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玉米良种推广新思路

大石山玉米良种推广新思路

一、大石山区推广玉米良种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榕[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喀斯特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限制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是稳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关键,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同时稳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乡村地域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量化、协同治理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要。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整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对240个贫困村通过统计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以村域为研究单元,从“区域-村-户”多尺度视角,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度模型、A-F法、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围绕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特征,揭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机理与形成机制,集成创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分析村域石漠化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喀斯特地区村域石漠化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村域石漠化规模的驱动因子及作用过程因所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13.49%,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23.2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38.38%。研究区整体的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1、0.14和0.12。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坡度的交互q值最大,为0.4。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域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2、0.15、0.14和0.14,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的村域河网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15和0.12,河网密度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村域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平均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1、0.3、0.28和0.23。村域坡度和海拔因子与村域石漠化规模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村域水土流失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喀斯特地区村域贫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村域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通广播电视率,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区的驱动因子不同。喀斯特高原槽谷区2015年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7.97%,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16.10%,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29.24%。到2018年,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为2.08,高原山地区为4.69,高原峡谷区为9.52。从2015年村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看,研究区整体的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村通广播电视率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8、0.25、0.19和0.18,村人均纯收入与所属县域GDP的交互q值最大,为0.37。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主要受村人均纯收入、园地比例、距省道距离和耕地比例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6、0.18、0.12和0.1。喀斯特高原山地主要受村域平均坡度、耕地比例、村域内危房户占比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9、0.15、0.11和0.11。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受村域内公共服务点数量、村集体经济收入、饮水安全困难户占比、到县政府驻地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3、0.1、0.1和0.1。综上,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村贫困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高原槽谷区主要受经济与资源条件限制,高原峡谷区主要受公共服务设施的限制。(3)喀斯特地区贫困村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相关性,随贫困程度的增加,石漠化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村域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耦合等级和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低水平耦合、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三种类型,大部分村落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等级为高水平耦合,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相似,与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驱动因素也不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受坡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坡度、降雨量越大,耦合度越低。分地貌区看,经济发展维度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影响不显着,但在高原槽谷区,仅受经济维度的显着影响,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且自然环境为负相关,资源禀赋中除村域人均耕地面积外,均为正相关。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受村域海拔和坡度的负向影响,受耕地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村域是解决区域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战场和有力对象,开展村域尺度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区域实践。(4)基于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研发了石漠化环境相对贫困识别技术、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和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并对取得成果进行示范验证。构建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实现了相对贫困家庭和区域相对贫困程度的精准有效识别,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推广技术和诊断技术,能有有效促进治理模式在县域尺度的推广示范,以“成效评价—贫困诊断—诉求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的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诊断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效评价、问题诊断、病因分析与路径谋划。未来应以建设生态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产业化工程为目标,构建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进而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

