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边坡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西部大开发边坡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一、西部开发中边坡地质环境变异态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波[1](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陈志[2](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汪谋[3](2020)在《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文中提出矿山环境问题是当前采矿领域需要研究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矿产开采活动已经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性的破坏,以牺牲自然生态平衡为代价来开采矿产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发展并不符合国家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国内近些年不断发展绿色矿山标准化建设,许多矿山企业为了实现绿色矿山标准不断改善矿区各类指标,对矿区的环境问题方面更是着重开展相关研究。为了实现不同类别矿山的环境水平标准化,必须建设一套针对矿山环境问题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度的概念并给出定义:矿山环境度是体现一座发展中的矿山在环境质量上标准程度的环境水平指标。同时引入突变理论并将突变级数法和绿色矿山环境评价相结合,构建了新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指标体系。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总结前人对矿山环境问题的分类研究,提出了新的环境问题分类依据:根据矿山环境问题综合效应趋势划分;根据矿山环境问题动态时间响应模式划分。通过环境问题的性质,分析了矿山废弃物污染、矿山岩体变形、矿山水害、矿山噪音、矿井热害几大问题的特征与作用机理。同时列出了几种环境问题相互作用的叠加效应,并分析了其特征和作用趋势。(2)引入突变理论和绿色矿山理论,概述了突变级数评价法的评价过程。分析了国内绿色矿山评价体系的结构,将已有评价体系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以各项矿山发展水平为指标的宏观多角度评价体系,另一类是以单项矿山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局部针对性的评价体系。(3)基于突变级数评价法构建了一套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矿山环境度作为目标层,影响环境水平的各环境问题情况作为指标层,用来针对性的评价绿色矿山的环境发展水平。通过实例矿山的实际情况,将数据代入到构建好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计算,并最终得出:该矿山的环境度符合其最新的环境报告书中的结果,佐证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熊昊旻[4](2020)在《洛带镇某发电厂工程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是成都市周边最大型垃圾处置填埋点,工程建设活动极其频繁,大部分工程建设均存在大型边坡工程,尤其存在大量高填方边坡,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及后续工程的进展。本文以该区域狮子村某环保发电厂的高填、挖方边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和比选场坪方案。以最优的场坪方案为依据,对形成的工程边坡稳定性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最后,根据边坡特征和稳定性评价成果,提出和设计了工程边坡支护措施,并采用数值模拟以及现有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和验证支护措施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本区域内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工程特点以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优选出分台阶的场坪方案,其中,主厂房标高619m,物流出入口标高618m,渗滤液车间标高625.5m。该方案下场地东侧将形成最大高度为26m的填方边坡,场地西南方向具备放坡条件,将形成最大高度为52m的挖方边坡。(2)研究区内开挖后的岩体均具有较高承载力,是良好的填方材料,可破碎后铺设土工格栅直接使用。本文对填方回填要求以及质量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及变形观测,验证参数合理可行。(3)根据本项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地质条件最不利的P1、P2填方边坡及P3挖方边坡进行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稳定性分析,得出天然状态下三个边坡均处于稳定状况。填方后P1、P2边坡人工填土部分产生大变形,边坡将整体下滑产生破坏;挖方后P3边坡不会产生整体失稳,但存在产生局部的崩坍及掉块的可能性。(4)基于稳定性评价结果,提出了三个典型边坡支护的初步设计方案:P1填方边坡设置桩基托梁重力式挡土墙,P2填方边坡设置桩板墙支护,P3挖方边坡采用锚杆格构支护。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论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即验证了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狮子村区域复杂地质情况下,采用桩基托梁重力式挡土墙以及桩板墙对高度超过20m的高填方边坡进行支护是有效可行的,可为本区域内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李仁伟[5](2020)在《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环境承载力作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组成,对区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本文以神木市为研究对象,以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和建模分析为技术手段,开展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易发性指数,模型的成功率和预测率分别为0.929和0.864,崩塌滑坡易发性指数区间为[0,0.98]。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易发性等级划分为[0,0.10)(低)、[0.10,0.25)(较低)、[0.25,0.41)(中)、[0.41,0.62)(较高)和[0.62,0.98](高)五类,其内崩塌滑坡数量分别为0、21、30、67和82,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4.46%、16.59%、18.64%、18.86%和12.46%。(2)构建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煤层厚度、埋深、上覆岩层厚度及岩性)权重分别为0.26、0.31、0.36和0.07,地面塌陷易发性指数区间为[0,0.94]。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易发性等级划分为[0,0.10)(低)、[0.10,0.28)(较低)、[0.28,0.46)(中)、[0.46,0.76)(较高)和[0.76,0.94](高)五类,其内地面塌陷数量分别为0、0、3、21和19,分别占矿区面积的19.72%、14.75%、16.63%、26.69%和22.21%。(3)基于75件地下水样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以Ⅱ类水和Ⅲ三类水为主,无Ⅰ类水分布。其中Ⅱ类水分布广泛,以研究区南部丘陵区与西部沙漠滩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占研究区面积的92.57%。Ⅲ类水主要分布于窟野河中上游主河段及其两侧支流,占研究区面积的5.6%。Ⅳ类水主要分布在窟野河中上游部分河段及其两侧支流部分区域内,占研究区面积的1.45%。Ⅴ类水主要分布在窟野河上游两侧支流局部区域内,占研究区面积的0.38%。(4)基于305件土样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仅分布Ⅱ级和Ⅲ级土,无Ⅰ级土。Ⅱ级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沙漠滩地区和南部丘陵区,占研究区面积的56.37%;Ⅲ级土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矿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3.63%。(5)构建由崩塌滑坡易发性、地面塌陷易发性、地下水质量等级、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和地质遗迹保护等级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0.25、0.21、0.17和0.07。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指标地质环境承载力指数值,承载力指数区间为[0.53,2.04],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承载力指数区间划分为[0.53,1.29)、[1.29,1.52)、[1.52,1.68)和[1.68,2.04]四类,分别对应地质环境保护区、地质环境维护区、地质环境修复区和地质环境开发区,各占研究区面积的5.41%、36.12%、27.34%和31.13%。

