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中国经济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一、中国经济业界十大新闻人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颖[1](2021)在《《中国会展》初创时的高光时刻》文中指出我作为《中国会展》杂志早期创刊人之一,曾担任中国会展杂志执行总编。今年恰逢对《中国会展》杂志创刊20周年,我对这本杂志寄予厚望。面对新冠疫情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我希望《中国会展》杂志全体同仁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险中取胜,永不放弃,再创辉煌!

陈立[2](2020)在《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涉老热点事件频发,老年群体“污名化”报道现象时有发生。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都起着“导向”的作用,媒体如何报道老年人物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老年群体的看法和老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本文选取河南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活类老年期刊——《老人春秋》杂志为研究对象,基于新闻叙事学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选取《老人春秋》杂志2018年、2019年期间的409篇人物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探讨《老人春秋》老年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叙事策略、叙事立场和核心价值,发现《老人春秋》在进行老年人物报道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老人春秋》2018年、2019年杂志进行内容分析,第三部分从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聚焦角度分析《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第四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第五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第六部分为《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分为叙事者(谁在说)、叙事视角(怎么说)、叙事聚焦(说什么)三个部分。《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主要是杂志记者,而知情者和当事人(即老年人)作为叙事者的报道占比较低,人物报道的叙事者构成较为单调。叙事视角以限知视角为主,叙事聚焦集中于军政界官员的退休干部,而对普通老年人群的关注度较少,普通老年人失去发言机会。在叙事策略上使用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但这种策略使用过多会降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叙事文辞中,标题及行文中多使用“奉献”“公益”类等词语,内容涉及较为单一。叙事立场上包括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以及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三点,《老人春秋》的核心价值是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老人春秋》在叙事问题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对此提出的优化建议包括三点: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刘婧[3](2019)在《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新闻游戏又被称为“Newsgame”,意为新闻与游戏结合的一种新闻内容表达方式。国内学者将其纳入交互式新闻叙事,认为它是遵循了新闻原则来讲述新闻故事。但因游戏元素的存在,有关于新闻游戏的属性争议声不绝于耳:有学者认为它是游戏,而有学者认为它的本质是新闻。归咎起来,正是因为游戏作为新闻游戏的表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叙事与表达的客观性、事实性、新近性等特征,故才会有此争论。由于新闻游戏是新闻叙事的一种形态,而新闻叙事又属于叙事学,叙事学的研究范围更大,既包括了作为纪实文本的新闻,又包括了属于虚构文本的游戏,因此在叙事学视域下研究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探寻游戏元素是否影响到了新闻游戏的新闻叙事部分,来确定新闻游戏的叙事属性,能够为解决争议提供一定的支撑。因此,本研究遵循叙事学研究路径,依据詹姆斯·费伦提出的叙事概念搭建研究框架,从叙事者、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来研究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主要采取文献分析、访谈、案例分析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从新闻游戏的发展历程和定义演变可以看出,其概念中体现出的新闻特征要大于游戏特征。从新闻游戏目前的研究进展可知,学者们从符号学角度归纳出了新闻游戏的纪实偏向性,并认为新闻游戏是融合文化改变新闻业的成果之一。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叙事特征与游戏叙事特征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相似性,但具体依然有明显的差别。从新闻游戏的叙事者来看,其叙事者是新闻游戏制作者与新闻游戏用户的集合体。其身份的双重性映射了现今网络在线新闻中,接受者地位的改变与参与新闻叙事的事实;新闻游戏制作者在制作新闻游戏时,会遵循新闻原则,运用新闻“六要素”,目的是扩大新闻传播;而新闻游戏的接受者与现今新闻的叙事接受者一样,不再被动接受叙事,而是通过交互参与叙事。从新闻游戏的叙事结构上来看,其地志空间主要通过文字还原真实,通过交互进行选择。另外,空间不仅承载着新闻故事的发生地点与叙事场景的作用,而且空间关系可以表现时间、安排叙事结构,甚至能够推动整个新闻游戏的叙事进程。新闻游戏的叙事模式符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钻石型叙事模式,叙事逻辑与新闻相似,但是因为游戏元素的存在无法构成复合序列,只能构成“事件→基本序列→故事”的叙事逻辑。从新闻游戏的叙事话语上来看,新闻游戏的叙事声音会有制作者的声音缺席与制作者和用户的声音公开两种情况。