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探索

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探索

一、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论文文献综述)

李良[1](2013)在《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三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张倩[2](2011)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由来已久,但是针对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发展与生存密切关联的周边环境的关注始终不够。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乡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普遍缺失的态势中,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因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厚重内涵,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烙印。2005年第15届ICOMOS在中国西安的大会通过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作为第一部有关遗产周边环境的国际法规,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指导原则。因此,当前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与规划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城乡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对于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各项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和其他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解析,对世界遗产保护理论和我国有关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为论文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并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既往设计成功案例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解析研究。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理论基础研究和既往设计实践研究的综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建构了全面系统的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体系。提出了设计中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指导思想和保护与规划设计依据,并提出以类型化的方式来展开规划设计。并总结了各种适宜的规划先导理念和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法,对于指导现实中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中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青云[3](2007)在《以古城墙为依托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人居环境的逐步恶化,城市特色的逐渐丧失,使人们对各类城市公园,特别是城市带状公园、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给予较高的关注。而城墙带状公园既有城市带状公园的形态特色,又蕴含着深厚的城市历史文脉。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城墙带状公园建设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课题,具有较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首先根据公园的用地形态和依托条件对城墙带状公园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然后依据公园的布局结构、古城墙与公园的位置关系、以及古城墙构筑材料等将古城墙进行了初步的分类;从文化、游憩、审美、城市意象、生态等方面阐述了城墙带状公园在城市中的功能;并通过与其它类型的带状公园比较,总结出公园的带状的形态、开放性强、连通性高等共同的特征,以及依托城墙而产生的位置属性、空间特殊性、遗迹文化为主体等个性特征。其次,论文分析总结出了城墙带状公园空间的线性、复合性、边界活跃性和序列性三个特性。从公园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分别论述了空间的组织,并从多个方面对城墙带状公园的边界进行设计探讨。然后以公园的特征为依据,分别论述了植被、地形、水体、建筑及交通游线对城墙带状公园的影响因素、及其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论文最后分析了城墙带状公园中历史文化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的原则、手段和方法。

邓翔[4](2006)在《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文化内涵与景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荆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最大的特色是古城和水,着名的荆州古城及其水环境密不可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荆州市的城市发展建设中,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和许多历史城市一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对荆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和城市水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历史名城保护和滨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荆州古城及其滨水空间也成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和精髓。 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荆州古城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与城市水系的关系,探讨了城市水系对荆州古城规划建设的影响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现场调研,对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格局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经验,为荆州古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历史依据和参考建议。具体内容包括: 第1章为引言,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与荆州古城规划建设相关的研究综述。 第2章为荆州古城历史沿革和滨水空间历史特色,阐述了荆州古城的演变过程,城市水系与古城规划建设的关系,并对古城滨水空间历史特色做了分析。 第3章为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景观解读,分析了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楚文化、三国文化和道家文化背景,以及城市水文化对城市风貌和民俗风情的影响,对关于荆州古城滨水历史景观的历代名家精彩诗句进行解读。 第4章为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现状研究,对荆州古城的城市空间和滨水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5章为国内外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理论发展过程和实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与着名滨水历史城市的比较,汲取先进的理论成果,借鉴成功的实践经验,为荆州古城滨水空间保护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第6章对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进行初步策划,提出了景观规划原则和措施,做出了景观规划构想,并制定了较为可行的实施步骤。 最后在第7章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建设提出展望。

