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冬季严重冻害早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

广西冬季严重冻害早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

一、广西冬季严重冻害的前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陆虹,何慧,覃卫坚,陆芊芊,蔡悦幸[1](2020)在《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和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发展沿革和业务产品做了梳理,回顾了近60年来,广西气象工作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开展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研究成果,指出广西短期气候预测技术方法的发展与全国各省基本同步,大致经历了经验统计分析、物理统计分析、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等阶段,扼要介绍了以上各阶段广西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对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国家一级的业务系统在广西的应用也做了介绍,还总结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广西气候预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展望。

郭建平[2](2016)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是灾害评估和防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工作的重点领域。该文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指标、监测技术和预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和成果,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气象灾害的基础性研究仍然十分薄弱,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致灾因子的概括性尚不足,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的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临近预警技术缺乏,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的新规律揭示不够。该文同时指出未来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指标的研究,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构建农业气象灾害实时预警技术体系,构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动态监测体系,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变化评估研究,加强气象或气候预测信息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李德帅[3](2016)在《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指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是天气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入理解洪涝灾害成因的基础。本论文针对以往日降水资料时间分辨率的局限性,利用1982-2012年高分辨率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域研究了降水量、降水频数及强度、降水过程及其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了强度与频数因子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然后重点分析了华南地区(该地区降水增加最明显)降水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而对比了华南前汛期与后汛期的降水特征,尤其是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再分析数据及日循环降水模拟试验的结果,探究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机制。最后基于对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探索构造了一个具有预报意义的综合物理指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我国逐小时降水资料较完整的站点主要位于东部地区,通过对东部地区汛期(5-9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呈现出强降水增多、弱降水减少的趋势,但降水量在各强度等级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降水量增加最显着的区域是华南地区(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比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强度及频数因子发现,降水频数的变化对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超过了95%,在频数变化中,又以强降水频数变化的贡献最大,这将增大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2)为了探讨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可能原因,统计对比了20个常用物理因子与逐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发现逐小时降水与850 hPa涡度的相关性最强,而在影响涡度变化的各因子中,辐合辐散项的贡献最大。然后通过对气候背景场的分析,探明了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一种可能原因:即近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脊点偏西,使得华南地区高层辐散加强,低层辐合及水汽输送也加强,导致对流层低层涡度增加,有利于触发更多、更强的对流,从而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增加。(3)华南地区降水的集中期可分为前汛期与后汛期,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汛期的逐小时降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降水的日变化及持续时间:前汛期降水量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与午后,其中凌晨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西部,这也是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一个独特之处,降水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且降水的峰值时刻存在自西向东的位相延迟特征(主要位于112°E以西);而具有午后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东部,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后汛期降水在华南西部与东部地区均出现午后峰值,虽然在110°E以西依然具有峰值时刻的位相延迟特征,但比前汛期明显偏弱。(4)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原因,利用再分析数据和中尺度模式WRF日循环试验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其中日循环试验选取2006-2010年4-6月0000UTC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条件,以平均的0000、0600、1200及1800UTC作为循环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日循环试验成功地模拟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特征;在华南地区的西部及东部,降水日变化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其中华南西部降水峰值位相自西向东的延迟,与从云贵高原至广西盆地对流发展的日变化以及低空急流发展的日变化密切相关,该区域的低空急流主要是位于900-850 hPa的西南风急流,发生时间主要在夜间至清晨(1500-2300UTC);相比而言,华南东部的午后热对流发展显着,与午后降水峰值(0600-1200UTC)的出现相对应。(5)强降水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本文基于对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尝试性地构造了一个新的综合物理指数THP。THP指数将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进行了集成,使有利于强降水出现的前期强信号得到叠加与放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同类单一物理量指数。实践检验表明,THP指数不仅在华南地区,而且在我国东部地区盛夏期间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THP指数的大值区与未来6h的降水中心基本对应,其变化可以有效表征强降水过程的发展和移动;对于降水发生时刻的预报,THP指数的位相变化超前于地面降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性。