曾燕蓉[2](2019)在《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何治民[3](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丽[4](2017)在《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文中认为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之源,也是少数人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源头。农业作为食物生产的源头,是食物量和质的安全保障之始。本研究从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视角出发,以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为分析框架,以自20世纪中期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分析对象,解答中国食物政治及其治理中的主要议题和矛盾——食物安全治理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宏观背景,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两个自然禀赋不同村落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为微观个案,主要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获取调研资料。研究发现,两个村庄食物与农作体系从最初传统农作方式和自给自足食物体系转变为以"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相结合的现代食物与农作模式,并引发系列矛盾和问题,尤以食物安全问题突出,并在近十年来出现"生态整合"新范式和"自下而上"的食物自保现象。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实践深入微观村庄中,形成了村庄层面的食物政治图景。本研究进一步发现,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实质上是不同利益、观念、农业及环境伦理之争。当前的现实是,三种范式相争并存。"生产主义"和"生命科学整合"紧密结合,成为主导范式,新出现的"生态整合"范式发展举步维艰。食物与农作体系范式变迁透射出食物政治的实质是围绕"吃"的主权扞卫和利益争夺,即不同利益主体和行动者围绕食物主权扞卫所进行的互动,以及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的选择。具体到现实层面,中国食物公共治理主题和矛盾为如何保障食物安全,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保障及两者的平衡。且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治理需求大,亟需整合"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监管和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食物自保力量。基于此,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政治的议题和问题,提出两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围绕保障"食物安全",整合政府公共治理和民众社会参与诉求及力量。对于"自上而下"政府食物公共治理而言,首先,政府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战略制定和执行时,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底层的、不同主体的利益和理念,充分考虑不同农业和食物经营主体,尤其小农户、不同阶层食物消费者以及不同层级粮食安全保障和食品安全监管行政组织和主体的需求;其次,对市场主体,农业企业和食品企业,应在加强引导和规范;最后,尊重不同地方的食物与农作体系特点和规律,继续支持"生态整合"范式下的生态农业在地化实践。对"自下而上"的底层食物自保和社会参与而言,替代性食物体系以及未来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尝试,应建立在平等、公正的网络内对话及不同主体利益和理念的平衡基础上,并积极寻求与国家整体食物安全治理目标和利益的契合点。第二,中国食物公共治理应立足本土化,进行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尝试,并在全球食物公共治理中进行"中国模式"探索。首先,充分发挥我国的"威权型"食物政治制度优势,发挥"压力型体制"在贯彻中央意志,调动地方政府执行积极性上的优势。其次,食物公共治理更应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最后,尊重现代生物技术和伦理同时,挖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农业伦理和环境伦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并引入伦理学视角,深层解读中国当前食物政治中主要问题——食物安全问题。在方法上,在国际和国内两大宏观背景下,深入观察村落微观层面及其相应食物与农作政策及治理实践,全面且深入地呈现中国食物政治,并基于中国食物主权扞卫及食物政治的复杂性,对话国际上食物政治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视角——食物主权理论。这种对多中心现代食物公共治理的探索和研究视角,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化"食物公共治理新视角和新尝试。

周晶[5](2017)在《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自主性研究 ——以秦巴山区三家农村民间组织实践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组织的发展也见证了三十多年中国贫困治理结构的变迁。农村民间组织作为本土自下而上产生的一种草根组织形式,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基本特征,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其组织的自主性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研究从贫困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角度介入,试图对以农村民间组织为中心节点,对贫困治理中多主体互动如何促进自主性演变作出论述。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演变和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变迁的“双重背景”下,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是一个愈发复杂的过程。本文试图以自主性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秦巴山片区贫困县南江县县域内的三家民间组织的田野调查作为实践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社会学关于贫困治理和自主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提出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存在的悖论。即当前贫困治理领域面临着政社关系转型,“政府强、社会弱”的格局下,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农村民间组织力量薄弱,缺乏自身组织自主性,因此面临被吸纳的风险,最终成为政府的附属部分;反之,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过程中与其他各个主体的互动关系的构建会逐步增强自身的自主性,最终成为平等的主体发挥自身的功能。对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自主性演变过程进行解读和阐述,以此来探寻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中自主性产生和演变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民间组织在贫困治理的多元主体互动合作过程中达到贫困社区发展和民间组织自主性增强的共赢目标。贫困治理是各个参与主体在共同的反贫困目标下,发挥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以达到合作绩效最大化的结果,即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治理模式。