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皮试300例观察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300例观察

一、3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乐,张明,郗春梅[1](2021)在《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以为临床提高破伤风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需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18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皮试前饮酒情况将其分为A组(24 h内未饮酒)、B组(0~12 h内饮酒)、C组(13~24 h内饮酒)。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比较三组患者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患者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低于B组、C组(P<0.05);C组患者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伤口深度、饮酒情况、自身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口深度、饮酒情况、自身状况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伤口深度、饮酒情况、自身状况是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时需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以减少假阳性现象的产生,提高皮试的准确性。

张玉梅,喻娟,余倩[2](2020)在《基于品管圈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于品管圈(QCC)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QCC模式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荨麻疹消失时间、休克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对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应用基于QCC模式的急救护理可以使病人过敏反应症状快速消失,改善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并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依从性。

江晓萍,庄丽玲,郑桂凤[3](2020)在《酸性氧化电位水降低破伤风皮试假阳性率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替代75%乙醇消毒液应用于破伤风皮试消毒的可行性,为降低破伤风皮试假阳性率提供依据。方法试验组:选择前臂下段尺侧皮肤为试验区域,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皮肤,进行破伤风(thrombin AT-Ⅲ complex,TAT)皮试,观察判断皮试结果,若出现皮试阳性者,则在同一人对侧前臂下段尺侧皮肤同法消毒后皮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皮试方法同前。结果假阳性率试验组2.7%,对照组12.3%,对照组假阳性率高于试验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引起假阳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75%乙醇消毒液,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石睿[4](2020)在《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4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特征,从而为本地区的毒蛇咬伤特点、致病机制及毒蛇咬伤防治工作的开展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本院自拟蛇伤一号方的外用,自拟蛇伤解毒汤的内服在治疗毒蛇咬伤方面的相较于季德胜蛇药的优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客观数据,将自拟蛇伤一号方和自拟蛇伤解毒汤申报成为院内制剂,进而在本地区进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各类毒蛇咬伤患者合计348例,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毒蛇种类、发病年龄段、受伤月份、受伤后到医院就诊时间、受伤部位、所在地区等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收集同时期病例资料完整的毒蛇咬伤患者合计6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1组治疗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加季德胜蛇药口服治疗,对照2组治疗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加自拟蛇伤一号方外敷,观察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加内服自拟蛇伤解毒汤,再用自拟蛇伤一号方外敷,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身和局部中医证候积分、肢体肿胀程度、凝血相关指标、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等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泸州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合计296例,泸州周边地区毒蛇咬伤患者合计52例。7月、8月、9月,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例数在这一时期呈现出高峰状态;毒蛇咬伤患者中,中老年人占多数(41岁-50岁、51岁-60岁);大部分毒蛇咬伤患者在24小时以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咬伤人群的毒蛇,大部分是蝮蛇;咬伤部位主要是四肢,即下肢和上肢为主,躯干部和颜面部少见。(2)观察组显效率为95.00%,对照1组显效率为70.00%,对照2组显效率为75.00%,两两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而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显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这表明内服加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疗效确切。同时,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对治疗前后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我们发现在治疗的0、3、6天,各组内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3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中医局部与全身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局部与全身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各组内的TT、CK-MB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TT、CK-MB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的的TT、CK-MB均显着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值均<0.05),但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的TT、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肢体肿胀的改善方面,在治疗的0、3、6天,各组内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3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P值均<0.05),但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治疗的6天后,经方差分析,三组患者间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均显着低于对照1组(P值均<0.05),但观察组与对照2组的肢体肿胀程度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的自拟方的疗效优于季德胜蛇药,而内服加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总体上优于单纯内服或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模式,值得推广研究。

张世花[5](2019)在《1例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文中认为1例外伤患者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抢救24h后脱离危险,通过对本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有如下护理体会:皮试液配制的环节控制,做试验前,一定要询问既往过敏史,向患者耐心解释药物的作用、注射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张炜[6](2018)在《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破伤风由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的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分泌的神经毒素引起,其临床特征是肌肉痉挛,随着病情进展,轻微的刺激也有可能诱发全身强直性发作,从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是一种特异性感染。我国早在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破伤风的记载[1]。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全

陈露萍[7](2018)在《破伤风抗毒素阴性注射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改进注射法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注射,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注射抗毒素,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0%显着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传统方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风险大,应用改进注射法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风险。

孟翠萍,桂翠萍[8](2016)在《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各种意外损伤呈上升趋势,患者受伤后在我院相关科室清创缝合伤口后,都要来我科行破伤风抗毒素注射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破伤风抗毒素(TAT)是将破伤风类毒素给马注射,使马产生特异性抗体,取其血清精制而成,其可以中和破伤风毒素,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杆菌感染。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异体蛋白,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

曹娥慧[9](2016)在《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原因,认为破伤风抗毒素起效快,疗效好,既方便又经济,是预防破伤风的首选药物,但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假阳性率较高,护士应采取措施减少各种可能导致TAT皮试假阳性的因素,减少行脱敏注射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情况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10](2016)在《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为开展上市后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TAT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关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目前TAT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破伤风被动免疫和破伤风治疗;大量安全性研究显示,其皮试阳性率较高,主要与患者体质、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及其他原因造成假阳性过高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结论 TAT仍是国内为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的首选注射药物,建议在缶床应用中应重视过敏,注意观察,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的破伤风预防指南和规范,促进合理用药。

二、3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比较
    2.2 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2)基于品管圈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酸性氧化电位水降低破伤风皮试假阳性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TAT皮肤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1.3.2 皮试假阳性的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第二部分 60例毒蛇咬伤患者中医药干预的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毒蛇咬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症状与体征积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1例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病例介绍
2 抢救过程
3 护理体会
4 讨论

(6)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2 临床表现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3.2 实验室诊断
    3.3 鉴别诊断
4 预防
    4.1 主动免疫
    4.2 被动免疫
    4.3外伤后破伤风预防推荐意见
5 治疗
    5.1 镇静镇痛和肌松治疗, 纠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5.2 清创和抗破伤风梭菌治疗
    5.3中和毒素
    5.4 支持治疗
6 呼吁及建议

(7)破伤风抗毒素阴性注射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300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马乐,张明,郗春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32)
  • [2]基于品管圈模式的急救护理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变态反应病人中的应用[J]. 张玉梅,喻娟,余倩. 全科护理, 2020(36)
  • [3]酸性氧化电位水降低破伤风皮试假阳性率应用研究[J]. 江晓萍,庄丽玲,郑桂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9)
  • [4]348例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D]. 石睿.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 [5]1例破伤风抗毒素过敏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 张世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6)
  • [6]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J]. 张炜. 感染、炎症、修复, 2018(04)
  • [7]破伤风抗毒素阴性注射法的研究[J]. 陈露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85)
  • [8]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探讨[J]. 孟翠萍,桂翠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16(20)
  • [9]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原因分析[J]. 曹娥慧.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06)
  • [10]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 中国药物警戒, 2016(01)

标签:;  ;  ;  ;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300例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