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广深铁路建设四线

“案例”:广深铁路建设四线

一、《案例》:广深铁路增建第四线(论文文献综述)

颜阿茵[1](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指出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潘振宇[2](2019)在《广州市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文中提出与国内众多建国早期建成住区类似,广州市建设新村住区经历了从年轻走向衰老、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职业单位统包走向市场化、从单一居住走向复杂综合体演变过程。建设新村住区具备较好的社区根基,但随着人口结构变更、社区矛盾等问题出现,直接或间接导致住区空间更新无法落实、更新放缓、运维成本激增等问题。社区沟通亟待减少隔阂,实现和谐推进住区空间更新建设。近年住区矛盾频繁出现,邻里不和、管理混乱甚至暴力冲突,归根究底是社会分异导致居民丧失沟通平台,社区失衡和冲突导致公共社会资源投放受阻,运维及管理矛盾频现。公共空间承载公共行为、社区交往等社群关系,是培养居住社区的有力工具。能与居住社区相互制约和促进。本文以建设新村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主体,以社区建构为问题核心,结合市政建设行业知识对建成住区公共空间展开研究。发掘和总结变迁历程中公共空间和居住社区建构的相互作用,寻求有助社区建设的公共空间更新方法。本文使用文献查阅、地图解读、居民采访、实地采证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变迁息息相关:以地缘社会为依归的“空间分割”有利于社会稳定、运维;拥有“归属感、安全、公平”等特性的社区,能使公共空间维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

张小星[3](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陆易[4](2019)在《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增速放慢。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由来已久,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政府机构与经济学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计划、为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四万亿”计划均致力于解决这两大难题,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他们的重要手段。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对交通的投资是否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本文首先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梳理了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研究,并基于现有研究的相对空缺,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维度探究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作用程度(2)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维度探究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交通基础设施营运里程密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额和以运量、周转量为代表的运载能力三个方面,并通过代表性交通运输企业案例分析,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重要性原则,选择铁路和公路这两种最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使用我国2003-2016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通过STATAMP软件进行MLE估计,分析铁路和公路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现阶段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本地公路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本地铁路,而外地公路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外地铁路。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对经济增长还是对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都起着积极作用。本文按照目前影响力较大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并基于该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何晓彤[5](2019)在《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十字形”板式托换法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既有建筑的地下增层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开发,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大趋势。该方法适用于交通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域,既能保持城市原有的文化风貌,又能增建地下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土地资源匮乏和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它涉及的工程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并且要求的技术难度非常高。其中基础托换和土方开挖是地下增层的核心技术,它们对地下增层工程的成败起着直接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该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讨,大多数模拟和案例都是对于桩基托换的研究,但是对于地基土质较好,层数较少的建筑采用桩基托换技术不经济。因此针对此类建筑开展板式基础托换的研究,使其既能满足托换的设计要求又能实现经济的目的,具备深远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使用前景。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地下增层板式基础托换技术方案进行探究,通过设计模型试验探究结构沉降规律及跨度对沉降的影响。最后结合有限元三维数值模型,分析托换过程中的托换顶板的变形和柱脚沉降变化规律,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出板式基础托换法适用于层数较少的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老旧房屋增层改造,并且对地下增层板式基础托换方法及其特点进行论述。提出了本文研究既有框架结构“十字形”板式基础托换的框架思路。(2)设计了一套关于地下增层“十字形”板式基础托换施工工艺。通过托换板顶板与地板的受力性状对托换板的厚度进行设计,得出地下室顶板的厚度设计为180mm,地下室底板设计为平板式筏基厚度为500mm。本次模型试验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模型模拟既有框架结构,地基土采用天然地基土,土方开挖采用“双侧”对角式开挖。(3)为了更全面的对板式基础托换法柱脚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分别对等跨框架结构和非等跨框架结构进行1:10的模型试验。研究托换过程分为顶板托换、一个方向对角土方开挖、接长坑内立柱、另一个方向对角土方开挖、接长坑内立柱、托换顶板下方土体开挖等六个工况,用百分表测量柱脚底部位置各工况沉降的变化值并计算出沉降差。最终得出等跨框架结构沉降规律为先开挖暴露的柱子的柱脚最终沉降小于后开挖暴露柱脚最终沉降值;非跨框架结构沉降规律为最终沉降与跨度大小有关,一般跨度越大会导致最终沉降也较大;通过等跨框架结构与非等跨框架结构沉降规律进行对比,可以得出非等跨框架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更大。(4)采用ABAQU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同样根据上面的六个工况对板式基础托换法施工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得出施工托换顶板工况中,中间部位柱脚沉降大于周边部位的柱脚;在后期的土方开挖阶段,部位的柱脚;不均匀沉降最大值发生在工况二(一个方向对角土方开挖)完成和工况四(另一个方向对角土方开挖)开始之间,所以在施工中尽量减少这段施工时间,且加强沉降观测;另外托换板应变图显示,土方开挖工序对托换顶板的应变影响较大,最大应变值发生在顶板边缘处,并且越靠近土方开挖处应变值越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板式基础托换法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数值分析的正确性。

