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化到回归印度自我:美洲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

从同化到回归印度自我:美洲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

一、从同化到回归印第安自我——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稂建中[1](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谭洋[2](2019)在《杂糅与本质主义:詹姆斯·韦尔奇《血中冬季》与《吉姆·罗尼之死》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印第安文学是美国文坛不可小觑的分支。它的兴起一改印第安人在传统美国文学中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印第安民族的风俗与信仰,历史和现状。詹姆斯·韦尔奇(1940-2003)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四大巨匠之一,其作品重在刻画印第安人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冲突。《血中冬季》讲述一个无名主人公疏离于印第安传统,游荡于印第安保留地和白人城镇之间,并最终建构杂糅身份;《吉姆·罗尼之死》则叙述主人公吉姆·罗尼,同样疏离于印第安传统,却固守在保留地回忆过去,并最终选择自杀。本文借助杂糅文化观和本质主义文化观两种对立的文化理论,对比分析两位主人公在相似的身份迷茫下不同的抉择与迥异的命运。本文认为无名主人公在面对身份迷惘时的心理和行为暗合杂糅身份构建的理念和策略。他主动接触城镇,在审视周遭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思考自我,逐渐化解自我与他者的对立,过去与现在的对立,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对立,并试图建构杂糅身份。而吉姆·罗尼则倾向本质主义文化观。他一开始就选择固守保留地寻找过去的印第安传统,拒绝姐姐和女友让他去白人城市生活的建议,逐渐陷入极度的孤独,在一次狩猎中意外杀死自己的高中同学,最终无奈自杀。相似的文化身份迷惘,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命运。本文认为这共同的迷惘背后是当代印第安民族普遍的精神危机,而无名主人公的文化身份建构与吉姆·罗尼的无奈自杀体现了作家韦尔奇对于当代印第安人文化身份去向的思考:在主流白人文化的笼罩下,印第安民族像吉姆·罗尼一样寻找纯粹而本质的印第安文化已是不可能,而应当如无名主人公那样,主动接触白人文化,解构二元对立,并建构杂糅文化身份才是合适之选。

申亚茹[3](2019)在《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鸽灾》对印第安文化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路易丝·厄德里克作为一名多产且具有代表性的土着印第安作家,其作品以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现状和情感为寄托,同时承载着她本人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各式各样的主题。她的小说以北达科他州为背景,运用诗化的语言讲述印第安人幸存者的故事,为我们读者描绘了一幅神话与现实融合的画卷。本文综合运用了文本细读和分析归纳的方法,将路易丝·厄德里克对印第安文化的反思进行了深度挖掘。首先从生存困境出发,引出死亡,从死亡的角度反思印第安文化,通过为我们展现《鸽灾》和《爱药》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引起我们对印第安文化的反思,小说中描述的造成死亡的原因不仅仅有殖民者的压迫,而且也有路易丝·厄德里克对印第安人的自我反思;其次是从身份困境出发引出身份认同这一问题,在身份认同和定位中对印第安文化进行反思;最后对印第安文化的未来进行反思,只有复兴印第安文化才是唯一的出路,在此作者给出了我们答案,一方面是通过爱和宽容的方式来愈合印第安人的内心伤痛,而另一方面则是坚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文化杂糅中进行准确定位,学会在不同的文化中求同存异。

付玉群[4](2019)在《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印第安文学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学界对于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前五年,主要对印第安文学进行了概括性、引介性研究和选译,而近十余年间,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五年间,国内研究从广度、深度上均有迅猛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进行述评:一、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的规模,数据显示,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虽非庞大,但成果较为突出;二、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的两个发展阶段,即前20年的引介性研究和后十余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包括近五年的迅猛发展时期;三、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成因探寻。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主要特点为:聚焦于印第安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策略流变、印第安民族、文化与欧裔白人为中心的政治、文化之间的抗争与融合,忽略作家性别,没有偏重男性作家;虽然对诗歌的具体研究早于小说,但后期却偏向小说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特征很大程度上源于印第安人的历史、文化及印第安文学内在因素,也与印第安诗人使用"敌人的语言"英语体现出的独特性有关。在新形势下,印第安文学有其自身亟待解决的母题,国内学界有必要对印第安文学进行更微观、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张耀莎[5](2018)在《《飞逸》中的魔法师之旅:主人公“青春痘”的个人意识觉醒和文化身份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谢尔曼·阿莱克西是当今着名美国印第安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类似于《飞逸》主人公“青春痘”这样的印第安青少年。《飞逸》是阿莱克西于2007年发表的一部青少年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混血印第安男孩“青春痘”的成长故事。主人公“青春痘”年幼便失去父母,一直在各类寄养家庭中辗转,他在寄养家庭中感受不到关爱,只能通过不停地打架惹事才能获得更多关注。更糟糕的是,他在青少年监狱认识了一个叫“正义”的白人少年,并在他的引诱下向银行大厅的人群开枪。这一暴力行为使他卷入到一场离奇的旅行当中,他穿越到了三个白人和两个印第安人的身体里,通过感受五种不同的生活,他收获了成长,并探寻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本篇论文发现“青春痘”这一角色与神话原型魔法师非常相像。