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喉切除术后言语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

全喉切除术后言语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

一、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虹[1](2019)在《早期声门型喉癌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微型钛板内固定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合考量喉功能重建术,既要彻底切除肿瘤病灶,又要尽可能修复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永恒的追求与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辅助微型钛板内固定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声门型喉癌患者共47例,采用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法为甲状软骨开窗组(Thyroid cartilage fenestration group,TCFG),胸骨舌骨肌及其筋膜修复方法为胸骨舌骨肌修复组(Sternohyoid muscle repair group,SMRG)。其中TCFG组22例,SMRG组25例。男性46例,女性1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0.55±7.19)岁,根据2012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标准:T1aN0M0 23例(TCFG组14例,SMRG组9例),T1bN0M0 16例(TCFG组5例,SMRG组11例),T2N0M0 8例(TCFG组3例,SMRG组5例)。病理类型47例均为鳞状细胞癌。以甲状软骨正中或稍偏向健侧裂开及患侧中1/3开窗,在直视下抽屉式切除患侧中1/3甲状软骨板、肿瘤及其喉腔部分软组织。因地制宜,下移声门上组织及其上1/3甲状软骨板,声门上区与声门下区的黏膜切缘对位缝合,修复患侧喉腔组织缺损,辅助微型钛板甲状软骨板内固定,一期重建喉功能。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术后患者发音功能、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及术后拔管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采用住院期间、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随访时间4个月5年。收集术后发音功能、呼吸功能(气管套管拔除及时间)、吞咽功能(胃管拔除时间及是否误咽呛咳)及生存情况(复发、转移、死亡)等资料。甲状软骨开窗式切除辅助微型钛板内固定喉功能重建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对于患者术后发音功能的恢复,语言交流有明显的优势,发音正常者2例,发音良好者20例,与SMRG组的发音功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FG组22例术后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时间为1014天,呼吸平稳,拔管率100%。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与SMRG组的拔管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促进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恢复,TCFG组与SMRG组的吞咽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FG组术后随访1例复发再次入院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全喉切除术,SMRG组术后随访4例复发,再次入院行喉部分切除术1例,行全喉切除术3例,其中1例死于全身转移。TCFG组与SMRG组的生存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早期声门型喉癌辅助微型钛板内固定术一期重建喉功能,少生长肉芽,术后创面愈合好,基本保留了喉腔的生理形态。(1)术后发音功能优于胸骨舌骨肌组;(2)术后拔管率高于胸骨舌骨肌组;(3)术后吞咽功能良好,不发生误咽呛咳现象,与胸骨舌骨肌组对比无差异;(4)术后生存情况两组对比无差异。

张亚娜[2](2017)在《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晚期喉癌(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全面检索PubMed/Medline database、Springerlink、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文献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纳入文献的评分标准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式,本系统评价的二分类变量采用喉部分切除术组与全喉切除术组间的比值比(0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并做“漏斗图”进行发表性偏倚。结果:本研究纳入12篇文献,均为回顾性分析临床对照研究,共1093例晚期喉癌患者,其中喉部分切除术组(观察组)615例,全喉切除术组(对照组)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3年生存率:[OR=0.80,95%CI(0.57,1.11),P=0.18],晚期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组与全喉切除术组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年生存率:[OR=0.93,95%CI(0.71,1.22),P=0.58],晚期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组与全喉切除术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年肿瘤复发率:[OR=1.39,95%CI(0.72,2.67),P=0.32],晚期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组与全喉切除术组的5年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案对晚期喉癌的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的远期预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与全喉切除术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晚期喉癌,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选择行喉部分切除术不会降低患者的远期预后,且保留了其发音、呼吸及吞咽等喉功能,保证了患者术后较高的生存质量。

