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件移动阅读器

PDF文件移动阅读器

一、PDF文件移动阅读器(论文文献综述)

牛现云[1](2020)在《关于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的文献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对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历年发文数量揭示了近年来我国移动阅读研究发展趋势;接着,从作者、机构、基金支持以及研究主题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阅读平台、用户行为、阅读内容、产业链、移动阅读服务、阅读推广是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的热点,而版权问题、大数据与移动阅读的结合、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曹梦华[2](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了网络环境,在线教育服务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领域。在线教育掀起了一股全民学习的浪潮,各职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课程并进行学习,而高等教育也凭借着各大高校发布的优质课程作为辅助课程,帮助学习者扩宽知识层面。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资源进行顺序学习,从而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入研究。然而,各个课程之间缺乏索引以及关联,学习者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数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选择适合和优质的课程,甚至会出现认知超载、迷航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准确并快速的定位到优质适合的课程资源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个性化课程资源推荐方法。基于Educoder在线实训平台,根据平台中发布的课程实训,提取出每小节的知识点及其关系,从而生成平台专属的知识图谱。首先,利用PageRank算法计算知识图谱各知识点的初始权重。之后,统计并分析用户在线学习中的行为数据,如学习者的点击数据,历史课程信息,闯关编程中的评测数据等,以通关的错误评测次数来更新个人的知识点权重和知识图谱,以新权重的Top3作为推荐课程呈现给用户。最后,利用Dijkstra算法向用户推荐课程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帮助用户准确并高效的进行课程学习。本文研究发现,现存的个性化课程资源系统推荐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提出的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可视化的展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生动简洁的刻画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根据学习者个人的行为数据所推荐的课程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极大的提高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满意度。

钱远鹏[3](2018)在《基于SWT元数据提取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越来越多的PDF出现在网络上,并以每天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着。面对如此海量的PDF文档,如何获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并将其分门别类的保存下来,无论是对PDF的归档还是对科学研究都将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SWT的元数据提取工具,该工具可以用来对PDF中图书元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并将数据进行持久化导出。该工具相比于手工提取元数据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元数据提取的效率。本课题通过对AWT、SWING、SWT/JFace几种常用的Java GUI框架的对比与分析,从而选择目前最为优秀的SWT框架作为本课题进行元数据提取工具的桌面开发框架。在PDF文本的抽取方式上,通过对比PDFBox和iText两种常用的操作PDF的Java类库在PDF文本信息提取方面的优缺点,选择性能更加优秀的PDFBox作为PDF文本提取的技术选型。同时在提取过程中根据权重排序算法设计并实现拼音辅助提示来弥补自动提取的缺陷。为了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和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在工具中添加了基于RSA的登录授权验证机制。考虑到工具的维护与升级,使用了基于log4j的日志管理系统。同时为了抵抗断电、程序异常关闭等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灾难性损失,本工具设计了自动保存的容灾机制。最后通过大量的测试和分析,得出本工具完全满足课题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元数据提取的速度和准确率的结论。

崔耀丹[4](2017)在《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与平台竞争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2000年前后引入中国并进入起步阶段,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逐渐成长为当今出版业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而随着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各方纷纷构建数字出版平台,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出现了平台化的产业特征,平台之间的竞争状况日益激烈。数字出版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优质的内容,更要依托能够真正影响到用户的平台。此外数字出版平台连接着数字出版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也连接着双边和多边用户,使得数字出版产业逐渐具有双边市场特征。因此本文在总结双边平台竞争策略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之上,结合数字出版平台的企业行为研究数字出版平台竞争策略。本文首先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经典分析框架,从双边市场角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特征进行分析。将双边市场理论与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有机的联系。其中以移动数字阅读市场为例实证分析了其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指出目前数字出版产业平台企业存在非中性价格结构、平台参与多方协调行为、产品共谋行为以及技术及内容的不兼容行为。而数字出版平台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需要通过适合自身特征的竞争策略实现。因此本文以现有的相关理论模型为基础,对双边市场角度下的数字出版平台的定价策略以及兼容性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咪咕阅读平台以及Kindle阅读器终端的案例对相对应的竞争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关的启示建议。