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魔法师被描述为麻烦的制造者和边界的跨越者。他身上同时具备着低于人又超于人的特质,他一方面像早期人类那样无知,另一方面却又拥有人类无法匹及的超能力,例如幻形。在《飞逸》中,“青春痘”同样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有低于人的一面即无知,无知使他不停地打破各种社会准则,做出不少惹人讨厌或不可原谅的错事,但同时他又拥有超于人的能力,他可以穿越到不同人的身体内体验不同的生活。他还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中辗转,在白人文化与印第安文化中徘徊,与魔法师一样,是一个不停在各种边界中穿行的流浪者。“青春痘”身上低于人又超于人的特质以及他流浪者的特性使这一角色不仅限于是个孩子,而更像一个魔法师。魔法师之旅所表现的是人类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魔法师在旅途中总是收获各类知识,不断完善自我。阿莱克西在《飞逸》中将“青春痘”塑造为一个魔法师,通过让他经历一系列的魔法师之旅实现了他个人意识和身份意识的觉醒。“青春痘”在魔法师之旅中认识到暴力,背叛与爱,这场旅行让他学会与人相处、明辨对错,也使他从一个打破规则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准则有知的青年。另外,魔法师之旅帮助“青春痘”构建了一个杂糅的文化身份。这场旅行实际上是第三空间的具象化,“青春痘”身上白人文化与印第安文化的杂糅性为他打开了一个第三空间,他穿越到三个白人和两个印第安人身上的经历其实是他文化身份商讨转变的过程,在几次转变中他明白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可以不断变化和商讨的。他不需要向主流社会融合,也不需要离开主流社会回归印第安传统,他可以为自己构建一个杂糅的文化身份。

范莉[6](2018)在《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莱斯利·马蒙·西尔科(Leslie Marmon Silko)(1948—)是当代美国本土文学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她曾荣获诸多奖项,1974年获得美国国家诗歌奖和文学奖,1981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1994年获得美国印第安作家终身成就奖等。她先后出版了《典仪》(1981)、《死者年鉴》(1991)、《沙丘花园》(1999)三部小说,诗集《拉古纳妇女》(1974)、故事集《讲故事的人》(1981)、回忆录《绿松石矿脉——一部回忆录》(2010)①等作品。在国外研究中,学者们对西尔科的研究较多,研究视角呈多样化,她已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研究中的焦点,比如,近十年来,西尔科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研究重要期刊《印第安文学研究》中讨论最多的作家之一,而国内对她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和匮乏,目前尚无专着出版,仅有期刊论文约67篇,博士论文3篇。就研究主题而言,国内外对西尔科的研究主要涉及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人类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生活方式则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全球化生态危机爆发,生态批评理论应运而生。20世纪后半叶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与勃发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随着生态批评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跨学科性成为其显着特征,后殖民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地方主义等理论相继产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美国印第安人被称为“自然之子”,他们世世代代承袭着祖先的生态智慧,遵循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万物平衡发展的完美生存境界,秉承着天地万物相互关联、相互惠及的人生信条,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万物有灵观和生态整体观等生态思想,建构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基于此,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美国本土作家西尔科,既可丰富对美国本土文学的研究,也可深入挖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解析工具,以文本细读为基础,融汇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本土文学和印第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对西尔科在三部小说《典仪》、《死者年鉴》、《沙丘花园》和一部回忆录《绿松石矿脉》中表达的生态思想展开研究,试图梳理她作品中传递生态思想的独特视角、发展脉络和嬗变过程,以期丰富国内外对西尔科的研究,与此同时,向世人传递她的生态思想和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并反思当代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进而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这是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在。本文分为三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论。其中,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每章分别从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了西尔科文学作品中表达的生态思想。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思路。首先梳理了生态批评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回顾了美国本土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发展阶段,继而介绍了西尔科的文学创作,然后综述西尔科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主要结合《死者年鉴》,分析西尔科小说中表达的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后殖民生态主义关注的主要问题为:后殖民环境批评和后殖民动物批评,并聚焦发展问题,环境正义和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西尔科在小说中以年鉴的书写方式表达了内部殖民主义对印第安社会和文化的毁灭性影响,小说中反复出现抗争与追寻的主题,印第安人对发展正义、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追求是反抗内部殖民压迫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呈现印白文化中迥异的土地观和动物观,西尔科强调了殖民主义发展中土地和动物的政治性功能,两者也是温和而有力的反殖民手段。