秦颂[5](2003)在《论湘鄂地区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第一个部分是从地域,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探索楚风建筑的根源。首先是丛地域条件上的分析。从一个方面来看,湖南湖北的地理条件有其鲜明的特色,主要以湖,河等水环境为主,兼有平原,山地。气候适宜。这等优越的地理条件为两地的建筑风格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江流域物资条件的丰富使得这一地区具有较早的文明,从而使楚建筑的发展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湖南湖北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发展,楚地民众具有特别的审美标准和居住习惯,即使在国际化的今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习惯的保留。此外,地域条件也决定了地区的物产特色,建筑材料是物产的极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建筑风格的制约条件。 其次,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楚建筑风格的来源,建筑风格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楚建筑形式发展至今,其中本土形式的残存与流变,既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的结果。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各个时代的楚建筑特征,从上古楚文化起源到秦汉鼎盛时期,一直发展到近代融合殖民地风格。楚建筑在不断地融合外来形式的过程当中,自己的本土特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存。这同时体现了楚文化的广博的包容性和气鲜明的个性。 最后,本文从文化交融的角度探讨楚风建筑的文化来源。社会的文化气质不同,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也不同。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楚风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源于楚地本土文化,受到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侵蚀,而后又受到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形成今天的局面。 本文的第二个部分是从民族特色,结构特色,装饰特色三个方面分析了楚风乡土建筑的形式特点。民族形式是在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生活的要求,吸收外来民族艺术的优秀部分逐渐形成的,民族形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民族性,民族特色的具体体现。民族形式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民族性具有一种活的生命力,它不是凝固的,而是有相当大的容纳性,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的变革而发生流变。构架是建筑技术的产物,它代表了某一时期的营造水准,同时,构架又受制于一个地域的气候状况和物产状况。它不象人群的喜好那样,总是在经历着不断的改变,适应着不断的更新的潮流。千百年来,虽然建筑技术不断地发展,构架却总是遵循着类似的原则。本文列举出不同种类的传统建筑,如民居,儒家建筑,道家建筑,佛教建筑等等。在分析传统建筑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湘鄂地区的民族状况,城市状况,探索当地新乡土建筑的发展趋向。同时,本文还引用了当前湘鄂地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形式的儿个典型案例,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也对当中的不足之处作了一些评价。 在本文的最后,对未来乡土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人胆的预测,得出了未来新乡土建筑要遵循风格化,生态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原则。所谓的风格化,是指特定的区域具有特定的整体风格,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形象特征,这种风格可以是民族性的风格,也可以是地域性的风格。“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重新认识人与白然的关系后所作出的新的生存、发展模式的抉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匕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己进入建筑领域的各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必然导致建筑观念、形式上的重大变化,导致新型建筑的出现。一座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伟人的作品,它必须要有个性,要反映出创作它的人的个人面目,没有个性和个人面目的建筑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它同时要反映他的那个时代,这也就说一座伟大的建筑必须集中表现该社会的技术,艺术水准,整治,经济条件,以及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人众化是建筑真正承担其他的社会职责的表现,建筑要真正实现白己的目标,就必须担当起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特殊使命,他要求建筑活动更加贴近公众,成为居于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共享的文化。 由此得出结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文化,是新乡十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只有了解文化中不同要素所起的作川,才有助于了解过去,掌握现在,把握未来方向;才有助于探索新乡土建筑设计。

杨宏烈[6](2000)在《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文中研究指明荆州古城水景资源十分丰富 ,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其环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重在理水 ,以水为师 ,紧贴“水”字下笔 ,创造出一系列具有文脉、诗意 ,真趣、野味的水景景观 ,实现自然与人文美的交织。