朱婉云[5](2016)在《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成为出版产业的主流趋势。科技期刊作为我国期刊出版产业中的主力军,理应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目前我国已有一批科技期刊率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大部分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第二章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历程并探讨了其数字化转型的类型;第三章介绍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并进行了SWOT分析;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第五章是以我国第二批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中《风机技术》期刊为例来进行案例分析,试图对其数字化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对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文章从完善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策。

郭晶[6](2015)在《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书出版产业中,传统出版商面临来自通讯运营商、软硬件技术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等性质及业务范围各异的企业的竞争。各企业纷纷在产业链上拓展业务领域,将业务范围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且企业间业务也多有交叉,这就造成了电子书各出版企业间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业务的拓宽、市场边际的变更。这些均导致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边界趋于模糊化,对出版产业的组织形态——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都产生了影响。本文对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分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本文将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置于产业组织研究理论中经典的SCP框架下,通过研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个核心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吸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各流派中的理论和方法,把握住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电子书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熟知,但关于电子书概念的探讨和界定却一直在进行,国内外关于电子书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电子书产业及电子书出版企业类型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拟对电子书和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及其演变进行梳理,试图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对电子书进行研究时,不妨以整个电子书产业链的视角来审视电子书的内涵及外延,将电子书的内容、阅读软件、阅读设备同时放入研究的视野;在对电子书出版产业进行概念界定时,应该探讨围绕电子书展开的内容生产、流通传播、销售平台、阅读设备、版权保护和贸易等在内的诸多生产、服务活动;依据上述思路,将电子书内容生产企业、平台运营企业、技术提供企业、终端设备生产企业、通讯运营企业纳入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研究范畴。本文在梳理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历史时,尽量将整个产业的发展放在数字出版、出版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给予观照。具体做法上并不是对整个产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做一宏观的全景扫描,而是采取了“小切口、深挖掘”的研究思路,通过选取电子书的类型及其市场分类、产业组织要素等微观研究视角,试图展现整个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全貌。本文借鉴百道新出版研究院对于电子书类型的三分法;并对其各自的市场类型进行划分和梳理;选取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分别对产业要素进行研究。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借助于哈佛学派经典的SCP分析范式,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方面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先从电子书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差异化和进退壁垒四个市场结构因素来分析中国电子书产业的市场结构现状;接着从电子书产业的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非正当市场行为方面来分析我国诸多电子书企业的市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电子书出版产业的供给能力、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来对其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政策和法律还不完善,在电子书出版领域甚至出现缺失状态。本文在对机械复制时代与数字出版时代的政府规制、发达国家与我国对传统出版业的政府规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对比分析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进入、退出规制;内容审查;市场行为规制等。本文在将传统出版产业组织与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国外发达国家与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比如过于依赖电子书2.0,市场结构不均衡;产业链利益各方博弈不均衡;版权保护复杂化以及传统出版社进军电子书成本门槛高,数字化转型乏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电子书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目标模式,并从法律法规、政府规制、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优化路径提出了思考。

何奎[7](2014)在《立足两项基础 抓好六个统筹——中美数字出版差异、启示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我们既不要数字出版的速胜论,也不要传统出版的失败论,理性、平和、务实地平衡当下与未来、近期和远期之间的关系,以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冷静的应对策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数字出版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应对产业转型的全面准备。

杜建华[8](2014)在《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的发展势头迅猛。电子书以其方便、海量、环保的特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目前电子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发展历程、技术要求、版权保护、定价模式、产业标准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而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研究建立在电子书目前发展现状基础上,以传播学和信息管理学为理论研究依据,从信息组织模式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信息组织可分为宏观信息组织和微观信息组织,从微观信息组织模式角度可把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分为四类,分别为顺序组织模式、超链接组织模式、超媒体组织模式和知识库组织模式。顺序组织模式电子书为电子书1.0代表,该模式电子书内容呈顺序排列显示,界面简单只有文字内容,是最实用最常见的一种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超链接组织模式电子书是电子书2.0代表,该模式利用超链接技术,将电子书的文字内容组织在一起并实现内容之间的链接关联,实现了电子书非线性阅读。超媒体组织模式电子书是电子书3.0代表之一,该模式电子书融合了目前先进的技术,集文字、音频、视频、娱乐、互动等于一体,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电子书。知识库组织模式电子书是电子书3.0另一代表,该模式电子书从阅读宽度上大大拓展了读者的阅读内容。