冯彦[3](2011)在《喉癌外科疗效的系统评价及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单纯手术及手术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喉癌的疗效,为临床喉癌的合理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估的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有关喉癌外科治疗的所有文献,将喉癌治疗方式中开放性喉切除术、单纯CO2激光手术、单纯放疗、术前放疗加手术及手术加术后放疗治疗后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和嗓音质量分别进行两两比较。使用Revman5.0.17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定量资料中二分类变量采用RR和95%CI表示效应量,对定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检索时间截至为2011年3月31日。结果:按照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3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1篇,其余均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分为9个比较组。结果显示:(1)对不同术式的开放性喉部分切除术疗效进行比较的文献共8篇,未描述各组患者的分期分型。A:3年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为85.88%(949/1105)。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优于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及近全喉切除术RR分别为0.28、0.14、0.23,95%CI分别为(0.10,0.78)、(0.04,0.50)、(0.08,0.66)。B:5年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为73.19%(685/899)。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优于侧位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及近全喉切除术,RR为0.37、0.27、0.25、0.23,95%CI为(0.18,0.75)、(0.14,0.51)、(0.12,0.50)、(0.08,0.72)。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及喉次全切除均优于喉全切除术,RR为0.26、0.22、0.45,95%CI为(0.13,0.51)、(0.07,0.68)、(0.23,0.87)。C:10年生存率:10年总生存率为54.29%(177/326)。喉裂开声带切除术优于前位喉部分切除术、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水平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扩大喉部分切除术及近喉全切除术,RR为0.34、0.34、0.38、0.28、0.34,95%CI为(0.14,0.87)、(0.15,0.81)、(0.16,0.94)、(0.12,0.65)、(0.17,0.66)。垂直半喉切除术和水平半喉切除术优于喉全切除术,RR为0.45、0.49,95%CI为(0.28,0.73)、(0.26,0.93)。侧位垂直喉部分切除术优于扩大喉次全切除术RR为0.62,95%CI为(0.42,0.93)。垂直半喉切除术优于喉次全切除术,RR为0.44,95%CI为(0.28,0.70)。喉部分切除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喉全切除患者。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后嗓音质量优于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和3/4喉部分切除术。纳入研究均未比较不同术式患者的局部控制率。(2)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与单纯CO2激光手术组患者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和嗓音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研究均未比较患者的生存质量。(3)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低剂量放疗组患者3年局部控制率较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为0.37,95%CI为(0.22,0.61)。患者的总生存率、生存质量及嗓音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单纯CO2激光手术组与单纯放疗组患者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嗓音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未比较术后患者生存质量。(5)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生存质量优于手术加术后放疗组。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与手术加术后放疗组患者治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嗓音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单纯开放性喉切除术组与术前放疗加手术组患者治疗后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比较局部控制率、生存质量及嗓音质量。(7)术前放疗加手术组与单纯放疗组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比较局部控制率、生存质量及嗓音质量。(8)术前放疗加手术组与手术加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比较局部控制率、生存质量及嗓音质量。(9)手术加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比较生存质量和嗓音质量。结论:现有研究显示(1)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低剂量放疗后患者生存率较单纯手术差;喉部分切除患者生存质量较喉全切除患者优;放疗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早期声门型喉癌采用单纯CO2激光手术和单纯放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后患者生存率及嗓音质量相似。(2)目前临床上喉癌外科治疗的术式较多,针对不同分期分型的喉癌采用不同的术式,喉癌治疗的疗效参差不齐,文献设计类型以回顾性研究为主,随机对照试验数量有限。(3)目前尚缺少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上应加强大样本高质量的对不同分期分型喉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为喉癌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合理的循证依据。目的: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TopoⅡ-α在喉癌中的表达,了解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TopoⅡ-α在喉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为喉癌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病例资料齐全的77例喉鳞癌患者的组织蜡块进行研究。其中22例包含喉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55例未包含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对22例喉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TopoⅡ-α蛋白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其在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将55例未包含癌旁组织的蜡块制作成组织芯片,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TopoⅡ-α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倍体性的情况。