西尔科指出印第安文学中追求正义、关爱土地和动物等主题在增强反殖民意识和解构殖民话语中均有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其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第二章着重探讨西尔科在小说《典仪》和《沙丘花园》中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对西尔科的小说《典仪》进行解读,包括印第安人对家园的追寻,生态整体主义,女性主义等角度,本论文另辟蹊径,深入挖掘《典仪》的女性形象塑造,包括女神形象和世俗女性形象两个层面,总结出西尔科在作品中沿袭印第安传统,推崇女性的崇高地位和反抗精神。反观父权制文化对女性地位的贬抑,西尔科试图打破两性二元对立的性别传统,体现了美国本土女性作家广博的包容性,更凸显了西尔科追求两性世界和谐共融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本章还探讨了西尔科在《沙丘花园》中通过风格各异的花园将自然、女性、文化、生态等要素汇集在一起,使之成为反抗殖民者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行为以及唤醒女性意识的力量。生态女性主义强调自然与女性的一体性,并关注和改变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一切不合理关系的存在。西尔科在作品中把花园作为自然与文化的隐喻,以自然为载体,寻根古欧洲文化与复魅女神文明,构架起跨大洋轴心的文化桥梁,追溯当代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同时,西尔科重塑女性在印第安文化和古欧洲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白人女性海蒂的女性意识觉醒,彻底与男权文化决裂,从而重塑了女性主体身份。第三章探究了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人类的行为应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准则,注重生态共同体的共存和可持续发展。美国印第安人在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整体观,对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章首先以《绿松石矿脉》为文本,指出西尔科透过作品表达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体现了西尔科从美国本土作家独特的文化及审美视角关注其居住的生态地方,又从更宏大的层面关注当代生态危机的全球化现象。她在作品中将其生态视野和生态关注实现了“地方性”与“全球化”的联结,突出了生态地方主义和生态世界主义思想,体现出其生态思想的宽广性、强烈的责任感及家园意识。本章继而分析了《典仪》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在《典仪》中,西尔科重点突出了“水”意象,本文深入挖掘“水”作为生命之源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小说中的干旱即体现了水的毁灭性,象征着人类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失衡。塔尤在印第安“女神”及部落世俗女性的指引下,在“水”意象重现的环境中,逐渐从精神失衡的状态恢复,此时,“水”的创生性特点显现。通过“水”意象和女性形象,西尔科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作为生态整体联结在一起,表达了其独特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此外,由于西尔科的文学创作受到美国超验主义的影响,本章比较了西尔科与梭罗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异同,目的在于实现两人生态思想的沟通和交流。本文在结论部分,简要比较了西尔科与其同时代的美国本土作家在生态思想表达方面的异同,总结出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的独特性及其嬗变。西尔科通过政治性强的作品,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揭露人类工业化及发展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体现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她还注重文化的重要功能,溯源古欧洲文化及印第安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并发掘其当代价值,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文化层面的有效路径;此外,西尔科生态思想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她具有前瞻性的全球化意识,她在写作中把她生活的“地方”和更宽广意义上“全球”有效联结在一起,呼吁人类共同体的建立。在西尔科生态思想的阐释过程中,她更注重各种文化之间的互融性,全球意识明显增强,并从一味地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观转变为逐渐意识到并深入剖析生态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此为西尔科生态思想的嬗变轨迹。结论进一步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西尔科通过文学文本表达出的生态思想传承了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对人类精神世界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从意识上也具有救赎功能。同时指出在生态危机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当代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生态思想,标志着生态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承载了文学家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结论部分还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对生态批评理论视域下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展望,如西尔科和陶渊明的比较研究等,希冀此问题能得到更加深入全面的审视和研究。

刘克东,陈雨薇[7](2015)在《部落文化的希望之源——中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比较》文中提出万物皆有其源,部落亦如此,本源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根基,唯有守住根基,守住魂,才能在遇到)中击之时,保留部落文化的精髓,在日后实现复兴。本文将研究部落本源(即传统)的重要意义及其对部落成员归属感、凝聚力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考察美国印第安部落、中国云南兴蒙乡蒙古族、墨西哥塔拉鸟马拉部落面对不同冲击时,如侵略与毁灭、改革变迁、传统与现实的矛盾等,坚守本源的重要意义及本源所发挥的根基作用,本文认为本源是部落必不可少的希望之源。

