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宋江、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

刘备、宋江、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

一、刘备、宋江和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武[1](2021)在《明代白话小说中义子义女故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小红[2](2021)在《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北宋初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田锡承袭了汉唐文化之优良传统,针对宋初社会所面临的文化困境,他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致力于社会风气的变革。在士风卑弱的情况下,田锡忠公体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君子形象为士林树立了榜样。他力图以自己的亲身创作一扫文坛的五代余弊,并对宋代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本文将田锡置于北宋文化大背景下,考查他在士风建设和文学革新上所做出的贡献,论文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分析宋朝建立初期所面临的士风及文风的困境。宋初承五代之乱,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十分困顿的境地。一方面,士林的风气以隐逸、因循及躁竞为主,士大夫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整体风貌并不乐观。另一方面,在文坛上,过于藻饰的四六骈文专注于歌功颂德,无真实情感可言,而白体诗人、九僧与隐逸诗人,作诗皆为书写一己之性情,文学应有的现实主义精神荡然无存。宋廷为了解除困境,重建儒道,亦付出了不少心力。尽管如此,仍是收效甚微。而田锡的出现,不仅顺应了宋廷文化建设之形势,还以他个人的努力,形塑了宋代士人之典范。第二章阐述田锡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对他的政治人格和文学表现产生的影响。田锡生于西蜀,人生最重要的青年时期都是在蜀地度过的。蜀地以儒学为宗、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田锡。他出身平民阶层,祖父及父亲皆是高尚不仕的名士,其父虽不从政,但自田锡幼时开始,便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步入仕途。在父母去世后,他深感偏居一隅所获得的知识和眼界都是非常有限的,于是选择了出蜀游学,在这段时间里,他品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同时也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下获益良多,为他以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些独特的经历,才形成了田锡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特定的心理结构。第三章论述田锡在宋初核心价值观重构中的先导作用。基于两蜀政权所承唐代典章文物的浸染以及自身对唐文化的向往,田锡主张承继唐统,但在传承唐文化有益于宋廷部分的同时,他又结合时代之需要,勇于革新,力求创造出一个属于有宋的时代。他将儒家道德价值体系视为国家社稷的根本,积极致力于儒家思想体系的重塑。他的政治思想,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外,还带有宋初独有的时代特性。作为传统儒士,田锡专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宋初对外战场的失利,也使得田锡开始对华夷之防愈加重视,这些都对内敛的宋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章论析田锡在北宋士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宋朝士大夫群体自我角色的认同感,可谓历代罕有。这种局面的形成并非一朝之事,除了宋朝统治者对士大夫的优待和宽容外,宋初士大夫起到的带头作用功不可没,而田锡可以说是士风崛起的表率和有力号召者。面对帝王,不同于由五代入宋的贰臣的明哲保身,田锡敢于直谏,充分体现出一个士大夫应有的风骨和与君王共治天下的觉悟;而对社稷百姓,他关心民瘼,为百姓畅意直言,表现出传统士大夫强烈的责任感与社会担当。第五章分析田锡的散文理论及创作。作为宋初古文家之一,田锡与其他古文家在理论和创作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他重视“文”的社会功用,认为“道”是“文”的基础,但同时又主张“文”“道”并重,承认“文”的独立性。受道家思想影响,他提倡自然的文风,体现出儒道合流的文学倾向。田锡创作的散文类型丰富,大多以汉唐文统为宗,具有典雅清丽、文质意远的特色。第六章论述田锡的诗学思想及诗歌创作。与田锡经世致用的文论观相对应,田锡主张恢复诗歌的美刺传统。而另一方面,田锡视诗歌为余事,将其看做消遣自适的工具,对诗歌政治方面的要求远低于散文。因此,与其他古文家不同,田锡对艳丽的诗风十分包容。他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融会前代诗歌大家之长却又能自出机杼,具有自己的特色,为宋诗开辟新径、独立于唐诗之外提供了有力的尝试。第七章阐述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田锡久历官场,结识了大批君子之友。身在宫阙时,他以身示范,为朝中士大夫树立了榜样;为官地方时,他充分发挥儒家淑世之精神,致力于当地民生的治理和风俗的淳化。不管是在士风上还是文学上,田锡对当时及后世的士大夫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川籍士大夫以及庆历时期的众多士大夫,田锡的影响尤巨。他高尚的政治人格,使其成为砥砺士风的先驱,以及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崇拜的偶像。他的诗文理论,对北宋文坛巨匠——“三苏”和欧阳修的文学观亦有着一定的启迪。

