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洪自成《当代文学史》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

论读洪自成《当代文学史》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

一、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笔谈读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后(论文文献综述)

冯明明[1](2021)在《洪子诚文学史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孙明[2](2021)在《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文中研究指明处于文学现场中的文学期刊,是连接作家作品与文学环境的传播媒介,也是研究文学思潮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先锋小说研究而言,从思潮和作家作品等角度进行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了,但从文学期刊角度进入的研究还有一定的研究空间。省级文学期刊《作家》在1980年代深度参与了先锋小说的潮流化发展,而关于《作家》与先锋小说的关系尚未引起研究界足够的注意。本文以《作家》杂志为中心,从文学传媒研究角度切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新的尝试,依托充分的史料整理、分析,揭示《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的密切渊源,并以《作家》为中介,在由文学制度、创作、传播构成的文学生产链中,更宏观、全面地论析传媒因素对先锋小说潮流发展的影响。笔者希冀本文能够在完善文学期刊研究与先锋小说思潮研究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内容分为绪论与四章。绪论部分论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并就研究现状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正文第一章从刊情溯源《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潮流的语境。首先,本章从1980年代前期的文学环境和《作家》小说版块的革新探究《作家》办刊条件的变化;而后,论述更名改刊对《作家》办刊方针的影响,探究《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前提。第二章聚焦于《作家》的传媒条件,深究《作家》如何为扶植先锋小说做准备。从编辑队伍的更新及开放的编辑取向入手,同时通过对编辑部扶持先锋小说的编辑策略的分析,阐释《作家》如何助推先锋小说的发展、传播。第三章对照刊发先锋小说的其他几个重要期刊的编辑倾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作家》强调叙事方面的形式探索的倾向,进而从采取多重叙事、元叙事、碎片化叙事和平面化叙事四个方面总结其叙事探索。第四章结合同期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其他刊物,分析《作家》对先锋小说潮流化发展的影响,从推出代表作家与重要作品、同其他刊物一道成为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和促进先锋小说有序发展三个侧面,评析了《作家》之于先锋小说发展的助推意义,同时结合史料分析《作家》的地缘劣势使其对先锋小说传播影响力有限的客观原因。结语部分阐发本文追溯《作家》杂志参与先锋小说发展的研究价值。

吴秀明[3](2020)在《当代文学应该如何进行整体性、复杂性书写——基于“历史化”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文学历史化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历史性文本合历史合逻辑的理性判断基础之上。它不仅需要做具体切实的知识谱系工作,同时还要对之作立足高远的整体观照和会通融合。而在这方面,整体性、复杂性无疑是其通向幽深层次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或曰切入点。如何站在史识的高度观照把握"一体"与"异质"相互缠绕的整体历史,在呈现其复杂同时还历史以应有的澄明,这是研究者的一种责任。只有确立整体深邃的分析框架,并给予化繁为简的清晰解读,才能达到对当代文学历史更确当也更为深刻的评判和把握。