自主性是民间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合法性、争取自身发展空间和扩充组织边界的能力。在贫困治理的视角下,通过提出农村民间组织自身自主性面临的机遇和风险,由这个现实存在的悖论反思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问题。沿着自主性发展的脉络,从理论方面阐释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政社关系、自我行动取向以及组织内部结构,并从贫困治理的新视角分析农村民间组织为中心的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提出农村民间组织在合作治理之中生成了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是在政府放权、资源流动、自合作行动和社区嵌入之中产生,并且组织在生成自主性的过程中采用了借风、借力、依附等策略。但总体上,这种自主性存在着限度问题,即自主性并不是无约束的自主,而是在现实外部环境和外部资源援助方、合作网络、社区之中面临多方的约束。摆脱外部的自主性限度约束的路径在于探索一条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扩展的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的目标层面的计划和机遇把握,行动层面的策略与自我调适,以及组织层面的能力提高和价值培育等。农村民间组织在与援助方、自合作民间组织以及受助方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既获取资源和外部支持增强了自身的自主性,同时又面临着多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抑制了自主性的发展。最后论文落脚于路径建构,提出通过农村民间组织自身的行动调适和能力价值的提升等路径来增强自身的自主性。研究最终得到三方面的结论:一是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过程中相对自主性实现存在可能性;二是农村民间组织于其他多主体的合作有利于规避单一主体合作的多重风险进而促进民间组织自主性;三是农村民间组织通过自我适应、能力提升和价值传导等合作策略实现相对自主性提升。

陆道猛[6](2016)在《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三期叠加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优化转型路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广西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依然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严峻。因此,本文对广西农业生产现状和优势条件进行了考察;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分析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时空演变特征;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发现:第一,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为契机,凭借自身特色优势,促使广西农产品形成一定的地区特色和产业规模,但大型综合机械的运用水平依然发展缓慢,不利于广西农业的产业化;为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从纵向维度上看,近年来广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依然突出,各产业的不均衡发展也很显着,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水产业、林业比重偏小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短板;;从横向角度上看,广西农业产业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地区发展差异化明显,产业空间集聚不显着。第三,广西农业生产方式依然相对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每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公顷化肥使用量、每公顷农村用电量、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广西每公顷农业生产总值呈显着的正相关;单位农业产值与每公顷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呈显着的负相关。第四,广西每公顷农药施用量均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可的安全上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此提出了优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对策:借力“一带一路”,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农业区域化布局,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加快“四化”融合,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提供基础;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转型;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覃志敏[7](2014)在《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贫困现象和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国家、地区及民众的重大挑战之一。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贫困与反贫困一直是政府机构的工作重心和未竞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一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探索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通过移民扶贫的方式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实施扶贫移民,迁出区生活环境有效恢复,移民在安置地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扶贫移民在实践上的显着成效,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扶贫移民在生产生活空间转化过程中是如何从贫困迈向发展致富,以及围绕该过程移民的社会网络和生计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等议题仍缺乏系统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社会网络思想和可持续生计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以桂西北跨县集中安置移民案例实践为经验支撑,对扶贫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变动和生计恢复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山迁出区脆弱性背景、扶贫移民、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社会网络与生计资源、生计模式、生计发展结果等六个主要部分构成。其结构思路可以概括为: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是实施扶贫移民的根本动因。作为一种事前的贫困干预政策措施,移民搬迁在为扶贫移民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移民贫困程度加深的风险;移民搬迁安置后,扶贫移民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的发展机会与资源,生计方式发生转变,获得了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等生计发展结果。本文将扶贫移民实施过程分为移民搬迁、移民安置和安置地扶贫开发三个依次推进的阶段。在扶贫移民过程中,移民社会网络经历从破碎到调整重构再到拓展的变动过程:移民社会网络在移民搬迁中破碎化,在移民安置中实现调整、重构,并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向安置地社会结构拓展。在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扶贫移民人力资本水平低,个人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计活动以粮食生产为主,且难以实现温饱。在地理空间、生计资源的转换之后,扶贫移民生计活动有效恢复和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是在移民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并实现的:在移民安置阶段,扶贫移民在调整重构的社会网络中获取基本生计资源,并在安置地较好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了生计有效恢复,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扶贫移民在拓展后的社会网络中获取相对高价值农业的发展性资源,实现从原有以粮食为主的低价值农业生计向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逐步脱贫致富。