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TopoⅡ-α蛋白在喉癌不同临床分型、不同T、N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之间的表达差异,并比较TopoⅡ-α蛋白表达阴性与阳性组中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倍体性的情况。TopoⅡ-α蛋白阳性率与基因扩增及17号染色体倍体性之间的关联分析采用Spearma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组织芯片蜡块中,由于未取到鳞癌组织或者所取鳞癌组织很少,5例组织无法进行有效分析,有2例组织处理掉片,共48例组织可以进行有效分析。(2)TopoⅡ-α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1.43%(50/70),明显高于喉黏膜正常组织中阳性率10%。(3)中分化+低分化组TopoⅡ-α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P<0.05)。(4)T3+T4组TopoⅡ-α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T1+T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5)分别比较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三组中TopoⅡ-α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6)颈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未转移组中TopoⅡ-α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7)从癌组织到逐渐远离癌组织的癌旁组织中,TopoⅡ-α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在喉癌旁组织0.3-0.5cm的范围内,TopoⅡ-α蛋白表达显着变化。(8)喉癌中TopoⅡ-α蛋白表达量与与基因扩增状态之间无相关性(r=0.15,P>0.05);TopoⅡ-α蛋白表达量与17号染色体的倍体异常率正相关(r=0.44,P<0.05),随着17号染色体的倍体异常率的增高,TopoⅡ-α蛋白表达量也相应增加。结论:TopoⅡ-α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TopoⅡ-α在喉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TopoⅡ-α蛋白及基因的检测可以对喉癌预后的评估和为生物治疗肿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周智永[4](2009)在《多排螺旋CT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喉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喉癌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术式,术后能否发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全喉切除患者的发音方法最常见的是食管音、气管食管造瘘术发音和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这三种发音方式的振动源均为咽食管段,这三种发音方式中有20%-30%的患者术后难以发音。利用多排螺旋CT的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咽食管段的局部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为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发音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是本研究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实验组病例为自1994年3月至2008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诊断为喉癌,并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抽取20例病例作为实验组;自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进行颈部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的其他疾病的患者,随机抽取4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食管入口形态观察;测量前鼻孔至食管入口距离;进行食管上段充气测压及食管充气发音试验,以及行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对照组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实验组食管入口形态多数为三角形(95%),少数为不规则形(5%)。食管上段测压显示:咽食管段压力是不一致的,食管入口下1.0cm与食管入口下2.0cm压力较低,食管入口下4.0cm高于食管入口下1.0cm与食管入口下2.0cm压力,食管入口下4cm咽食管段压力最高;充气发音试验显示食管入口下0.5~2.0cm可发音称发声阳性区,并可找到最佳发声部位,该部位位于食管下1.0cm。多排螺旋CT检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均位于第4~6颈椎前面,上接咽部,下接颈段食管,为一个闭合的软组织块,其上下为含气腔;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长度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咽食管段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咽食管段长度与坐高有相关性(P<0.01),与年龄和体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食管入口形态多数为三角形;咽食管段为高压区,压力是不一致的,咽食管段下段的压力高于上段;充气发音试验显示,发音区及最佳发音位置在压力较小的咽食管段上段。通过多排螺旋CT可以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咽食管段的局部影像学特点进行研究,为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发音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龚剑[5](2008)在《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目的分析喉部分切除术喉缺损修复后喉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喉功能重建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1资料:对珠江医院1990年9月至2006年9月92例经病理确诊为喉恶性肿瘤、初次行喉部分切除术并予功能重建的患者进行随访并予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本组病例男89例,女3例,年龄35~77岁,平均58.59±10.68岁。病理诊断为鳞癌90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本组92例病例中Tis3例,T132例,T239例,T317例,T41例;N086例,N14例,N22例,所有病例均为M0;其中声门区癌81例,声门上癌8例,声门下癌3例。2方法:2.1手术方式本组92例病例均行各型喉部分切除术,其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12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33例,喉额侧垂直部分切除术11例,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23例,行其它部分切除方式13例。2.2修复与重建根据术式、病变切除范围、全身情况等,主要采用了4种修复方法:A组,残余粘膜修复残喉38例;B组,肌筋膜瓣13例;C组,带状肌瓣13例;D组,颈部皮瓣17例。2.3数据采集通过术后复查及电话、信函等途径随访患者,收集术后呼吸功能(气管套管拔除及时间)、吞咽功能(胃管拔除时间、误咽)、发音功能、并发症及生存情况(复发、转移、死亡)等资料。2.4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4种主要修复方法之间术前年龄及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ANOVA),4种主要修复方法之间术后发音效果的比较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方法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资料中以4种主要修复方法修复的81例病例均为男性患者,修复前年龄因素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603,P=0.615)。