而新闻游戏的叙事视角也是分两种情况:即新闻游戏制作者的全知全能视角与用户的人物限知视角。新闻游戏能够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主要运用非线性叙事与共时叙事的方式。且不同类型的新闻游戏叙事速度是不同的;叙事频率主要有重复性叙事与综合性叙事两种。从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上来看,用户既作为叙事者又作为叙事接受者。在传统新闻叙事接受中的浅层性与低沉浸感,在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中转变为深层性与高沉浸感。用户会通过交互让新闻游戏生产新近事实,符合新闻属性。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逐渐会更依赖媒介,但是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期待是具有个体探索意识和批判意识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和阐述,新闻游戏的以上叙事特征更加符合新闻叙事特点,因此其具有新闻归属性。

帅男勋[4](2019)在《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新闻生产也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凭借计算机软件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的数据新闻,正作为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式愈来愈受到媒体的追捧。数据新闻的大“热”之下,却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借鉴新闻叙事学的学科视域,选取中国数据新闻学界与业界的示范性案例——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探析其在新闻叙事层面上所展现出的特征,通过特殊性去揭示普遍性,既能为新闻叙事学理论带来新的变革,也能为中国数据新闻领域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对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的探析,具体在如下几个层面展开:在文本内存在的对应和同源关系范畴中,通过对数据新闻概念的界定和对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内涵的阐释,引申出了获奖作品文本中的“故事化”叙事机制;在话语主体及其聚焦视角的范畴中,由“谋划”和“数据”双重作用形成的二元综合叙事者将叙事视角的内涵由“全知全能”延伸至“感受真实”;在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范畴中,用户在进行阅读和探索数据可视化的“视觉空间”之时,叙事时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着用户整个体验过程;关于如何讲好数据新闻故事这一问题,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在“数据素养”、“故事化”叙事、“沉浸”式叙事等三个方面发挥其叙事策略的功效。通过对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新闻叙事特征的归纳、总结与提炼,发现获奖作品在“视听化叙事”、“互动”叙事和叙事风格的选取上仍有进步空间。因此,只有提升“视听化叙事”的能力,重视“互动”叙事的设计,并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在叙事风格上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数据新闻健康、有序的发展。

吴圆圆[5](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云丽[6](2019)在《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反转现象研究 ——以2014-2018年典型新闻反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兴起,移动阅读时代高效快速的快餐新闻得到更多受众的青睐。在速度及时提升的当下,新闻的质量却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层出不穷的假新闻,“新闻反转剧”不断上演。由于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传统模式,自媒体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为新闻在传播中出现反转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本文以近五年(2014-2018)媒体与公众评选的典型新闻反转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发生反转的新闻的基本文本特征,尝试归结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主要新闻反转的类型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新闻反转现象的成因以及对策。全文共分七章对新闻反转现象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以及与自媒体和新闻反转相关的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新闻内容分析,总结新闻反转中的共性特点,发现反转的新闻主要来源于自媒体,议题集中在容易引发舆论关注的社会议题,并且标签化、污名化现象严重。第三章以新闻主体论与新闻策划理论为依托,将新闻反转按照策划主体,反转节点因素分为自媒体策划式/非策划式反转,大众媒体策划式/非策划式反转,以及大众媒介主导型、舆论主导型、自媒体介入式反转。在本文的第四到六章,以新闻主体论为依据,结合媒介偏见、群体极化等传播理论,分析了新闻反转的成因与影响,以及各个主体为规避新闻反转可实行的举措,包括新闻业务层面,新闻受众层面,媒介技术上的分级规避措施等。第七章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作出理论性的探讨。

阴亚茹[7](2019)在《新闻App的人物报道研究 ——以“澎湃人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有的新闻报道都离不开“人”这一元素,人物报道也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在移动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相较于新闻PC端,关注新闻App中的人物报道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澎湃新闻”App的人物报道栏目“澎湃人物”以小见大,通过书写渺小个体的人物故事进一步展现我们所处的大背景、大时代、大中国,是一种为时代存档的工作。本文以“澎湃人物”栏目为例,对“澎湃新闻”App中的人物报道进行探究。从“澎湃人物”的选材、叙事特征和“澎湃人物”栏目运营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其报道和运营方面的规律,力图促进新闻App人物类报道的健康发展。

