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才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才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深掘知识内涵才能探求解题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舒佳[1](2021)在《《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训诂学则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是解读古籍文献的重要工具。本课题以历代《本经》训诂类着作中《本经》的365味药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全过程进行梳理,揭示《本经》历代训诂之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同时在对每个时代《本经》注释以训诂学视角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论述《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本经》训诂中所体现的本草训释特点,以期为当今本草学、中医古籍训诂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训诂学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综合研究与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另外结合比较法,横向比较《本经》训诂与普通训诂及当时学术关系,纵向比较各时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主体按照《本经》训诂的历史分期进行研究,先秦两汉是本草训诂的萌芽时期;魏晋南北朝是《本经》训诂的奠基时期,《本草经集注》的着成标志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隋唐五代是《本经》训诂的发展时期,表现为《新修本草》在训诂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宋金是繁荣时期,主要是《证类本草》内部《本草图经》等对《尔雅》等训诂学成果的关注和应用,集解之训诂材料、为难字注音、本草名物训诂的极大丰富,以及在训诂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元明是转折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共同形成了《本经》训诂的转折,前者是在训诂内容上取得名物训诂巨大成就的同时,完成了由本草名物训诂、名实考订向阐释药理的转变,后者则是完成了训诂着作类型的转型,即由以《本经》为核心的层层补注转向了专于《本经》经文药性药理探讨的训诂;清代为《本经》训诂的鼎盛时期,训诂着作的大量增加,训诂内容的极大丰富,乾嘉考据学主要方法的正确使用等,使得《本经》训诂取得显着成就。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历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皆有所继承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性特点。第二,宋金时期的《本经》训诂具有区别于普通训诂学的显着特点:递相补训,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本经》训诂在元明时期形成由本草名物训诂到本草药性药理解说的转折;清代乾嘉时期训诂学的兴盛对《本经》训诂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本经》训诂因本草具有药物属性,故可以通过临床实践的方式进行验证,这一点是与普通训诂学的名物训诂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图文互释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有效途径和特殊之处。第四,《本经》训诂的起源与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对本草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名物训诂发展到药性药理阐释。本文首次对《神农本草经》的训诂史作出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有利于对古代《本经》训诂形成整体的观照。首先,本文提出了《本经》训诂着作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以陶弘景整理的《本经》为传承系统的主流本草着作,即《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二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以注疏《本经》为撰述思想的本草着作。进而通过对《本经》训诂的产生、发展等过程进行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本经》的训诂体例、训诂内容、训诂方法、训诂特点、训诂成就及不足,对于部分有争议的本草问题进行考证,有助于全面了解《本经》的训诂情况及本草训诂的独特之处,对于深入理解《本经》经文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其次,本文对于宋金时期及清代的《本经》训诂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前者提出了该时期《本经》训诂有“整体训诂”与“内部训诂”之分,药图、药方是《本经》训诂的独特内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是《本经》训诂的独特方式,并指出为《本经》难字注音是在宋代时大量出现,是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后者则对《本经》训诂内容详细探讨,总结其规律,归纳其方法,指出《本经》训诂的特有句式,对于理解《本经》经文,读懂经文注释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最后,本文从普通训诂学视角审视《本经》训诂,考察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反思二者存在的共性问题,揭示本草训释的独有内容(药图及药方)及特点(图文互释、以方释药、句式应用等),总结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并从历史学角度总结历代《本经》训诂的继承与创新,分析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可以为当今本草学、中医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