二、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1. 复原历史时期城镇景观面貌
        2. 探究历史时期城镇景观变迁
        3. 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
        (三) 研究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 关于历史城镇地理与城镇景观的研究
        (二) 关于重庆历史城镇景观的研究
        (三) 相关研究还存在的不足
        1. 城镇景观研究的内容体系较为散乱
        2. 城镇景观研究广度还需要拓展
        3. 城镇研究的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4. 对历史景观遗存的价值估计不足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重庆的概念
        (二) 城镇的概念
        (三) 城镇景观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
        (一) 传世文献逻辑推证法
        (二) 考古材料运用法
        (三) 田野调查法
        (四) 图表法
        (五) 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明清以前的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先秦时期—城镇发展的雏形
        (二) 秦汉时期—初具规模的城镇格局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荡发展中的城镇
        (四) 唐宋时期—城镇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特征
        (一) 先秦时期—沿江而建
        (二)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两翼拓展
        (三) 唐宋时期—渝西崛起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明代以前重庆山景观
        (一) 重庆山之秀美
        (二) 重庆山之神秘
        (三) 重庆山之宝藏
        二、水文景观
        (一) 长江之景观
        (二) 水池之景观
        (三) 泉之景观
        三、城镇绿地系统
        (一) 城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
        (二) 景观植物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景观建筑
        (二) 祠庙
        二、街巷与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稻田
        (二) 园林
        四、特色景观元素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不筑城垣而形制初具的先秦时期城镇
        (二) 战祸之下发展维艰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
        (三) 渝西兴起与草市镇繁荣的唐宋时期城镇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扼危居险占领夔巫军事防御高地
        (二) 依托过境贸易形成舟车集散节点
        (三) 依山襟水建立山水城镇雏形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空间
第二章 明清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一) 复建—明代城镇数量
        (二) 繁荣—清代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一) 明代概况
        (二) 清代概况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
        (一) 山景自然之美
        (二) 山上的寺观
        (三) 山上的军事景观
        (四) 明清“八景”与时人对山景之美的重视
        二、水
        (一) 城市供水系统
        (二) 城镇消防设施
        (三) 城镇水患
        (四) 重庆“八景”中的水文景观
        三、林相
        (一) 人口增长对林相的破坏
        (二) 经济发展对林相的影响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
        (一) 公署
        (二) 亭台楼阁
        (三) 官方祠庙
        (四) 寺观
        二、街道交通
        (一) 街道
        (二) 交通状况
        三、田园景观
        (一) 城镇周围之稻田景观
        (二) 园林景观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 砖石城墙的修筑及城市面积的拓展
        (二) 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控两江要冲筑城以增军事防御之能
        (二) 枕山临水仍是城镇布局重要特征
        (三) 贸易地位与交通区位加深对城镇选址的影响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
        (四) 教育用地
第三章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景
        二、水
        (一) 河流景观
        (二) 水利景观
        (三) 温泉景观
        (四) 民国人们对重庆城镇水景之美的认同
        三、林相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城墙
        (二) 政府建筑
        (三) 祠庙景观
        (四) 纪念碑
        二、街巷及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田地景观
        (二) 公园
        (三) 私家园林
    第四节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的景观结构特征
        一、城镇选址特点
        二、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一) 城镇面积的扩大
        (二) 城镇人口的剧增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住与工商业用地空间
        (三) 公共用地
第四章 重庆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变迁规律
    第一节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特征
        一、先秦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二、秦汉晋南北朝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三、唐宋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四、明代重庆城镇景观
        五、清代重庆城镇景观
        六、民国时期城镇景观
    第二节 重庆城镇景观变迁规律
        一、景观格局
        二、自然景观要素
        三、人文景观要素
        四、景观结构
第五章 重庆城镇现留存的景观价值
    第一节 现留存重庆城镇景观状况
        一、自然景观
        (一) 山景
        (二) 水景
        (三) 林景
        二、人文景观
        (一) 城墙与城门
        (二) 祠庙景观
        (三) 石刻、石像、碑刻、摩崖造像
        (四) 街道
        (五) 民居
        (六) 军事寨堡、关防景观
        (七) 桥梁景观
        (八) 革命文物景观
    第二节 现留存景观的价值
        一、提供经济史、战争史、建筑史等珍贵参照的历史价值
        二、创造地产、旅游产业巨大效益的经济价值
        三、体现地域文明与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价值
        四、蕴含以石刻、民居审美体验为主的艺术价值
        五、彰显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
结语:从历史景观到现代景观—关于景观构建的反思
    一、现代与传统
    二、一般与个性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后记

