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蛇类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一、乌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支立标[1](2021)在《乌鳢模仿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的对比试验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日趋旺盛,所以也催生了乌鳢的养殖热潮,但苗种不能大规模繁殖成了养殖中的瓶颈。多年来乌鳢的苗种供应一直都是以自然繁殖为主,繁殖的规模小,操作方法比较原始,苗的规格也极不整齐,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要。另外近年来,乌鳢的繁殖多是以家庭的小规模繁殖为主,地域性比较强,这样就造成了近亲繁殖,乌鳢的许多优良性状不断消失,生长速度慢,发病率逐年增多,品质下降,

胡世康[2](2020)在《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都是我国淡水重要养殖品种,本文将生物絮团应用到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交换水养殖系统当中,从多方面探究这种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和杂交鳢产生的影响,旨在为其健康高效绿色提供理论参考。本实验首先接种培养生物絮团,然后用生物絮团培养池和非生物絮团培养池做对比,分别设置3个平行组,生物絮团培养池除了添加生物絮团菌种外,每天补充碳源氮源,依据p H变化情况添加碳酸氢钠维持p H,实验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亚硝酸盐氮浓度整体上呈升高趋势,浓度数值最高为0.45 mg/L;实验组和对照组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整体上呈波动状态且浓度数值在4.0 mg/L以下,;从8月25号到9月4号,实验组氨氮浓度为1.56+0.67 mg/L,对照组氨氮浓度为3.63+1.13 mg/L,;整个实验期间,实验组的p H一直都在7.8以下,而对照组的p H在8.2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总碱度含量的变化呈波动状态且数值保持在70.0 mg Ca CO3/L之内;实验期间水温基本维持在27+2℃。实验组在8月28号测量出生物絮团,一天之后对照组也可以测出沉降物,絮团培养周期为24天。其次,将培养好的生物絮团应用到大口黑鲈零水交换养殖当中,设置3个平行组,养殖密度为100尾/m3,每组放苗150尾,初始平均体长为(6.2+0.749)cm,初始平均体质量为(4.72+0.673)g,实验周期为109天,这种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成活率为100%,日平均增长0.097+0.002 cm,日平均增重0.928+0.044 g。当生物絮团系统稳定以后,将氨氮浓度维持在1.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维持在0.5 mg/L左右,硝酸盐氮维持在33.0+2.0 mg/L左右,人为添加碳酸氢钠使p H维持在7.9+0.5。从营养方面看,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的大口黑鲈和高位池大换水养殖的大口黑鲈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710+0.768)%和(20.200+1.723)%,且鲜味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高位池养殖大口黑鲈。生物絮团提高了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鲸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丰度。用同样的方法将生物絮团应用到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当中,设置3个平行组,养殖密度为50尾/m3,每组放苗100尾,箱体B1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4.29+1.136)cm,平均体质量为(38.8+4.975)g,箱体B2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2.56+0.626)cm,平均体质量为(24.7+3.661)g,箱体B3杂交鳢鱼苗平均体长为(12.425+1.028)cm,平均体质量为(25.225+5.139)g,实验周期为69天,结果证明,生物絮团可以将水中氨氮浓度维持在1.0 mg/L左右,亚硝酸盐氮维持在0.5 mg/L以下,硝酸盐氮维持在33.0+2.0 mg/L,人为添加碳酸氢钠使p H维持在8.0左右。3个箱体杂交鳢成活率都在90.0%以上,日均增长0.090+0.008 cm,日均增重1.130+0.024 g。在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上,生物絮团零水交换养殖杂交鳢均低于高位池和土池养殖杂交鳢,尤其是粗脂肪的含量,高位池杂交鳢(1.580+0.323)%和土池杂交鳢(1.960+0.587)%粗脂肪的含量约是生物絮团零水交换养殖杂交鳢(0.770+0.081)%的2~3倍。生物絮团零换水养殖的杂交鳢与高位池和土池养殖杂交鳢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920+1.138)%、(21.193+0.358)%和(18.657+0.620)%,生物絮团养殖杂交鳢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都低于高位池养殖杂交鳢。生物絮团提高了变形菌门、不动杆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丰度。