本组病例总体术后拔管率为97.8%(87/89),92.1%的病例在术后1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4种主要修复方法影响拔除气管套管时间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65,P=0.002),A、B、C三组2周内拔管率分别为86.8%、76.9%及69.2%,D组明显偏低,为47.1%。本组插胃管病例中92.9%(79/85)均在术后2~14天拔除胃管,恢复经口进食、饮水功能,无明显呛咳,60.0%的病例术后1周内恢复。4种主要修复方法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7,P=0.027),以A组病例吞咽功能恢复较快,全部在术后2周内恢复,71.4%在术后1周内拔除胃管,其次是B组,占61.5%,而C组与D组恢复较慢,分别是30.8%和35.3%。术后92例患者均具有发声功能,其中良好者41例,中等38例,较差13例。4种修复方法之间发音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P=0.795),但以A组和C组发音效果较好,两组中发音为良好和中等者共占92.3%(12/13)和92.1%(35/38)。治疗后满3年和5年病例组中,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69/74)和81.8%(45/55)。所有病例中9例局部复发,1年内复发2例。结论行喉部分切除术时应根据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等特点,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切除肿瘤,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修复喉缺损。以残余粘膜等组织修复喉缺损,喉功能恢复良好;缺损较大、不能以残余组织修复者,术中须根据切除范围选择合理的修复方法,亦可能获得较好的呼吸、吞咽及发音功能。第二部分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声门重建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声门重建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1资料:对珠江医院1990年9月至2006年9月的37例经病理确诊、初次行喉部分切除术并修复的声门型喉癌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资料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本组37例声门型喉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76岁,平均61.05±9.03岁。本组37例临床分期1期11例,2期18例,3期8例。2方法:2.1术式与修复方法本组37例病例中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3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2例、喉额侧垂直部分切除术4例及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18例。术后遗留喉缺损分别以带状肌筋膜修复10例、带状肌瓣修复12例、颈部皮瓣修复15例,并重建新声门。2.2手术方法先根据病变情况行不同的喉部分切除术,术中在保证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甲状软骨板及喉腔内残余正常粘膜。病变切除后,于患侧甲状软骨切缘,相当于原声门位置作一“U”形软骨窗,大小以移植组织顺利穿越为宜。术中根据切除范围,于患侧切取厚度、大小合适的长条形带蒂肌筋膜、肌瓣或颈部皮瓣,经甲状软骨U形窗引入喉腔内。移植组织远端与环杓关节声带突处软组织缝合固定,其上下缘与部分切除术后创缘残留黏膜及深层组织间断缝合,完整修复手术创面,并形成修复后的新声带,重建声门。将切开之甲状软骨两侧创缘准确对位后,间断缝合甲状软骨外膜。2.3数据采集通过术后复查及电话、信函等途径随访患者,了解术后移植组织和重建后新声门的形态及运动情况,收集术后发音功能及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并发症、生存情况等资料。2.4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修复材料、术式及TNM分期之间发音效果比较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方法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组病例发音成功率100%,其中发音良好15例,中等16例,较差6例。不同修复材料和术式之间的术后发音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5.115,P=0.504/0.164),而术前不同TNM分期术后发音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4,P=0.001),分期越高,发音效果越差。术后10天左右检查见再造声带肿胀,色白,血供较差。术后2~3个月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重建后的新喉腔呈三角形,移植组织色红润,血运良好,具有一定的张力,似一侧居于正中位麻痹的声带,发声时由健侧声带运动与新声带前部相互靠近。结论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切除肿瘤后可根据不同情况选取适宜的修复材料重建声门,只要方法得当,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较好。经过选择的大小适宜的移植组织通过甲状软骨开窗重建声门,使重建后的新声带具有一定的张力和稳定性,并有利于重建一个三角形新喉腔,恢复喉腔的生理形态,提高患者的发音质量。第三部分T2、T3喉癌喉部分切除术中梨状窝保留与重建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中梨状窝保留与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1资料:对珠江医院1990年9月至2006年9月的56例经病理确诊、初次行喉部分切除术的T2、T3喉癌患者进行随访,并对病例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本组56例喉癌资料中男54例,女2例,年龄35~77岁,平均59.61±9.26岁。本组56例病例中T239例,T317例;声门区癌46例,声门上癌7例,声门下癌3例。2方法:2.1手术方式及方法本组56例病例资料中根据肿瘤的部位、肿瘤类型、肿瘤侵犯范围等特点采取不同的喉部分切除术,其中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2例,行喉额侧垂直部分切除术7例,行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行其它部分切除方式8例。术中切除肿瘤和修复喉缺损时注意尽可能保留和重建梨状窝的结构,包括保持梨状窝粘膜的完整、重建杓会厌皱襞、保留或重建杓状软骨、尽量保留甲状软骨翼板等,保证梨状窝的形态及两侧的对称性。2.2数据采集通过术后复查及电话、信函等途径随访患者,收集术后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并发症、生存情况等资料。2.3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不同T分期之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喉癌类型之间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组56例病例吞咽功能恢复良好,91.1%(51/56)的病例均在术后2~14天拔除胃管,恢复经口进食、饮水功能,无明显呛咳;不同T分期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620,P=0.111),但T3的病例恢复相对较慢;不同喉癌类型对吞咽功能的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56,P=0.008),以声门型和声门下型恢复较快。结论梨状窝在保持吞咽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声门上型、声门型喉癌和T2、T3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时,须充分考虑病变范围,合理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或重建梨状窝,包括其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甲状软骨等结构。保持术后梨状窝粘膜的完整、梨状窝的形态及两侧的对称性,可以更好的恢复吞咽功能,防止误咽的发生。