姜贵祥[4](2016)在《形成我国东部持续性极端强降水的次季节变率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951-2010年中国756站点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和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SST)资料以及线性斜压模式(LBM),本文从大气次季节变率的角度研究了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夏季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PEPE)的特征和产生机理,并进一步揭示了印太海盆海气耦合在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北传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揭示了30-60天和10-30天两种低频振荡在1998年6月长江流域PEPE中的作用。依据Chen和Zhai(2013)对PEPE的定义,1998年6月12-27日长江流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PEPE,其在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都是近60年PEPE中最显着的。在此期间,长江流域雨带具有明显的次季节变率特征,且伴有两次明显的南北位置移动。其中,10-30天低频振荡主要决定了长江雨带的南北摆动特征;而30-60天低频振荡则决定了雨带的整体形状和强度。30-60天低频降水主要是由横跨在长江流域南北两侧的经向偶极型低层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其强迫源为北印度洋正海温异常引起的异常强对流潜热释放。10-30天低频降水的两次南北位置移动将PEPE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阶段,10-30天低频振荡起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并向西北方向传播,菲律宾海对流活动异常减弱(加强),局地的非绝热冷却(加热)激发出自南海向中纬度北太平洋地区经向传播的Rossby波列,其中,长江南侧的低层异常反气旋(气旋)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长江流域。在第三阶段,显着强对流信号位于南海中部地区,其低频信号来源于南海西南端并向东北方向传播,该阶段东亚沿岸经向Rossby波列与第二阶段相似但更偏西南,其中,华南南部的西南气流将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暖湿水汽输送至长江流域,形成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倾斜雨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和西太平洋夏季风平均态都对10-30天低频信号的西北向传播有重要作用。总结出了中国东部夏季PEPE形成的3个次季节尺度的概念模型。根据1951-2010年期间中国东部地区25次PEPE事件的统计分析结果,中国东部PEPE主要发生在初夏(6-7月),表现出三种显着的次季节尺度振荡特征:10-40天振荡、准双周振荡和准30天振荡。在10-40天尺度上,南海北部与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低层(850 hPa)异常反气旋为长江流域强降水输送暖湿水汽,该异常反气旋的主要振荡周期为准16天,是由南海局地形成的反气旋和来自于热带西太平洋地区西北向传播的反气旋融合形成的。在大气上层(200 hPa),长江流域北侧的气旋式异常结构加深了东亚大槽,为冷空气南下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主要绕青藏高原做顺时针移动,其振荡周期为准30天。在准双周(10-20天)尺度上,大气低层为自赤道西太平洋西北向传播至长江流域南侧的反气旋异常环流,低层西南气流向长江流域输送来自南海的暖湿水汽,高层则为欧亚大陆上空沿大圆路径东南向传播至长江流域东北部的异常气旋,高空西北风给长江流域带来高纬冷空气,高低空异常大气环流的配合造成了准双周尺度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准30天(20-40天)尺度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主要与北印度洋向北传播的BSISO信号有关,西北太平洋与南海北部低层异常反气旋环流为长江流域带来了充沛的暖湿水汽,经欧亚大陆沿大圆路径东南向传播至长江流域正上空的高层强大反气旋引起了局地强烈的高空辐散,高低空异常大气环流分别为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另外,与PEPE相对应,初夏海气系统异常分布也有利于长江流域雨带的产生。因而,背景环流异常场与大气次季节扰动共同作用会导致并加强了长江流域持续性强降水。从印太海盆海气耦合的角度,提出了BSISO北传的机制模型。BSISO信号对中国东部地区PEPE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自赤道印度洋向两个方向传播,一是从赤道印度洋沿赤道向东传播至赤道太平洋,二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同时向北传播。其中,印太海盆的海气耦合对BSISO的北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印度洋海域,对流信号北侧的东风异常会减弱总风速,通过蒸发-风反馈机制导致BSISO信号向北传播。在此过程中,东风异常来源于两部分的贡献,一是印度洋局地对流加热在其西北侧激发的气旋式Rossby波包,二是西太平洋对流抑制冷却强迫在北印度洋产生的东风分量,后者在整个BSISO北传过程中对北印度洋东风异常都起主导作用。同时,西北向传播的西太平洋对流抑制也来自两方面的贡献:一是印度洋对流加热通过Kelvin波响应在西北太平洋激发出反气旋异常环流,为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减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是西太平洋对流抑制冷却在其西北侧激发出反气旋式Rossby波响应,引导对流抑制信号向西北传播。