移民生计发展实质是移民在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从低价值农业生计向相对高价值的农业生计转变。移民社会网络向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的拓展状况对移民生计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移民生计的分化。一部分移民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移民网络部分嵌入或完全嵌入安置地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了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模式转变和发展致富;另外一些移民难以实现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社会网络区隔于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属于非嵌入或“零嵌入”状态),仍维系着搬迁前的生计方式,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生活水平难以获得有效提高,仍处于贫困之中。在安置地较好的发展条件下,移民社会网络区隔于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是导致其生计发展困难而未能摆脱贫困的基本原因。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网络结构的区隔,既有贫困移民缺乏社会交往经验,与原住村民、富裕移民互动交流少等内部主观因素,也有安置地政府机构等正式组织构成的正式社会网络的资源有限而难以做到移民全覆盖等外部客观因素。乡村“经济能人”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使其能得到贫困移民的信任并建立起紧密社会联系,同时乡村“经济能人”长期的市场打拼,与企业、商业伙伴等市场主体保持广泛联系,社会资本深厚。乡村“经济能人”的这种特质属性使其能有效消除贫困移民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结构的区隔,起到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网络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是推动贫困移民生计持续发展和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社会机制。

周静茹[8](2014)在《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作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贫困问题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面临贫困困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背负贫困历史包袱最重的国家。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反贫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民族地区的减贫趋势出现了减弱和停滞,中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民族地区的贫困具有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同时其贫困成因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于一体,使得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成为了制约西部大开发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本文力求在人类学对“人”的发展关怀的视角下,以六盘山回族地区为例,探讨这一地区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从而为探索当前中国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的准备和田野调查概述,以理论演进为主线对反贫困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分别阐述了什么是贫困、谁是穷人及怎样的贫困三个问题,以呈现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贫困概况。第二部分是对贫困原因的分析,本文认为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贫困成因,除了贫困的资源性约束与基本生存的贫困、贫困的能力约束与人力资本的贫困、贫困的制度性约束与“人”的发展权利、机会的贫困外,还有其特殊成因,即贫困的历史性继承与地理区隔的贫困,这些分析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民族地区贫困及其成因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第三部分在总结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剖析了制约当前反贫困发展的各种困境,主要从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发展的冲突、社会保障体系与反贫困实践脱节、地方性知识对反贫困项目植入的反弹、六盘山回族地区非农化困境、以及国家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发现正是这些困境造成了该地区反贫困实践难以深入开展。第四部分尝试运用二元动力聚合与转换理论来构建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的具体途径,六盘山回族地区目前正处于以国家权力为主要动力的外源动力嵌入发展阶段,在外源动力输入过程中需要着重培育和促进地区内源性动力增长才能实现内、外源动力的聚合,并最终达到内源性动力主导的民族地区内生性发展。第五部分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方性知识系统对现代性发展话语的解构以及贫困研究必须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发展人类学路径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反思。第六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贫困作为对人的一种客观的生存状态的反映和表征,其实质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未能得到满足实现后的必然社会现象,只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客观需要一天得不到满足,贫困就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认清贫困的本质,这也是人类反贫困的出发点和基石。

祁广军[9](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颜灿健[10](2013)在《转变山羊饲养方式 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石漠化地区多在大石山区,而大石山区的农民群众有饲养山羊的习惯。据统计和调查,2012年末广西存栏山羊229.26万只,年出栏山羊207.9万只,年饲养量437.16万只,其中在65个石漠化市县地区的饲养量405.31万只,占92.71%,而且主要分布在石漠化相对严重的大石山区,如百色市的隆林、田阳、平果、乐业、凌云县,河池市的大化、都安、巴马、天峨县,南宁市的马山、隆安县

二、大石山区推广玉米良种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石山区推广玉米良种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生态与贫困
    (二)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
    (三)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和贫困特征
    (一)贫困村石漠化环境特征
        1 村域石漠化的地理格局
        2 石漠化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影响因子比较
    (二)石漠化环境的乡村贫困特征
        1 乡村贫困的地理格局
        2 喀斯特贫困乡村影响因子分析
        3 不同地貌类型区贫困乡村影响因子比较
四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
    (一)石漠化与贫困的地理相关性
        1 石漠化与贫困相关性
        2 石漠化与贫困空间组合
    (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实证
        1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结果
        2 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