常天奇[6](2018)在《基于AnyLogic仿真的大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大型高铁站的建设不断上马,这些大型高铁站在运营使用的过程中,相继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一些大型高铁站对未来的考虑不够,随着时间进程,商业设施与旅客的商业消费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同时,高铁站空间庞大,功能复合,人流动向复杂,商业行为繁多。仅凭传统手段很难全面、准确估计运营后的人流动向。后期再加入商业设施,对原有空间的影响较大,有些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高峰期通道拥堵,部分商业区氛围冷清、效益低下等问题。目前国内研究高铁站商业空间的论文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用传统的分析手段进行研究,其结论的准确性不得而知。本文利用AnyLogic软件对多个大型高铁站的候车空间内的商业设施进行模拟,对比运营现状,通过调整商业设施的布局,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再纵向对比多个案例的优化方案,尝试从中得出关于大型高铁站商业设施布局的策略。同时,还可以再运用软件模拟,对布局策略进行验证,使得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大大增加。本文首先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并确定了主要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研究的框架。接着,对国内外铁路客运站及其商业发展状况做了简要总结与分析,并参考了国内外其它类型交通建筑的商业空间,分析了可借鉴之处。然后,参考相关论文对高铁站商业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大型高铁站的商业业态、商业设施布局等,提出了自己的大型高铁站商业设施布局模式分类,并分析了商业设施的引入对候车空间各方面的影响。然后,提出选择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作为本文的调研案例并详细阐述的原因。随后给出了调研计划安排,详细列举了调研的结果并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仿真模拟软件和现场调研的数据,对案例站点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并描述了仿真模拟的结果。最后,归纳三个案例站点的仿真模拟结果,总结了商业设施布局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做出了优化分析,并通过模拟优化给予了验证,最终总结出了大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的策略。

覃矞,戴智,王小龙[7](2018)在《区域深度融合下广佛都市圈铁路枢纽布局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广佛是目前国内同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在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下,不仅要求广佛都市圈区域内部合作向更深层次的区域深度融合发展,而且要求广佛以"超级城市"的新定位提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核心城市地位,稳固在湾区中的腹地功能及枢纽地位。本文在总结广佛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广佛的铁路枢纽现状布局及既有规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合对国内外大型都市圈经验的借鉴以及最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提出了区域深度融合一体化背景下助力广佛都市圈发展的铁路发展战略及枢纽布局形态。

蓝宏[8](2018)在《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及制度保障研究》文中提出城际交通方式中,城际轨道交通因其更优技术经济特征,近年来成为破解城市群未来发展瓶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效方式之一。论文总结了我国城际轨道交通发展中不合理现象:未贴切城市群商旅客流需求变化,未找到符合城市群客运实际、稳定高效的制度安排,降低了城际轨道交通配置城市群资源效率。论文归纳了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功能的影响,较少涉及实现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较少从时空视角分析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互动发展问题,未形成完整理论解释框架。如何利用城际轨道交通更好为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服务,成为城市群规划重要课题之一。故,本文研究问题是城际轨道交通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与城市群实现时空匹配,进而实现城市群的形态优化和效率提升的,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才能有效保障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为研究该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了运输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时空经济学等理论开展研究,包括:1.论文完善了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的理论基础。(1)归纳了城市群功能与其形态互动演化关系。(2)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技术经济特征,挖掘了其时空特征和时空效应,定义了城际轨道交通功能是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的城际轨道交通技术经济特性所决定的其能满足商旅客流出行,影响城市群发展需求所具备的时空属性及其相应的时空特征和时空效应。(3)从短期和长期分析了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匹配中的时空关系,提出时空匹配概念,指城市群演进对时空压缩的内生需求与城际轨道交通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的技术经济特征功能供给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相应制度保障促使两者功能有效匹配和效能发挥的过程。2.论文构建了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理论解释框架。城际轨道交通通过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时空特征、时空效应的功能传导机制,是有效实现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发挥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集聚溢出效应的推动作用,引导和优化城市群形态的根本动力。与此同时,政策法规、责任主体、企业组织与实施程序等四个层面的制度保障,是有效实现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区位耦合、交通区位性能提升、促进城市群产业及人口布局变迁的制度基础。引入了运输成本的供需关系分析模型,论文分析了基于区位耦合的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实现机制,包括城市群功能需求拉动、城际轨道交通功能供给推动以及制度变迁保障等传导路径。本文认为,随着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不断完善,城际间客运成本不断下降。3.论文以东海道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展开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的实证研究。