唐熠,韦健,周文志,伍静[5](2013)在《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概念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估技术选出20次广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通过合成分析方法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的影响1970-2008年总体趋势是减弱的,如果单从出现冰冻日数因子和极端最低气温因子看,2000年代比1990年代出现冰冻灾害的概率是增加的。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天气概念模型分三类:乌山阻塞型、两槽一脊型、多波动型。实况天气图中850 hPA的温度图上大陆华东区域,0℃线由东北向西南伸展,而大陆西南区域0℃线则呈现西南向东北扩展的特征,主要交界在四川东部到贵州中南部,这里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最严重的区域,广西北部也是重要的影响区域。

唐熠,周文志,奚广平[6](2012)在《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模型和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估技术选出20次广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通过合成分析方法,采用500hPa高度距平关键区来来确定高低压槽脊位置,以此确定造成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分三类,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同时,副高也比常年同期偏强,偏西。温度场和风场上具有:北方的0℃线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孟加拉湾到高原上0℃线从西南向东北扩展的特征和具有中高层有暖湿的南风、下有干冷的北风的垂直层结结构特征。

周文志,唐熠[7](2012)在《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概念模型和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1970-2008年广西地面报表资料普查和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历史天气形势分析,结果表明,0℃层高度以及500hpa以下大气层温度层结的分布都对冻雨天气的形成有重要影响,700-850hpa有一层大于0℃的逆温暖层,利有冰晶的融化,850hpa-地面有一层是0℃以下冷层,使过冷却水滴重新凝结形成冻雨。500-700hpa均为暖湿的西南到偏西风,地面为东北风,西南气流不仅使气温维持在0℃以上,也给冻雨发生区域带来水汽;总结分析不同天气尺度系统下所产生不同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及其影响;建立了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和指标。为今后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过霁冰[8](2011)在《青藏高原关键区积雪“强信号”特征对区域旱涝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使用全国地面站点积雪深度资料,通过分析冬、春积雪深度显着性分布及变化特征,选定青藏高原中东部为积雪变化“强信号”关键区,该关键区积雪覆盖空间分布呈相对稳定性,且其积雪深度及变化幅度明显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且该地区积雪还呈现了显着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本文根据异常指数分析方法,选取该关键区历史上高原多雪、少雪异常年两类积雪异常状况“强信号”样本,并且针对多雪与少雪异常年,分别计算了冬、春青藏高原雪盖关键区站点地气温差偏差特征、NCEP/NCAR再分析感热通量资料偏差特征以及通过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出的大气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的偏差特征,并分别作了时间演变和空间结构上的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各种热力因子存在显着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高原关键区冬季多雪年与少雪年偏差特征表现为地表大气视热源负值显着区,高原雪盖可使冬季高原关键区地面至高空100hPa整层大气表现为“冷源柱”结构特征。通过动力统计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上游关键区“前兆性”特征及其影响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分别计算分析了针对多雪与少雪年异常年冬春夏季NCEP/NCAR再分析500 hPa气温及高度场资料、冬春季近地层大气视热源Q1及视水汽汇Q2、地气温差、地表感热通量、夏季整层水汽通量及卫星遥感TBB的偏差特征。研究发现,青藏高原雪盖关键区积雪偏多(偏少),则下游区域(中国东部)春季地表大气视热源Q1、视水汽汇Q2以及地气温差、地表感热通量均偏小(偏大),从而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东亚季风产生影响。计算分析有关冬、春、夏季高原冷源效应可发现如下规律:随着冬、春、夏季转换过程,各季节对应的多雪年与少雪年500 hPa温度与高度场负偏差极值区,呈自青藏高原“东移”至下游西太平洋、日本海等区域的特征。研究亦可发现青藏高原多雪与少雪年整层水汽通量偏差场存在显着南北两支水汽汇合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且该地区TBB偏差场亦呈显着负值中心(对流区)。以上结果表明高原积雪可持续影响下游季风环流系统,尤其涉及梅雨系统夏季副高位置南北摆动,青藏高原雪盖关键区冬季积雪偏多(偏少),导致后期下游中纬区域(300N-450N)气温偏低(偏高),500 hPa高度场夏季105°E以东出现高度异常偏低(偏高),副高偏南(偏北),形成类似高度场“北低南高”的特征,使得南北两支水汽流汇合区偏南,且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进一步统计亦发现,青藏高原雪盖关键区冬季积雪深度与中国东部区域夏季降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且高相关区位于长江流域,揭示出冬季高原积雪状况与后期中国区域东部夏季长江流域及东亚区域梅雨水汽流型结构显着相关。采用统计相关模型,其中包括异常指数与相关矢等计算方法,对2010年西南春旱区域性特征和青藏高原积雪及视热源“强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西南春旱典型区域,获取影响西南地区春季降水的前期与青藏高原积雪相关的整层大气视热源关键区。通过对高原积雪“强信号”关键区积雪深度与该区域整层大气视热源的相关性综合分析,揭示出高原积雪关键区冬季2月为视热源前兆性“强信号”代表月。重点分析了高原积雪关键区“强信号”2月大气视热源Q1与后期西南严重春旱区春季降水的异常指数年际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两者异常指数呈“反位相”年际变化特征,相关矢分析表明该区域积雪浅(深),大气视热源Q1偏高(偏低),则有利于春季西南地区出现干燥(湿润)偏北(偏南)气流,导致中国西南区域春季降水异常偏少(异常偏多)。高原积雪关键区整层大气视热源因子对中国西南区域春旱具有明显的前兆性指示意义。