(2)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1.2.2 其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相关概念阐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1.3.1 文化遗产
        1.3.2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1.3.3 周边环境(环境)
        1.3.4 周边建筑环境
        1.3.5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2 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
    2.1 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
        2.1.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和专业组织的重要文件
        2.1.2 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解析
        2.1.3 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保护理论
    2.2 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保护模式
        2.2.1 世界遗产的分类
        2.2.2 保护模式与保护方法
    2.3 我国遗产保护的理论
        2.3.1 古已有之的传统做法——维修与利废
        2.3.2 20 世纪30 年代——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思想起源
        2.3.3 建国以后遗产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4 我国其他专项法律法规
        2.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2.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4.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4.4 其他法规等
    2.5 我国遗产的基本类型与保护方法
        2.5.1 遗产的基本类型
        2.5.2 保护方法
    2.6 小结
3 世界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从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
    3.1 国际国内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阶段
        3.1.1 1960 年代以前
        3.1.2 1960—1990 年代
        3.1.3 1990 年代之后
        3.1.4 21 世纪以来
    3.2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思想观念的发展
        3.2.1 从20 世纪中期之前保守的“保护”到现代“保护”概念的拓展
        3.2.2 从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
        3.2.3 从个体到群体
        3.2.4 从物质到非物质
        3.2.5 从单一到复合
        3.2.6 从被动保护到主动利用
    3.3 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环境认识的发展
        3.3.1 《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停留在视觉空间层面的周边环境(Surrounding)
        3.3.2 《威尼斯宪章》——初步建立起关注遗产环境(Setting)的非物质价值的意识
        3.3.3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遗产环境的重要无形文化价值
        3.3.4 《西安宣言》——遗产环境(setting)的全面认识
    3.4 周边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与意义
        3.4.1 周边环境是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生存土壤和展示舞台
        3.4.2 周边环境是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向城市环境过渡的空间媒介和载体
        3.4.3 周边环境保护地位的提高扩大了遗产保护的领域和范围
        3.4.4 周边环境价值认识的提高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3.4.5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新任务
    3.5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价值
        3.5.1 历史价值
        3.5.2 艺术价值
        3.5.3 科学价值
        3.5.4 文化价值
        3.5.5 社会价值
        3.5.6 情感价值
    3.6 小结
4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研究
    4.1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建筑环境要素系统构成
        4.1.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
        4.1.2 周边建筑环境的客观要素系统
        4.1.3 主观影响要素
    4.2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要素
        4.2.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影响作用
        4.2.2 物质影响要素
        4.2.3 非物质影响要素
    4.3 周边建筑环境的客观要素系统
        4.3.1 物质要素
        4.3.2 非物质要素
    4.4 主观影响要素
        4.4.1 外部空间视觉理论(法则)
        4.4.2 场效应理论
    4.5 小结
5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典型实例研究
    5.1 欧洲等国的相关实践研究
        5.1.1 英国
        5.1.2 法国
    5.2 日本的相关实践研究
        5.2.1 京都市嵯峨野鸟居本整体环境保护整治
        5.2.2 北九州市平松铸物师地段改造
        5.2.3 其他相关实例
    5.3 国内典型实例研究
        5.3.1 西安曲江唐历史文化区
        5.3.2 西安顺城巷整治与改造
        5.3.3 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边环境
        5.3.4 北京烟袋斜街
    5.4 既往典型实例设计经验的启示
        5.4.1 结合视觉规律进行整体环境的分析研究
        5.4.2 现状环境中重点建构筑物的类型化研究
        5.4.3 合理的功能保留与功能置换
        5.4.4 既有环境原型要素的借鉴与重构
        5.4.5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物质空间环境
        5.4.6 原住居民生活的保护与延续
