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与“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

论“朝鲜”与“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

一、试论“朝鲜”和“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韩倩倩[1](2021)在《《山海经与韩国文化》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穆禹含[2](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京泽[3](2020)在《《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一书为基础撰写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这本书的作者为自然纪录片制作人朴洙容,他是世界上拍摄到野生西伯利亚虎家庭的第一人。该书是朴洙容所拍摄的纪录片《西伯利亚虎三代之死》的文字衍生品,由韩国金宁出版社于2011年9月10日负责出版发行,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此书为纪实动物文学作品,是对一只叫做血腥玛丽的雌虎家族三代进行观察的记录,也讲述了乌苏里土着民把西伯利亚虎当作神信奉的故事。全书共计435页,内容分为五章,笔者选取其中的第一章《血腥玛丽》、第二章《森林之神——阿姆巴》、第三章《相遇,还有离别》作为文本分析对象进行翻译,原文为294页,共计126460字,译文总计116573字。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对作者和作品进行了介绍,阐述翻译重点及难点;第三部分为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具体说明译前分析与准备、报告撰写流程;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介绍了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的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翻译案例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词层、句子层进行,词层翻译则分别根据巴尔胡达罗夫的音译和语义对应理论应用了音译法与直译法、意译法、加注法,依据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采用了加词法和减词法;句子层翻译以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转换法理论作为指导,采用了移位法与替换法,并选取翻译文本中的典型例句,理论结合实践展开了详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结语,对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介绍了笔者在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自然纪录片类文本的实践报告,可以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翻译能力的同时,为日后翻译相同文本类型的译者提供些许帮助与借鉴。也期待通过笔者翻译的文本内容,为国内拍摄自然与动物纪录片的业内人士、关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与读者、对韩国动物纪录片拍摄与制作感兴趣的朋友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党斌[4](2020)在《朝鲜半岛代表性汉文地理文献研究》文中认为朝鲜半岛是汉文化圈的重要区域,也是当今域外汉籍的集中存藏地之一。汉文地理文献是朝鲜半岛历史文献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当今域外汉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域外汉籍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朝鲜半岛所存各类汉籍也随着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深入,逐渐为中国学者所了解。不过,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关于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的了解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对象和利用史料集中于《三国史记》《高丽史》等正史地理志。从汉文化圈视角入手,系统考察、研究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的历史发展轨迹,对推进中国史学史、古代边疆史、东北亚国家关系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研究,拓展域外汉籍研究视野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地理文献传入朝鲜半岛,对其汉文地理文献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在高丽、朝鲜王朝时期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以《三国史记·地理志》《高丽史·地理志》等为代表的正史地理志,以《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大东地志》《择里志》等为代表的各级地方志,以《增补文献备考·舆地考》为代表的政书地理志等,类型丰富而完备,数量多达千余种。文章以汉文化圈为总体背景,以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考察中国历代地理典籍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及在其影响下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的出现,朝鲜半岛历史时期汉文文献的发展、演变过程。以汉文地理文献为基础史料,探讨中国行政区划建置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以及统一新罗、高丽、朝鲜王朝等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朝鲜半岛历代汉文地理文献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和特征,同一时期不同类型之间的关联和差别,结合其他史料分析其文献史料价值。无论是中国地理文献向朝鲜半岛的传播,还是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的出现和发展,均与汉文化圈的形成和演变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朝鲜半岛是汉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与中国历代王朝频繁往来和交流。