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魅力”——读书笔记与思考

谈“魅力”——读书笔记与思考

一、话说“魅力”──读书札记与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彭瑜[2](2020)在《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诗论稗,是指以诗体形式进行古代小说相关批评的文学现象,它是少有关注的古代小说批评文献,亦是古代诗歌作品中较少受到正视的题材内容。这样一种两不关涉的存在与研究状况,使得有关“以诗论稗”现象的研究获得了相应价值。从小说文献角度而言,古代诗歌中的小说批评,具有丰富和补充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意义;从诗歌题材而言(所谓“涉稗诗”),古代小说批评赖以存在的这类诗歌,有助于研究者客观审视古代士人雅俗兼求的性情追求。就实际研究价值而言,本论题亦将有助于拓展当下古代小说批评研究的相应视野。本文绪论部分对“以诗论稗”的概念作出界定,交代研究对象的选定依据,梳理目前学界关于此论题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探求明前“以诗论稗”现象发生的缘由。将“以诗论稗”置于诗体批评与小说批评的双重框架内,分析小说批评寄生于当时所盛行的诗歌的缘由,并联系“论诗诗”与“咏剧诗”来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再从小说批评家与诗人一身二任的独特身份,以及小说自身为提高地位而用诗歌展开相应批评这两方面原因,来分析“以诗论稗”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第二章主要论述明前“以诗论稗”所体现的小说批评内涵。首先从涉稗诗中探究在明前小说的几种观念,在此基础上进而论述涉稗诗所论及的小说功能认识。同时,通过分析涉稗诗所体现的小说“尚实”或“尚虚”的不同倾向,来探索古代小说家创作小说所把握的相应原则,以此揭示古代小说艺术的内在审美特质。此外,古人对于小说创作、传播以及接受的认识,在涉稗诗中同样有所体现,本章亦尽量作了相应阐析。第三章主要探讨“以诗论稗”这种小说批评形式的独特性。通过与明前小说序跋、评点、笔记等小说批评形式的比较,彰显“以诗论稗”的语言批评张力、形式批评容量以及情感批评力度。整体来看,“以诗论稗”现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古代小说理论,而且在形式上拓展了古代小说批评的研究视角,对于我们了解明前的小说观以及感悟诗体批评形式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理应对此现象予以重视。

陈凌[3](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提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崔京宪[4](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王娇[5](2020)在《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文中认为汪曾祺的创作中包含了大量与艺术辩证法相关的内容。总结这些内容,挖掘汪曾祺的艺术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探讨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和表现,这些工作对于深化理解汪曾祺和认识现代汉语写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全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为艺术辩证法概说。此章简要总结中国艺术辩证法的产生,指出具体作家对艺术辩证法的使用方式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汪曾祺是从扎根中国艺术传统的深度,从发挥中国艺术精神的高度,把握艺术辩证法,其把握方式契合了中国艺术辩证法的特点。因此本章还从语言和思维入手探讨中国艺术辩证法的特点,主要是“以物观物”和“与物浑融”的态度、“反”的运动方式、灵活却又充满张力的语言形式。第二章通过儒道思想的熏陶、书画戏曲的“秘响旁通”、生命体验与启悟三方面来追溯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第三章以艺术辩证范畴为线索,简要概括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内容。第四、五、六章则分别围绕情感、人物、结构和语言四个方面,通过文本细读,提取出浓淡、整散、曲直、繁简、雅俗、平奇等几对辩证矛盾,来分析汪曾祺在小说和散文中如何把握这些艺术辩证范畴,以形成或实现其“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的艺术追求;同时这三章也分析汪曾祺的把握方式与中国艺术辩证法之特点的关联,此种关联是汪曾祺“回到民族传统”之呼声的根据和力量所在。最后在这些基础上,总结汪曾祺对当代小说散文创作的启示。

王棱[6](2020)在《巴人杂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人在杂文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杂文,进入新中国之后又促成了五十年代杂文创作的短暂复兴,其后因为发表《论人情》《况钟的笔》等招致了残酷的批判和迫害,直至去世。文章以巴人杂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巴人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杂文理论及其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巴人杂文对鲁迅杂文精神的继承。通过对前后两个阶段杂文创作的分析中,总结归纳巴人杂文风格转变的成因,并联系个人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挖掘杂文与人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绪论部分首先对巴人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作了整体介绍,探讨巴人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梳理巴人小说、诗歌、文学理论及杂文等多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巴人杂文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到当前学界对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明确论文突破方向。