孙紫君[8](2012)在《媒介仪式下的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以“心动”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电视年度人物评选。这一节目形态在央视进行成功示范之后,激起了全国范围内,各类电视人物评选热潮。作为电视主流行列里的省级电视台,出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和自身利益需求,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选活动,成为电视人物评选活动的主导力量。它们以仪式化的形式外衣包裹新闻生产的内容,呈现出较为统一的风格特点,凸显出较强的社会公益性。本文从媒介仪式视角切入,对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筹备及展演过程进行分析,并试图诠释出社会意义。有人将电视人物评选活动的诞生誉为“21世纪电视宣传的最大创新”,这种创新的首要指向即是“平民化”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平民与精英共同评选,同台领奖。另一指向则是“电视与仪式的牵手”,让“形式”也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而从活动本身的运作过程以及对于观众的影响来看,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本就构成了广泛意义上的媒介仪式。这种时代创新并非偶然,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来看,这种创新来自于中国社会转型、媒介传播理念的变化,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综合作用,而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发现紊乱的社会价值观、典型报道方式的突围以及电视与仪式的融合,就是点燃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导火索,使中国的电视界迎来了年度人物评选的燎原之势。“心动”安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安徽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场电视仪式。本文主要采用实地观察以及文本分析方法,首先对活动的前期组织与高潮部分的颁奖典礼中的“仪式”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把关”权力的授予,“竞赛、征服”的评选过程,以及仪式的“邀请”,从而展现出前期的媒介仪式构建。而在对颁奖典礼的论述中,笔者借助符号,从仪式的整体构造,视听符号以及参与表演的各种角色方面来展现“仪式”是如何进行“言说”,达到意义的交流和沟通的。通过对个案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省级电视人物评选活动通过仪式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地方记忆的建构,展示地方形象等功能,并在仪式的叙事中获得地方身份和国家身份的双重认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致敬。而活动中一些显在的或是隐性的“权力”、“权威”符号,以及仪式表达的核心内容——道德价值观,正是实现仪式的社会化控制功能的重要手段。此外,这类省级电视仪式实际上还可成为窥见地方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窗口,它们反映社会变迁,随着社会变迁而改变,并且作用于社会变迁,最终融入社会记忆之中。

薛朝凤[9](2011)在《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语言学、新闻学、法学等学科理论,主要从文体学和叙事学角度研究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结构形式与社会功能、语体特征与叙事规律,探究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的内在认知机制,探索话语理论。法制新闻话语,包括制度新闻话语和案件新闻话语,前者主要报道法律制度立废改等法制体系建设信息,后者主要报道权益纠纷之法律裁权等法治信息。法制新闻报道主要传播法制信息和法治精神,对于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学界少有对法制新闻话语进行研究,更少有结合文体学和叙事学研究方法研究法制新闻话语。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弥补这一空白。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本研究角度新颖。本文主要结合文体学、叙事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法制新闻话语的语体特征、话语结构、叙事策略、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该研究有助于探索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建构与解读规律。2)本研究语料新颖。本文作者自行搜集整理并且创建了语料库,精心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455篇法制新闻报道,语料的时间跨度为十年,即从2000年至2010年,语料来源于我国较有影响力的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有综合性媒体,也有法制新闻专业媒体,语料内容包括叙述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的制度新闻报道,以及叙述法治实践活动信息的案件新闻报道。笔者对这些语料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本研究所得结论,均建立在对此语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3)本研究观点新颖。本文提出了“隐含叙述者”这一概念,总结了我国法制新闻话语在纸质媒体中的“中心文本+卫星文本”等结构形式以及在网络媒体中的“超文本链接立体式报道”的结构形式,并且拟构了我国法制新闻话语的叙事模式。本研究各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法制新闻话语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法律事件的报道,主要表现为制度新闻和案件新闻。接着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揭示了法制新闻话语是一个有待开垦的话语研究阵地。