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类软体动物水生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

双壳类软体动物水生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

一、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水产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胡利莎[1](2020)在《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和其他部分属种的分类及猫爪牡蛎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牡蛎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但由于其贝壳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缺少明显的量化特征,导致分类上存在很多争议。前期的分类学研究多集中在常见种及经济种较多的巨蛎属Crassostrea和鉴定极为困难的小蛎属Saccostrea中,而对于其他科属的分类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综合利用传统形态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Gryphaeidae、牡蛎科Ostreidae-牡蛎亚科Ostreinae和脊牡蛎亚科Lophinae的常见种类以及它们的分类地位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利用本研究获得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和NCBI收录的牡蛎种类序列,分析了牡蛎总科Ostreoidea不同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为中国近海牡蛎分类系统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了参考。同时,对猫爪牡蛎Crassostrea talonata群体进行了系统地理学研究,初次揭示了该物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可能的迁移路径,为认识牡蛎的进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缘曲牡蛎科物种大多分布在浅水区至深水区的珊瑚礁上,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确定的中国近海分布的缘曲牡蛎科种类包括3属7种。3属分别为:新硬牡蛎属Neopycnodonte、舌骨牡蛎属Hyotissa和斑顶牡蛎属Numismoida。7种分别为:新硬牡蛎Neopycnodonte cochlear、舌骨牡蛎Hyotissa hyotis、中华牡蛎Hyotissa sinensis、异壳舌骨牡蛎Hyotissa inaequivalvis、覆瓦牡蛎Hyotissa inermis、Hyotissa sp.、斑顶牡蛎Numismoida numisma。在中国近海发现1未定种Hyotissa sp.,另记录了日本1未定种Parahyotissa sp.。根据斑顶牡蛎与其他属种形态特征和遗传学的差异,认为异壳舌骨牡蛎不是斑顶牡蛎的同物异名种,并支持将斑顶牡蛎亚属Numismoida提升为斑顶牡蛎属Numismoida。基于线粒体16S r RNA基因、核H3基因和核28S r RNA基因的分析,表明新硬牡蛎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属于较为古老的一支。斑顶牡蛎位于舌骨牡蛎属和拟舌骨牡蛎属之间,舌骨牡蛎和中华牡蛎遗传关系较近,异壳舌骨牡蛎和Hyotissa sp.遗传关系较近。初步厘清了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物种组成、分布和不同属种的遗传关系。2.共鉴定出中国沿海分布的牡蛎亚科Ostreinae和脊牡蛎亚科Lophinae物种8属13种,其中牡蛎亚科5属8种,包括1新种新直立牡蛎Ostrea neostentina Hu et al.,2019和1新纪录种等边牡蛎Ostrea equestris Say,1834。脊牡蛎亚科3属5种,包括1新种方圆牡蛎Dendostrea paraquadrata sp.nov.。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新种和新纪录种的发现丰富了中国沿海牡蛎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标记的结合分析,认为脊牡蛎亚科物种壳表放射肋和褶皱较明显,并且亚科内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中聚在一起,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遗传支持,所以我们支持将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作为两个有效的亚科。3.结合NCBI中已公布的19种牡蛎的线粒体基因组,以及本研究测序获得的舌骨牡蛎、鹅掌牡蛎、侏儒牡蛎、缘齿牡蛎和猫爪牡蛎的线粒体基因组,对牡蛎总科物种演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缘曲牡蛎科与牡蛎科相比,只有nad5-nad6基因块相同,两科的分化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差异较大有关。牡蛎科内牡蛎亚科与脊牡蛎亚科聚在一起,然后与小牡蛎亚科先聚在一起,最后再与巨牡蛎亚科相聚。牡蛎亚科与脊牡蛎亚科内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一致,小牡蛎亚科内不同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和排列顺序也一致,而巨牡蛎亚科内不同物种除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排列顺序一致外,非编码区、t RNAs和r RNAs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基因的“串联重复-随机丢失”可能是线粒体基因组重排的重要机制。牡蛎很多科属的出现时间处于白垩纪时期,所以认为牡蛎物种多样性的产生是地质历史事件导致的地理隔离、物种不同的环境适应性等综合因素导致的。4.猫爪牡蛎群体(中国沿海19个群体,下载自NCBI的南美群体的序列)的系统地理学研究中,COI基因结果检测到三个分化显着的遗传谱系:lineage A、lineage B、lineage C,可细分为6个遗传显着性单元ESU 1-6。猫爪牡蛎具有大而稳定的种群,在演化过程中,同群体内形成随机的谱系分化,lineage A与lineage B+C的分化时间处于上新世时期,群体演化历史较长,有效群体足够大,所以分化的谱系形成同域分布。lineage B与lineage C的分化处于更新世时期,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gigas和福建牡蛎Crassostrea gigas angulata的分化时间接近,导致分化的地质事件有待确定。在南美群体检测到lineage A、lineage C两个谱系,但南美群体的多样性低于中国沿海群体,且高比例的单倍型与青岛和威海共享,所以推测南美群体源自于西太平洋,支持相关文献的推测即猫爪牡蛎可能在上世纪通过漂流或附着于来往船只从亚洲扩张到南美。猫爪牡蛎线粒体COI各谱系的同域分布比例较高,导致核基因存在高频率的杂交和基因混合,所以核ITS2基因没有检测到分化。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2](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王维开[3](2020)在《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文中指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淡水及咸淡水水体,在底栖动物群落中往往占优势,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近几十年来,由于生境破坏严重,河蚬资源衰退明显。以往关于河蚬的研究多与种质资源或底栖动物生态学相关,而其资源衰退状况、过程及影响因素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以鄱阳湖为主要研究地区,分析湖区不同生境河蚬的资源状况,并进一步评估主要湖泊几十年来河蚬资源变化;研究了捕捞管理下的河蚬种群的遗传特征,并运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我国主要流域的河蚬1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河蚬的资源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对鄱阳湖作4次定量调查,表明鄱阳湖河蚬平均密度为14.98±1.75 ind./m2,生物量为29.80±10.27 g/m2。密度和生物量无明显季节差异,其中密度为2019年10月较高,2019年4月次之,2020年1月最低;生物量为2019年10月较高,2019年7月次之,2019年4月最低。从生境看,鄱阳湖通江水道和主湖区的密度-生物量无明显差异。RDA结果显示,鄱阳湖河蚬现存量主要与水深、总磷、叶绿素a及溶解氧呈正相关,溶解氧对鄱阳湖河蚬现存量的影响最大。2.从种群结构看,鄱阳湖河蚬周年壳长范围为1.82~36.00 mm,种群结构稳定。壳长-体重符合幂函数关系,幂指数b值为2.479。基于周年壳长频数数据,采用ELEFAN I技术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渐近壳长L∞为37.28 mm,生长系数K为0.46/year。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0为-0.56 year,寿命tmax为6.5 years,生长表现指标Φ’为2.81。进一步分析表明,总死亡系数Z为1.15/year,自然死亡系数M为0.85/year,捕捞死亡系数F为0.30/year,利用率E为0.26。3.调查了鄱阳湖流域2种捕捞压力下8个区域的河蚬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河蚬平均壳长为19.05±4.95 mm,生境类型对河蚬大小无显着影响。湖泊生境的河蚬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周围生境,但密度相似时,周围生境的生物量大于湖泊生境,湖泊河蚬个体小于周围生境。4.基于线粒体COI分子标记研究了鄱阳湖流域河蚬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湖泊生境河蚬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周围生境,其两种生境的遗传结构相似,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从遗传分化结果看,周围生境河蚬群体间遗传分化显着,湖泊生境的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显着。失配分布和中性检验分析显示河蚬种群没有经历种群扩张,说明河蚬种群状态稳定。5.基于线粒体COI研究了中国主要流域的13个河蚬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单倍型数目范围为4~12,其中鄱阳湖和甬江的单倍型数目最多。单倍型多样性范围为0.424~0.878,其中微山湖种群最高。核苷酸多样性范围为0.00230~0.04694,其中微山湖种群最高。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显示中国主要流域的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未形成明显的地理谱系。遗传分化结果显示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显着。中性检验和失配分布分析显示13个河蚬的地理种群未经历种群扩张。