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作为重要的史料,在记录朝鲜半岛古代历史、地理沿革的同时,有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这些史料与中国历代文献记载相互结合,对于中国历代疆域形成和变化、中国古代典籍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区域封贡关系的发展、东北亚古代史学史的发展历程、中国行政区划设置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同时,对于分析当今中国、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关系及东北亚局势的演变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汉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在地理范围上包括东亚、东南亚的广阔区域,其形成和演变与古代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历史发展和往来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朝鲜半岛之外,中国地理文献也流传至汉文化圈范围内的其他区域,对这些区域内汉文地理文献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关于汉文地理文献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中国和朝鲜半岛,而是涉及整个汉文化圈广阔地域内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课题。跨越国家、地理的界限,从汉文化圈视阈出发,有助于深入分析和充分发掘汉文地理文献的文献价值。

李碧瑶[5](2020)在《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文中提出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构成的重要一环。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的记载与考证,对当下中外高句丽研究裨益颇多。但由于其中内容繁杂,各家观点不尽相同,考据水平高低相异。因此,有必要对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厘正。本文在朝鲜李朝文献的基础上,对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在朝鲜古史谱系中的位置、高句丽重要历史地理的认识、高句丽族源与建国传说的认识进行梳理与辨析,以期能够助益高句丽史相关研究。全文包括绪论、结语,以及正文四章: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高句丽在李朝文人构建的古史谱系中的位置。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在朝鲜古史谱系中的位置有三种观点。其一,单系统古史谱系说。即朝鲜半岛自檀君朝鲜至朝鲜李朝,一脉相承,不分区域,不分族源。此说存在高句丽与汉四郡、三韩间继承关系的争论。其二,双系统古史谱系说。由于单系统说在汉四郡与三韩问题上的争议无法调和,部分朝鲜李朝文人意识到朝鲜半岛的古史谱系应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其三,多系统古史谱系说。部分李朝文人杂糅不同地域系统、不同族源系统构建朝鲜半岛古史谱系,并将高句丽置于扶余系统。第二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地理的认识。历史地理的考证是李朝文人构建高句丽历史疆域观的基础。李朝文人对于高句丽重要城址历史地理的认识相异。安市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五种,即丸都说、龙冈说、安州说、凤凰城说和汉安市县说。丸都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即安市说、江界说、集安说和宁远郡剑山说。国内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五种,即不而(不耐)说、义州(麟州)说、兀刺山城说、九连城说和丸都附近(集安)说。李朝文人关于平壤城还存在上平壤、下平壤、南平壤的诸种认识。纥升骨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即鸭绿江以北中国辽东说和鸭绿江以南朝鲜半岛成川说。这些观点部分符合历史事实,但多数是证据不足的历史臆想。第三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族源的认识。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的族源存在三种观点。其一,认为高句丽源自扶余。其二,认为高句丽源自檀君。其三,认为高句丽族中融入大量秽貊人。檀君说荒诞不羁。扶余说未能区分高句丽的“祖源”与“族源”,以王室的“祖源”代替民族的“族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虽有部分李朝文人,意识到高句丽族中融入大量秽貊人,但没有明确提出高句丽的族源为秽貊人的观点。实际上,高句丽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大量其它民族。第四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建国传说的认识。本章将高句丽建国传说解析为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与朱蒙建国传说。高句丽建国传说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层累地造”过程,李朝文人在接受《三国史记》等史书记载的关于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的同时,亦有李朝文人对朱蒙、金蛙的降生方式,朱蒙、金蛙、解慕漱、解夫娄、柳花等人的人物关系,以及朱蒙与东明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质疑。《三国史记》对于高句丽朱蒙建国传说的记载亦为李朝文人所接受,但对于朱蒙立国于卒本夫余的过程,李朝文人分歧较大,始终未达成共识。结语部分。总结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古史谱系定位、历史地理、族源、建国传说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的特点。分析李朝文人“高句丽观”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下高句丽争议问题的影响。指出在使用李朝文人记述高句丽问题的史料时的注意事项。