刘凯[3](2020)在《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配偶选择对于物种的形成和进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行为中,配偶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选择行为。动物会通过收集多方面信息来衡量配偶质量,并据此作出符合其偏好的择偶策略来提高繁殖成功率、提升后代适合度。与雌性配偶选择相比,对于雄性择偶偏好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并改变其性格特征。但是环境因素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配偶选择目前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环境因素对于两性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入侵中国地区的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Baird&Girard,1853)为模型动物,引入计算机模拟动画技术,结合实验室和野外环境从季节波动、捕食风险、社会因素等方面探究了环境因素对该物种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试图揭示西部食蚊鱼在不同环境下配偶选择的适应性对策。得到了如下结果:(1)通过对全国五个采样点的野生西部食蚊鱼(G.affinis)进行行为学(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测定,验证了计算机模拟动画在西部食蚊鱼行为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其次,雌雄个体的勇敢度、活跃度均具有显着的行为一致性,且雄性的集群性也具有显着行为一致性,而且个体勇敢度和活跃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二元择偶试验发现,随着勇敢度/活跃度不断提高,雌性个体对于体型较大雄性表现出明显择偶偏好,而具有较高集群性的雄性则对活跃度较高的雌性表现出较强择偶偏好。该结果表明,在自然界中会出现更为复杂的个体择偶模式。(2)对入侵陕西安康地区的西部食蚊鱼进行季节性种群动态监测发现,种群性别结构整体偏雄性,夏季幼鱼的数量达到峰值,种群的季节性变化符合―boom and bust‖种群循环演替模式。此外,不同季节对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雌性个体对于较大体型的雄性具有择偶偏好,且在春季和夏季尤为显着,雌雄个体配偶选择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一种择偶的适应性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受到择偶机会的影响,我们推测这是一种行为和生活史策略之间的权衡。(3)通过引入捕食者计算机动画,模拟野外环境下面临捕食者时西部食蚊鱼择偶决策的改变,我们发现,野生西部食蚊鱼在遭遇共生捕食者(乌鳢,Channa argus)时会显着改变其择偶决定,而实验室传代的西部食蚊鱼面对其共同进化的捕食者(绿色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时择偶决定变化较强,这反映了先天机制和学习效果均参与其中。这种效应在勇敢度较高、体型较大的个体上表现尤为明显,且雌性个体强于雄性,可能是由于拥有这些表型的个体面临更大的捕食风险。(4)通过探究社会因素对雄性个体配偶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雄性配偶选择中,具有高度择偶复制倾向的雄性也更倾向于通过展示―观众效应‖来应对竞争者的出现,提示雄性择偶复制现象可能是社会反应综合症的一部分。综上,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入侵中国的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反映了该物种择偶的一种适应性可塑性,揭示了其行为特征和生活史策略间的权衡。此外,本研究旨在发展并进一步完善行为生态学中关于―配偶选择‖的理论内涵,探究该入侵种在我国快速扩繁的理论机制,对于改善我国西部食蚊鱼入侵现状、保护濒危地方土着鱼种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价值,同时对于动物行为学在畜牧学、野生濒危动物保护和生物入侵领域的应用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美婧[4](2020)在《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乌鳢肌肉组织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肌肉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蛋白。冷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变性、降解,从而导致鱼肉品质、鱼糜凝胶品质变化。本论文首先以乌鳢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荧光、光散射等技术,探讨不同冷藏时间下蛋白质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浓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而表面疏水性增加,以上全部表明:(1)肌原纤维蛋白降解;(2)具有二级结构修饰的肌球蛋白变性。SDS-PAGE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冷藏导致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和蛋白分子的聚合。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显示出蓝移1 nm,吸收峰逐渐增大;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显示出红移1 nm,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均表明短期冷藏导致蛋白质的微环境变化。此外,肌原纤维蛋白的粒径逐渐增大,分子内部越来越密实。然后,分别通过感官、微生物、物理、化学评价对乌鳢的新鲜度进行表征。从蛋白质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品质下降的机理,为乌鳢等淡水鱼的有效保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短期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利用乌鳢自身营养物质大量繁殖,蛋白质等含氮物质逐渐分解,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增加,pH值下降后回升。ATP逐步分解,K值增大。肌肉组织之间的自由水含量降低,L*下降。脂肪氧化增加硫代巴比妥酸值,并促使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导致a*下降。蛋白质的氧化导致乌鳢中血红蛋白和血红素含量下降,从而引起b*上升。冷藏初期,肌肉收缩变硬,接着肌细胞骨架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结构逐渐溶解,引起鱼肉硬度、弹性、回复性的下降。蛋白质的变性、降解导致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大量暴露于表面,导致鱼肉的胶粘性、凝聚性和咀嚼性的降低而降低。最后,利用DWS扩散光谱法监测乌鳢鱼糜凝胶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初始鱼糜体系是一种粘性流体,其流变行为接近于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网络结构逐渐成熟,形成凝胶。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肌球蛋白轻链亚基解离并发生分子间交联,从而减少鱼糜样品从纯粘性流体到弹性出现所需的加热温度。此外,鱼糜体系的粘度、抗形变性、回复性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加热后期越来越稳定。