陈冬[6](2005)在《Pearson术在晚期喉癌治疗中的远期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术)在晚期声门型和声门上型喉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T3、T4喉鳞状细胞癌8例行喉近全切除术,用残存咽喉部粘膜重建发音管。结果术后8例患者无饮水进食呛咳,5例发声满意,3例欠佳,术后发音成功率62.5%;3年生存率为62.5%,5年生存率为50%。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遵循肿瘤外科原则,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术)对保留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的吞咽功能和发声功能有重要价值。

王荣国[7](2004)在《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喉及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及下咽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患者将丧失说话和经鼻呼吸的功能。如何使患者重新获得言语功能,一直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研究焦点。虽然关于发音重建有各种尝试,但目前国内外较少对其发音功能进行评价。 本研究回顾性的分析了气管食管瘘(改良 Amatsu)及我科自行设计改良的喉近全切除术(改良 Pearson)的手术及术后发音情况。采用主观评价指标-Jiyan 分级评分法(即四档五级评分法)及客观评估-嗓音学分析、电声门图分析及最大发音时间,对发音重建患者的发音进行评估,并且与同期住院的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及健康人相比较。 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选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96年到2004年2月住院手术的喉癌及下咽癌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实施了改良 Amatsu 及改良 Pearson 发音重建手术。根据其术后的发音及其随访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 另随机选取发音重建成功的喉癌及下咽癌患者 30 例。其中 12 例行改良 Amatsu,18 例行改良 Pearson,作为改良Pearson及改良 Amatsu 组,并且与同期住院治疗行喉垂直部分切除的患者及健康组比较。分别进行了嗓音学分析,电声门图分子、发音最长时间的分析及 Jiyan 分级评分法的分析。 1<WP=4>中 文 摘 要 结果:(1)随访结果 43 例行改良Pearson 手术,26 例行改良 Amatsu 手术。术后改良 Pearson 未有明显的误吸发生,有 10 例改良 Amatsu 出现误吸。术后 5例行放射治疗,其中4 例改良 Pearson 均发音成功,而 1 例改良 Amatsu 未发音成功。术后1年内发音成功的改良Pearson有37例,改良Amatsu有 22 例。术后 1 年以上的未再有发音失败病例。3 年随访时,25 例改良 Pearson有 22 例存活,11 例改良 Amatsu 有 4例存活。5 年随访时,5 例改良 Pearson 有 4 例存活,未有改良Amatsu 病例。(2)嗓音学分析 改良 Pearson 与改良 Amatsu的基频接近,同 VHL 及健康人亦接近。改良 Pearson 及改良Amatsu 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声能量及谐噪比均增加,改良 Amatsu 增加的更为明显,并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接近,但均高于健康人。(3)电声门图分析 改良 Pearson 与改良Amatsu 的基频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接近,但低于健康人。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噪声能量均增加,改良 Amatsu 增加的更明显。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接近,但高于健康人。(4)最大发音时间 改良Pearson及改良Amatsu的最大发音时间接近,但均明显少于 VHL 及健康人。(5)Jiyan 分级评分法 改良Pearson及改良 Amatsu 的连贯流利度、音强响亮度、清晰可懂度及总得分接近,但均较 VHL 及健康人差。 结论: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喉癌及下咽癌行喉近全切除(改良 Pearson)及气管食管瘘(改良 Amatsu)手术,并采用嗓音学,电声门图,最大发音时间及主观评价指标进行手术发音功能的评价。1. 改良 Pearson 与改良 Amatsu 手术的发音成功率分别为 86.1%,84.6%,并且安全可靠。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2<WP=5>中 文 摘 要 术后伤口感染及进气道塌陷。改良 Pearson 可能比改良 Amatsu 更能耐受术后放疗。2. 改良 Pearson手术的误吸率低于改良 Amatsu,更适宜老年 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并且适用于全喉下咽切除食管内翻 拔脱胃代食管的患者。3. 改良 Pearson与改良 Amatsu 的嗓音学分析与 VHL 接近, 但与健康人有明显差别。4. 改良 Pearson 与改良 Amatsu 的嗓音学分析及电声门图分 析接近于 VHL,但与健康人有明显差别。5. VHL 的主观评价高于改良 Pearson 及改良 Amatsu,并且 改良 Pearson 比改良 Amatsu 更容易接受。6. 在临床工作中,评价喉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功 能时,应主客观指标联合应用。7. 在对喉癌及下咽癌患者选择发音重建手术方式时,改良 Pearson 应为首选。改良 Amatsu 可以作为补充。