通过上述分析,论文结论分为两部分:学术性结论:(1)论证了只有城际轨道交通能匹配紧凑集约型城市群发展需要。(2)城际轨道交通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的技术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功能定位,实现了其满足商旅客流出行需要,影响城市群发展需求所具备的时空特征及时空效应。(3)城际轨道交通时空特征有效压缩了城市群时空距离,提升了城市群经济集聚,推进了紧凑集约型城市群的实现。(4)跨行政区边界的政策法规、责任主体、企业组织与实施程序是有效化解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匹配错位的制度安排。政策性结论:(1)关注高速铁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功能变化,合理定义与划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及通勤铁路的功能边界。(2)注重都市化区域铁路网的综合规划与分层建设,都市圈之间应关注既有客运专线兼顾城际轨道交通功能的变化,都市圈内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和高速公路安排好客流分担。(3)适时制定与城际铁路网发展相配套的产业疏导规划和人口发展规划,完善城际铁路网更好为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服务。

常娜[9](2017)在《珠三角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城市在建筑与人口的用地条件制约下,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绿地条件十分有限。因此,城市不仅在建筑与人口方面,而且在人居环境空间方面呈高密度发展的趋势。为解决我国高密度城市绿化不足、空间拥挤、居民生活与户外生活质量较差的现实困境。本研究立足城市高密度现实、提出了在现有高密度城市进行微绿地空间的设计研究,以我国深圳、香港和澳门3个典型的高密度城市为调研对象,从宏观向微观进行了微绿地建成空间的调研,概括总结了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常见的3个类型是:街头绿地空间、人行步道绿地空间和垂直绿化空间的环境布局与现状。针对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的亟需建设与改进,本研究以高密度城市广州进行实地选址分类研究,通过结构化观察与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图形阐述法及场地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广州天河区街头绿地、步行道路绿地和垂直绿化3类微绿地空间的场地特征、使用者感知偏好因素和场地生态效应,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度和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测定,研究获得了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的设计思考与建议。为缓解高密度城市发展与绿地空间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增加高密度城市的绿量,改善现有高密度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个典型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的调研和总结。(1)分别对深圳、香港和澳门3个高密度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微绿地进行了分类调研。以深圳的人行道路及垂直绿化空间、香港的街头绿地和人行道路、澳门的街头绿地为例。根据各类空间的功能、植物构成、空间格局等特征,明确了能够代表微绿地空间感知影响因素的5个维度是审美维度、物理维度、生态知识维度、社会维度及个人维度,提出了微绿地空间感知构建模型,量化了感知偏好的影响程度;(2)得出街头绿地、步行道路与垂直绿化3类空间可作为高密度城市的微绿地典型代表,为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类型的研究提供依据。2.研究对象广州微绿地的类别和场地空间属性。(1)对高密度城市广州天河区街头绿地空间、步行道路空间及垂直绿化空间3类微绿地中的62个空间做了前期调研;(2)确定了天河区中轴线附近以居住区的街头绿地、商住综合区的步行道路、商业区的垂直绿化为3类微绿地空间展开深入研究;(3)3类微绿地空间的场地类型、平面布局、绿地结构及植物群落构成特点等场地属性分析。3.对高密度城市广州天河区的3类微绿地分别作了360份关于空间感知偏好的调研和统计分析,根据每类微绿地认同度最高的3个偏好总结出:数量多、可达、日常化是其最核心的价值。所设计的5个维度综合模型,有助于高密度城市的微绿地空间建设将以人性化维度理解空间,对其他类型的微绿地及园林绿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1)街头绿地空间的感知维度统计最重要的3个偏好分别是:“我支持城市里多设置一些街头绿地(m=4.40,sd=0.656)”、“街头绿地离我住的地方很(m=4.18,sd=0.899)”、“街头绿地是社区邻里重要的娱乐休闲场地(m=4.16,sd=0.836)”;(2)步行道路绿地空间的感知维度统计最重要的3个偏好分别是:“我经常使用步行道路(m=4.43,sd=0.544)”、“只要气候、时间和距离允许,我愿意在步行道路空间中行走或短暂驻足(m=4.25,sd=0.650)”、“我支持多规划步行道路(m=4.22,sd=0.780)”;(3)垂直绿化空间的感知维度统计最重要的3个偏好分别是:“支持城市多设置垂直绿化(m=4.41,sd=0.702)”、“以绿色为主的垂直绿化更具美感(m=4.17,sd=0.791)”、“建筑一个外立面有垂直绿化更具美感(m=4.07,sd=0.961)”。4.对高密度城市广州天河区3类微绿地生态效应的测定,进一步验证了微绿地空间具有调节小气候的效应。(1)在街头绿地不同植物构成条件下,根据冬季14:00时的生态效应测定,空气温度效应表现为:硬质铺装>灌-草>乔-草>乔>乔-灌-草的趋势。建议根据降温幅度选择植物构成;相对湿度效应表现为:乔-草>乔-灌-草>乔>灌-草>硬质铺装的趋势,据此,根据气候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增湿或保持干燥;光照度效益表现为:硬质铺装>灌-草>乔-草>乔>乔-灌-草的趋势,因此,可根据植物的需求及空间功能考虑遮挡或引进光照;空气负离子浓度效益表现为:乔-草>乔>乔-灌-草>灌-草>硬质铺装的趋势,任何能增加负离子浓度的植物都是有益的;(2)在人行道路不同植物构成条件下,根据冬季14:00时的生态效应测定,空气温度效应表现为:硬质铺装道路>两侧布置乔木的道路绿地>单侧乔木的道路绿地>乔-小乔-灌道路绿地的趋势,因此,根据降温幅度选择植物构成;相对湿度效应表现为:硬质铺装道路>两侧布置乔木的道路绿地>乔-小乔-灌木构成的道路绿地>单侧乔木的道路绿地的趋势,所以,可根据气候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增湿或保持干燥;光照度效益表现为:硬质铺装>单侧乔木的道路绿地>两侧布置乔木的道路绿地>乔-小乔-灌木构成的步行道路的趋势,故根据植物的需求及空间功能考虑遮挡或引进光照;空气负离子浓度效益表现为:两侧布置乔木的道路绿地>乔-小乔-灌构成的道路绿地>单侧乔木的道路绿地>硬质铺装道路的趋势。表明植物越多、郁闭度越大,空气负离子浓度越高;(3)在对垂直绿化与建筑裸墙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及负离子进行定量对比研究发现:垂直绿化的温度峰值明显低于裸墙。1.5m、1m、0.5m处垂直绿化比裸墙最高可降温4.5℃、4.8℃、5.1℃。因此,垂直绿化随着空气温度的上升有显着降温效果;垂直绿化能够维持墙壁温度的稳定性,早晚温差变化幅度小。1.5m、1m、0.5m处早晚间垂直绿化的温差为4.2℃、3.1℃、4.9℃,裸墙为6.8℃、6.1℃、7.1℃;1.5m、1m、0.5m处垂直绿化相比裸墙的增湿幅度为19%、23%、21%。相比裸墙,垂直绿化的光照强度最多能降低99.4%,所以,垂直绿化能提高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5.通过对街头绿地空间、步行绿地空间和垂直绿化空间3类微绿地在高密度城市的场地属性、使用感知及生态效应测定的研究结果,提出微绿地空间设计与观点。拓宽了关于风景园林的设计思路,是园林从艺术观到功能观、再到环境观的综合体现,是从美学到科学的思路整合。6.提出重视微绿地系统,从微绿地空间概念到城市森林建设的整体观,通过连接众多的微绿地网络覆盖整个城市。