张靖[3](2019)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文中提出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喜庆时节的装饰品,更是反映我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晋南木版年画是结合了绘画、雕刻与印刷的民间美术门类,也是“年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戏曲年画数量丰富、题材宽泛、画工精细,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戏曲演剧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戏曲面貌以及戏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晋南木版年画产生于宋金时期的平阳、绛州地区,并形成了雕刻、印刷、流通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晋南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密不可分,讲求观赏与实用的一致性。晋南木版年画在体裁形式上包含门画、中堂画、拂尘纸、窗画、纸灯画等诸多形式,在年画题材方面包括天仙神只、人情风俗以及戏曲故事等内容。其中,戏曲故事类题材的年画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年画艺人将戏曲与年画相结合,抓取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创作出可供人们长久观赏的戏曲年画。戏曲年画的故事内容大多出自当地盛行的梆子腔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戏曲的剧本、脚色、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脸谱勾勒等都对戏曲年画产生影响,特别是梆子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促成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笔法干练稚拙、造型简朴生动、色彩装饰意味浓重和构图巧妙独特等艺术特色。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中反映梆子腔剧目的故事内容众多,常见的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梆子腔的蓬勃发展是促成清代后期晋南戏曲年画创新和繁荣的客观条件,晋南地区梆子腔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地戏曲年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造型风格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戏曲图像的叙事性逐步增强。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的故事内容是对戏曲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演出场景的描摹,是戏曲年画较之于门神画、吉祥画等象征性木版年画的最大区别。清代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欣赏戏曲年画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回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中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同时,戏曲年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将人们的情感情趣转换为可视的图像符号,其图像嬗变过程是将美术学与符号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观点结合,由图像、语言、修辞及文化寓意所组成,采用定格瞬间性时空的表现手法,将戏曲年画置于社会生活与梆子腔的蓬勃发展之下,用生动的图像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人情和生活百态,在传播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寄托愿景的重要作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地域化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构图、线条以及装饰上,而在色彩特征的研究以色彩相互间的对比为主,将其置于艺术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出融合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地域化的叙事特征,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自然也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语言,作为广大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艺术思维的重要载体,需要挖掘隐含在戏曲年画与戏曲在传情达意、虚拟性、程式化背后的一致性内涵。

范秋雯[4](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巩秋彤[5](2016)在《刘备形象的形成、演变及叙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致力于研究刘备形象的发展演变,并借此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历史变化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分析。全文按照刘备形象的演化顺序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刘备史传形象的形成时期。陈寿《三国志》对刘备生平大事和三方评价的记述,与裴松之注对相关绯闻逸事的收集共同构成了对刘备形象的史传叙事,在《三国志》中塑造了一个以道义为旗帜的英雄霸主的形象,其道德性的呈现为后来的对其形象的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时期刘备的个人形象开始与上层官方所关注的正统性问题产生关联,体现在当时不同的史学着作中;早此时文人编注的志人志怪小说中的刘备,开始与史传叙事的品评人物相分离,逐渐成为文人意趣的寄托。第二部分是隋唐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刘备的主流形象开始被依托民间文艺逐渐崛起的民间话语所主导。该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导至了对新的叙事话语要求,刘备的形象开始通过民间叙事走入文艺领域,以《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三国戏为代表的民间文艺中的刘备成为一个宽和仁爱的民间带头大哥,并形成了桃园系统、相貌出身、君臣关系、坐骑装备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刘备形象的基本元素;在这一时期文人的诗词中,刘备与诸葛亮一起被塑造成明君贤臣的代表来寄托其建功立业的心愿,而在文人的散文和笔记里,一方面刘备成为道德理念的寄托,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文人日益增加的对民间的关注;该时期刘备良好的民间形象也逐渐影响到上层统治阶层,导至蜀汉正统逐渐为全社会所接受。第三部分是明清以降。这一时期《三国演义》开始主导刘备形象。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力图将带有上层色彩的史传叙事和带有下层色彩的民间叙事融合起来,并加入了文人的审美意趣和道德理想,塑造出一个在道德情操方面近乎完美的刘备形象。