谢龙生,古霖,潘光跃,刘蕾[9](2011)在《梅州市冬季异常气候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异常度的概念对梅州地区19652009年冬季气候进行分析,建立了冬季异常气候(干湿冷暖)划分标准,并根据天气气候原理对形成干湿冷暖异常冬季气候的平均环流形势、副高特征、ENSO事件等进行分析,得出了:梅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出现异常的频率较高为暖冬,且近20年来,暖冬的趋势更明显。副高各指数、极涡中心位置、东亚大槽位置等各环流指标的异常能够较好地解释冬季异常气候的发生。冷冬年份副高强度比暖冬年份副高强度强的时段出现在69月。湿冬型副高强度比干冬型年份的副高强度强的时段出现在12月次年2月。ENSO暖事件易使梅州出现暖冬和湿冬,冷事件易使梅州出现冷冬和干冬。

陈惠,夏丽花,王加义,潘卫华,徐宗焕,蔡文华[10](2010)在《福建省果树寒(冻)害短期精细预报预警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福建省68个气象站1963—2008年冬季气候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和GIS方法,对福建省果树寒(冻)害短期精细预报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果树寒(冻)害预警期为12月上旬—翌年2月中旬,预警关键期为12月中旬—翌年1月中旬;利用逐步回归建立的福州、厦门和邵武3个探空站日最低气温短期预报模型,经差值法移植后,可以用于全省各气象台站日最低气温短期预报;建立各气象台站日最低气温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地理关系推算模型,利用GIS制作日最低气温预报分布图,可以开展日最低气温空间精细预报;结合荔枝、龙眼、香蕉等南亚热带果树寒(冻)害指标,对果树寒(冻)害的发生、发展和范围进行短期预报预警;2009年利用差值移植法开展各气象站最低气温(td)的短期预报:≤1℃的预报准确率为58.3%,≤1.5℃的预报准确率为83.3%,≤2℃的预报准确率为91.7%;短期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能作为冬季低温定量预报方法。

二、广西冬季严重冻害的前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冬季严重冻害的前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和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沿革
2 广西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1 经验统计分析阶段
    2.2 物理统计分析阶段
    2.3 动力与统计相结合阶段
3 气候预测新技术在广西的应用
    3.1 关键因子影响机理的新认识和应用
    3.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3.3 延伸期气候预测技术
4 总结与讨论