周逸煊[6](2019)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神话图像以一种神秘而朴素的视觉语言形式立体地塑造个性鲜明的神话意象并直指主体情感,超越了神话文字与神话口传在表达层面上的局限,是审美意识最为质朴的自然流露与肇始渊源,也是文化价值取向与精神情感架构的真切投影。神话图像作为原始信仰与历史文明的抽象化综合诠释,透视并解析隐匿于神话图像中符号、话语等表征下存在的文本本质,在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背后寻觅“漂移的能指”中潜藏的审美记忆与造型认知的深远根脉,籍此可以重新拾捡遗落于历史浪潮中的文化基因,在众多熟知的遮蔽下得以超越寻常的真知。文化文本所蕴藏的内涵、隐喻、象征在神话图像的历史传承中有意无意地设下一道道“谜语”,将其置于文化比较的框架下进行整体透视,以期在充盈着主体间性的对话中破译“谜语”。在当今整合多个学科知识与突破单一学科壁垒的趋势下,本文以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学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原本繁复广大而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文献、民俗等文化信息以神话为主线相串联并视为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尝试建构一种寻觅东方文明宏大框架的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其核心不仅在于结论本身,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求证过程中对于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的检验及实践,是人类学在艺术学范畴的延续,亦扮演了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的继承者角色。第一章以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为神话图像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理论依据,将“N级编码理论”与“跨文化比较方法”作为纵横两条研究脉络,辅以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媒介于其间,实现二者的视阈汇通,尝试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广泛联系性的经纬框架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命名为“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第二章深入于历史语境当中援引“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两种神话范围界定概念,综合论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及神话图像的一般规律性范畴,籍此基础又追忆了“华夷之辨”与“夷夏之防”两种历史观念,进一步明确地限定了本文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取材范畴。第三章论述了“创世神话”与“感生神话”两种东方神话的基本构成形式,并以此呼应“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两种神话发展规律,勾勒出具有东方色彩的神话整体构架,继而深入探索了两种神话从意象到图像的嬗变历程,尝试构建了具有东方文明个性的神话图像传承谱系。第四章着眼于创世神话图像中的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首先自“日月崇拜”梳理了创世神话叙事中意象结构的层叠思维,搭建了神话图像世界中初始秩序中由一元化初始意象的开辟转而向二元化对偶意象的衍变、再到二元化对偶意象不断连结与延伸的演进构架;其次以“熊图腾”为探求线索,通过百济画像砖与汉画像石等视觉语言与双方文明系统下文献典籍等文字语言的对照,实现了不同地域文明体系下图像与文献的多重互证互阐,摒弃和省醒对于传统惯用思维的依赖和缺陷,谨慎地提出假设并借助多重证据间的证据间性,呈现出百济画像砖中造型意象元素之间的源流关联,为“鬼纹砖的谜语”的解读铺陈了切实可行的通路,也以此实例证明了本文第一章中提出的“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对于突破固有认知的具体可实践性。第五章着眼于感生神话图像中的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首先探析了以“龙崇拜”为主线所衍生的外延性意象的连结与扩展历程,寻觅了从“龙”到“龙虎意象的连结”,再到“四神意象的连结”这一神话意象的层叠谱系关系,并将此目光延伸至对“四灵(五灵)意象的连结”与“麟凤意象的连结”的意象层叠谱系考察,进而梳理了以“龙崇拜”为连结桥梁而形成的意象层叠谱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其次依据“鸟崇拜”所衍生的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梳理了其间存在的呼应与对证关系,并依据各个意象中隐喻的重叠部分加以串联,构成一种非时间基准的意象及图像层叠,籍此探寻了“鸟崇拜”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在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催化下历经分衍与重构、最终融合与交汇于凤凰这一归宿。结语中综合阐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图像生发的一般规律、神话图像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现实意义、东方文明中审美意识的普遍共性以及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情结与最终旨归。

孔晓月[7](2019)在《关于《朝鲜版<人鬼情未了>—四百年前的书信》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笔者选择了翻译项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以《朝鲜版<人鬼情未了>——四百年前的书信》为文本进行了韩汉翻译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翻译实践报告。该书原文字数近17万字(韩文),共分为15章。笔者翻译前6章,原文字数为7万字,译文字数为5万字。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笔者结合时代背景,对选题目的以及意义进行了阐述:首先,笔者希望通过本项目促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增加中国人对东北亚文化共性的理解;其次,原文中对韩国文化的丰富与纠正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完善,其文物古迹考证方法也能为中国考古学研究提供借鉴;第三,本项目能够帮助中国考古学界人士扫除语言障碍,为其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便利。第二章为翻译项目简介,笔者对项目概况、作者以及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章为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笔者针对原文主要是“信息型文本”并且含大量专有名词的特点,阅读了大量的平行文本、理论书籍等,并通过同系列其他分册努力掌握原文语言的特点及风格。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也是本篇报告的核心内容。笔者首先指出,本项目的翻译重点在于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包括人名、地名、事件、特有文化现象等,而翻译难点则在于专有名词的考证、长句结构的调整、语篇风格的重现等。然后,经过分析整理,笔者从标题翻译、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和语篇翻译四个视角出发,结合译例阐述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为结语部分,阐述了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结论:中韩两国在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共性,“原文作者取向”与“译文读者取向”之间很少绝对对立;直译法多数情况下能有效适用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双语能力、译前分析与准备是做好翻译项目的必要前提。