戴炳龙,郑宗林,龙月月,房佳杨[5](2019)在《乌鳢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鳢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特别是江西、河南、辽宁等省,高原未有发现。少见于长江流域以南。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内外贸易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乌鳢的科学研究和水产养殖实践已在许多地区开展,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乌鳢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以及乌鳢专用饲料的生产,为乌鳢水产养殖业的商业化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人工驯化和繁殖过程中,乌鳢极易出现体表溃烂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在15%~25%,死亡率在20%左右,给乌鳢健康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乌鳢体表溃烂病的诊断和治疗,供大家参考。

刘春[6](2019)在《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以来,舒伯特气单胞菌为病原的类结节病在鳢科鱼类中暴发,给鳢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典型症状为肾、肝、脾点状白色类结节结构,此症状在气单胞菌病中非常少见。目前,国内外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较少,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组织病理分析、激光共聚焦活体成像观察、转录组测序、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技术对类结节病的病原特性、病理特征和致病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菌株生物学特征。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发现近两年流行的43株舒伯特气单胞菌分为同一个ST331型;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发现近10年来的10株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药敏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菌株耐药性有增加的趋势,耐药性的增加与其基因携带的耐药基因有关;罗非鱼源菌株与鳢源菌株基因组差异较小,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基本相似。2.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性特征。鳢源菌株WL-2具有淀粉酶活性,不具有蛋白酶、脂肪酶和磷脂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血清能力;人工感染实验发现舒伯特气单胞菌对杂交鳢毒力较强,高温可以极大增强鳢源菌株WL-2的毒力;定量检测和活体成像观察发现鳃和肠是舒伯特气单胞菌重要的入侵部位,脾和肾是主要的增殖场所。3.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感染后组织病理分析显示:脾、肾和肝中可观察到大量肉芽肿结节,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吞噬病原菌,推测脾、肾和肝是感染靶器官,肉芽肿是感染的主要症状,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菌的主要细胞;肉芽肿是渐进性形成的,其典型结构可分为三层:中心为病原菌细菌和坏死细胞,外面包裹上皮样细胞,最外围为多层纤维细胞包绕。4.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印片观察确认病原菌可能在吞噬细胞中存活,引起细胞死亡并释放。对病原菌在鱼体内示踪观察,发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在宿主体内聚集并吞噬病原菌,巨噬细胞可能促进了病原菌的扩散;对病原菌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的活体计数和示踪研究,确认病原菌可在小鼠巨噬细胞中存活、增殖。5.杂交鳢抗病原菌感染的机制。对病原菌感染杂交体转录组测序获得147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441个上调,10355个下调。RT-QPCR分析发现,感染后48h内CXC13、TLR5、IL-1、IL-6、TNF2和IFNy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TCR、MHC-I和IgM等特异性相关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表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病原菌抑制了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Tunel检测发现,感染后脾脏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感染后48h细胞凋亡率(18.12%)显着高于感染前(0.63%);RT-QPCR检测发现,感染后凋亡相关因子TNFa、CASP3、CASP7和CASP8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正常水平,推测病原菌通过TNF/TNFR1凋亡途径介导宿主细胞凋亡,促进了肉芽肿的形成。综合研究结果,推测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和肉芽肿结节形成的部分机制:病原菌通过鳃和肠入侵机体后,宿主中炎症细胞因子快速反应,激活、趋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聚集对病原菌吞噬。被吞噬的病原菌部分在巨噬细胞内存活,通过吞噬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转移到其它部位,诱导细胞凋亡、破裂,释放病原菌。肝、脾、肾等内脏组织内由于巨噬细胞较容易聚集,释放的病原菌也较多,成为了病原菌感染的主要器官。病原菌与吞噬细胞相互作用产生的大量凋亡细胞碎片和细菌刺激机体巨噬细胞上皮样化和纤维化包裹形成肉芽肿结节。形成的肉芽肿又作为庇护所和栖息地促进了病原菌的增殖和扩散。同时病原菌还通过抑制抗原递呈过程阻止宿主的部分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对宿主进行感染。