门瑢[10](2017)在《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铁路产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网规模持续扩大,铁路业务、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新形势下铁路行业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形成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严格按照铁路会计规范提取会计信息,铁路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低"的会计信息悖论现象。铁路统一调度指挥和复杂的成本收益分辟困难,以及传统铁路管理体制,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复杂。在"十三五"国企改革和高铁"走出去"战略重大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需要进一步开展市场化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都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文献主要涉及三个主题:一是铁路产业技术经济文献,主要针对铁路产业及铁路运输企业的公益性、网络经济、资产专用性、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复杂的生产与管理界面等特征展开研究;二是铁路会计信息质量文献,主要运用会计目标理论、信息不对称及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从一般性理论和方法视角针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三是元素流和价值流文献,主要结合特定产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元素流——价值流"分析框架对物质和价值流转进行分析。本文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力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铁路产业具有什么样的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基于铁路产业特殊技术经济特征的"铁路资源流—价值流"如何反映铁路资产价值及会计信息流动?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是什么?本文以"铁路资源流——价值流"为基础,结合铁路产业基本属性和生产流程分析,以铁路运输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为主线,按照"铁路产业属性——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的逻辑思路,采用铁路生产和工艺流程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资源流——价值流"形成机理、固有属性与非固有属性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传导机制,以及铁路运输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路径展开系统性研究,并针对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清算、运输成本清算等四个重点领域展开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铁路产业特征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产生重大影响。铁路产业具有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两个方面的技术经济特征,其中,固有属性包括网络经济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资产专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等方面,非固有属性包括调度指挥集中统一、财务清算、会计分级核算、预算管理等方面。铁路产业属性深刻影响了铁路会计信息产生的制度环境和会计规程,从而形成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性和局部性影响。特别地,我国铁路产业集中调度指挥和按照铁路行业特有会计规则核算的成本收入清算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论文构建了"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机理分析系统,建立了"铁路资源流——价值流"的铁路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传导机制、"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生成机制、"铁路产业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机制。立足铁路运输生产和工艺流程分析,分析了铁路行业公益性、铁路行业大管理跨度和复杂生产过程、铁路行业统一的会计制度、具有行业特征的铁路行业会计标准、铁路管理体制机制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传导与作用。第三,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路径包括:建立铁路生产要素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市场),设置专用资产交易市场,完善铁路会计准则、会计规程和会计操作规范;优化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环节;有效加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内控要素;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系统等会计技术等,从而提高铁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透明度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四,针对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清算、运输成本清算等四个重点领域的研究表明,铁路网络性基础产业(Industry with Network Characteristics)的固有属性是影响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和运输成本清算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原因。为提高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委托运营模式下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信息披露不透明等;专用性资产主要存在估值难、无形资产确认不充分等;货运清算收入存在清算单价不合理;成本核算比较粗放、预算管理下存在着盈余管理等问题。本文建立了"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机理系统,探究了基于铁路产业属性和生产工程流程的会计信息质量传导机制与实现路径,评价了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为改善我国铁路产业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和实际操作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国铁路产业改革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案例》:广深铁路增建第四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案例》:广深铁路增建第四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2)广州市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带来的住区演变
        1.1.2 城市居住权责租赁到来
        1.1.3 城市建成居住空间更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定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基础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设新村总体变迁调研
    2.1 建设新村住区变迁总体概况
        2.1.1 气候、地理及区位概况
        2.1.2 政治、文化及经济构成
        2.1.3 建设新村住区变迁综述
    2.2 建设新村社区形态变迁历程
        2.2.1 基础:业缘及地缘(1951-1976)
        2.2.2 转化:地缘及亲缘(1976-1998)
        2.2.3 延展:文化相互交融(1998-今)
    2.3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和社区特征
        2.3.1 “业缘”建立“社区公权力、社区公平性”
        2.3.2 “地缘”建立“居住归属感、社区安全性”
        2.3.3 “亲缘”建立“社区交往性”
        2.3.4 可持续空间扩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分析