艾秋池[6](2020)在《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长期演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川藏铁路作为西藏及沿线地区重要的东出通道,是全国铁路网“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由于地质环境和水文气候的影响,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该边坡在冻融循环过程和干湿循环过程的交替中,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导致边坡退化和失稳破坏,致使工程修建存在一定隐患。因此,深入分析冻土边坡的破坏机理和长期演化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数据库系统,一方面可以辅助用户高效快捷的查询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与用户科学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成果,为后继冻土边坡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于粗颗粒冻土边坡的基本特性研究,本文基于现场调研,分类统计了川藏铁路全线172处代表性粗颗粒冻土边坡,明确了边坡破坏的主要类型,并详细分析了边坡破坏原因及其作用机理。(2)依据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判识粗颗粒土级配的理论模型和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对比试验,验证了该级配判识方法的有效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边坡野外调查。(3)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工程类比法,统计分析粗颗粒土的力学参数,明确了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并研究了力学参数随冻融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冻融循环后,土体的粘聚力C值大约下降22%~28%,土体的内摩擦角?值大约下降15%~35%。(4)研究了粗颗粒冻土边坡的演化特征。本文根据现场工点的监测数据和模型试验的成果总结,阐述了冻融循环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冻融循环过程对边坡冻胀、边坡变形、边坡退化的影响,并揭示了冻土边坡的演化机理。(5)研发了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数据库系统。本文通过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系统实施,以及数据库系统运行和维护,实现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存储、查询、统计、计算分析等功能。

邓玉婷[7](2019)在《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南山地城市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坡地资源,随着山地区域高强度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规模的扩大,坡地被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视野。不同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与连续性,且集中成片,坡度较大等特点,对坡地的生态特征影响明显,以此形成了山地城市区域坡地环境的不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性等特征,且往往处于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也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区域,在人为的挟促下易于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些区域如果利用方式不当将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根据坡地环境要素的功能特征与生态过程的演变机制,结合生态过程的适应性理论,构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方法,对引导坡地规划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南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坡地规划以及坡地生态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实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坡地利用存在的现状问题,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坡地的空间特征、坡地的稳定性、生态过程的分析,建立对坡地环境的整体生态认知;对坡地对城乡建设产生的综合影响以及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从保护与利用角度,结合坡地生态环境不同生态敏感性,以开发强度作为划分维度,将坡地环境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的适应性分析与现有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耦合,对不同坡地类型建立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并针对综合利用型坡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利用策略;最后将形成的策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具体的实践案例,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首先对西南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坡地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归纳出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其次,按照坡度、形态、坡位的不同对坡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对坡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与地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水文环境因素、动植物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指在坡地环境上展开的各类建设活动与土地利用方式。最后,结合与坡地生态过程紧密相关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将坡地生态过程分为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自然过程包括坡地环境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生物过程,社会生态过程则从个人行为与城市建设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综合自然-社会过程对坡地环境产生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首先,分析了坡地地形特征对城乡建设的影响,主要从不同坡度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建筑用地的适宜性等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从用地选址、交通组织、建筑布局、景观塑造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总结论述。最后,基于坡地环境条件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生态风险分析,选取影响坡地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与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的生态敏感性以及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分析结果,从保护与利用角度,以开发建设强度作为分类维度,将坡地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第三部分: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在前文的综合分析基础上,以生态适应观为理论基点,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分别从两个层次进行了策略构建,其一,针对前文划分的三种不同坡地类型,从总体上上提出分类引导策略;其二,针对综合利用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特征与空间规划的不同要素结合,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利用策略,从结合坡位特征的场地选址、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讨,以此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本文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与相应策略,针对泸水市城市规划区(以下简称泸水城区)西坡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基于对泸水城区西坡的生态过程的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用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立了不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了策略引导。针对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型坡地构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利用策略。