吴艳丽[4](2020)在《基于贝壳形态和分子特征的无齿蚌分类地位和物种有效性》文中指出无齿蚌类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蚌目(Unionoida),蚌科(Unionidae),珠蚌亚科(Unioninae),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无齿蚌类群表型可塑性强,具有高度的种内或种间形态变异,属及属下物种分类及物种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此前的研究虽证明了该类群的复系性,但未对其作深入分析和重新分类。目前无齿蚌类群的物种鉴定主要依据厄德(Heude)和刘月英的物种描述。但由于许多物种描述简单,仅有贝壳特征,凭证标本和模式标本也难以查对,使物种鉴定困难。本研究基于厄德(Heude)和刘月英的资料,对采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无齿蚌物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利用四个基因标记对这些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整合贝壳的几何形态测量学等形态数据进行物种界定,以期为该类群的分类提供更多的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基于线粒体COI、NDI、16S rRNA以及核基因28S rRNA构建聚焦于无齿蚌类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无齿蚌类群为复系群,分为Anemina和Sinanodonta两个属;背角无齿蚌Sinanodonta woodiana 有7个不同的母系谱系,其中可能有隐存种和亚种。第二,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无齿蚌类群进行了物种有效性检视,结果支持形态鉴定的舟形无齿蚌Anemina euscaphys、黄色蚶形无齿蚌Anemina arcaeformis flavotincta、河无齿蚌Anemina fluminea、以及球形无齿蚌Anemina globosula合并为蚶形无齿蚌Anemina arcaeformis;支持光滑无齿蚌Sinanodonta lucida和具角无齿蚌Sinanodonta angula为有效种;形态差异与遗传分化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不能仅根据贝壳形态特征作为Anemina和Sinanodonta物种的分类依据。第三,本研究选用的四个基因中,其中三个线粒体基因在构建无齿蚌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优于核基因28S rRNA,28S rRNA基因不适合用作无齿蚌类群属级以下阶元鉴定的遗传标记;三个线粒体基因中,COI和NDI基因在物种鉴定效果中优于16S rRNA。第四,基于单基因和联合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显示,更多的线粒体分子标记可能并没有比单独COI基因表现更好。

杨帅[5](2020)在《组蛋白及其乙酰化修饰在珍珠贝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文中指出组蛋白及其乙酰化修饰通过控制染色体的状态影响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分裂、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分别是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催化完成。HDAC抑制剂(HDAC inhibitor,HDI)可以抑制组蛋白的去乙酰化过程,在机体受到损伤时,可以有效减轻炎症损伤。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氏珠母贝的组蛋白、HAT和HDAC进行了分子鉴定,分析了它们在植核后血细胞转录组中的变化,并采用RNA-seq等技术分析了HDI对珍珠贝移植免疫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组蛋白的鉴定及其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组蛋白H1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含有22个,呈现物种特异性扩张模式。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组蛋白H1的序列保守性较差,在马氏珠母贝和牡蛎中均存在一些序列变异度较大的H1基因,可能为组蛋白H1变异体;在马氏珠母贝血细胞转录组中表达11个组蛋白H1,它们的表达量在植核后3 d到6 d都有明显的上升,在植核后12 d基本恢复,说明组蛋白H1参与调控移植免疫。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含有2个H2A、1个H2B、1个H3和2个H4,呈现收缩现象;序列分析发现1个H2A变异体和1个H4变异体;除了H2A变异体,其它H2A、H2B、H3和H4均在植核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说明它们也参与调控珍珠贝移植免疫;2、HAT和HDAC的鉴定及其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含有2个HAT基因家族(GNAT和MYST)的8个基因,包括1个KAT2、1个KAT1、1个KAT5、3个KAT8、1个KAT7和1个KAT6B;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分别与人和牡蛎的相同基因家族聚在一起;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AT家族包括18个保守氨基酸序列,其中保守序列1、2和3存在于所有所分析的MYST家族基因中;序列5、8、14存在于所有的GNAT家族基因中;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MYST家族的所有基因都含有MOZ_SAS结构域,GNAT家族的基因都含有Acetyltransf_1或Hat1_N结构域,说明其序列的保守性。在马氏珠母贝基因组中含有18个HDAC基因,其中Ⅰ类有3个,Ⅱ类有3个,Ⅲ类有10个,Ⅳ类有2个。第Ⅰ、Ⅱ、Ⅳ类HDAC家族的motif分析显示该家族含有21个保守氨基酸序列,它们组成及分布的位置不同,说明该家族成员存在结构上的多样性。Ⅲ类家族成员含有3个保守氨基酸序列,其中保守序列2、4和5存在于所有的Ⅲ类家族成员中。对四类HDAC蛋白序列进行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三物种中Ⅰ、Ⅱ和Ⅳ类HDAC均包含有一个和多个Hist-deacety1结构域,而Ⅲ类HDAC中均含有1-2个SIR2结构域。所有的HAT和HDAC都可以在马氏珠母贝血细胞转录组中检测到,且大部分HAT在植核后的表达没有发生变化,HDAC部分上调部分下调。组蛋白乙酰化含量检测分析表明,在植核后6 h,12 h和24h,血细胞组蛋白H3和H4的乙酰化修饰比例比对照组(未植核贝)显着上升,说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调控珍珠贝的移植免疫;3、HDI对马氏珠母贝移植免疫的影响:HDI或PBS(对照组)注射后植核,在植核后不同时间点(6 h、12 h、24 h和48 h)抽取血细胞进行乙酰化检测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植核后6-24 h,组蛋白H3的乙酰化修饰比例上升,H4的乙酰化修饰比例没有发生改变;转录组分析表明,植核后6 h,HDI组与对照组相比共有3160个DEG,这些DEG显着性富集在溶酶体、黏附连接、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和局部黏附等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表明溶酶体相关酶基因在HDI组显着高表达,而细胞迁移相关基因在HDI组低表达,说明HDI处理激活了溶酶体信号通路,抑制了细胞迁移;植核后12 h,HDI组与对照组相比有2671个DEG,功能富集通路主要有DNA复制、细胞周期、核苷酸切除修复、基础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并且通路中大部分基因发生下调,说明HDI处理抑制了植核贝血细胞的增殖能力;植核后24 h共有1912个差异基因,功能富集通路主要有胞质DNA传感途径、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F-k B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等,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说明胞内模式识别受体(c GAS、NLRP3、NLRC4)和凋亡抑制基因BIRC2/3在HDI组高表达,而NF-k B信号通路负调控相关基因(NFKBIA和TRAF3)在HDI组高表达,说明HDI处理激活了胞内免疫反应,但抑制了NF-k B和细胞凋亡通路,通过细胞凋亡检测发现,HDI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比例没有显着性差异;植核后48 h共有3113个差异基因,功能富集通路与24 h一致,HDI组胞内模式受体相关基因仍然高表达,但细胞凋亡和NF-kb信号通路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比例在缩小,说明HDI效果在减弱。4、HDI处理对植核贝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与PBS(对照组)相比,HDI处理导致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在植核后6 h、12 h和24 h显着高表达;酚氧化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力在植核后6 h、12 h、24 h和48 h均显着高表达;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酶活力在植核后24 h和48 h显着高表达;溶菌酶(LYS)的酶活力在植核后24 h显着高表达;碱性磷酸酶(ALP)和丙二醛(MDA)的酶活力在植核后12 h和48 h显着高表达;酸性磷酸酶(ACP)的酶活力在两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HDI可以激活珍珠贝的体液免疫系统。