    3.1 道路公共空间
        3.1.1 道路空间与社区发展关系
        3.1.2 巷道空间的社区过滤作用
        3.1.3 道路空间更新的社区影响
    3.2 环境公共空间
        3.2.1 公共空间的自发性改造
        3.2.2 公共空间照明的社区影响
        3.2.3 居住需求对公共空间影响
    3.3 社区服务公共空间
        3.3.1 供给服务空间的变迁
        3.3.2 教育医疗服务空间聚合社区关系
        3.3.3 公共空间的老幼服务倾向
    3.4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原则
        3.4.1 道路空间设立社区边界
        3.4.2 公共空间建设充分协商
        3.4.3 冗余公共空间支配和社区宽容
        3.4.4 公共空间接纳居民经济
        3.4.5 住区商业维持空间扩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方法探讨
    4.1 公共空间更新的社区培养功能
        4.1.1 公共空间建设决策
        4.1.2 道路空间清晰边界
        4.1.3 公共空间更新事务是社区交流平台
    4.2 公共空间的社区公共性扩展
        4.2.1 区分住区和城市公共性
        4.2.2 公共空间向个人渗透扩展
        4.2.3 公共空间本地化共享使用
    4.3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历史存留意义
        4.3.1 非均质化公共空间的存留价值
        4.3.2 地域文化和公共空间延展
    4.4 建设新村公共空间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4.4.1 商业化住区公共空间和经济活力
        4.4.2 住区公共空间结合私有资源更新
    4.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总结
    问题与不足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局限性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
        2.1.2 关于交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
        2.1.3 交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2.2 文献综述
        2.2.1 定性研究
        2.2.2 定量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各地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现状
    3.1 各地经济发展时空变化特征
        3.1.1 经济规模分析
        3.1.2 经济效率分析
    3.2 各地交通基础设施时空变化特征
        3.2.1 交通基础设施线路密度/里程分析
        3.2.2 交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3.2.3 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能力分析
    3.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案例分析
        3.3.1 亏损的案例——青藏铁路格拉段
        3.3.2 盈利的案例——广深铁路、大秦铁路和吉林高速
        3.3.3 案例启示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空间自相关分析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4.1.2 空间自相关检验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3 实证分析模型设定
        4.3.1 普通面板模型
        4.3.2 空间面板模型
    4.4 实证分析
        4.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2 普通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4.4.3 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十字形”板式托换法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技术及案例研究
        1.2.2 土方开挖技术研究现状
        1.2.3 基础托换技术研究现状
        1.2.4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理论基础及施工工艺
    2.1 既有建筑特点分析
    2.2 土方开挖技术及问题分析
    2.3 托换法的选择
    2.4 板式托换法的施工工艺
        2.4.1 板式基础托换法概述
        2.4.2 板式基础托换法施工工艺
        2.4.3 “十字形”板式基础托换法
        2.4.4 “十字形”板式基础托换施工过程研究
        2.4.5 托换板的设计和施工
    2.5 地下增层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2.6 板式基础托换法的特点
    2.7 本章小结
3 既有框架结构地下增层模型试验
    3.1 模型试验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框架结构概况
        3.2.2 板式基础托换概况
        3.2.3 地基土概况
    3.3 试验目的
    3.4 试验方案
        3.4.1 试验模型设计相似性准则
        3.4.2 框架结构构造
        3.4.3 试验模型制作
        3.4.4 试验装置与测试内容
    3.5 试验土方开挖过程
    3.6 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地下增层模型试验柱脚沉降规律研究
    4.1 既有建筑沉降标准
    4.2 托换过程中柱脚沉降规律
        4.2.1 等跨框架结构双侧开挖模型试验沉降变化规律
        4.2.2 非等跨框架结构双侧开挖模型试验沉降变化规律
    4.3 托换过程中柱脚不均匀沉降规律
    4.4 等跨与非等跨框架结构沉降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等跨框架结构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
    5.1 ABAQUS有限元分析程序概述
        5.1.1 模块组成
        5.1.2 CAE模块功能介绍
    5.2 板式基础托换法有限元研究
        5.2.1 三维模型的建立依据
        5.2.2 参数设置
        5.2.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5.2.4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工况模拟
    5.3 托换过程中柱脚的沉降规律
        5.3.1 数值模型柱脚沉降分析
        5.3.2 数值模型柱脚不均匀沉降分析
    5.4 托换过程中“十字交叉形”顶板变形分析
    5.5 有限元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AnyLogic仿真的大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在中国迅猛发展
        1.1.2 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商业化趋势
        1.1.3 行人交通仿真的大规模应用
        1.1.4 现有铁路客运站商业开发还有提升空间
    1.2 研究意义
        1.2.1 对于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的研究意义
        1.2.2 行人交通仿真应用于商业空间研究的探索
    1.3 研究创新性
    1.4 研究对象与行人交通仿真辨析
        1.4.1 大型高铁站界定
        1.4.2 候车空间界定
        1.4.3 商业设施布局辨析
        1.4.4 行人交通仿真辨析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铁路客运站商业发展概况
    2.1 国外铁路客运站商业发展状况
        2.1.1 发展历程
        2.1.2 商业布局分析
        2.1.3 案例分析
    2.2 国内铁路客运站商业发展状况
        2.2.1 发展历程
        2.2.2 商业布局分析
        2.2.3 案例分析