第二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标题结构形式及其语言特色。法制新闻标题的主题构成形式有五种,即,“地名+人名”式主题、“地名+类称词语”式主题、“身份/称谓+(人名/类指)”式主题、“地点+称谓+(人名)”式主题和“xx+案/事件/门”式主题。法制新闻双标题形式有三大类十小种,其中,三大类为,“句子+句子”式双标题、“一句话”式双标题、以及“短语+短语”式双标题。法制新闻双标题语义逻辑关系有六种,即,因果关系双标题、并列关系双标题、递进关系双标题、解释关系双标题、总分关系双标题、特殊关系双标题。第三章研究了法制新闻正文结构及其语言特色。法制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形式主要有:纸媒法制报道的两种文本结构,即“标题+导语+正文”单文本结构以及“中心文本+卫星文本”多文本结构;网络法制报道的超链接立体式之文本结构。法言法语是法制新闻话语的主要语言特色。法制新闻话语,以报道语体为主,其中报道中引用的法庭辩论是口头书卷语体,法院判决书是事务语体,法律术语是科学语体用语。第四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模式。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策略主要表现在声音、视角、时空等方面。法制新闻话语中存在“隐含叙述者”,即叙述者所代言的真正叙述者,是法制新闻报道的终端发话人。本文在Yakobson叙事模式、Labov叙事模式、Chatman叙事模式、Martin叙事模式等四大经典叙事模式基础上建构了我国法制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这对于法制新闻话语的建构与解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五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的功能。法制新闻话语具有四大主要功能,即法制信息传播功能、社会舆论导向功能、法治建设推进功能、审美移情提升功能等。第六章研究了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以标题和正文的写作为主。法制新闻话语交际双方构成复杂,主要有记者与读者、隐含叙述者与叙述读者等。对话性是法制新闻话语文本属性。意识形态是法制新闻话语潜藏文本信息。第七章回顾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并且展望了后续研究。

萧天,鄂尔泰,张院萍,三石[10](2007)在《2006年度中国畜牧业因他们而精彩——2006年度中国畜牧业十大新闻人物专访》文中研究表明哪些人、哪些事,在过去的一年见证了中国畜牧业发展、感动着数以亿计的畜牧从业人员?2007年3月3日,由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主办的“2006年中国畜牧业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二、中国经济业界十大新闻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业界十大新闻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会展》初创时的高光时刻(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会展》第一会
“会展文化”新命题

(2)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及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问题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类目分析
        一 分析单位选取
        二 类目建构
    第二节 统计结果分析
        一 报道篇幅
        二 报道体裁
        三 报道议题
        四 报道主体对象
        五 消息来源
        六 报道栏目
第二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框架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者
        一 记者作为叙事者
        二 知情人作为叙事者
        三 当事人作为叙事者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视角
        一 全知视角
        二 限知视角
        三 客观视角
    第三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聚焦
        一 公众人物
        二 新闻人物
        三 普通人物
第三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故事化与戏剧化策略
        一 非事件性新闻:故事化叙事
        二 事件性新闻:戏剧化叙述
    第二节 叙事文辞策略
        一 字词使用:多使用褒义词
        二 句式选择:暗含作者态度
第四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及核心价值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立场
        一 树立老年人物模范典型
        二 关注民生,坚持人本理念
        三 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核心价值
        一 弘扬无私奉献精神
        二 塑造孝文化的社会共识
第五章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及优化建议
    第一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叙事问题
        一 内容传统单一,时代感不足
        二 叙事声音缺席,老年人“失声”
        三 报道形式单调,创新性不足
    第二节 《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的优化建议
        一 创新内容风格,贴近社会热点
        二 平衡发言机会,重视老年人心声
        三 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视野的选择:叙事学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定义
        一、新闻游戏的形态演变强化其新闻特征
        二、新闻游戏的概念界定确定其新闻属性
    第二节 新闻游戏叙事目前的研究进展
        一、新闻游戏的纪实偏向性
        二、融合文化:新闻与游戏结合的背后原因
    第三节 互联网语境下新闻叙事与游戏叙事存在相似性
