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内注射~(131)I标记的抗CEA单克隆抗体对人结肠腺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脾内注射~(131)I标记的抗CEA单克隆抗体对人结肠腺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一、Inhibiting effects of ~(131)I-labeled anti-CEA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jected intrasplenically on liver metastasis from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论文文献综述)

刘希[1](2020)在《纳米炭吸附碘克沙醇术前、术中双重示踪裸鼠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淋巴转移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术前对淋巴结受累情况的影像学评估对直肠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但目前各种术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都不太理想,也不能高效协助术中淋巴结清扫。探索术前、术中均可显影淋巴结的示踪剂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在裸鼠直肠癌淋巴转移原位移植模型中术前、术中双重示踪淋巴结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首先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株,将制备的HCT116细胞悬液于裸鼠直肠粘膜下注射,建立直肠癌淋巴转移原位移植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连续观察异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并对原位移植模型进行组织学检查验证。接着,利用纳米炭优良的吸附性能制备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并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的理化特性。采用动态吸附实验和膜透析法,考察了纳米炭对碘克沙醇的吸附性能和体外释放性能,并将实验数据与吸附等温模型和释药动力学模型拟合。最后,应用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碘克沙醇溶液、纳米炭混悬液分别进行间质淋巴造影,通过micro-CT扫描并采集图像,评估CT淋巴结造影的强化特征。扫描后开腹活检淋巴结,比较术前CT淋巴结造影定位与术中活检淋巴结位置的一致性。结合组织学检查,评价CT淋巴造影诊断淋巴转移的价值。结果:(1)于裸鼠直肠后壁黏膜下注射4×106个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CT116细胞,可视化异种移植模型的造模成功率为100%。(2)原位移植后1~7周,在所有裸鼠都探测到肿瘤荧光蛋白表达。原位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瘤体积的增大,积分光密度值逐渐增大。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呈时间依赖性增长。(3)组织学检查与依靠淋巴结表达荧光蛋白来判断转移情况的结果一致。原位移植后4周开始,淋巴结肿大明显,出现主动脉旁淋巴结、肝和肺转移。(4)制备的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呈黑色,大小较均一,轻度聚集。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90.87±1.73 nm,Zeta电位为-10.21±0.36 mV。(5)纳米炭吸附碘克沙醇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描述的表面均匀的单层吸附。(6)负载碘克沙醇的纳米炭在pH 7.4的PBS液中释药速度比游离碘克沙醇慢,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体外释放拟合最好的是Higuchi模型。(7)碘克沙醇组在5 min、30 min观察到强化侧方淋巴结,1 h强化廓清。双重示踪组在2h、3h、5h观察到强化侧方淋巴结,3 h可获得最佳造影效果,24h强化基本廓清。纳米炭组在各个时间点未见强化的淋巴结。(8)间接CT淋巴造影检测到41枚强化淋巴结,其中碘克沙醇组18枚,双重示踪组23枚,与活检淋巴结位置一致。(9)双重示踪组和碘克沙醇组的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侧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8.6%vs.81.8%),特异性为(77.8%vs.85.7%),准确性为(78.3%vs.83.3%)。结论: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间接CT淋巴造影既可在术前定位淋巴结位置和评估转移情况,又可黑染淋巴结协助术中活检。是一种较经济,易于开展的简易方法,可为淋巴结转移的术前病情评估和术中清扫提供新思路。

刘毅[2](2019)在《新型肿瘤靶向性抗癌肽的实体瘤显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利用抗癌肽D-K6L9修饰RGD和NGR,获得RKL和NKL。利用荧光染料sulfo-Cy5.5-NHS酯标记新型探针,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试验和荷瘤鼠近红外荧光光学显像试验,验证并比较Cy5.5-RKL、Cy5.5-NKL和Cy5.5-DKL的肿瘤亲和力。选择亲和力最佳者,利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验证其用于原位脑胶质瘤术中定位的可能性。探索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DOTA-NKL的体内外研究,通过细胞摄取试验和肿瘤模型PET/CT显像试验,进一步验证68Ga-DOTA-NKL的肿瘤显像能力。研究方法:委托公司合成RKL、NKL和DKL。以碳酸氢盐溶液为缓冲液,将溶解于DMF中的sulfo-Cy5.5-NHS酯分别与三种多肽混合。利用HPLC分离纯化并获得Cy5.5-RKL、Cy5.5-NKL和Cy5.5-DKL,冻干以备用。在细胞免疫荧光试验中,用溶解于500μL PBS溶液中浓度为50 nM的Cy5.5-RKL、Cy5.5-NKL和Cy5.5-DKL溶液于37℃条件下孵育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1 h。在阻断组,用Cy5.5-RKL、Cy5.5-NKL和Cy5.5-DKL(50 nM)及相应的未标记的多肽(50μM)混合溶液于37℃条件下共孵育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1 h。用DAPI染肿瘤细胞核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并拍照,验证探针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建立U87MG荷瘤鼠模型,通过尾静脉分别给荷瘤鼠注射1.5 nmol Cy5.5-RKL、Cy5.5-NKL和Cy5.5-DKL,探针注射后8 h内连续对荷瘤鼠进行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在阻断组,注射1.5 nmol Cy5.5标记多肽的同时,以20 mg/kg的量,向每只U87MG荷瘤鼠注射未标记的多肽,注射后3 h对荷瘤鼠进行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验证探针与肿瘤结合的特异性。比较Cy5.5-RKL、Cy5.5-NKL和Cy5.5-DKL对细胞和肿瘤的亲和力,选择亲和力最高者,取1.5 nmol经尾静脉注射,8 h内对原位脑胶质瘤模型进行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检测探针对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显像能力,并验证其用于手术导航的可能性。用68Ga标记DOTA-NKL,利用HPLC验证68Ga对探针的标记率。取370 kBq68Ga-DOTA-NKL加入正辛醇和PBS的混合液中,振荡15 min后,12,500 rpm离心5 min,分别测定正辛醇和PBS中的放射性活度,计算68Ga-DOTA-NKL的脂水分配系数。将68Ga-DOTA-NKL分别与PBS溶液和小鼠血清共孵育,在4 h内利用HPLC连续测定溶液的放射化学纯度,验证探针的体外稳定性。利用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检测22Rv1人前列腺癌细胞和HT-29人结肠癌细胞的CD13受体表达水平。分别测定22Rv1细胞和HT-29细胞对68Ga-DOTA-NKL的摄取和排出情况。测定68Ga-DOTA-NKL对22Rv1细胞的亲和力,探究并计算68Ga-DOTA-NKL的IC50值。分别建立22Rv1和HT-29肿瘤模型,经尾静脉注射7.4 MBq 68Ga-DOTA-NKL,在3 h内对荷瘤鼠连续进行PET/CT显像。在阻断组,在注射7.4 MBq 68Ga-DOTA-NKL的同时,共注射未标记的NKL(20 mg/kg)2 h后进行显像,验证探针对肿瘤的靶向特异性。探针注射后2 h,对荷瘤鼠进行解剖,探究探针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成功制备出Cy5.5-RKL、Cy5.5-NKL和Cy5.5-DKL,三者在HPLC系统内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9.39、19.44和19.40 min,产率分别为84.95%、96.12%和76.78%。Cy5.5-RKL、Cy5.5-NKL和Cy5.5-DKL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是675、673和673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是693、695和693 nm。