尚菲菲[8](2017)在《杰拉尔德·维兹诺的后印第安生存抗争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杰拉尔德·维兹诺(1934—)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曾两度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作品颇丰,在创作中巧妙地结合了印第安传统文化与后现AI写作作手法,关注美国印第安人的命运,塑造了格里弗、普劳德家族、差不多·布朗等经典的恶作剧者形象,展现了美国印第安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国外对于维兹诺作品的研究从后现代主义、印第安性、恶作剧者、诗学、印第安作家的身份等多个角度出发,印证了维兹诺在创作中的多样性:身为印第安作家,他在写作中为印第安人正名,但是也毫不客气地嘲讽某些虚伪的印第安人;他起步于俳句创作,把日本的俳句形式、英语语言和印第安传统文化杂糅求新;他热爱印第安传统,也热衷于挑战一切规矩;他的作品兼具真实性与虚构性。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门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散见于学术期刊,尚未形成系统性,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亟需专题性研究。研究成果中缺乏对维兹诺提出的“后印第安”、“生存抗争”等概念的研究,而这些词汇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且被反复强调。本研究运用文本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维兹诺的创作理念和文学作品进行内部研究,借鉴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的基础理论,结合美国印第安历史、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印第安文化传统,进行外部研究。同时在研究中对维兹诺和主流文学对印第安人的形象塑造进行比较研究,对维兹诺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印第安作家进行适当的对比研究,深入探究维兹诺对印第安人生存抗争的书写,力争抛砖引玉。“印第安人”这个称谓是哥伦布基于其对美洲大陆的错误认知而提出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了诸多质疑和挑战,并引发了关于印第安人的称谓之争,其中最有竞争力的两个称谓是“印第安人”和“本土美国人”。维兹诺是一个“词汇的创造者”,受到后结构主义的启发,别出心裁地提出“后印第安”这一称谓来代指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土着部落居民,并提出了以精神、传统等文化表征的传承代替血缘来界定印第安人的观点。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激发了印第安人的身份认知,受成长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影响,维兹诺意识到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印第安人必须要主动寻求生存之道,他为旧词“生存”赋以“抗争”之意,强调印第安人为生存而抗争的主动性。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海上探险引发了对美洲的开发,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空间和资本积累市场。但是作为美洲土着居民的印第安人的平静生活随之被打破。其后的几百年间,他们创造的文明被蜂拥而至的白人殖民者逐渐侵蚀,他们的美国噩梦成为白人美国梦的垫脚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功有过,总体来说,世人多褒奖其航海家的精神,维兹诺在《哥伦布的后裔》中颠覆了主流文化为哥伦布塑造的英雄形象,把欧洲文化比喻为死亡文化,打破所谓的“欧洲文明”与“印第安野蛮”之间的二元对立,为被践踏的印第安文化正名,以改写历史的方式展开生存抗争。维兹诺在创作中展现了对印第安人失去的生存空间的关注。印第安人崇尚和谐的自然观,对他们而言,土地是神圣的。他们曾经在广阔的天地中游牧耕种,享受着天人合一的愉悦。遗憾的是,他们在白人殖民者到来后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印第安人口也锐减。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同期的其他作家大都沿袭“归家”的写作范式,倡导印第安人回归印第安土地与传统。作为一位混血印第安作家,维兹诺承认当代印第安文学作品中祖先流传下来的丰富的传统记忆对白人的主流文学形成了抗衡之势,但是认为这种对印第安传统的回溯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对白人臆造的印第安的回归,可能导致当代印第安人陷入主流文学设定的他者情境,因而并不完全沿袭归家范式的书写。他描绘了印第安人在第三空间的生存图景、去往第四世界的朝圣之旅,激励当代印第安人主动寻求新的生存空间。随着同化政策的实施与唯英语教育的推行,多种印第安语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初的印第安传统文学为口述文学,并无文字记载,逐渐从主流文学沦为弱势文学,成为印第安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失去话语权的写照。印第安人的话语权被剥离后,白人主流文学把印第安人的形象扭曲为野蛮、落后的红色人种。美国学术界在提及印第安文学时,通常有单复数两种形式,单数指的是印第安书面英语文学,复数则包括印第安口述文学。维兹诺的书面文学从口述、对话、场景构建等多个方面融合了印第安文学的口述传统,印第安人对其民族、部落以至个人的称谓的被动接受体现了印第安人话语权的失去,而讲述故事、主动抗争,使印第安人的声音重新回到历史舞台的中心,将是印第安人找回自我、夺回话语权的有效途径。如同基督教徒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一样,印第安人笃信恶作剧者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且创造了印第安人和这个世界。恶作剧者形象在当代印第安文学中比比皆是,他们性别模糊、亦正亦邪,代表了当代印第安人,观察洞悉不同人生与社会百态,奋起反抗各种压力与不公,并憧憬成就属于印第安人的美好未来。维兹诺笔下的恶作剧者是他的后印第安勇士,大多数都具有混血的身份,在他虚构的保留地内外、美国内外的世界里实践着生存抗争,证明了混血印第安人的印第安性,展现了印第安人的国际视野,并且反映了印第安人对和谐自然观的崇尚。印第安人遭遇了磨难,但是维兹诺并不希望印第安人把自己定义为受害者,更反对为历史的受害者的身份而欢呼,他并非随意的乐观主义者,但是他相信只要美国印第安人能够从“印第安人”的虚拟框架中解放出来,就能够建构起心理上的主权,进而通过主动的生存抗争成为胜利者。

