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一、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论文文献综述)

郭书剑[1](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刘江[3](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罗发龙[4](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认为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王仕龙[5](2017)在《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及创新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青年人才是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决定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当前,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更注重已有成果的作用,很多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不能及时被发现。因此,了解青年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时发掘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对于壮大农业科研队伍、加快青年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立足国内外人才培养实际,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模糊综合判断等研究方法,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科学界定了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系统分析了青年人才成长的内在和外部影响因素,构建了青年人才创新潜力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借鉴国外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针对青年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对推动国家及农业科研院所发现并促进青年科研人员早日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1.提出了影响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和实证分析,解析出影响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的内在和外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有教育背景、内在需求与动机、工作价值观及科研道德,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制度和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科研环境、科研支撑及福利待遇因素,这些因素为构建人才创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支撑。2.构建了针对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潜力评价要以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科研产出、道德素质为一级指标,在二、三级指标中加入了研究方向、条件保障、培养研究生等内容,突出了农业科研工作及潜力的特点,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综合判断模型,并选取了9家科研单位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选拔优秀青年人才、优化农业科研机构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意义。由于青年人才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要更加注重人才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好人才发展潜力评价结果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政策、研究所体制机制和制度、文化建设,推动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曾凡勇[6](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耿国彪,李森[7](2014)在《青春的交响 绿色的颂歌——第七届中国绿色宝贝在开化揭晓》文中研究指明8月23日,由人民网、绿色中国杂志社、绿色中国网络电视、香港卫视主办,中共开化县委、开化县人民政府、开化国家东部公园党工委、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绿色宝贝评选活动揭晓,并在开化县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2009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冠军、最上镜小姐、凤凰卫视着名主持人田桐等21人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绿色宝贝各种奖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

方婷[8](2014)在《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但是,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方面,我国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人才计划以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增强我国的人才竞争力。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进行创新和人才培养摇篮,是人才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才计划实施的主要场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校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分布情况研究,从大学和学科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人才计划实施对我国大学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相关人才计划的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基本概念,最后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章阐述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对这四个人才计划设立的原因和设立以来的实施情况有一个清晰地了解。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在高校的分布情况。第三章分析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在学科的分布情况,从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两个层面对入选者所在的学科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理、工、医三个学科门类的入选者超过其他十个学科门类的总和,在十三个学科门类中,只有军事学没有一名入选者;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临床医学这6个学科的入选者超过了200人,入选人数排在一级学科的前6位。第四章从大学所属的层次、区域、类型三个方面对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进行了数量比较。通过分析可知,“985”工程院校的入选比例和入选人数均高于“211”院校,普通院校的入选比例最低,入选人数最少;东部地区高校的入选人数多于中部地区高校,西部地区高校入选人数最少;部属类院校的入选者数量多于省属类院校。结语部分总结了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分布状况,并探讨了人才计划与大学排名的关系、国家战略对人才计划学科分布的影响以及“人才计划”辈出与“人才辈出”的关系。

耿国彪,张锃,贾建新[9](2012)在《绿色星光耀四方 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暨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盛典纪实》文中提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社会各界都关注着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这天,北京春风送爽,百花盛开,以怡人的气候迎接着每一张关注地球环境的面孔。在北京广播大厦内,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人民网、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绿色中国杂志社联合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

湖南省科协[10](2010)在《打造奖励品牌 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青年科技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7年以来,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评选了11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南省共有36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自1991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