赵宪钧[7](2019)在《乌鳢亲鱼养殖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乌鳢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在我国分布较广,有鳃上辅助呼吸器官,对缺氧的忍耐性强,能于水沟、池塘或水库的浅水区等水体自然繁殖,适应范围广,是一种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凶猛性鱼类。乌鳢含肉量高,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医药

朱树人[8](2014)在《斑鳢(♀)和乌鳢(♂)杂交组合的分子遗传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乌鳢(Channa arg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投喂冰鲜鱼类,会导致水质恶化。杂交鳢(斑鳢♀×乌鳢♂)可以全程投喂人工饲料养殖,极大减少了对养殖环境的危害,并且在其生长、抗病等方面优于亲本,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本研究利用部分COI、16S及全部ITS序列进行了研究,为两者杂交提供了分子依据,并且测序获得了斑鳢、乌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的线粒体DNA全序列,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斑鳢、乌鳢及杂交鳢(斑鳢♀×乌鳢♂)遗传关系,用SSR技术对杂交鳢F2及其亲本杂交鳢Fl的遗传信息传递进行初探,并分析了5个乌鳢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体结果如下:1.斑鳢和乌鳢杂交的分子依据本研究对4种鳢属鱼类的COX1基因和16S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其它鱼类研究一样,COX1和16S基因在4种鳢属鱼类中高度保守,种内变异低,种间有明显的不同。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4种鱼类COX1共获得19个单倍型,每个单倍型所获得的COX1序列为652bp,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在K2P模型下,最远的种间遗传距离发生在乌鳢和线鳢之间(0.219),最近的种间距离发生在乌鳢和斑鳢之间(0.091)。4种鱼类16S基因发现有10个单倍型,乌鳢、斑鳢和月鳢单倍型长度为573bp,线鳢单倍型长度为572bp.在K2P模型下,最近的遗传距离发生在乌鳢和斑鳢之间(0.021),最远的遗传距离发生在乌鳢与线鳢之间(0.077)、斑鳢和线鳢之间(0.077)。种内和种间没有重叠,表示COX1基因和16S基因都可以作为条形码鉴定4种鱼类。基于COX1和16S基因ML和NJ进化树显示乌鳢、斑鳢、月鳢和线鳢的单倍型分别聚在一起,然后乌鳢和斑鳢聚在一起,再与其它鱼类聚在一起。这表示乌鳢和斑鳢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将所得到的ITS1和ITS2碱基序列进行拼接,得到斑鳢和乌鳢ITS序列长度分别为927bp和902bp。两者ITS的G+C含量高于A+T,占72%左右。两者在ITS有明显的差异性片段(特别是在ITS-2中斑鳢明显多出30bp大小的片段)。乌鳢和斑鳢种内差异较小,两者之间核苷酸差异明显大于种内。采用NJ和ML两种方法建立进化树,两者同时表明乌鳢和斑鳢的遗传距离较近(约0.020),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同属的月鳢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约为0.073)。COX1、16S以及ITS序列都显示乌鳢和斑鳢之间序列差异最小,乌鳢和斑鳢的遗传距离非常近,两者是最晚从鳢属鱼类中分化出来的,这为乌鳢与斑鳢比较容易杂交提供了分子依据。2.斑鳢、乌鳢及杂交鳢(斑鳢早×乌鳢♂)线粒体DNA全长经过测序拼接,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线粒体全长分别为16558bp,16559bp和16558bp。这三种鱼符合经典脊椎动物线粒体的特征,包含13个蛋白编码蛋白,2个rRNA,22个转运RNA,和一个假定的控制区域。在编码氨基酸的第三个位置没有明显的偏好性。在乌鳢PCG中,CUC (193)是最常见的密码子,而在斑鳢及杂交鳢中CUA(204)是使用最多的密码子。在这三种鳢科鱼类中,亮氨酸是使用最频繁的氨基酸,乌鳢(17.9%)、斑鳢(17.5%)及杂交鳢(17.5%)。