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产轮式装载机的发展趋势

浅谈国产轮式装载机的发展趋势

一、浅谈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白文秀[1](2021)在《装载机定变量与双变量液压系统节能特性对比分析》文中认为随着装载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全社会对节能环保话题的日渐关注,装载机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话题。且液压系统是轮式装载机的主要系统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装载机的作业效率与压力损失情况。本文以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RE201640)所研制的两台搭载不同液压系统的装载机样机为例对装载机的定变量液压系统和双变量液压系统进行节能特性的比较分析,为后续装载机节能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首先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轮式装载机液压系统由定量系统发展到定变量系统和双变量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阐述,同时对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液压系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说明。其次对定变量和双变量液压系统的主要元器件、工作原理及主要作业工况分别进行阐述;分析目前装载机液压系统主要存在的压力损失情况,包括节流损失、溢流损失和卸荷损失等;结合工况及部分实验曲线对两种液压系统中的三种压力损失进行初步比较。使用AMESim仿真软件,根据实际参数搭建定变量和双变量两种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其典型工况进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验证理论分析正确性的同时进一步比较出两种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铲装工况和动臂下降工况双变量液压系统的节能效果明显;动臂举升工况两液压系统的节能效果相差甚小。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搭载两种液压系统的装载机样机分别进行多次I型循环、V型循环实验以及动臂举升实验。验证此前的理论及仿真分析的正确性,最终得出定变量和双变量液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节能特性,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现有双变量负载敏感液压系统在工作系统和转向系统同时工作时功率损失会增大,不利于系统节能。

张菁伦[2](2021)在《基于电液比例控制的装载机减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十四五”规划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科技的发展,而装载机作为当今社会工程机械的主力军,其节能性逐渐成为人们所研究的重点方向。但现阶段的装载机中,对驾驶员的操作要求比较高,且在装载机的铲装过程中,物料阻力所带来的影响会加剧轮胎磨损、造成功率的浪费,而在对减阻插入的研究中,大都是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或者在工作机构中附加多个元件来达到减阻的目的,因此在不增加现有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装载机的节能就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结合校企合作项目“装载机开发”(项目编号:FW/RD 201640),查阅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装载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基础介绍,总结了装载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减阻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通过研究发现,从工作装置结构的角度来考虑,装载机铲斗形状已趋于完备,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很难通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来减小阻力,故需通过改变其运动轨迹来达到实现节能的目的。对装载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铲装过程中物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密实核、滑移面的形成机理,同时基于D-H坐标建立了铲斗的轨迹方程,提出了在牵引力无法克服地面阻力时通过改变动臂的运动姿态来减小插入阻力的控制策略,并通过EDEM软件分别模拟了不同物料的铲装过程,验证了策略的正确性。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插入工况下,物料阻力会随着插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增大至超过装载机所能提供的最大牵引力时,装载机转速会急剧上升发生轮胎滑转,此时用于检测轮胎转速的传感器会输出差值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递至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的动臂侧,驱动动臂以破坏料堆中的密实核,最终达到平衡功率的目的。基于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完成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同时通过传递函数的运算得出了转速传感器的控制电流与驱动缸活塞杆受力之间的关系。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平台,通过对减压阀施加一定的阶跃信号模拟了实际减阻过程,验证了功能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减阻插入实验方案,通过对减压阀处先导压力的测量,证明了减阻插入的有效性能,为日后对于减阻插入的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陈作[3](2021)在《多路况行驶的轮式装载机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文中认为轮式装载机是一种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领域的土石方建筑机械,在非常复杂的路况场地能够进行矿山开采、道路施工、房屋建设等施工,具有作业效率高、速度快、操作轻便、机动性好等优点,是工程机械领域发展好、需求量大的施工机械之一。然而由于施工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导致轮式装载机不可避免的受到载荷的冲击,而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失稳现象,造成危害。本文依托于河南郑州路桥建设集团项目,以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轮式装载机的结构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实际行驶过程等因素,建立转向动力学模型和行驶动力学模型,选取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分析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的危险评价指标,分析在平直路况、弯道路况、斜坡路况、斜坡弯道路况等复杂路况下行驶时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多路况下对轮式装载机失稳产生影响的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的阈值分析,确定参数的安全阈值范围,对比不同控制理论特点,确定合理控制策略对轮式装载机进行控制,提高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研究内容如下:(1)参考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的相关资料,根据装载机的结构组成特征和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轮式装载机转向动力学模型和行驶动力学模型,模型能全面的模拟出轮式装载机转向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载荷受力情况。