赵常春[2](2021)在《美术设计专业的教改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改革逐渐落实,正向着更深层次开展。随着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教学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寻求更好的发展。美术设计专业作为大学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要结合社会、企业需求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此,学校要给予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高度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将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成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美术设计人才。本文首先针对美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当前美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希望能够为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效率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姚茹[3](2021)在《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与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走向纵深的重要理念与指导方向。反观当下学科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知识与行动被分离的情况。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被拆分成两个过程,这导致学生学习的是一些脱离情境且碎片化的事实、概念等,会做习题却不会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难以生成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的高度整合性、实践性、建构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培育路径之一,即实践性教学。学科实践活动便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但在实际学科课堂中,其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如活动内容零散庞杂,活动过程粗浅表层等。如何优化这种形式化、浅层化的学科实践活动?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大概念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本研究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从“学科”、“实践”、“活动”三个视角分析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总结出学科实践活动具有学科性、实践性、建构性、综合性、开放性五大特征,并阐述了其育人价值。第三部分归纳出学科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转换关系,揭示了学科实践活动的结构,并具体从活动范围、活动取向、活动方式三个方面将学科实践活动类型化。第四部分阐述了学科实践活动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现状,归纳出其有效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论述了大概念作为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具有整合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设计优化价值与优化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学习优化价值。第六部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活动水平五个方面建构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第七部分探讨了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以及针对中小学课堂在引入大概念进行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时遇到的两大难点问题,提出难点问题突破策略。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首先,论述了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要素、结构与类型。其次,借助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从实践中发现教师对学科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及缺乏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大概念相关研究的分析,提出以大概念作为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揭示出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设计模式与难点问题突破策略,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的一线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徐灿瑛[4](2021)在《中井履轩《史记雕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史记》是一部闳奥淳深的中国经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地区亦具有广泛的影响。日本是东亚《史记》学的重镇。《史记雕题》是日本江户时期怀德堂第五代学主中井履轩撰写的一部《史记》评注驳议着作。该书是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引用最多的着作之一。池田四郎次郎将其与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并称誉为“和汉《史记》参考书的双璧”,可见《史记雕题》在东亚《史记》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史记雕题》以日本宽文十三年(1673)刊行的八尾初刻本《史记评林》为底本,对《史记》正文、三家注以及其它注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内容包括字词训释、旧注纠谬、文法揭示、文意论断、思想探赜等;其评注特色有:不执不妄、据史断事;设身处地、据实衡人;善于揣摩、据文释意等。凡此种种,均显示出作者中井履轩对《史记》至精至深的钻研精神。《史记雕题》的思想性主要体现于蕴藉其中的《史记》观与历史观。就前者而言,中井履轩在着史方面重质轻文,重视《史记》记叙的严谨与行文的简洁;在读《史记》方面,注重精细的研读方式;在评史方面,其以实证性和审慎性为原则的怀疑精神,使其《史记》观具有强烈的批判主义色彩。就后者而言,受日本江户时期逐渐发展形成的传统历史观影响,中井履轩的历史观具有非主观主义与实证主义倾向,以事实判断而非道德判断为原则是这种史观的主要特点;江户时期的世态演变所带来的务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在《史记雕题》中也有体现,在这种史观之下,履轩认为观念为虚、行动为实,在价值判断中轻道德、重功利,推崇“有智者霸”。此外,《史记雕题》中还显示出中井履轩不信天、不信鬼神的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史记会注考证》与《史记雕题》的关系是日本乃至东亚《史记》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其主要争议是前者是否剽窃了后者。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可以发现《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雕题》有不当引用的问题,主要包括:少引不全、去取不明;概括凝练、变换说法;抄错字词,纠正错谬;倒增妄羼,张冠李戴等。进而,细析以上诸种不当引用,可以见出《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雕题》的确存在明显的因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转引他人注解时可能借鉴了《史记雕题》中的引用而未加注明;未注明引用《史记雕题》,但所引与后者几乎完全一致;引用了《史记雕题》部分观点,省略处在“愚按”中却有类似说法;未注明引用《史记雕题》,但与《史记雕题》语意部分或完全相同,只是变换说法或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与同时期《史记》的日本研究着作相比,《史记雕题》的评论性更丰赡,批判性更强烈,个人性更突出。《史记雕题》的价值因时空之异,具有多重性。第一,对近代以前的日本《史记》学而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史记》集注着作对其的引用发挥,如池田四郎次郎《史记补注》、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等。第二,对当代日本《史记》学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史记雕题》的首次公开刊行,弥补了江户时代《史记》着作研究的重要缺失,为日本《史记》研究史增加了重要的新文献。第三,就东亚《史记》学而言,《史记雕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史记雕题》中对《史记》原文有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对这些创见的挖掘能够反思传统《史记》文本研究的不足,深化对《史记》的理解;其次,《史记雕题》集考据、注释、评论、驳议于一体,不仅施之《史记》原文,更行诸《史记》注文,考证严谨、评议高卓、注解细致,其研究方法在中、日《史记》学史上均较罕见,对东亚《史记》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迪价值;再次,研究《史记雕题》所见的中井履轩的思想,对探究《史记》及其研究对江户学者思想的塑造,比较中日古代学者在传统历史观、史学观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展现的文化区隔等,均有较大的意义。