胡志[6](2020)在《硬壳蛤壳色差异机制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自然栖息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是美国重要的渔业资源。1997年,张福绥院士等人由美国引种硬壳蛤至我国,其耐温耐盐,适合我国大部分池塘养殖,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池塘养殖贝类,养殖面积数十万亩。壳色是双壳贝类一项重要的表型性状,逐渐成为贝类育种关注的热点。在经济贝类中,壳色可影响海产品受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和其市场价格。因此研究硬壳蛤壳色差异的分子机制,对选育壳色新品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ELISA测定贝壳、外套膜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利用Raman spectra技术研究贝壳表面着色和未着色区域的微观特征,解释壳色差异的原因;利用RNA-seq从壳色发生和壳色沉积阶段研究转录调控特征,筛选出壳色相关的基因和代谢通路;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潜在的壳色分子标记,为将来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序列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贝壳和外套膜色素种类和组成利用ELISA检测硬壳蛤贝壳和外套膜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红色贝壳与杂色贝壳类胡萝卜素、黑色素浓度都显着高于白色贝壳(p<0.05);除25mm贝壳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浓度略有下降外,相同壳色不同规格的贝壳类胡萝卜素、黑色素浓度无明显差异;外套膜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的含量与壳色相关,红色个体外套膜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显着高于杂色和白色(p<0.05),杂色和白色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利用拉曼光谱检测贝壳表面微观物质基础,在色素分布区域可获得多烯-类胡萝卜素的特征信号,也有少数光谱中含有类似于黑色素的特征信号,色素未着色区域未检测到多烯-类胡萝卜素信号峰。2、稚贝壳色发生的转录机制通过Illumina测序对未着色、白色和红色稚贝进行了基因表达研究。“黑色素/黑素瘤生成”、“ABC转运子”、“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途径”和“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可能参与调节了硬壳蛤稚贝的壳色发生过程。与脂质转运、ABC转运子以及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是稚贝壳呈红色的原因。3、成贝壳色沉积的转录机制通过Illumina测序对三种不同壳色硬壳蛤外套膜进行了基因表达研究。色素合成类基因、脂质结合与运输、ATP合成等基因在红vs白中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脂质代谢可能影响色素沉积,色素沉积需要消耗能量;信号转导类基因在红vs杂中存在显着差异,锌离子结合类基因在白vs杂中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信号转导和锌离子结合可能在杂色壳沉积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4、壳色性状候选分子标记的开发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转录组比较和SNP卡方分析筛选SSR和SNP标记。筛选出476个红色特有SSR,445个白色特有SSR,481个杂特有SSR标记。获得了235个差异显着的SNP位点(p<0.05)。

熊娅[7](2020)在《缢蛏IGFALS基因的表达特征及IGF系统对其生长和幼虫变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养殖周期短,生长快,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目前,缢蛏良种选育工作主要采用传统的群体和家系选育技术,而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加快选育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机体的发育,生长,繁殖以及寿命等生理过程。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完善了缢蛏IGF系统的基因组成和表达特征,并通过添加外源胰岛素探索IGF系统对缢蛏稚贝生长的作用;利用IGF受体抑制剂探究了IGF系统对缢蛏稚贝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幼虫存活率和变态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鉴定了缢蛏IGF系统中的两个IGFALS基因,分别命名为IGFALSa和IGFALSb。IGFALSa基因的c DNA序列为4809bp,ORF长度为2991bp,编码996个氨基酸;IGFALSb基因的c DNA序列为1925bp,ORF长度为1641bp,编码546个氨基酸。两个IGFALS基因都具有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且都具有丰富的亮氨酸富集基序。通过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IGFALSa和IGFALSb在缢蛏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两个基因的表达量都会随着幼虫的发育而增加,IGFALSa在匍匐幼虫期的表达量最高,而IGFALSb则在双水管时期表达量最高。两个IGFALS基因在各个组织广泛表达,其中IGFALSa在外套膜和性腺组织中高表达,在肝胰腺和血淋巴等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而IGFALSb主要在水管中表达,在外套膜、性腺以及斧足这几个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在肝胰腺,鳃和血淋巴这几个组织中只有痕量表达。2.利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缢蛏稚贝,发现当胰岛素浓度为0mg/L-10mg/L时,IGFALSa,IGFALSb及其下游基因IRS的表达量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并在10mg/L时表达量达到最高,而当胰岛素浓度达到20mg/L时,三个基因的表达量都开始下降。此外,分析了IGF系统对MAPK通路和PI3K通路的影响,当胰岛素浓度达到10mg/L时,MPKP1和PDK1的表达量也有显着的上升,PDK1则随着浓度变化有一定的波动。3.利用10mg/L胰岛素刺激缢蛏稚贝,探究胰岛素不同作用时间对IGF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IGFALSa和IGFALSb的表达模式相似,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量上升,在8h表达量最高。而对于两个IGFALS基因的下游基因IRS,表达量则一直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在72h达到最高。利用10mg/L胰岛素长期投喂缢蛏稚贝,表明胰岛素喂养组的稚贝日生长率高于对照组。各组壳长的平均日生长率分别为:胰岛素组4%,空白组3.28%,Tris-HCL组3.11%。各组壳宽的平均日生长率分别为:胰岛素组1.73%,空白组1.34%,Tris-HCL组1.33%。4.利用IGF系统中的受体抑制剂刺激缢蛏稚贝,进一步研究IGF系统对于生长的影响。利用抑制剂长期刺激稚贝,各组存活率分别为88.42%(空白组),88.5%(DMSO组)和70.60%(抑制剂组)。此外,抑制剂组的稚贝日生长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壳长的日生长率分别为3.28%(空白组),3.30%(DMSO组)和1.55%(抑制剂组),壳宽的日生长率分别为1.34%(空白组),1.41%(DMSO组)和0.76%(抑制剂组)。5.利用不同浓度的抑制剂刺激缢蛏幼虫的变态发育,结果表明抑制剂显着降低幼虫的变态率。在担轮幼虫-D型幼虫以及D型幼虫-壳顶幼虫这两个时期,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加,幼虫变态率逐渐降低,并在抑制剂浓度为1mg/L时变态率最低;在壳顶幼虫-匍匐幼虫时期,0.1mg/L以及0.5mg/L的抑制剂浓度对于幼虫变态率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在1mg/L浓度时,变态率显着降低。