高天义[4](2020)在《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典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洪子诚于1999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有别于以往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范式,他将文学史书写的关注点落在历史情境中文学作品、体裁式样等概念形态特征的历史演变,通过对文学史概念的“清理”和文学制度、规范的“再现”,推动当代文学朝着“历史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打破了以往文学史书写的一元论话语叙述模式,实现了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新建构,促使中国当代文学史真正意义上转入“历史化”的研究方向,成为当代文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出版20年来,洪氏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及其相关文学史着作受到普遍关注并被大量引用,多次再版发行,大量的评论性文章更直接促进了对该书研究的不断深化,推动该书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呈现出逐渐“经典化”的态势。本文将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世视作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事件”。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逐步“经典化”这一现象作为切入点,将其放置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史的历史进程中,从文学史观、立场和建构方法,文学史书写中展现的独特性,世纪之交语境中的突围与开创等角度,对其“经典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全面系统地开掘其蕴含的学术史意义和价值。这既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20周年之际,对其在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形成的影响做一个总结,亦是借助于洪氏的文学史研究,回望中国当代文学70年,总结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发展趋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陈秀娟[5](2020)在《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文中提出2017年,汪曾祺逝世20周年。2020年,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惯于以整数年为纪念年的当代文学界,自然免不了以各种方式纪念汪曾祺。期刊和出版社掀起了一场重读和重评汪曾祺的热潮:除却《受戒》之后汪曾祺八十年代经典形象,九十年代、四十年代、“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时期汪曾祺的写作样貌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纵观汪曾祺的研究史,我们发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成为汪曾祺研究历程中的一个缺口。而填补这个研究缺口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何以“横空出世”,也在于于丰富驳杂的历史现场,寻找八十年AI写作作主体和文学主体“新变”的源点,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以“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为切入点,采取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捕捉汪曾祺进入“伤痕文学时代”的两重心境,打开通往汪曾祺重返文坛写作之路的秘密之门。通过细读“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小说文本《骑兵列传》、《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辨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的异质性,思索汪曾祺的写作前史与八十年代汪曾祺经典形象的关系,探寻八十年代汪曾祺形象建构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次,结合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找寻汪曾祺的文学资源,追溯汪曾祺异质性形成的条件。以汪曾祺早年、青年、中年的人生历程为经,以高邮、昆明、北京三地为纬,寻找促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异质性的传统文学资源、五四文学资源和“十七年文学”资源。最后,站在“重评八十年代文学”“重评十七年文学”的当代学术视野中,结合八十年代的文学大背景,评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意义和文学史价值;确立汪曾祺在八十年代文学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突出性作用;以汪曾祺为典型个案,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重估“十七年文学”资源的价值。汪曾祺认为,一个人的小说没有人欣赏,这样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一方面切中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越出时代轨道,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汪氏小说”。

贺桂梅[6](2020)在《进入当代文学历史的三种路径——《洪子诚学术精选·编者说明》》文中提出《洪子诚学术精选》从洪子诚先生的学术着作中选出21篇文章,力求以简约浓缩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呈现他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特点。洪子诚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他进入当代思想、文学、诗歌的研究有多个角度,包括文学史、精神史和阅读史等几个方面。他也通过编纂各种文学选本和文学史料选,参与当代有关文学经典和文学史叙述的讨论。这本选集以三个专辑的形式,展现他最有代表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凸显他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怎样的重要议题、思路、方法和范畴,也尝试呈现他在不同研究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对相关议题做出的思考推进。

洪子诚,李静[7](2019)在《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洪子诚教授访谈录》文中提出1999年8月,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6月推出修订版。迄今,这部兼具教科书与研究专着性质的文学史着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不仅是全国众多高校通行的教材和参考书,也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必读书之一。此外,该书已被译为9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日语、俄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阿拉伯语、韩语、越南语、意大利语,其中前5种已经出版),实属国内外影响最大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着作之一。《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巨大影响力,或许源于

王文静[8](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李建立[9](2019)在《“外国人教师”的学术反思——洪子诚文学史观念转型的一个节点》文中指出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二十年来,从学人研究的角度做探究的还不多见,特别是少有人关注这本着作中具有范式转换意味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撰史"的写作者个人经历之间的联系。这本着作的"前身"是一份课程讲稿。洪子诚于1991—1993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担任"外国人教师",为日本学生讲授过"近世中国文学"课。为后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基础框架、核心观点和方法论,是1990年代知识转型的"先声"。

李亚[10](2017)在《重读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文中指出洪子诚着《中国当代文学史》跳出既定的"当代文学"框架,站在独立的学术立场从文学史观、重返"历史情境"、叙述结构、"问题性"的研究方法四方面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进行了"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审视和清理。这本着作早已成为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生长点,并一直激励着学者们继续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学科建设。

二、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笔谈读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笔谈读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后(论文提纲范文)

