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305区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

卫305区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

一、卫305块低阻油层的认识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石坚[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油层组作为延长组主力产油层位之一,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层,近年来含油面积不断扩大、探明储量不断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增储潜力,但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高孔渗区域分布特征模糊不清,储层质量的分类评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重制约了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运用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图像粒度、图像孔隙、X衍射、镜质体反射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等多实验方法结合,系统地开展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储层的储层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赋存、渗流等特征以及储层质量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多方法相互结合开展储层定量分类评价,最终对研究区有利区域进行优选。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长6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为深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平均为13.4%,孔隙度平均为10.67%,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8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多为灰色、深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部分区域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为14.2%,孔隙度平均为8.73%,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6储层物性相比长8储层较好,均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2.长6和长8储层的孔隙度受到压实作用破坏程度最大,造成孔隙度损失率分别为50.54%、52.86%,早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较低,分别为3.96%、4.35%,中晚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相比前期严重,分别为6.42%、7.81%,溶蚀过程增加孔隙度分别为2.21%、3.13%。长8储层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相比长6储层大。3.目前储层成岩期次整体普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提出研究区4类成岩相,其中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最终计算孔隙度最大,平均为11.65%,长石溶蚀相溶蚀孔隙度增加最多,平均为4.19%,粘土矿物胶结微孔相因中晚期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最多,平均为9.01%,碳酸盐胶结致密相受到压实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少,而受到早期胶结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大,平均为17.74%。4.利用常规交汇图法和Fisher判别分析法开展成岩相测井响应识别对比分析,研究区较为复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使常规交汇图法重叠率较高,而通过Fisher判别分析法构建成岩相测井曲线判别函数,区分度有显着提高,能更加准确地定量区分研究区不同成岩相类型。5.粒间孔为研究区最主要孔隙类型,长石溶孔次之;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以Ⅲ类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大小对储层渗透率影响程度最大,相对小孔喉贡献着约2%的渗透率却控制着平均约29.5%的汞饱和度,说明其对储层渗流能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不过对于提高储层的储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区的渗透率大部分由半径大于R50~R60的大孔喉控制。6.核磁共振实验显示研究区长6和长8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整体偏低,平均为36.59%,以Ⅲ类和IV类为主,T2谱曲线在离心前多为双峰形态,离心后多为单峰,驱替方式多以网状和指状为主,驱油效率平均为41.32%。研究区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弛豫时间大于T2截止值对应的相对大孔隙空间的连通程度,孔喉半径大小及分布特征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7.不同矿物对长6和长8储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长6储层产生最主要影响的石英、长石和绿泥石三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对长8储层影响最大的伊利石和碳酸盐两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不同矿物影响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长8储层物性相比长6储层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8.结合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与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构建成岩相指数,由点至面开展研究区储层定量分类评价,划分为4种等级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结合烃源岩特征和试油成果,优选有利目标区。