之后《三国演义》塑造的刘备形象始终占据社会公共话语的主流,对后世的戏剧乃至海外的刘备形象的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三国演义》建立在调和的基础上的刘备形象也引起了不同阶层的反弹,以批判其虚伪和心机为主的刘备的负面形象出现在戏剧等中,在下层民间表现为“吃酒讹赖”、“结义争兄”等民间故事和“李逵——刘备”型民谚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流传。这一时期文人笔记及史评着作中对刘备作为历史人物所做出的评价和分析越发具有严谨的学术风范,而上层统治阶层对刘备形象的观点逐渐成为民间大势的附庸。横向从社会内部的角度看,刘备形象的历史变迁与三个社会阶层密切相关:即关注正统问题的上层统治阶层、兼具娱乐倾向和道德倾向的下层平民阶层、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志的文人阶层。其中,统治话语对刘备形象的塑造贯穿了中国的古代史,民间话语在唐宋时期开始彰显,并在明清时期与统治话语呈现交融的趋势,文人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古代前期往往作为统治话语的代言者,后期亦开始与民间合作。三个社会群体的历史发展和消长起伏及其之间的相互融合、博弈和妥协也给刘备形象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甄飒飒[6](2015)在《元杂剧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学界对元杂剧的研究已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文献收集、书目整理、流派分析、思想探入、人物形象阐述和语言风格探析等方面日臻完善。同时冲破了学科界限,从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科学角度切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总体来看,无论是从单纯的文学角度还是文学史角度、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都是令人瞩目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探讨小说艺术特质的方式来研究戏曲,从叙事学的角度,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为切入点,元杂剧本身作为戏曲的美没有得到很好的观照;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研究较为深入,而元杂剧的整体美学特征研究却显得不足;只重视元杂剧研究某一方面而不能兼顾全局,例如只重戏不重曲,只论悲剧不论喜剧,只看创作不看传播等。简而言之,就是元杂剧美学整体研究的缺失。到现在为止,学界还没有一部从元杂剧各个方面进行探析的美学方面的专着,这严重制约了元杂剧研究在美学方面的进步。所以论文将从元杂剧研究的薄弱环节一一美学整体形态研究入手,来细致梳理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并结合文化环境和社会审美心理对元杂剧的影响,讨论元杂剧美学特征形成的原因,以期解决现在元杂剧研究中美学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元杂剧整体美学形态论,从文艺和文化两个角度来研讨元杂剧的美学特质。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文艺样式,它吸收了抒情文艺与叙事文艺两种文艺的特性,体现了各种文艺样式的有机融合。在表达方式上,元杂剧更是兼具了叙事文艺客观、全景的表现传统与抒情文艺主观、自我的表现传统。在文化特征上,元杂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雅俗文化交融的产物,它的诞生与文化话语权的转移和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备了文化产业的初级形态,这是值得注意的。第二章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论,第一节论述了元杂剧审美文化的特质,如兼容并蓄的文化熔铸性、巨大的传播能量和广泛的群体涵盖范围。现代传播学理论的引入,更有助于从传播的角度和创作、传播、接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深入探讨元杂剧美学特点形成的原因,凸显文艺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节研讨了元杂剧的美学思想。元杂剧的美学思想具备双重性的特征,表现为对传统的接受与重构和浓重的时代“悲情”,体现“史”与“时”的结合,“史”是历史,是传统,“时”是时代,是现实。第三章元杂剧美学体式论,分别从元杂剧的代言体、一本四折、一人主唱、宫调安排、剧本特征等元杂剧的形式构成因素入手来进行研究。元杂剧的代言体脱胎于诗词代言体,有着鲜明的抒情特征,是诗词代言体的舞台立体呈现。一人主唱的演述方式,是限知视角下的抒情与叙事。“一本四折”是稳定的整一性剧本结构,由叙事主线串联起了不同的演述板块。代言体、一本四折、一人主唱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是元杂剧在体式上区别于南戏与明传奇的重要特征。元杂剧的音乐具有稳定性、类型化的特点。而元杂剧的剧本受多重美学要素的影响,吸收了广泛材料、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变化。音乐与剧本二者的有效融合,产生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第四章审美类型论,重点讨论元杂剧的悲剧、喜剧的类型。大概同时代的东方戏曲与西方戏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西方的戏剧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元杂剧。在判定元杂剧类型时,要注意它本身兼具的抒情与叙事的两大特征,从剧本的主题表达与抒情特征这两个方面进行观照。元杂剧中的悲剧与矛盾、冲突等叙事层面的关联并不明显,它以强烈的含有“悲”的情感因子为审美对象,强烈浓厚的抒情性是它基本的美学特征。此类悲剧有着强烈鲜明的主题意识。悲剧主题能超越个体的生命体验,突破具体、个别的人生现象而上升到一定的生命层次。而元杂剧喜剧使观众能感受到对“至善”、“至纯”、“至真”的情感的追求,也能反思自己的命运与人生,从笑声中感知蓬勃的生命力与人生的真谛。元杂剧喜剧的内核并非单纯的“调笑”、“嘲讽”,而是一股蓬勃向上、勇于追求与挑战的“正能量”。本文尝试从宏观角度来研讨元杂剧美学,用新视角、新方法进行研究。在美学范畴内的各个方面,对元杂剧的特质进行一一梳理,既观照整体全局,又照顾细节重点,并注重其内部质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将元杂剧置于汉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重视传播这一因素对元杂剧的影响。同时采取了新的论述方法,使史料与理论相结合,摆脱以往的习惯性描述手法和叙事关注视角,力求能在元杂剧美学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摆脱以往戏曲研究中“叙事”因素分析过重的影响,突出元杂剧的“戏曲”本质,发掘元杂剧“抒情”之血脉,更注重强调它与其他戏曲类型的不同之处,通过各个角度的分析细致入微地将元杂剧的美学特征表现出来,从社会文化与文艺传承的角度来展现元杂剧的独特价值,尝试以一种宏观视角来全面解读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其次,摆脱以往侧重于叙事层面的生平作品、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的三段式论述和只重理论阐述不重文献和作品征引的研究方法。