杨志龙[8](2019)在《徐花潭气论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徐花潭是朝鲜性理学的代表人物,在朝鲜儒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在吸收、借鉴中国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构建起以太虚为形上本体的气论思想,标志着朝鲜哲学走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阶段,对朝鲜性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气”为中心,对徐花潭的气论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首先是对花潭哲学的核心概念“气”的含义进行梳理,考察了徐花潭气论的思想来源,并理清其气论思想的内在理路。接着从形上、形下两个方面探讨了徐花潭气论的具体内容,深入研究了气的形上前提、理气关系、气化理论、人性理论等内容,详细解答了气与太虚、气与理、气与万物、气与性、性与情等问题,认为太虚是统摄理气的万物原始构成境域,性体亦根源于太虚本体,理与气互为体用。然后从欧洲与东亚哲学的比较视域探讨了徐花潭气论思想的特征,其气论思想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即体即用的体用思维模式、以太虚为核心的系统结构、以气为纽结的天人观念三个方面。最后是对徐花潭气论思想的评价,详细考察了徐花潭气论思想的价值以及朝鲜思想家对其思想的责难。其对佛道进行了有力的批驳并为朝鲜性理学开辟出理气论辩的新局面,但也存在着认气为理和陷入佛教轮回观念的弊端。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学派都可以从花潭哲学中得到启发,花潭哲学是进入朝鲜性理学的桥梁与关隘,避无可避,而这亦是花潭哲学的“一气长存”精神。

胡朗[9](2019)在《《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三国遗事》是朝鲜半岛的第一部个人历史着述。《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记述了大量的异生故事,这些异生故事奇异诡谲,引人入胜,虚实相生,文史并存,借此可以更好地研究朝鲜半岛文化。现有对《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研究多是集中在某本书或某类故事,以两书中的异生故事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者则相对寥落,异生故事如何在流传中重铸民族文化和民族统一体有待深究。在汉风盛行,社会矛盾重生的背景下,为了弥合社会裂痕,建构民族统一体,异生故事得以构建。根据其主要内容可分为感生故事和异生故事两大类,其中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卵生故事和有地方化特征的柜生故事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两类。以华夏文化中的异生故事为中心,考察两书中异生故事的互文性,以期能如其所在地溯本探源。两书的异生故事,在纵向空间上,受到中国已有文献和审美经验的影响;在横向空间中,是地方化审美经验尤其是柜生审美经验推动模因演化发展的结果;它是在血统、政统和道统三者合一思想资源的助益下,将身体作为一个权力的场域,以精英和贵族为主要受众,在建构统一的社会共同体的社会需求中生成的。两书中异生故事的历史铭写,以异生为碑,其人发乎神异,应符受箓,乃握大器而成大业的征兆。异生故事作为物性的、活态的文化,是将身体和出生作为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媒介,作为政治与文化展演与角力的广场,它缝合了时空的差异,将血统-政统-道统存现融为一体。

裴恩皓[10](2018)在《韩国稻作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以农耕节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由稻米而衍生出的各种民俗文化总称为“稻作文化”。稻作文化主要研究稻作民族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稻作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生产规律、生活习惯、建筑艺术、民间文艺、节庆习俗等观念形态与生活方式。亚洲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稻作农耕不仅是许多亚洲国家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构建其传统文化的母体。由于共同的稻作农耕,在这些国家形成了诸多的共享文化现象,学术界称之为“亚洲栽培稻文化圈”(或“亚洲稻作文化圈”)。在当下,一些价值的分歧性常常成为区域或国家纷争的导火索,而其统一性却往往被忽略。如何在共享的文化基础上肯定价值分歧性存在的合理性,是我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必须面对的,稻作文化研究无疑是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较好路径之一。作为“亚洲栽培稻文化圈”的韩国,稻谷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且与周边国家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对其进行研究,是深入认识韩国历史文化的切入点,也是探究亚洲稻作文化共同性与差异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理论,对以农耕节日为中心的韩国稻作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历史渊源来看,韩国稻作文化的形成深受邻国——中国的影响,两国间以稻作传播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交流史,要比其共同的“汉字文化圈”和“儒教文化圈”的交流史更为悠久,表现出共享的“稻作文化圈”内涵。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中国稻作农耕传播到朝鲜半岛的历史过程,并对以稻作文化为基础形成的中韩两国稻作文化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韩国稻作文化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对以稻作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农耕节日和岁时风俗为主要聚焦点,深入探讨韩国稻作文化的特征和内涵。文章认为,稻作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农耕节日系统再现了稻作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是稻作文化的重要表征。