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疗师接连不足

北京:足疗师接连不足

一、北京:修脚师后继乏人(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说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王文涛[2](2019)在《“脚下”的人生:修脚工身份地位变迁的社会史考察》文中提出身份地位,即出身和社会地位,反映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及在与社会整体互动关系中的社会身份,身份地位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参考标准。底层群体以及由其构成的底层社会是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他们承担了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风险"与"牺牲",对底层群体身份地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社会心态与生活状况,优化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从"传统-现代"的历史维度来考察底层群体的身份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政治体制下的呈现与变迁,我们发现人们对底层群体的社会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底层群体身份地位的高低受不同政治体制下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关注底层群体与底层社会,赋予底层群体必要的社会尊重,保障其基本生活,是一个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

陆羽乔[3](2019)在《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州自古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拥有着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千百年来积蓄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前贤创造力和智慧的集中体现,而其中的传统手工技艺可谓是历史活标本,是最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典型之一。(1)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也受到极大的冲击,承袭传统手工技艺的许多老一辈人因为直接面临者生存和发展问题无法也不愿继续坚守,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今天,年青一代也极少有人愿意去学习和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空间愈加狭小,特别是一些利润小的技艺项目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已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只留存在为数不多的人们模糊的记忆中。在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环境,甚至已近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要如何去拯救和继续保有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目前日益所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让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融合,对其市场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走向市场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就是传统手工技艺产品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尝试。而在传统手工技艺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假、劣、伪、仿产品严重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当前,从政府部门到传统手工艺人都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需要借助法律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让传统手工技艺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保护下走向市场。但依照目前的情况,将传统手工技艺纳入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保护的框架下仍存在较多问题,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法的普及程度,相关利益人的维权意识,还有法律对传统手工技艺在制度设计上缺失,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鉴于此,笔者以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为调查对象,主要运用社会调查法、实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其保护现状进而分析目前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本次调查构成、结果与分析,通过调查、走访与研究,了解目前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现状与问题;第二部分是介绍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价值,即为什么需要对扬州传统手工技艺加强保护;第三部分是从实例出发进一步探讨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存在问题和完善对策,并对扬州立法条例草案及正式实施的条例内容提出粗浅的看法。

姚卓琳[4](2018)在《浙江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研究及其传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如今被誉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的宓风光,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既是对泥人宓的肯定,同时也承载着作为传承者的历史重任。为了让家乡的艺术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为了更加近距离,更加直观地了解浙江嵊州泥人宓,笔者前往浙江嵊州泥塑创作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宓风光本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采访,搜集了大量关于浙江嵊州泥人宓的资料,结合走访调研,除了第一章外,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考察“泥人宓”发源地浙江嵊州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分析嵊州泥塑产生的外部条件,并查阅河姆渡遗址的相关资料,研究浙江泥塑的历史渊源。简要介绍宓风光在浙江泥塑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梳理嵊州泥塑发展脉络。二、从“泥人宓”的泥土材质、创立前期与后期不同工艺种类与制作技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嵊州泥塑制作工艺的特色。三、对“泥人宓”泥塑作品根据题材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其创作题材、造型特点以及用色特点来深入研究它的艺术风格。四、将“泥人宓”与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以及法国杜米埃雕塑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来阐明嵊州泥塑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及为何能在中国泥塑界有一席之地。五、结合“泥人宓”的背景及发展现状,探讨它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如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传统观念缺乏传承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倡导大家保护民间艺术,共同承担起传承民族民间传统特色文化的重任。六、结合研究生期间所学,创作具有嵊州泥塑特色,且具有创新之处的泥塑作品。