在以往的元杂剧研究中,这两种论述方式是较为普遍的,前者往往适用于某个作家或者某个题材作品的研究,而后者则多用于美学方面的研究。本文在进行论述时,注意文献、作品的征引,将丰富的史料和实例引入论文之中,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将摒弃三段式研究,从音乐的使用、结构的搭建等角度来讨论杂剧作品,使“普遍”与“特殊”都能体现在论文之中。最后,本文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注重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心理,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元代社会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和元杂剧的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元杂剧的美学特征和美学内涵,打破西方美学理论对元杂剧美学形态的定论。

章家谊[7](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王凡[8](2014)在《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 ——以人物塑造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艺术结晶,明清小说一直是后人研究、探讨的文学热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明清小说中的许多代表性作品被我国电视剧艺术家初次改编成为电视连续剧,其中既包括了以《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以《西游记》、《封神演义》、《济公传》为代表的神魔小说,又包括了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家族家庭小说,更有根据文言短篇小说杰作《聊斋志异》改编的《聊斋》电视系列剧。作为名着改编的重要方面,明清小说人物形象的影像化重塑成为了这些现代改编者传达明清小说思想意蕴、展现其文化价值的重要艺术载体。这些艺术形象大多不仅具有相对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也折射出社会历史的演变特点与独特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故而成为今人认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范本。而在将上述明清小说搬上荧屏,并面对这些我国文学画廊中经典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作为改编主体的电视剧创作者一方面以现代影像手段较为忠实地再现了明清小说中各类艺术形象,令其外貌特征、言语举止、思想性格、精神气质得到自然的展示,另一方面,这些电视剧主创者并未亦步亦趋,而是以忠实原着精神为基准,对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了更加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人性化刻画,在相对克服原有形象程式化、绝对化等审美局限的同时,使其更显丰满、立体,从而既凸显出一种现代人文精神和理性意识,又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骆凡[9](2014)在《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文中研究表明说书,又称说话,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伎艺,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是西方着名的文艺理论,重视民间诙谐文化传统。我们把狂欢化的视角运用到说书领域的研究,即是将说书艺术同它所置身的民间广场与民间诙谐文化联系起来,把它同共同生存的民间诙谐文艺形式联系起来,同它具体的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受众接受联系起来,以此来重新认识说书诙谐艺术所潜藏的文化意蕴。研究分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对说书所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还原,即对狂欢文化进行梳理,从民俗狂欢到狂欢的场所以及狂欢场所中存在着的文艺形式。第二部分是将说书这一传播场域进行考察,力图描述书场传播中的狂欢体验。说书作为狂欢文化的成员之一,身处中国诙谐文化氛围,它存在着笑谑与突破常规的狂欢体验。第三部分是关于说书诙谐文本的分析,也即文学本位研究。但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是源于正统文学中艺术水平的高下,而是通过说书的诙谐手法挖掘出它所依存的诙谐文化传统,它所反映出的诙谐文艺中共有的诙谐方式与手法。而这种共性恰好反过去证明了共同的文化土壤,相同性质的传播关系、相同的受众心理对文艺形式与风格的规定性。整个的论证逻辑是由文化到文学,由外部到内部,进而内外互证。第一部分对中国狂欢文化进行溯源。狂欢一词在我国汗牛充栋的典籍中并不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狂欢的缺失,我们稍加识别,便可发现许多虽不以狂欢名之却深具狂欢精神的文献记录。它们是关于我国古代人民生活、劳作、节庆、祭祀、婚姻、丧葬等各种风俗的记载。透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感受到狂欢文化的氛围。《礼记·郊特牲》中关于“蜡祭”的描述便可视作最早记载。我们粗略勾勒出中国民众狂欢生活的基本轮廓:它以节庆为主要依托,欢会中民众聚集,男女同乐、肆意饮食、纵情享乐,歌舞喧哗、百戏竞集。狂欢的发生通常是一种群体行为,须有场所承载,故而巴赫金在其狂欢化理论中把“广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提出,认为广场在狂欢节中是全民性的象征。这里远离官方意识形态的笼罩,存活于广场上的各种言语体裁、戏仿文学则洋溢着诙谐幽默的民间情趣,饱含着颠覆与新生的强劲活力。广场的存在为民众的聚集提供了空间,更为各种民间文艺带来了滋生的土壤,使民间文化获得话语权。中国虽然没有没有西方城市建筑中所谓的“城市中心广场”,但是却也有着全民群聚、民间文艺兴盛的中国式“广场”。虽然宫殿庭院式广场与官方意识紧密相依,却奠定了广场与百戏相依的悠久传统。其余的寺庙广场、街市广场、节庆游乐广场、瓦舍类型的商业性游艺场所、茶馆都是属于中国式的民间广场,它们形态各异,但文化特征上显示出高度的同质性。广场中全民聚集,身体与心理的距离都得到消解,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弱化消融;广场中行业汇集,人们各种需求都得到满足,物质、信息、能量在此进行了充分的交换与聚合;而广场中百戏竞集的传统绵延几千年,折析出中国人的观念中,百戏即广场的应有之义。百戏是民间传统文化中最热闹、最芜杂的部分,因而也成为最肥沃的土壤,滋养出中国民间的各种文艺形式,中国的俗文学之渊薮即存于此,民间说唱、戏曲都是逐渐从百戏中分化出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特征及体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狂欢广场同时也是笑文化之渊薮,洋溢着欢乐氛围,诙谐幽默的风格几乎波及广场中的每一种文艺形式。