漆一飞,陈月婵,李德宏,彭易坤,程永华,倪茂美[8](2004)在《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文中指出 全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重建是当前喉科医生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目前国内已有许多方法,如食管发音、咽一气管吻合重建发音功能、人工喉、电子喉、气管食管造瘘等许多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患者常出现误吸呛咳或不能发音、发音不清、发音困难等。我科自1999~2003年采用全喉切除食管气管发音管成形术治疗8例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张立强,栾信庸,潘新良,解光,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9](2002)在《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声门上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 182例声门上喉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 1997年UICC修订案分期 ,Ⅰ期 11例 ,Ⅱ期 45例 ,Ⅲ期 49例 ,Ⅳ期 77例。根据病变情况不同 ,采用相应的切除及修复方式。结果 全组喉部分切除术占 78.6 % (143/ 182 ) ;Ⅲ、Ⅳ期患者中 ,喉部分切除术占 6 9.8% (88/ 12 6 )。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率为 81.8% (117/ 143)。全组患者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9%和 6 7.3% ,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9%和 5 7.4% ,Ⅲ、Ⅳ期全喉切除术患者的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5 %和 6 7.0 %。Ⅲ、Ⅳ期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晚期声门上喉癌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 ,择优采用 ,可提高喉功能的保留率。

赵舒薇,叶青,孙爱华,王海青,郎军添,林顺涨,吴建,范静平,廖建春,彭玉成,陆书昌,萧璧君[10](2001)在《跨声门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重建方法与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跨声门癌在保证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吞咽防护功能。方法 对 41例跨声门癌施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 ,包括扩大垂直喉切除术 2 6例 (2 6 /41) ,扩大额侧喉切除术 5例 (5 /41) ,次全喉切除术 10例 (10 /41)。主要应用胸骨舌骨肌、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等同期进行缺损喉腔的重建。其中应用转门肌皮瓣修复 2 7例 ,胸骨舌骨肌瓣修复 7例 ,舌骨肌瓣修复 5例 ,胸锁乳突肌和筋膜修复 2例。结果 总的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7% (30 /35 )、74.1% (2 0 /2 7) ,III期患者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84.6 % (2 2 /2 6 )、76 .2 % (16 /2 1) ,IV期患者分别为 3/4、1/2。总的气管套管拔出率为 87.8% (36 /41) ,应用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组拔管率为 96 .3% (2 6 /2 7) ,胸骨舌骨肌瓣为5 /7,舌骨肌瓣为 4/5 ,胸锁乳突肌瓣为 1/2。全部患者恢复了发音功能 ,语音响亮清晰者 92 .7% (38/41) ,吞咽防护功能全部恢复。结论 中、晚期跨声门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是可行的 ;应用转门肌皮瓣进行缺损喉腔重建可获得满意的喉功能恢复效果

