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

我院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

一、我院利用微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邱瑶,赵新才,朱万虎,徐嵘,郭澄,张剑萍[1](2021)在《PBL主导的多元教学法用于药师肿瘤专科临床实践带教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药师在肿瘤科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作为主导,结合授课教学法(LBL)和案例教学法(CBL),从临床药师的工作认知、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环节入手,对青年药师进行肿瘤专科临床药学培训。结果通过临床教学实践,青年药师逐步建立了临床思维,熟悉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结论以PBL为主导的多元教学模式,提高了带教效率,提升了青年药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可进一步完善培训及考核内容,更好地开展药师临床实践工作。

秦子楠[2](2021)在《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目的:传承《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古代典籍“中药药嘱”思想,结合目前指导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创新应用“中药饮片药嘱单”,促进智慧药学发展。方法:(1)文献研究:①梳理截止至202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出台和发布的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和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内涵和规范化发展现状;②梳理“中药药嘱”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中药药嘱内容体系。(2)临床调查研究:面向北京地区三甲医院、三级医院、二甲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不同职称中药师,采用“问卷星”应用软件开展中药师对传统中药煎煮技术和汤剂服用方法认知情况的线上调查。收回10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构建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636个《中国药典》收录的饮片品种和433个不同规格的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②构建中药经方库:参考《伤寒论》《伤寒论讲义》,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113个经典方剂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③构建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十八反”、“十九畏”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中药饮片用药规则;④构建药嘱信息术语库:参考《中药调剂学》《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用药知识;⑤基于SOA构架和B/S/S构架,利用Caché数据库及基于CSP的组件技术、M技术、工作流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和流量中心;⑥采用IMedical数字化医院系统集成4个基本信息数据库和5个功能中心,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北京中医医院门诊中药房患者,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针对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①目前我国已有处方点评、处方调剂、处方审核及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但面向临床的用药指导等工作尚待规范。②“中药药嘱”思想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伤寒论》,完善于《备急千金要方》,成熟于《本草纲目》,为现代中医临床药学开展中药药嘱服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③参考《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了中药药嘱内容体系,内容包括煎煮技术、服药规范、用药告知和药物贮藏方法。(2)临床调查研究:线上调查共收回104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发现:①在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中,超过60%的中药师对中药煎煮器具、中药是否需要浸泡、中药浸泡时间判断方法、中药煎煮加水量判断方法、煎煮加水量和煎煮火候等问题有统一的认知,而对不同类型方剂的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尚未形成统一;②在汤剂服用规范的认知调查中,超过50%的中药师对服药温度的判断、服药时间的选择和成人、不同年龄儿童的服药剂量有统一认知。(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共收录2025条中药饮片基本信息,其中含药典品种信息1592条,共涉及636个(包括炮制品)药典收录饮片品种,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信息433条。数据内容包括:“饮片名称”“处方应付”“饮片别名”“饮片拉丁名”“基源”“用药部位”“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特殊煎服方法”“禁忌症”“使用注意”“用药告知”“老人用药”“儿童用药”“是否为炮制品”“炮制方法”“是否为贵细药材”“饮食禁忌”“贮藏方法”和“执行标准”,共计25项内容;②中药经方库共收录113首《伤寒论》方剂的数据内容,内容包括“方剂名称”“处方组成”“所含药味”“主治病证”“煎煮方法”“服用方法”“使用注意”7项;③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配伍禁忌规则“十八反”和“十九畏”,中药饮片的“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和“审核最大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禁忌规则内容;④药嘱信息术语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煎煮方法(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煮加水量、煎煮温度和特殊煎煮方法)、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服药剂量、服药次数、服药温度、服药时间和特殊服药方法)、用药告知(药后护理、服药禁忌和健康指导)和药物贮藏方法4类。⑤信息化构建了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中药经方库、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药嘱信息术语库4个数据库和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流量中心5个功能中心,形成了以“四库五中心”为主要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患者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具有指导内容丰富、指导语言通俗易懂、能切实有效地指导患者煎药和服药的优点;87.3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的使用对指导患者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有帮助,97.89%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构建的中药饮片药嘱单持满意态度。结论: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应立足于中医药传统实践经验,传承古人的宝贵经验,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为临床药学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便利。