然而,与许多亚洲稻作国家一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韩国稻作文化及其农耕节日也遭遇到了现代化的冲击,许多形式与内涵不断消失,韩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价值在此过程中被重塑。如何认识稻作文化的现代意义,需要我们在新的语境下给予思考。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与目的、稻作文化研究的意义、韩国稻作文化研究的不足,阐述了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视角和方法等内容,为本文立论的确立从宏观上进行解释。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稻作农业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对朝鲜半岛稻作历史进行简析。在第一部分中,主要探讨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问题;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朝鲜半岛稻作农业的起源说与传播过程,以及朝鲜半岛稻作历史发展过程等。第二章,主要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探讨在稻作农耕基础上而形成的韩国稻作文化内涵,以及稻作农耕节日在韩国稻作文化中的意义与特征。在稻作文化的精神层面,着重以韩中农耕神话——“朱蒙神话”和“后稷神话”为例,对两国神话的相似性与稻作文化的关联进行分析。第三章,为本篇论文的重点,主要就韩国农耕节日的起源与分类、农耕节日在韩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点进行探讨。同时,通过中韩两国端午节的对比研究,分析中韩两国岁时风俗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阐明了其相似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使用同一历法并有着同样的农耕文化背景。第四章,为了更好的说明目前韩国农耕节日发展状况,主要以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的节日场景为例,对韩国农耕节日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进行探讨。此外,通过农村与城市农耕节日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当代韩国农耕节日的场景在不同的主体、空间下所具有的意涵。第五章,承接上一章内容,本章主要对韩国农耕节日的变迁及其社会动因进行分析,说明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使用,是导致韩国农耕节日变迁的主要原因,而人们的认识不足表现出对稻作农耕经济活动的参与性不强。农耕节日的日益衰微,反映出韩国稻作文化正经历着现代性的冲刷,对韩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结论主要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以农耕节日为中心的韩国稻作文化及其变迁的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韩国稻作农耕源于中国,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在稻作文化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表现出自身的特点;韩国稻作文化是韩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形塑民族认同感产生了巨大影响;韩国与中国、日本等国家同属于“亚洲栽培稻文化圈”,彼此之间共享着诸多的文化要素与基本价值的某种一致认识。对这一文化圈的再研究,对于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试论“朝鲜”和“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朝鲜”和“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2.2.1 编撰基础
        2.2.2 编撰背景
    2.3 特点及文学性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3.2.1 民族起源神话
        3.2.2 建国始祖神话
        3.2.3 其他国王神话
        3.2.4 姓氏神话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3.3.3 帝王诞生异象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5.1.1 乡歌产生背景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5.1.3 乡歌解析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5.2.1 赞诗性质
        5.2.2 赞诗艺术特色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6.2.3 “梦”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作者简介
    2.2 作品简介
    2.3 翻译重点及难点
第三章 翻译与报告撰写过程
    3.1 译前分析与准备
    3.2 报告撰写流程
第四章 翻译理论及案例分析
    4.1 翻译理论的选择
    4.2 词层翻译案例分析
        4.2.1 音译法
        4.2.2 直译法
        4.2.3 意译法
        4.2.4 加注法
        4.2.5 加词法
        4.2.6 减词法
    4.3 句子层翻译案例分析
        4.3.1 移位法
        4.3.2 替换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B原译文对照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朝鲜半岛代表性汉文地理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视角: 汉文地理文献和汉文化圈
    二、中国地理文献及其向朝鲜半岛的流传
    三、朝鲜半岛汉文地理文献发展历程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和意义
第一章 《三国史记》及其“地理志”
    第一节 金富轼家族与《三国史记》的编修
    第二节 《三国史记》的成书和流传
    第三节 《三国史记·地理志》文献征引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三国史记·地理志》所见地理沿革及相关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丽史》及其“地理志”
    第一节 编年体《高丽史》的纂修
    第二节 纪传体《高丽史》的成书
    第三节 《高丽史·地理志》所见地理沿革及相关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朝鲜世宗实录》及其“地理志”
    第一节 《朝鲜王朝实录》纂修和流传
    第二节 《朝鲜世宗实录》及其“志书”
    第三节 《世宗实录》与《高丽史》“地理志”文本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其他代表性汉文地理文献