纪红[2](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庄天琳[3](2016)在《Oriente盆地Horm&Nantu油田聚驱参数优化数值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Oriente盆地Horm&Nantu油田油藏温度和矿化度较高,盆地内各区块温度一般在94℃-106℃,地层水矿化度71512.05 mg/L,在这种典型高温高盐条件下,从油井投产注水开发已经有十几年,截止到2014年5月,油田注水开发含水率高达85.16%,大部分油井产油量迅速降低,油藏形成高渗主流通道,为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油控水,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实施开发调整措施,本文提出了选用耐温抗盐型聚合物进行聚合物驱油。聚合物驱油技术是目前大部分国内外油田都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对聚合物驱的理论与室内实验的深入研究,一些特殊新型聚合物研制出来改善了驱油效果、拓宽了聚驱的应用范围,本文结合实际油田的油藏条件,在前人研制的各种耐温耐盐聚合物中选用疏水缔合聚合物APP5作为驱替剂,在室内试验中分别进行了在实际油藏条件下抗温性能、稳定性能的实验验证,以便后续的注聚参数数值模拟研究。在对注聚参数优化前,本文首先整理了油田提供的动静态资料,描述了盆地特征,储层中岩石和流体的相关物性,油田开采的动态状态。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分别从水驱采收率、含水率、存水率、注水量四个方面进行水驱阶段的开发效果评价,由评价结果可知油田水驱效果并不理想。下一步在Petrel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Eclipse软件对生产动态参数(日产量、累产量、综合含水率)进行历史拟合以及描述了各小层平面和油层纵向上剩余油分布,给出各小层剩余油量和剩余油富集区。在此水驱阶段数值研究基础上,分别从聚驱注入浓度、速度、PV数和注入时机四个方面设计多种开发方案,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含水率、最终采收率和提高采收率情况,进而优化得到注聚的各项参数最佳参数值,形成一套开发方案。最后从经济角度对方案进行开发效益分析。

郭立伟[4](2015)在《辽河东部凹陷中段热河台油田热5井区石油地质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热河台油田构造复杂、多年来以追求产量为目标,一直未进行过构造、油藏系统研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并未局限于热5井区,而是以整个热河台油田为研究目的,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开发动态为主导,将地质、地震、测井、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起来,达到多学科专业统一于油藏精细描述的研究之中。通过与标准井的对比,对热河台进行层组和岩性的划分;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从多方向、多角度对地震剖面进行层位闭合、编制构造剖面图和平面图、识别断层位置,进而分析油气圈闭特征,进一步进行微构造特征和类型的识别;通过钻井取芯、岩屑观察以及典型曲线特征分析热河台沉积相类型,与之前地震资料对比分析,收敛油气赋存区域的位置,为油田下步开发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储量计算,初步估计热河台油田石油地质储量1017.9924×104t,气藏气地质储量13.36×1 0W,热5井区石油地质储量632×104t,其中S3上Ⅰ的储量23.21×104t,S3上Ⅱ的储量330×104t,并结合综合因素对储量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石油地质储量的减少可能与构造形态、断裂系统的变化,粗面岩含油面积减少以及有效厚度划分失误等原因引起。

庄健[5](2014)在《辽河油田双北杜124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油田双北杜124块构造上处于齐曙下台阶的中北部,杜家台古潜山南部斜坡上,双北杜124块共发育大凌河和杜家台两套含油层系,其中杜家台油层为主要含油目的层,属构造—岩性油气藏。由于区内构造复杂,储量动用不均,且天然能量开发驱油效果差,现有注水利用率低,导致区块开发指标明显偏低;油藏埋藏较深,储层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是区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区块面临问题,进一步改善区块的开发效果,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关键。本次研究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依据,综合地质、钻井、地震、测井、试油试采与开发生产数据等多项资料,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充分收集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地层特征、沉积特征、油藏特征、储层宏观微观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杜家台油层为一套浅灰色、褐灰色、灰黄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与深灰色、褐灰色、绿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的岩性组合;构造整体上呈北东—南西延伸的向南东及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北东向断层活动时间长、断距大、延伸长,控制断块形态及油水分布;杜家台油层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为:辫状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及前缘薄层砂微相。河口砂坝砂体、分流河道砂体是杜家台油层的主要储层砂体;储层岩性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岩石组份为石英、长石、岩屑,成份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粘土矿物类型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储层泥质及碳酸盐含量较高,储层孔隙以残留的粒间孔为主,溶蚀孔发育,部分发育晶间孔及微裂缝;油水分布主要构造和储层发育程度及其物性条件的控制,全区无统一的油水界面,油藏类型主要为层状构造油藏,其次为构造岩性油藏,少量岩性油藏。