毛颖[9](2017)在《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语言不仅是社会交际和求知的重要工具、体现和保持文化特性的基本手段,而且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一种文化资本和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语言优势的获得和发展都依赖于推动语言教育的政策纲领性文件的指导。语言的发展依靠教育,语言的可传性特质决定语言政策在其本质上是语言教育政策。一个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关涉语言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因此,语言教育政策成为维护、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其制定与实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基本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语境下,各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际层面来看,为提升语言和文化软实力,欧美发达国家尤其美国,特别重视制定本国语言教育和发展政策。从国内层面来看,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多人口的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教育政策研究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要。语言政策和规划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领域,不仅教育学、语言学相关领域学者们投之以关注,今日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也开始重视本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语言教育政策,尤其大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及其语言战略,完善语言教育战略,提出应对重大语言教育问题的科学预案,于国于民于世,无疑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阶段的时间轴作为划分的纵向维度,置美国300年来语言教育及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历史背景及文化情境中,从多元文化主义视角出发,描述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和面貌,试图构建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全面分析框架;主要阐述美国语言教育及语言教育政策的各个历史阶段宏观层面,根据每一个语言教育政策发展历史分段,横向考察语言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倾向,分析美国语言教育的发展情况、特点、走向和问题;具体剖析美国主流语言英语、印第安语、移民语言以及外语等方面的语言教育政策。本研究以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规律为分析主体,辅以社会因素及其他影响语言政策的因素分析,在纵向梳理和横向剖析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解释、评价其语言教育政策,综合考察语言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倾向,最后全面分析评价其对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指出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制定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绪论开始,以时间轴分阶段梳理美国语言教育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政策倾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最后是结论。本文包括七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共五章)、结语。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明确论文选题,界定基本概念、范围和内容;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创新、研究资料的收集以及研究框架等基本问题;介绍语言教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脉络;阐述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因素以及语言教育政策的意义;梳理美国语言教育与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以及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研究情况,勾勒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基础。第一章:考察殖民时期美国语言政策的起始阶段;分析自殖民地时期英语在美国的地位以及形成原因;讨论殖民时期北美大陆以英格兰为首的欧洲白人的语言移植。英语经过移植和美洲本土化的洗礼,与美国土着语言和其他欧洲移民语言产生碰撞和融合,但当时尚未具备吞噬一切语言的能力。因此,殖民时期可谓是一个多语并存的时期。然而,单语主义和标准化在美国建国前的语言政策中已现端倪,本质上体现语言和文化的“沙文主义”,对美国建国前语言政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始终对以后的美国语言教育政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章:梳理美国建国时期以语言统一为特征、以同化为本质的语言政策变化过程。从美国建国后的社会状况、语言统治地位的确立、“美国英语”的形成、对其他非英语语言的同化等方面探讨美国建国时期的语言政策。美国建国后的语言政策以保证美国语言一致性为目的而制定的。在政府和民间两股唯英语的合力作用下,秉承英语优越性的理念和对印第安语言的偏见,英语的统治领导地位最终完全确立。美国语言一致性不仅成为民众一贯的理想和追求、美国语言文化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美国语言态度和语言教育政策的标准,无论显性政策还是隐性政策都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第三章:讨论19世纪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实施的强制性惟英语教育政策。为了有效地维持殖民时期形成的语言一致性,美国政府延续了自殖民时期开始的对印第安人同化政策,对印第安语继续实行打击政策,即以全面同化印第安人为目的的惟英语教育。为维持美国语言的一致性,联邦政府通过实施强制政策,将印第安语逐渐边缘化。采取两种基本手段:一是英语的自褒性,二是对其他语言的排斥性,达到维护盎格鲁-撒克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目的。第四章:考察20世纪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双语教育政策。20世纪是美国双语教育恢复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政治因素和社会背景为双语教育的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1968年美国颁布《双语教育法》,双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计划,从此美国双语教育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长足发展的轨道。但是,政治、社会形势风云变化,迫使联邦政府多次修订《双语教育法》。