        3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五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现有技术措施
        1 石漠化环境贫困识别技术
        2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技术
        3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研发
        1 相对贫困家庭识别技术
        2 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3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4 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三)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石漠化与贫困现状评价及措施布局
        4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措施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2)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现状
2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优势
    2.1 广西的桑树资源丰富
    2.2 桑树的生长优势明显
    2.3 广西的蚕桑产业优势明显
    2.4 广西生态桑产业的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
3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劣势
    3.1 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
    3.2 生态桑产业研究较缺乏
4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机遇
    4.1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新机遇
    4.2 广西快速发展的蚕桑产业的有利推动
    4.3 国家和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4.4 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拓宽产业发展新思路
5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挑战
    5.1 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滑
    5.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不足
6 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6.1 适时抢抓机遇,发挥产业优势促发展(SO战略)
    6.2 利用产业本身优势,巧妙化解威胁(ST战略)
    6.3 借助外部机遇,克服产业劣势促发展(WO战略)
    6.4 针对劣势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更好迎接发展挑战(WT战略)

(3)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S村概况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S村概况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一、富饶的资源
        二、贫困的经济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一、S村的土地“稀缺”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一、S山泉水项目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三、S村蔬菜产业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一、孤儿LXL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网络文献类
    五、外文文献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4)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及背景
    研究问题
    研究现状及评述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1.2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的变迁
    1.3 中国食物安全主要问题和矛盾: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1.4 小结及讨论
第二章 田野概览:微观社区的食物图景
    2.1 选择变村和古村的缘由
    2.2 村庄概况及其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
    2.3 食物安全问题背景下的村庄食物政治
    2.4 小结
第三章 "吃饱"与"吃好":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1 "吃饱——量为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实践
    3.2 "吃好——质要保":个体食品安全焦虑和诉求
    3.3 "吃饱"与"吃好"两种价值的冲突与弥合
    3.4 小结
第四章 "吃好——质要保":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与社会食物自保
    4.1 "自上而下"的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和监管实践
    4.2 "吃好——质要保":来自社会的食物自保
    4.3 食品监管与食物自保力量整合——建立多元治理和对话平台
    4.4 小结
第五章 食物主权与中国食物安全治理现实对照
    5.1 食物主权——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概念和实践
    5.2 食物主权在中国的现状
    5.3 全球食物主权实践对中国食物公共治理的参照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
    6.1 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利益、观念与伦理之争
    6.2 中国食物政治的主要议题和特征
    6.3 变村和古村个案及其引申
    6.4 食物政治的未来及可能性
第七章 基本结论和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村干部&合作社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农资公司&店铺负责人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农业&食品相关部门
    主要知情人访谈提纲之县乡农业及食品相关部门
    农户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

(5)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自主性研究 ——以秦巴山区三家农村民间组织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论文思路结构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 研究创新之处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一) 国内民间组织自主性相关研究
        (二) 国外民间组织自主性相关研究
第二章 民间组织自主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贫困治理与自主性
        (一) 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
        (二) 合作治理与自主性
        (三) 民间组织与贫困治理
        (四) 综合述评
    二、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一) 自主性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 民间组织自主性的影响因素
        (三) 主要研究线索
第三章 农村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困境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介绍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南江县基本状况
        (三) 案例组织基本情况
    二、案例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历程
        (一) 起源:黄羊技术革新与扶贫参与
        (二) 发展:组织互嵌与分工参与
        (三) 机遇:组织关键事件及项目
    三、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的三重风险