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恰好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其成因。一方面,广场中民众聚集,等级隔阂弱化消融,人际关系的平等氛围使得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显示出轻松、自由等亲昵化的特征,传播关系的性质对于艺术形式、风格影响明显。另一方面,广场中容纳着众多表演艺术形式,为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吸收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性。如果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那么基于相同的传播场所与传播关系以及受众心理,广场中诸多的艺术形式便会呈现出相对统一的风格,表现手法、内容题材、言说方式也会交融互通。从相同的物质关系所引起的文学形式、风格等意识形态层面的相似,或可为我们重新理解戏曲、说唱领域互渗的现象开辟新视角。第二部分对说书场域存在的狂欢体验进行分析。书场中最标志性的表情就非“笑”莫属,而“笑”也是狂欢体验中最外在化的表征,并且对狂欢氛围的营造有其特殊的作用。狂欢体验的另一来源是反规范性,官方禁令与传统道德对说书的批判中充分彰显出书场中洋溢的狂欢精神与民间立场。说书场域的反规范性体现在全民聚集对等级制度的消解、情色内容对性道德的冲击与对本能的释放、议政干政等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利用民间口头文学批判官方真理,表现自我意愿的狂欢意识。狂欢的体验中还包含着民众的平等交流、高度互动,反对单方独白的权威压制,强调个人的主体价值,处于对话和交往状态中的个体在相互依赖中互相激活。第三部分对说书文本中的诙谐因素进行分析。分成肉里噱、外插花、狂欢化的语言、文本中的狂欢民俗描写四个方面。“肉里噱”是指内蕴于书中人物性格与情节中的诙谐因素。我们主要针对书中的诙谐人物进行了类型化分析。每一部书都有自己的诙谐人物,大致可以分成书筋、诙谐化的小人物、诙谐化的正统人物三大类型。书筋是与书胆相随而生的、逸趣横生、寓庄于谐的人物,他与戏曲中的净、丑大体对应,可分为滑稽英雄与机智小丑两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书筋与巴赫金关于中世纪狂欢广场上狂欢式的人物的特征描述显示出相当的契合度,这种贯通恰恰体现了人类在获取欢乐愉悦的方式上的同一性,人类思维结构的相似性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始冲动的无差别性,即民间意识形态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抗,貌似憨傻的行状和言语中蕴含的真理与叛离意识在笑谑化的手法中合二为一,释放着普通民众在社会道德规范束缚下的冲动,引起中下阶层民众的共鸣,甚至将其作为移情的对象。而对诙谐化的小人物多从生理缺陷、异相着手,通常与戏曲中的小丑类人物相对应,此类笑谑虽然趣味粗鄙、肤浅,却代表了人类初始类型的笑,是我国传统笑话的悠长一脉,他满足了欣赏者自身的荣耀与优越感。第三类是正统人物的诙谐化,将严肃的历史人物、高大的英雄人物进行笑谑化的改造,从而消除尊崇与恐惧、拉近民众与历史心理距离,在插科打诨中体验到欢乐的自由。外插花是说书艺术中关于诙谐趣味营造的另外一种方式,指说书人结合书情,穿插、点缀在书中的俏皮话、笑话、戏谑、调侃、俳嘲等逗人发笑的部分,相当于戏曲里面的插科打诨。本文从穿插笑话、运用戏曲科范、戏谑化的韵文穿插、现场抓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狂欢化的语言是指在狂欢的广场上,以人与人之间不拘形迹地自由接触的特殊形式为基础,形成了广场言语的特殊形式和风格,日常禁语被打破,在插科打浑和讥笑嘲讽中,有吆喝、赌咒、发誓、詈骂、各种粗话和猥亵语言可以脱口而出。说书中的语言呈现出这一特点,本文通过语言游戏、猥亵性语言两个方面分析。说书文本中大量存在的狂欢民俗描写与其存在的节庆广场氛围紧密相关,本文根据这些描写在叙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推进情节的狂欢节俗、诙谐人物塑造与风俗表现相互映衬、参与狂欢、结构关目四个方面,构成说书艺术的狂欢化特征之一。整个文本分析中,说书艺术的诙谐内容体现出与其他民间诙谐文艺形式的高度互动,尤其是与戏曲,如诙谐性的人物设置,书筋中的滑稽英雄、机智小丑分别与戏曲中的花面、武丑对应,诙谐化小人物与戏曲小丑的对应,外插花中笑话的共同采用、戏曲科范的相互借用、语言风格的高度一致以及节俗内容的广泛应用。诙谐手法与风格的一致共同反映了狂欢文化的共同滋养。同时观察到因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中国式“狂欢”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狂欢的不彻底性、宣泄方式的相对含蓄性、狂欢形式的灵活性与场所的多样性。

陈娜[10](2012)在《神秘数字和《西游记》的叙事世界》文中提出本文从叙事文化学角度切入关于神秘数字与《西游记》叙事世界的研究。神秘数字既具有结构意义,又具有文化哲学意义,从这个角度切入研究有利于透视叙事形式的文化意蕴。《西游记》作为明清神魔小说和章回体小说的代表,其叙事世界的组织都深受神秘圣数的影响,它自觉地倚数结撰,其叙事体系几乎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在”。本文将具体全面描述《西游记》的叙事世界中神秘圣数、尤其是“三”这个神秘圣数的重要组织作用,并进而探究神秘数字与叙事世界的关系,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本文从表层叙事构成和深层叙事规则两个层面对《西游记》的叙事世界进行分析,表层叙事研究主要讨论神秘圣数对章节编排、叙事话语、人物组构、情节编织、时空结构五个方面的影响。深层叙事规则主要通过对表层叙事组构的抽象和归纳,总结出对其百回章节中的众多单元小故事普适的叙事语法,并分析隐藏在这些叙事法则后的深层文化精神与意义,主要是对其行动元结构模式、故事语法、宗教文化三大方面的研究。最后由对《西游记》神秘圣数和叙事世界组构的分析进一步拓展到对叙事世界组构与神秘数字关系的分析,得出神秘数字本身就携带着特定文化内涵的结论。

二、刘备、宋江和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备、宋江和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2)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宋初文化生态困境与表现暨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一节 士风的浇薄
        一、隐逸
        二、因循
        三、奔竞
    第二节 文坛之浮弊
        一、“四六”骈文:文胜于质的润饰藻丽
        二、徐铉与李昉:忽略社会关怀的体效乐天
        三、九僧与林逋:专注精意锻炼的超然世事
    第三节 统治者的改革与垂范
        一、修文偃武
        二、儒道重建
    第四节 田锡出现之意义
第二章 时代背景下的人格选择——田锡思想渊源与心理结构论析
    第一节 儒学为主的兼容并蓄:蜀地传统文化浸润
        一、蜀地历史沿革
        二、以儒学为宗的蜀学传统