细胞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探针中,Cy5.5-RKL对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亲和力最高,Cy5.5-NKL对U87MG细胞的亲和力适中,Cy5.5-DKL亲和力最低,阻断组中,经过相应的未标记多肽的竞争性抑制,三种探针对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的亲和力明显减低。探针对荷瘤鼠模型的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结果表明,Cy5.5-RKL、Cy5.5-NKL和Cy5.5-DKL对肿瘤显像的T/NT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7.5和3 h,分别为7.65、4.89和5.43。阻断组中,Cy5.5-RKL、Cy5.5-NKL和Cy5.5-DKL对肿瘤显像在3 h产生的T/NT值从7.65±0.72、5.43±0.72和4.89±0.26降至0.73±0.06、1.07±0.04和1.40±1.23(P﹤0.05)。选取对U87MG细胞亲和力最高的Cy5.5-RKL进行原位脑胶质瘤显像,原位脑胶质瘤所在区域的荧光强度值高达(2.407±0.42)×1010,明显高于非肿瘤区荧光强度值(4.178±0.37)×109(P﹤0.05)。DOTA-NKL的68Ga标记率达94.51±0.49%。68Ga-DOTA-NKL脂水分配系数为1.34±0.07。68Ga-DOTA-NKL在血清和PBS溶液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证实22Rv1人前列腺癌细胞为CD13受体阳性,其对68Ga-DOTA-NKL的两小时摄取率是3.15±0.04%,CD13受体表达阴性的HT-29人结肠癌细胞对68Ga-DOTA-NKL的两小时摄取率是1.03±0.003%(P﹤0.05)。细胞亲和力试验证实DOTA-NKL对22Rv1人前列腺癌细胞的IC50值为13.87 nM。利用68Ga-DOTA-NKL进行小动物PET/CT成像,探针注射后0.5、1、2和3 h,22Rv1人前列腺癌肿瘤组织对探针的摄取率分别为8.69±0.20、6.61±0.22、3.85±0.06和1.41±0.23%ID/g,而HT-29人结肠癌肿瘤组织对探针的摄取在探针注射后1 h仅为0.59±0.04%ID/g。研究结论:成功合成新型探针RKL、NKL和DKL。经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证实,三种探针能够用于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三种探针中,RKL探针的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靶本比值高、特异性高,进行模拟脑胶质瘤根治术的术中导航时,显像效果好,能够清晰显示脑胶质瘤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的边界。68Ga-DOTA-NKL具备良好的理化特性,在体内外对CD13阳性的肿瘤细胞及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有望成为PET/CT显像探针。综上所述,抗癌肽DKL修饰的RGD肽和NGR肽能够用于肿瘤的PET/CT显像,对肿瘤进行检测、分期和疗效监测,经修饰的RGD肽和NGR肽还能够用于肿瘤的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用于肿瘤根治术中对肿瘤进行定位,辅助切除肿瘤。

李洋[3](2011)在《靶向肺癌重组抗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抑瘤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对抗CEA单链抗体T84.66进行了二硫键改构,设计并人工合成了抗CEA scdsFv基因序列,并通过柔性连接肽将SEA基因序列融合在抗CEAscdsFv末端,此基因序列命名为SC-C/SEA。将上述核苷酸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SC-C/SEA。将原核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时间、IPTG浓度等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目的蛋白SC-C/SEA。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SC-C/SEA的表达进行了鉴定。利用亲合层析方法对SC-C/SEA进行复性和初步纯化。利用免疫荧光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MTT等方法探讨了SC-C/SEA对A549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及其特异性;分析了SC-C/SEA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了重组蛋白SC-C/SEA对PBMC中CTL功能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SC-C/SEA可特异性识别A549细胞(CEA阳性)并与之结合,对HeLa细胞(CEA阴性)无此活性。SC-C/SEA对A549细胞的结合活性存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其最佳作用条件为20μl作用4h; SC-C/SEA基本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另外,PBMCCTL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SC-C/SEA能够刺激针对A549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且其作用具有一定的效靶比依赖性。本研究利用所构建和表达的重组蛋白SC-C/SEA、SC-C和SEA对肺癌实体肿瘤模型进行探索性治疗研究。结果表明,SC-C/SEA能有效延长肺癌实体模型动物的平均生存期、提高生存几率。另外,SC-C/SEA具有减缓肿瘤组织生长速度的作用。对免疫指标的检测表明,SC-C/SEA能够非特异性的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且具有刺激增强抗肿瘤CTL和NK活性的作用。

徐晓红[4](2010)在《抗肿瘤双特异免疫导向治疗制剂CAtin的表达及其体内外抑瘤作用》文中指出由抗体介导的免疫靶向治疗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作为靶向工具的抗体分子量比较大、侵透性差、稳定性弱;所应用抗体多为鼠源抗体,免疫原性较高;所应用抑癌分子特异性较低,存在损伤正常细胞的隐患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高度糖基化癌胚蛋白。人源化的抗CEA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 fragment, scFv) T84.66对CEA具有较高特异性,已普遍应用于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诊断和免疫治疗,其疗效已为临床Ⅰ期试验所证实。且scFv T84.66具有结合活性高、侵透性强、免疫原性低和廓清快等优点。scFv T84.66同其它单链抗体一样具有先天缺陷,如较亲本抗体亲合力有所下降;在体温条件下稳定差较差;特定情况下会出现聚集倾向等,这可能与scFv的轻、重链可变区存在非共价键有关,但这种现象会通过引入链间二硫键而有所改观,即将scFv改构为稳定性较高的二硫键稳定型单链抗体(disulfide stabilized single chain Fv fragments, scdsFv)。Apoptin基因来源于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 CAV),能够特异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另外,肿瘤的放射治疗和多数化学治疗药物通过p53发挥作用,一旦p53突变即会形成耐药,而Apoptin的凋亡诱导作用不依赖p53,也不受凋亡抑制分子bcl-2等因素的影响,bcl-2分子的存在反而能够增强其作用。因此,Apoptin基因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scdsFv T84.66,并利用人工合成方法,将Apoptin基因通过柔性肽序列连接至scdsFv T84.66下游,构建并表达了具有特异性识别/结合CEA功能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抗肿瘤双特异免疫导向治疗制剂CAtin,并在体内、外对其抑瘤作用进行了分析。

王桂华[5](2008)在《荷瘤大鼠磁流体热疗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在许多国家已位居常见死亡原因的首位。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尽力防治恶性肿瘤这类疾病,但是进步不快。肿瘤治疗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苗头和好的趋向,治愈率也有一定提高,但仍然需要从整体策略方面加以改善。人们迫切期望治疗手段有重大的突破,以达到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的目的。传统的肿瘤加温治疗已有多年历史,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肿瘤治疗措施,但一直处于辅助和姑息治疗的地位,其主要问题是肿瘤治疗温度太低。近年来,纳米技术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磁性纳米微粒不仅可以用作药物载体,而且在一定强度和频率的交变磁场作用下可发热升温。将磁性纳米材料(magnetic nanoparticle,MN)导入肿瘤病灶局部,可以精确地将靶组织加热到更高的治疗温度,实现所谓的肿瘤“适形热疗”(comformalhyperthemia,CH),已成为研发肿瘤热疗新方法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突破口。热刺激导致的组织热效应包括直接热效应和间接热效应。