胡永干[5](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方针政策为引领,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为纵,以各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为横,以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沉浮转换为暗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发展、政策发展、实践发展为明线,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史实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动因、历史特点、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经验教训、未来战略,彰显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由沉到浮,由落到起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中医药的使用,并在应用中医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医药作用的认识,确立了对中医药的实践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西医合作”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初步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医药实践认可的基础上,发展到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可,形成“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把中医药作为解决人民医疗卫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主张通过保护和改造中医药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否定中医药的思想进行了斗争,对党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和调整,以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整恢复中医药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医药的科学认可,确立“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追求中医药事业复兴的过程,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曲折发展的教训,这为当前和今后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束语共八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开展本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进行概括,对中医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阐述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该部分通过对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梳理,指出近代中医药发展呈现出被消灭还是继续发展两种不同命运趋向,而废除和消灭中医药成为影响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主线;提出近代以来国家贫弱所造成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是造成歧视和否定中医药的根源的观点;总结了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为后文阐述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力量代表,是近代中医药事业光明历史命运代表埋下伏笔。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这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事业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彰显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深沉关切,更是改变中医药事业历史命运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该部分按照从实践到政策,由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从总体上对民主革命时期“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中西医合作”方针的形成、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并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进行概括和评析,借以突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基于实践需要的主动适应性,以及注重中医药使用的特点,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使用中医药的重大意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迎来了中医药繁荣发展的光明希望。第四章主要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和改造。该部分在沿袭从实践到政策、从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基础上,依次考察建国初“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分歧,以及分歧的实质及产生原因;揭示中医药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究该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着重阐发“团结中西医”方针所包含的对中医药进行保护、改造、提高的政策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时期,对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对待中医药的正确政策,中医药才终于摆脱濒临灭亡的历史命运。第五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和推广。该部分沿袭前两章的分析模式,从改革开放初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脉络、历史特点;注重阐发“中西医并重”方针所包含的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内涵;分析该方针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受歧视、被消灭的历史命运,代之以发展复兴的历史命运。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其经验主要包括: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采取保护和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坚持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其教训主要是: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不能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以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其启示主要是:党和国家要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按照中医药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l要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等。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该部分内容立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着眼于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复兴。从当前中医药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药特色淡化等突出问题出发,对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正确处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推进形成中医药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中医药宣传,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等一系列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发展提供借鉴,旨在通过该部分内容与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相呼应,彰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改变而得到改变的历史事实。

谢军军[6](2017)在《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主要是对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做具体研究。对于齐白石篆刻研究的意义并不能只停留在技法的层面上,应当从具体到抽象,最终上升到篆刻的精神层面上—“意”。首章涉及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内容、方法和意义。美学思想,顾名思义是对美学的认识,其概括性很强,具有突出的审美评价和认识功能,也能体现个人感情和社会时代感,它有一个突出的特质,即带有中国民族性。第二章探讨齐白石篆刻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受哪些方面的影响,重点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和勤奋的影响。第三章齐白石篆刻艺术特征、刀法技法和独特的效果,凸显出其艺术风格,表达了强烈情感。第四章借鉴哲学、美学相关领域来探讨齐白石篆刻艺术对当代篆刻的影响及对他之后美学的影响,从新视觉、多角度看待齐白石篆刻及其精神,进而从这一视域对篆刻艺术进行审视。最后一章为全文的结语,是篆刻艺术独立的呼声,明确提出发扬篆刻文化,是人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对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研究,技法的掌握有了一定程度了解,调查和研究齐白石生平,对于理解学习齐白石作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篆刻艺术不仅仅是用篆刻刀法来表现,更是需要绘画和书法功底的支撑。虽说临摹重要,更重要的是创作性作品,摆在当代篆刻家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篆刻艺术独立的前提。齐白石的艺术思想及体系通过他具体的篆刻得以体现,能深化齐白石艺术研究,从整体上审视篆刻的美学意义。

嵇鸣洲[7](2016)在《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由政府部门认定,公认的具有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扬州市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级名录中属于地级市一级,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拥有2500年建城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扬州带来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也较为庞大,雕版、玉雕、漆器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本文以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概念,运用图表分析法阐述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代表性传承人基本现状,接着对各个类别的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生存现状、传承现状进行研究,并梳理出目前扬州市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培养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方面已采取的措施。最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队伍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城市经验,从扬州实际出发,提出扬州市下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扬州市今后更好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对其他类似城市该项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陈晓梅[8](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天台,伯昏子,齐梁后尘,尘色依旧[9](2014)在《断裂后的修复——网络旧体诗坛问卷实录(二)》文中研究指明本书在2014年第2期刊登了对四位旧体诗人的同题访谈,旨在促进新旧文学的交流,尤其是新文学界对当代旧诗的了解。访谈刊登后反响强烈,为此本期再次刊登对另外四位旧体诗人的访谈,以飨读者。本期的四位访谈者,陈立人(天台)是一位长期旅居海外的雕塑家兼画家,其诗词风格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实验性;眭谦(伯昏子)是一位基督徒,对西方文化较了解,翻译过许多西方诗歌,却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