陈永[6](2012)在《复杂断块油藏井组层间精细调整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低效井组存在的问题,以精细研究、精细注水、精细挖潜为开发理念,以剩余油分布为依据,以注采井组为单元,配套应用集成技术,逐步形成适合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井网,注重注采强度的协调,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

冯红霞[7](2010)在《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卫地区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的北部,紧邻东濮凹陷的两大生油洼陷(海通集和濮卫生油次洼),内部发育的卫东、卫西两大断裂体系,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具有较高的油气富集程度。文卫地区的三叠系为一套红色砂泥岩沉积。近年来,明48、明61、明66、明123等四口井试获低产油流,表明三叠系储层也是文卫地区一套重要的含油层系。为进一步发挥进入中高含水期油田的资源潜能,为油田稳产上产寻找接替资源,本文紧紧围绕油藏评价研究这个主线,开展了精细的地层、构造、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规律、中生界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部署研究,应用了六项关键技术:①精细地层研究技术;②构造精细解释技术;③裂缝识别技术;④油层识别技术;⑤成藏分析技术;⑥油藏评价部署技术。解决了五个问题:①中生界高阻红层的划分对比问题;②中生界高阻红层的构造描述问题;③高阻红层的成藏规律问题;④砂岩裂缝的识别问题;⑤中生界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的评价部署问题。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复杂地质特点的油藏评价技术,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必将对文卫地区,乃至东濮凹陷和渤海湾地区油藏评价将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宝龙[8](2010)在《辽河油田齐108块沙三段油层油藏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齐108块构造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部,开发目的层为沙三段莲花油层,是典型的互层状边水稠油油藏。经过20年的开发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阶段采收程度低,为此开展了以提高最终采收率为目的的研究。论文重点开展了油藏描述和二次开发的研究。以岩心、钻井、地震等基础资料,运用沉积学、地震解释技术进行构造研究,以单井相、测井相模式研究为主导的沉积微相研究。在一次开发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和水淹规律,水平井应用可行性和方式转换潜力,提出了在适宜部位进行开发方式转换,局部实施水平井挖潜的技术对策和思路。研究认为齐108块构造形态相对简单,总体是在斜坡背景下发育的向四周倾没断裂背斜构造,共发育10条断层,划分了7个次级断块。储层砂体总体上表现为北西向南东呈条带状展布,储层物源来自于北西方向。具有多套油水系统,边底水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局部有夹层水。油层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为薄-中互层状边底水岩性构造油藏。水淹情况复杂,以边水和断层水侵入为主,个别为管外窜槽形式,边水侵入主要分布在内外边界范围内。从油藏特点分析认为,后期方式转换主要是蒸汽驱和热水驱。其中莲Ⅰ、Ⅱ、Ⅲ油层组采用蒸汽驱方式,莲Ⅳ油层组可采用热水驱方式。通过本次论文的研究为同类型油藏的油藏描述,以及在二次开发方式选择、井网调整、井型优化提供了借鉴。

苏惠[9](2009)在《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东濮凹陷中生界砂岩裂缝研究为主线,通过中生界地层界定、油气源对比、砂岩裂缝储层成因机理、油气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等研究,明确了东濮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明确东濮凹陷中生界为中—下三叠统地层。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时代归属长期不清,在卫77-3、卫77-4井中生界岩芯中发现了属于中下三叠统的宽肋粉、二肋粉等代表性化石,岩心同位素年龄分析在235Ma左右,确定了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属中下三叠统。进一步建立了东濮凹陷与华北地区中生界地层的区域对比关系,明确了东濮中生界地层分布规律,从而使东濮凹陷30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中生界地层归属问题得到解决。(2)中生界有效储层为裂缝砂岩,受构造应力作用影响,裂缝的形成有两期特点。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基质不具备储集性能,但砂岩裂缝发育,泥岩裂缝不发育,有效储层为砂岩裂缝和缝洞。中生界砂岩储层裂缝主要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早期在水平挤压应力场作用下主要形成了东西向裂缝,东营末期的构造反转期主要形成了北东向裂缝。构造应力是影响砂岩储层裂缝形成的外因,储层岩性、砂岩厚度、岩石力学性质等是影响砂岩储层裂缝形成的内因,测井解释和地震预测表明中生界上部和构造高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3)中生界地层原油来自古近系,而天然气主要来自石炭-二叠系。根据油气源对比,文明寨明471、卫城地区卫77-3、卫77-4等井中生界原油来源于周边沙三、沙四段强还原环境条件下的低熟-成熟烃源岩,为新生中储油藏;户部寨地区卫79-9等井中生界气源来自下伏的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为古生中储气藏。(4)中生界为砂岩裂缝构造层状潜山油气藏。中生界砂岩基质不含油,裂缝、缝洞含油,为砂岩纯裂缝型构造层状潜山油气藏,是渤海湾盆地发现的新油气藏类型。供烃条件决定油藏规模、砂岩控制裂缝发育、裂缝决定油气分布、构造影响油气富集。裂缝形成时期与生排烃时期的匹配关系决定了成藏的有效性。建立了东濮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气藏3种成藏模式:即双断双向供烃、双断单向供烃和单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预测油气资源潜力3800×104t,指出了3个有利的勘探区带。论文成果指导勘探部署,取得了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也可为类似地区的油气地质研究提供借鉴。