前者被认为主要是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而后者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类似通过细胞因子影响血管生成等,可能在肿瘤的热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间接热效应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包括:巨噬细胞活化、多种细胞因子释放、梗塞再灌注损害和免疫反应等。根据我们的文献检索分析,尚未见关于间接热效应的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采用了基于磁性纳米技术的磁感应治疗新方法,对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章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目的:探讨建立Wistar大鼠皮下Walker-256肿瘤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方法:Wistar大鼠右腋皮下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悬液2×106个细胞/0.6ml·只,建立皮下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取皮下肿瘤结节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7~9天左右种植部位皮下即可长出直径约1.0cm的肿瘤结节,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2)肿瘤种植成功率高,达97.78%(176/180例)。3)荷瘤大鼠平均自然生存期较长,达35.50±5.59天。4)动物肿瘤模型稳定,肿瘤结节直径达到0.5~1.0cm后,肿瘤无自发消退现象。结论:1)建立Wistar大鼠皮下Walker-256肿瘤模型成瘤率高,可作为恶性肿瘤基础研究的模型;2)所建立的模型生物学性状稳定,荷瘤生存期较长,肿瘤无自发消退现象。第二章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磁感应治疗Wistar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目的:探讨Fe3O4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加热治疗Wistar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的作用。方法:用Walker-256肿瘤细胞株建立Wistar大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研制的Fe3O4磁性纳米微球注入肿瘤组织内,加入交变磁场中进行磁感应治疗,控温在50~55℃,分别加热治疗1、2、3次(即MFH1、MFH2和MFH3组)后,分析比较3个磁感应治疗实验组和注入磁流体未热疗组(MF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的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期。同时观察磁感应治疗后肿瘤的病理改变,以及磁流体介导磁感应治疗的升温效果。结果:1)肿瘤组织温度能在6~10分钟内达到50~55℃,周围正常组织不升温。2)磁流体介导的磁感应治疗对MFH2和MFH3组肿瘤在2周内有明显的肿瘤体积抑制作用,肿瘤体积抑制率65±3.5%、71.6±4.2%。治疗对MFH1组肿瘤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曲线斜率改变不明显。MF组肿瘤体积一时间曲线无差别。3)NS组平均生存期35.50±5.59天,MFH3组:41.88±6.48天,MFH2组:42.13±4.98天,MFH1组:39.00±5.30天,MF组:36.06±6.57天。与NS组比较:MFH3和MFH2的生存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375,-6.625;P值分别为0.003,0.002。MFH1和MF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500,-0.563;P值分别为0.093,0.785。4)NS组、MF组肿瘤表面光滑,或见少许出血,小灶性坏死区。癌细胞密度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易见核分裂相。热疗组部分肿瘤表面凹凸不平及焦痂。肿瘤组织内大片坏死残留的无结构红染物质,或空洞,部分细胞核有固缩、碎裂及崩解,可伴有明显出血区(MFH3、MFH2比MFH1组明显)。结论:1)Fe3O4的磁流体热疗能使靶组织达到理想的治疗温度,而正常组织不升温,即“适形热疗”。2)磁流体热疗能显着抑制Wistar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增殖,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3)对于肿瘤的抑制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与热剂量关系。4)磁流体热疗对该肿瘤的治疗作用提示,它也可能为其他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第三章Walker-256皮下肿瘤模型磁感应治疗后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目的:探讨磁流体介导的磁感应治疗对Wistar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模型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制作的Fe3O4磁性纳米微球注入Wistar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模型的肿瘤组织内,加入交变磁场中磁感应治疗,温度控制在50~55℃,分别加热治疗1、2、3次(即MFH1、MFH2和MFH3组)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析比较3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t-1、Flk-1)的mRNA水平、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水平,并分析VEGF与MVD的相关性。结果:1)MFH3、MFH2组VEGF阳性染色肿瘤细胞累积光密度值(IOD)和MVD阳性染色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0.001。而MF、MFH1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99,0.675;0.994,0.332。2)对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和间质中内皮细胞MVD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有显着相关性,r=0.898,p=0.000。3)磁感应治疗能下调MFH3和MFH2组的VEGF mRNA、Flk-1 mRNA表达,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6;0.005,0.014。而MF和MFH1组的VEGF mRNA、Flk-1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48,0.231;0.994,0.158。4)磁感应治疗能下调MFH3组的Flt-1 mRNA表达,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MF、MFH1、MFH2组的Flt-1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4,0.983,0.699。5)在50~55℃范围内,Flk-1受体比Flt-1受体对磁感应热疗的反应更敏感,提示新生血管可能比成熟血管对热剂量更敏感。结论:1)磁流体介导的磁感应治疗能下调荷瘤鼠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Flk-1和Flt-1)的表达。这些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减少,可能导致了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减少,MVD计数也证实肿瘤内血管数目的下降。2)磁流体热疗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比成熟血管更大。由此推断:磁流体热疗抑制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成,可能主要表现为新生血管减少,即其主要影响新生血管的生成。磁流体热疗的间接热效应可能是其发挥肿瘤治疗作用的更重要途径。

张广[6](2008)在《RNA编辑酶在结直肠癌细胞诱导分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针对RNA编辑酶在结直肠癌大体标本及其癌细胞株HCT-8细胞中的表达,及苯乙酸对结直肠癌HCT-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RNA编辑酶在结直肠癌细胞诱导分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本实验在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分别进行了细胞增殖抑制率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电镜观察及逆转录PCR检测。本研究检测了RNA编辑酶ADAR1、ADAR2在结直肠癌临床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表明RNA编辑酶ADAR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RNA编辑酶ADAR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在癌旁组织无表达或弱表达。本实验通过MTT比色法检测苯乙酸对结直肠癌HCT-8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苯乙酸使结直肠癌HCT-8细胞阻滞于G0/G1期,使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显着增高,且这种作用在撤药后仍可维持;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经苯乙酸作用后结直肠癌HCT-8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多边形向规则圆形转变;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超微结构向正常细胞转化。本实验还证实RNA编辑酶ADAR2在结直肠癌及癌细胞株中阳性表达,且其表达随苯乙酸对结直肠癌细胞株诱导分化作用的增强而减弱,进而推测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变化与苯乙酸对结直肠癌的诱导分化作用机制有关。