    2.3 国外铁路客运站商业布局带来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nyLogic软件与仿真技术流程
    3.1 AnyLogic介绍
        3.1.1 应用范围广功能强大
        3.1.2 软件版本与使用界面
        3.1.3 实际应用案例
    3.2 候车空间仿真技术流程
        3.2.1 基础数据采集
        3.2.2 底图整理
        3.2.3 环境建模
        3.2.4 行人行为流程建模
        3.2.5 结果分析与调试优化
    3.3 空间效能评价指标
        3.3.1 密度类评价指标
        3.3.2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第4章 案例调研与分析
    4.1 案例选择
        4.1.1 客运站规模
        4.1.2 候车空间的差异性
    4.2 调研安排
        4.2.1 调研时间
        4.2.2 调研方法
        4.2.3 调研内容
    4.3 调研结果
        4.3.1 商业业态统计
        4.3.2 商业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4.3.3 行人流量统计
        4.3.4 调查问卷整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候车空间商业设施仿真建模与优化
    5.1 仿真建模与优化原则
    5.2 北京南站仿真模拟
        5.2.1 底图整理与环境建模
        5.2.2 行人行为流程建模
        5.2.3 仿真结果评价
        5.2.4 问题分析与优化
    5.3 广州南站仿真模拟
        5.3.1 底图整理与环境建模
        5.3.2 行人行为流程建模
        5.3.3 仿真结果评价
    5.4 上海虹桥站仿真模拟
        5.4.1 底图整理与环境建模
        5.4.2 行人行为流程建模
        5.4.3 仿真结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策略
    6.1 商业区域划分
        6.1.1 灵活商业区
        6.1.2 固定商业区
        6.1.3 夹层商业区
        6.1.4 各案例商业区域
    6.2 各区域商业价值
        6.2.1 卖场各区域商业价值等级
        6.2.2 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各区域商业价值等级
    6.3 各业态类型适宜布局区域
        6.3.1 基础购物类商业设施
        6.3.2 延伸购物类商业设施
        6.3.3 基础餐饮类商业设施
        6.3.4 延伸餐饮类和延伸娱乐类商业设施
    6.4 其它影响商业设施布局的因素
        6.4.1 商业设施的盈利能力
        6.4.2 商业设施的聚集形式
        6.4.3 旅客的走行特点和消费习惯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及制度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紧凑集约型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方向
        1.1.2 城际轨道交通是紧凑集约型城市群交通的重要选择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
        1.3.1 紧凑集约型城市群
        1.3.2 城市群空间结构
        1.3.3 城市群交通网络
        1.3.4 城际轨道交通
        1.3.5 轨道交通功能
    1.4 逻辑主线与研究方法
        1.4.1 逻辑主线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
        2.1.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
        2.1.2 城市群空间演化阶段划分
        2.1.3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
    2.2 城际交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
    2.3 城市群功能的研究
        2.3.1 城市群功能与产业集聚
        2.3.2 城市群功能与溢出效应
    2.4 尺度重组理论在城市群上的应用
        2.4.1 尺度的两个维度
        2.4.2 对尺度重组的认知
        2.4.3 尺度重组在城市群空间结构上的应用
        2.4.4 尺度重组在城市群空间组织上的应用
    2.5 文献评述及研究空间
        2.5.1 已有文献述评
        2.5.2 继续研究的空间
3 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匹配的作用机理
    3.1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规律
    3.2 城市群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3.3 城际轨道交通功能的经济学分析
        3.3.1 城际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指标
        3.3.2 城际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3.3.3 城际轨道交通的时空特征与时空效应
    3.4 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4.1 城市群形态划分及与城际轨道交通的协同
        3.4.2 时空匹配的概念
        3.4.3 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理论模型
    3.5 基于区位耦合的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匹配三路径分析
        3.5.1 分析基础
        3.5.2 城市群功能需求拉动作用机理分析
        3.5.3 城际轨道交通功能供给推动作用机理分析
        3.5.4 制度变迁保障作用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东海道城市群与新干线为主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分析
    4.1 东海道城市群与城际交通系统
        4.1.1 东海道城市群概况
        4.1.2 东海道城际交通系统概况
    4.2 东海道城市群功能变化对城际交通的需求
    4.3 基于城际交通供给的东海道地区形态演进
        4.3.1 各城市联系相对孤立(马车时期)
        4.3.2 三个工业区的形成(东海道本线时期)
        4.3.3 三个都市圈的发展(高速公路时期)
        4.3.4 东海道城市群的繁荣(新干线时期)
    4.4 东海道城际交通时空特征对城市群的影响
        4.4.1 东海道城际交通时空特征比较
        4.4.2 东海道新干线时空特征对城市群的影响
    4.5 对东海道新干线功能的再认识
        4.5.1 东海道新干线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4.5.2 东海道新干线对人口迁徙的影响
    4.6 对东海道新干线功能与影响的分析
    4.7 东海道城市群与新干线匹配中的制度保障
        4.7.1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与交通政策法规
        4.7.2 政府间协作在城市群与新干线匹配中的作用
        4.7.3 企业在城市群与新干线匹配中的作用
    4.8 相关政策启示
        4.8.1 注重高速铁路随城市化进程的功能变化
        4.8.2 注重都市化区域铁路网的综合规划与分层建设
        4.8.3 制定与铁路网发展相配套的产业疏导规划和人口发展规划
    4.9 本章小结
5 珠三角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分析
    5.1 珠三角城市群与其城际轨道交通系统
        5.1.1 珠三角城市群概况
        5.1.2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概况
    5.2 珠三角城市群形态、功能与城际轨道交通关联分析
        5.2.1 广州单中心形成与广九铁路的兴建
        5.2.2 广州—深圳双核发展与广深铁路通道建设
        5.2.3 珠三角城市群形态多中心与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
        5.2.4 珠三角城市群形态网络化与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推进