(2)进行平直路况、弯道路况、斜坡路况和斜坡弯道路况下的轮式装载机16种工况下的行驶过程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速度越快,横向载荷率越大,轮式装载机行驶越不稳定。(2)装载机载荷量的大小对行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负载越大,横向载荷率值越大,行驶越不稳定。但相比于载荷量,速度值的大小对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影响更大。(3)平直和弯道路况下,装载机保持合理速度范围行驶都处于非常稳定行驶状态;斜坡路面上由于斜面坡度角的存在,装载机稳定性波动较大,速度值过大容易发生失稳;斜坡弯道上由于斜面坡度角和弯道弧度角的存在,行驶稳定性最差,最容易发生倾翻事故。(3)进行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失稳影响因素的阈值分析,探究得到不同参数的最大合理阈值范围。结果表明:(1)行驶速度和转向速度越快、斜面坡度角和行驶转向角越大,加剧了轮式装载机发生倾翻失稳的危险;运动参数中行驶速度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最严重,行驶速度阈值范围应在0~28km/h之内,斜坡路况不超过22km/h,斜坡弯道路况不超过15km/h;坡度角阈值范围应在0~22°之间,斜坡弯道路况坡度角不超过17.5°;转向速度阈值范围应大于1.45s完成转向;行驶转向角阈值范围应在0~37°之间,斜坡路况上行驶转向角不超过24°,斜坡弯道路况行驶转向角不超过23°。(2)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受到质心高度、轮距距离、不同车身到铰接点的距离的影响,质心高度和轮距距离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最严重。其中,质心高度阈值范围小于1.5m;轮心距离的合理阈值范围小于2.24m;车身到铰接点距离的合理阈值范围为0.9~1.4m。对比轮式装载机真车样机比例模型试验结果和本文仿真结果,显示本文关于不同路况和不同参数对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的研究结论与其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研究结果具有较强可靠性。(4)分析轮式装载机的行驶失稳过程及不同稳定性控制理论特点,选取直接横摆力偶矩控制策略对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优化控制。结果表明:(1)平直路况上低速行驶时的LTR值从0.198减小到0.128,较未控制时减少了35.36%;(2)弯道路况上空载行驶时的LTR值由0.495减小到0.355,较未控制时减少了28.28%;(3)斜坡路况上行驶时,当质心高度为1.6m时,LTR值由0.651减小到0.606,较未控制时减少了6.91%;(4)斜坡弯道路况上高速行驶时,LTR数值由1.31减小到0.883,较未控制时减少了32.59%,使装载机从失稳状况转变为稳定行驶状态。本论文给出的成果对多路况行驶的轮式装载机稳定性的提高和优化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頲俊[4](2021)在《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国务院近些年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和工作指导方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其关键就是质量的管理和发展。本论文涉及的工程机械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该行业质量竞争力处于中等阶段。近五年工程机械企业产品的高质量已成为行业内各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本论文所指产品应用于装载机市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是仅次于挖掘机的第二大市场。众所周知,整机设备的质量水平取决于核心零部件的质量管理水平。变速箱和车桥是轮式装载机的两大核心零部件。本论文以A公司轮式装载机变速箱及车桥产品质量管理为例,通过质量对客户满意度、销售、质保成本等造成影响的数据反映A公司质量管理的现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创新质量管理理论和鱼刺图等相关工具方法,从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五要素的角度,基于五年的实际数据归纳和分析问题,并针对员工质量意识薄弱,外部供应商来料监管不严和产品研发团队研发能力不足三个主要问题分别构建了员工培训机制,供应商全要素变更控制管理,研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标杆分析和授权激励的解决方案。并运用PDCA培训法,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等措施来保障方案的实施。当前,中低端装载机主要采用国产品牌箱桥,高端装载机依赖于进口品牌箱桥。国产品牌箱桥的性能、质量还有待于突破。A公司进口品牌箱桥产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后续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践,对A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能为其他箱桥制造企业或相近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为中国的制造业的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

曹丙伟[5](2020)在《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装载机作为非道路机械中土石方作业的重要机种,常用以完成物料的铲掘、举升及卸载等工作。目前国内装载机虽然在产销量上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创新,装载机制造企业缺乏自身的技术特点,这是导致国内装载机行业同质化严重、产品价格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装载机的技术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配备双变量液压系统的装载机为载体,结合在国内首次实现的数字变量、极限牵引力控制、单手柄转向及变截面等强度铸造动臂等技术,立足于大量的装载机转向、I型循环、V型循环等实验数据,重点对装载机的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由液压系统节能问题出发,通过机构优化稳定了转向系统压力,与定量系统对比分析得到了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节能特性,并提出了可应用于装载机的数字变量技术;由功率角度问题出发,提出了基于V型循环的分阶段功率匹配控制策略及极限牵引力铲装功率匹配控制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转向系统功率波动较大及产生的损耗问题,搭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转向系统机构优化模型。以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及转向系统传递函数角度出发,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优化模型,设计转向系统优化程序,优化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和转向油缸尺寸,优化后转向液压系统实验未发现明显的压力波动,提高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及转向液压系统功率利用率。(2)提出了通过优化工作装置机构来提高液压系统的功率利用率的方法,结合实验与仿真,对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进行研究。搭建了变量工作装置负载敏感液压系统模型,与定量系统展开了不同作业工况下的能耗对比工作,通过大量动臂举升及I型循环实验,得到了变量系统的节能特性及不足之处。对应用于本装载机的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控制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及实验验证,根据负载敏感变量液压系统原理,提出了数字变量技术,结合作业工况完善了相应控制策略并完成软件编程及试验台搭建工作。(3)为提高装载机的功率利用率,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的发动机分功率匹配控制策略。对不同种类物料的铲装作业阻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进行了铲装实验验证,基于图像识别算法构建了物料识别模型,提出了基于物料识别的铲装控制策略,进行铲装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现了发动机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降低了油耗。