通过构建以“四库五中心”为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促进了在线审方、复核发药、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和规范化服务,提高了医疗机构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万素馨,方伟,黄道秋,孙秋艳,邓礼娟,陈晨[3](2020)在《重庆市39家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庆市等级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探讨优化我市临床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地域、医疗机构级别,兼顾综合与专科医院,选取重庆市50家样本医疗机构(包括15家三级医院、25家二级医院和10家一级医院),对其临床药师队伍及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状况等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共回收45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0%,其中合格问卷39份,合格率86.67%。39家医疗机构中设置临床药学部门的有32家(82.05%)、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有4家(10.26%)。39家医疗机构均配有专职药师,共计239人,平均每家医疗机构6.13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其中专职临床药师4.5人/家,多数医疗机构专职临床药师为2~5人(25家);临床药师主要参与工作的临床科室占比排序前5位依次为呼吸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ICU)、肿瘤科,大部分临床药师(16家,42.11%)在临床的工作时间占比为>50%~≤80%;在开展的临床药学项目方面,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处方医嘱点评、查房、会诊、编辑出版药讯的医疗机构数量较高(28~37家,>70.00%)。28家(78.95%)暂未开展治疗药物监测项目;39家(100%)医疗机构均开展了患者用药教育工作,以宣传栏(30家,78.95%)、科普讲座(28家、73.68%)和用药教育表(28家、73.68%)的形式较多,用药教育内容以注意事项(39家,100%)、用法用量(37家,97.37%)、不良反应(36家、94.74%)为主;29家医院开展了临床药学科研工作(73.68%),以合理用药研究(28家,73.68%)为主;5家(12.82%)医疗机构开设了联合药学门诊、2家(5.12%)开设了独立药学门诊,其余均未开设药学门诊(26家,66.67%)。本次调查发现药学服务存在科室病区床位覆盖不全、药学部门科研基础薄弱等问题。建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可采取加强多层次临床药学人才梯队建设、探索培养驻科临床药师、评选和建设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立临床药师激励机制等方式,各级医疗机构可采取多途径加快临床药师培养、增加药师门诊宣传、改变病区工作模式、培养特色专科临床药师、完善继续教育途径及路径、增强科研实力等方式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宁鹏飞[4](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金经,王先利,汤静[5](2018)在《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学专科建设的实践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妇产科专科医院,我院通过妇产科临床药学实践,从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建立临床药师人才培养梯队、加强妇产科相关科普宣传以及挖掘临床药学科研潜力4个方面着手,形成具有妇产科特色的专科建设体系及临床实践模式,可为专科医院药学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苏芬[6](2018)在《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从临床药学服务的概念、现实需求以及发展现状等方面着手,以理论研究与数据调查相结合,依据吉林省医疗机构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与国家文件、医改方向及国内外优秀临床药学服务发展成果找差距,发现吉林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不足,探讨优化及改善吉林省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策略方法;以期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引领下,为实现患者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用药,提高治愈率,促进民众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对策与建议。方法:将吉林省现有的三级甲等医院按照综合类、专科类进行分类抽样,从中选取8所医院,利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所选取医院的临床药师、患者进行调查,收回问卷并统计有效调查数据;对医师及医院管理人员以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录入Excel及Epi Data 3.0进行分类整理,在数据审核无误后通过统计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讨论: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符合国家文件要求,但发展程度良莠不齐,部分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对药学服务总体目标、内容及作用的理解和评价大体一致,但临床药师对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估方面表示欠缺者比例也较大,达到65%,多数临床药学人员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来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水平及临床能力;医院临床药师数量较少也限制了临床药学服务的提供;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内容不甚了解,甚至有接近20%的受调查患者不知道临床药师这种职业的存在,但绝大部分的受调查者都充分肯定了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大多数医师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表示支持,其对临床药师提供庞杂的药学信息有较大需求,然而对临床药师临床用药建议的采纳率并不高,在医院工作过程中,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与医师合作参与治疗的程度较差;医院管理人员普遍对临床药学服务有一定的了解,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诸多医院是在取消药品加成后才开始设置临床药师。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所调查到的有关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现状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此六项对策和建议:完善教育结构,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丰富药事咨询,提升药师的沟通技巧;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医院药学软硬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认知。

张磊[7](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张鹏[8](2016)在《某二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我国与美国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发展水平,结合新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以及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以某二甲医院为对象,系统研究该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内容和现状,以发现该院现有药学服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该院全面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以适应在我国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医院药学服务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要求。