张明[7](2008)在《外照射联合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癌症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放射治疗(Radiotherapy)是传统且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放疗技术不断改进,开展了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Tomotherapy等,这些技术都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有效率。但是因肿瘤类型、分期、靶区内正常组织的剂量限制、微转移灶、放疗后产生乏氧和抵抗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疗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探索癌症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的同时,意识到如果能够针对癌症的特异性变化进行治疗,将会大大改善治疗效果。因此靶向治疗应运而生。它以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改变为作用靶点,是一种有的放矢的治疗方法。放射免疫治疗(radioimmunotherapy)是靶向治疗的一种。它集免疫学、放射生物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内科学和核医学为一身的肿瘤治疗方式。其利用靶向抗体携带的核素发出的射线持续照射肿瘤细胞,因此对肿瘤微转移灶及乏氧、射线抵抗细胞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其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是单独治疗实体瘤时,靶区剂量远远达不到治疗剂量,因而限制了其在实体瘤中的应用。溶瘤病毒治疗(Oncolytic virotherapy)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病毒在特异的肿瘤细胞中复制并溶解细胞,释放出来的子代病毒继续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周而复始杀灭肿瘤。虽然单一病毒治疗在体外实验中有效,但是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但有资料表明,联合放化疗后可增加治疗效果。合理、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因此本实验拟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放免新药碘[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131I-chTNT)和条件复制溶瘤病毒Ad-MK联合放疗后对肿瘤的影响,希望能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一部分外照射联合碘[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对C57BL/6小鼠Lewis瘤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外照射联合不同途径注射碘[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131I-chTNT)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131I-chTNT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方法:建立C57BL/6近交系小鼠Lewis瘤模型,当接种于右后肢的肿瘤直径达指定大小时随机分组进行实验。体内分布和活体显像实验分为两组:①单药组:静脉或瘤内给药;②联合组:外照射15Gy 24小时后再以不同途径给药。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测量肿瘤组织及感兴趣器官的放射性,并观察活体显像情况。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效应实验分为四组:①空白对照组;②单药组:静脉或瘤内给药;③照射组:外照射15Gy;④联合组:外照射15Gy 24小时后再以不同途径给药。观察指标为肿瘤生长延迟时间。结果:(1)外照射联合尾静脉注射131I-chTNT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实验中单药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在给药24小时最高,联合组高于单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直至72小时、120小时联合组肿瘤组织放射性仍高于单药组, P值分别为0.041、0.024。两组中正常组织的放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核素显像中两组均在给药3天时肿瘤区放射性浓聚最集中,持续至7天仍可见肿瘤影像。联合组肿瘤区比单药组的浓聚强且持续时间长。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效应实验表明:单药组、外照射组、联合组的绝对延迟时间分别为(3.1±1.75)天、(9.1±1.86)天和(13.1±2.6)天,标准化延迟时间为10天,131I-chTNT对放射的增益因子为1.08。(2)外照射联合瘤内注射碘131I-chTNT的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实验中单药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均在给药24小时最高,联合组高于单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直至72小时联合组肿瘤组织放射性仍高于单药组(P=0.038)。两组中正常组织的放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核素显像中两组均在给药1天时肿瘤区浓聚最高,至7天仍可见肿瘤影像。联合组比单药组肿瘤区放射性浓聚强而且持续时间长。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效应实验表明:单药组、外照射组、联合组的的绝对延迟时间分别为(3.3±1.75)天、(6.0±2.02)天和(9.5±1.93)天,标准化延迟时间为6.2天,131I-chTNT对放射的增益因子为1.03。结论:外照射联合静脉和瘤内注射131I-chTNT后可促进131I-chTNT在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区的浓聚,但不增加对正常组织的影响。二者联合应用时131I-chTNT可提高外照射对荷瘤小鼠的放射效应。第二部分外照射及丝裂霉素联合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MK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目的:以Midkine(MK)基因作为特异启动子的条件复制溶瘤腺病毒Ad-MK可在MK mRNA高表达的肿瘤细胞中特异性的复制而杀灭肿瘤。本实验拟探讨膀胱癌细胞中MK mRNA的表达,进而研究Ad-MK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联合放疗、丝裂霉素后对细胞的作用,为临床膀胱癌综合治疗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浅表型和恶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EJ中MK mRNA的表达及Ad-MK感染细胞后,细胞中腺病毒E1a mRNA的表达。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MK作用于膀胱癌细胞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Ad-MK联合丝裂霉素后对膀胱癌细胞BIU-87的作用,通过计算相互作用指数CDI数值观察两者联合是否有协同作用。细胞存活率检测Ad-MK对膀胱癌细胞BIU-8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通过病毒复制量的测定观察外照射及丝裂霉素对溶瘤腺病毒Ad-MK在膀胱癌细胞BIU-87中复制的影响。结果:浅表型和恶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EJ中均可见MK mRNA的表达。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MK作用于BIU-87细胞后,引起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变圆,膨胀,悬浮,胞浆中出现空泡。之后细胞裂解。其形态学改变有时间性变化。最后细胞数量逐渐减少。Ad-MK感染BIU-87细胞后,RT-PCR可检测到细胞中E1a mRNA的表达。Ad-MK对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K联合低剂量丝裂霉素(50μg/L)后对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与单用Ad-MK或MM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分析显示CDI<1,则表示两者联合使用对BIU-87细胞有协同作用。4Gy照射BIU-87细胞的存活率为0.11±0.013, 0.1MOI Ad-MK处理BIU-87细胞的存活率为0.13±0.004,4Gy联合0.1MOI Ad-MK后细胞存活率为0.003±0.002。