赵裕玲[9](2013)在《移动阅读时代与图书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知识的渴求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纸张或浓重的墨水中,而网络的快速发展正是一个契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宿求。现代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仅是增加了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移动阅读的到来表明了社会发展所代表的一种趋势,对以后知识普及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何懿鑫[10](2013)在《传统出版社运用数字技术(IMS系统)的出版转型》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以数字技术为切入的信息产业革命,由于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进一步普及,造成对建立在以纸质图书作为传播载体的传统出版社经营困难。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模式下的电子出版物显得更加的方便与时尚。突破空间与时间限制、能在不同电子终端呈现、随时随地地复制、拷贝、支付,迅速笼络了一批消费电子出版物的“时代达人”,我们看到大批的传统纸质出版物读者的消费习惯、支付模式、阅读内容在潜移默化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消费电子出版物,带来了纸质图书需求量的大减、大量实体书店倒闭。如何在这个数字时代,找到出版社的“生存之道”成为了大家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出版社在数字大潮下,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自身数据内容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数字出版的环境和社会背景,简要阐述了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及其产品的特点,提出了出版社对于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的具体步骤,阐述了出版社建设数据中心的意义与方案以及开发内容交互系统的必要性。进而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出版操作流程,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用于出版社内部的内容交互系统(Interactive Management System,IMS),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目标以及各模块功能设计。最后结合一些具体的操作案例分析了该系统对出版社的出版流程转型升级的作用,表明该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出版社在数据管理、传输等方面存在的成本高等问题。现在IMS系统作为数字出版下“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出版社使用,较好地达到了有效管理图书内容数据和传递数据的目的。

二、PDF文件移动阅读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DF文件移动阅读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
2 移动阅读文献历年发表情况
3 移动阅读服务研究文献分析
    3.1 移动阅读研究总体分析
    3.2 移动阅读研究热点
        3.2.1 阅读平台研究
        3.2.2 用户行为研究
        3.2.3 阅读内容研究
        3.2.4 产业链研究
        3.2.5 移动阅读服务研究
        3.2.6 阅读推广研究
4 移动阅读研究存在的不足
    4.1 缺乏对版权问题的研究
    4.2 缺乏大数据与移动阅读的结合
    4.3 对资源建设和服务研究深度不够
5结束语