胡世强[10](2013)在《明代十五世纪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明代十五世纪文学研究,主要指明代明惠帝建文朝(1399-1402)、明成祖永乐朝(1403-1424)、明仁宗洪熙朝(1425)、明宣宗宣德朝(1426-1435)、明英宗正统朝(1436-1449)、明代宗景泰朝(1450-1457)、明英宗天顺朝(1457-1464)、明宪宗成化朝(1465-1487)、明孝宗弘治朝(1488-1505)。因文学发展不可能截然而分的特性使然,加之一些作家成长和世代累积型作品的特殊性,宽泛而言均有超出十五世纪的时间断限。本时期内明朝在君主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强化总体背景下,到了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从鼎盛进入转折阶段,皇帝执政懈怠、宦官用事、内阁领导力削弱,王朝控制力下降。理学出现“白沙心学”,世风变迁,文人心态也与王朝产生疏离。文学领域因文学自身体裁、观念,作者身份、经历、创作态度,受社会环境影响程度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各种文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面貌。诗文方面,由永乐至正统年间歌颂国家太平盛世的台阁体,到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在朝文人重天真兴致的茶陵派、在野文人重自然真性情的山林派,以及于谦、郭登、韩雍个性作家,诗文转向吟咏个人性情。词和散曲方面,因其感而多思、失意牢骚的作家心态减弱,本时期总体较为沉寂。但在成化、弘治年间,南京乐王陈铎词曲兼擅,马洪词含吐珠玉,吴中沈周、唐寅以词和散曲才情自娱,词和散曲逐渐有所起色。在本时期发展过程中,词雅、曲俗界限也逐渐淡化。小说方面,长篇小说出现了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针对历史演义类的专门批评;文言短篇小说出现了李昌祺的《剪灯余话》、赵弼的《效颦集》;文言中篇小说出现了李昌祺的《贾云华遗魂记》、邱濬的《锺情丽集》。本时期小说创作和批评既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又与戏曲相互作用,小说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戏曲方面,在杂剧逐渐形成宫廷、藩王、文学侍从杂剧的同时,南戏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南戏在吸取杂剧规范化的基础上,在成化、弘治年间邱濬《五伦全备记》和邵璨《香囊记》的出现,标志着南戏发展演变为明传奇。明传奇逐渐成为明清戏曲代表。而在此过程中,南戏从民间逐步变为文人传奇。之後,文人传奇又逐渐案头化,成为重要的文学样式。藩王身份特殊,非君、非民,又与一般大臣不同,自成体系,本时期朱权、朱有炖创作别属一类。朱有炖和朱权散曲较为典雅,杂剧多节令庆寿剧、神仙道化剧、节义教化剧,注重宏大的场面,体现了藩王受政令影响较多、生活优越以及逃避现实的无奈心境。在重视全局,注重文学本位和文学批评及文学传播的关照下,考察明代十五世纪文学,既有对前代的模仿、改编、文献的保存,又有新的作品创作,并有对後世作家的培育、文学理论的启发、文学创作的引领之功。在此过程中,既有文学内部各种体裁发展不尽一致性;也有总体从贵族化审美、民间化审美逐步走向文人化审美的趋势;在作家个人情志与所处时代社会以及文学规范化相适应过程中,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将贵族化强力色彩和民间粗糙感逐渐退去,从而更具有文学艺术审美特徵。当然本时期文学也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文学发展不单纯是简单的“进化论”和艺术水平高低决定论所能涵盖。以“同情心”研究文学,通过考察时代社会环境、作家个人身份和经历、各种文体所在历史发展阶段,本时期最终呈现在文学领域中的作家、作品有着时代特徵之外,也有文学演变的继承、发展意义。

