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舒[1](2021)在《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迅猛,被誉为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绿色朝阳产业”。南宁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包括森林休闲、森林观光等森林风景资源。近年来,南宁市还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主要专注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本论文以区域旅游系统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全域旅游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结合法等方法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论文主要由综述、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主要问题及对策和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发现和结论如下: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2020年产值已经达到80亿元,拥有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和A级旅游景区,森林旅游业成为南宁市林业第三产业的最大亮点和最大的增长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论文邀请广西相关旅游业专家,采用基于相关理论所制作的评价表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进行评价,综合得分为5.00分。根据所制定的评分标准和与部分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评价的得分相比较,本研究认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森林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同时,在通过问卷分析,森林旅游游客及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所反馈的信息,本研究认为南宁市现阶段的森林旅游游客主体为25岁至44岁、本科学历、收入在月收入在5001至10000元的游客群体,并且多以陪伴家庭为目的进行森林旅游。在进一步的走访调查后,本研究发现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难以令人满意;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基于对以上发现的思考,本文对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对森林旅游宣传作用;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宽国际市场。本文还期望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能借鉴成功经验,搭建动态化的产业体系和结构,形成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发展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论文在国内第一次以南宁市这样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交通枢纽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森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拓宽了森林旅游业研究的范围,可以丰富森林旅游业的研究理论,同时也为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李小龙[2](2020)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海南省高度重视,旅游标准化工作能够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蓝图和技术支撑,成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本文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抢抓历史机遇,复盘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的精髓,并做出归纳和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打下了科学的研究基础,基于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解读,考虑到建设旅游标准体系要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覆盖产业各相关要素,从而引领各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并将视角锁定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状况和总结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的问题以及建议,然后根据系统原则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尝试构建一套适度超前的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框架,并逐个分析各子体系应制定的标准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预期给产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空间,在新业态出现时便建立适宜的标准,从而引领新业态科学、规范的发展,为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此地方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既符合标准体系基础理论要求,又与海南省旅游业自身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相吻合,于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既是探究本省旅游强省之路,又能为其他省份构建或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刘静佳[4](2019)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没能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和防止破坏的有效方式之一。国家公园作为重要的保护地类型,也承担着环境教育的核心功能,这一功能将对国家公园功能体系的完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国际上国家公园一直都是环境教育天然的大教室。然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中国国家公园有了漂亮的环境教育大教室,却出现了少有学生、少有教师、少有教材、少有教育机构的“一有四少”的状况,环境教育教室缺乏活力;而在国家公园之外,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主要表现的环境教育类商业活动却供不应求。面对这两组冷热矛盾,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将人们吸引至国家公园场域内主动接受环境教育,成为国家公园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命题。囿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公园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局限,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在国家公园的系列研究中占到重要位置。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过程中,应该以系统思想和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是一种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从要素至系统至功能再到路径的体系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双模型引入系统理论、动力机制和多中心理论等相关理论,基于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在对模型要素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ESFP-S),这一模型包括系统要素(E-Elements)、动力子系统(S-Subsystems)、功能(F-Functions)和路径(P-Paths)四要素,体现了动力机制的整体存在,缺一不可。进一步厘清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机理模型(ESFP-M),为黄石与普达措的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运用动力机制双模型对比发现普达措的短板通过运用ESFP-S和ESFP-M动力机制双模型,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田野调查资料,将黄石和普达措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无论是要素构成还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尚未真正构建起来。