(2)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在线学习的发展
        1.1.2 在线编程教育
        1.1.3 在线教育个性化推荐面临的挑战
    1.2 相关研究
        1.2.1 知识图谱
        1.2.2 个性化推荐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面向计算机教育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
    2.1 引言
        2.1.1 研究背景
        2.1.2 相关工作
    2.2 面向计算机教育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
        2.2.1 相关概念定义
        2.2.2 面向计算机教育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2.3 实验分析
        2.3.1 实验设置
        2.3.2 实验对比
        2.3.3 实验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相关工作
    3.2 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算法
        3.2.1 中心度的概念与计算
        3.2.2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点中心度量化
        3.2.3 个性化学习最短路径推荐
    3.3 实验分析
        3.3.1 实验设置
        3.3.2 实验过程
        3.3.3 实验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课程资源推荐工具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相关工作
    4.2 技术背景
        4.2.1 Flask框架
        4.2.2 Jinja模板引擎
        4.2.3 D3
        4.2.4 Neo4j数据库
    4.3 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
        4.3.1 推荐系统设计
        4.3.2 业务流程设计
        4.3.3 推荐系统原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SWT元数据提取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元数据提取研究现状
        1.3.2 国外元数据提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
    2.1 JAVA图形化用户界面
    2.2 集成开发环境
        2.2.1 插件管理介绍
        2.2.2 界面优化及组件扩展
        2.2.3 用户资源及项目管理
        2.2.4 项目版本及配置管理
    2.3 图形化技术框架
        2.3.1 规范组件工具包
        2.3.2 基于SWT的用户界面部件
        2.3.3 SWT/JFace与AWT、SWING的区别
    2.4 插件化体系研究
        2.4.1 富客户端平台概述
        2.4.2 插件体系规范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WT元数据提取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模块划分
        3.1.2 流程设计
        3.1.3 应用场景
        3.1.4 用例分析
        3.1.5 系统扩展
    3.2 界面设计
        3.2.1 PDF阅读器
        3.2.2 PDF文本编辑器
        3.2.3 元数据表格编辑器
        3.2.4 菜单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PDF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
        4.1.1 PDF的导入设计与实现
        4.1.2 浏览模式设计与实现
        4.1.3 翻页设计与实现
        4.1.4 跳页设计与实现
        4.1.5 缩放设计与实现
        4.1.6 自动保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 PDF文本编辑与提取的设计与实现
        4.2.1 PDF文本抽取的设计与实现
        4.2.2 拼音辅助提示的设计与实现
        4.2.3 元数据自动追加设计与实现
        4.2.4 权重排序的设计与实现
    4.3 元数据导出的设计与实现
        4.3.1 DocBook元数据模板的设计与实现
        4.3.2 元数据持久化设计与实现
    4.4 MVC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4.5 登录授权验证的设计与实现
        4.5.1 RSA加密
        4.5.2 登录授权验证
    4.6 日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
        5.1.1 测试环境
        5.1.2 测试方法
    5.2 准确性测试
        5.2.1 横向测试
        5.2.2 纵向测试
    5.3 高效性测试
    5.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与平台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文章结构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文章结构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数字出版
        2.1.2 数字出版平台
    2.2 数字出版产业的平台化研究趋势
        2.2.1 数字出版平台分类
        2.2.2 数字出版平台市场特征角度
        2.2.3 数字平台竞争角度
    2.3 双边市场平台竞争策略
        2.3.1 双边市场的兴起及内涵
        2.3.2 双边市场竞争策略
    2.4 评述
第三章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平台化发展及特征
    3.1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
        3.2.1 产业链融合发展
        3.2.2 平台主导商业模式
        3.2.3 竞争市场赢家通吃
    3.3 数字出版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
        3.3.1 数字出版产业的双边市场结构特征
        3.3.2 数字出版产业的双边市场行为特征
        3.3.3 数字出版产业的双边市场绩效特征
        3.3.4 数字出版产业的双边市场规制特征
第四章 数字出版平台企业的定价策略分析
    4.1 数字出版平台企业定价影响因素
    4.2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数字出版平台的定价策略
        4.2.1 数字出版平台差异化行为
        4.2.2 纵向差异化平台竞争
        4.2.3 横向差异化平台竞争
    4.3 案例分析——咪咕阅读
        4.3.1 发展历史
        4.3.2 多样化平台收费模式:奠定用户基础
        4.3.3 内容差异化竞争策略
    4.4 启示
        4.4.1 维持平台的用户市场规模
        4.4.2 提高平台数字出版内容的稀缺性
第五章 数字出版平台企业的兼容策略分析
    5.1 背景介绍
    5.2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数字出版平台兼容策略
        5.2.1 模型与变量定义
        5.2.2 关于模型的讨论
    5.3 案例分析——Kindle电子书阅读器
    5.4 启示
        5.4.1 建立多平台的接入与信息开放分享机制
        5.4.2 支持多操作系统兼容
        5.4.3 倡导多形态内容平台开放与合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数字出版产业特征
        6.1.2 数字出版平台竞争策略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移动数字阅读市场份额统计表
作者简介

(5)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概述
    2.1 科技期刊及其数字化的概念界定
    2.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历程
    2.3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1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现状分析
    3.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SWOT分析
第四章 案例分析 ——以 《 风机技术 》 杂志为例
    4.1 《风机技术》杂志数字化背景及原因分析
    4.2 《风机技术》杂志数字化现状
    4.3《风机技术》杂志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不足
第五章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1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问题
    5.2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致谢
参考文献