二、北京:修脚师后继乏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修脚师后继乏人(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讨
    第一节 对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现实状况的调查
        一、调查构成
        二、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
        三、对传统手工技艺集聚区的调查
        四、对扬州传统手工技艺艺人的访谈调查
        五、对政法部门调查结果
        六、对行政部门调查结果
    第二节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民众所了解的形式手段单一
        二、种类繁杂却没有专门管理部门
        三、侵权事件逐步高发却鲜有选择诉讼手段维权
    第三节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手工技艺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较差竞争力不足
        二、传统手工技艺从业者的知识产权权利意识极低
        三、行政保护措施的不足
        四、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尚没有建立
    第四节 传统手工技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立法现状和问题
        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足
第二章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价值
    第一节 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必要性
        一、传承方式的特殊性
        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特殊性
        一、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二、社会价值
        三、保护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的必要性
第三章 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知识产权困境及完善对策
    第一节 强化着作权保护制度——以孙玉波彩灯侵权事件为例
        一、侵权事例
        二、着作权保护的困难
        三、着作权保护解决思路
    第二节 强化商标权制度——以扬州“谢馥春”香粉为例
        一、侵权事例
        二、商标权保护困境
        三、商标权保护解决思路
    第三节 完善专利法的措施——以扬州玉雕为例
        一、侵权事例
        二、专利权保护困境
        三、专利权保护解决思路
    第四节 对扬州地方性法规的完善建议
        一、对条例(草案)的修改建议
        二、对已实施条例的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浙江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研究及其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嵊州泥人宓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浙江嵊州泥人宓的相关报道
        三、嵊州泥人宓走出国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嵊州泥人宓的概述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其起源
        一、地理环境
        二、文化背景
        三、嵊州泥人宓的历史起源
        四、嵊州泥人宓的材质特点与制作方法
    第二节 宓风光的艺术实践及对泥人宓艺术的贡献
        一、嵊州泥人宓的发展轨迹
        二、宓风光的艺术实践
        三、宓风光对嵊州泥人宓的贡献
第三章 嵊州泥人宓的艺术风格研究
    第一节 嵊州泥人宓前期作品的艺术风格(20世纪80、90年代)
        一、精小雅致,纤细隽秀
        二、恢宏大观,袖珍精致
        三、浑厚圆淳,内外有力
    第二节 后期泥人宓作品艺术风格(21世纪初至今)
        一、雄浑敦厚、丰富多彩
        二、粗狂简约、夸张传神
    第三节 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对我的雕塑创作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嵊州泥人宓与其他流派泥塑风格的对比
    第一节 与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二节 与天津泥人张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三节 与法国杜米埃雕塑的艺术风格对比
    第四节 对比总结
第五章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及创作作品展示
    第一节 对宓风光老师采访后我的收获
    第二节 访浙江泥人宓创始人宓风光老师实录
    第三节 创作作品展示
第六章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浙江嵊州泥人宓的新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中医及中医学
        (二) 中药及中药学
        (三) 中医药及中医药事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 简要评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基本框架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 中医药的历史作用及特点
        一、中医药具有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药长期以来对保障中国人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中医药具有便、简、验、廉的特点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近代否定中医药的思潮
        一、西医的传入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出现
        二、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发展
        三、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认识根源
    第三节 近代维护中医药的抗争
        一、民国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及中医界的抗争
        二、废止中医案及中医药界的抗争
    第三节 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及启示
        一、废除还是发展: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
        二、民族自卑与文化自卑: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根源
        三、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要求重视人民的生命健康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
        一、近代中国疾病多发
        二、西医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
        三、发展中医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
    第一节 “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
    第二节 “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
        一、根据地建设和社会改造
        二、边区的中西医矛盾和分歧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四、“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
        一、提倡和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最初规定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初步探索
        三、中医药学术研究团体的建立
        四、中药研究的初步开展
    第四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与改造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
        二、“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
        一、“封建医”还是“伟大宝库”——对中医药认识的分歧
        二、从中医学习西医到西医学习中医—对中医药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中医药方针政策的贯彻及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起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与推广
    第一节 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
        一、恢复党的中医药政策
        二、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三、整顿中医医院及教科研工作
    第二节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一、依靠三支力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形成
        二、“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内涵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二、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发展
        三、中医药立法持续推进
        四、中医药在医疗改革中的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五、中医药教育及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六、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广泛发展
        七、中医药文化受到重视
        八、中医药国际化深入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意义