    第四节 总结与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者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者既是制作者又是用户
    第二节 新闻游戏叙事者具有新闻特征
        一、制作者的叙事目的:遵循新闻原则,扩大新闻传播
        二、制作者的新闻要素设计:基于新闻,不同于游戏
        三、用户:扩大赋权,主动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闻游戏制作流程
第三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时空的交互性
        一、地志空间:文字还原空间真实,交互给予空间选择
        二、时空体空间:空间关系推动叙事进程
    第二节 新闻游戏的新闻叙事模式
        一、符合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的钻石型叙事模式
        二、新闻游戏叙事模式中多媒体元素的安排
    第三节 从事件到故事的叙事逻辑
第四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话语
    第一节 新闻游戏叙事声音的缺席与公开
        一、新闻游戏制作者叙事声音的缺席
        二、新闻游戏制作者与用户叙事声音的公开
    第二节 新闻游戏的全知全能与人物限知视角
        一、新闻游戏制作者的全知全能视角
        二、用户的人物限知视角
    第三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时间具有新闻特征
        一、新闻游戏可以传播新近发生新闻事实
        二、新闻游戏的非线性叙事与共时叙事
        三、新闻游戏的速度与频率
第五章 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者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接受者是其用户
    第二节 交互对叙事接受的作用
        一、交互让叙事接受“深层化”与“深沉浸”
        二、用户通过交互生产新闻游戏的新近事实
        三、叙事接受对媒介的依赖
    第三节 新闻游戏叙事接受者接受期待的强化
总结
    第一节 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具有新闻属性
    第二节 立足新闻:新闻游戏未来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0.1.1 选题缘起
        0.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外数据新闻研究
        0.2.2 新闻叙事研究
        0.2.3 数据新闻叙事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
第1章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内涵与叙事机制
    1.1 什么是“数据新闻”
        1.1.1 “数据新闻”的缘起
        1.1.2 “数据新闻”界定中的五大特性
    1.2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内涵
        1.2.1 获奖作品的主题分析
        1.2.2 获奖作品的数据应用
    1.3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机制
        1.3.1 数据新闻中“新闻故事化”的含义
        1.3.2 获奖作品的“故事化叙事”
第2章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者与叙事视角
    2.1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者
        2.1.1 数据新闻中的“作者之死”
        2.1.2 数据新闻中“谋划者”的诞生
        2.1.3 二元合一的数据新闻叙事者——“数据”与“谋划”
    2.2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视角
        2.2.1 叙事视角的内涵
        2.2.2 叙事视角的分类
        2.2.3 “全知全能”与“感受真实”
第3章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
    3.1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时间
        3.1.1 数据新闻叙事时间的线性特征
        3.1.2 数据新闻叙事时间的非线性
    3.2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空间
        3.2.1 从“故事空间”到“数据空间”
        3.2.2 数据可视化的“视觉空间”
        3.2.3 “视觉空间”的构成元素
第4章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策略与启示
    4.1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叙事策略
        4.1.1 “数据素养”还原数据新闻故事
        4.1.2 “故事化叙事”能力构建数据新闻故事
        4.1.3 “沉浸”式叙事拓展数据新闻故事
    4.2 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新闻叙事的启示
        4.2.1 运用视听化叙事
        4.2.2 重视互动叙事
        4.2.3 “产、学、研”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一览表
附录B: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6)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反转现象研究 ——以2014-2018年典型新闻反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文献综述
        1.5.1 研究相关的概念
        1.5.2 关于新闻反转
        1.5.3 关于自媒体与新闻反转
        1.5.4 文献评述
第二章 新闻反转的特征分析——以2014-2018年50起典型新闻反转为例
    2.1 新闻来源特征
    2.2 新闻文本特征
    2.3 新闻属性特征
    2.4 新闻议题特征
    2.5 新闻人物形象关系特征
第三章 自媒体环境下新闻反转的主要类型
    3.1 自媒体策划式反转
    3.2 自媒体非策划式反转
    3.3 大众媒体策划式反转
    3.4 大众媒体非策划式反转
    3.5 大众媒介主导式反转
    3.6 舆论主导式反转
    3.7 自媒体介入式反转
第四章 新闻反转成因透视