联合组细胞的存活率与单用Ad-MK或放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病毒复制量的测定发现低剂量放疗和MMC联合病毒治疗后,并未减少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单用0.1MOI Ad-MK感染BIU-87细胞,4天后可产生3.3×103PFU/cell。联合放疗和MMC后4天测得的病毒量分别为4.4×103PFU/cell和4.1×103PFU/cell。与单独病毒感染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型和恶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EJ两种细胞系中均有MK 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可检测到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病毒E1a mRNA的表达,说明Ad-MK在膀胱癌细胞中进行了复制。这个结果也提示,在形态学观察和MTT实验中观察到的Ad-MK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由于病毒在细胞中选择性复制引起的。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MK对膀胱癌细胞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放疗和丝裂霉素能增强Ad-MK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增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第三部分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K蛋白表达与其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idkine,M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该因子成为膀胱癌分子标志物、预后分析指标及靶向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MK蛋白的表达,分析MK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对应的各项病理参数的关系,对其中40例有随访资料者的MK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K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率为90%(45/50),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随肿瘤浸润深度和分级的增加,MK蛋白的表达逐步增强(P值分别为0.043、0.003)。而MK蛋白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数目、初复治无相关(P值分别为0.466、0.229、0.837、0.785)。生存分析表明MK蛋白低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81.8%、81.8%、72.7%,MK蛋白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63.6%、36.4%、18.2%,MK蛋白低表达组生存率显着低于高表达组,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K蛋白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膀胱粘膜上皮无或弱表达。MK蛋白表达随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增加表达逐步增强,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初复治无相关。MK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相关,MK蛋白呈高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比低表达者短。因此MK有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预后分析指标及靶向治疗的靶点。结论1.外照射联合静脉和瘤内注射131I-chTNT后可促进131I-chTNT在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区的浓聚,但不增加对正常组织的影响。二者联合应用时131I-chTNT可提高外照射对荷瘤小鼠的放射效应。2.浅表型和恶性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EJ两种细胞系中均有MK mRNA的表达;条件复制型溶瘤腺病毒Ad-MK可在膀胱癌细胞中BIU-87复制。Ad-MK对膀胱癌细胞BIU-8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放疗和丝裂霉素能增强Ad-MK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增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3. MK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膀胱粘膜上皮无或弱表达。其表达随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增加逐步增强,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初复治无相关。MK表达与膀胱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相关,MK蛋白高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比低表达者短。因此MK有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预后分析指标及靶向治疗的靶点。

陈明勇[8](2005)在《抗hnRNP B1 MAb结合~(125/131)I对肺癌小鼠的靶向分布及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1.探讨125I-抗hnRNP B1 MAb复合物及游离125I在荷肺癌小鼠肿瘤及正常组织的分布和代谢途径。 2.观察131I-抗hnRNP B1 MAb、抗hnRNP B1 MAb对肺癌小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 方法: 1.免疫靶向复合物的制备 采用氯胺-T法标记抗hnRNP B1 MAb,制备125/131I-抗hnRNP B1 MAb放射性免疫复合物。 2.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经小鼠右前臂腋部皮下接种肺癌细胞,建立C57BL/6小鼠肺癌移植瘤动物模型。 3.分布实验 待接种肿瘤细胞3周后,将32只荷肺癌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即125I-抗hnRNP B1 MAb组和游离125I组。分别经小鼠侧尾静脉注入125I-抗hnRNP B1 MAb和游离125I各0.2ml(2μci)/只,每组16只。分别在给药后的30分钟,3小时,6小时及24小时以断颈的方式处死小鼠,每组4只小鼠,立即取其肿瘤、血液、肝、肺、脾、骨骼、肌肉及

刘占奎[9](2004)在《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它是癌症引发死亡的“第三大杀手”,在我国其发病率在各种消化道肿瘤中己升至第2位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证实,结直肠癌原发瘤发现时已有15%~35%患者发生肝脏转移, 实施根治性手术后仍有较高的肝转移发生率,因此,研究结肠癌肝转移的原因及机制已迫在眉睫。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长期坚持服用NSAID类药物如阿斯匹林等可使患大肠癌的危险性降低40%-50%,其原因很可能与该药对环氧合酶(COX)的抑制作用有关。COX是一种膜结合蛋白,是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目前发现人类基因至少含有COX的两种基因编码,即COX-1和COX-2,COX-2是早表达基因,它被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丝裂原等迅速诱导产生,在炎症和肿瘤中起重要作用。COX-2在多种肿瘤特别是结肠肿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研究表明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包括肝转移和肿瘤复发均与COX-2的高表达有关,但其具体的机制尚未明确。 包括大肠癌在内的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血管依赖性的,肿瘤通过自身新生的血管为其提供营养,排泄代谢产物,而不能单靠物理扩散。肿瘤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研究的先驱,Judah Folkman明确指出:肿瘤一旦发生,任何肿瘤细胞数量的增加都必须以聚集于肿瘤的新血管生成为先导。肿瘤在无血管条件下呈缓慢的线性生长,直径一般不超过2mm,而当有血管生成时肿瘤呈指数生长。