        5.4.7 保护与整治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5.5 小结
6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
    6.1 现存历史遗迹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郑州商城文化区的整治与改造
        6.1.1 郑州商城文化区概况
        6.1.2 郑州商城文化区整体历史文化氛围重塑的目标及设计理念
        6.1.3 建立特色化(类型化)的街区序列空间体系
        6.1.4 针对沿街建筑建立立面分类整治导则
        6.1.5 设立街区类型化控制点建筑的整治方法
        6.1.6 控制点建筑之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城东路管城区中医院
        6.1.7 控制点建筑之居住类建筑——城南路住宅
        6.1.8 控制点建筑之行政办公建筑——商城路税务局大楼及入口大门
        6.1.9 控制点建筑之商业建筑——北下街浴池及派出所
    6.2 历史文化遗产周边建筑环境整体氛围的再现与演绎——陕北志丹马头山景区规划与设计
        6.2.1 陕北志丹马头山景区概况
        6.2.2 陕北志丹马头山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分析
        6.2.3 陕北志丹马头山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整体氛围营造的理念
        6.2.4 陕北志丹马头山风景区的整体规划概念
        6.2.5 历史文化遗址的环境氛围重现——秦行宫遗址博物馆
        6.2.6 历史遗迹文化内涵的参与性体验——秦直道古战车竞技场
    6.3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的保护与规划设计——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
        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的历史背景
        6.3.2 泥塑手工艺的物质生存空间的现状
        6.3.3 村庄整体环境的重塑
        6.3.4 泥塑艺人家庭作坊及生活空间的重整
    6.4 设计实践中的经验与反思
        6.4.1 遗产本体原真性与周边环境非冲突性有机关联系统的建构
        6.4.2 以历史文化遗产为原点建立特色化(类型化)序列空间体系的方法
        6.4.3 对于遗产整体环境中的物质要素采用类型化保护与规划设计的方法
        6.4.4 设立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控制点的方法
        6.4.5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空间环境演绎与再造
        6.4.6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原真性前提下的既有环境要素选取与借鉴
    6.5 小结
7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
    7.1 设计原则
        7.1.1 真实性原则
        7.1.2 协调统一原则
        7.1.3 更新再造原则
        7.1.4 对比和谐原则
    7.2 指导思想
        7.2.1 历史文脉的传承
        7.2.2 空间肌理的织补
        7.2.3 空间边界的渗透
        7.2.4 图底关系的拓扑
    7.3 保护与规划设计法律法规依据
        7.3.1 国外相关国际宪章法规法令
        7.3.2 国内相关国际宪章法规法令
    7.4 视觉规律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要求与影响
        7.4.1 遗产周边建筑空间环境的视觉感知与观赏要求
        7.4.2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场效应
    7.5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类型化
        7.5.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类型化的划分方式
        7.5.2 保留较为完整的遗址遗迹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3 史料记载或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空间环境
        7.5.5 点状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6 线性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7 面域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6 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素系统
        7.6.1 整体环境氛围的塑造
        7.6.2 整体环境功能的整合
        7.6.3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现状基本数据库的建立
        7.6.4 周边环境空间范围的界定
        7.6.5 规划与设计的主客观要素内容
        7.6.6 原真性前提下的既有环境原型素材挖掘与规划设计中的非冲突性表达应用
        7.6.7 原住民保留与新居民引入
    7.7 遗产本体周边建筑空间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理念的定位
        7.7.1 模拟再现
        7.7.2 历史演绎
        7.7.3 文化表达
        7.7.4 气韵塑造
    7.8 遗产环境中建构筑物等物质要素的详细规划设计手法
        7.8.1 模仿借鉴与变异重构
        7.8.2 界面延续与消解弱化
        7.8.3 形式隐喻与内涵外延
        7.8.4 空间演绎与情景再现
    7.9 小结
8 结语
    8.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从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
    8.2 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
    8.3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的建构
    8.4 后续研究展望
        8.4.1 研究对象纳入非物质精神层面的内容
        8.4.2 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价值评估体系
        8.4.3 研究内容关注设计实践的使用后效果反馈
        8.4.4 研究方式引进历史文化遗产环境中的实际使用者的公众参与
    8.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一——调研现场记录
    2.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二——建筑现状调研表
    3.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三——街道环境及公共开放空间要素调研
    4.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四——沿街建筑景观现状调研及初步评价
    5.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评价表——沿街建筑景观整治细则