黄石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磨合,环境教育已经进入“汽车”时代,动力系统要素齐备,建立了以推动力、协同力、引导力、拉动力和驱动力为作用力的动力子系统,这五种力的合力决定了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合力的大小决定了动力的大小,使得黄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沿着公益性、市场性和混合性三条路径前进,成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国际范例,在不同的道路上都能发挥动力机制,飞速前进。同黄石相比,普达措环境教育的动力机制存在如下短板:①结构模型(ESFP-S)中系统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都存在缺失问题;②机理模型(ESFP-M)中人员流和资金流呈现单一、媒介流呈现静态化的特征;③其动力子系统中摩擦力系统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动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尚未形成闭合的动力功能。动力系统要素的单一和阻力的存在对公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容易形成“木桶”的短板原理;加之年轻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在现阶段走在唯一道路上却受限于种种摩擦阻力,动力系统也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受限于协同力子动力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完备,因此需要结合公园的实际状况以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现实需求,弥补短板。3、修正普达措模型并构建其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通过前述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研究,对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模型进行修正,主要从要素健全、动力系统提升、功能完善和路径开拓四个方面进行修正。根据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中存在的要素、动力子系统、功能和路径的缺失问题,提出了从理念、主体、利益和制度维度的多维构建策略,来实现普达措国家公园动力机制的良好协调运作,从而实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创新点主要有三:一是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双模型;二是构建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三是发现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研究对于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动力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决中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出现的两组冷热矛盾,促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秦烨[5](2019)在《美肤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YMJ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高了,生活品质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产品质量也日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企业质量问题备受公众关注,因此政府也出台许多相关政策并且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但仅仅依靠政府监督检查等外界手段,是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的。只有依靠企业自身完善质量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企业全面施行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质量管理,是对传统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优化延伸,是对企业原有的质量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它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绿色质量管理概念是围绕着产品形成的全生命周期展开的,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是对消费者绿色产品需求的满足,也是企业社会效益的一种体现方式。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整理,再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结合美肤产品生产企业YMJ集团的案例,找出质量管理的短板之处,并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制进行优化,结合ISO9001和ISO14001标准体系的要求,引入“绿色”理念,对企业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及人员配置都做了一个绿色质量管理体系构成的方案设计。针对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对其老体制下的质量管理问题和弊端进行“绿色质量管理”的升级,有利于企业今后的长足发展,更有利于企业社会效益的提高。本文研究的内容对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可以起到借鉴意义,同时也能根据新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适宜的质量管理体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角度探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质量管理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绿色质量体系构建的方案设计,所得结论可操作性强且切合企业实际。同时为企业做好生态环境管理指出新的发展发向,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时代的要求,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含义。

朱震锋[6](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武骏鹏[7](2018)在《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已与地球如何更好的进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植物园作为植物的迁地保育中心在当今的社会无疑已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沿阵地。如今植物园的工作不仅包含植物的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与开发利用更是及科学普及与公众休闲于一体,而拥有一个高水平的植物园不仅是一个大都市的标志更是市民的普遍需求。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基于以上背景提出。项目选址位于株洲云龙示范区,总体规划范围东起柏岭村、中经云峰湖村、五星村,西至云田村、南起云峰湖、北止云田、五星、柏岭3个村与浏阳交界处,占地面积约678.27公顷。植物园总体规划在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相关规划理论及手法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植物园规划优秀案例;并通过对现场实地调研以及对前期背景、建设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相应法律法规,将云峰森林植物园规划为以“进化论”为主要概念;以“生态、本土、科学、景观细化、以人为本”为原则;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突出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的丰富性、地域性和独特性,打造独特的软、硬景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示范区域,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成为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开发利用、生态旅游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将植物园总体结构布局为“一核、一带、两馆、七区、八+N园”的空间景观结构。其中“一核”为核心建设区域,同时也是植物园的展览中心区,“一带”为主要的景观展示带,“两馆”为森林博物馆、展览温室馆。确立以科研管理区、特色花木展示区、乡土植物园区、主题专类园区、森林休闲疗养区、森林体验区、水下森林区为主的功能分区。同时对植物园进行了景观规划、游览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基础工程规划、防灾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在核心区规划了8处、非核心区规划18处,共26处植物专类园。将株洲森林植物园规划为集科普教育、文化传播以及乡土植物展示为基础,生态产业、市民游憩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植物园。最后对植物园的分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投资估算等作出相应的提出,以期能使植物园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植物园应有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最后,对论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思考了论文的不足之处,期望能有效指导该植物园今后规划发展方向,也为其他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