        (一) 与政府主体合作中“俘获”的风险
        (二) 与社会主体合作中“内卷化”的风险
        (三) 与市场主体合作中“异化”的风险
第四章 合作治理中自主性的生成
    一、政府放权中自主性生成
        (一) 权力缝隙:自主性的生成空间
        (二) 公私合作:组织的成长策略
        (三) 选择参与:组织自主性分化
    二、资源流动中自主性生成
        (一) 项目分包:国际组织的资源支持
        (二) 定向购买:国内基金会资源获得
        (三) 供需对接:市场资源的补充支持
    三、自合作行动中自主性生成
        (一) 组织抱团:自合作关系的形成
        (二) 网络平台:跨区域的组织联盟
        (三) 公益联盟:跨领域的组织联盟
        (四) 社会企业:自主性的新增长点
    四、社区互动中的自主性生成
        (一) 嵌入社区的动员策略
        (二) 村级两委的协助合作
        (三) 社区精英的利益嵌入
        (四) 贫困人口的内生增能
第五章 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限度
    一、农村民间组织的外部环境制约
        (一) 差异化自主:制度的规制
        (二) 合法性约束:信任关系
        (三) 自主性悖论:资源“双刃剑”
        (四) 风险约束:不确定的风险分配
    二、外部援助方对民间组织的自主性制约
        (一) 民间组织身份属性约束
        (二) 公益行业的监管困境
        (三) 公益供需关系的约束
        (四) 共享价值理念的缺位
    三、自合作网络中组织间自主性制约
        (一) 自组织网络的脆弱性
        (二) 自合作网络的影响力
        (三) 自合作网络内部冲突
    四、社区内部对民间组织自主性的影响
        (一) 项目社区的强“精英依赖”
        (二) 内生能力与组织“断奶”
        (三) 市场风险与民间组织
第六章 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建构与扩展
    一、目标与机遇: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的建构
        (一) 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的性质
        (二) 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建构的目标
        (三) 农村民间组织自主性发展机遇
    二、行动与调适:农村民间组织的外部适应策略
        (一) 民间组织的方法创新
        (二) 民间组织的资本联结
        (三) 民间组织的伙伴关系
    三、能力与价值:内部自主性提升的策略
        (一) 与政府互动:资源汲取能力提升
        (二) 与援助方的互动:价值内化与传递
        (三) 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协商能力的提高
        (四) 与受助方的互动:渗透与价值输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基本结论
    二、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编码表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几个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产业结构的含义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类型
        2.1.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1.4 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趋势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产业聚集理论
3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3.1 广西农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3.1.1 广西农业发展现状
        3.1.2 广西农业发展优势
    3.2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纵向变化分析
        3.2.1 广西农业产出变化
        3.2.2 广西农业单产水平投入变化
    3.3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横向变化分析
        3.3.1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
        3.3.2 广西农业产品结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的设定
        4.1.1 变量的选择
        4.1.2 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4.2 数据处理及统计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2 描述性统计
    4.3 模型的实证检验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Johansen协整检验
        4.3.3 回归检验
        4.3.4 模型结果分析
5 对策及建议
    5.1 借力“一带一路”,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步伐
    5.2 化空间结构,加快“四化”融合
    5.3 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5.4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5.5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5.6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相关研究
        (二) 扶贫移民生计相关研究
        (三) 扶贫移民其它领域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目的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扶贫移民生计发展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可持续生计分析
        (一) 可持续生计观念与基本原则
        (二) 可持续生计分析的理论逻辑
    二、嵌入性视角与社会网络
        (一) 嵌入性视角: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
        (二)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源
    三、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与生计资源
        (二) 扶贫移民生计发展的分析框架
    四、案例村庄扶贫移民概况
        (一) 案例村庄扶贫移民相关政策
        (二) 案例村庄移民概况
第三章 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与移民搬迁
    一、脆弱性分析与贫困干预
        (一) 脆弱性意涵与分析内容
        (二) 贫困脆弱性与减贫干预
    二、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与农户发展困境
        (一) 迁出区脆弱性背景
        (二) 农户社会网络与生计发展困境
    三、移民搬迁与扶贫移民的贫困风险
        (一) 扶贫移民搬迁的特征
        (二) 移民搬迁后的贫困风险
第四章 移民安置与扶贫移民生计恢复
    一、移民安置与常见安置模式
    二、移民安置的类型与划分依据
        (一) 扶贫移民安置类型划分的维度
        (二) 移民安置模式的基本类型
        (三) 安置方式对移民社会网络和生计的影响
    三、社会网络调整重构与移民生计恢复
        (一) 安置区原有的资源与社会网络
        (二) 移民有土集中安置的过程
        (三) 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变动情况
        (四) 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恢复
第五章 安置地扶贫开发与移民生计发展
    一、扶贫移民生计行动的理论解释逻辑
        (一) 小农生计行动的主要理论
        (二) 移民生计发展的社会网络逻辑
    二、移民生计发展的外部结构
        (一) 扶贫开发相关政策
        (二) 安置地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
    三、社会网络拓展与移民生计发展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的拓展
        (二) 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发展
    四、移民分化与贫困移民生计发展
        (一) 扶贫移民生计分化