秦艺铭[8](2020)在《毛蚶热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及SNP挖掘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生理学、组织切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高温对毛蚶的影响,从生理生化水平、组织学水平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究毛蚶对热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毛蚶的科学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毛蚶的高起始致死温度。结果如下:毛蚶对1526℃的水温有较高的耐受性;其在不同时段的高起始致死温度范围为28.437.52℃,且毛蚶的热耐受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2.采用实验生理学的方法,研究了急剧升温和缓慢升温两种方式对毛蚶呼吸代谢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527℃范围内,两种升温方式下毛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海水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于23℃达到最大值;急剧升温方式下,27℃处理组毛蚶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的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6 h达到峰值(P<0.05);两种升温方式相比,急剧升温比缓慢升温对毛蚶的影响更加明显。3.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热胁迫后不同时间点毛蚶肝胰腺、鳃组织石蜡切片以及鳃组织电镜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鳃和肝胰腺组织损伤逐步加重。鳃组织表现为鳃丝肿胀充血,间隔变小,直至呼吸上皮细胞出现脱落,部分鳃丝断裂、相互融合;鳃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发生变形,细胞内线粒体、初级和次级溶酶体数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多,且出现空泡现象。肝胰腺组织表现为肝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间界限模糊不清,完整性差,直至细胞明显萎缩,广泛坏死,出现大面积空白区。4.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温和热胁迫条件下的毛蚶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5555条unigenes,平均长度809 bp。常温和热胁迫条件下毛蚶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结果如下:热胁迫6 h与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754个,其中上调基因2057个,下调基因697个;热胁迫12 h与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7715个,其中上调基因4076个,下调基因3639个;热胁迫24 h与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464个,其中上调基因2080个,下调基因1384个。5.基于高通量测序从毛蚶热胁迫前后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了225,083个可能的SNP位点。对有GO/KEGG注释的SNP进行统计分类,结果表明:对照组中的SNP(SNPc)有50297个,热胁迫组中的SNP(SNPh)有48510个,对照组特有的SNP(SNPc-only)有4124个,热胁迫组特有的SNP(SNPh-only)有7104个。这些SNP分布于5462条Unigenes序列上,GO注释分析发现,四组SNP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进程富集的比例基本一致;KEGG富集分析显示,四组SNP均在内吞作用、吞噬体和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途径上富集最多。

刘璐[9](2020)在《《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本选自大自然保护协会((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与鼓励资金公司(Encourage Capital)联合发布的一篇投资报告,题为《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以下简称“投资报告”)。该投资报告指出,水产养殖产业的潜力巨大,投资可持续水产养殖,对社会和环境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该文本的翻译,尝试提供可供借鉴的投资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扩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文献支持。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本选自该投资报告的前三部分:执行摘要、第一部分引言和第二部分市场概况、生产运营与生产经济学。所选文本属于经济类的信息型文本,语言具有严谨性、专业性等特点。该投资报告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为保证中文读者充分获取原文信息,我使用了翻译目的论来探寻环经济类研究报告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提高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本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翻译项目简介;第二部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此为本项目的主体部分,以代表性的实例分析具体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对翻译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收获的心得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本翻译项目有两大特点:一是原投资报告中有大量图表,二是本项目是团队合作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经三审三校后完成。因此,本实践报告也着重阐述图表翻译策略,讨论如何借助翻译辅助软件保持原有图表格式,使译文尽力做到简练清晰,一目了然。对于团队翻译,在如何保持术语、翻译风格统一,保持翻译进度一致,保障译文质量等方面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翻译相关领域的译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通过此次翻译实践项目,我积累了水产领域的翻译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翻译专业素养,深刻体会到翻译工作者了解相关领域知识的重要性。

陈芃[10](2020)在《海洋酸化对全球渔业及东白令海渔业资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指的是海水pH逐年降低的现象,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目前备受人们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其中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目前热点的研究内容之一。海洋酸化与渔业资源关系密切。海洋酸化对物种的影响多样,物种本身也对海洋酸化存在复杂的响应;上升到渔业生态学层面,海洋酸化可能造成渔业种群崩溃,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同时给渔业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首先从宏观入手,进行海洋酸化情况下全球各国专属经济区捕捞产业潜在风险评估;继而选取渔业资源丰富且受海洋酸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近年来海洋酸化的时空变化趋势,分析海洋酸化下主要物种的空间上的变动及资源丰度的变动,结合生态系统模型分析捕捞和海洋酸化对海域生态系统及各种类渔业的影响,并进行应对策略分析。研究可为渔业科学及管理者研究海洋酸化乃至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提供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海洋酸化情况下全球各国专属经济区海洋捕捞产业潜在风险评估。利用气候模型预测的两种情景下(ssp1-2.6情景和ssp5-8.5情景,分别代表了未来海洋酸化发生的最缓和和最剧烈的情况)2050-2054年海水表层pH数据,及全球沿海国产量和社会经济上与捕捞产业的相关指标,构建了海洋酸化情况下全球各国专属经济区海洋捕捞产业潜在风险评估模型,对21世纪中叶(2050-2054年)全球各国专属经济区海洋捕捞产业受到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模型包括了与海洋酸化相关的危害度,与捕捞产量及捕捞结构相关的暴露度,以及与社会、经济和渔业产业适应能力相关的脆弱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的海洋酸化发展下,发展水平较高的低脆弱度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受到极低至中等的风险;发展水平较低的高脆弱度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受到中等至高的风险;捕捞量较大及产量结构中含有较高的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的高暴露度的国家和地区会受到中等至高的风险。不同的国家应该依据各国不同的渔业特征制定自己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下的捕捞产业的潜在风险主要还是来源于捕捞结构、经济因素以及渔业产业对产业结构和产能变化时的适应能力。(2)东白令海大陆架水域海洋酸化时空变动及影响因素。以文石饱和度(Aragonite saturation,Ωar)作为海洋酸化指标,结合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等数据,研究白令海大陆架水域海洋酸化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8-2014年间(除冬季,11-次年2月)白令海大陆架海域海洋酸化时空变动趋势为:Ωar的年下降速率为0.0037个单位,其下降存在波动;月份上,海域Ωar的变动趋势为随着月份先上升(3-5月)随后下降(5-10月),3-4月和秋季(10月)容易发生酸化现象;海域海洋酸化的程度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呈现由近岸向外海减弱的趋势,易发生酸化情况的区域为近岸区域。