(4)为了减少铲装阶段因轮胎滑转造成的功率损耗,提出减阻插入机理并实现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明确了铲装作业阻力形成机理,提出了铲装减阻插入方法,基于大量铲装实验数据,搭建了PSO-SVM模型,实现了牵引力与提升力之间的平衡,提出了基于扭矩差值和转速差值两种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策略,降低了铲装峰值功率,达到了发动机的功率动态匹配,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杜文杰[6](2020)在《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装载机工作速度快、动作灵活、机动性好、生产效率高,但传统装载机以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当今能源紧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研究新能源装载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氢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终极能源”,研究燃料电池装载机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纯燃料电池装载机受电池技术与本身特性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工况要求,本文提出了以燃料电池与辅助电源超级电容联合驱动的复合电源系统,设计动力传动方案,研究智能能量管理策略。论文首先分析现有传统装载机工况特征和性能参数针对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轮式装载机动力系统进行设计,提出并联式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设计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并根据装载机特性对燃料电池系统、超级电容进行选型及参数匹配。其次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燃料电池模型、超级电容模型、电机以及液压系统模型。针对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以及装载机工况特性设计复合电源工作模式。基于功率分配的小波变化,通过三层haar小波理论对功率进行分层控制,解决了燃料电池输出功率平缓,响应慢的问题;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削峰填谷”处理变化剧烈、峰值的功率,提高燃料电池系统工作寿命。设计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将处理过的负载功率、超级电容SOC作为输入,燃料电池功率作为输出建立Mamdani模糊逻辑控制器,根据专家经验意见分四种工作模式建立控制规则,从而使控制器控制功率分配因子对双能量源进行功率流分配,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经济性。最后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时优化,通过将问题总结为三个优化约束条件,就上述问题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测试不同的参数产生的效果,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组参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系统的结构可行,且证明了论文使用各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比模糊逻辑策略,小波-模糊逻辑策略以及优化后的小波-模糊逻辑策略仿真出曲线,小波-模糊逻辑策略相较于模糊逻辑策略,有效降低了燃料电池功率波动情况,燃料电池输出功率曲线更加平缓且同比下降5%左右,超级电容SOC变化幅度更加剧烈并维持在0.6附近。控制器经过优化,燃料电池输出较未优化前降低2%左右。

苗颖彬[7](2020)在《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的使用舒适性。即使是功能属性非常强的工程机械类产品,使用时的舒适性优劣也逐渐成为各品牌产品的主要竞争领域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关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以期优化驾驶员舒适性,但目前有关工程车辆驾驶室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人机工程学相关原理改善驾驶员生理向舒适性领域,针对驾驶员心理向舒适性优化的研究较少,且现有心理向舒适性优化解决方案也存在许多待改善之处。本文首先对工程车辆驾驶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针对驾驶员心理舒适性研究较少、驾驶室形态设计过度依赖设计师主观经验等问题;其次以感性工学理论为指导,以轮式装载机驾驶室为切入口,通过聚类分析法、形态分析法、语义差异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手段,建立驾驶室形态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再次依据数量化理论Ⅰ类进一步对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探讨,并借助SPSS软件建立函数关系;接着将上述函数关系引入到交互式遗传算法中,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适应度函数,再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相关工具箱实现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的构建;最后利用该构建的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执行遗传优化操作,输出用户满意的优化设计方案表现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输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验证系统的效度与信度。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以用户偏好为导向,有利于提升工程车辆驾驶室设计优化的效率、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切实改善驾驶员心理向舒适性。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他类似的隐性指标优化问题同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培祥[8](2020)在《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保及能源问题的加剧,工程车辆也逐渐迈入了新能源时代,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具备独特的动力学控制优势和充分的节能潜力。铰接转向车辆通常采用液压转向系统进行转向,该系统能够快速、灵活的完成车辆转向,但也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的缺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动协同转向,是一种基于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转向车辆各车轮转矩独立可控的优势提出的车辆转向节能技术,通过在铰接转向车辆前后轴施加差动转矩,使车辆前后车体分别形成一个绕各自质心的附加横摆力矩协助液压转向系统完成铰接转向车辆转向。差动协同转向在保证车辆驱动功率不变、不改变车辆行驶状态的前提下实现车辆转向节能,为铰接转向车辆节能优化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在总结铰接转向车辆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差动协同转向策略。根据差动协同转向策略的需要,对铰接转向车辆运动学、动力学和液压转向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差动协同转向系统的控制思想和前提条件,理论分析了差动协同转向的可行性。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了铰接转向车辆仿真平台并搭建了铰接转向车辆物理样机,分别进行了仿真试验和物理样机试验,结果验证了差动协同转向的可行性和节能效果。制定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从理论上分析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系数对于驱动系统能耗影响,通过仿真试验得到了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系数的优化结果;讨论了差动协同转向对车辆运动的影响,并以此制定了差动转矩优化函数,得到了最优差动转矩MAP。设计了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介绍了差动协同转向的滑移率控制策略。最后,为了更好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的联合仿真模型,针对轮式装载机的低车速快速转向和高车速低速转向两种典型工况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差动协同转向能够在保证不改变车辆行驶状态的前提下实现车辆转向节能,同时,仿真结果也说明差动协同转向系统在装备车辆时不需要对驾驶员进行额外培训,差动协同转向也不会影响驾驶员的驾驶感受,这是本系统的显着优点。