(2)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家》参与先锋小说潮流的语境
    第一节 《作家》前史
    第二节 宽松的文学环境促发了刊物的主体意识
    第三节 小说版块的单一化风貌召唤变革
    第四节 更名改刊确立新的办刊方针
第二章 《作家》推介先锋小说的编辑取向及编辑策略
    第一节 编辑主体及编辑取向
    第二节 编辑策略
第三章 《作家》所刊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
    第一节 运用多重叙事
    第二节 尝试元叙事
    第三节 采用碎片化叙事
    第四节 采取平面化叙事
第四章 《作家》对先锋小说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推出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第二节 构成先锋小说的发表园地之一
    第三节 促进先锋小说的有序发展
    第四节 地缘局限决定影响有限
结语
附录:1980 年代《作家》发表先锋小说年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当代文学应该如何进行整体性、复杂性书写——基于“历史化”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整体性:面临的挑战与基于时代认知的历史重建
二、复杂性:原始景观的还原与学术应有的澄明判断
三、结语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典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学术影响力的数据量化
    三、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现状
第1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史观及立场
    1.1. 超越与重构——文学史研究范式的转变
        1.1.1 当代文学史概念的“清理”
        1.1.2 文学史叙述中心的转移
        1.1.3 “一体化”及其解体的文学史叙述框架
    1.2. 转益多家,独成一体——《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文学史观
        1.2.1 知识考古/谱系学——福柯思想理论
        1.2.2 “文本”与“历史”——新历史主义
    1.3. 学术立场与启蒙立场的矛盾和辩证
        1.3.1 “同时代人”的历史见证与体验
        1.3.2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和人文学者的双重身份
    1.4. 小结
第2章 同时代语境下当代文学史书写的差异—与其他版本文学史参照阅读
    2.1 何谓“当代”?如何表述?—与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比较
        2.1.1 “当代文学”概念的不同解读
        2.1.2 文学史叙述的价值立场与分期的处理
    2.2 世纪末的文学史双星—与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参照阅读
        2.2.1 对“一元论”文学史叙述的超越
        2.2.2 “史”与“论”的不同展现
    2.3 同一个“80年代”,不同的书写—与程光炜“重返80年代”的比较
        2.3.1 “叙述的暖昧”与“祛魅的姿态”——对80年代的不同书写态度
        2.3.2 “返回”的深度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突围与开创
    3.1 个人学术及当代文学学科的突围
        3.1.1 学术立场的自我超越
        3.1.2 90年代的话语氛围中当代文学学科的确立
    3.2 新世纪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创
        3.2.1 “文学外部”研究的深化
        3.2.2 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方向
        3.2.3 文学史书写过程中的理论内化
    3.3 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报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汪曾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新的生长点
        一、开启作品作家研究
        二、挺进文学史
        三、迈向影响研究
        四、走向丰富性的研究
        五、汪曾祺小说研究的生长空间
第一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及其异质性
    第一节 “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两重心境
        一、苦闷不平
        二、自我调整
    第二节 从《骑兵列传》到《黄油烙饼》
        一、“我”的回归:《骑兵列传》
        二、“人”的回归与转变:《塞下人物记》
        三、向内转:《黄油烙饼》
    第三节 《受戒》:“异质性”解读的文学语境
第二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异质性探源
    第一节 汪曾祺的传统文学资源
    第二节 汪曾祺的五四新文学资源
    第三节 汪曾祺的共和国三十年文学资源
第三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重审八十年代文学新变的起点
    第二节 再思“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关联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进入当代文学历史的三种路径——《洪子诚学术精选·编者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7)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洪子诚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
二再思文学史:理论、历史与文学
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8)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外国人教师”的学术反思——洪子诚文学史观念转型的一个节点(论文提纲范文)

“再也不做研究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简史
“外国人教师”:学术无意识与反思的契机
“讲课其实不成功”:教养学部的“近世中国文学”

四、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笔谈读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后(论文参考文献)

  • [1]洪子诚文学史观研究[D]. 冯明明. 辽宁大学, 2021
  • [2]1980年代《作家》杂志与先锋小说[D]. 孙明. 兰州大学, 2021(02)
  • [3]当代文学应该如何进行整体性、复杂性书写——基于“历史化”的一种考察[J].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2)
  •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经典化现象研究[D]. 高天义. 南昌大学, 2020(01)
  • [5]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D]. 陈秀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6]进入当代文学历史的三种路径——《洪子诚学术精选·编者说明》[J]. 贺桂梅. 文艺争鸣, 2020(01)
  • [7]朝向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史——洪子诚教授访谈录[J]. 洪子诚,李静. 当代文坛, 2019(04)
  • [8]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9]“外国人教师”的学术反思——洪子诚文学史观念转型的一个节点[J]. 李建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2)
  • [10]重读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J]. 李亚. 名作欣赏, 2017(30)

标签:;  ;  ;  ;  ;  

论读洪自成《当代文学史》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