COX1起始密码子为GTG,其它12种PCG基因用ATG作为起始密码子。ATP6和ATP8基因有10bp相互重叠,ND4L-ND4, ND5-ND6和ATP6-COX3之间分别有7bp,4bp和1bp的重叠。ND5在乌鳢中的终止密码子是TAG,在斑鳢及杂交鳢线粒体基因组中终止密码子是TAA。ND1、ND2、COX1、ATP6、ATP8、COX3和ND4L终止密码子是TAA, ND6终止密码子为TAG,其余基因(COX2、 ND4和CYTB)有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ML和NJ聚类结果同样表明,在鲈形目中同一个科的鱼类先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其它邻近科聚在一起。同样,杂交鳢因为与斑鳢母性遗传的原因先聚在一起,再与乌鳢聚在一起,最后与其它鲈形目鱼类聚在一起。3种鳢属鱼类为单源性分支,而鲈形目其它科鱼类聚在一起,本研究可以给鳢科鱼类在硬骨鱼类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3.斑鳢、乌鳢及杂交鳢的SRAP分析选取14对SRAP引物对斑鳢、乌鳢及杂交种F1扩增,在3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05个位点,每个组合引物扩增条带从5到11不等。其中有8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3.81%,在乌鳢中多态性位点有48个,多态位点比例为45.71%,在斑鳢中多态性位点有2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25.71%,在杂交F1中多态性位点有34个,多态位点比例为32.38%。在105个扩增位点中检测到有17个为乌鳢、斑鳢及杂交F1共有位点。斑鳢、乌鳢及杂种F1的群体内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964、0.1489和0.1076。遗传距离结果表明杂交鳢与父本(0.2195)或母本(0.4009)的遗传距离要比其父母本(0.6367)之间的遗传距离近,这表明杂交鳢F1是父母本杂交所产生的后代,杂交鳢F1遗传距离更偏向乌鳢,与乌鳢的亲缘关系更近。4.杂交F2与亲本F1的遗传信息传递初探采用10个SSR位点对3组Fl亲本及F2子代30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有7个位点(WL-28、CHA13、CHA25、CHA31、CHA41、CarC7和CarD139)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子代分别遗传了父母本的信息,而在其它3个位点(WL-8、CarD108和CarD121)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子代个体没有基因型,没有遗传父母本相关的遗传信息。3个位点在3个重复组合90个个体中有近一半的个体没有发现基因型,这说明这3个位点所在的1条或几条染色体在近一半个体中不存在。这表明Fl亲本在进行有性繁殖时有1条或几条染色体虽然不能配对,但在其它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移向两极时可能随机进入其中一个细胞,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本研究丰富了鱼类有性繁殖理论的内容。5.5个养殖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10个SSR位点对5个养殖乌鳢群体(LQ、YJ、YH、XS、YG)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0个位点共发现有160个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表观杂合度(Ho)分别为0.65-0.91和0.67-0.85,说明5个养殖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YJ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经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在YJ、YG和LQ群体中都发现有个别位点偏离平衡。YJ群体偏离了突变-漂移平衡,近期可能经历了遗传瓶颈。为更好地育种策略,建议补充YJ群体有效个体数目。除XS与YH群体间没有发现分化,LQ群体与其它群体之间出现中等程度分化(0.05<FST<0.15),其它群体间均由轻微程度分化。XS群体与YH群体之间没有发现分化,两者之间遗传结构相似,为同一个群体分离出来。LQ群体与YH群体遗传距离最远,可以作为种群间杂交的一个良好的育种策略。