钱鹏[9](2020)在《轮式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载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公路、港口、煤炭等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场所。它对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装载机在性能和品种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装载机本身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所以它对冷却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装载机传统冷却系统中风扇由发动机直接驱动,风扇和发动机保持固定转速比变化,可能导致系统的过冷或过热问题。随着装载机散热要求和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冷却系统变得越发重要。本文以国内50型轮式装载机冷却系统为基础,设计出一种新型双循环冷却系统,通过仿真完成对该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的研究,并通过装载机整车试验验证仿真分析的可靠性。针对轮式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效率-传热单元数法对散热器散热特性和压力损失进行计算,对其分析可知:外界温度一定时,增大冷却空气流量能有效增强散热效果,但是散热器空气侧压力损失会变大,同时所需要的风扇轴功率也更大。综合冷却风扇试验数据和相关公式,得出风扇转速与其它各性能参数计算式,并推导出冷却风扇转速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式。(2)对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进行研究。详细介绍该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原冷却系统基础上对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各液压元件进行参数计算和型号选择,主要完成冷却风扇、液压泵、液压马达及电磁比例溢流阀的选型及散热模块与冷却风扇的匹配设计。以轮式装载机最大热负荷,环境温度为-30℃和40℃两种极端工况对双循环冷却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及节能特性,结果表明:双循环冷却系统能满足极端环境下的散热要求,在低温环境,液压驱动能耗小于机械驱动,当环境温度高于某一值后,液压驱动能耗大于机械驱动,与常规液压驱动相比,双循环液压驱动由于泄漏量过大,能耗有所增大。(3)从不同角度分析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当发动机转速不同时,分析不同转速对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的影响;当液压泵入口温度不同时,分析不同冷却液温度对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的影响;当冷却液作为液压系统驱动介质时,从低温循环液压泵容积效率和排量两个角度对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特性展开分析:先讨论液压泵在一定排量下,不同容积效率对液压驱动特性的影响,再分析液压泵在一定容积效率下,不同排量对液压驱动特性的影响。(4)对轮式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场地试验。主要介绍了试验设备及各测点位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到轮式装载机热平衡时相关参数曲线图,最后对双循环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

朱佳欢[10](2020)在《基于虚拟风洞新能源车辆冷却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能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新能源工程车辆在节能减排方面优势明显,其冷却系统的优劣影响着工作性能。以某新能源工程车辆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新能源装载机动力舱冷却系统的散热过程。首先,通过散热器数值模型计算冷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理论换热量和压力损失。当空气流量相同时,换热量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压力损失随着冷却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空气温度相同时,换热量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压力损失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空气状态相同的情况下,换热量与压力损失的数值变化相反。其次,建立动力舱虚拟风洞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后进行CFD仿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动力舱内外的空气流动状态;在封闭厂房内对动力舱进行了烟雾流迹试验,在试验场对装载机进行了整车试验。烟雾流迹试验结果中的现象与仿真结果中所分析的现象符合,整车试验结果的温度数据与仿真结果的温度数据吻合良好,两个试验从不同方面验证了动力舱虚拟风洞模型仿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最后,以增大进风量为目标,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知:各改进方案的散热性能均有所提升,且改进方案2中双冷却风扇转速组合1的散热效果最佳,散热性能提高了6%。建立动力舱熵产评价模型,并对改进方案进行熵产数计算,对比计算结果可知:熵产数越小,散热器热流体出口温度越低,散热性能越高。该变化规律符合熵产最小原理,验证了所建立的熵产评价模型的正确性。图50幅;表17个;参80篇。

二、浅谈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装载机定变量与双变量液压系统节能特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装载机液压系统演变
        1.2.1 装载机定量液压系统概述
        1.2.2 装载机定变量液压系统概述
        1.2.3 装载机双变量液压系统概述
    1.3 装载机液压技术发展概述
        1.3.1 装载机液压系统发展现状
        1.3.2 装载机液压系统新技术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载机液压系统能量损失分析
    2.1 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
    2.2 定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2.2.1 定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2.2 定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分析
    2.3 双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2.3.1 双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3.2 双变量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分析
    2.4 装载机作业工况
    2.5 不同工况不同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载机液压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
    3.1 液压系统AMESim模型建立
        3.1.1 负载敏感变量泵AMESim模型建立