因而论文在对巴人杂文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章对杂文的发生、发展进行溯源,辨析与小品文、散文等文类的区别,借鉴富有代表性的现代杂文概念,确定杂文的含义和特征。其次对巴人的杂文创作概况进行分期,即:抗战爆发以前、“孤岛”时期、香港和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再根据其杂文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和新中国时期的杂文创作。最后,总结巴人的杂文创作理论。第二章论述巴人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1949年以前,巴人的杂文创作主要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既有对黑暗社会和保守势力的抨击,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依附者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心理主要是国民性的解剖,又有对小人物的赞扬和同情。其杂文风格在借鉴学习鲁迅笔法基础上自成一家,表现为对人、对事毫不留情,有犀利泼辣之风。第三章论述巴人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征。在新的政治基调与社会环境下,巴人的杂文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他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立场,积极为完善社会体制献言建议,批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其杂文风格整体趋向平和,语言也较“孤岛”时期更为平实,同时重视生活经验,善于抓住典型,但依旧延续了五四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关注个体的人,弘扬人情、人性。第四章讨论巴人两个时期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孤岛”时期的巴人在新中国却因杂文而被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在时代革命的浪潮中被迫隐退。不同时代的主动适应和外在因素的强制性规约,其中也隐含着巴人悲剧命运的原因。巴人与同时代人一起发扬了杂文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杂文创作,体现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刘思宇[7](2019)在《《中流》杂志研究》文中提出1936年9月5日,《中流》半月刊创刊于上海,由黎烈文主编。刊物团结了大批进步文艺作家,发表了许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中流》内容广泛,文体多样,文学评论、散文、小说、通讯、诗歌、杂文、报告文学、戏剧、作品翻译兼有。是抗战前夕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本选题对《中流》半月刊整体进行考察,从宏观、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发掘刊物的文学史意义,从而更加深入细致的把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第一章介绍《中流》的整体概况。从《中流》创刊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它在严密的审查制度下,自创刊伊始具有的斗争意识。同时以详实的史料探讨了杂志的办刊缘起,编辑方针,总结刊物的独到之处。第二章从“救亡”与“启蒙”两个角度,剖析刊物的文本。第一节以地域为线索,从描写中国东北、冀东、中日人民聚居地三个地区的作品出发,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在民族危亡时刻所展现出共同的抗敌爱国意愿,以及中日两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突出《中流》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战争叙事的必然性。第二节分析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里,《中流》继承“五四”启蒙意识,坚持对“人”的解放,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展现出《中流》的思想品格的独特性。第三章分析了鲁迅与《中流》的关系。从“最后扶植的刊物”、鲁迅在《中流》上的文学创作、开辟与“国防文学”论争的阵地以及“哀悼鲁迅专号”所体现的鲁迅精神四个方面,探讨《中流》与鲁迅精神契合之根由,廓清鲁迅形象演变的源头,进一步继承与发扬鲁迅的精神。第四章阐释了《中流》在文学论争中,以现实主义作为其理论支撑。在“两个口号”的论争中,为作家争取创作自由。在关于“差不多”的讨论中,主张现实主义,积极推动文学理论的建构。结语对《中流》进行定位。重申其在战争年代,本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怀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揭露社会黑暗,奏出抗日救亡的最强音。续接“五四”传统,宣扬个人与自由,不倾向于任何党派,传递文学家办刊应有的独立精神。本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动文艺发展,奠定了《中流》在三十年代文坛的影响和地位。