分析表明,白令海大陆架海域海洋酸化变动在时空上存在差异,但Ωar的季节性变动(月份的影响)要强于年间变动,影响该区域海洋酸化的因素还包含了淡水的流入、温度和生物因素等因子。该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海洋酸化对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评价及其机制的研究。(3)海水pH变动对东白令海大陆架区域渔业资源栖息地变化的关系。基于1982-2014年东白令海大陆架底层拖网的调查数据及底层海水pH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适宜性指数模型,分析目前海洋酸化的变动下,海域中147个物种(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空间分布及栖息地(分布重心和栖息地面积)的变化。研究发现,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底层pH的空间分布呈现从近岸到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2005-2014年与1982-1991年相比,海域的底层pH下降了0-0.07个单位,其中内部水域下降的幅度较大,而外海和北部区域pH下降幅度较小,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栖息地pH也是逐年下降的,这分别导致了研究中27.78%的鱼类,37.93%的甲壳类和15.38%的软体动物分布重心的改变,其中大多数种类都是往pH下降程度较低的外海和北部偏移;同时,目前底层海水pH的下降还会影响研究中19.70%的鱼类,27.58%的甲壳类和32.69%的软体动物栖息地面积的变动。通过分析物种的适宜性指数曲线的分布形式,发现了四种形式:适应性指数存在着一定范围;随着pH下降,适应性指数上升;随着pH下降,适应性指数下降;随着pH下降,适应性指数开始下降缓慢随后下降迅速。研究发现,要分析pH变动下的渔业资源栖息地变化,要尤其关注物种的pH适宜范围。(4)海水pH变动对东白令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度变动的关系。研究基于1982-2014年东白令海大陆架底层拖网的调查数据,结合海水pH数据,利用动态回归模型对其中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资源变动进行探究。通过模型分析,发现目前鱼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各有40.63%、36.8%和33.33%的种类的资源丰度变动受到海水pH变动的影响;模拟和预测分析表明,pH变动对各物种资源丰度的影响存在种类的特异性,其中对软体动物(不包含头足类)和甲壳类均易产生负的影响;其次物种资源丰度在pH下降的时候的反应不同(包含了上升、下降和先上升后下降三种)。pH的变动可通过直接的升高或降低以及改变物种适宜栖息地范围而对渔业资源丰度的变动产生影响。同时分析发现,仅单独分析pH对物种的影响是不够的,后续还应结合食物网、及物种生活史上的信息以详细分析影响。(5)海洋酸化下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渔业生态系统模拟研究。研究结合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的实际食物网情况(捕食和被捕食关系),利用Ecopath模型构建2005-2014年海域相应的渔业生态系统;同时使用Ecosim模型模拟海洋酸化带来的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额外死亡率的情况下,2015-2100年海域渔业资源量及其对应渔业产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变化;从受影响的渔业资源出发,模拟该如何调整捕捞策略(捕捞死亡率)以维持渔业及生态系统的稳定。研究发现,除了中上层渔获种类的资源量和捕捞量,海洋酸化对该生态系统的总资源量和总捕捞量及其他渔业资源量和捕捞量都存在下降的趋势,其中海洋酸化对蟹类的影响最为严重,2100年与2015年相比,未来的海洋酸化可能造成海域蟹类的资源量下降11.65%-26.80%,总产量下降18.03%-39.43%;海洋酸化还会带来海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渔获物的平均营养级增加但是整体生态系统资源量还是往低营养级偏移的模式(高营养级生物资源量减少的多,低营养级生物资源量减少的少),表明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在海洋酸化下正在发生改变;捕捞因素和海洋酸化对生物的效应可能是对立的,也可以是协同的,协同效应中,由于食物网因素(捕食和被捕食关系),两者的结合可能加剧(如太平洋鳕鱼和软体动物)对资源量的负效应或减缓对资源量的负效应(如虾类和蟹类);应对策略分析表明,在海洋酸化下,渔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整捕捞死亡率进行应对,要同时注重海洋酸化直接影响的物种以及通过食物网间接影响的物种,通过降低捕捞死亡率来补偿海洋酸化带来的死亡率,这样能够延缓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6)主要结论。海洋酸化对各沿海国渔业的影响随着其捕捞结构、经济因素以及渔业产业对产业结构和产能变化时的适应能力而异。在东白令海大陆架水域,目前已经发生了海域酸化的情况。对该海域的渔业资源进行分析发现,物种的空间分布和资源丰度的时间变化受海洋酸化影响随种类而异,随着其适宜pH的范围的不同而异,其中软体动物和甲壳类最容易受到海域酸化的影响;结合生态系统食物网因素后,海洋酸化会通过食物网因素对其它种类造成影响,将捕捞因素和海洋酸化相结合,它们对物种的效应呈现对立和协同两种;另外海洋酸化还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改变。分析表明渔业产业在应对海洋酸化上,应做以下到几个方面(1)加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不仅包括单鱼种方面的研究还包括了多物种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研究,以了解在海洋酸化下哪些种类容易受到影响,从而能够指导渔业捕捞上该如何调整捕捞结构(如捕捞努力量或捕捞死亡系数)以在一定的目标下降低对海洋酸化的暴露度;具体上,渔业在进行应对时,要同时注重海洋酸化直接影响的物种以及通过食物网间接影响的物种,实际操作中,需根据不同物种的反应,具体减少捕捞死亡率,这虽然会带来捕捞量的下降,但是在后续几年由于资源自身的恢复能力,资源量上升能够补偿捕捞死亡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捕捞量增加,这种方式下通过对生态系统中海洋酸化相关联生物的养护,降低捕捞死亡率来补偿海洋酸化带来的死亡率,能够延缓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2)经济层面上,减少对捕捞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类产品的依赖性,转而发展相应的水产养殖业;(3)社会层面及适应性上,发展国家整体的经济,加强教育,提升就业率及就业的可选择性;(4)对海洋酸化的动态持续监测,监测的重点包括了海水酸化参数(如pH)的变化及物种的反应,从而能够及时地调整适宜的策略。

二、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水产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水产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和其他部分属种的分类及猫爪牡蛎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牡蛎总科分类学及系统演化研究现状
        1.1.1 牡蛎总科的分类学研究历史
        1.1.2 牡蛎总科物种多样性
        1.1.3 中国沿海牡蛎多样性研究历史
    1.2 线粒体基因组在双壳类动物系统演化中的应用
        1.2.1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优势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双壳类动物系统演化中的应用
    1.3 牡蛎系统地理学研究现状
        1.3.1 物种概念
        1.3.2 物种形成模式
        1.3.3 系统地理学研究概述
        1.3.4 牡蛎系统地理学研究现状
        1.3.5 猫爪牡蛎简介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缘曲牡蛎科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形态学鉴定
        2.1.3 全基因组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2.1.4 系统发育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缘曲牡蛎科分类学研究结果
        2.2.2 缘曲牡蛎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2.3 讨论
        2.3.1 缘曲牡蛎科物种系统演化关系
        2.3.2 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物种多样性
第3章 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形态学鉴定
        3.1.3 全基因组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3.1.4 系统发育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分类学研究结果
        3.2.2 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3.3 讨论
        3.3.1 中国沿海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物种多样性
        3.3.2 牡蛎亚科和脊牡蛎亚科分类地位
第4章 牡蛎总科系统演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鉴定和DNA提取
        4.1.2 二代Illumina测序
        4.1.3 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分析
        4.1.4 系统发育分析和物种分化时间估算
    4.2 实验结果