        3.1.2 定变量液压系统AMESim模型建立
        3.1.3 双变量液压系统AMESim模型建立
    3.2 铲装工况仿真回路分析
        3.2.1 定变量液压系统铲装工况分析
        3.2.2 双变量液压系统铲装工况分析
        3.2.3 液压系统铲装工况功率对比分析
    3.3 动臂举升工况仿真回路分析
        3.3.1 主阀全开全速工况
        3.3.2 主阀半开全速工况
        3.3.3 主阀全开怠速工况
        3.3.4 主阀全开全速重载工况
    3.4 两种液压系统功率对比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载机液压系统实验分析
    4.1 实验设计条件
        4.1.1 实验设备介绍
        4.1.2 测点布置
    4.2 液压系统工作装置实验设计
        4.2.1 定变量液压系统工作装置实验数据分析
        4.2.2 双变量液压系统工作装置实验数据分析
        4.2.3 工作装置实验功率对比分析
        4.2.4 双变量液压系统动臂举升工况实验数据分析
    4.3 双变量液压系统V型循环
        4.3.1 双变量液压系统V型循环实验数据分析
        4.3.2 双变量液压系统合流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电液比例控制的装载机减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装载机减阻插入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装载机减阻插入的发展趋势
    1.3 装载机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概述
        1.3.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铲装机理研究
    2.1 装载机作业过程分析
    2.2 装载机物料特性研究
        2.2.1 物料物理力学特性
        2.2.2 密实核理论
        2.2.3 滑移面原理
    2.3 装载机铲掘阻力
        2.3.1 装载机铲掘过程受力分析
        2.3.2 装载机各工况下受力分析
    2.4 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2.4.1 基于D-H原理的工作装置坐标建立
        2.4.2 运动学正向求解
        2.4.3 运动学逆向求解
        2.4.4 关节变量与驱动变量间的关系
    2.5 铲装阻力仿真分析
        2.5.1 EDEM模型建立
        2.5.2 仿真模型的验证
    2.6 减阻策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载机减阻策略分析及电液控制系统研究
    3.1 装载机减阻策略分析
        3.1.1 装载机功率能量损失
        3.1.2 减阻流程设计
        3.1.3 插入工况判定
        3.1.4 滑转工况
    3.2 装载机传动系统分析
        3.2.1 传动系统工作原理
        3.2.2 发动机功率匹配
    3.3 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3.3.1 工作装置电液比例控制原理及组成
        3.3.2 负载敏感液压系统
        3.3.3 电控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载机减阻系统模型建立及实验验证
    4.1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
    4.2 装载机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4.2.1 电液比例减压阀的模型的建立
        4.2.2 负载敏感泵模型的建立
        4.2.3 多路阀模型的建立
        4.2.4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模型的搭建
    4.3 减阻策略仿真分析
    4.4 减阻插入实验研究
        4.4.1 实验概况介绍
        4.4.2 实验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多路况行驶的轮式装载机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领域稳定性研究现状
        1.2.1 公路车辆领域稳定性研究方法
        1.2.2 非公路车辆领域稳定性研究方法
    1.3 车辆领域安全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轮式装载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1 轮式装载机结构特征和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
        2.1.1 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和结构特征
        2.1.2 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
    2.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2.2.1 刚体系统坐标系
        2.2.2 系统坐标系变换
        2.2.3 Newton-Euler方程
    2.3 轮式装载机行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1 轮式装载机转向动力学模型
        2.3.2 轮式装载机系统自由度解析
        2.3.3 轮式装载机行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4 轮式装载机运动微分方程的计算求解
    2.4 轮胎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分析
    3.1 稳定性评价方法和评定指标的选取
        3.1.1 稳定性评价方法
        3.1.2 行驶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3.2 轮式装载机作业工况和行驶路况分析
        3.2.1 作业工况分析
        3.2.2 行驶路况分析
    3.3 轮式装载机质量特性参数
    3.4 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
        3.4.1 平直路况行驶稳定性分析
        3.4.2 弯道路况行驶稳定性分析
        3.4.3 斜坡路况行驶稳定性分析
        3.4.4 斜坡弯道路况行驶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失稳影响因素的阈值分析
    4.1 行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阈值
    4.2 多路况下运动参数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2.1 多路况下行驶速度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2.2 多路况下斜坡坡度角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2.3 多路况下转向速度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2.4 多路况下行驶转向角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 多路况下结构参数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1 多路况下质心高度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2 多路况下轮距距离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3 多路况下车身到铰接点距离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安全控制研究
    5.1 行驶稳定性控制理论
    5.2 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控制方法
        5.2.1 行驶失稳分析
        5.2.2 控制策略的确定
        5.2.3 直接横摆力偶矩控制模型的选取
    5.3 多路况下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安全控制结果分析
        5.3.1 平直路况下优化控制结果分析
        5.3.2 弯道路况下优化控制结果分析
        5.3.3 斜坡路况下优化控制结果分析