李诗白[8](2017)在《民国杜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杜诗学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学术史上流泽深远,近代以来,清朝衰亡,民国肇造,社会巨变,学术替嬗,杜诗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新旧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作为杜诗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关捩点,古典杜诗学日渐衰落,现代杜诗学逐步开启,随着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吴芳吉、闻一多、钱锺书等此期诸多着名学者对杜甫及杜诗的深入研究,杜甫研究逐渐成为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股热潮。这一时期的杜甫研究成果丰厚,众多相关文献资料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杜诗学思想。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内容、结语三大部分,拟从梳理民国杜诗学学术史的角度,展开对此期杜诗学的深入讨论。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阐述本论题的选题意义;综述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如有关民国时期杜诗学文献的整理研究、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的综述、民国学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研究、杜诗对近现代诗歌发展的影响;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杜诗学”、研究阶段“民国时期”,以及本论题研究的可行性;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本论的价值,创新与不足。正文第一章展开民国时期杜甫与杜诗学研究。简介民国时期的杜诗学发展概况,如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发展情况与杜诗学文献的基本概况,对民国时期的杜诗学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介绍,将文献分为此期与杜诗学相关的文献情况和专门的杜诗学文献情况来讨论,深入考察民国学人对杜诗学研究形式的创新、对杜诗学研究范围的开拓,以及民国学人的杜诗选本注本的特点。并从民国学人的杜甫思想研究、杜甫评价研究、杜甫卒年及死因研究、“李杜”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论述民国学人的杜甫研究概况,深入讨论此期学者对杜甫的“诗史”、“诗圣”地位、人格、诗歌作品、诗歌思想性、诗歌艺术性的评价。正文第二章讨论民国学人对杜甫的接受与阐释。分别以民国学人对杜甫思想和对杜甫诗歌的接受与阐释两个角度为研究出发点。在对杜甫思想的接受与阐释的研究中,通过考察此期学人对传统杜甫思想的接受与阐释,以及对杜甫爱民与反抗思想的挖掘,紧紧围绕平民诗人杜甫、杜甫的爱民思想和杜甫的反抗精神等话题展开论述分析,深入探究民国学者对杜甫思想的激烈讨论与争议之因。而在对杜甫诗歌的接受与阐释这一问题上,本文以此期学者对杜诗艺术手法、杜诗语言特色、杜诗题材类型、杜诗风格,以及对“诗史”地位的探讨等诸问题为研究视点,系统论述了民国学人对杜甫及其诗歌作品、诗歌思想等的接受与阐释概况。正文第三章谈论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分别从现代研究方法在民国杜甫研究中的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传记撰写法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三个主要方面的对民国杜诗学展开考究,并在研究中具体讨论了民国前后,学人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接受及运用情况,着重对H·A·丹纳的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深入探讨,并对民国前后的传记写作概况特点以及对传记作者的研究态度、写作视角等的思考分析,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代表性的研究手段。正文第四章主要考察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民国始建,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新思想之流风涌开来,杜诗学研究界正值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传统杜诗学研究方法继续被部分民国学者运用于学术研究实践之中,与此同时,在新的政治思想环境和学术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特别是现代传播方式的直接推动下,新兴诗学思想迅速渗透古典文学研究,并流行于“整理国故”运动之际,此期以梁启超和胡适为代表的卓识之士纷纷把科学方法运用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对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进行创世纪的探索和研究标准的提出,开启了此期杜诗学研究的新风气,别具源远流长之影响作用。正文第五章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范式的现代建构。分别论述了民国着名学者吴芳吉的杜诗学研究范式、闻一多的杜诗学研究范式,以及陈寅恪的杜甫研究范式和钱锺书的杜甫研究范式的建构。并对诸学者研究杜甫之原由、得失、转变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梳理,进而充分考察和肯定了吴芳吉、闻一多、陈寅恪和钱锺书四位学者所建构的杜诗学研究范式在杜诗学史上的学术史价值与借鉴意义。结语则对民国时期的杜甫及其诗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客观评价与论述,并梳理和总结了这一时期杜诗学的特点,及此期杜诗学在杜诗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提出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在理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的建树上对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对当代杜甫及杜诗研究的继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