        4.2.1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4.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4.2.3 蛋白质编码基因非同义替换和同义替换
        4.2.4 系统发育和基因排列顺序
        4.2.5 物种分化
    4.3 讨论
第5章 猫爪牡蛎Crassostrea talonata系统地理学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全基因组DNA提取、扩增与测序
        5.1.3 系统发育分析
        5.1.4 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5.1.5 历史动态分析与分化时间估计
    5.2 实验结果
        5.2.1 系统发育分析
        5.2.2 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
        5.2.3 分化时间
        5.2.4 种群历史动态
    5.3 讨论
        5.3.1 猫爪牡蛎谱系分化及遗传多样性
        5.3.2 种群结构与历史动态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1.5 线虫Nematoda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1.9 苔藓动物Bryozoa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2 总结与展望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3)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河蚬的分类问题及价值
    1.2 河蚬种群遗传学
    1.3 河蚬入侵概况
    1.4 河蚬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估算
    1.5 捕捞管理下野生河蚬的种群及遗传变化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鄱阳湖河蚬现存量、年龄结构及生长参数估算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鄱阳湖不同生境理化环境因子
        2.2.2 现存量时空格局
        2.2.3 鄱阳湖湖区河蚬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2.4 壳长频率分布
        2.2.5 壳长-体重的关系
        2.2.6 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估算
        2.2.7 死亡系数和利用率
    2.3 讨论
        2.3.1 鄱阳湖河蚬资源现状及历史变化
        2.3.2 鄱阳湖河蚬的年龄结构和生长参数
        2.3.3 长江中下游主要湖泊河蚬资源历史动态及保护对策
第3章 捕捞管理下野生河蚬的种群及遗传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提出假设
        3.1.2 商业捕捞与生物量-密度的关系
        3.1.3 遗传分析
    3.2 结果
        3.2.1 商业捕捞与生物量-密度的关系
        3.2.2 种群遗传学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河蚬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3 基因组DNA提取
        4.1.4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单倍型网络分析
        4.2.3 遗传分化
        4.2.4 系统发育分析
        4.2.5 种群历史动态
    4.3 讨论
        4.3.1 河蚬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4.3.2 不同单倍型的河蚬形态差异
        4.3.3 河蚬种群历史动态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贝壳形态和分子特征的无齿蚌分类地位和物种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蚌类多样性及作用
    1.2 蚌类繁殖生物学特性
    1.3 蚌类形态分类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在蚌类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1.5 蚌类系统学研究进展
    1.6 无齿蚌类群概况
        1.6.1 无齿蚌类群的形态
        1.6.2 无齿蚌类群的生长繁殖特征
        1.6.3 无齿蚌类群的资源现状
        1.6.4 无齿蚌类群分类的历史沿革
        1.6.5 无齿蚌类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采集、鉴定与保存
    2.2 形态学数据处理
        2.2.1 传统形态学数据处理
        2.2.2 几何形态学数据处理
    2.3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设备
    2.4 DNA的提取与保存
    2.5 PCR扩增
    2.6 分子数据处理
        2.6.1 序列比对和校正
        2.6.2 蚌类基因组序列下载
        2.6.3 序列拼接、分子数据集构建及分区
        2.6.4 构建系统发育树
        2.6.5 构建单倍型网络图
    2.7 物种界定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形态学研究
        3.1.1 形态学鉴定
        3.1.2 形态学特征观察及描述
        3.1.3 传统形态学分析
        3.1.4 几何形态学分析
    3.2 物种界定
    3.3 序列分析
    3.4 遗传距离分析
    3.5 系统发育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无齿蚌类群的形态特征分析
    4.2 物种界定
    4.3 系统发育分析
        4.3.1 四个分子标记的比较
        4.3.2 广义无齿蚌属的属级概念
        4.3.3 广义无齿蚌属的重新归类
        4.3.3.1 Anemina Haas, 1969的重新描述
        4.3.3.2 Sinanodonta Modell, 1945的重新描述
        4.3.3.3 Sinanodnta aff. woodiana的分类地位
    4.4 形态差异与遗传分化的对应关系
    4.5 物种有效性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组蛋白及其乙酰化修饰在珍珠贝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组蛋白
        1.1.1 组蛋白概述
        1.1.2 组蛋白变体
    1.2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1.2.1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作用
        1.2.2 组蛋白去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1.3 基因家族的分子进化机制
    1.4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组蛋白的鉴定及其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1 研究方法
        2.1.1 组蛋白基因的鉴定
        2.1.2 组蛋白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2.1.3 组蛋白进化树构建及多序列比对
        2.1.4 转录组分析
        2.1.5 组蛋白H1基因克隆及荧光定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组蛋白H1基因的鉴定
        2.2.2 组蛋白H1基因家族的进化
        2.2.3 组蛋白H1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2.4 组蛋白H1基因的克隆
        2.2.5 组蛋白H2A基因的鉴定
        2.2.6 组蛋白H2A基因家族的进化
        2.2.7 组蛋白H2A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2.8 组蛋白H2B基因的鉴定
        2.2.9 组蛋白H2B基因家族的进化
        2.2.10 组蛋白H2B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2.11 组蛋白H3基因的鉴定
        2.2.12 组蛋白H3基因家族的进化
        2.2.13 组蛋白H3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2.14 组蛋白H4基因的鉴定
        2.2.15 组蛋白H4基因家族的进化
        2.2.16 组蛋白H4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2.3 讨论
3 HAT和 HDAC的鉴定及其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HAT和 HDAC的鉴定
        3.1.2 HAT和 HDAC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及motif预测
        3.1.3 转录组分析
        3.1.4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AT的鉴定
        3.2.2 HAT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3.2.3 HAT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3.2.4 HDAC的鉴定
        3.2.5 HDAC基因家族进化分析
        3.2.6 HDAC在植核后的表达变化
        3.2.7 植核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检测