康海亮[10](2009)在《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文中认为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南部的一个富油气含盐盆地,虽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仍具有较大的资源勘探潜力,且剩余的油气主要存在于岩性油气藏中,其中凹陷北部沙三段中蕴藏着丰富的具有商业价值的岩性油气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了岩性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如缺乏系统的区域性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展布研究,不同断裂体系组合特别是同沉积断层组合样式对沉积体系和有利沉积砂体的控制机理不清,盐岩与簿砂层分布及相互间的关系不明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陆相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地球化学和实际生产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对东濮凹陷沙三上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体系以及有利砂体展布和岩性圈闭预测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岩心、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将沙三上亚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确定了凹陷北部的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了沙三上亚段北中南不同区域内的层序地层发育模式。对砾岩分布特征、重矿物组合及构造背景等综合分析认为沙三上存在北部、东部、西部及南部组成的多物源体系,中央凸起带是多物源交汇地带。通过对沙三上29口钻井岩心的精细观察、综合钻井、地震等资料,研究认为东濮凹陷沙三上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正常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包括深水浊积扇,风暴沉积及盐湖沉积)体系。东部为扇三角洲沉积,西部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北部、中央凸起带东翼及刘庄、桥口地区为正常三角洲沉积,主干断层的下降盘发育浊积扇。对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的砂体进行归类认为各类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及河口坝砂体、浊积砂体和滨浅湖滩砂为有利的沉积砂体。通过对东濮凹陷构造演化背景、断裂组合特征、岩性、测井、地震、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认为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亚段具有多元控砂的特征:即构造带类型,调节带(变换带),古地形、古气候和古水深以及沉积相类型共同控制了沙三上各类沉积砂体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分析认为北部濮卫环洼带和文留以南文西1号断层和文西2号断层下降盘的三角洲前缘部分,刑庄地区长垣断层下降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和浊积砂和东部兰聊断层附近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是有利的砂体发育区。东、西部洼槽带及环洼带、濮卫环洼带和中央凸起带两翼是有利砂体及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区带。

二、卫305块低阻油层的认识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305块低阻油层的认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储层研究现状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3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4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2.3.1 沉积相分析
        2.3.2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碎屑成分特征
        3.1.2 岩石结构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3.2.3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溶蚀作用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成岩序列
    4.3 成岩相划分及分布特征
        4.3.1 成岩相划分
        4.3.2 成岩相分布特征
        4.3.3 不同成岩相孔隙演化特征
    4.4 成岩相测井定量识别
        4.4.1 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4.4.2 常规交会图法定量识别
        4.4.3 Fisher判别法定量识别
        4.4.4 应用效果分析
第五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5.1 孔隙及喉道发育特征
        5.1.1 孔隙类型及特征
        5.1.2 喉道类型及特征
    5.2 高压压汞实验表征微观孔隙结构
