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关于社会革命底层的思考》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关于社会革命底层的思考》

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的《社会革命底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杰[1](2021)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8年9月26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标志着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在原晋察冀边区政府和邯郸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全国性联合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由董必武任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从1948年9月成立到1949年9月结束,虽然历时仅13个月,却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掌全国政权的“试验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华北人民政府在政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建立、法制建设、制度规定等诸方面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参加过辛亥革命,又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群体中的一员。他的一生,是同中国近百年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人民革命斗争紧紧相联系的,是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党的主要领导活动紧紧相联系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工作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期间,董必武成就斐然,尤其是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建树颇多。不仅有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更有理论的积累和创造,对新中国的全面政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参考和指导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以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思想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政权建设的理论建树、实践创新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一,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思想和法学理论、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实践的启迪,更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基础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早期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以及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领导是加强政权建设的根本、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为群众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出发点、制度保障是政权建设的基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为:将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相贯穿,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立足全面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第三,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其中政治建设主要是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全权性和至高性,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法制建设主要是厘清“三权”和强化“原则”。在厘清“三权”中,董必武针对立法权、司法权、监督权进行了探索。在强化“原则”中主要是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在经济建设中,董必武落实了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并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此外在华北人民政府时期他带领整顿了金融秩序,统一货币。在社会文化建设中,董必武主张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整顿教育秩序,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四,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即: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依法行政是重要保障。首先,党的建设始终作为首要,提出: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证、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自省自律的根本、要努力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其次,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提出了政权的权威要建立在人民信任的基础上、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人民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等一系列观点。此外,还提出了依法行政是一条重要经验,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素养、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等主张。第五,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行着历史演进与升华,为我们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不断的系统归纳,将为新时代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提供有益支撑。首先,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华北人民政府是由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是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一次民主政治协商的有益尝试。华北人民政府主张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于党的领导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并且指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涉及到政党制度、国家体制和经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中国共产党需要认识到其当前的地位与具体的作用,辩证处理好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需要将政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与党的领导功能等多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需要清楚地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要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其执政党的功能定位,以推进其功能建设,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的关键环节,在组织方面需要提升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在作风建设方面需要保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在纪律方面,全党需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而能够保持一致前进的步调。上述这些也无不闪烁着董必武的政权建设思想的历史光辉。其次,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董必武是我们党的一位法学专业大家,他不但长期从事法制建设的实际工作,而且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他认为,法制和国家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必须迅速创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主要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时候,不能再经常搞群众运动,必须进一步健全法制。董必武的法学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在华北人民政府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模糊到具体,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并且制定了宪法大纲,这对于我国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发展方针,并且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突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且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着不适合的问题,一些法律法规无法客观地反映出人民的意愿,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甚至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对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的进行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以看出,依法治国是历史经验教训的警示,在我国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依法治国,尤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结合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来不断地完善我国依法治国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期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当中,需要健全机制重视全局谋划,明确发展目标重视落实,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当前我国正在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全面依法治国道路的进行,尤其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在此其中健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与机制,从而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通过相关制度与工作机制的保障,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建设,从而带动法治中国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再次,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工作中的核心,董必武十分重视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提出:“政权关系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向”,在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时,一直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一是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所提出的群众组织力,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群众工作的深刻认识,只有在增强群众组织力的基础上才能够把握组织群众的规律,才能够向群众学习,并且不断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服务。中国共产党需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才能够从事相关的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才能够完成革命斗争工作与社会变革工作。因此党的群众组织力就要求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群众,并且进行伟大的斗争推动工程试验的发展,并且实现伟大梦想。二是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根据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与在全国考察当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的作用,人民一词也被提的频率最高、分量最重。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需要坚持不忘初心,需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一切依靠人民。

李阎[2](2021)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文中指出

王婷,苏兆霖[3](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文中指出在不断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和演进脉络,描述了这一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路和方向。

王栋[4](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党成立百年来,面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其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百年来,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等。探讨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梳理主要经验,以期汲取历史智慧,为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徐志坚[5](2021)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期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特质分析——以《共产党》月刊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政党都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政党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个政党得以存在的合法性根据。政党恰恰是一整套意识形态理论的政治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建构是通过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思想改造完成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完成的。《共产党》月刊承担了思想建构和传播的伟大职能。通过《共产党》月刊,中国共产主义的早期组织初步完成了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确定了政党使命,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思想基础。