方传棣[8](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曹艳妮[9](2019)在《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日益突出的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矿区人居环境。本文通过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应用大地构造成矿、矿产资源勘查、采矿、选冶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资源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首先总结了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次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引发的差异性,与此同时附以理论计算加以验证;最后,针对不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但使问题从本质上有一个抽丝剥茧的认识,还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及土地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的应用指导。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因原生地质条件不同,陕北黄土高原区的矿产资源以石油、煤炭等能源类矿产为代表;关中平原区以地热矿产资源为主;陕南秦巴山区则多为各类金属矿产资源。2)陕北黄土高原区(以煤炭开采为代表),最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结构被破坏和矸石山压占土地资源等;而陕南秦巴山区各类金属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则表现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山地面工程建设挖损压占土地资源、地貌景观大面积破坏等。3)引发矿山地质环境差异性问题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原生地质条件(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不同矿产种类(金属类矿、非金属类矿、能源类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开拓系统、所需矿山工程及本地环保意识密切相关。4)差异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貌景观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土地复垦等实施的技术手段也就不尽不同。对陕北地势起伏较小的煤矿开采区,应加强对地面塌陷的防治,重点监测采空塌陷及土壤环境;而陕南秦巴山区各类金属矿山,应重点防治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对不稳定边坡、地面工程变形、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环境进行重点监测;矿区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时,陕南和陕北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各有侧重。

王玉军[10](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二、西部开发中边坡地质环境变异态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中边坡地质环境变异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2.1.2 区位分析
        2.1.3 产业经济分析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2.2.1 水文地质
        2.2.2 工程地质
        2.2.3 环境地质
        2.2.4 地球物理特征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4.1.1 地质环境评价
        4.1.2 水土环境评价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4.2.3 评价结果修正
        4.2.4 结果分析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4.3.1 评价过程
        4.3.2 评价结果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5.1.1 开发利用现状
        5.1.2 开发利用特点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矿山环境研究现状
        1.2.2 国外矿山环境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2 突变理论与绿色矿山基础理论
    2.1 突变理论模型概述
    2.2 突变理论衍生-突变级数法
    2.3 改进的突变级数评价法
    2.4 绿色矿山理论概述
        2.4.1 绿色矿山经济理论
        2.4.2 绿色矿山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绿色矿山协同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当前绿色矿山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矿山评价内容与步骤
    3.2 我国目前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
        3.2.1 浙江省绿色矿山考评指标体系
        3.2.2 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的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
    3.3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突变级数法评价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影响矿山环境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4.1.1 矿山污染情况
        4.1.2 岩土体失稳情况
        4.1.3 矿山灾害情况
        4.1.4 生态效益情况
    4.2 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体系构建
        4.2.1 环境度的定义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突变级数评价法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方法
        4.3.1 突变级数法应用的必要性
        4.3.2 评价体系的标准值区间
        4.3.3 归一化处理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体系的应用实例
    5.1 中站武钢矿山情况概述
    5.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情况
        5.2.1 地质灾害现象
        5.2.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5.2.3 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
    5.3 中站武钢矿山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
        5.3.1 地表整形工程
        5.3.2 道路工程
        5.3.3 截排水沟、蓄水池工程
        5.3.4 矿区绿化工程
    5.4 中站武钢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应用与结果
        5.4.1 中站武钢矿区指标评分取值
        5.4.2 中站武钢矿区环境度评价计算与结果
        5.4.3 评价结果与实地治理结果相互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洛带镇某发电厂工程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3 高填、挖方边坡支护措施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交通位置与气象水文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地震活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与场坪方案比选
    3.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质构造
        3.1.3 地层岩性
        3.1.4 水文地质条件
        3.1.5 不良地质条件
    3.2 场坪方案比选