方法: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和比较研究法概括、总结我国与美国医院药学服务的内容和发展水平,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该院药学人员对药学服务认知度以及临床科室对药学服务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已开展的药学服务内容概括总结及相关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在合理用药、基本药物管理、抗菌药物管理、处方点评、超说明书用药、不良反应报告监测、药物咨询、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药学服务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深入,科研水平低下,药师服务能力不足,临床药师经验缺乏;在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分析、药物配伍分析方面没有广泛深入地开展;肠外营养配置、医院制剂研究、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工作尚未开展,与国内外药学发展水平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结论:该院应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加强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药师参加临床药师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药学人员的整体水平,还应加强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利用分析、制剂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临床用药全程监测工作的开展,重视临床药学工作,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让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现个性化给药、合理用药、规范药学服务工作。药学服务应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丰富药学服务内容,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减少用药错误,促进合理用药观念的普及和落实。

尹骏[9](2014)在《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的建立和在化疗医嘱点评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开发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提高医院临床药师医嘱点评工作的效率,简化医嘱点评的操作,系统建成后可应用于实际工作。方法:以抗肿瘤药物医嘱为对象,对医嘱点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需求分析,将医嘱点评的瓶颈问题和所需信息支持内容整理归纳,依据需求分析结果建立系统模型,对系统所需达到的开发目标进行数字重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和信息技术,在HIS框架中开发病历筛选功能单元和信息查询模块,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采用模拟测试方法,模拟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对系统的反应时间和设计目的进行测试。采用对照的方法,对使用系统和不使用系统点评同一批病历中的医嘱所耗费的时间和工作效率进行比较,观察采用新系统后点评效率是否优于原有方法。结果:开发的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的全部功能均能够实现。该系统病历筛选功能在耗费时间和筛出数量上优于原有筛选方法,可以大幅减少筛选病历花费的时间,平均用时可控制在15分钟内。同时在筛出病历的准确性上也不逊于原方法,还可以减少漏筛病历,测试中系统比原方法筛出的可用病历均多于原方法并减少人力耗费。信息查询模块运行稳定,符合设计要求,30份病历信息均可以正常查阅。测试中使用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系统点评医嘱比原有点评方法效率更高,点评一份病历花费时间平均减少10分钟。与合理用药软件自动点评功能相比,效率高,准确度也高。结论: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符合实际工作要求,药师应用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医嘱点评工作效率。

孙鉴[10](2014)在《我国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效模式的探讨》文中认为近几年来,社会上“求医难,求医贵”的呼吁日趋激烈,百姓的就医成本的不断提升加上医疗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的下降,我国的医患矛盾以及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的不断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如何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以及应用,无疑为现代医患矛盾的解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自身医疗成本支出的降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改善途径与渠道。利用有效的临床药学服务,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缓解日益竞争的医患矛盾。鉴于此,本课题期望对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情况系统分析、深入评价,同时借鉴国外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优秀经验,找出在现阶段以及现有条件下可改善的点以及措施,为医患纠纷的减少、医患关系的改善、保证人们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同时也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更好的帮助卫生行政部门参考构建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经过系统分析我国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发展中存在问题,综合了现代欧美国家临床药物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制定《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从管理制度、硬件建设、采购和验收、保存、使用和服务等五方面对现有的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予以优化和完善,从而提升临床药物服务质量。其次,改革临床药学教育。其包涵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即与现代医学专业一样,采用一贯制7年教育培训模式,4+1+2的培养制度,前四年是理论学习,中间一年是过渡阶段,,最后两年则是实习阶段;第二层面,则是教育方式的改革,建立临床药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制,加强对高层次临床药师的培养。再次,强化管理医院内部个部门,加快落实药学服务规范。,包括建立健全医院药学服务机制与开展医院药学服务需要持续的行动,从软件以及硬件两方面完善和优化医院药师继续教育工作。最后,完善医院药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合理的再教育培训机制,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保证整体医疗机构内部药物服务人才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更好的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和给予患者满意度服务。

二、我院利用微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利用微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PBL主导的多元教学法用于药师肿瘤专科临床实践带教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方法
    1.1 带教老师
    1.2 带教对象
    1.3 带教目标
    1.4 带教模式
2 应用
    2.1 PBL在临床药师工作认知中的应用
    2.2 LBL,CBL,PBL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应用
    2.3 PBL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讨论
    3.1 3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评价
    3.2 多元教学法的成果
    3.3 培训及考核仍需完善
    3.4 小结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1 国际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2 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3 医疗机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4 小结