        5.3.4 斜坡弯道路况下优化控制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相关理论概述
        1.4.1 全面质量管理
        1.4.2 创新质量管理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A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和质量管理现状
    2.1 公司背景及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介绍
    2.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
        2.2.2 行业环境分析
        2.2.3 同行竞争对手分析
    2.3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2.3.1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架构
        2.3.2 公司现有质量管理流程
        2.3.3 质量管理问题对产品市场份额的影响
        2.3.4 质量管理问题对成本及利润的影响
        2.3.5 质量管理问题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第3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管理问题的诊断
        3.1.1 2015-2019年产品失效零件种类统计
        3.1.2 质量管理问题按五要素归类统计分析
    3.2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装配过程人为差错率较高
        3.2.2 装配线工装不齐全
        3.2.3 供应商来料品质不良
        3.2.4 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影响产品质量
        3.2.5 环境清洁度控制不达标
    3.3 质量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员工质量意识薄弱
        3.3.2 装配线工装配置缺少或不统一
        3.3.3 供应商来料监管不严格
        3.3.4 研发缺乏质量体系建设及授权激励
        3.3.5 环境清洁度控制不严及产品抗污染等级不高
        3.3.6 质量管理问题成因汇总
第4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4.1.1 选择适合的员工并加强培训
        4.1.2 完善KPI考核指标并给予及时的奖罚
    4.2 提高工装配置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4.2.1 提高工装配置的一致性
        4.2.2 提高工装投入的及时性
    4.3 供应商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方案
        4.3.1 全要素控制供应商来料变更流程
        4.3.2 供应商来料检验标准的严格执行
    4.4 全方位提高研发能力以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4.4.1 研发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4.4.2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全方位研究标杆产品
        4.4.3 研发团队授权与激励
    4.5 加强环境清洁度控制及提高产品抗污染等级
        4.5.1 加强装配环境清洁度控制
        4.5.2 提高产品关键零件防护等级以适应恶劣环境
第5章 A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5.1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5.1.1 实施目的
        5.1.2 实施计划
        5.1.3 实施重难点
    5.2 公司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5.2.1 强化管理层支持
        5.2.2 创造以人为本的质量文化氛围
        5.2.3 人力资源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5)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装载机液压系统概述
        1.2.1 装载机液压系统研究现状
        1.2.2 装载机液压系统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装载机功率匹配与节能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柴油发动机节能技术
        1.3.2 装载机动力传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1.3.3 相关节能控制策略的移植
        1.3.4 现存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装载机机构优化及功率匹配
    2.1 液压系统功率损耗对比
        2.1.1 转向系统压力波动问题
        2.1.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能耗对比
    2.2 装载机机构设计优化分析
        2.2.1 转向油缸铰接点位置优化
        2.2.2 工作装置机构优化
    2.3 动力传动系统匹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载机液压系统能耗分析与实验研究
    3.1 转向液压系统
        3.1.1 转向液压仿真模型
        3.1.2 转向系统的优化实验验证
        3.1.3 压力波动深入分析
    3.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3.2.1 工作装置负载敏感系统
        3.2.2 工作液压系统仿真模型
        3.2.3 空载提升对比
        3.2.4 I型循环作业
    3.3 两系统功率对比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量液压系统节能控制研究
    4.1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4.2 变量液压系统合流问题
    4.3 装载机数字变量技术
        4.3.1 数字变量技术控制机理
        4.3.2 数字变量技术试验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V型循环的发动机分阶段功率匹配策略研究
    5.1 分阶段功率控制策略
    5.2 物料识别机理分析
        5.2.1 作业阻力计算
        5.2.2 物料铲装试验
    5.3 物料识别算法研究
        5.3.1 物料识别模型
        5.3.2 物料识别实验
    5.4 V型循环节能作业
        5.4.1 工作装置记忆功能
        5.4.2 误差预测模型
    5.5 节能作业探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极限牵引力铲装控制策略下的发动机功率匹配
    6.1 铲装作业功率损耗及现有解决办法
        6.1.1 功率损耗对比
        6.1.2 现有解决方案
    6.2 铲装作业阻力机理分析
        6.2.1 作业阻力密实核形成机理
    6.3 极限牵引力控制策略的提出
        6.3.1 牵引力与提升力平衡机理
        6.3.2 预测算法模型
    6.4 极限牵引力铲装实验验证
        6.4.1 基于扭矩差值铲装实验
        6.4.2 基于转速差值铲装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1.2.1 国内外新能源装载机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车辆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轮式装载机动力系统设计
    2.1 工程车辆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
        2.1.1 传统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
        2.1.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结构组成
    2.2 装载机工况分析
        2.2.1 装载机主要性能参数
        2.2.2 装载机工况过程
        2.2.3 装载机工况特征
    2.3 复合电源构型方案设计
        2.3.1 拓扑结构分析