    3.3 讨论
4 HDI对马氏珠母贝移植免疫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材料处理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检测
        4.2.2 转录组分析
        4.2.3 免疫酶活力测定
        4.2.4 细胞凋亡检测
        4.2.5 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检测
        4.3.2 转录组分析
        4.3.3 免疫酶活力检测
        4.3.4 细胞凋亡
    4.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硬壳蛤壳色差异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硬壳蛤及其养殖产业介绍
    1.2 贝壳色素种类研究进展
    1.3 壳色形成分子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3.1 壳色遗传模式研究进展
        1.3.2 壳色形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 壳色性状定位研究进展
        1.4.1 连锁图谱
        1.4.2 BSA性状定位
        1.4.3 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
    1.5 壳色新品种选育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1.6.1 目的及意义
        1.6.2 科学问题
        1.6.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4 预期成果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硬壳蛤贝壳和外套膜色素种类和组成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类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检测
        2.2.3 拉曼光谱分析
        2.2.4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贝壳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2.3.2 贝壳黑色素含量分析
        2.3.3 外套膜类胡萝卜、黑色素含量分析
        2.3.4 拉曼光谱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壳蛤稚贝壳色发生的转录机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RNA提取
        3.2.3 文库准备和测序
        3.2.4 组装和注释
        3.2.5 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2.7 特定差异基因热图分析
        3.2.8 荧光定量PCR
    3.3 实验结果
        3.3.1 转录组从头测序、组装和基因功能注释
        3.3.2 识别OP、W、NP两两比较的差异表达基因
        3.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3.4 筛选与壳色相关的候选基因
        3.3.5 荧光定量PCR验证
    3.4 讨论
        3.4.1 黑色素/黑素瘤生成
        3.4.2 ABC转运子
        3.4.3 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途径
        3.4.4 卟啉和叶绿素代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壳蛤成贝壳色沉积的转录机制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准备
        4.2.2 RNA提取
        4.2.3 文库准备及测序
        4.2.4 组装和注释
        4.2.5 表达量和差异表达分析
        4.2.6 荧光定量PCR
    4.3 实验结果
        4.3.1 转录组从头测序、组装和基因功能注释
        4.3.2 三种不同壳色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3.3 筛选与壳色相关的候选基因
        4.3.4 荧光定量PCR验证
    4.4 讨论
        4.4.1 红色和白色比较中含有最多的差异表达基因
        4.4.2 红色贝壳的沉积
        4.4.3 杂色贝壳的沉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壳色性状候选分子标记的开发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SSR筛选
        5.2.3 SNP位点筛选
        5.2.4 GO富集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转录组拼接、CDS和蛋白序列结果
        5.3.2 基因家族分析
        5.3.3 SSR统计
        5.3.4 SNP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缢蛏IGFALS基因的表达特征及IGF系统对其生长和幼虫变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胰岛素/IGF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1.1 胰岛素/IGF信号通路概述
    1.2 胰岛素/IGF信号通路成员的发展过程
        1.2.1 胰岛素超家族
        1.2.2 胰岛素/IGF受体家族
        1.2.3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2.4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酸不稳定亚基
        1.2.5 胰岛素受体底物
    1.3 胰岛素/IG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1.4 无脊椎动物中胰岛素/IGF信号通路的研究
    1.5 研究缢蛏胰岛素/IGF信号通路的意义
第二章 缢蛏两个IGFALS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3.1 cDNA模板链的合成
        2.1.3.2 IGFALS a/b基因序列的验证
        2.1.3.3 各发育期和组织的荧光定量PCR
        2.1.3.4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缢蛏IGFALS a/b基因序列分析特征
        2.2.2 缢蛏IGFALSa/b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2.2.3 缢蛏IGFALSa/b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胰岛素对缢蛏IGF系统基因以及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3.1 胰岛素溶液的配制
        3.1.3.2 胰岛素浓度对于缢蛏生长相关基因的影响
        3.1.3.3 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对缢蛏IGF系统基因的影响
        3.1.3.4 长期摄入胰岛素对于缢蛏生长率的影响
        3.1.3.5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浓度胰岛素处理对IGF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胰岛素处理对PDK1和MPKP1 基因表达的影响
        3.2.3 不同时间点胰岛素处理对IGF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3.2.4 长期摄入胰岛素对缢蛏日生长率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抑制剂对IGF系统基因及缢蛏生长和幼虫变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1.3.1 抑制剂溶液的配制
        4.1.3.2 抑制剂对于缢蛏生长的影响
        4.1.3.3 抑制剂对于缢蛏ILPR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4.1.3.4 抑制剂对于缢蛏幼虫变态的影响
        4.1.3.5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抑制剂对于缢蛏生长的影响
        4.2.2 抑制剂对于缢蛏ILPR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
        4.2.3 抑制剂对于缢蛏幼虫变态的影响
    4.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毛蚶热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及SNP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毛蚶概述
        1.1.1 毛蚶简介
        1.1.2 毛蚶研究现状
    1.2 温度对贝类生理学特征的影响
        1.2.1 温度对贝类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1.2.2 温度对贝类呼吸代谢的影响
        1.2.3 温度对贝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1.3 转录组学研究技术及其在贝类研究中的应用
        1.3.1 转录组学研究技术
        1.3.2 转录组学研究在贝类研究中的应用
    1.4 SNP分子标记及其在贝类研究中的应用
        1.4.1 SNP分子标记定义及其检测方法