        5.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5.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3 恒速压汞实验技术研究
        5.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
        5.3.2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6.1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及影响因素
        6.1.1 核磁共振实验原理
        6.1.2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分析
        6.1.3 可动流体赋存影响因素
    6.2 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研究
        6.2.1 实验简介
        6.2.2 实验过程
        6.2.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低渗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7.1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7.1.1 沉积作用的影响
        7.1.2 成岩作用的影响
        7.1.3 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
        7.1.4 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及定量评价
        7.1.5 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7.2 储层综合评价
        7.2.1 储层定性评价
        7.2.2 定量评价参数优选
        7.2.3 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定量评价
        7.2.4 基于成岩相测井表征的储层分类评价
    7.3 有利区优选
        7.3.1 烃源岩特征
        7.3.2 有利区优选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Oriente盆地Horm&Nantu油田聚驱参数优化数值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国内外聚合物驱发展及研究现状
    1.1 高温高盐聚合物研究
    1.2 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
第二章 油田概况
    2.1 盆地特征
    2.2 储层特征
        2.2.1 含油层系
        2.2.2 储层性质
        2.2.3 油藏流体性质
    2.3 开采现状
第三章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3.1 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3.2 目标区块水驱效果评价分析
        3.2.1 水驱采收率分析
        3.2.2 综合含水率分析
        3.2.3 存水率分析
        3.2.4 注水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块水驱数值模拟及剩余油研究
    4.1 水驱数值模拟研究
        4.1.1 采用的模拟软件
        4.1.2 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
        4.1.3 地层流体高压物性
        4.1.4 流体渗流特性
    4.2 历史拟合
        4.2.1 全区拟合结果
        4.2.2 单井拟合结果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3.1 平面剩余油分布
        4.3.2 纵向剩余油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合物驱注入参数及开发方案优选
    5.1 聚合物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5.1.1 粘度-温度曲线测定
        5.1.2 静态吸附测定
        5.1.3 粘度-Fe2+浓度曲线测定
        5.1.4 APP5聚合物溶液稳定性测试
    5.2 聚驱注入参数优化
        5.2.1 注聚浓度优化
        5.2.2 注聚PV数优化
        5.2.3 注聚速度优化
        5.2.4 注聚方式优化
    5.3 聚驱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5.3.1 经济评价指标
        5.3.2 经济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辽河东部凹陷中段热河台油田热5井区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与开发现状
3 地层特征及目的层对比划分
    3.1 地层层序特征
    3.2 目的层油层对比及层组划分
        3.2.1 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3.2.2 寻找全区发育的对比标志层
        3.2.3 确定全区有对比性标准井
        3.2.4 建立全区横纵对比剖面
        3.2.5 层组划分结果
4 构造特征研究
    4.1 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4.1.1 地震地质层位的标定
        4.1.2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4.1.3 构造精细解释
    4.2 密井网精细构造解释
        4.2.1 构造剖面图的编制
        4.2.2 构造平面图的编制
    4.3 构造特征
        4.3.1 断层特征
        4.3.2 圈闭特征
        4.3.3 微构造特征
5 沉积特征
    5.1 沉积环境分析
        5.1.1 区域沉积背景
        5.1.2 物源方向分析
        5.1.3 古生物组合及其特征
    5.2 沉积相标志
        5.2.1 岩石相类型与垂向组合特征
        5.2.2 沉积物粒度特征
        5.2.3 电性曲线特征
    5.3 沉积微相划分与特征
        5.3.1 沉积微相类型