    二 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1 国家指导政策分析
        2 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分析
        3 智慧医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古籍梳理和当代政策分析的中药药嘱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1 药嘱思想的源流追溯
        2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我国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分析
        1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2 其他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中药煎煮和汤剂服用认知调查的“中药药嘱”问卷分析研究
    第一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
        1 基本信息
        2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前技术”的认知调查
        3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中技术”的认知调查
    第二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汤剂服用方法的认知调查
        1 服药温度的认知调查
        2 服药时间的认知调查
        3 服药剂量的认知调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第一节 数据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基本数据库
        1 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
        2 中药经方库
        3 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
        4 药嘱信息术语库
    第二节 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技术
        1 系统构建方向
        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 系统构建技术
    第三节 智能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功能中心
        1 审方中心
        2 药嘱中心
        3 监测中心
        4 流量中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反馈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 被调查对象获取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的途径调查
        3 被调查对象对中药煎煮和服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度调查
        4 被调查对象煎煮和服用中药的习惯调查
        5 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重庆市39家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药学部门设置情况
    2.2 临床药学工作人员情况
    2.3 临床药师在临床科室的工作情况
        2.3.1 参与工作的主要科室
        2.3.2 临床药师在临床的工作时间
    2.3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选择中的作用的调查情况
    2.4 临床药学项目在医疗机构开展的情况
        2.4.1 临床药学项目开展的总体情况
        2.4.2 治疗药物监测开展情况
        2.4.3 患者用药教育开展情况
        2.4.4 临床药学科研工作情况
        2.4.5 药学门诊及用药咨询开展情况
3 分析与建议
    3.1 我市临床药学服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3.2 建议
        3.2.1 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3.2.2 各级医疗机构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4 我市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4)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1.2.4 本文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2.2.4 人才培养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3.3.1 辅助医学研究
        3.3.2 辅助临床诊断
        3.3.3 医院管理
        3.3.4 医学情报检索
    3.4 综合评价分析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4.5 综合评价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1.1 我国药学服务发展背景
        1.2 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情况及研究进展
    2 国外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2.1 美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情况及研究进展
        2.2 日本临床药学服务发展情况及研究进展
    3 他国临床药学服务经验借鉴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概况
    2.1 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
    2.2 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调查设计
第3章 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调查情况及研究结果
    3.1 临床药师调查情况及研究结果
    3.2 患者调查情况及研究结果
    3.3 医师对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态度调查及结果分析
    3.4 医院管理人员的调查情况及研究结果
第4章 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临床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4.2 药师沟通技巧欠缺
    4.3 药学监护程度不足
    4.4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4.5 药学资源不足限制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效果
    4.6 公众对临床药师的认知及信任度不高
第5章 对提升吉林省临床药学服务能力的建议
    5.1 完善教育结构,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5.2 丰富药事咨询,提升药师的沟通技巧
    5.3 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临床药学服务质量
    5.4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5.5 加强医院药学软硬件建设
    5.6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某二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1 研究背景
    2 美国与我国药学服务概述
        2.1 美国药学服务
        2.2 我国药学服务
    3 医院药学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3.1 医院药学服务
        3.2 医院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某二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4 结果与讨论
        4.1 药学部基本情况
        4.2 药品管理工作
        4.3 处方点评工作
        4.4 临床用药监测评价
        4.5 药物利用分析
        4.6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4.7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