        三、佛道思想在蜀地的发展
    第二节 平民精神之初显:家学渊源
    第三节 河洛主流文化熏陶:仕前游学经历
    第四节 自信心与凝聚力的仰望:汉唐文化精神情结
        一、儒学为主的文化导向
        二、不拘一格的用人方略
        三、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承唐为宋——田锡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反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两蜀典章文物对李唐之承袭
    第二节 正统之争:越承李唐与直承后周
    第三节 崇儒重道:儒家核心价值观的重建
        一、儒家思想体系之重塑
        二、儒家传统政治观念之因革
    第四节 由外向至内敛:宋文化之形态初具
        一、自我完善:守身行道与修己为人
        二、华夷之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第四章 淑世与同治——田锡与士大夫自我角色认同及自觉精神之崛起
    第一节 宋初统治者士权认知变迁
    第二节 士大夫群体认知:历史语境下的君子之党
        一、得君行道下的经世精神之觉醒:赵普与张齐贤
        二、上翼君道,下振逸民:田锡之益友——三君子与王禹偁
    第三节 直言敢谏:士大夫风骨的再现与话语权的行使
    第四节 以天下为己任:士大夫主体意识的初步凸显
        一、士大夫淑世精神的回归
        二、与君王共天下意识之觉醒
第五章 文学的复古与革新——田锡的散文创作及理论
    第一节 “经世”之文论观
        一、“文”“道”之关系
        二、执政与教化
    第二节 文法自然:儒道合流的前奏
    第三节 田锡与宋初古文家
        一、柳开
        二、王禹偁
    第四节 田锡的散文创作
        一、奏议:典实相济,伉直危切
        二、政论:文以气盛,长于说理
        三、书信:以才动人,以情动人
        四、辞赋:雄壮豪健,雅正清丽
        五、箴铭:匡世修身,文质意远
        六、制诰与考词:中正典雅,趋于古道
第六章 唐音至宋调的转捩——田锡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田锡的诗学思想
        一、创作目的:美刺与自适的平衡
        二、语言风格:雅正与艳丽并举
    第二节 以文为诗的宋调初探
    第三节 各体兼擅的诗歌创作
        一、体效元白:平易晓畅
        二、以李杜为师:沉郁雄浑
        三、诗学谢公:清新自然
第七章 斯文之先觉,儒道之悬衡——田锡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影响
    第一节 政治人格:砥砺士风之先驱
        一、忠义之风
        二、朋党之风
        三、对高昂士风的推动
    第二节 道德楷模:范仲淹与司马光
        一、范仲淹
        二、司马光
    第三节 文学圭臬:欧阳修与“三苏”
        一、欧阳修
        二、“三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晋南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 年画流变简述
    第二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第二章 清代晋南平阳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德隆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兴昌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西芦曲印改良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节 张家画坊戏曲年画
    第五节 天泰成画局戏曲年画
第三章 清代晋南绛州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益盛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天福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无名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章 清代晋南戏曲演出与戏曲年画的图像嬗变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与当地戏曲演出关系
    第二节 梆子腔影响下的年画图像嬗变
    第三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语-图”符号关系
第五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机制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表现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成因
第六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美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戏曲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一、史文传统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一、概念界定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一、“反讽”的演变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一、《红楼梦》的寓意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刘备形象的形成、演变及叙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传形象的奠定、文人叙事和正统叙事的形成
    第一节 陈寿《三国志》对刘备形象的塑造:生平大事和评价体系
        一、生平大事:一个中古霸主的奋斗人生
        二、评价体系:枭雄与义士并存
    第二节 裴注叙事中刘备形象的再创造:逸事野史的引入,道义性情的加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叙事和正统叙事的形成
        一、文人叙事:志人志怪小说里的历史人物
        二、正统叙事:两晋时期的魏蜀正统之争
第二章 隋唐宋元时期:文人、正统叙事的新发展和民间叙事兴起
    第一节 唐宋时期刘备形象的文人叙事
        一、唐宋诗词里的明主贤臣:文人建功心态下的道德性赋予
        二、文人的历史思考和民间关注:唐宋笔记中的刘备形象
    第二节 南宋蜀汉正统论的前因后果:功业、偏居和民间话语的影响
    第三节 宋元时代的平民文艺及刘备形象的民间状况
        一、宋元文艺作品中刘备形象的民间叙事
        二、《三国志平话》中的刘备形象
        三、元杂剧三国戏中的刘备形象
    第四节 民间叙事中刘备形象的主要构成元素的来源、形成与发展