        5.3.2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5.4 沉积演化特征
6 储层特征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 储层分布特征
    6.3 储层物性特征
    6.4 储层非均质性
    6.5 孔隙结构特征
7 油气藏特征
    7.1 测井二次解释
        7.1.1 油气层测井解释标准
        7.1.2 气层识别方法
        7.1.3 有效厚度井段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7.1.4 小结
    7.2 油气分布特征
    7.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7.4 油藏类型
    7.5 流体性质
        7.5.1 原油性质
        7.5.2 天然气性质
        7.5.3 地层水性质
    7.6 储量计算
        7.6.1 储量参数选取
        7.6.2 储量计算
        7.6.3 储量计算结果评价
        7.6.4 潜力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辽河油田双北杜124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0.4 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0.5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层和构造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地层特征
        1.2.1 地层对比与层组划分
        1.2.2 杜家台油层地层分布特征
    1.3 构造特征
        1.3.1 断裂特征
        1.3.2 断块划分与特征
第二章 储层特征
    2.1 杜家台油层沉积模式及微相划分
    2.2 不同微相沉积特征
    2.3 储层岩性
    2.4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1 碎屑组份及结构特征
        2.4.2 粒间填隙物
        2.4.3 粒土矿物
    2.5 储层分布特征
    2.6 储层宏观物性特征及非均质性
        2.6.1 储层物性特征
        2.6.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2.7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析
        2.7.1 孔隙类型
        2.7.2 孔隙结构类型划分
        2.7.3 杜家台油层孔隙结构特点
第三章 储层反演
    3.1 储层反演的基本原理
    3.2 地震资料分析
    3.3 储层精细标定
    3.4 子波估算
    3.5 地震、地质、测井约束模型的建立
    3.6 反演处理中的参数选取
    3.7 反演结果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 储层与油水关系
    4.1 油水分布特征
        4.1.1 平面上油层分布特征
        4.1.2 不同层位油层分布特征
    4.2 油藏类型
    4.3 储层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4.4 储层研究在井位部署中的作用
        4.4.1 部署依据、原则
        4.4.2 部署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6)复杂断块油藏井组层间精细调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田概况
2 精细调整方法
    2.1 开展构造精细研究, 精细刻画小断块
    2.2 开展沉积微相研究
    2.3 开展可疑层研究
    2.4 开展精细剩余油分布研究
    2.5 编制并实施了《分类油藏井组层间精细调整方案研究及应用》方案
3 主要调整技术
    3.1 推广应用大修换井底、下四寸套技术建立分类储层注采井网
    3.2 推广运用常规工艺技术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层间重组挖潜
    3.3 推广运用韵律层射孔、层内调剖技术对层内剩余油挖潜
4 断块整体效果评价
    4.1 开发效果评价
    4.2 经济效益评价
5 结论

(7)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石油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储层特征
    2.5 油藏性质
第三章 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精细研究
    3.1 精细地层研究
        3.1.1 中生界三叠系高阻红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3.2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3.2.1 应用人机交互系统精细解释极复杂断块的构造研究
        3.2.2 油气藏剖面的研究
        3.2.3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的应用
第四章 三叠系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4.1 裂缝的类型与特征
    4.2 微裂缝的分布特征
    4.3 裂缝的形成期次
    4.4 裂缝的形成机理
    4.5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4.6 储层裂缝参数定量描述
        4.6.1 裂缝方位
        4.6.2 裂缝的倾角
        4.6.3 裂缝的密度
        4.6.4 裂缝的规模
        4.6.5 裂缝的地下开度
        4.6.6 裂缝的物性参数
    4.7 应用扫描成像测井研究储层裂缝
第五章 三叠系砂岩裂缝性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
    5.1 油层的识别研究
        5.1.1 核磁共振测井应用
        5.1.2 综合分析对三叠系砂岩裂缝油层识别研究
    5.2 油气聚集规律研究
        5.2.1 油气源对比分析
        5.2.2 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5.2.3 砂岩裂缝油气藏成藏模式
    5.3 三叠系砂岩裂缝油藏评价部署研究