通过分析不同阶段双语教育政策,从政策制定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做全面剖析,对美国双语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发展进行详尽政策解读。第五章:本章从美国语言立法倾向、反双语教育立法及“911”事件之后的美国语言立法的新发展讨论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分析美国21世纪英语官方英语立法、从忽视到重视的外语教育政策。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在21世纪集中反映在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是一场围绕确立美国英语在美国的官方地位、反对及排斥其他语言的运动,对美国的语言教育及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加强外语立法,与“语言一致性”为导向的语言立法倾向一脉相承,并没有背离美国语言文化的发展轨道和总体趋势。结论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归纳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总体特点,从社会发展、语言发展及教育发展等因素进行内涵特征分析。综观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历史发展,形式多元,显性政策和隐性政策相结合,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管,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虽然各个时期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的表象特征有所不同,美国语言教育政策是一个历史沿革和发展的、动态的完整系统。最后总结美国语言教育政策体系的发展脉络、特征以及对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借鉴意义,提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语境下根据国情制定合理、科学和谐语言教育政策的措施。

刘克东,宋瞳[10](2015)在《《一个印第安男孩绝对真实的日记》——印白两种族的相互包容》文中研究说明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一个印第安男孩绝对真实的日记》描述一个印第安男孩离开保留地在白人高中学习成长、最终成功的故事。本文分析小说中两种族在矛盾冲突过后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印第安民族和白人的关系呈逐步相互接纳融合的趋势,并且,宽容和宽恕是解决两个种族的冲突,使两种族从矛盾冲突中解脱的有效方法。

二、从同化到回归印第安自我——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同化到回归印第安自我——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杂糅与本质主义:詹姆斯·韦尔奇《血中冬季》与《吉姆·罗尼之死》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art Ⅰ Literature Review
    1.1 Research on Winter in the Blood
        1.1.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1.1.2 Relevant Studies in China
    1.2 Research on The Death of Jim Loney
        1.2.1 Relevant Studies Abroad
        1.2.2 Relevant Studies in China
    1.3 Research Gap
Part Ⅱ Theoretical Guidance
    2.1 Cultural Hybridity
    2.2 Essentialism
Part Ⅲ Two Alienated Wanderers
    3.1 Alienation from Family Members
        3.1.1 The Nameless Narrator's Alienation from His Family Members
        3.1.2 Jim Loney's Alienation from His Family Members
    3.2 Alienation from Indian Landscape
        3.2.1 The Loss of Land
        3.2.2 Alienation from Indian Landscape
Part Ⅳ Finding a Meaningful and Sustainable Existence
    4.1 Going to Meet People Vs Retreating into the Past
        4.1.1 The Nameless Narrator's Contact with People
        4.1.2 Jim Loney's Retreating into the Past
    4.2 Deconstruction Vs Isolation
        4.2.1 The Nameless Narrator's Deconstruction of the Absolute BinaryDivisions
        4.2.2 Jim Loney's Isolation
    4.3 Regeneration Vs Devastation
        4.3.1 The Nameless Narrator's Regeneration
        4.3.2 Jim Loney's Devast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3)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鸽灾》对印第安文化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路易丝·厄德里克:印第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二、路易丝·厄德里克研究在美国本土
    三、路易丝·厄德里克研究在中国
    四、本文的研究目标
第一章 生存困境——死亡引发的反思
    第一节 《鸽灾》:死亡的冤屈与回应
    第二节 《爱药》:死亡的归宿与反思
第二章 文化身份困境——自我怀疑中的反思
    第一节 印第安人成长的反思
    第二节 印第安人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三章 爱——治愈伤痛的良药
    第一节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
    第二节 两性之间的爱
    第三节 印第安人对故土家园的爱
第四章 复兴印第安文学——坚守与自信
    第一节 斗争下的坚守
    第二节 自信下的新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国内印第安文学的研究规模
三、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的发展
    (一)引介阶段
    (二)发展阶段
四、国内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成因
五、结语

(5)《飞逸》中的魔法师之旅:主人公“青春痘”的个人意识觉醒和文化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art I Literature Review
    1.1 Current Researches on Alexie