(3)以古城墙为依托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墙的功能、地位的转变以及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
        1.1.2 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城市记忆的需求
        1.1.3 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绿地结构的需求
        1.1.4 古城墙带状公园的兴起和相关理论研究滞后的矛盾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概况
        1.2.1 国外理论和实践概述
        1.2.2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理论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分析法
        1.4.3 归纳演绎法
    1.5 研究的内容
    1.6 论文框架
2 以城墙为依托的城市带状公园概述
    2.1 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2.1.1 城市带状公园
        2.1.2 城墙遗迹、遗址型带状公园
        2.1.3 以古城墙为依托的城市带状公园的界定
    2.2 城墙带状公园的分类
        2.2.1 按城墙带状公园的布局结构分
        2.2.2 按城墙在带状公园中的位置分
        2.2.3 按城墙的修筑材料分
    2.3 城墙带状公园的功能
        2.3.1 文化传承功能
        2.3.2 构成城市意象
        2.3.3 游憩功能
        2.3.4 审美功能
        2.3.5 生态功能
    2.4 城墙带状公园的特征
        2.4.1 城墙带状公园与其它类型的带状公园的共同特征
        2.4.2 城墙带状公园的个性特征
3 城墙带状公园的总体布局
    3.1 城墙带状公园的定位
    3.2 城墙带状公园的立意和构思
    3.3 城墙带状公园设计原则
    3.4 分区规划
4 城墙带状公园空间的特征和组织
    4.1 影响城墙带状公园空间构成和组织的特殊要素
        4.1.1 古城墙
        4.1.2 护城河
    4.2 城墙带状公园的空间特性
        4.2.1 空间的线性
        4.2.2 空间的复合性
        4.2.3 边界空间的活跃性和序列性
    4.3 城墙带状公园的空间序列组织
        4.3.1 城墙带状公园短轴方向上的序列组织
        4.3.2 城墙带状公园长轴方向上的空间序列组织
    4.4 城墙带状公园的边界设计
        4.4.1 城墙带状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关系
        4.4.2 城墙带状公园一般边界的设计
        4.4.3 城墙带状公园特殊边界的设计
5 城墙带状公园景素的设计
    5.1 城墙带状公园的地形设计
        5.1.1 地形设计与公园布局
        5.1.2 地形设计与公园形态
        5.1.3 地形设计与古城墙和护城河
    5.2 城墙带状公园的交通游线组织
        5.2.1 公园交通与公园开放性
        5.2.2 园路设计与公园形态
        5.2.3 园路设计与古城墙
    5.3 城墙带状公园的水体设计
        5.3.1 护城河
        5.3.2 其它水体
    5.4 城墙带状公园的植被规划
        5.4.1 影响城墙带状公园植被规划的因素
        5.4.2 植物规划与公园形态
        5.4.3 植物规划与古城墙
        5.4.4 植物规划与护城河
    5.5 城墙带状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
        5.5.1 建筑设计与古城墙
        5.5.2 建筑的风格的正确定位
        5.5.3 注重建筑的细部设计
6 城墙带状公园中历史文化的表达
    6.1 城墙带状公园的历史文化构成
        6.1.1 物质文化要素
        6.1.2 精神文化要素
    6.2 城墙带状公园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所要遵循的原则
        6.2.1 时代性的原则
        6.2.2 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6.2.3 雅俗共赏的原则
    6.3 城墙带状公园中历史文化的表达
        6.3.1 物质文化要素的利用
        6.3.2 精神文化要素的表达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文化内涵与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的必要性
        1.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综述
第2章 荆州古城历史沿革与滨水空间历史特色
    2.1 荆州古城空间格局发展历史概况
        2.1.1 荆州古城空间格局的起源——纪南城
        2.1.2 荆州古城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2.2 城市水系与古城规划建设的关系
        2.2.1 水系与城市选址
        2.2.2 城市水系与城市规划布局
        2.2.3 城市水系与城市交通
    2.3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历史特色
        2.3.1 文物古迹的特色
        2.3.2 自然环境的特色
        2.3.3 城市格局的特色
        2.3.4 荆州古城景观和滨水建筑的特色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景观解读
    3.1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文化背景
        3.1.1 楚文化背景
        3.1.2 三国文化背景
        3.1.3 道家文化背景
    3.2 城市水文化对城市风貌和民俗风情的影响
        3.2.1 城市水文化对城市风貌的影响
        3.2.2 城市水文化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3.3 荆州古城历史景观的诗词解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现状
    4.1 荆州古城滨水资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4.1.2 荆州古城水资源现状
    4.2 荆州古城的城市空间现状分析
        4.2.1 荆州古城的历史格局依然存在
        4.2.2 荆州古城的城市肌理现状
    4.3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景观现状分析
        4.3.1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的景观特色现状分析
        4.3.2 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理论发展过程和实例
    5.1 国外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发展过程
        5.1.1 国外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兴起
        5.1.2 国外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5.1.3 实例分析
    5.2 国内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发展过程
        5.2.1 国内历史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兴起
        5.2.2 国内城市滨水区保护开发的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5.2.3 实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构想
    6.1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6.1.1 指导思想
        6.1.2 规划原则
    6.2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措施与方法
        6.2.1 政策措施与空问对策
        6.2.2 规划方法与景观控制
    6.3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构想
        6.3.1 规划目标
        6.3.2 荆州市城区总体滨水空间布局
        6.3.3 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景观规划构想
        6.3.4 交通和游线规划
        6.3.5 绿化规划
    6.4 实施步骤和策略
        6.4.1 实施步骤
        6.4.2 分期规划建设目标及主要内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论文插图来源
附录3 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5)论湘鄂地区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湘鄂地区建筑风格形成的历史成因及文化渊源
    第一节 地域特征及其影响
    第二节 历史成因
    第三节 文化根源
第二章 湘鄂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流派特色
    第一节 少数民族
    第二节 湘鄂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分析及保持
第三章 当前湘鄂地区的建筑状况
    第一节 新乡土建筑概念
    第二节 湘鄂地区的乡土建筑构架
    第三节 楚风建筑的装饰特色
    第四节 湘鄂地区的新楚风建筑范例分析
第四章 湘鄂地区的建筑发展前景展望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湘鄂地区的建筑发展前景
结论

四、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13(02)
  • [2]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 张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3)
  • [3]以古城墙为依托的城市带状公园设计研究[D]. 张青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4]荆州古城滨水空间文化内涵与景观规划研究[D]. 邓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
  • [5]论湘鄂地区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D]. 秦颂.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6]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的探求[J]. 杨宏烈. 南方建筑, 2000(04)

标签:;  ;  ;  ;  ;  

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织——荆州环城公园水景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