二、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早期声门型喉癌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微型钛板内固定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数据采集与随访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发音功能比较
    2.2 吞咽功能比较
    2.3 呼吸功能及拔管率比较
    2.4 生存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声门型喉癌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2)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系统评价的技术路线图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资料的提取
    1.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
    2.2 发表性偏倚
    2.3 疗效分析
3 讨论
    3.1 喉功能保全术治疗晚期喉癌的理论基础
    3.2 喉功能保全术治疗晚期喉癌的生存情况
    3.3 晚期喉癌的复发及预后影响因素
    3.4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喉癌外科疗效的系统评价及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序言
第一章 喉癌外科治疗疗效的系统评价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纳入文献一般情况简表
    附录 2:纳入文献一般情况祥表
    附录 3 排除文献的一般情况
    附录 4:各组治疗方式比较的森林图
第二章 DNA 拓扑异构酶Ⅱ-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小结
综述:喉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多排螺旋CT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及相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咽食管段研究概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5)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二部分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声门重建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三部分 T2、T3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梨状窝保留与重建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随访问卷
综述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6)Pearson术在晚期喉癌治疗中的远期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9)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手术方法
        1.肿瘤切除:
        2.喉成形方法:
结果
    1.喉功能保留:
    2.颈淋巴结转移:
    3.生存率:
讨论
    一、晚期声门上喉癌的喉部分切除术适应证
    二、喉功能保留与重建
        1.与误咽有关的因素:
        2.与拔管有关的因素:
        3.与发音有关的因素:

(10)跨声门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重建方法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手术方法
结果
    一、 生存率
    二、喉功能恢复情况
    三、其他情况
        1.并发症:
        2. 复发:
        3. 死因:
讨论

四、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声门型喉癌甲状软骨开窗抽屉式切除微型钛板内固定喉功能重建术的临床研究[D]. 李雅虹.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Meta分析[D]. 张亚娜.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3]喉癌外科疗效的系统评价及TopoⅡ-α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的相关研究[D]. 冯彦. 山西医科大学, 2011(08)
  • [4]多排螺旋CT在全喉切除患者咽食管段的研究[D]. 周智永. 宁夏医科大学, 2009(S2)
  • [5]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缺损修复和功能重建临床研究[D]. 龚剑. 南方医科大学, 2008(05)
  • [6]Pearson术在晚期喉癌治疗中的远期临床疗效分析[J]. 陈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05)
  • [7]喉全切及近全切术后发音重建及发音功能评价[D]. 王荣国. 河北医科大学, 2004(04)
  • [8]全喉切除术发音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J]. 漆一飞,陈月婵,李德宏,彭易坤,程永华,倪茂美. 贵州医药, 2004(01)
  • [9]声门上喉癌的手术治疗(附182例报告)[J]. 张立强,栾信庸,潘新良,解光,许风雷,刘大昱,雷大鹏. 中华肿瘤杂志, 2002(01)
  • [10]跨声门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重建方法与疗效评价[J]. 赵舒薇,叶青,孙爱华,王海青,郎军添,林顺涨,吴建,范静平,廖建春,彭玉成,陆书昌,萧璧君.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03)

标签:;  ;  ;  

全喉切除术后言语功能重建(附8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