        (二) 生计分化与移民贫困问题
        (三) 贫困移民生计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基本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政策涵义
    三、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反贫困理论综述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概况
    第一节 清末回民大迁徙与六盘山新回民聚居区的形成
        一、清代以前的西北回民分布概况
        二、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的“善后”安插与回族新聚居区的形成
        三、“陕回”与“甘回”——文化的割裂与历史的重构
    第二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地理范围界定
        一、田野点地理范围
        二、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人口与生计方式变迁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民族构成与人口分布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回族传统生计方式及其变迁
第二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现状
    第一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概述
        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二、平凉市回族乡
        三、泾源县
    第二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特点分析
        一、贫困的绝对性
        二、返贫率高
        三、贫困的多维性
        四、贫困群体的民族身份标识
    第三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的人文内涵
        一、贫困状况的主观体验与自我认知
        二、贫困群体“去道德化”的实践
第三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的历史性继承与地理区隔的贫困
        一、历史视野中回民空间转换与生存环境的逆转
        二、地理区位的市场化悖论
    第二节 贫困的资源性约束与基本生存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的资源要素
        二、表现在资源性约束上的基本生存的贫困
    第三节 贫困的能力约束与人力资本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人力资本现状
        二、人力资本贫困与反贫困能力约束
        三、人力资本的提高与流失之间的悖论
    第四节 贫困的制度性约束与“人”的发展权利的贫困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制度变迁
        二、制度性约束下的权利贫困
第四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成果
    第一节 从外部干预到回族内生性发展的政策调整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政策演变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政策述评
    第二节 反贫困模式的多元化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模式演进与述评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具体措施选择
    第三节 反贫困的女性性别敏感指标的引入
        一、贫困的女性面孔
        二、针对女性的反贫困政策
第五章 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困境分析
    第一节 生态环境恶化与农业发展的冲突
        一、梯田农业的生态困境
        二、自然生态对农业产业化的制约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与反贫困实践的脱节
        一、六盘山回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评述
        二、六盘山回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困境与问题
    第三节 地方知识对反贫困项目植入的反弹
        一、市场导向对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与文化逻辑的漠视
        二、现代性“美学”秩序对传统居住伦理的背离
    第四节 六盘山回族地区非农化发展困境
        一、城镇化困境
        二、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困境
    第五节 国家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
        一、国家反贫困政策支撑有限
        二、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缺位
        三、地方政府对反贫困战略的执行偏离
第六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探索
    第一节 制度创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外源性动力获得
        一、制度与政策的有效保障
        二、市场力量的引入和培育
        三、反贫困的社会力量帮扶
    第二节 自主发展——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内源性动力培育
        一、在倾听中求得决策——参与式发展及其社区组织构建
        二、民族文化的整合与创新
        三、地方性知识的转化和利用
        四、产业结构调整与互动
    第三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动力系统重构
        一、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动力源
        二、反贫困动力系统重构
第七章 民族地区反贫困理论反思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对现代发展话语的解构与整合
        一、地方性知识对西方现代性的消解
        二、作为认知方式的地方性知识的实践
        三、地方性知识与现代反贫困项目的整合
    第二节 “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二、经济增长——目标还是手段
        三、针对谁的反贫困与发展
    第三节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路径选择
        一、人类学与发展的纠葛
        二、场外批判还是参与其中——人类学视野中的反贫困
        三、向发展人类学路径转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研究内容
        2.3.4 论文结构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5.1 组织管理体制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大石山区推广玉米良种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D]. 赵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曾燕蓉. 广西蚕业, 2019(01)
  • [3]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4]中国食物与农作体系变迁中的食物政治及治理 ——以河南变村和广西古村为例[D]. 张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农村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自主性研究 ——以秦巴山区三家农村民间组织实践为例[D]. 周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陆道猛. 广西大学, 2016(02)
  • [7]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D]. 覃志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8]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 周静茹. 兰州大学, 2014(01)
  • [9]“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10]转变山羊饲养方式 保护草地生态环境[A]. 颜灿健. 2013中国羊业进展, 2013

标签:;  ;  ;  ;  ;  

大石山玉米良种推广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