        5.3.1 油藏评价实践的认识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8)辽河油田齐108块沙三段油层油藏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层序
    2.3 构造特征
    2.4 储层沉积特征
    2.5 储层特征
    2.6 隔夹层发育程度与特征
    2.7 油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2.8 流体性质及温度压力系统
    2.9 储量计算
第三章 二次开发基础研究
    3.1 一次开发效果评价
    3.2 剩余油分布研究
    3.3 水侵规律分析
第四章 二次开发研究
    4.1 水平井应用可行性分析
    4.2 转换开发方式潜力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东濮凹陷中生界勘探情况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储层研究现状
        1.2.2 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油气勘探生产现状
        1.2.4 东濮中生界油气勘探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2 东濮凹陷北部油气地质基础
    2.1 地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特点
        2.2.1 基底构造特征
        2.2.2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2.2.3 构造演化史
    2.3 油气地质基础
        2.3.1 烃源岩条件
        2.3.2 储集条件
        2.3.3 盖层条件
        2.3.4 圈闭条件
        2.3.5 生储盖组合条件
        2.3.6 油气藏类型
    2.4 东濮凹陷中生界成藏的有利性
3 东濮凹陷中生界地层时代界定及分布
    3.1 中生界地层发育
    3.2 中生界地层时代确定
        3.2.1 中生界三叠世的时代证据
        3.2.2 地层赋存状况分析
    3.3 中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划分方案
        3.3.2 地层对比特征
        3.3.3 地层对比
    3.4 中生界地层分布
4 中生界储集特征
    4.1 中生界储层特点
        4.1.1 中生界沉积环境
        4.1.2 中生界储层特点
        4.1.3 砂岩基质物理性质
    4.2 中生界砂岩裂缝发育特征
        4.2.1 裂缝类型
        4.2.2 三叠系砂岩缝洞型储层特征
    4.3 中生界砂岩裂缝主要影响因素
        4.3.1 裂缝与岩性关系
        4.3.2 裂缝与层厚的关系
        4.3.3 裂缝与构造的关系
        4.3.4 裂缝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
        4.3.5 裂缝与应力及流体的关系
    4.4 中生界砂岩裂缝参数定量描述
        4.4.1 裂缝方位
        4.4.2 裂缝的倾角
        4.4.3 裂缝的密度
        4.4.4 裂缝的规模
        4.4.5 裂缝的地下开度
5 中生界砂岩裂缝形成机制
    5.1 砂岩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地质背景及其演化
        5.1.1 构造层划分
        5.1.2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
    5.2 古构造应力场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5.2.1 区域构造应力演化
        5.2.2 区域构造应力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5.3 中生界现今构造格局与裂缝发育的关系
        5.3.1 中生界主要断裂剖析
        5.3.2 三叠系现今构造格局
        5.3.3 三叠系三级构造特征
        5.3.4 中生界现今构造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
    5.4 裂缝形成机理
        5.4.1 构造裂缝成因机理
        5.4.2 两期裂缝形成的证据
        5.4.3 裂缝成因机理分析
        5.4.4 溶蚀孔洞成因机理
6 中生界砂岩裂缝分布规律
    6.1 砂岩裂缝测井识别
        6.1.1 砂岩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6.1.2 砂岩裂缝识别特征参数提取
        6.1.3 裂缝孔隙度测井求取方法
        6.1.4 砂岩裂缝性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6.1.5 砂岩裂缝流体测井综合评价
    6.2 砂岩裂缝性储层地震预测
        6.2.1 地震资料特殊处理
        6.2.2 三叠系砂岩储层预测
        6.2.3 砂岩裂缝预测
7 中生界砂岩裂缝油气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
    7.1 中生界潜山油气来源
        7.1.1 文明寨三叠系油源对比
        7.1.2 户部寨三叠系气源对比
    7.2 中生界典型油气藏特征
        7.2.1 文明寨地区
        7.2.2 卫城地区
        7.2.3 户部寨地区
    7.3 砂岩裂缝油气成藏模式
        7.3.1 双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文明寨—卫城)
        7.3.2 双断单向供烃成藏模式(户部寨、文留)
        7.3.3 单断双向供烃成藏模式(濮城、西斜坡)
    7.4 油气藏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
        7.4.1 油气藏主控因素
        7.4.2 油气分布规律
    7.5 中生界油气资源潜力与有利勘探区带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构造演化特征
        2.3.1 初陷期(Es_4)
        2.3.2 深陷期(Es_3)
        2.3.3 收缩期(Es_2-Es_1)
        2.3.4 衰亡期(Ed)
        2.3.5 拗陷期(Ng-Q)
    2.4 构造变换特征
        2.4.1 构造变换的概念与分类