吴怀友,武晓铮[6](2021)在《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文中提出2020年,国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持续走向深入,呈现许多新视角、新内容、新成果。其中,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对本本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寻乌调查》、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毛泽东矛盾观、毛泽东人民观以及国外毛泽东研究评介等问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研究的热点、重点,反映了毛泽东研究的最新进展。

胡树飞,刘吕红[7](2021)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文中提出1921-1927年,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经历了从为何学习、如何学习到怎么运用、成果如何的过程。他们采取了成立学习组织、译介出版着作、创建宣传读物、创办补习学校等学习举措,积累了研读经典文献、掌握精神实质、坚持学用结合等学习经验,在比较鉴别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运用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具有重要意义。

章舜粤[8](2021)在《新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宣传与讨论(1949—1976)》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前,通过延安整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在党内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观点随着"两论"学习热潮进一步普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讨论,但未能如七十年代末那场讨论一样取得广泛社会影响。与此同时,尽管在中苏论战、"四清"运动和"文革"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仍得到宣传,但正是由于在实践中严重背离了这一观点,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极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韩博韬[9](2021)在《从热烈到沉潜:中国新时期的李泽厚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时期李泽厚研究的明显不足在于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的"过剩"与学界对李泽厚的思想史研究的"忽略"。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迎来了两波论敌:前半期,文艺理论界出现"舌战李泽厚"现象;后半期,"狂人"《选择的批判》成为李泽厚研究的高潮。20世纪90年代前中期国内四位知名美学家围绕"积淀说与突破说""超越实践美学"展开的讨论,与后期学界对"告别革命论"的曲解与批判,是这一时期李泽厚研究的两大重要事件。21世纪初叶十年,国内的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呈现"公式化"特点。近十年,随着我国学术研究本土化的推进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意识的加强,李泽厚研究的广度拓及文学、宗教学、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中国近十年李泽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超21世纪初叶十年。

张会芳[10](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续)》文中指出四、关于中共一大的研究中共一大研究历来是中共创建史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资料整理出版,学界对中共一大开会日期、代表人数、代表资格、会议内容、巡捕闯入会场事件等都作了进一步探讨。(一)一大是不是中共成立的标志?传统观点主要以一大召开作为中共成立的标志。近年来,学界突破过去的认识框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中共成立应从1920年上海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开始计算。关于具体时间,又有1920年5月(1)、6月(2)、

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的《社会革命底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的《社会革命底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历史基础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董必武依法执政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
        (二)列宁苏维埃政权治理思想与实践给董必武以深刻启迪
        (三)参与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积淀
        (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权建设智慧的营养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反思
        (二)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经验
        (三)革命斗争实践经验的升华
        (四) 西柏坡时期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
第二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党的领导是政权建设的核心
        (二)党的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为人民谋幸福是政权建设的立足点
        (四)制度法规是政权建设的保障
    二、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将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相贯穿
        (二)将政策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三)将立足全局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第三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主要的政权建设实践探索
    一、政治建设
        (一)重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二)主张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权模式
    二、法制建设(上)-厘清“三权”
        (一)关于立法权建设的探索
        (二)关于司法权建设的探索
        (三)关于监督权建设的探索
    三、法制建设(下)-强化“原则”
        (一)健全新民主主义的行政法令、法规,落实“有法可依”原则
        (二)健全司法审判制度,落实“有法必依”原则
        (三)健全公职人员队伍守法、惩罚制度,落实“依法办事”原则
    四、经济建设
        (一)推进土改工作,恢复农业生产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
        (三)整顿金融秩序,统一货币
    五、文化教育建设
        (一)发展和改革教育制度
        (二)整顿教育秩序
        (三)号召并实施“科教救亡兴国”策略
第四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党的建设始终为首要
        (一)从严治党是把党建设好的永恒保障
        (二)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是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构建管党治党的思想体系
    二、关心群众利益是根本立足点
        (一)政权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信任基础上
        (二)人民权利永远属于人民
        (三)人民的生活需要是政权建设的中心任务
    三、坚持依法执政是关键点
        (一)各级干部要训练依法行政的素养
        (二)依法行政节约管理成本
        (三)依法行政将政府工作纳入有序运行轨道
第五章 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从“党是领导的关键”到“党是领导一切的”
        (一)党的领导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
        (二)辩证处理党政关系使政府更高效地良性运转
        (三)干部队伍建设是实现党正确领导政府的关键环节
    二、从奠基依法行政到实施全面依法治国
        (一)创新依法行政路径
        (二)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法治中国之路径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从关注民众生活到以人民为中心
        (一)关注民生是华北人民政府工作的着眼点
        (二)人民在共产党人心中的分量最重
        (三)凝聚人民力量,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渊源与理论根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根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共同富裕思想萌芽
    (一)共同富裕理想的萌芽
    (二)对实现共同富裕途径的最初探索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政策措施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共同富裕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二)发展生产力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
    (三)农村生产合作社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四)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五)实现共同富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五)“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
    (六)共同富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
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二)新发展理念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引领
    (三)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五)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
    (六)设计阶段性目标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七)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有效方法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时代新课题