        2.3.2 改进的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设计
    2.4 参数匹配
        2.4.1 复合能源系统参数匹配
        2.4.2 电机参数匹配
    2.5 本章小结
3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工作原理及系统建模
    3.1 复合电源工作原理
    3.2 复合电源建模
        3.2.1 燃料电池特性分析以及模型建立
        3.2.2 超级电容特性分析以及模型建立
    3.3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整车模型建立
    3.4 其他关键附件模型建立
        3.4.1 电动机模型
        3.4.2 液压系统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的能量控制策略研究
    4.1 控制策略概述
    4.2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工作过程工况分析
    4.3 基于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的小波变换
        4.3.1 小波分析原理
        4.3.2 三层Haar小波
        4.3.3 小波转换-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4.4 燃料电池复合电源装载机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研究
        4.4.1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结构
        4.4.2 模糊规则建立
        4.4.3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粒子群算法优化及仿真数据验证
    5.1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5.2 基于小波变换-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5.3 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模糊逻辑控制隶属函数的优化
        5.3.1 粒子群算法原理
        5.3.2 粒子群算法对隶属函数的优化
        5.3.3 优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总结
        6.1.1 论文工作总结
        6.1.2 论文创新点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研究现状
        1.2.2 感性意象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交互式遗传算法在产品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基于感性意象的舒适性优化相关理论研究
    2.1 驾驶室舒适性研究
        2.1.1 舒适性的含义
        2.1.2 工程车辆驾驶舒适性影响要素分析
        2.1.3 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影响要素分类
    2.2 感性意象获取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语义差异法
        2.2.2 聚类分析法
        2.2.3 形态分析法
        2.2.4 因子分析法
    2.3 数量化理论Ⅰ类概述
        2.3.1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起源
        2.3.2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原理
        2.3.3 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应用
    2.4 交互式遗传算法概述
        2.4.1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起源
        2.4.2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原理
        2.4.3 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车辆驾驶室感性意象评价量表构建
    3.1 工程车辆驾驶室需求层次分析
        3.1.1 驾驶室产品形态人机工程分析
        3.1.2 驾驶室产品形态审美体验分析
        3.1.3 驾驶室产品形态内涵语义分析
    3.2 工程车辆驾驶室代表形态特征筛选
        3.2.1 原始样本的收集与整理
        3.2.2 样本库样本形态分析提取
        3.2.3 代表样本的筛选
    3.3 工程车辆驾驶室代表意象词汇筛选
        3.3.1 原始意象词汇的收集
        3.3.2 代表意象词汇的筛选
    3.4 建立驾驶室感性意象评价量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IGA的舒适性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4.1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类的关系模型构建
        4.1.1 构建映射关系的数学模型
        4.1.2 模型求解及相关系数分析
        4.1.3 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实例分析
        4.1.4 关系模型检验
    4.2 基于IGA的舒适性优化设计模型构建
        4.2.1 染色体编码与解码
        4.2.2 适应度函数建立
        4.2.3 遗传优化操作流程
    4.3 基于MATLAB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应用与输出方案评价
    5.1 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应用实例
        5.1.1 系统界面设置简介
        5.1.2 需求导入及种群初始化
        5.1.3 遗传所需参数设置
    5.2 优化设计方案输出
        5.2.1 设计方案心理舒适性需求导入
        5.2.2 设计方案生理舒适性需求导入
        5.2.3 设计方案输出呈现
    5.3 优化设计方案评价
        5.3.1 设计方案的心理向评价
        5.3.2 设计方案的生理向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60 个轮式装载机驾驶室样本图
附录2 线上问卷调研系统
附录3 样本平均相似性评分数据表
附录4 150 个轮式装载机驾驶室感性意象词汇
附录5 装载机驾驶室意象语义词汇调研问卷
附录6 装载机驾驶室评价代表感性词汇对调研问卷
附录7 装载机驾驶室感性意想评价量表调研问卷
附录8 驾驶室代表性样本反应矩阵表
附录9 舒适性优化设计系统MATLAB代码(部分)
附录10 研究成果展板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新能源轮式装载机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铰接转向车辆技术研究
        1.3.2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技术研究
        1.3.3 现存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差动协同转向概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铰接转向车辆动力学建模
    2.1 整车运动学分析
        2.1.1 转向液压缸长度分析
        2.1.2 转向时液压缸力臂分析
        2.1.3 转向时车体角速度分析
        2.1.4 转向时车轮速度分析
        2.1.5 转向时车轮转向半径分析
    2.2 整车动力学分析
        2.2.1 坐标系定义
        2.2.2 模型假设
        2.2.3 车辆模型自由度分析
        2.2.4 车体动力学模型
        2.2.5 轮胎模型
        2.2.6 液压转向系统压力
        2.2.7 电机模型
    2.3 液压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
        2.3.1 液压转向系统基本原理
        2.3.2 优先阀原理
        2.3.3 转向器原理
        2.3.4 转向器动力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差动协同转向机理分析及可行性验证