        一、根本改变了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二、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路径选择
        三、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载体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
        一、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
        二、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西医学习中医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教训
        一、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
        二、不能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不能用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启示
        一、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
结束语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思考
    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
    三、推动形成中医药法律体系
    四、做好中医药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6)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现状及创新点
    1.4 课题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齐白石篆刻所反映的美学思想的来源
    2.1 齐白石篆刻艺术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2.1.1 传统文化对齐白石的影响
        2.1.2 大师对齐白石的影响
    2.2 勤奋对齐白石的影响
第3章 齐白石篆刻艺术特征
    3.1 齐白石篆刻艺术
        3.1.1 齐白石篆刻艺术风格
        3.1.2 齐白石篆刻艺术特点
    3.2 齐白石篆刻刀法
        3.2.1 齐白石篆刻刀法分析
        3.2.2 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的民族性特征
    3.3 篆刻的美学价值
第4章 齐白石篆刻美学思想的影响
    4.1 齐白石篆刻对他及篆刻的影响
    4.2 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对于他之后美学的影响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文中图片来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现状
        1.3.2 对地级市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
        1.3.3 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究现状
2 概念界定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念及形式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念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形式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4 SWOT分析法
        2.4.1 SWOT分析法综述
        2.4.2 SWOT分析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现状
    3.1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3.1.1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情况
        3.1.2 扬州市级与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比情况
        3.1.3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市级单位及各区县分布情况
    3.2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2.1 扬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情况
        3.2.2 扬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扬州市级非遗项目对应情况
        3.2.3 扬州市级与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数量对比情况
        3.2.4 扬州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分布
        3.2.5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性别情况
        3.2.6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情况
        3.2.7 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教育情况
4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保护举措的现状分析
    4.1 按类别分析
        4.1.1 民间文学
        4.1.2 传统音乐
        4.1.3 传统舞蹈
        4.1.4 传统戏剧
        4.1.5 曲艺
        4.1.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4.1.7 传统美术
        4.1.8 传统技艺
        4.1.9 传统医药
        4.1.10 民俗
    4.2 综合分析
        4.2.1 传承阵地的建设
        4.2.2 传承活动的开展
        4.2.3 传承模式的创新
5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策略分析研究
    5.1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挑战
    5.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举措的经验借鉴
        5.2.1 美日韩等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举措概述
        5.2.2 我国中央、省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举措概述
        5.2.3 苏州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举措概述
    5.3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和培养建议
        5.3.1 完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绩效考核机制
        5.3.2 培养结构合理的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研究专职人才队伍
        5.3.3 加快对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
        5.3.4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财政支持力度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8)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明代十五世纪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视角
    四 论文结构
    五 涉及此课题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明代十五世纪社会环境
    第一节 政治上君主统治
    第二节 理学思想与教育科举
    第三节 土木堡之变与明王朝步入转折期
    第四节 士风的转变
第二章 诗文
    第一节 歌颂太平的台阁体及其兴衰
    第二节 注重天真兴致的茶陵派
    第三节 注重自然真性情的山林派
    第四节 于谦、郭登、韩雍等作家
    小结
第三章 词和散曲
    第一节 词和散曲沉寂的原因
    第二节 永乐至正统时期的词和散曲
    第三节 成化至弘治时期的词和散曲(一)——陈铎
    第四节 成化至弘治时期的词和散曲(二)——马洪、沈周、唐寅
    小结
第四章 小说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小说的创作及传播
    第二节 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与历史演义小说批评
    第三节 文言短篇小说集《剪灯余话》和《效颦集》
    第四节 文言中篇小说《贾云华遗魂记》和《锺情丽集》
第五章 戏曲
    第一节 杂剧的单一局面
    第二节 南戏文献的保存与传播
    第三节 明传奇的初期作品《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
    小结
第六章 别成体系的藩王创作
    第一节 献王朱权
    第二节 周宪王朱有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北京:修脚师后继乏人(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脚下”的人生:修脚工身份地位变迁的社会史考察[J]. 王文涛. 青海民族研究, 2019(03)
  • [3]扬州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调查报告[D]. 陆羽乔. 东南大学, 2019(05)
  • [4]浙江嵊州泥人宓艺术风格研究及其传承与发展[D]. 姚卓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D]. 胡永干. 武汉大学, 2017(06)
  • [6]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美学思想研究[D]. 谢军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7]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和问题研究[D]. 嵇鸣洲. 扬州大学, 2016(02)
  • [8]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9]断裂后的修复——网络旧体诗坛问卷实录(二)[J]. 天台,伯昏子,齐梁后尘,尘色依旧. 新文学评论, 2014(04)
  • [10]明代十五世纪文学研究[D]. 胡世强. 西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北京:足疗师接连不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