肿瘤的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生长提供了营养,而且为肿瘤的远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通路,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大多数肿瘤来说,血管生成表型开关是依靠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而定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可由肿瘤细胞产生,亦可由一定的宿主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个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因此VEGF在人类肿瘤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人类大肠癌中是判定预后及转移潜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还有许多的血管活性因子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其中FGF-2和NO<WP=11>是比较重要的,FGF-2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移行和弹性蛋白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血管生成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NO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松弛血管平滑肌、促进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因而,bFGF, NO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和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2以及iNOS的关系,探讨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期能为临床上结肠癌肝转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 细胞培养建立稳定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HCT-116;2. 脾切除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3.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 、FGF-2、iNOS蛋白表达;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 mRNA的表达。结果:1. 结肠癌肝脏转移率,HT-29组、HCT-116组、塞来昔布组分别为83.33%、16.67%、33.33%。HT-29组与HCT-116组(16.67%)比较其转移率明显升高,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0.01);与塞来昔布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3<0.05);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346>0.05)。2. 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和最大重量,HT-29组与HCT-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升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0.01);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转移瘤MVD值,HT-29组与HCT-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P<0.05);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 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转移瘤VEGF、FGF-2、iNOS的表达,HT-29组与HCT-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表达增强,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P<0.05);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5.RT-PCR法检测肝脏转移瘤VEGFmRNA表达,HT-29组与HCT-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表达增强,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与HCT-116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WP=12>结论:环氧合酶-2与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高表达促进了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2、iNOS的表达;环氧合酶-2的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结肠癌肝转移瘤的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环氧合酶-2依赖性途径;提示环氧合酶-2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使用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可能是防治结肠癌肝转移的可行性途径之一,同时本研究也为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应用于结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曹建彪[10](2003)在《粪便大肠癌细胞纳米磁选系统的构建及癌相关抗原检测》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大肠癌是世界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居欧美国家恶性肿瘤的第2位。我国上海的调查资料显示大肠癌已升至第4位常见肿瘤,且我国大城市大肠癌发病率正以每年4%的递增速率上升。资料表明,早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达92%,而进展期大肠癌仅7%,因此提高大肠癌早期诊断率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课题。发展中的无创或微创大肠癌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粪便生化和免疫学试验、粪便大肠脱落细胞检测、X线钡剂胃肠造影、结肠镜、CT或MR仿真结肠镜、粪便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肿瘤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由于大肠癌灶并非都有出血,而肠道出血又未必皆由癌引起,故通过检测粪便隐血筛查大肠癌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较高。结肠镜等检查手段尽管确诊率高,但风险高、花费大,尚难作为一线筛查方法。因此,粪便肿瘤标志物和粪便大肠脱落细胞检测技术将可能成为今后无创性大肠癌筛查的研究方向。提高筛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使之操作更为简便、更宜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就是要寻找到与大肠癌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从异质性细胞悬液中分离目的细胞,最直接方法就是先把目的细胞特异性标记后把它们分离出来。细胞磁选系统是一种敏感、简便、快速、有效的分离细胞方法,主要由磁选柱、磁选架、可与靶细胞结合的抗体、免疫纳米磁珠组成,其中抗体的质量决定了细胞分离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差异显示技术确定大肠癌相关蛋白,制备相关抗体,构建了大肠癌细胞磁选分离系统,并对其诊断效率进行了评估。本研究还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系统,探讨了通过检测可溶性大肠癌相关抗原表达蛋白诊断大肠癌的可行性。此外,在大肠癌发病机理方面,探讨了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发生及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 法 本课题研究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大肠癌细胞磁选分离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可溶性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 ①提取大肠癌及自身正常对照组织可溶性蛋白;②SDS-PAGE电泳;③分析癌与对照组织的差异蛋白条带,找出出现率最高的癌上调差异条带,计算分子量;④观察<WP=14>该条带在非大肠癌标本中的出现率;⑤富集该蛋白(soluble colorectal cancer associated protein,MW 47KD, SCAP47),并鉴定纯度。 2.制备相关抗体,测定效价、鉴定特征(1).制备兔多抗血清 ①实验动物为纯种新西兰白兔;②BCG基础免疫后,分次多点皮下、淋巴结、肌肉注射抗原蛋白乳剂和水剂;③ ELISA和双向凝胶扩散法测血清效价;④分离高效价血清。(2).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 ①实验动物为BALB/c小鼠;②分次腹腔、脾内注射抗原蛋白乳剂和水剂;③ ELISA测血清效价,无菌技术解剖分离高血清效价小鼠脾脏;④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⑤有限稀释法亚克隆阳性细胞株;⑥克隆细胞种植小鼠腹腔,收获腹水;⑦饱和硫酸铵沉淀法,结合Sephadex G-50脱盐和DEAE-Sephadex A-50层析柱纯化单克隆抗体;⑧鉴定抗体效价、亚类、纯度。 3.大肠癌细胞磁选分离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本实验大肠癌细胞磁选分离系统由鼠单克隆抗体、磁选柱、磁场及免疫纳米磁珠(磁标记抗鼠IgG抗体)共同组成。 (1).实体瘤组织癌细胞筛检试验 ①制备新鲜组织标本单细胞悬液;②细胞与抗体孵育45min:所加小鼠抗体分4组,第1组为抗SCAP47单抗,第2组为抗CEA抗体,第3组为抗CEA抗体和抗SCAP47单抗的混合液,第4组为小鼠多抗血清;③加入Goat-anti-mouse-IgG 免疫磁珠继续孵育45min;④MACS柱置于磁场中,加入上述抗体细胞孵育液,洗柱,柱撤离磁场,洗柱,收集流出液,离心,沉淀加入95%乙醇固定并涂片;⑤细胞HE染色;⑥光镜下观察。