二、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1.4.4 调查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1.6 预期创新之处
    1.7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2.1 声誉概念界定
        2.2.2 声誉管理研究
        2.2.3 声誉测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3.2.1 积累的长期性
        3.2.2 存续的稳定性
        3.2.3 形成的综合性
        3.2.4 影响的广泛性
        3.2.5 价值的溢出性
        3.2.6 管理的制度性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4.2 奖项身份因素
        4.2.1 奖项名称
        4.2.2 奖项历史
        4.2.3 奖励范围
        4.2.4 奖励强度
        4.2.5 奖励人数
        4.2.6 颁奖周期
    4.3 奖项管理因素
        4.3.1 评审制度
        4.3.2 颁奖规格
        4.3.3 宣传造势
        4.3.4 信息披露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4.4.1 颁奖机构
        4.4.2 获奖作家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5.3.1 准入管理
        5.3.2 过程管理
        5.3.3 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6.1.1 增强效应
        6.1.2 马太效应
        6.1.3 晕轮效应
        6.1.4 时间效应
        6.1.5 整体效应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6.2.1 学术期刊接受
        6.2.2 学术论着接受
        6.2.3 学术会议接受
        6.2.4 研究课题接受
        6.2.5 官方体制接受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7.1.1 测评方法
        7.1.2 指标确立原则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定性分析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7.4.4 对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及创新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创新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内外因理论
        2.1.4 激励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2.2.2 青年人才的内涵、特征
        2.2.3 农业科研机构的内涵、作用
        2.2.4 创新潜力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及青年人才政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3.1.2 我国青年人才政策现状分析
    3.2 典型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实证分析
        3.2.1 人才队伍结构
        3.2.2 人才激励政策
        3.2.3 青年人才政策支持范围
        3.2.4 青年人才保障机制
    3.3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成效
        3.3.1 构建了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
        3.3.2 提升了农业科研的整体水平
        3.3.3 推动了人才成长环境优化
    3.4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成才周期长
        3.4.2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3.4.3 农业科研机构待遇偏低
        3.4.4 青年人才晋升渠道不通畅
        3.4.5 后备人才选拔余地受限
        3.4.6 人才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分析
    4.1 人才成长因素理论研究
        4.1.1 人才成长因素文献梳理
        4.1.2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结构及假设
    4.2 青年人才成长实证分析
        4.2.1 我国国家杰青基金获奖者成长分析
        4.2.2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入选者成长分析
    4.3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
        4.3.1 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
        4.3.2 变量选择
        4.3.3 逐步回归(stepwise selection)
        4.3.4 问卷统计分析
    4.4 内在因素
        4.4.1 教育背景因素
        4.4.2 内在需求与动机因素
        4.4.3 科研道德因素
    4.5 外部因素
        4.5.1 社会环境与创新文化因素
        4.5.2 管理体制机制因素
        4.5.3 科研环境因素
        4.5.4 科研辅助力量因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创新潜力评价研究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方法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作用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3.1 针对性原则
        5.3.2 系统性原则
        5.3.3 完备性原则
        5.3.4 实用性原则
        5.3.5 前瞻性原则
        5.3.6 动态性原则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5.4.1 指标采集
        5.4.2 文献的阅读与整理
        5.4.3 指标的初步整理
    5.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1 指标的初步建立
        5.5.2 指标的修改
        5.5.3 指标含义的解释
    5.6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指标权重的确定
    5.7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7.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5.7.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创新潜力评价应用研究
    6.1 应用研究对象的选取
    6.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检验
        6.2.1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2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3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4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5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6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7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监测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2.8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评价
    6.3 模型检验总结
    6.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6.4.1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X某进行评价
        6.4.2 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Y某进行评价
        6.4.3 实证研究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现状分析及启示
    7.1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及科研现状及特征
        7.1.1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现状
        7.1.2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特点
    7.2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及特征
        7.2.1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发展现状
        7.2.2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发展特点
    7.3 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比较分析
        7.3.1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的共性
        7.3.2 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的差异性
    7.4 国外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发展的启示
        7.4.1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体制机制
        7.4.2 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
        7.4.3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制定实施农业科研青年人才培养专项
        8.2.2 完善科研项目企业投入机制
        8.2.3 扩大农业科研机构人才使用自主权
        8.2.4 增加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规模
        8.2.5 改革机构内部人才管理体制
        8.2.6 创造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
        8.2.7 提高农业科研机构薪酬待遇
        8.2.8 开展青年人员创新潜力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一节 千人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背景与现状
第二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第一节 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学校分布情况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第一节 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择者的学科分布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不同层次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第二节 不同区域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第三节 不同类型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结束语 关于我国人才计划的几点思考
    一、人才计划对大学排名产生的影响
    二、国家战略对人才计划学科分布的影响
    三、从“人才计划”辈出到“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我国高校四类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学校分布表
    附录二:我国高校四类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学科分布表
后记

(9)绿色星光耀四方 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暨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盛典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许嘉璐、罗保铭获年度大奖
唐守正、李文华、许长有获年度特别贡献奖
卢子跃、关凤峻、张靓颖等10人获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奖
白岩松、许晴、戴玉强获公众人物大奖
陈刚、单增庆、王文彪等6人获生态人物奖
赵树清、周晓光、仝宝生等6人获创新人物奖
戴自更、林跃、谢云生等5人获公益人物奖
高见邦雄获国际贡献奖
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暨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盛典”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四、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5]农业科研机构青年人才成长因素及创新潜力研究[D]. 王仕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12)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7]青春的交响 绿色的颂歌——第七届中国绿色宝贝在开化揭晓[J]. 耿国彪,李森. 绿色中国, 2014(16)
  • [8]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D]. 方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9]绿色星光耀四方 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暨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盛典纪实[J]. 耿国彪,张锃,贾建新. 绿色中国, 2012(09)
  • [10]打造奖励品牌 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青年科技奖[J]. 湖南省科协. 科协论坛, 2010(12)

标签:;  ;  ;  ;  ;  

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