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任京芹,张琳[1](2022)在《课程思政下的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是一门研究加工过程中工艺问题的应用性技术学科,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度挖掘课程中所潜在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及时、有效、自然地融入到专业课堂,充分发挥机械制造工程学专业课"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赵志伟,李莉,向平,古励,蒋琰,曹知平,曾洁,蒋绍阶[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新工科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水质工程学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传统核心主干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综合性强等特点,需要聚焦新工科内涵和国家重大需求改革创新课程。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价值引领"设计的多层次教学目标,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多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推行教师引导和陪伴式的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教学环节顺序的调整与教学组织的融合创新,运用兴趣实验导入、案例解析、课堂辩论、翻转课堂等多种课堂形式,辅助新型信息技术,强化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构建全周期系统性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杨亚红,王亚军,张玉蓉,赵红花[3](2021)在《基于多学科引入机制下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模式变革探索》文中认为传统专业核心课程更多关注本专业学生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入相关多学科生源,有利于本专业和所引入学科专业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激发更多创新潜能。研究基于水质工程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教学体会,引入了相关学科专业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学习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多维度、全方位思考专业知识,为本课程学生和引入外专业学生的创新视野提供知识奠基,通过纳入多学科生源引子,经过课程培养、课内探讨和课外交流,增加了学生思考专业问题的专业维度。旨在激发学生的交叉创新创业思维,达到从多学科高角度分析问题。

李恒[4](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邓岳保,郑荣跃[5](2021)在《土木与机械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文中提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我国工程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及机遇。社会各行各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围绕土木工程与机械工程两大专业开展的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响应。首先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研究现状出发,围绕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进行广泛和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之上,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团队打造、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搭建、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和达成评价方法研究八个方面,探讨土木与机械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另外还从不同方面反思了交叉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成果可供本科院校新工科建设参考,也可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

任平,雷浩[6](2021)在《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特征·经验——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劳动教育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德国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劳动教师培养体系,专业的师资培养有效保障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作为德国最着名的理工类高校,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劳动教育专业历史悠久,课程体系特色鲜明,为联邦各州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劳动专业概貌的教师;课程内容以劳动、技术、经济、职业领域知识以及相应的学科教学论为主;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凸显行动能力导向;搭建课程质量评估与资格认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探究分析该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对于我国劳动教师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婉莹[7](2021)在《基于“科-工整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谭少华[8](2021)在《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检索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惜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初中生信息检索教学并未作为一门课程,而与之最关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获取和保存信息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对信息检索教学相关文献和项目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掌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其次对调查问卷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策略,在某初中选取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验。两个班级分别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测试,结合三次项目教学法个人成绩的平均分和后测成绩计算出学生信息检索学习最终成绩,对比学习效果。对实验项目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制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对比以及对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项目教学比传统教学在多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等。为了提高信息检索教学效果,教师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设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案例。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黄立可[9](2021)在《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性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置了“综合·探索”等四大学习领域,这使得美术教师需要利用跨学科思维进行教学。STEAM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整合性质的教育理念,结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领域知识,通过项目学习实施于教学,形成STEAM项目学习(STEAM PBL),STEAM项目学习重视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倡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合作交流,在教师帮助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最后产生实体化学习成果。STEAM项目学习作为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可作为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笔者梳理了有关STEAM教育理念与项目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不少学者认为STEAM教育就是跨学科项目学习,但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较少;其次,通过以老师和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以及对课程标准的参考分析了STEAM项目学习应用于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可行性,介绍了STEAM项目学习运用于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意义;再次,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学习评价进行了阐述:第一,教学设计从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策略三部分进行介绍,第二,教学流程包括项目导入、建构知识与能力、探究并构建学习成果、学习成果的展示、评价与反思,第三,学习评价章节包括学习评价原则和学习评价指标两部分,学习评价原则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原则、评价标准多元原则、项目全程全员原则,学习评价指标指向了美术作品制作的水平、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利用美术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第一,STEAM教育理念带来了一种跨学科教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在重视审美性实践和技术性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跨学科知识,第二,教师在STEAM项目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依旧重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第三,重视美术学科的学科特征,其他领域学科知识服务于美术作品的制作,第四,结合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自主学习时间。

曹勇[10](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二、《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下的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结合课程绪论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1.1 讲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1.2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1.3 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2 结合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进行思政教育
3 结合3D打印技术在抗击疫情中的应用开展思政教育
4 结合大国重器研发案例开展思政教育
5 结合大国工匠开展思政教育
6 结语