(2).大肠癌脱落细胞磁选试验 ①无菌蒸馏水灌洗结肠并回收;②每份灌洗液底部沉渣液依次经50目、100目、200目、300目筛网过滤,组织消化液消化45min,再经500目筛网过滤;③加入抗SCAP47单克隆抗体孵育45min,再加入Goat-anti-mouse-IgG 免疫磁珠45min;④MACS柱置于磁场中,加入上述抗体细胞孵育液,洗柱,柱撤离磁场,洗柱,收集流出液,离心,沉淀加入95%乙醇固定;⑤细胞HE染色;⑥光学显微镜阅片。 第二部分.ELISA试验检测可溶性蛋白诊断大肠癌<WP=15>①兔多抗血清包被ELISA板;②每孔分别加入大肠癌或其对照组织的可溶性蛋白液,孵育1hr;③加入抗SCAP47单克隆抗体孵育1hr;④加入HRP-Goat-anti-mouse-IgG 孵育1hr;⑤加底物液、显色液、终止液;⑥测450nm下的OD值;⑦分析癌与对照组织OD值分布特点,建立ELISA诊断标准;⑧计算相关统计数据,评价诊断效率。第三部分.多重引物PCR检测HPV DNA①提取组织标本DNA,制备DNA模版;②多重引物PCR扩增DNA,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③与标本的病理诊断比较,判断各型HPV DNA与大肠癌相关性。结 果一.大肠癌细胞磁选分离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一).可溶性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 1.在分子量14KD~66KD间,存在2~5条不等的蛋白差异条带,或表现为癌组织较正常组织高丰度表达,或显示正常组织较癌组织高丰度表达。

二、Inhibiting effects of ~(131)I-labeled anti-CEA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jected intrasplenically on liver metastasis from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hibiting effects of ~(131)I-labeled anti-CEA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jected intrasplenically on liver metastasis from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炭吸附碘克沙醇术前、术中双重示踪裸鼠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人结直肠癌细胞裸鼠直肠原位移植淋巴转移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章 碘克沙醇-纳米炭混悬液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碘克沙醇-纳米炭术前、术中双重示踪裸鼠侧方淋巴结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淋巴示踪剂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型肿瘤靶向性抗癌肽的实体瘤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Cy5.5-NKL、Cy5.5-RKL和Cy5.5-DKL的制备及其细胞摄取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多肽的合成
        2.2 带磺酸根的CY5.5-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标记多肽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2.4 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2.5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2.6 带磺酸根的CY5.5-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标记多肽的体外细胞荧光成像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带磺酸根的CY5.5-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标记多肽
        3.2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3.3 带磺酸根的CY5.5-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标记多肽的体外细胞荧光成像
    4 讨论
实验二 Cy5.5-NKL、Cy5.5-RKL和Cy5.5-DKL的的体内显像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
        2.2 裸鼠体内近红外荧光成像及探针生物分布研究
        2.3 近红外荧光成像条件下引导的原位脑胶质瘤术中定位
        2.4 检测肿瘤组织的分子表达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体内近红外荧光光学成像
        3.2 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引导下原位脑胶质瘤的术中定位
    4 讨论
实验三 ~(68)Ga-DOTA-NKL的制备与体外细胞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总体情况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 放射性核素~(68)Ga的标记
        2.4 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5 体外稳定性测定
        2.6 细胞培养
        2.7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2.8 细胞摄取和排出试验
        2.9 细胞结合试验
        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化学与放射化学
        3.2 辛醇水分配系数
        3.3 体外稳定性
        3.4 免疫荧光染色
        3.5 细胞摄取和排出试验
        3.6 细胞亲和力试验
    4 讨论
实验四 ~(68)Ga-DOTA-NKL的体内显像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动物模型构建
        2.2 荷瘤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及其阻断试验
        2.3 探针的生物分布研究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荷瘤鼠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3.2 探针的阻断试验
        3.3 探针的生物分布研究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靶向肺癌重组抗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抑瘤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癌症的靶向治疗:抗体和免疫结合物的新进展
        1.1 非结合抗体的治疗
        1.2 免疫结合物
        1.3 放射性核素
        1.4 药物免疫结合物
        1.5 毒物免疫结合物
    第2章 肺癌信号通路的发病机制——肺癌治疗的靶标
        2.1 肺癌的病因学
        2.2 生长刺激信号通路的异常
        2.3 肿瘤抑制基因通路的异常
        2.4 凋亡逃避
        2.5 肺癌的表基因变化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重组抗体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重组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鉴定及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重组抗体对肺癌细胞A549的识别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重组抗体对肺癌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抗肿瘤双特异免疫导向治疗制剂CAtin的表达及其体内外抑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消化系统肿瘤的基因治疗
        1.1 概述
        1.2 基因和胃肠道肿瘤
        1.3 肿瘤基因治疗基本策略
        1.4 肿瘤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
        1.5 基因转移技术
        1.6 肿瘤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
        1.7 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
        1.8 基因治疗与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的关系
        1.9 前景与展望
        1.10 结论
    第2章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凋亡与细胞
        2.3 凋亡与坏死
        2.4 凋亡的机制
        2.5 凋亡细胞生化特性
        2.6 凋亡途径
        2.7 凋亡的病理、生理学
        2.8 凋亡的调节
        2.9 凋亡的检测
        2.10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其他形式
        2.11 展望