邓文明,苏宁,朱飞飞,龚琤[8](2017)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与实践》文中提出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一座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阐述兴隆热带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及在科普旅游中的主要实践经验,并探讨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前景。

兰海军[9](2016)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旅游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深入研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理论成熟成型,丰富公共服务管理学科体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供给并持续改进,夯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基础。本文选择厦门为例,源于其系全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解剖既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以游客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服务质量理论为内核,综合运用文献、比较、案例、访谈、问卷、统计等方法,研究如何通过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机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持续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实践层面梳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展。分别考察境内外典型旅游城市实践,梳理出境内旅游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并观察厦门市实践。第二,从理论层面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框架。厘清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等核心概念,梳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责任主体;借鉴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实践,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具体环境,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理论框架。第三,从操作层面阐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首先是确立质量目标。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采用ISA法调查游客真实感知,测量期望与感知差距,全面摸清旅游服务质量“短板”。通过I-S等级计算,找出优先改进项、次优改进项,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其次是监测质量运行。通过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宣传贯彻,统一内部思想、营造社会氛围。借助“信息化监测、联动化治理、标准化确认、奖惩化控制”机制,全面监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再次是评价服务质量。采用SERVQUAL框架,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具体化,对应开发一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评价并计算出阶段性质量改进的工作重点。最后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必须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基于旅游服务应用优化智慧厦门顶层设计,修筑质量改进“营养池”;丰富完善厦门质量奖体系,培壮质量改进“胡萝卜”;强化部门协同治理,锻造质量改进“大棒”,构建“三位一体、恩威并举”的服务质量改进运行框架。第四,从推广层面探索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一般性操作指南。将各环节研究成果和具体操作步骤与厦门经验相结合,抽象化为通用性的操作指南。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尝试构建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和运行框架;二是尝试开发了一套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了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三是尝试梳理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一般化操作指南。受能力、精力等条件限制,最初调查问卷数据多来源于思明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研究区域范围,尽量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跟进研究以厦门本岛为核心建构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提升其适用性。

符红梅,宗迎,容啓赞,谭乐和,邬华松[10](2016)在《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开发工作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阐述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开发的背景、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兴隆热带植物园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今后科技开发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同类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1.3.2 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森林旅游研究趋势
    1.4 与论文研究相关理论
        1.4.1 区域旅游系统理论
        1.4.2 产业经济学理论
        1.4.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全域旅游理论
        1.4.5 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产业和“森林康养”
    1.5 论文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7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资源与要素
    2.1 研究区概况
    2.2 自然环境概况
    2.3 森林旅游资源与经营主体
    2.4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产业要素
        2.4.1 森林旅游市场
        2.4.2 森林旅游产业基础
        2.4.3 森林旅游产品
    2.5 南宁森林旅游相关管理体制和政策
第三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评价
    3.1 评价的主要指标与标准
        3.1.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3.1.2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现状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2 评价受访对象与样本
        3.2.1 南宁市森林旅游评估专家
        3.2.2 南宁市森林旅游利益相关者
        3.2.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南宁市森林旅游业现状的专家评价结果
        3.3.2 南宁市森林旅游现状评价利益相关者调查结果
        3.3.3 南宁市与其他城市森林旅游业比较分析
第四章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主要问题及对策
    4.1 主要问题
        4.1.1 森林旅游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需提升
        4.1.2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粗放,经营效率偏低
        4.1.3 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4.1.4 森林旅游吸引力、知名度不高,营销与宣传不到位
        4.1.5 旅游客源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4.2 对策与建议
        4.2.1 充分推介森林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制定远期发展战略