        5.2.5 珠三角城市群功能需求与城际轨道交通供给分析
    5.3 珠三角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匹配中的制度演进
        5.3.1 广东省内铁路由行业部门主导进入省部合作
        5.3.2 广东省尝试独立修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
        5.3.3 铁道部重新主导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
        5.3.4 铁路总公司将城际轨道交通主导权交给广东省
    5.4 珠三角案例对我国城际轨道交通制度设计的启示
        5.4.1 基于城市群差异的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策略选取
        5.4.2 城际轨道交通的政府间协作
        5.4.3 城际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政策
        5.4.4 城际轨道交通的实施程序安排
    5.5 本章小结
6 京津冀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实现时空匹配的应用分析
    6.1 京津冀城市群形态、功能与城际交通关联分析
        6.1.1 基于城际交通发展的京津冀城市群形态演化
        6.1.2 城际交通对京津冀城市群功能的影响
        6.1.3 现有城际交通与京津冀城市群不匹配
    6.2 京津冀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应用分析
        6.2.1 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现状和规划
        6.2.2 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满足城市群功能需求分析
    6.3 京津冀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的制度保障
        6.3.1 京津冀地区总体规划协调
        6.3.2 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的政府间协作
        6.3.3 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公司的责权分担
        6.3.4 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选择
    6.4 构建城市群与城际轨道交通时空匹配体系
        6.4.1 实现产业沿城际轨道交通合理布局
        6.4.2 实现人口沿城际轨道交通有序迁徙
        6.4.3 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由城市群政府主导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珠三角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密度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高密度城市园林绿地研究的重要性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高密度城市
        1.2.2 高密度城市绿地空间与一般城市绿地空间的比较
        1.2.3 高密度城市绿地空间微小化趋向
        1.2.4 微绿地空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相关实践及研究
        1.3.2 国内相关实践及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典型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实例研究
    2.1 调研区域与方法
        2.1.1 区域概述
        2.1.2 调研内容及方法
    2.2 调研结果及讨论
        2.2.1 经济特区—深圳市微绿地空间调研
        2.2.2 国际大都市—香港微绿地空间调研
        2.2.3 多元文化—澳门微绿地空间调研
    2.3 典型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建设的启示
        2.3.1 空间分布与均衡化
        2.3.2 空间功能与艺术性
        2.3.3 空间拓展与立体化
        2.3.4 空间多样与人性化
        2.3.5 空间整合与系统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类型及分布研究:以广州为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域背景
        3.1.2 气候特征
        3.1.3 广州市绿地演变
        3.1.4 广州市绿地现状
    3.2 天河区微绿地空间类型及特征
        3.2.1 街头绿地空间
        3.2.2 步行道路空间
        3.2.3 垂直绿化空间
    3.3 所选微绿地空间分布
        3.3.1 空间分布比较
        3.3.2 空间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绿地空间—街头绿地研究
    4.1 研究地的环境与现状
        4.1.1 研究地的环境概况
        4.1.2 研究地构建现状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街头绿地空间感知偏好研究
        4.2.2 街头绿地空间的生态效应研究
        4.2.3 实验数据的采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居民使用街头绿地绿地空间的分析
        4.3.2 街头绿地空间的生态效应分析
    4.4 讨论
        4.4.1 街头绿地空间的场地因素
        4.4.2 街头绿地空间的个体因素
        4.4.3 街头绿地空间的环境生态因素
        4.4.4 场地、个体、环境生态因素的设计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绿地空间:步行道路研究
    5.1 研究地的环境与现状
        5.1.1 研究地的环境概况
        5.1.2 研究地构建现状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步行道路空间感知偏好研究
        5.2.2 步行道路空间的生态效应研究
        5.2.3 实验数据的采集(同第四章,4.2.3)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居民使用步行道路绿地空间的分析
        5.3.2 步行道路空间的生态效应分析
    5.4 讨论
        5.4.1 步行道路绿地空间的场地因素
        5.4.2 步行道路绿地空间的个体因素
        5.4.3 步行道路绿地空间的环境生态因素
        5.4.4 场地、个体、环境生态因素的设计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绿地空间—垂直绿化研究
    6.1 研究地的环境与现状
        6.1.1 研究地的环境概况
        6.1.2 研究地构建现状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垂直绿化空间感知偏好研究
        6.2.2 垂直绿化空间生态效应研究
        6.2.3 实验数据的采集(同第四章,4.2.3)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居民使用垂直绿化空间的分析
        6.3.2 垂直绿化空间生态效应分析
    6.4 讨论
        6.4.1 垂直绿化空间的场地因素
        6.4.2 垂直绿化空间的个体因素
        6.4.3 垂直绿化空间的环境生态因素
        6.4.4 场地、个体、环境生态因素的设计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铁路产业快速发展亟需资本市场支撑背景
        1.1.2 高铁"走出去"战略亟需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背景
        1.1.3 我国铁路产业改革亟需符合市场规则的会计信息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创新性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会计目标论
        2.1.2 价值流理论
        2.1.3 内部控制理论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5 信号传递理论
        2.1.6 委托代理理论