        2.4.2 东濮凹陷变换构造划分
        2.4.3 沙三上变换构造发育特征
    2.5 地层发育特征
        2.5.1 沙四段
        2.5.2 沙三段
        2.5.3 沙二段
        2.5.4 沙一段
3 层序地层划分与地层格架的建立
    3.1 层序地层学概述
    3.2 东濮凹陷北部层序划分方法
        3.2.1 井震结合层序划分
        3.2.2 波组对比,多区块闭合
        3.2.3 强调构造影响,剔除反射假相
    3.3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3.1 钻井层序界面识别与层序划分
        3.3.2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与划分
        3.3.3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层序格架的建立
    3.4 层序发育特征及模式
        3.4.1 陈营南-文明寨-六塔层序发育模式(北区模式)
        3.4.2 前梨园-胡状集层序发育模式(中区模式)
        3.4.3 白庙-庆祖集层序发育模式(南区模式)
4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 岩心精细观察与描述
        4.1.1 槽状交错层理
        4.1.2 板状交错层理
        4.1.3 平行层理
        4.1.4 块状层理
        4.1.5 流水和浪成沙纹层理
        4.1.6 复合层理
        4.1.7 水平层理
        4.1.8 包卷层理与变形构造
        4.1.9 生物化石及遗迹化石
        4.1.10 黄铁矿纹层和植物茎干
    4.2 岩相及测井相模板的建立
    4.3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3.1 扇三角洲
        4.3.2 正常三角洲
        4.3.3 辫状河三角洲
        4.3.4 风暴沉积
        4.3.5 湖泊沉积
        4.3.6 浊积扇沉积
    4.4 东濮凹陷北部沉积模式
5 沉积体系与砂体类型研究
    5.1 物源体系分析
        5.1.1 砾石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5.1.2 重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5.1.3 中央凸起带物源分析
        5.1.4 沙三上物源方向及总体特征
    5.2 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内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5.2.1 Es_3-MSC1 上升半旋回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
        5.2.2 Es_3-MSC1 下降半旋回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
        5.2.3 Es_3-MSC2 上升半旋回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
        5.2.4 Es_3-MSC2 下降半旋回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
    5.3 有利砂体类型及特征
        5.3.1 三角洲前缘砂体
        5.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
        5.3.3 扇三角洲前缘砂体
        5.3.4 湖泊砂体
6 控砂机制分析与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
    6.1 多元控砂机制分析
        6.1.1 构造带类型控砂分析
        6.1.2 变换构造控砂分析
        6.1.3 古地形、古气候和古水深对砂体发育的影响
        6.1.4 沉积相类型控砂分析
    6.2 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
        6.2.1 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砂体展布特征
        6.2.2 各中期基准面半旋回有利砂体预测
    6.3 有利岩性圈闭发育区带预测
        6.3.1 岩性圈闭类型
        6.3.2 有利岩性圈闭分布预测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卫305块低阻油层的认识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石坚. 西北大学, 2020
  •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Oriente盆地Horm&Nantu油田聚驱参数优化数值莫研究[D]. 庄天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4]辽河东部凹陷中段热河台油田热5井区石油地质特征分析[D]. 郭立伟. 浙江大学, 2015(06)
  • [5]辽河油田双北杜124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特征研究[D]. 庄健.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6]复杂断块油藏井组层间精细调整方法研究[J]. 陈永.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3)
  • [7]文卫地区三叠系油藏评价研究与实施效果[D]. 冯红霞.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7)
  • [8]辽河油田齐108块沙三段油层油藏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D]. 张宝龙.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9]东濮凹陷北部中生界砂岩裂缝型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D]. 苏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D]. 康海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4)

标签:;  ;  ;  ;  

卫305区块低阻油层识别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