        4.8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4.9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
        4.10 门诊药物咨询服务
        4.11 药学人员对药学服务的认知度调查
        4.12 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满意度调查
    5 结论
        5.1 药学服务主要以药品调剂为主,全方位服务发展不足
        5.2 药学科研水平很低
        5.3 医院管理理念及体制对药学重视程度不够
        5.4 临床药学发展薄弱
        5.5 药品宣传教育尚未普遍开展
    6 对策与建议
        6.1 重视窗口药学服务,丰富药学服务内容,提供全程化的药学服务
        6.2 重视并加强临床药师工作
        6.3 加强药品信息公开
        6.4 建立新型监测管理系统
        6.5 加强和完善TDM建设
        6.6 提高药学科研水平
        6.7 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患者用药教育与咨询
    7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8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9)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的建立和在化疗医嘱点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需求分析
    2.抗肿瘤药物辅助系统的开发流程
        2.1 病历筛选功能的开发
        2.2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信息查询模块的开发
    3.系统测试及应用
        3.1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筛选功能的测试
        3.2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信息查询模块的功能检验
        3.3 效果确认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附件1 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我国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效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临床药学服务研究现状
        1.1.2 国内临床药学服务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比较法
        1.2.3 信息研究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临床药学服务概念与内容
    2.1 临床药学服务基本概念
        2.1.1 临床药学
        2.1.2 临床药学服务
        2.1.3 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2.2 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
    2.3 建立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意义
        2.3.1 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3.2 降低医药费用
        2.3.3 满足医护人员的需要
        2.3.4 满足大众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需要
第三章 国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3.1 加拿大临床药学服务简介
        3.1.1 加拿大临床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
        3.1.2 加拿大临床药学服务主要内容
    3.2 日本的临床药学服务简介
        3.2.1 日本临床药学服务管理概况
        3.2.2 日本的临床药学教育
    3.3 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
    4.1 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简介
    4.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现状
        4.2.1 主体模块
        4.2.2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一般程序
        4.2.3 齐鲁医院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带来的成果
    4.3 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分析
        4.3.1 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
        4.3.2 药学教育的严重滞后
        4.3.3 药师队伍自身素质不高
        4.3.4 药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待遇问题
第五章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初探
    5.1 制定《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法律章程
        5.1.1 管理制度
        5.1.2 硬件建设
        5.1.3 采购和验收
        5.1.4 保存
        5.1.5 使用和服务
    5.2 改革临床药学教育
    5.3 强化医院内部管理,促进药学服务规范的落实
        5.3.1 建立健全医院药学服务机制
        5.3.3 开展医院药学服务需要持续的行动
    5.4 完善医院药师继续教育工作
第六章 我国医疗机构构建门诊住院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的具体模式
    6.1 针对门诊患者的药学服务
        6.1.1 在门诊设置专门的门诊患者用药的咨询窗口
        6.1.2 门诊药房规范取药
        6.1.3 门诊临床药师良好服务
        6.1.4 门诊处方抽查
    6.2 开展住院患者的药学服务
        6.2.1 每周定期深入临床参与查床,指导临床用药
        6.2.2 抽查病历
        6.2.3 每月编写《药讯》读物
        6.2.4 加强监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6.2.5 为住院患者、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物咨询
    6.3 药剂科做好临床药师的系统评比与监督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我院利用微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PBL主导的多元教学法用于药师肿瘤专科临床实践带教效果分析[J]. 邱瑶,赵新才,朱万虎,徐嵘,郭澄,张剑萍. 中国药业, 2021(16)
  •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D]. 秦子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重庆市39家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万素馨,方伟,黄道秋,孙秋艳,邓礼娟,陈晨. 中国药房, 2020(01)
  • [4]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5]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学专科建设的实践体会[J]. 金经,王先利,汤静.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8(06)
  • [6]吉林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苏芬.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8]某二甲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鹏. 山东大学, 2016(03)
  • [9]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辅助系统的建立和在化疗医嘱点评中的应用[D]. 尹骏.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5)
  • [10]我国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效模式的探讨[D]. 孙鉴.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我院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