龙敏明,马建波,周爱国,曾运丁,邹记兴[9](2012)在《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文中研究说明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且各组合间都存在显着差异。交配组合斑鳢(♀)×斑鳢(♂)、斑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及杂交鳢(♀)×杂交鳢(♂)在繁殖过程中,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其他组合,具有较强的繁殖优势,但其子代的生产性能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孵化方式对受精卵的发育与孵化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微流水孵化方式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孵化效果最好。雄亲鱼的重复催产次数会影响受精率及孵化率,一般以重复利用2~3次为宜。

朱林,李应森,冯晓宇,郭水荣,谢楠,朱树人[10](2011)在《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文中提出就近几年乌鳢养殖、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我国乌鳢养殖和育苗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我国乌鳢人工养殖及育苗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二、乌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乌鳢模仿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的对比试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1. 亲鱼培育
    2. 亲鱼选择
    3. 池塘选择
    4. 试验过程
    5. 苗种培育
    6. 试验数据
二、试验结果分析
    1. 亲鱼的选择
    2. 亲鱼的产卵量
    3. 亲鱼的产卵时间
三、结论与建议

(2)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生物絮团研究现状
    1.2 大口黑鲈的养殖发展及现状
    1.3 杂交鳢养殖的发展及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生物絮团的培养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用生物絮团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生物絮团培养池和非生物絮团培养池的比较
        2.2.2 日常的实验工作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质分析
    2.4 讨论
3 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场地与材料来源
        3.1.2 实验用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放苗前测量鱼苗的体长体质量
        3.2.2 大口黑鲈养殖日常管理
        3.2.3 大口黑鲈收获相关指标检测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生物絮团沉降量变化
        3.4.2 大口黑鲈生长指标分析
        3.4.3 大口黑鲈养殖水质分析
        3.4.4 大口黑鲈养殖相关营养指标分析
        3.4.5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和养殖水体菌群分析
    3.5 讨论
4 生物絮团在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场地与材料来源
        4.1.2 实验用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放苗前测量鱼苗的体长体质量
        4.2.2 杂交鳢养殖日常管理
        4.2.3 杂交鳢收获相关指标检测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生物絮团沉降量变化
        4.4.2 杂交鳢生长指标分析
        4.4.3 水质分析
        4.4.4 不同养殖模式下杂交鳢营养分析
        4.4.5 杂交鳢肠道菌群和养殖水体菌群分析
    4.5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性选择和配偶选择文献综述
        1.1.1 性选择的表现形式
        1.1.2 配偶选择及其研究进展
        1.1.3 影响配偶选择的因素
    1.2 性格特征在动物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1.2.1 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
        1.2.2 性格特征影响配偶选择的研究
        1.2.3 性格特征影响生物入侵的研究
    1.3 计算机模拟动画在配偶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1.4 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入侵生物学综述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性格特征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2.2.2 行为学试验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
        2.3.1 性格特征的重复性和行为综合症
        2.3.2 择偶偏好总体情况
        2.3.3 性格特征与个体择偶偏好的相关性
        2.3.4 挑剔综合症(Choosiness syndrome)
    2.4 讨论
        2.4.1 性格特征在雌性对于较大体型雄性配偶选择中的影响
        2.4.2 性格特征在雄性配偶选择中对于雌性运动能力差异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季节因素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动物的季节性采样和饲养
        3.2.2 行为学试验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野生西部食蚊鱼(G.affinis)跨季节种群动态
        3.3.2 行为一致性和行为综合症
        3.3.3 季节性择偶偏好
        3.3.4 不同季节性格特征和个体择偶偏好的关系
    3.4 讨论
        3.4.1 入侵种西部食蚊鱼(G.affinis)种群动态的季节性变化
        3.4.2 季节因素和性格特征对配偶选择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捕食压力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4.2.2 配偶选择试验
        4.2.3 性格特征测定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对体型较大配偶的择偶偏好
        4.3.2 个体配偶选择的变化
        4.3.3 个体配偶选择总关联时间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学习/经验效应
        4.4.2 面对不同动画类型的性别特异性反应
        4.4.3 面对不同动画类型的性格差异影响
        4.4.4 体长在不同动画类型中产生的影响
        4.4.5 个体配偶选择总关联时间的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性格特征对于雄性西部食蚊鱼择偶复制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5.2.2 行为学试验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
        5.3.1 择偶复制和对照组的对比
        5.3.2 择偶复制倾向和观众效应的相关性
        5.3.3 性格特征的重复性及其相关性
        5.3.4 择偶复制倾向与性格特征相关性
    5.4 讨论
        5.4.1 择偶复制与社会反应综合症的关系
        5.4.2 社会反应作为观众效应个体差异的潜在解释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乌鳢概述