(6)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表现强劲,引起学界持续关注
        1.1.2 出版产业组织的宏观变迁及微观调适
        1.1.3 产业组织理论对于电子书出版产业研究的适用性
        1.1.4 SCP框架分析的确定
    1.2 概念界定
        1.2.1 电子书的概念界定
        1.2.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概念界定
        1.2.3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概念界定
        1.2.4 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有关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研究
        1.3.2 出版业及其产业组织的研究
        1.3.3 总结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1.5.3 研究方法
        1.5.4 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1.6.1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内容
        1.6.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1.6.3 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内的现状
第二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电子书的三种类型及其市场
        2.1.1 电子书1.0及其市场
        2.1.2 电子书2.0及其市场
        2.1.3 电子书3.0及其市场
        2.1.4 三种类型电子书的关系及比较
    2.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要素状况及相关企业案例分析
        2.2.1 内容生产一—以中国出版集团及盛大文学为例
        2.2.2 平台分销——以当当网为例
        2.2.3 终端生产——以汉王科技为例
        2.2.4 技术服务——以北大方正为例
第三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3.1 市场界定
    3.2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3.2.1 市场份额
        3.2.2 市场集中度
        3.2.3 产品差异化
        3.2.4 进入、退出壁垒
    3.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3.1 中国电子书出版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与规模分析
        3.3.2 中国电子书市场产品的差异化
        3.3.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进入、退出壁垒
        3.3.4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4.1 电子书出版企业的市场价格行为
        4.1.1 市场竞争现状
        4.1.2 电子书定价特点及模式
        4.1.3 电子书定价的具体方法
    4.2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市场非价格行为
        4.2.1 促销行为
        4.2.2 新技术研发领域
        4.2.3 新产品开发领域
    4.3 电子书出版产业的非正当市场行为
        4.3.1 恶性竞争
        4.3.2 电子书号管理混乱
        4.3.3 电子书格式标准混乱
        4.3.4 产业链各方利益博弈不均衡
        4.3.5 版权保护复杂化
第五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5.1 市场绩效的定义、构成及衡量指标
        5.1.1 市场绩效的定义及构成
        5.1.2 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5.2 市场绩效的评价准则
        5.2.1 产业的技术效率
        5.2.2 产业的分配效率
        5.2.3 产品绩效
        5.2.4 产业的技术进步程度
    5.3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与讨论
        5.3.1 供给绩效评价
        5.3.2 电子书出版产业对数字出版产业贡献能力评价
第六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分析
    6.1 政府规制电子书出版产业的理论依据
        6.1.1 机械复制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6.1.2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自由与政府规制
        6.1.3 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属于社会性规制
    6.2 传统出版业政府规制的历史与经验
        6.2.1 发达国家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特点与经验
        6.2.2 我国政府对传统出版业规制的现状及特征
    6.3 政府关于电子书出版产业规制的法律法规
    6.4 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6.4.1 进入退出规制
        6.4.2 内容审查
        6.4.3 电子书出版市场行为规制
第七章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和优化路径分析
    7.1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
        7.1.1 市场结构合理化目标
        7.1.2 市场行为合理化目标
        7.1.3 市场绩效合理化目标
    7.2 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发展的优化路径
        7.2.1 法律法规层面
        7.2.2 政府规制层面
        7.2.3 产业发展层面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立足两项基础 抓好六个统筹——中美数字出版差异、启示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美数字出版的差异
二、美国数字出版的10点启示
    1.数字出版不仅形成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还生成了新的市场环境和交易机制
    2.数字出版改变了竞争形态, 不再是书与书之间的竞争, 而是书与其他媒体的竞争
    3.自助出版成为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兴出版形式, 给传统出版带来一定挑战
    4.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运营模式具有明显差异, 遵循不同的市场规律
    5.扎实做好基础技术工作是数字出版成功的必备前提
    6.正确的定价策略和市场策略让纸质书与电子书“此长彼长”
    7.数字出版的投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8.数字化是品牌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法宝
    9.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往往是一些畅销书长盛不衰的源泉
    10.保持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是从事数字出版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
三、加快国内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一) 做好两项基础工作
        1. 在内容方面, 完善数字版权保护规定, 抓好有效数字版权
        2. 在技术方面, 抓住四个关键要点
    (二) 抓好六个统筹
        1. 统筹好纸质书与电子书, 逐步实现纸质书向电子书的平滑过渡
        2. 统筹好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 实现分类开发、分类管理、分类盈利
        3. 统筹好数字化与国际化, 实现“走出去”的“三个转变”
        4. 统筹数字产品与全媒体出版,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5. 统筹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实现国际市场大循环
        6. 统筹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树立正确的经营心态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方式