    第一节 《新增东国舆地胜览》
    第二节 《择里志》
    第三节 《增补文献备考·舆地考》
    第四节 《大东地志》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韩国现存朝鲜半岛地方志简表
    附录2: 文中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高句丽在李朝文人构建的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一节 高句丽在单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二节 高句丽在双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三节 高句丽在多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地理的认识
    第一节 安市城
    第二节 丸都城
    第三节 国内城
    第四节 平壤城
    第五节 纥升骨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族源的认识
    第一节 扶余说
    第二节 檀君说
    第三节 秽貊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建国传说的认识
    第一节 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
    第二节 高句丽朱蒙建国传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神话图像研究视角的形成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1.1.1 神话图像研究思维的逻辑起点
        1.1.2 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及其证据间性
        1.1.3 N级编码理论及其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艺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阈
        1.3.2 文化圈、文化层与时空维度的同构
        1.3.3 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的尝试提出
第二章 神话图像的范畴:历史语境的深入追忆
    2.1 神话图像的内涵范畴
        2.1.1 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的兼容
        2.1.2 神话图像的阐释
    2.2 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界定
        2.2.1 从华夷之辨看中国的神话范畴
        2.2.2 从夷夏之防看朝鲜半岛的神话范畴
第三章 神话图像的诞生:神话文本的再次构成
    3.1 神话意象到图像的嬗变
        3.1.1 神话历史化—创世神话图像的诞生
        3.1.2 历史神话化—感生神话图像的诞生
        3.1.3 规律的超越—东方神话图像谱系的搭建
    3.2 神话图像的存在辩证
        3.2.1 神话是图像萌生的土壤
        3.2.2 图像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第四章 创世神话图像: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
    4.1 秩序初创—日月
        4.1.1 初始意象范式的开辟
        4.1.2 对偶意象思维的延申
    4.2 氏族始祖—熊
        4.2.1 熊图腾与始祖崇拜
        4.2.2 百济鬼纹砖谜语的解读—研究方法的实践
第五章 感生神话图像: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
    5.1 感龙孕生—龙
        5.1.1 龙崇拜内涵的多元化表征
        5.1.2 龙崇拜的外延性意象连结
    5.2 感卵(鸟)孕生—鸟
        5.2.1 鸟崇拜意象的分衍与重构
        5.2.2 鸟崇拜意象及图像的融合与交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7)关于《朝鲜版<人鬼情未了>—四百年前的书信》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1 项目概况
    2.2 作者及作品简介
第三章 译前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译前分析:文本特点与翻译策略
    3.2 译前准备:实践与理论并行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标题翻译
    4.2 词汇翻译
    4.3 句子翻译
    4.4 语篇翻译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8)徐花潭气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贡献及不足之处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 可能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徐花潭气论思想的来源
    第一节 “气”范畴的逻辑结构演化
        一、先秦时期“气”概念的产生与提出
        二、秦汉时期“气”概念的整合与发展
        三、宋明时期“气”概念的深化与完善
    第二节 徐花潭气论的思想来源
        一、张载的气本论思想
        二、邵雍的象数学
        三、朱熹的理学思想
        四、朝鲜本国的气传统
第二章 徐花潭气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太虚即气”的形上依据
        一、虚气相分,不容相杂
        二、虚气不离,妙化相合
        三、虚体气用,即化见神
    第二节 互为体用的理气关系
        一、“气”与“理”的涵义
        二、气外无理,理为气宰
        三、气粗理精,理气妙合
    第三节 一气妙化的气化理论
        一、“阴阳生克”的宇宙生成论
        二、“气之聚散”的万物生死观
        三、“气为知体”的认识起源论
    第四节 “性禀于天”的人性理论
        一、“禀全者人”的天赋道德观
        二、“情一用事”的人性善恶观
        三、“敦复初性”的人生修养论
第三章 徐花潭气论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即体即用的体用思维模式
        一、体为用源,用为体发
        二、体是根本,用更重要
        三、即体即用,显微无间
    第二节 以太虚为核心的系统结构
        一、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的统一
        二、真、善、美的内在圆融
    第三节 以气为纽结的天人观念
        一、天人同构——天人相符相契
        二、天人同化——天人运化相合
        三、天人合一——“复其见天地之心”
第四章 对徐花潭气论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对朝鲜性理学的贡献