        1.4.2 SNP分子标记技术在贝类研究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度变化对毛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一节 :毛蚶高起始致死温度的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第二节 :两种升温方式对毛蚶呼吸代谢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2.4 小结
第三章 :高温胁迫对毛蚶组织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高温对毛蚶鳃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3.2.2 高温对毛蚶肝胰腺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3.2.3 高温对毛蚶鳃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高温胁迫对毛蚶鳃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3.2 高温胁迫对毛蚶肝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毛蚶热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4.1.4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4.1.5 生物信息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NA质量评估
        4.2.2 测序质量评估
        4.2.3 基因组装结果
        4.2.4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
        4.2.6 差异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4.2.7 差异基因的筛选
        4.2.8 差异基因qRT-PCR验证
    4.3 讨论
        4.3.1 毛蚶转录组测序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析
        4.3.2 差异基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毛蚶转录组耐高温相关SNP挖掘与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SNP位点的检测
        5.1.3 SNP位点所在基因的GO和 KEGG功能注释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NP突变型态统计结果
        5.2.2 有GO/KEGG注释的SNP统计
        5.2.3 SNP所在基因的GO/KEGG注释统计
        5.2.4 SNP所在基因的GO/KEGG富集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翻译项目简介
    1.1 背景介绍
    1.2 项目内容
    1.3 项目文本特征
        1.3.1 待译文本交际功能和意图
        1.3.2 待译文本语篇及文体特征
        1.3.3 待译文本翻译要求
        1.3.4 目标读者
    1.4 项目意义
2 翻译实施方案
    2.1 译前准备
        2.1.1 阅读源文本
        2.1.2 背景知识储备
        2.1.3 平行文本和翻译工具
        2.1.4 依据翻译理论
    2.2 译中流程
        2.2.1 翻译任务进度安排
        2.2.2 团队合作和反馈
    2.3 译后
        2.3.1 翻译质量控制
        2.3.2 译后总结
3 翻译案例分析
    3.1 文本翻译策略
        3.1.1 确保准确性和专业性
        3.1.2 确保连贯性
        3.1.3 确保可读性
    3.2 图表翻译策略
        3.2.1 图片翻译
        3.2.2 表格翻译
4 翻译实践总结
    4.1 经验与收获
        4.1.1 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中英双语水平
        4.1.2 正确认识翻译过程
        4.1.3 注重团队合作
        4.1.4 有效利用翻译工具
    4.2 问题与不足
        4.2.1 翻译时缺乏整体概念
        4.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不足
        4.2.3 翻译时“抽离”意识应该提升
参考文献
附录A 术语表
附录B 原文及译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海洋酸化对全球渔业及东白令海渔业资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2 全球海洋酸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海洋酸化相关文献增长规律
        1.2.2 期刊分布规律
        1.2.3 基于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
        1.2.4 海洋酸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1.2.5 小结
    1.3 海洋酸化与渔业及渔业资源的关系研究评述
        1.3.1 海洋酸化与物种
        1.3.1.1 一般性研究内容
        1.3.1.2 常用的研究方法
        1.3.1.3 海洋酸化与单物种的关系
        1.3.1.4 海洋酸化与多物种的关系
        1.3.2 海洋酸化与渔业生态学
        1.3.2.1 海洋酸化与种群
        1.3.2.2 海洋酸化与群落和生态系统
        1.3.2.3 海洋酸化与渔业产业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洋酸化情况下全球各国专属经济区海洋捕捞产业潜在风险评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危害度
        2.2.2 暴露度
        2.2.3 脆弱度
        2.2.4 风险系数
        2.2.5 风险系数与危害度、暴露度和脆弱度的关系
    2.3 讨论
第三章 海洋酸化对东白令海大陆架水域渔业资源的影响
    3.1 东白令海大陆架水域海洋酸化时空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数据来源
        3.1.1.2 数据预处理
        3.1.1.3 分析方法
        3.1.2 结果
        3.1.2.1 Ωar拟合模型及因子分析
        3.1.2.2 海洋酸化的时空变动
        3.1.3 讨论
    3.2 海水pH变动对东白令海大陆架区域渔业资源栖息地变动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数据来源
        3.2.1.2 分析方法
        3.2.2 结果
        3.2.2.1 物种栖息地pH变动
        3.2.2.2 分布重心变化
        3.2.2.3 栖息地面积变化
        3.2.3 讨论
    3.3 海水pH变动对东白令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度变动的影响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数据来源
        3.3.1.2 数据预处理
        3.3.1.3 分析方法
        3.3.2 结果
        3.3.2.1 模型结果
        3.3.2.2 模型及预测分析
        3.3.3 讨论
第四章 海洋酸化下东白令海大陆架海域渔业生态系统模拟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Ecopath模型
        4.1.2.2 Ecosim模型
        4.1.2.3 模拟研究
    4.2 结果
        4.2.1 海洋酸化的时间变化
        4.2.2 海洋酸化下渔业资源资源量及生态系统变动
        4.2.2.1 资源量变动
        4.2.2.2 产量变动
        4.2.2.3 渔业生态系统变动
        4.2.3 海洋酸化和捕捞因素对资源量的影响分析
        4.2.4 应对策略模拟研究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学习工作情况
致谢

四、双壳类软体动物的水产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海缘曲牡蛎科和其他部分属种的分类及猫爪牡蛎系统地理学研究[D]. 胡利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
  • [2]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3]鄱阳湖河蚬资源评价及基于不同地理尺度的河蚬种群遗传学[D]. 王维开. 南昌大学, 2020(01)
  • [4]基于贝壳形态和分子特征的无齿蚌分类地位和物种有效性[D]. 吴艳丽. 南昌大学, 2020
  • [5]组蛋白及其乙酰化修饰在珍珠贝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D]. 杨帅.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硬壳蛤壳色差异机制初步研究[D]. 胡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7]缢蛏IGFALS基因的表达特征及IGF系统对其生长和幼虫变态的影响[D]. 熊娅.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8]毛蚶热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及SNP挖掘分析[D]. 秦艺铭.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9]《迈向蓝色变革:促进私人资本在可持续水产养殖领域的投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10]海洋酸化对全球渔业及东白令海渔业资源的影响[D]. 陈芃.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双壳类软体动物水生遗传学研究进展(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