李伟民[9](2016)在《春天,想到了王佐良先生和莎士比亚——论王佐良先生的莎学研究》文中认为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梳理了王佐良先生在莎士比亚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及办刊思想。王佐良的莎学研究体现为他对莎士比亚的总体思想与审美的把握,深入探讨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和戏剧的发展史;对莎士比亚白体诗则从文体学角度分析了莎剧白体诗上格"庄严体"、下格"市井小人语"和中格所涵盖的社会阶层中人物的语言特点;阐述了中国学者的莎士比亚研究观;强调莎学研究应该在文本研究基础上结合舞台研究,才能对莎士比亚有深入理解,并对中国舞台上演出的莎剧进行了充分肯定。

赵然[10](2016)在《游国恩楚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吸纳融入了西方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在楚辞研究方面,游国恩正是处于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性人物。他奠定了现代楚辞学的基础,成为我国现代楚辞学的集大成者。游国恩楚辞学与清末民初的哲学、艺术、社会思潮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这些构成了游国恩楚辞学的外部环境。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坚忍不拔的性情、勤奋不辍的探索加上天资聪慧,这成为影响游国恩楚辞学的个人因素。外部环境与个人因素共同孕育了游国恩的楚辞学体系。游国恩楚辞学体系的构建包括楚辞学作家论、楚辞学作品论、楚辞学文献论、楚辞学史论。游国恩楚辞学作家论包括屈原和宋玉两部分,屈原论涉及屈原的生卒年限、身份、思想宋玉论涉及宋玉的生卒年、师从关系。游国恩在楚辞学研究过程中提出,屈原生于公元前343年,卒于公元前277年。游国恩认为屈原出身于天文世家,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他没有考证二者的先后顺序。游国恩对屈原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既有儒道法的内容,又有阴阳家的成分。游国恩认为宋玉出生于公元前296年,卒于公元前235年。对于屈原作品的篇数,游国恩前后持不同的观点。他早期认为屈原作品有十二篇。在《屈赋考源》中承认《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在1946年版的《屈原》中游国恩认为屈原作品有十三篇。在1963年版的《屈原》中,游国恩认为屈原作品共存世二十四篇。他承认《九歌》经过屈原的润色,《天问》是屈原最早的作品,《离骚》作于其再放襄王时,《招魂》也是他的作品。《九辩》是宋玉的作品,有明显抄袭屈原作品的痕迹。游国恩作为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对宋玉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科学地评判,主要表现在其借古乐为新裁,以抒发情思;为文开拓形式,描写入神;宋玉悲秋,成为文学上之习语。游国恩提出了楚辞流传下来的两个缘由,一是由于楚国广大人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护与同情;二是屈原后辈对于屈原作品的爱好和祖述。淮南王刘安是第一个给《楚辞》作注的人,但他只注了《离骚传》一篇。游国恩指出了朱熹《楚辞集注》的一些弊端,如不知大言、小言,乃后人伪作;洪氏《补注》长于名物考证、音韵训诂,微词奥义较少发明。游国恩楚辞学研究还包含楚辞艺术论和楚辞审美论。游国恩认为楚辞比兴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女人”来做比兴的材料。北方文学《诗经》是楚辞形成的一个源流。南方文学中的《道德经》和民间歌谣成为楚辞的另一个重要源泉。游国恩研究了楚辞的发展流向,它成为是中国辞赋之祖、骈俪文之祖、七言诗之祖。楚辞作为审美客体存在,游国恩关注的是渗透在审美形式中的意蕴。这里面既有他自己深沉的情感体验,又有其对人生价值意义理性思考。纂义体例是游国恩对楚辞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是对两千年楚辞学研究的一个总结,是楚辞学资料丰富的宝库。这种以文系人、以人观诗的形式便于查阅;“谨按”点评精当。比较游国恩纂义与闻一多校补体例,发现游国恩纂义研究重点在于疏通文义,闻一多的校补研究重在校正文字;游国恩注重古人对楚辞的研究,闻一多比较重视近人的研究成果。游国恩的学术个性“平正通达”。他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治学传统,又吸收融合了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意识。闻一多是游国恩的好友,他们在探索以楚辞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的学术道路上并肩前行,二人的学术成果构成了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游国恩楚辞学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使命等对当代楚辞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研究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整体观与历史观。他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民族、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等对二十世纪的楚辞文献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游国恩把研究楚辞学与学者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二、话说“魅力”──读书札记与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话说“魅力”──读书札记与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2)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之界定
    (二)研究现状之梳理