        一、出身:从涿郡涿县到大树楼桑
        二、性格:从英雄豪侠到道德楷模
        三、长相:帝王之态的两种话语
        四、装备:的卢马和双股剑的由来
        五、性格:哭的和“近伪”的形成
        六、兄弟:桃园系统的形成和追加
        七、君臣:贤臣——仙道——智者
    小结:后世《三国演义》对宋元民间叙事的继承和反动
第三章 明清以降:《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定型及其后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三国演义》刘备形象的基本定型
        一、道义性和英雄气质的回归
        二、正统、文人、民间三重叙事在《演义》里的融合
        三、《演义》刘备形象的在后世文艺作品中的发展和影响
    第二节 明清文人的个性化叙事和刘氏正统的确立
    第三节 新叙事:近现代民间故事和谚语中刘备形象的异化
        一、刘备相关的民间故事的分类整理
        二、吃酒讹赖故事和结义争兄故事:与主流对抗的民间新话语
        三、民谚中刘备的负面形象——“李逵——刘备”式谚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元杂剧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元杂剧研究综述
    二、元杂剧美学研究分析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元杂剧整体美学形态论
    第一节 文艺角度——新生的综合文艺样式
        一、多种文艺样式的有机融合
        二、艺术表现特征的双向性
    第二节 文化角度——雅俗文化交融的产物
        一、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二、通俗文学艺术性的增强
        三、文化生态圈之初现
第二章 元杂剧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论
    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三重特质
        一、熔铸性——兼容并蓄
        二、有效传播——巨大的传播能量
        三、参与广泛——广阔的群体涵盖范围
    第二节 美学思想的两个基点
        一、元杂剧对传统的接受与重构
        二、浓重的时代“悲情”
第三章 元杂剧美学体式论
    第一节 代言体——继承诗词抒情传统
        一、元杂剧“代言体”的内涵与发展
        二、诗词“代言体”与元杂剧“代言体”之渊源
        三、元杂剧“代言体”的特征
    第二节 “一人主唱”——限知视角下的抒情与叙事
        一、“一人主唱”基本概念的辨析
        二、主唱选择的艺术要素与作品分析
        三、“一人主唱”的优势与作用
    第三节 一本四折——主线串联板块的整一性结构
        一、一本四折的体制分析
        二、元杂剧中的通用结构
        三、元杂剧结构的要素分析
    第四节 杂剧音乐——兼容并蓄的稳定曲体结构
        一、元杂剧音乐的基本概念与质素来源
        二、元杂剧音乐的艺术特征
    第五节 杂剧剧本——多重美学要求下的继承与创新
        一、元杂剧剧本三要素
        二、剧本创作的三重美学要求
        三、剧本创作的文艺规律
第四章 元杂剧审美类型论
    第一节 元杂剧审美内质——抒情与言志
        一、戏曲类型的判定
        二、杂剧审美中的抒情性
        三、类型划分的主题要求
    第二节 元杂剧悲剧美学论
        一、元杂剧悲剧的研究反思
        二、典型悲剧的比较分析
        三、悲剧美学要素的深化延展
        四、悲剧的两大因素——抒情性与主题
        五、悲剧概念实例分析
    第三节 元杂剧喜剧美学论
        一、元杂剧喜剧研究问题讨论
        二、经典作品细化解读
        三、元杂剧喜剧艺术手法
余论
附录:元杂剧家史樟事略考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题目
附件

(7)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三、语文的重要性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一、知识类型框架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第三节 结论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第三节 结论
    一、性别意识形态
    二、年龄意识形态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第七章 结语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 ——以人物塑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 明清小说电视剧改编的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范围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与电视剧中的英雄塑造
    第一节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塑造
    第二节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塑造
    第三节 小说《隋唐演义》与电视剧中的隋炀帝、秦琼形象
    第四节 小说《东周列国志》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
第二章 明清神魔小说与电视剧中的神魔形象塑造
    第一节 小说《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塑造
    第二节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塑造
    第三节 小说《封神演义》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
    第四节 小说《济公传》与电视剧中的人物诙谐意蕴
第三章 小说《水浒传》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小说《水浒传》中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电视剧《水浒》中的形象塑造
第四章 小说《红楼梦》与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
    第二节 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
第五章 小说《聊斋志异》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形象塑造
    第二节 《聊斋》电视系列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三节 《聊斋》电视系列剧中的男性形象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狂欢理论概述