(8)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文献评述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电子书和信息组织基础理论
    2.1 电子书概述
    2.2 信息组织概述
    2.3 电子书与信息组织的关联性
第三章 顺序组织模式
    3.1 顺序组织模式探讨——电子书 1.0 代表
    3.2 顺序组织模式优势分析
    3.3 顺序组织模式劣势分析
    3.4 顺序组织模式未来趋势
第四章 超链接组织模式
    4.1 超链接组织模式概念——电子书 2.0 代表
    4.2 超链接组织模式优缺点分析
    4.3 超链接组织模式的优化方向
第五章 超媒体组织模式
    5.1 超媒体组织模式——电子书 3.0 代表之一
    5.2 超媒体组织模式优点探讨
    5.3 超媒体组织模式缺点分析
    5.4 超媒体组织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 知识库组织模式
    6.1 知识库组织模式——电子书 3.0 代表之二
    6.2 知识库组织模式长处
    6.3 知识库组织模式不足
    6.4 知识库组织模式前景探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移动阅读时代与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书的概念
二、移动阅读器
    1. 移动终端设备。
    2. 移动阅读器组成软件。
三、图书馆移动终端服务
    1. 移动图书馆服务———智能手机图书馆。
    2. 电子书阅读器服务。
四、电子书阅读器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1. 面临问题分析。
    2. 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10)传统出版社运用数字技术(IMS系统)的出版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数字出版概况
        1.1.2 数字化进程中的媒介融合
    1.2 数字时代下出版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出版社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2.1 数字出版产品分类
        2.1.1 从出版内容分类
        2.1.2 从阅读终端设备分类
        2.1.3 从信息传输方式分类
    2.2 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
        2.2.1 数字出版产品的创新性
        2.2.2 数字出版产品的非消耗性
        2.2.3 数字出版产品的商品性
        2.2.4 数字出版产品的大众性
        2.2.5 数字出版产品的技术性
        2.2.6 数字出版产品的易复制性
    2.3 出版社数字出版产品的策略分析
        2.3.1 内容合理归类、生产分步实施
        2.3.2 把握核心价值、利用品牌优势
        2.3.3 优化品种结构、多种形式发布
        2.3.4 追求个性服务、力求多方创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出版社数据中心的建设
    3.1 出版社数据中心的目的
    3.2 出版社保存数据的意义
        3.2.1 内容的数字化
        3.2.2 载体的数字化
        3.2.3 编辑过程的数字化
        3.2.4 营销的数字化
    3.3 出版社数据中心基本任务
        3.3.1 数据管理
        3.3.2 数据手段辅助出版
    3.4 数据中心的具体工作
        3.4.1 内容数据库对数据的有效管理
        3.4.2 ERP 系统实现出版流程监控
        3.4.3 导出数字格式实现按需印刷
        3.4.4 网站及在线阅读平台
        3.4.5 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应用
    3.5 利用数据中心实现转型数字出版营运模式分析
        3.5.1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内容管理平台建设
        3.5.2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
        3.5.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数据库”
        3.5.4 知识产权出版的数据加工及按需出版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MS 内容交互系统的设计
    4.1 运用技术手段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4.1.1 基于内容资源管理的 IMS 系统
        4.1.2 科学合理调用资源的创新模式
        4.1.3 开放共享的高效办公
    4.2 新世纪 IMS 系统的构成
        4.2.1 新世纪 IMS 系统介绍
        4.2.2 新世纪 IMS 系统模式设计
        4.2.3 新世纪 IMS 系统用户管理设计
        4.2.4 新世纪 IMS 系统的功能设计及操作实例
    4.3 新世纪 IMS 系统对出版工作的影响
        4.3.1 对组稿流程的影响
        4.3.2 对编辑流程的影响
        4.3.3 对印制流程的影响
    4.4 新世纪 IMS 系统解决的具体问题
    4.5 新世纪 IMS 系统实施遇到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PDF文件移动阅读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的文献分析[J]. 牛现云. 晋图学刊, 2020(06)
  • [2]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D]. 曹梦华. 国防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SWT元数据提取的研究与实现[D]. 钱远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0)
  • [4]数字出版的产业特征与平台竞争策略研究[D]. 崔耀丹. 东南大学, 2017(04)
  • [5]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研究[D]. 朱婉云. 北京印刷学院, 2016(03)
  • [6]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D]. 郭晶. 南京大学, 2015(01)
  • [7]立足两项基础 抓好六个统筹——中美数字出版差异、启示及建议[J]. 何奎. 出版广角, 2014(Z2)
  • [8]电子书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 杜建华. 北京印刷学院, 2014(05)
  • [9]移动阅读时代与图书馆[J]. 赵裕玲. 商, 2013(23)
  • [10]传统出版社运用数字技术(IMS系统)的出版转型[D]. 何懿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PDF文件移动阅读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