        1.1.1 乌鳢简介
        1.1.2 乌鳢死后品质变化
        1.1.3 乌鳢研究现状
    1.2 肌原纤维蛋白概况
        1.2.1 肌原纤维蛋白组成
        1.2.2 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特性
        1.2.3 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蛋白质的变化规律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乌鳢鱼肉处理
        2.3.2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及溶液制备
        2.3.3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的测定
        2.3.4 巯基含量的测定
        2.3.5 Ca~(2+)-ATPase活性测定
        2.3.6 Zeta电位测定
        2.3.7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3.8 SDS-PAGE电泳分析
        2.3.9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2.3.10 荧光光谱测定
        2.3.11 光散射测定
        2.3.12 红外光谱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的变化
        2.4.2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变化
        2.4.3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变化
        2.4.4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Zeta电位变化
        2.4.5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化
        2.4.6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变化
        2.4.7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紫外吸收变化
        2.4.8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荧光光谱变化
        2.4.9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光散射变化
        2.4.10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红外光谱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乌鳢蛋白质变化在新鲜度评价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乌鳢鱼肉处理
        3.3.2 基本成分测定
        3.3.3 感官评价
        3.3.4 微生物评价
        3.3.5 物理评价
        3.3.6 化学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本成分测定
        3.4.2 感官评价
        3.4.3 微生物评价
        3.4.4 物理评价
        3.4.5 化学评价
    3.5 小结
4 乌鳢蛋白质变化在鱼糜凝胶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乌鳢鱼肉处理
        4.3.2 鱼糜样品制备
        4.3.3 DWS扩散光谱仪的校正
        4.3.4 样品池的选择
        4.3.5 DWS扩散光谱仪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冷藏时间对鱼糜凝胶化过程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乌鳢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对象
    2. 病原菌的分离和菌悬液制备
    3. 人工感染
    4. 病原菌的观察与鉴定
二、结果
    1. 病鱼主要症状
    2. 病原菌的致病性
    3.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鉴定结果
三、药敏试验
四、讨论
五、总结及建议

(6)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细菌性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进展
        1.1 鱼类内脏类结节病的病原
        1.2 病理学特征
        1.3 肉芽肿的致病机理
        1.4 防治方法
    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2.1 分类地位
        2.2 生物学特性
        2.3 致病性
        2.4 诊断及检测方法
        2.5 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分析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药敏性分析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
        3.5 舒伯特气单胞菌LF1708的全基因组分析
        3.6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形态学特征分析
        3.7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长特性分析
        3.8 两种鱼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致病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胞外酶活性
        3.2 抗血清杀菌能力测定
        3.3 宿主特异性检测
        3.4 致病力检测
        3.5 绿色荧光标记舒伯特气单胞菌的构建
        3.6 舒伯特单胞菌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3.7 舒伯特气单胞菌在宿主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研究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鱼临床症状
        3.2 感染杂交鳢体内病原菌与吞噬细胞分布情况
        3.3 典型病理特征
        3.4 病理变化过程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吞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杂交鳢体内吞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2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斑马鱼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3.4 舒伯特气单胞菌与小鼠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杂交鳢抗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验证
        3.2 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杂交鳢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3.3 舒伯特气单胞菌感染对宿主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乌鳢亲鱼养殖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术支撑
二、关键节点
    1. 亲鱼池的选择:
    2. 亲鱼池的清整:
    3. 亲鱼放养:
三、注意事项
    1. 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
    2. 放养前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 一般采用干塘消毒。
    3. 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