(4)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1921-194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巩固与调适(1949-197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转型与繁荣发展(1978-2012)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提出与构建(2012至今)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贡献
    (一)开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二)为党的政治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学理依据
    (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四)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经验
    (一)首要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价值立场: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
    (三)重要资源: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四)传播阵地: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

(5)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期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特质分析——以《共产党》月刊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理论来源
    第一,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共产党》月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思想来源。
    第三,《共产党》月刊统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政治意识形态表达。
二、《共产党》月刊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系统的构建
    第一,《共产党》月刊为共产党在中国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共产党》月刊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提供了理论资源和实践范例。
    第三,《共产党》月刊为新生的党组织做了革命路线的指引。
三、《共产党》月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进行政党意识形态构建中的理论批判
四、《共产党》月刊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构的中国化进程

(6)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
二、关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研究
三、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研究
四、关于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调查工作的研究
五、关于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
六、关于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的研究
七、关于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
八、关于毛泽东矛盾观的研究
九、关于毛泽东人民观的研究
十、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评介

(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1.“揭开神秘的面纱”: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2.“千方百计求真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举措
    3.“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以唯物史观为切入点扩展学习内容
二、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成果运用
    1.“在比较鉴别中选择”: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2.“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革命问题
    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当代启示
    1.经验与启示:党的早期领导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
    2.继承与创新:党的早期领导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运用

(8)新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宣传与讨论(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宣传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三、从中苏论战到“四清”和“文革”: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结语:历史教训与启示

(9)从热烈到沉潜:中国新时期的李泽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80年代:“舌战李泽厚”现象与《选择的批判》
二、20世纪90年代:“超越实践美学之争”与“告别革命论”
三、21世纪初叶: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的公式化
四、近十年李泽厚研究的多元化
五、结语

(10)新世纪以来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关于中共一大的研究
    (一)一大是不是中共成立的标志?
    (二)中共一大的发起与筹备
    (三)中共一大的召开和闭幕时间
    (四)中共一大会址与中共诞生地
    (五)中共一大代表人数与代表资格
    (六)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和作用
    (七)陈独秀、李大钊缺席中共一大的原因
    (八)中共一大会场被搜查之谜
    (九)中共一大产生的领导机构和重要文献
    (十)中共成立前后的重要活动
五、关于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共建党关系的研究
    (一)苏俄境内早期华人共产党组织及其活动
    (二)苏俄、共产国际代表和相关机构对华早期活动
    (三)朝鲜共产主义者与中共建党
    (四)苏俄、共产国际对中共创建的历史作用
    (五)苏俄、共产国际对早期中共的影响
六、关于中共早期人物的研究
七、结 语

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的《社会革命底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人民政府时期董必武政权建设思想与实践探索研究[D]. 李仁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向度研究[D]. 李阎. 河北大学, 2021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演进脉络与发展创新[J]. 王婷,苏兆霖.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6)
  • [4]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J]. 王栋. 东岳论丛, 2021(11)
  • [5]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期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特质分析——以《共产党》月刊为视角[J]. 徐志坚. 学习论坛, 2021(06)
  • [6]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J]. 吴怀友,武晓铮. 毛泽东研究, 2021(05)
  • [7]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J]. 胡树飞,刘吕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8]新中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宣传与讨论(1949—1976)[J]. 章舜粤.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1(02)
  • [9]从热烈到沉潜:中国新时期的李泽厚研究[J]. 韩博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10]新世纪以来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续)[J]. 张会芳. 中共党史研究, 2021(04)

标签:;  ;  ;  ;  ;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重读李达同志《关于社会革命底层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