        3.2.1 初步场坪方案
        3.2.2 重新选址后场坪方案一
        3.2.3 重新选址后场坪方案二
        3.2.4 重新选址后场坪方案三
        3.2.5 三个方案对比分析
    3.3 最优场坪方案人工边坡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边坡岩土体特征及参数取值研究
    4.1 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及结果
        4.1.1 场地原位测试
        4.1.2 勘察钻探、取样及室内试验
    4.2 填方边坡填料及施工措施分析
        4.2.1 场地填料来源
        4.2.2 回填时施工措施
        4.2.3 土工格栅
    4.3 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 边坡天然稳定性定性分析
        5.1.1 场地边坡天然稳定性
        5.1.2 典型边坡天然稳定性分析
    5.2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填挖响应研究
        5.2.1 模型建立
        5.2.2 参数选取
        5.2.3 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边坡支护措施初步设计及有效性分析
    6.1 支护措施方案比选
    6.2 支护措施初步设计
        6.2.1 设计依据
        6.2.2 典型边坡防护工程初步设计结果
    6.3 支护措施有效性分析
        6.3.1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支护效果模拟
        6.3.2 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研究
        1.2.2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
    2.1 环境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1.3 水文
        2.1.4 社会经济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6 人类活动
    2.3 本章小结
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3.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3.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3.3.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3.3.3 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3.3.4 新构造运动、地震与地质灾害
        3.3.5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3.4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单元
    3.5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3.5.1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3.5.2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分析
        3.5.3 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共线性分析
        3.5.4 随机森林模型简介
        3.5.5 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区
        3.5.6 崩塌滑坡易发性分区讨论
    3.6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
        3.6.1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
        3.6.2 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指标权重
        3.6.4 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
        3.6.5 地面塌陷易发性分区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水土环境质量与地质遗迹保护研究
    4.1 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
        4.1.1 浅层地下水质量分析
        4.1.2 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4.2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4.2.1 采样点设置与土样采集
        4.2.2 制备测试样品
        4.2.3 重金属元素与测试方法
        4.2.4 测试结果绘图与分析
    4.3 地质遗迹保护等级
    4.4 本章小结
5 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分析及分区评价
    5.1 综合分析
        5.1.1 指标分析
        5.1.2 权重计算
        5.1.3 承载力指数计算
    5.2 分区评价
        5.2.1 承载力等级分区
        5.2.2 分区讨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长期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粗颗粒冻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2 粗颗粒冻土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岩土参数数据库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特性
    2.1 川藏铁路工程概况
    2.2 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调研
        2.2.1 调研的范围
        2.2.2 调研的内容
        2.2.3 调研的结果
        2.2.4 代表性边坡
    2.3 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破坏特征
        2.3.1 边坡破坏类型—滑塌
        2.3.2 边坡破坏类型—热融滑塌
        2.3.3 边坡破坏类型—坡面冲刷
        2.3.4 边坡破坏类型—表面溜坍
    2.4 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统计规律
        2.4.1 斜坡长统计
        2.4.2 边坡宽度统计
        2.4.3 边坡倾角统计
        2.4.4 地层岩性统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粗颗粒冻土的工程特性
    3.1 粗颗粒土的快速判识方法
        3.1.1 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
        3.1.2 室内模拟试验
        3.1.3 现场对比试验
    3.2 粗颗粒土的力学参数类比
        3.2.1 角砾土的力学参数
        3.2.2 圆砾土的力学参数
        3.2.3 碎石土的力学参数
        3.2.4 卵石土的力学参数
    3.3 粗粒土的力学参数随冻融变化关系
        3.3.1 天然状态和天然冻融对比总结
        3.3.2 天然状态和饱和冻融对比总结
        3.3.3 粗颗粒土冻融前后力学参数变化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粗颗粒冻土边坡的演化特征
    4.1 非冻融阶段的稳定性
        4.1.1 模型试验的成果分析
        4.1.2 冻土边坡的计算验证
    4.2 冻融循环下的边坡演化
        4.2.1 冻融循环的作用机理
        4.2.2 冻融循环对边坡变形的影响
        4.2.3 冻融循环对边坡退化的影响
        4.2.4 冻融循环下边坡的演化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数据库系统
    5.1 数据库系统简介
    5.2 数据库系统设计过程
        5.2.1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原则
        5.2.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
    5.3 数据库系统功能实现
        5.3.1 数据的存储功能
        5.3.2 数据的查询功能
        5.3.3 数据的统计功能
        5.3.4 数据的计算功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量坡地进入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视野
        1.1.2 城市空间发展的地形地貌制约
        1.1.3 生态适应观在城乡规划学科中的应用
        1.1.4 西南地区在全国山地城市研究中的典型性
    1.2 相关概念
        1.2.1 西南山地城市
        1.2.2 坡地
        1.2.3 生态过程
        1.2.4 生态适应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城市规划学理论