    1.2 Current Researches on Flight at Home and Abroad
    1.3 Research Gap
Part II Trickster and Third Space
    2.1 The Archetypal Figure of Trickster
        2.1.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rickster
        2.1.2 The Functions of Trickster
    2.2 The Concept of Third Space
        2.2.1 Ambivalence, Mimicry and Hybridity
        2.2.2 Third Space vs. Essenti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Syncretism
Part III The Trickster in Flight
    3.1 Invidious and Atrocious Deeds out of Unconsciousness
    3.2 Fantastic Adventures of Body-Shifting
    3.3 The Restless Wanderer and His Boundary-Crossing
Part IV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and Hybrid Cultural Identity
    4.1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4.1.1 The State of Unconsciousness
        4.1.2 Learning from Violence, Betrayal and Love
    4.2 Establishing a Hybrid Cultural Identity
        4.2.1 Hybrid of Indian Culture and White Culture
        4.2.2 A Third Space
        4.2.3 Hybrid Cultural Identit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美国本土文学与生态批评理论
        (一) 美国本土文学的概念厘定
        (二) 生态批评的理论阐发
    二 美国本土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文学创作
    三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四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抗争与追寻:西尔科作品中的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
    一 后殖民生态主义理论的源起
    二 《死者年鉴》中的土地所有权与反抗殖民压迫
        (一) 内部殖民:美国印第安人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及现状
        (二) 后殖民生态主义发展观与印白的“土地之战”
    三 印第安人对正义的追寻与《死者年鉴》
        (一) 社会进步与发展正义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正义
        (三) 政治平等与社会正义
    四 《死者年鉴》中人与动物新型伦理关系构建
        (一) 印白文化中的动物观阐释
        (二) 人的动物性与动物的人性
    小结
第二章 融合与共生: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一 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概览
        (一)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内涵
        (二)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与研究范畴
    二 《典仪》中的女性形象构建
        (一) 印第安女神形象—黄女人
        (二) 世俗女性群像
    三 《沙丘花园》中的自然与女性
        (一) 印第安人的家园:沙丘蜥蜴部落印第安古花园
        (二) 征服、主宰与消费:纽约长岛的维多利亚花园
        (三) 文化寻根:英国-巴斯的多功能花园
        (四) 女神文明:意大利卢卡的景观花园
    四 《沙丘花园》中的女性主义与女性身份
        (一) 性灵( Spirits)与女性
        (二) 女性主义与女性身份构建
    小结
第三章 整体与和谐: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一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概览
    二 西尔科与《绿松石矿脉》
        (一) 《绿松石矿脉》对印第安生态整体观的阐释
        (二) 地方与全球:西尔科的生态地方主义与生态世界主义观
    三 《典仪》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一) 《典仪》中的“水”及其生态内涵
        (二) 《典仪》中“女性”形象及其社会生态内涵
    四 诗意的栖居者:西尔科与梭罗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一) 梭罗及其生态整体观简述
        (二) 梭罗与西尔科生态整体观异同比较
    小结
结语
所引书目首字母缩写表
附录: 国内以西尔科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杰拉尔德·维兹诺的后印第安生存抗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多样书写:维兹诺的文学成就概述
    第二节 维兹诺文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后印第安”和“生存抗争”的界定
    第一节 从“印第安”到“后印第安”
        一、“印第安”:哥伦布的错误命名
        二、尚无定论的称谓之争
        三、维兹诺的“后印第安”说
    第二节 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与印第安“生存抗争”
        一、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
        二、“生存抗争”:为了生存的抗争
第二章 历史的抗争——哥伦布神话的改写
    第一节 哥伦布之后的美国变迁
        一、丰裕社会:白人的美国梦
        二、印第安人的美国噩梦
    第二节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功过说
    第三节 《哥伦布的后裔》:戏仿与改写
        一、从英雄到小丑:哥伦布的形象颠覆
        二、从蛮夷到文明:为印第安文化正名
        三、从阿美利加到阿斯尼加:历史轨迹的改写
第三章 生存空间的争夺——新世界的塑造
    第一节 失去的土地逝去的族人
        一、囿于藩篱: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二、魂归何处:印第安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归家”范式
        一、印第安身份的回归
