短期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维生素 E、芝麻油、赛肤润防治静脉炎的作用机制分析及研究现状
    3 研究的目的
    4 研究的意义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5 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三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2 三种方法预防短期输注营养液致静脉炎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
    3 三种方法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4 三种方法预防静脉炎所需费用的比较结果
讨论
    1 患者一般资料的可比性
    2 经静脉留置针短期输注营养液导致静脉炎的作用特点分析
    3 三种方法预防经静脉留置针短期输入营养液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4 三种方法的安全性分析
    5 三种方法所需费用的结果分析
结论
创新性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4)多柔比星脂质体、吡柔比星相关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资料收集
        1.1.3 质量控制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1.2.2 两组患者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1.2.3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分析结果
        1.2.4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分析结果
        1.2.5 两组患者LEVF、ECG分析结果
        1.2.6 两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脱发、恶心呕吐程度分析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多柔比星脂质体、吡柔比星相关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2.1 AC化疗方案主要药剂
        2.1.1 蒽环类药物
        2.1.1.1 多柔比星脂质体
        2.1.1.2 吡柔比星
        2.1.2 环磷酰胺
    2.2 化疗不良反应
        2.2.1 心脏毒性
        2.2.1.1 蒽环类药物毒性机理
        2.2.1.2 环磷酰胺毒性机理
        2.2.1.3 心脏毒性指标及监测手段
        2.2.1.4 心脏毒性的应对及处理方式
        2.2.2 骨髓抑制
        2.2.3 手足综合征
        2.2.4 恶心呕吐
        2.2.5 口腔黏膜炎
        2.2.6 肝功能损害
        2.2.7 脱发
    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针刺治疗手足综合征的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手足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1 临床表现
        2 流行病学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常用评估工具
        5 发病机制
        6 西医干预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手足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医家对痹证、络病的论述
        2 现代医家关于HFS的论述
        3 证型分布
        4 中医治疗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4 研究方法
        5 技术路线
        6 研究方案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前、后HFS的分级变化
        3 治疗前、后Skindex-16评分变化
        4 治疗前、后手足综合征常见症状变化
        5 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
        6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变化
        7 治疗前后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表(MDASI-TCM)评分变化
        8 不良反应
    第三节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疗效分析
        3 安全性分析
        4 针刺治疗手足综合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7)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及技术路线
    1 相关概念定义
        1.1 局部疼痛感的操作性定义
        1.2 中药湿热敷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文献回顾
        2.1 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
        2.2 静脉输液10%氯化钾的必要性及输注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疼痛的产生机制
        2.3 中西医干预静脉输液引起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
        2.4 中医护理技术在静脉输液引起疼痛干预中的优势
        2.5 文献回顾总结
    3 研究目的
    4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验证
    1 经验方来源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查阅法
        3.2 专家小组会议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查阅结果
        4.2 小组讨论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中药湿热敷在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中应用的护理操作流程优化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头脑风暴人员纳入
        2.2 头脑风暴内容
        2.3 头脑风暴讨论议程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第四部分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方法
        2.4 研究工具与指标
        2.5 资料收集方法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保护的措施
    3 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
        3.2 三组患者临床研究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药湿热敷的作用机制
        4.2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作用
        4.3 中药湿热敷对疼痛引起心率血压变化的间接影响
        4.4 中药湿热敷改善患者输液依从性的影响
        4.5 中药湿热敷组患者的满意度
        4.6 中药湿热敷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7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第五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结论
    2 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2.1 创新性
        2.2 局限性
        2.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全文) 药物引起静脉局部疼痛感的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四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特殊药物
附录五 调查问卷
附录六 伦理审查审批件
附录七 知情同意书

(8)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对照表
致谢
肺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综述)
    参考文献

(9)化疗药物对皮肤的副作用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1 临床资料
1.2 资料分析
1.3 鉴别诊断
1.4 文献分析
1.5 总结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1 合理使用药物
    1.2 合理选择血管和部位
    1.3 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
    1.4 输液工具的选择
    1.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6 加强巡视
    1.7 健康宣教
2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早期处理
    2.2 局部封闭
    2.3 局部外敷
        2.3.1 冷敷:
        2.3.2 热敷:
        2.3.3 其他药物外敷:
    2.4 其他处理措施
3 小结

四、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皮肤损害的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香藤芷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D]. 马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聚乙二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导致手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D]. 史凌子.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三种方法预防静脉留置针短期输注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D]. 潘杰. 青岛大学, 2020(01)
  • [4]多柔比星脂质体、吡柔比星相关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D]. 张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针刺治疗手足综合征的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D]. 杨泽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 陈尚学,徐静.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1)
  • [7]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D]. 王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肺癌化疗药物给药途径的调查分析[D]. 唐春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9]化疗药物对皮肤的副作用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 李艳琼.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10]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研究[J]. 潘蕊,吕娅,王莉,段婷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07)

标签:;  ;  ;  ;  ;  

保护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