        一、“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的逻辑演变
        二、文学狂欢化与民间诙谐文化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界对狂欢化理论的探讨及应用
    第三节 中国民间说书研究与狂欢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文献
第二章 中国狂欢文化
    第一节 民俗狂欢
    第二节 中国式“广场”
        一、巴赫金的“广场”概念
        二、中国式“广场”形态
        三、中国式“广场”文化特征
第三章 中国诙谐文艺
    第一节 “广场”对诙谐文艺的塑造
    第二节 中国诙谐文艺品类撮要
第四章 说书场域的狂欢体验
    第一节 插科打诨——笑谑
    第二节 突破禁忌——从官方禁令与道德批判看书场狂欢
        一、等级瓦解
        二、情欲释放
        三、干政议政
    第三节 开放交流、高度互动
第五章 说书文本的狂欢化(一)
    第一节 肉里噱——狂欢化的人物
        一、书筋
        二、诙谐化的小人物
        三、正统人物的诙谐化
    第二节 外插花
        一、穿插笑话
        二、戏曲科范的运用
        三、戏谑化的韵文穿插
        四、现场抓哏
第六章 说书文本的狂欢化(二)
    第一节 狂欢化的语言
        一、语言游戏
        二、猥亵——性与排泄
    第二节 说书文本中的狂欢民俗描写
        一、推进情节的狂欢节俗
        二、诙谐人物塑造与风俗表现相互映衬
        三、参与狂欢
        四、结构关目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神秘数字和《西游记》的叙事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关于神秘数字问题的研究成果述评
        2. 关于《西游记》叙事问题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第一章 神秘数字“二”、“三”与中国文化世界
    第一节 数字“二”、“三”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一、 神秘圣数“二”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二、 神秘圣数“三”神秘性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二”被确认为文化元编码数的历史原因
        一、 “二”是最大的概念数
        二、 中国文化的对称性观念
        三、 母系氏族时期对圣数“二”的崇拜
    第三节 “三”被确认为文化元编码数的历史原因
        一、 人类对世界复杂性感受和认知的发展
        二、 人自身对自然的主体意识强化
        三、 男权社会时期对圣数“三”的崇拜
    第四节 神秘圣数与中国文化典籍的编撰
        一、 数字二或二的倍数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影响
        二、 数字三或三的倍数对中国文化典籍的影响
第二章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表层叙事世界
    第一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章节安排
        一、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章节安排的影响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章节安排的影响
    第二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人物组构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人物组构的影响
        二、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人物组构的影响
    第三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编织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编织的影响
        二、 神秘圣数“七”对《西游记》情节编织的影响
    第四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时空组构
        一、 神秘圣数对《西游记》的时间组构的影响
        二、 神秘圣数对《西游记》空间组构的影响
第三章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深层叙事结构
    第一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行动元结构模式
        一、 对“行动元”的概念界定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行动元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的故事语法
        一、 对故事语法的概念界定
        二、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故事语法生成的影响
    第三节 神秘圣数与《西游记》“三教合一”的文化视角
        一、 神秘圣数“三”对《西游记》宗教观的影响
        二、 儒释道三教合流现象出现的历史文化原因
        三、 儒释道三教的具体关系和地位
结语:对《西游记》圣数叙事的理论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刘备、宋江和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白话小说中义子义女故事研究[D]. 袁耀武.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田锡与北宋士风及文学研究[D]. 杨小红. 兰州大学, 2021(09)
  • [3]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D]. 张靖.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刘备形象的形成、演变及叙事分析[D]. 巩秋彤. 山东大学, 2016(02)
  • [6]元杂剧美学研究[D]. 甄飒飒. 山东大学, 2015(12)
  • [7]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8]明清小说电视剧初次改编研究 ——以人物塑造为中心[D]. 王凡. 陕西理工学院, 2014(08)
  • [9]中国式“狂欢”与清代说书[D]. 骆凡. 扬州大学, 2014(10)
  • [10]神秘数字和《西游记》的叙事世界[D]. 陈娜. 湖北师范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刘备、宋江、唐僧“主弱”形象的文化传统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