        二、印第安典仪的回归
    第三节 维兹诺的新世界书写
        一、维兹诺的“出走”历程
        二、第三空间:治愈灵魂之殇
        三、第四世界:重启朝圣之旅
第四章 话语权的争夺——口述与文字的融合
    第一节 消失的话语权
        一、岌岌可危:同化政策下的印第安语言
        二、蛮化扭曲:主流话语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二节 印第安文学的单复数
        一、口述传统:纯正的印第安文学
        二、书面文学:用他者的语言叙事
    第三节 维兹诺的话语权抗争的书写
        一、口述话语的书面呈现
        二、话语权的失去的书写
        三、话语权的归来的书写
第五章 恶作剧者的抗争——后印第安勇士书写
    第一节 印第安文学中的恶作剧者
        一、印第安故事中的恶作剧者
        二、当代印第安文学的恶作剧者书写
    第二节 安尼什纳堡的恶作剧者传说
    第三节 维兹诺的恶作剧者多元书写
        一、混血勇士:沿袭印第安的传统
        二、国际勇士:穿越东西方的屏障
        三、后印第安勇士的文化依托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问题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 研究基本思路与框架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殖民时期语言教育与政策
    一、新大陆语言传统的移植
        (一) 北美英属殖民地的建立
        (二) 英语语言意识
        (三) 语言意识形态的特征
    二、构建通天塔的语言意识
        (一) 纷繁复杂的语言格局
        (二) 英语通天塔的构建
    三、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肇始
        (一) 英国语言教育的移植
        (二) 传教布道的语言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时期语言教育政策
    一、英语统治地位的确立
        (一) 语言统一的社会背景
        (二) 政治人物的语言理念
        (三) 语言标准的制定
    二、语言的纯洁性和标准化
        (一) 英语统治地位的巩固
        (二) 美国语言一致性
    三、合众国英语统一的语言格局
        (一) 强势英语同化弱势语言
        (二) 英语同化德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九世纪语言教育政策
    一、强制同化时期的社会背景
        (一) 西进运动与天定命运
        (二) 《道斯法案》的颁布
    二、语言强制同化的理论体系
        (一) 思想基础:文明阶梯论
        (二) 印第安人“他者”丑陋形象的构建
        (三) “开化”思想及教育政策
    三、强制同化惟英语教育政策
        (一) 强制性教育政策的开端
        (二) 惟英语教育政策
    四、惟英语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 普拉特的惟英语强制教育
        (二) 惟英语教育政策的本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十世纪语言教育政策
    一、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
        (一) 双语教育的背景
        (二) 双语教育发展的特征
    二、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的嬗变
        (一) 60年代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 70年代双语教育政策的修订与完善
        (三) 80年代双语教育扼制性政策
        (四) 90年代双语教育复兴性政策
    三、《双语教育法》的终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一世纪语言教育政策
    一、美国的官方语言立法
        (一) 联邦政府的英语立法
        (二) 州政府的英语立法
    二、反双语教育的立法
    三、“911”事件后语言教育政策
        (一) 外语教育政策的立法
        (二) 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
        (三) 奥巴马教育政策改革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特点
        (一) 历史沿革和发展的完整系统
        (二) 美国语言一致性的本质特征
        (三) 显性和隐性结合、联邦和州政府共管
        (四) 语言教育政策基于法律的基础
    二、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对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启示
        (一) 提升重视力度,科学规划语言教育政策
        (二) 建立统筹语言教育政策制定的权威机构
        (三) 完善语言教育政策,构建和谐的语言关系
附录: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重要法律及事件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从同化到回归印第安自我——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杂糅与本质主义:詹姆斯·韦尔奇《血中冬季》与《吉姆·罗尼之死》的对比研究[D]. 谭洋. 云南大学, 2019(03)
  • [3]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鸽灾》对印第安文化的反思[D]. 申亚茹.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J]. 付玉群. 中美人文学刊, 2019(01)
  • [5]《飞逸》中的魔法师之旅:主人公“青春痘”的个人意识觉醒和文化身份建构[D]. 张耀莎. 云南大学, 2018(01)
  • [6]莱斯利·马蒙·西尔科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 范莉. 山东大学, 2018(12)
  • [7]部落文化的希望之源——中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之比较[J]. 刘克东,陈雨薇. 外语教育, 2015(00)
  • [8]杰拉尔德·维兹诺的后印第安生存抗争书写[D]. 尚菲菲. 吉林大学, 2017(09)
  • [9]美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毛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10]《一个印第安男孩绝对真实的日记》——印白两种族的相互包容[J]. 刘克东,宋瞳.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5(02)

标签:;  ;  ;  ;  ;  

从同化到回归印度自我:美洲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趋势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