        2.12 结论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CAtin序列设计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CAtin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鉴定及纯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CAtin的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CAtin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5)荷瘤大鼠磁流体热疗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磁感应治疗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Walker-256肿瘤模型磁感应治疗后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磁性纳米材料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RNA编辑酶在结直肠癌细胞诱导分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一、结直肠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二、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
    第二节:RNA 编辑酶的研究进展
        一、RNA 编辑酶的研究进展
        二、RNA 编辑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三、RNA 编辑酶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 苯乙酸诱导分化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一、苯乙酸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二、苯乙酸在细胞培养中诱导分化作用研究
        三、苯乙酸在体外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四、苯乙酸的临床实验研究
        五、苯乙酸相关衍生物的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临床资料
    第二节 实验材料
        一、细胞株及诱导分化剂
        二、主要试剂与仪器
    第三节 实验方法
        一、细胞株的体外培养和传代
        二、细胞增殖检测
        三、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四、相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HCT-8 细胞生长情况及超微结构
        五、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HCT-8 细胞RNA 编辑酶的表达
        六、人结直肠癌标本取材、提取RNA 及制备 cDNA
        七、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中编辑酶ADAR1、ADAR2 mRNA 表达
        八、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RNA 编辑酶在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表达
    第二节 苯乙酸对HCT-8 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一、苯乙酸对HCT-8 细胞增殖的影响
        二、苯乙酸对HCT-8 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三、苯乙酸对HCT-8 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结直肠癌HCT-8 细胞中编辑酶的表达
        一、结直肠癌HCT-8 细胞中编辑酶ADAR1 和ADAR2 的表达
        二、苯乙酸对结直肠癌HCT-8 细胞ADAR2 mRNA 表达的影响
    附图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7)外照射联合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外照射联合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外照射联合碘[~(13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对C57BL/6 小鼠Lewis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溶瘤腺病毒Ad-MK 联合外照射及丝裂霉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K 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溶瘤病毒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二 前列腺癌的放射免疫治疗
致谢
个人简历

(8)抗hnRNP B1 MAb结合~(125/131)I对肺癌小鼠的靶向分布及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 言
    第一部分 细胞培养和鉴定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脾切除法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Ⅷ因子、VEGF、FGF-2、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 mRNA的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 谢
    照 片
文献综述一 环氧合酶-2的致癌机制及其与胃肠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三 一氧化氮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粪便大肠癌细胞纳米磁选系统的构建及癌相关抗原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注释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论文一 粪便大肠癌细胞纳米磁选系统的构建及癌相关抗原检测
    第一部分 大肠癌细胞免疫纳米磁选分离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一) 可溶性大肠癌相关抗原SCAP47的分离与鉴定
        (二) 抗SCAP47相关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三) 应用免疫磁选系统分离筛检大肠癌细胞
    第二部分 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组织SCAP47蛋白诊断大肠癌
论文二 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相关性研究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1 人乳头瘤病毒与大肠癌关系
    综述2 应用基因工程抗体诊治消化道疾病研究进展
    综述3 大肠癌相关肿瘤标志物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四、Inhibiting effects of ~(131)I-labeled anti-CEA monoclonal antibodies injected intrasplenically on liver metastasis from human colonic adenocarcinoma(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炭吸附碘克沙醇术前、术中双重示踪裸鼠直肠癌侧方淋巴结的实验研究[D]. 刘希.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2]新型肿瘤靶向性抗癌肽的实体瘤显像研究[D]. 刘毅.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3]靶向肺癌重组抗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抑瘤实验研究[D]. 李洋. 吉林大学, 2011(10)
  • [4]抗肿瘤双特异免疫导向治疗制剂CAtin的表达及其体内外抑瘤作用[D]. 徐晓红. 吉林大学, 2010(09)
  • [5]荷瘤大鼠磁流体热疗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 王桂华. 中南大学, 2008(02)
  • [6]RNA编辑酶在结直肠癌细胞诱导分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广. 吉林大学, 2008(11)
  • [7]外照射联合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D]. 张明. 河北医科大学, 2008(12)
  • [8]抗hnRNP B1 MAb结合~(125/131)I对肺癌小鼠的靶向分布及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D]. 陈明勇. 四川大学, 2005(02)
  • [9]环氧合酶-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占奎.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1)
  • [10]粪便大肠癌细胞纳米磁选系统的构建及癌相关抗原检测[D]. 曹建彪. 第三军医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脾内注射~(131)I标记的抗CEA单克隆抗体对人结肠腺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