        4.2.2 推行“观赏、体验和参与为主的休闲式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4.2.3 科学的建设森林旅游配套设施
        4.2.4 加大项目管理监控力度,重视自媒体森林旅游宣传作用
        4.2.5 做好国内市场,同时拓宽国际市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宁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评价表(专家问卷)
附录2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游客卷)
附录3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经营者卷)
附录4 南宁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当地居民卷)
致谢

(2)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综述
        (2)国外旅游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旅游标准化研究
        (2)旅游标准体系研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标准、标准化、旅游标准化
    2.2 标准体系、旅游标准体系
    2.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2.3.1 历史机遇
        2.3.2 概念阐释
        2.3.3 建设路线分析
3 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概述
    3.1 国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3.1.1 国际组织的旅游标准化
        3.1.2 发达国家的旅游标准化
    3.2 我国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3.2.1 初级萌芽阶段
        3.2.2 发展完善阶段
        3.2.3 逐渐成熟阶段
        3.2.4 小结
    3.3 海南省旅游业及旅游标准化发展分析及存在问题
        3.3.1 海南旅游业发展分析
        (1)发展优势
        (2)劣势分析
        3.3.2 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
        (1)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轨迹
        (2)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构建
        (3)旅游标准制定和实施
        (4)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
        3.3.3 存在问题
        (1)标准制定滞后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
        (2)旅游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不显着,宣贯力度有待加强
        (3)旅游标准化人才严重缺乏
        (4)现行旅游地方标准出现“老化”、“地域限制”等问题
4 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总体思路
    4.2 构建方法与原则
        4.2.1 构建方法
        4.2.2 构建基本原则
        (1)目标要明确
        (2)要全面成套
        (3)层次要适当
        (4)要划分清楚
    4.3 框架结构
        4.3.1 总体构成
        4.3.2 基础标准体系构成
        4.3.3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构成
        4.3.4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4.3.5 国际化标准体系构成
    4.4 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4.4.1 基础标准体系JC1
        (1) 指南、指引、导则JC101
        (2) 术语、代号、缩略语JC102
        (3) 图形、标识、符号JC103
        4.4.2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XG2
        (1) 旅游产品与业态XG201
        (2) 生态资源与规划XG202
        (3) 旅游目的地XG203
        (4) 品牌建设XG204
        (5)信息技术与服务XG205
        4.4.3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XH3
        (1) 消费安全与应急XH301
        (2) 公共设施与服务XH302
        (3) 人力资源保障XH303
        (4) 资金(金融)保障XH304
        (5) 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XH305
        4.4.4 国际化标准体系GJ4
        (1) 国际化设施GJ401
        (2) 国际化服务GJ402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1:明细表
    附件 2:明细表(国际相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相关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标准)
    附件 3:明细表(建议制订修订地方标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2 问题提出的现象
        1.1.3 问题的科学逻辑
    1.2 研究综述
        1.2.1 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究综述
        1.2.3 普达措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1.2.4 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1.2.5 综述结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
        1.4.1 课题和项目支撑
        1.4.2 实地调研工作基础
        1.4.3 案例地选点的典型性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概念、理论及案例
    2.1 核心概念
        2.1.1 国家公园
        2.1.2 环境教育
        2.1.3 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2.2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2.2.1 系统理论应用分析
        2.2.2 动力机制理论应用分析
        2.2.3 多中心理论应用分析
    2.3 案例点基本情况
        2.3.1 黄石国家公园
        2.3.2 普达措国家公园
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构建
    3.1 模型构建依据
        3.1.1 构建思路
        3.1.2 理论依据
        3.1.3 现实依据
    3.2 模型要素筛选
        3.2.1 动力系统要素(E-Elements)
        3.2.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
        3.2.3 动力功能(F-Functions)
        3.2.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
    3.3 结构模型(ESFP-S)
    3.4 机理模型(ESFP-M)
4 黄石和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ESFP模型对比分析
    4.1 基本情况的对比
        4.1.1 发展时间对比
        4.1.2 发展情况对比
    4.2 结构模型(ESFP-S)对比
    4.3 机理模型(ESFP-M)对比
        4.3.1 系统要素(E-Elements)对比
        4.3.2 动力机制子系统(S-Subsystems)对比
        4.3.3 动力功能(F-Functions)对比
        4.3.4 动力实现路径(P-Paths)对比
        4.3.5 机理模型(ESFP-M)对比结论
    4.4 对比分析结论
5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构建
    5.1 动力机制模型的修正
        5.1.1 E-要素健全机制
        5.1.2 S-系统提升机制
        5.1.3 F-功能完善机制
        5.1.4 P-路径开拓机制
    5.2 理念维度的构建
        5.2.1 生态正义的理念发展国家公园
        5.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环境教育
        5.2.3 地方性理念丰富环境教育
    5.3 主体维度的构建
        5.3.1 施教者的主体性构建
        5.3.2 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
    5.4 利益维度的构建
        5.4.1 利益导向机制
        5.4.2 利益激励机制
        5.4.3 利益约束机制
        5.4.4 利益协调机制
    5.5 制度维度的构建
        5.5.1 国家层面的制度构建