        2.1.7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
    2.2 会计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2.2.1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2.2.2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与后果
        2.2.3 交通运输及相关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2.3 理论与文献评价
        2.3.1 理论与文献评价
        2.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 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
    3.1 铁路产业基本属性
        3.1.1 铁路产业固有属性
        3.1.2 铁路产业非固有属性
    3.2 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作用机理总体分析框架
        3.2.1 铁路资源流——价值流分析系统
        3.2.2 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分析系统
        3.2.3 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系统
        3.2.4 总体分析框架构建
    3.3 基于铁路生产流程的具体分析框架
        3.3.1 铁路生产流程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传导机制
        3.3.2 铁路生产流程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表现维度
    3.4 优化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实现路径
    3.5 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3.5.1 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
        3.5.2 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关联交易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4.1 铁路关联交易类型与核算模式
        4.1.1 铁路关联交易类型
        4.1.2 铁路关联交易核算模式
    4.2 网络性——关联交易——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4.2.1 网络性——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传导机制分析
        4.2.2 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4.3 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4.3.1 建立铁路生产要素交易市场
        4.3.2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交易治理结构
        4.3.3 建立关联交易价格协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
    4.4 本章小结
5 专用性资产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5.1 铁路专用性资产类型与核算模式
        5.1.1 铁路专用性资产类型
        5.1.2 铁路专用性资产核算模式
    5.2 专用性——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5.3 专用性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5.3.1 发展铁路运输专用性资产交易市场
        5.3.2 改进专用性资产会计核算规范
        5.3.3 完善企业专用性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5.4 本章小结
6 货运清算收入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6.1 货运收入清算与会计核算
        6.1.1 货运收入清算
        6.1.2 货运收入会计核算
    6.2 货运收入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6.2.1 货运收入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6.2.2 清算流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
        6.2.3 铁路货运清算收入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6.3 货运清算收入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6.3.1 基于市场进行货运定价
        6.3.2 构建市场化的清算体系
        6.3.3 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大数据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运输成本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7.1 铁路运输成本类型与会计核算
        7.1.1 铁路运输成本费用的范围、内容及分类
        7.1.2 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模式
    7.2 运输成本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7.2.1 运输成本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
        7.2.2 铁路运输成本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7.3 铁路运输成本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7.3.1 运用作业成本法精细化核算成本
        7.3.2 更新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7.3.3 改进预算管理,抑制成本操纵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社会价值核算,构建综合报告
        8.2.2 提升财务分析质量
        8.2.3 建立会计信息质量卓越管理体系
        8.2.4 会计分级核算与集中核算相结合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案例》:广深铁路增建第四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2]广州市建设新村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 潘振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D]. 陆易. 山东大学, 2019(09)
  • [5]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十字形”板式托换法模型试验研究[D]. 何晓彤. 西华大学, 2019(02)
  • [6]基于AnyLogic仿真的大型高铁站候车空间商业设施布局研究[D]. 常天奇.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7]区域深度融合下广佛都市圈铁路枢纽布局优化[A]. 覃矞,戴智,王小龙. 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8
  • [8]轨道交通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及制度保障研究[D]. 蓝宏.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9]珠三角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空间研究[D]. 常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10]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D]. 门瑢.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案例”:广深铁路建设四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