    2.2 坡地规划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小结
    2.3 城市区域坡地利用现状经验总结
    2.4 小结
3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
    3.1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概况
        3.1.1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特点
        3.1.2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
    3.2 坡地特征总述
        3.2.1 坡地的形成
        3.2.2 坡地的空间特征与分类
    3.3 坡地的稳定性分析
        3.3.1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自然因素
        3.3.2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人类活动因素
    3.4 坡地的生态过程分析
        3.4.1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2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3.4.3 坡地环境自然-社会过程的复合效应
    3.5 小结
4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
    4.1 坡地地形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4.2 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2.1 对用地选址的影响
        4.2.2 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4.2.3 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4.2.4 对景观塑造的影响
    4.3 坡地开发存在的生态风险问题
    4.4 基于综合影响分析的坡地保护与利用分类
    4.5 小结
5 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
    5.1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总体原则
    5.2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基本思路
    5.3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
        5.3.1 生态保护型
        5.3.2 生态开发型
        5.3.3 综合利用型
    5.4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综合利用策略
        5.4.1 结合坡位特征的用地选址
        5.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5.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5.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5.5 小结
6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实证研究——以泸水城区西坡为例
    6.1 泸水概况
        6.1.1 地理区位
        6.1.2 资源条件
        6.1.3 城乡建设
    6.2 泸水城区西坡生态过程分析
        6.2.1 研究范围
        6.2.2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6.2.3 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6.3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分类引导策略
        6.3.1 坡地用地分析与评价
        6.3.2 坡地分类引导策略构建
    6.4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策略
        6.4.1 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使用
        6.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6.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6.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6.5 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9)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环境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分布特征
        2.3.2 地下水资源
    2.4 陕西矿产地质特征
        2.4.1 陕北黄土高原区
        2.4.2 关中平原区
        2.4.3 陕南秦巴山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1 矿产资源概况
    3.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3.2.1 矿产资源勘查
        3.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3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3.1 地质灾害
        3.3.2 地貌景观
        3.3.3 含水层
        3.3.4 水土污染及土地资源损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影响因素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差异
    4.1 矿产资源种类
        4.1.1 金属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1.2 非金属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1.3 能源矿产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2 矿产开采方式
        4.2.1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2.2 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3 开拓系统
        4.3.1 景福山磷矿地面塌陷预测
        4.3.2 石圪台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预测
    4.4 矿山工程
    4.5 本地环保意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5.1 地质灾害的防治
        5.1.1 滑坡的防治
        5.1.2 崩塌的防治
        5.1.3 泥石流的防治
    5.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5.2.1 采空塌陷
        5.2.2 不稳定边坡
        5.2.3 地下水环境
        5.2.4 土壤环境
        5.2.5 地形地貌景观
    5.3 矿区土地复垦
        5.3.1 项目区、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的界定
        5.3.2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5.3.3 土地损毁程度分析
        5.3.4 复垦方向确定
    5.4 实例对比分析
        5.4.1 神木县石圪台煤矿
        5.4.2 山阳县袁家沟铜金矿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西部开发中边坡地质环境变异态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3]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绿色矿山环境度评价[D]. 汪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洛带镇某发电厂工程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D]. 熊昊旻.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神木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李仁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川藏铁路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长期演化特性研究[D]. 艾秋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D]. 邓玉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8]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9]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D]. 曹艳妮.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边坡地质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