    3.1 以转向节能为目的的差动协同转向机理分析
    3.2 仿真平台的搭建及可行性仿真验证
        3.2.1 仿真软件介绍
        3.2.2 铰接转向车辆模块
        3.2.3 液压转向系统模块
        3.2.4 转向节能可行性仿真验证
    3.3 物理样机搭建及可行性试验验证
        3.3.1 物理样机设计开发
        3.3.2 转向节能可行性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策略设计
    4.1 差动转矩轴间分配策略分析
        4.1.1 驱动系统能耗变化理论分析
        4.1.2 轴间分配系数对转向能耗影响仿真分析
    4.2 差动转矩优化控制策略制定
        4.2.1 影响因素分析
        4.2.2 优化函数的制定
        4.2.3 差动转矩优化MAP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仿真验证
    5.1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系统
        5.1.1 差动协同转向控制器模型
        5.1.2 滑移率控制模型
    5.2 仿真对比验证
        5.2.1 低车速快速转向工况仿真分析
        5.2.2 高车速低速转向工况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9)轮式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冷却风扇驱动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轮式装载机冷却风扇驱动特性分析
    2.1 双循环冷却系统简介
    2.2 散热器性能分析
        2.2.1 散热器传热计算方法
        2.2.2 散热器几何参数计算
        2.2.3 散热器性能参数计算
    2.3 冷却风扇特性分析
        2.3.1 冷却风扇主要特征
        2.3.2 冷却风扇相似定理
        2.3.3 冷却风扇特性计算
    2.4 冷却风扇转速与环境温度关系推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循环冷却系统仿真分析
    3.1 传统冷却系统性能分析
        3.1.1 关键元件建模
        3.1.2 仿真参数确定
        3.1.3 仿真结果分析
    3.2 双循环冷却系统相关参数计算
        3.2.1 双循环冷却系统所需散热量
        3.2.2 双循环冷却系统所需冷却空气量
    3.3 冷却风扇相关计算及选型
        3.3.1 冷却风扇功率计算
        3.3.2 冷却风扇转矩计算
        3.3.3 冷却风扇选型
    3.4 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液压泵液压马达选型
        3.4.1 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组成和特点
        3.4.2 液压马达选型
        3.4.3 液压泵选型
    3.5 电液比例溢流阀选型
        3.5.1 电液比例溢流阀型号和参数
        3.5.2 电液比例溢流阀数学模型
    3.6 双循环冷却系统仿真模型
        3.6.1 双循环冷却系统主要元件仿真模型
        3.6.2 双循环冷却系统AMESim仿真模型
    3.7 仿真结果分析
        3.7.1 散热器进出口温度分析
        3.7.2 冷却液流量分析
        3.7.3 动态特性分析
    3.8 能耗对比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影响因素分析
    4.1 发动机转速对液压驱动影响分析
    4.2 冷却液温度对液压驱动影响分析
    4.3 冷却液粘度对液压驱动影响分析
    4.4 液压泵排量对液压系统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循环冷却系统场地试验
    5.1 试验目的和试验内容
    5.2 试验设备和试验布置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基于虚拟风洞新能源车辆冷却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辆冷却系统的研究
        1.2.2 虚拟风洞在冷却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1.3 CFD法的研究
    1.4 ε-NTU法的研究
    1.5 CFD与 ε-NTU结合法的研究
    1.6 熵产理论在冷却传热研究中的应用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散热器数值表征模型
    2.1 传热学基本原理
        2.1.1 热传导
        2.1.2 热对流
        2.1.3 热辐射
    2.2 数值模型
        2.2.1 散热器结构参数
        2.2.2 基于ε-NTU法的性能模型
    2.3 不同冷流体状态对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新能源装载机动力舱空气流场分析
    3.1 控制方程
    3.2 湍流方程
    3.3 数值表征模型
        3.3.1 仅考虑阻力特征的散热器表征模型
        3.3.2 带有热交换和阻力特征的散热器表征模型
        3.3.3 冷却风扇模型
    3.4 虚拟风洞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4.1 动力舱模型及虚拟风洞模型建立
        3.4.2 虚拟风洞模型网格划分
        3.4.3 边界条件
    3.5 迭代求解
    3.6 结果分析
        3.6.1 铲石工况1流场分析
        3.6.2 铲石工况2流场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烟雾流迹试验与整车试验
    4.1 烟雾流迹试验
        4.1.1 烟雾试验目的
        4.1.2 烟雾试验对象
        4.1.3 设备及安装位置
        4.1.4 试验结果
        4.1.5 烟雾试验结果讨论
    4.2 整车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对象与工况
        4.2.3 相关设备及测试点
        4.2.4 试验数据分析
        4.2.5 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4.3 小结
第5章 冷却系统改进与熵产分析
    5.1 冷却系统改进
        5.1.1 冷却风扇的改进
        5.1.2 冷却风扇与散热器位置的改进
        5.1.3 动力舱风道的改进
        5.1.4 改进方案散热性能比较
    5.2 熵产评价模型
        5.2.1 新建立熵产评价模型
        5.2.2 改进方案评估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四、浅谈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装载机定变量与双变量液压系统节能特性对比分析[D]. 白文秀.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电液比例控制的装载机减阻策略研究[D]. 张菁伦.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路况行驶的轮式装载机稳定性分析及安全控制[D]. 陈作.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4]A公司轮式装载机箱桥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施頲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5)
  • [5]双变量液压系统装载机动态功率匹配及节能控制技术研究[D]. 曹丙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基于燃料电池复合双电源装载机系统功率控制研究[D]. 杜文杰. 中北大学, 2020
  • [7]工程车辆驾驶室舒适性优化设计研究[D]. 苗颖彬. 燕山大学, 2020(01)
  • [8]四轮独立驱动铰接车辆转向节能控制[D]. 刘培祥. 吉林大学, 2020(08)
  • [9]轮式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液压驱动技术研究[D]. 钱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虚拟风洞新能源车辆冷却系统性能研究[D]. 朱佳欢.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浅谈国产轮式装载机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