    (三)研究思路之构建
一、明前“以诗论稗”现象之形成
    (一)诗体批评的流变
        1.批评文体的“时代性”与“寄生性”
        2.诗体批评之论诗诗与咏剧诗
    (二)诗体与小说批评的结缘
        1.诗人一身二任之身份
        2.依附诗歌,提升地位
二、明前“以诗论稗”之内容
    (一)有关小说的本体思考
        1.小说即浅薄之论
        2.小说即野史
        3.小说即“说话”伎艺
    (二)有关小说的功用定位
        1.补史功能
        2.教化功能
        3.政治功能
    (三)有关小说的虚实阐释
        1.言匪浮诡,事弗空诬
        2.有意虚构,设幻为文
    (四)有关小说的创作阐发
    (五)有关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述
三、明前“以诗论稗”之形式
    (一)明前其他小说批评形式
        1.小说评点
        2.小说序跋
        3.笔记与书信中的小说批评
    (二)明前“以诗论稗”之形式及其意味
        1.以“借镜”组构批评系统
        2.以语言展现批评张力
        3.以形式呈现批评容量
        4.以情感凸显批评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野史考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3.1.1 “人的文学”思想
        3.1.2 “情的文学”思想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关于汪曾祺的研究综述
    (二) 艺术辩证法的研究现状
一、 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艺术辩证法
    (一) 艺术辩证法概说
    (二) 诗性思维
    (三) 中国的艺术辩证法的特点
        1. “以物观物”和“与物浑融”的态度
        2. “反”的运动方式
        3. 灵活却又充满张力的语言形式
二、 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
    (一) 儒道思想的熏陶
    (二) 书画戏曲艺术的“秘响旁通”
    (三) 生命体验与启悟
三、 多元矛盾的交织——汪曾祺作品中艺术辩证之存在
    (一) 创作原则和作品风格
    (二) 体悟历程和审美感受
    (三) 艺术技法
四、 淡中见浓的情与笔简传神的人
    (一) 浓淡:对人的深切关怀与“气氛即人物”
        1. 浓情:对人的深切关怀
        2. 淡笔:“气氛即人物”
    (二) 繁简——铺排风俗、日常和白描式人物
五、 随物赋形与计白当黑
    (一) 小说中的散整直曲
    (二) 散文中的散整直曲
六、 语言中的俗雅平奇
    (一) 汉字思维
    (二) “大俗中有大雅”
    (三) “寓奇崛于平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巴人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概述
    第一节 巴人杂文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巴人杂文创作理论
第二章 1949年以前:一切为了战斗
    第一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主题
    第二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关注人情,提出建议,趋向平和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主题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第四章 巴人杂文创作转变缘由
    第一节 革命理想与时代交融中散发的光和热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政治体制冲突下的悲剧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巴人杂文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中流》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流》杂志概览
    第一节 《中流》杂志的创刊背景
    第二节 《中流》杂志的编辑特色
第二章 《中流》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救亡”——立于时代潮头的文学共性
    第二节 “启蒙”——坚守“五四”精神的文学个性
第三章 《中流》与鲁迅
    第一节 “最后全力扶植的刊物”
    第二节 在《中流》上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开辟论争的言论阵地
    第四节 “哀悼鲁迅先生”专号
第四章 《中流》与文学论争
    第一节 在“两个口号的论争”中争取创作自由
    第二节 关于“差不多”——践行现实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中流》目录
    作家作品一览表

(8)民国杜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界定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杜甫与杜诗学研究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杜诗学发展概况
        一、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发展情况
        二、民国时期的杜诗学文献概况
    第二节 民国学人的杜甫研究概况
        —、民国学人的杜甫思想研究
        二、民国学人的杜甫评价研究
        三、民国学人的杜甫生卒年及死因研究
        四、民国学人的“李杜”比较研究
第二章 民国学人对杜甫的解读与阐释
    第一节 民国学人对杜甫思想的解读和阐释
        一、民国学人对传统杜甫思想的解读与阐释
        二、民国学人对杜甫爱民与反抗思想的解读
        三、民国学人对杜甫非战思想的阐释与争论
    第二节 民国学人对杜甫诗歌的解读和阐释
        一、民国学人对杜诗艺术手法的阐释