    4.1 媒介因素:大众媒介专业主义缺失
        4.1.1 大众媒介专业主义缺失之被动接受自媒体议程设置
        4.1.2 大众媒介专业主义缺失之调查核实不周、媒介偏见先行
    4.2 受众因素
        4.2.1 媒介素养缺失之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思维
        4.2.2 媒介素养缺失之群体极化
        4.2.3 媒介素养缺失之自媒体滥用
    4.3 政府因素
    4.4 社会环境因素
        4.4.1 信息过滤体制机制、惩治机制缺乏
        4.4.2 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易引发社会情绪极化
第五章 新闻反转的影响评价
    5.1 新闻反转的积极效应
        5.1.1 新闻反转——大众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返场
        5.1.2 新闻反转——公众表达的体现
        5.1.3 新闻反转——转型期社会生活的监督利器
    5.2 新闻反转负面效应
        5.2.1 媒介——权威媒体公信力的损耗
        5.2.2 受众——群体极化下的网络暴力
        5.2.3 社会——社会稳定的威胁
第六章 新闻反转规制策略探讨
    6.1 大众媒体客观报道
        6.1.1 客观公正报道,平衡各方声音,提升专业性
        6.1.2 转变报道方式: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分析
    6.2 政府及其他官方:加强网络媒介管理,主动推进信息公开
    6.3 公众媒介素养提升
        6.3.1 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提升媒介素养
        6.3.2 回归受众理性,避免网络暴力
    6.4 媒介技术支撑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新闻App的人物报道研究 ——以“澎湃人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澎湃新闻”App与“澎湃人物”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澎湃新闻”App
        二、“澎湃人物”
    第二节 “澎湃人物”产生的意义
        一、填补了App中没有人物报道栏目的空白
        二、构筑了人物故事主角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三、提供了世人了解不同时代特征的窗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澎湃人物”的特征
    第一节 选材特征
        一、关注热点更注重真相
        二、报道典型更侧重“民间”
    第二节 叙事特征
        一、“澎湃人物”特稿
        二、“澎湃人物”口述
        三、“澎湃人物”对话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澎湃人物”的运营
    第一节 内容运营
        一、内容形式运营
        二、内容渠道运营
    第二节 用户运营
        一、用户拉新策略
        二、用户促活策略
        三、用户留存策略
        四、用户转化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澎湃人物”报道的启示
    第一节 文本制作的启示
        一、选材遵循“三贴近”
        二、叙事文体要恰当
    第二节 新媒体运营的启示
        一、注重内容运营的全面维护
        二、紧抓用户运营的四个核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媒介仪式下的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以“心动”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媒介仪式的相关研究
        二、媒体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本文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景观
    第一节 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概况
        一、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的现状
        二、呈现特点
        三、差异性及现实困境
    第二节 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诞生的背景
        一、社会环境之变
        二、媒介发展与传播理念之变
        三、与仪式“牵手”:电视的突破与创新
第三章 媒介仪式建构——以“心动”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为个案
    第一节 作为媒介仪式的“心动”评选
        一、“心动”的背景介绍
        二、从媒介事件到媒介仪式
    第二节 仪式的前期组织
        一、“把关”:仪式的协商与授权
        二、脚本类型:竞赛、征服、加冕的融合
        三、仪式的“邀请”
    第三节 “心动”的仪式展演
        一、“仪式”的整体构造
        二、电视符号的“言说”
        三、文化表演与角色展现
第四章 媒介仪式的社会意义诠释
    第一节 地方记忆的建构
        一、从“回忆”开始和延续
        二、地方符号的记忆建构
    第二节 从地域到国家:认同的两个层次
        一、地域认同的建构
        二、地方符号背后的国家叙事
    第三节 仪式的社会化控制
        一、“权力”与“权威”的象征
        二、看不见的纽带——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第四节 媒介仪式与社会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创新之处
    1.3 研究对象
        1.3.1 新闻
        1.3.2 法制新闻
        1.3.3 法制新闻话语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1.7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法制新闻标题结构及其语言特色
    2.1 新闻标题的分类
    2.2 法制新闻标题的主题构成及其语言特征
        2.2.1 “地名+人名”式主题
        2.2.2 “地名+类称词语”式主题
        2.2.3 “身份/称谓+(人名/类指)”式主题
        2.2.4 “地点+称谓+(人名)”式主题