(3)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1.2.2 逐小时降水研究进展
        1.2.3 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本文的科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逐小时降水资料介绍
        2.1.2 逐日降水资料
        2.1.3 再分析资料简介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EOF分解
        2.2.2 REOF分解
        2.2.3 联合EOF分析
        2.2.4 谐波分析
        2.2.5 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因子分离
        2.2.6 线性回归
        2.2.7 趋势系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华南地区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汛期逐小时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
    3.1 引言
    3.2 资料介绍
    3.3 降水量、频数、强度及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
    3.4 降水强度、频数、持续时间在各区域的变化特征
        3.4.1 区域划分
        3.4.2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频数的变化趋势
        3.4.3 降水的频数、强度变化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
        3.4.4 降水频数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2.1 数据资料及研究区域
        4.2.2 研究方法
    4.3 物理因子之间的比较
        4.3.1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趋势
        4.3.2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的主导因素
        4.3.3 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的可能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逐小时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介绍
    5.3 逐小时降水的分布特征
        5.3.1 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降水过程及持续时间的分布
    5.4 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及位相传播特征
        5.4.1 日变化的谐波分析
        5.4.2 日变化空间分布的客观分析
    5.5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降水日变化的可能原因
        5.5.1 华南前、后汛期的平均环流场的变化
        5.5.2 热力场的日变化对华南地区上空环流的影响
        5.5.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5.5.4 温度和水汽条件的日变化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WRF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6.2.1 WRF模式简介
        6.2.2 试验设计
    6.3 前汛期平均环流场特征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1 模拟降水与观测实况的对比
        6.4.2 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
        6.4.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一种新的综合物理指数构建及其在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综合物理指数的组成及其构建
        7.2.1 热力不稳定
        7.2.2 动力不稳定
        7.2.3 水汽与抬升条件
        7.2.4 综合物理指数THP的构建
    7.3 个例分析
        7.3.1 个例A:2014年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
        7.3.2 个例B:2009年8月 17日豫北地区强降水过程
        7.3.3 个例C:2012年7月 21日北京地区极端降水过程
    7.4 THP指数的普适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形成我国东部持续性极端强降水的次季节变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强降水事件研究进展
    1.3 大气季节内低频振荡的研究现状
        1.3.1 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分类
        1.3.2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来源
    1.4 大气季节内低频振荡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
        1.4.1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季节内低频振荡特征
        1.4.2 30-60天振荡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1.4.3 准双周振荡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1.5 本文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季节内振荡在1998年6月长江流域持续性极端强降水事件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资料、方法和线性斜压模式
        2.2.1 资料
        2.2.2 方法
        2.2.3 线性斜压模式
    2.3 逐日降水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2.4 30-60天季节内降水特征
    2.5 10-30天季节内低频降水的特征
        2.5.1 三个阶段的平均态特征
        2.5.2 10-30天季节内低频振荡的演变和传播特征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我国东部持续性极端降水事件中次季节变率特征的概念模型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
    3.3 PEPE的低频周期特征及分类
    3.4 10-40天振荡的演变特征
    3.5 准双周振荡的演变特征
    3.6 准30天振荡的演变特征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印太海盆海气耦合在BSISO(30-60d)北传中的作用
    4.1 引言
    4.2 资料、方法和线性斜压模式
        4.2.1 资料
        4.2.2 方法
        4.2.3 LBM模式和mLBM模式
    4.3 BSISO的演变和传播特征
    4.4 印度洋对流信号的北传机制
    4.5 太平洋对流信号的北传机制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展望与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研究创新点
    5.3 问题和展望
致谢

(5)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概念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概念及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定义
2 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选择并确定广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
    2.1 评估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2.2 冰冻过程综合指数计算模型
3 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模型的建立
    3.1 资料选取和关键区定义
    3.2 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距平形势和概念模型的建立
4 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4.1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温度场分析
    4.2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温度和风场垂直分布分析
5 结论