        5.5.2 公园层面的制度构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理论研究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构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
        6.2.2 构建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机制体系
        6.2.3 发现普达措环境教育动力子系统内含的摩擦力系统
    6.3 研究展望
        6.3.1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量化研究
        6.3.2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发展的周期演进研究
        6.3.3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科学+人文二维内容体系的研究
附录
    附录1 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普达措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 普达措国家公园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附录4 美国国家公园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5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访谈提纲
    附录6 普达措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附录7 美国国家公园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美肤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YMJ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1 质量的概念及其意义
        2.1.2 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2 绿色质量管理的理论概述
        2.2.1 绿色质量管理的概念
        2.2.2 绿色质量管理的形成因素
    2.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质量管理概述
        2.3.1 全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2.3.2 全生命周期与绿色质量管理
        2.3.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质量管理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章 YMJ集团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YMJ集团情况简介
    3.2 YMJ集团质量管理现状
        3.2.1 YMJ集团质量管理策略
        3.2.2 YMJ集团质量文化调查
        3.2.3 YMJ集团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
        3.2.4 YMJ集团质量管理数据分析
    3.3 YMJ集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YMJ集团绿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方案设计
    4.1 YMJ集团绿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1 绿色设计流程的构建
        4.1.2 绿色采购流程的构建
        4.1.3 绿色生产过程的构建
        4.1.4 绿色销售服务流程的构建
    4.2 YMJ集团绿色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4.2.1 绿色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设计
        4.2.2 绿色质量管理监督机制设计
        4.2.3 与绿色质量管理相关的人员、部门配置设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国有林区
        2.1.2 国有林区改革
        2.1.3 创新机制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2.2 基础理论体系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2 创新系统理论
        2.2.3 国企改革理论
        2.2.4 供给侧理论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3.1.1 社会发展状况
        3.1.2 经济发展状况
        3.1.3 生态资源状况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背景及意义
        1.1.1 规划背景
        1.1.2 规划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植物园的定义
        1.2.2 植物园分类
        1.2.3 植物园的作用
        1.2.4 植物园发展历程及特点
        1.2.5 植物园的发展趋势
        1.2.6 植物园规划相关理论及方法
        1.2.7 相关评述与展望
    1.3 规划内容与程序框架
        1.3.1 规划内容
        1.3.2 规划程序
        1.3.3 规划框架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1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规划理念
        2.1.3 规划分区
        2.1.4 特色园区
        2.1.5 经验借鉴
    2.2 新加坡植物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规划理念
        2.2.3 规划分区
        2.2.4 特色园区
        2.2.5 经验借鉴
    2.3 华南植物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规划理念
        2.3.3 规划分区
        2.3.4 特色园区
        2.3.5 经验借鉴
    2.4 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
        2.4.1 项目概况
        2.4.2 规划理念
        2.4.3 规划分区
        2.4.4 特色园区
        2.4.5 经验借鉴
    2.5 上海辰山植物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规划理念
        2.5.3 规划分区
        2.5.4 特色园区
        2.5.5 经验借鉴
3 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现状分析
    3.1 规划背景
        3.1.1 政策背景
        3.1.2 上位规划
        3.1.3 区位背景
    3.2 建设条件
        3.2.1 区位交通条件
        3.2.1.1 区域位置
        3.2.1.2 区位优势
        3.2.1.3 交通优势
        3.2.2 气候条件
        3.2.3 地形地貌条件
        3.2.4 水体资源条件
        3.2.5 植物资源条件
        3.2.6 旅游资源条件
    3.3 基地建设优、劣势分析
        3.3.1 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3.3.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2.1 面临的机遇
        3.3.2.2 面临的挑战
        3.3.2.3 结论
4 植物园规划总则
    4.1 植物园范围界定
    4.2 规划的依据
    4.3 规划原则
        4.3.1 生态性原则
        4.3.2 本土性原则
        4.3.3 科学性原则
        4.3.4 “景观细化”原则
        4.3.5 以人为本原则
    4.4 规划目标
        4.4.1 总体目标
        4.4.2 规划具体目标
    4.5 规划定性、定位
        4.5.1 规划定性
        4.5.2 规划定位
    4.6 规划理念
    4.7 游客容量估算
        4.7.1 估算方法
        4.7.2 估算指标
        4.7.3 游客容量估算
5 植物园总体规划
    5.1 总体结构布局
    5.2 植物园功能分区
        5.2.1 科研管理区
        5.2.2 特色花木展示区
        5.2.3 乡土植物园区
        5.2.4 主题专类园区
        5.2.5 森林休闲疗养区
        5.2.6 森林体验区
        5.2.7 水下森林区
6 植物园专项规划
    6.1 植物景观规划
        6.1.1 植物景观规划目标
        6.1.2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6.1.3 植被现状
        6.1.4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6.1.5 植物专类园规划
        6.1.6 植物群落改造模式
        6.1.7 主要植物种类规划
    6.2 游览规划
        6.2.1 景点设置
        6.2.2 植物主题活动规划
        6.2.3 游览线路规划
        6.2.4 游览设施规划
    6.3 道路交通规划
        6.3.1 对外交通规划
        6.3.2 植物园区内交通组织规划
    6.4 基础工程规划