        2.2.5 “xx+案/事件/门”式主题
    2.3 法制新闻标题的述题构成及其语言特征
        2.3.1 案件新闻标题述题构成与语言特色
         2.3.2 制度新闻标题述题构成与语言特色
    2.4 法制新闻双标题结构语义特征
        2.4.1 法制新闻双标题构成形式
        2.4.1.1 “句子+句子”式双标题
        2.4.1.2 “一句话”式双标题
        2.4.1.3 “短语+短语”式双标题
        2.4.2 法制新闻双标题语义逻辑关系
        2.4.2.1 因果关系双标题
        2.4.2.2 并列关系双标题
        2.4.2.3 递进关系双标题
        2.4.2.4 解释关系双标题
        2.4.2.5 总分关系双标题
        2.4.2.6 特殊关系双标题
    2.5 法制新闻标题语用修辞
        2.5.1 法制新闻标题词语省略
        2.5.2 法制新闻标题常用标点符号及其作用
        2.5.3 法制新闻标题名词化特征
        2.5.4 法制新闻标题类推用语
    2.6 小结
第三章 法制新闻正文结构及其语言特色
    3.1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
        3.1.1 法制新闻话语构成要素
        3.1.2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形式
        3.1.2.1 “标题+导语+正文”单文本之法制报道
        3.1.2.2 “中心文本+卫星文本”多文本之法制报道
        3.1.2.3 超链接立体式之法制报道
        3.1.3 法制新闻话语结构规律
    3.2 法制新闻话语与法律语言
        3.2.1 法律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3.2.2 法制新闻话语的法言法语
        3.2.3 法制新闻话语常用的法律词句
        3.2.4 法制新闻话语中法律语言的不当使用
    3.3 法制新闻话语语用修辞
    3.4 小结
第四章 法制新闻叙事策略与模式
    4.1 新闻叙事理论综述
        4.1.1 叙事学理论源起
        4.1.2 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围
        4.1.3 我国叙事学研究现状
        4.1.4 新闻叙事学研究
    4.2 法制新闻叙事策略
        4.2.1 基于声音的叙事策略
        4.2.1.1 不同人称叙事
        4.2.1.2 作者、叙述者与隐含叙述者叙事
        4.2.1.3 个人与集体叙事
        4.2.2 基于视角的叙事策略
        4.2.2.1 视角的类别
        4.2.2.2 记者全知视角叙事
        4.2.2.3 新闻人物有限视角叙事
        4.2.2.4 混合视角叙事
        4.2.3 基于时空的叙事策略
        4.2.3.1 以多空间共时性为主的叙事
        4.2.3.2 以多空间历时性为主的叙事
        4.2.3.3 以同空间共时性为主的叙事
        4.2.3.4 以同空间历时性为主的叙事
    4.3 法制新闻叙事模式
        4.3.1 Yakobson 叙事模式
        4.3.2 Labov 叙事模式
        4.3.3 Chatman 叙事模式
        4.3.4 Martin 叙事模式
        4.3.5 我国法制新闻话语叙事模式
        4.3.5.1 雅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4.3.5.2 拉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4.3.5.3 查氏模式与法制新闻话语
        4.3.5.4 本文建构的法制新闻叙事模式
    4.4 小结
第五章 法制新闻话语功能
    5.1 话语概述
    5.2 法制报道话语功能
        5.2.1 法制信息传播功能
        5.2.2 社会舆论导向功能
        5.2.3 法治建设推进功能
        5.2.4 审美移情提升功能
    5.3 小结
第六章 法制新闻话语建构与解读
    6.1 法制新闻标题与正文建构
        6.1.1 法制新闻标题建构
        6.1.2 法制新闻正文建构
    6.2 对法制新闻话语交际双方的解读
        6.2.1 对法制新闻话语发话人的解读
        6.2.2 对法制新闻话语受话人的解读
    6.3 法制新闻话语对话属性解读
    6.4 法制新闻话语意识形态解读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法制新闻语料目录(法制报道标题)
附录二 法制新闻语料分类
附录三 双标题及多标题法制报道目录及冒号与引号的应用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经济业界十大新闻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会展》初创时的高光时刻[J]. 王俊颖. 中国会展, 2021(23)
  • [2]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老人春秋》人物报道研究[D]. 陈立. 郑州大学, 2020(03)
  • [3]新闻游戏的叙事特征研究[D]. 刘婧. 深圳大学, 2019(09)
  • [4]中国数据新闻大赛获奖作品的新闻叙事特征研究[D]. 帅男勋. 湘潭大学, 2019(02)
  • [5]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6]自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反转现象研究 ——以2014-2018年典型新闻反转为例[D]. 云丽. 厦门大学, 2019(08)
  • [7]新闻App的人物报道研究 ——以“澎湃人物”为例[D]. 阴亚茹.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媒介仪式下的省级电视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以“心动”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为例[D]. 孙紫君. 安徽大学, 2012(10)
  • [9]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 薛朝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7)
  • [10]2006年度中国畜牧业因他们而精彩——2006年度中国畜牧业十大新闻人物专访[J]. 萧天,鄂尔泰,张院萍,三石. 中国牧业通讯, 2007(07)

标签:;  ;  ;  ;  ;  

中国经济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