        一、对佛、道的批判
        二、开创理气之辩的局面
    第二节 朝鲜性理学家对花潭气论的责难
        一、李退溪、李栗谷对花潭气论思想的批判
        二、对李退溪、李栗谷的批判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徐花潭气论逻辑结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9)《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合法性及范围
        (一)比较研究的可比性和可行性
        (二)比较研究的范围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三国史记》与《三国遗事》研究
        (二)异生故事研究
        (三)域外相关研究
第一章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背景及类型
    第一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背景
    第二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异生故事及分类
        (一)感生故事
        (二)化生故事
        (三)两种类型的交叠故事及其他类型故事
第二章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互文性
    第一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纵向空间
    第二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横向空间
    第三节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的文化生成
第三章 亚洲多民族视域下的异生故事研究
    第一节 通古斯语族的异生故事研究
        (一)满族异生故事研究
        (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异生故事研究
    第二节 蒙古语族的异生故事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国遗事》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统计表
附录二 《蒙古秘史》中名字含义与动物相关的人名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韩国稻作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以农耕节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五、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朝鲜半岛稻作农业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有关稻作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朝鲜半岛稻作农业的历史发展
        一、朝鲜半岛稻作开始的时间
        二、稻作传播的路线
    小结
第二章 韩国稻作文化体系简述
    第一节 物质文化
        一、稻田种类与耕作制度
        二、稻作与水利设施
        三、稻作与农具
        四、牛耕
    第二节 制度文化
        一、“互相组”
        二、“换工”
    第三节 精神文化
        一、稻作与语言
        二、稻作与农耕仪礼
        三、农耕神话
        四、民间艺术
    小结
第三章 韩国农耕节日的起源与类型
    第一节 韩国农耕节日的起源
        一、农耕节日的定义与属性
        二、农耕节日的起源
    第二节 韩国传统农耕节日类型
        一、岁时性节日
        二、技能性节日
        三、庆丰收节日
        四、娱乐性节日
    第三节 农耕节日在韩国稻作文化中的特点与地位
        一、韩国农耕节日特点
        二、农耕节日的地位
    小结
第四章 当代韩国农耕节日场景
    第一节 农村现场:“金堤地平线节日”
        一、节日缘起
        二、节日内容
        三、节日功能
    第二节 城市现场:“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岁时风俗活动”
        一、活动缘起
        二、活动方式
        三、活动目的
    第三节 农村与城市农耕节日的对比分析
        一、主导者的不同
        二、节日活动的参与者不同
        三、节日空间的差异
    小结
第五章 韩国农耕节日的变迁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节日变迁的主要表现
        一、节日存留区域渐少
        二、节日形式化
        三、节日内涵衰微
        四、节日参与者多元化
    第二节 农耕节日变迁原因探析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现代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渗透
        三、农业从业者减少
        四、对农业生产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着作
    三、韩文研究报告
    四、中文期刊、学位论文
    五、其他外文
    六、参考网站
致谢
附录

四、试论“朝鲜”和“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海经与韩国文化》翻译报告[D]. 韩倩倩. 青岛大学, 2021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3]《西伯利亚的伟大灵魂-西伯利亚虎》(第1-3章)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京泽. 山东大学, 2020(05)
  • [4]朝鲜半岛代表性汉文地理文献研究[D]. 党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D]. 李碧瑶.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D]. 周逸煊. 延边大学, 2019(01)
  • [7]关于《朝鲜版<人鬼情未了>—四百年前的书信》的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孔晓月. 延边大学, 2019(01)
  • [8]徐花潭气论思想研究[D]. 杨志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9]《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异生故事研究[D]. 胡朗. 兰州大学, 2019(08)
  • [10]韩国稻作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以农耕节日为中心[D]. 裴恩皓.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朝鲜”与“阿斯达”的含义及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