        6.4.1 给排水工程规划
        6.4.2 供电工程规划
        6.4.3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6.5 防灾工程规划
        6.5.1 防火规划
        6.5.2 病虫害防治
    6.6 分期建设规划
        6.6.1 目标
        6.6.2 原则
        6.6.3 一期规划
        6.6.4 二期规划
    6.7 产业发展规划
    6.8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投资估算
        6.8.1 经济技术指标
        6.8.2 编制说明
        6.8.3 投资匡算表
    6.9 效益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图

(8)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兴隆热带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1.2 科技资源优势
    1.3 人才资源优势
    1.4 基础资源优势
2 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主要实践
    2.1 提供科普讲解服务
    2.2 开设博士科普大讲堂
    2.3 开展科普体验DIY活动
    2.4 建立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
    2.5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
    2.6 注重宣传报道, 扩大影响
3 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前景

(9)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旨意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兴起的动因
        一、注重质量是各国发展的普遍路径
        二、驱动质量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追求
        三、提升质量是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第二节 境内外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实践
        一、境外典型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二、境内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三、境内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 厦门旅游服务业与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一、厦门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第三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框架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一、公共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主体认定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体系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划分及责任认定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框架
        一、质量管理通用框架
        二、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一般框架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管理框架
第四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总体服务质量目标设定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二、调查对象特征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质量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分项目标
        三、旅游服务质量目标变迁
    第三节 质量目标确立过程及顺序
        一、质量确立目标过程
        二、质量目标确立顺序
第五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前期准备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宣传贯彻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任务分解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全面运行
        一、信息化推动旅游大数据监测
        二、联动化夯实跨部门服务质量治理
        三、标准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
        四、奖惩并举控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后期控制
        一、监测后期控制阶段的现状
        二、监测后期保障中的问题
第六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一、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框架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样本特征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总体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二、具体旅游项目服务质量评价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及改进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第七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一节 环境层面——优化智慧旅游平台
        一、优化顶层设计
        二、优化技术支撑
        三、优化应用体系
        四、提升全域智慧服务
    第二节 激励层面——内化质量创新动力
        一、强化质量导向
        二、强化质量提升
        三、强化质量奖励
    第三节 机制层面—强化部门协同治理
        一、构建“大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二、夯实“大数据”共享供给平台
        三、构建“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
        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存在不足
附录一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10)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开发工作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香饮所基本情况
2 香饮所科技开发背景
3 香饮所科技开发的主要做法
    3.1 科学的发展模式
    3.2 准确的市场定位
    3.3 良好的文化建设
    3.4 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
4 香饮所科技开发取得的成效
    4.1 产品开发
    4.2 科普示范
5 香饮所科技开发工作展望
    5.1 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生产销售
    5.2 强化兴隆热带植物园经营管理
    5.3 加强科技开发人才队伍建设
    5.4 创新科技开发与激励机制

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宁市森林旅游业调查与分析[D]. 陈建舒. 广西大学, 2021(12)
  • [2]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李小龙. 海南大学, 2020(12)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普达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动力机制研究[D]. 刘静佳. 云南大学, 2019(01)
  • [5]美肤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YMJ集团为例[D]. 秦烨.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6]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D]. 武骏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8]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优势与实践[J]. 邓文明,苏宁,朱飞飞,龚琤. 热带农业科学, 2017(10)
  • [9]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兰海军. 厦门大学, 2016(01)
  • [10]香料饮料研究所科技开发工作实践与探索[J]. 符红梅,宗迎,容啓赞,谭乐和,邬华松. 农业科技管理, 2016(04)

标签:;  ;  ;  ;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兴隆热带植物园建立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