(8)青藏高原关键区积雪“强信号”特征对区域旱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2.2 积雪的反馈作用
    1.2.3 青藏高原积雪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处理和分析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处理
    2.2.1 水汽输送
    2.2.2 视热源Q_1和视水汽汇Q_2
2.3 分析方法
    2.3.1 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
    2.3.2 水汽相关矢量
    2.3.3 异常指数
    2.3.4 Cressman插值 第三章 青藏高原积雪"强信号"关键区
3.1 卫星图像与站点资料对比
3.2 高原积雪影响敏感区的选取
3.3 青藏高原积雪影响关键区的"强信号"特征及异常特征年选取
3.4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地表大气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作用
    3.4.1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地气温差的影响
    3.4.2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感热通量的影响
    3.4.3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视热源Q_1的影响
    3.4.4 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对视水汽汇Q_2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部冬季积雪影响气候变异的"上游效应"
4.1 青藏高原积雪对中国东部区域大气视热源与视水汽汇的调制
4.2 冬春青藏高原积雪"冷源效应"对春夏季下游区域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
4.3 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影响的下游地区水汽通量特征
4.4 青藏高原积雪关键区影响的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关键区视热源的"强信号"与中国西南春早
5.1 西南地区春旱异常区选取
5.2 影响春季西南区域降水的前期高原积雪与大气视热源"强信号"关键区
5.3 青藏高原关键区整层大气视热源Q_1与积雪深度月相关特征及其代表性分析
5.4 高原大气视热源Q_1"强信号"特征与春季西南地区降水的相关性
5.5 冬季高原积雪变化关键区视热源"强信号"与春季水汽输送相关结构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梅州市冬季异常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2 冬季异常气候类型的划分
    2.1 异常气候的划分标准
    2.2 冬季气候异常的分类
3 冬季异常气候500hPa高度场特征
    3.1 暖冬型特征
    3.2 冷冬型特征
    3.3 湿冬型特征
    3.4 干冬型特征
    3.5 湿冷型特征
    3.6 干冷型特征
    3.7 湿暖型特征
    3.8 干暖型特征
4 副热带高压与冬季异常气候的关系
5 ENSO事件与冬季异常气候的关系
6 结论

(10)福建省果树寒(冻)害短期精细预报预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寒 (冻) 害预警期的确定
        1.2.1 寒 (冻) 害预警期
        1.2.2 低温预警的温度指标
2 冬季低温过程日最低气温短期定量预警预报方法
    2.1 3个探空站的最低气温 (td) 短期定量预报方法与检验
        2.1.1 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
        2.1.2 检验方法
        2.1.3 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
    2.2 利用差值移植法开展各气象站最低气温 (td) 的短期预报
    2.3 最低气温 (td) 的短期精细预报
        2.3.1 建立低温预报值空间推算模型
        2.3.2 应用GIS制作低温预报分布图
3 福建果树寒 (冻) 害短期定量预警预报
    3.1 南亚热带果树寒 (冻) 害温度指标的确定
    3.2 预警等级划分
    3.3 果树寒 (冻) 害短期定量预警等级发布
4 结 论

四、广西冬季严重冻害的前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和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 陆虹,何慧,覃卫坚,陆芊芊,蔡悦幸.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0(04)
  • [2]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J]. 郭建平. 应用气象学报, 2016(05)
  • [3]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李德帅. 兰州大学, 2016(08)
  • [4]形成我国东部持续性极端强降水的次季节变率特征[D]. 姜贵祥. 南京大学, 2016(09)
  • [5]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概念模型分析[J]. 唐熠,韦健,周文志,伍静. 灾害学, 2013(02)
  • [6]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模型和特征分析[A]. 唐熠,周文志,奚广平. 沈阳第六届雨雪冰冻(霜冻)灾害论坛论文集, 2012
  • [7]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概念模型和预报研究[A]. 周文志,唐熠. 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 2012
  • [8]青藏高原关键区积雪“强信号”特征对区域旱涝的影响[D]. 过霁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11)
  • [9]梅州市冬季异常气候特征分析[J]. 谢龙生,古霖,潘光跃,刘蕾. 广东水利水电, 2011(04)
  • [10]福建省果树寒(冻)害短期精细预报预警技术[J]. 陈惠,夏丽花,王加义,潘卫华,徐宗焕,蔡文华. 生态学杂志, 2010(04)

标签:;  ;  

广西冬季严重冻害早期强信号及预测概念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