(8)斑鳢(♀)和乌鳢(♂)杂交组合的分子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鱼类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 杂交育种定义
        2 鱼类杂交育种概况
        3 杂交育种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 分子遗传标记在鱼类杂交中的应用
        1 RAPD
        2 AFLP
        3 SSR
        4 mtDNA
        5 SRAP
    第三节 乌鳢和斑鳢的研究背景
        1 乌鳢和斑鳢的资源状况
        2 乌鳢和斑鳢的养殖现状
        3 乌鳢和斑鳢的研究概况
        4 乌鳢和斑鳢的杂交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斑鳢和乌鳢杂交的分子依据
    第一节 斑鳢和乌鳢的COI和16S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斑鳢和乌鳢的ITS分析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第四章 斑鳢、乌鳢及杂交种(斑鳢♀×乌鳢♂)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杂交F2与亲本F1的遗传信息传递初探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5个乌鳢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致谢

(9)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交配组合设计
    1.2 亲鱼培育及选择
    1.3 人工催产
        1.3.1 暂养池培育
        1.3.2 催产及配对受精
    1.4 人工孵化
        1.4.1 泡沫箱孵化 (BC) 试验
        1.4.2 水泥池微流水孵化 (MW) 试验
        1.4.3 水泥池静水孵化 (SW) 试验
    1.5 亲鱼产后护理
    1.6 雄亲鱼重复催产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精卵的生物学性状
    2.2 受精率
        2.2.1 不同孵化方式对受精率的影响
        2.2.2 相同孵化方式下, 不同交配组合鳢的受精率对比
    2.3 孵化率
        2.3.1 不同孵化方式对孵化率的影响
        2.3.2 相同孵化方式下, 不同交配组合鳢的孵化率对比
    2.4 雄亲鱼重复催产的效果
        2.4.1 雄亲鱼重复催产对催产率的影响
        2.4.2 雄亲鱼重复催产对受精率的影响
        2.4.3 雄亲鱼重复催产对孵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影响受精率的因素
    3.2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3.3 影响催产率的因素

(10)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乌鳢人工养殖技术
    1.1 乌鳢单养
    1.2 乌鳢混养
2 乌鳢繁殖及人工育苗
    2.1 亲鱼的选留与培育
    2.2 人工繁殖
        2.2.1 产卵池的准备
        2.2.2 人工催产
        2.2.3 亲鱼的配对与产卵
    2.3 受精卵的孵化
    2.4 鱼苗培育
3 乌鳢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四、乌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乌鳢模仿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的对比试验探讨[J]. 支立标. 科学养鱼, 2021(10)
  • [2]生物絮团在大口黑鲈和杂交鳢零水交换养殖系统中功能效应的研究[D]. 胡世康.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D]. 刘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D]. 王美婧.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乌鳢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研究[J]. 戴炳龙,郑宗林,龙月月,房佳杨. 科学养鱼, 2019(06)
  • [6]鱼类类结节病病原舒伯特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研究[D]. 刘春.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乌鳢亲鱼养殖技术要点[J]. 赵宪钧. 渔业致富指南, 2019(02)
  • [8]斑鳢(♀)和乌鳢(♂)杂交组合的分子遗传特性研究[D]. 朱树人.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9]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J]. 龙敏明,马建波,周爱国,曾运丁,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2012(05)
  • [10]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J]. 朱林,李应森,冯晓宇,郭水荣,谢楠,朱树人.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3)

标签:;  ;  

蛇类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