(2)新工科背景下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的定位与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设计多层次教学目标
        1.围绕“知识探索”
        2.围绕“能力建设”
        3.围绕“价值引领”
    (二)更新教学内容
        1.结合行业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
        2.以学生为中心,有机结合仿真—实验—理论—设计内容
        3.课程思政化,强化价值引领内容
    (三)创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设计多维教学活动
        2.改变教学模式
        3.创新教学组织
        4.运用多种课堂形式
        5.辅助新型信息技术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五)教学实践效果
四、结语

(3)基于多学科引入机制下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模式变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思路
    (一)主旨思路
    (二)执行模式
三、研究结果探讨
    (一)课题组交叉学科成员的确定
    (二)项目小组资助对象的确定
    (三)优秀小组发明专利的评选确定
    (四)多元化教学考核
四、典型课程成果案例
    (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融合
    (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融合
五、结束语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特征·经验——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劳动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
    (一)专业概况
    (二)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二、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
    (一)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劳动专业概貌的师资
    (二)课程内容融合劳动—职业—技术—经济与学科教学论
    (三)形式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凸显行动能力导向
    (四)质量评估与资格认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三、讨论与启示
    (一)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培养专业师资
    (二)遵循不同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本硕一体化的课程内容
    (三)拓展课程实施的模式,指向教师专业行动力的培养
    (四)实现课程学习与教师专业资格认证的一体化

(8)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
        2.1.2 教学策略
    2.2 PBL教学模式
        2.2.1 PBL概念
        2.2.2 PBL基本特点和要素
        2.2.3 PBL教学流程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3.3 情境学习理论
3 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先导性研究
    3.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2 初中学生信息检索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的制定
    4.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原则
    4.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4.2.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4.2.2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4.2.3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实施条件
    4.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
        4.3.1 选定项目任务的策略
        4.3.2 项目规划和准备的策略
        4.3.3 管理项目的策略
        4.3.4 项目回顾及完善的策略
5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应用
    5.1 实验内容
        5.1.1 实验条件
        5.1.2 选取实验对象
        5.1.3 做出实验假设
        5.1.4 选择实验材料
        5.1.5 控制实验变量
    5.2 实验过程
        5.2.1 对照班的传统教学实施
        5.2.2 实验班的采用基于PBL教学策略的应用设计
        5.2.3 基于PBL《网上获取与保存信息》的教学案例
        5.2.4 基于PBL《制定旅游计划书》的教学案例
        5.2.5 基于PBL《网络信息辨真假》的教学案例
    5.3 实验效果调查与分析
        5.3.1 学生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5.3.2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总结
        5.3.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分析
        5.3.4 学生项目教学评价访谈
        5.3.5 教学总结与反思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9)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STEAM项目学习的含义
    2.2 STEAM项目学习的特征
    2.3 STEAM 项目学习理论来源
    2.4 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
3 STEAM项目学习在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中的可行性
    3.1 “综合·探索”领域和STEAM项目学习的理念一致性
    3.2 “综合·探索”领域和STEAM项目学习符合初中生美术学习心理特点
    3.3 关于STEAM项目学习与“综合·探索”领域的适用性调查
4 STEAM项目学习应用于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中的意义
    4.1 体现教育纲领性文件精神,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4.2 尊重初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3 更新教师教学思路,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5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设计
    5.1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设计要素
    5.2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设计步骤
    5.3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设计策略
6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实施流程
    6.1 基于 STEAM 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过程
7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学习评价
    7.1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学习评价原则
    7.2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学习评价的主要指标
8 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实践
    8.1 课题选择与教材分析
    8.2 确定项目主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
    8.3 教学设计——体现设计要素,以终方为始
    8.4 项目导入——设置导入活动,提出驱动性问题
    8.5 建构知识与能力——统整先前学习经验,构建解决方案
    8.6 创作美术作品——结合不同实践方式和STEAM各领域知识
    8.7 美术作品展示——获得自我效能感,继续优化作品
    8.8 学生学习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
    8.9 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
9 反思与总结
    9.1 反思
    9.2 课程实施遇到的问题
    9.3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实践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下的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任京芹,张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01)
  • [2]新工科背景下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J]. 赵志伟,李莉,向平,古励,蒋琰,曹知平,曾洁,蒋绍阶. 高等建筑教育, 2021(05)
  • [3]基于多学科引入机制下的水质工程学课程模式变革探索[J]. 杨亚红,王亚军,张玉蓉,赵红花. 高教学刊, 2021(27)
  • [4]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5]土木与机械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邓岳保,郑荣跃. 科教发展评论, 2021(00)
  • [6]德国劳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特征·经验——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劳动教育专业为例[J]. 任平,雷浩. 外国教育研究, 2021(07)
  • [7]基于“科-工整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研究[D]. 张婉莹. 西南大学, 2021
  • [8]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D]. 谭少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9]基于STEAM项目学习的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研究[D]. 黄立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标签:;  ;  ;  ;  

《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