        二、民国学人对杜诗语言题材的挖掘
        三、民国学人对杜诗“诗史”地位的探讨
        四、民国学人对杜诗风格的分析研究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第一节 现代研究方法在民国杜甫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在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
        一、民国学人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接受及运用
        二、民国时期的杜甫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第三节 传记撰写法在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
        一、民国以前杜甫传记的写作概况
        二、民国时期杜甫传记的着作情况
        三、民国时期杜甫传记的撰写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传统杜诗学的延续和新诗学思想
        一、传统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延续
        二、民国时期新诗学思想对杜诗学研究的渗透
    第二节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探索和标准
        一、梁启超的杜诗学探索
        二、胡适的杜诗学研究标准
第五章 民国杜诗学研究范式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吴芳吉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吴芳吉推尊杜甫的原因
        二、吴芳吉杜诗研究的得失
    第二节 闻一多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闻一多早期的杜甫研究
        二、杜诗批评标准转变之因
        三、闻一多后期的杜甫研究
    第三节 陈寅恪与钱锺书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陈寅恪的杜甫研究
        二、钱锺书的杜甫研究
        三、陈寅恪与钱锺书的杜诗研究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春天,想到了王佐良先生和莎士比亚——论王佐良先生的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中国莎学的重要学者与莎学基本文献的缔造者
二、“博雅之士”与莎学研究
三、体现学术价值和研究水平的两难处境
四、莎学研究中的创新
    1. 莎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诗剧精神
    2. 中国学者的莎学观与超越政治语境的解读
    3. 白体诗中的多调复音
五、讲好莎士比亚的中国故事:
结语

(10)游国恩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游国恩楚辞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1 游国恩楚辞学思想根源
        1.1.1 游国恩楚辞学与传统学术思想
        1.1.2 游国恩楚辞学与时代学术特征
        1.1.3 游国恩楚辞学与个人生活经历
    1.2 游国恩楚辞学思想演进轨迹
        1.2.1 古史辨派的影响
        1.2.2 民族文化的复兴
        1.2.3 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2章 游国恩楚辞学体系构建
    2.1 楚辞学作家论
        2.1.1 屈原论
        2.1.2 宋玉论
    2.2 楚辞作品考论
        2.2.1 屈赋作品考论
        2.2.2 宋玉作品考论
    2.3 楚辞学文献论
        2.3.1 楚辞的流传和编辑考论
        2.3.2 楚辞注本论
    2.4 楚辞史学论
        2.4.1 楚辞源论
        2.4.2 楚辞流论
第3章 游国恩楚辞学艺术审美论
    3.1 楚辞艺术论
        3.1.1 比兴论
        3.1.2 赋体论
    3.2 楚辞审美论
        3.2.1 楚辞之审美情感体验
        3.2.2 楚辞之审美形式蕴藉
第4章 游国恩纂义体例论
    4.1 纂义体例述评
        4.1.1 纂义体例的优点
        4.1.2 纂义体例的遗憾
    4.2 纂义体例与闻一多校注的比较
第5章 游国恩楚辞学学术个性
    5.1 植根乾嘉学派
    5.2 立足现代意识
    5.3 “平正通达”
第6章 游国恩对楚辞学的影响
    6.1 楚辞学研究理念
    6.2 楚辞学研究方法
    6.3 楚辞学研究使命
结语
附录 游国恩年谱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话说“魅力”──读书札记与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明前“以诗论稗”现象研究[D]. 彭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5]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D]. 王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巴人杂文研究[D]. 王棱. 西南大学, 2020(02)
  • [7]《中流》杂志研究[D]. 刘思宇.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民国杜诗学研究[D]. 李诗白.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9]春天,想到了王佐良先生和莎士比亚——论王佐良先生的莎学研究[J]. 李伟民. 文化艺术研究, 2016(04)
  • [10]游国恩楚辞学研究[D]. 赵然. 河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谈“魅力”——读书笔记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