袁洁[5](2021)在《部编版高中古诗词炼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蒋兴超[6](2020)在《选题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最优选择》文中认为一、一道文题的思考先看2019年浙江嘉兴市的中考文题: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研学或许带给你全新的体验,或许引发你深层的思考,或许给予你更多的期待。请从下面三个写作思路中任选一个作文。(1)从经历过的研学活动中,选取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写一

肖忆莲[7](2020)在《论金性尧“以文载道”之衍变》文中研究说明

郝思齐[8](2020)在《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逐步渗透到数学教育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相关资源的重新优化和分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此背景下,数学微课因其具有针对性强、短小精悍、方便传播等特点,满足了个性化、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复习课不仅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更是落实“四基”、培养“四能”、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一步。当前,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课呈现出知识归纳欠缺系统性、知识迁移欠缺梯度性等亟待探讨的问题,导致课堂重负低效,学生兴趣不佳。鉴此,本研究尝试从MPCK的视角出发,以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相关章节为例,设计并优化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辅助教学,以期探讨数学微课应用的模式与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对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复习课的教学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在对相关研究现状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尝试从教学设计、技术设计两个角度探讨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接着,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MPCK)的内涵框架,分析复习类微课的MPCK特点,并最终将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总结归纳为四点: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在实践研究方面,通过采用课堂实验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参照制定好的设计框架与优化策略,完成专题复习类微课的制作,并筛选出优秀作品作为实验阶段的素材。其次,将微课作品应用于教学实践,辅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及试卷考察等研究方法,检验依据MPCK理论优化的微课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情感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PCK结构分类优化过的微课不但对学生的知识理解、问题解决等结果变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过程变量也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多数学生对微课持赞同态度。

王岩[9](2020)在《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四书”之一,儒学经典《孟子》在中国宋朝、日本江户时代、韩国朝鲜朝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仁说、性善说、“不动心”说、仁政说等深刻影响着中日韩三国的社会思潮走向、社会制度建设乃至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中日韩三国大儒均带着经世致用的济世情怀和历史使命感进入了注释《孟子》的领域,以注释儒学经典的方式表达着对天道、人性和社会等问题的看法,引领着时代思潮的走向。其中,尤以朱熹(1130-1200)、伊藤仁斋(1627-1705)和丁若镛(1762-1836)的注释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宋朝,在汉学向宋学转移的大势下,朱熹《孟子集注》以赵岐注为底本,上承韩愈、周敦颐、程颐、张载,下采张栻、杨时、范祖禹、吕希哲、尹焞、吕大临、游酢、谢良佐、侯仲良、周孚先等人,荟萃条疏,辨同别异,将经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心性之微的探索、宇宙之理的追索,建立起以理学精神为主的新孟子学,影响元明清七百余年的中国历史。并且,伴随着朱子学在汉文化圈的流播,《孟子》在日本及朝鲜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末期即已出现汉学与宋学的分野。进入江户时代后,朱子学在幕府支持下获得了官学地位。十八世纪,反朱子学的力量壮大了起来,古学派开创者伊藤仁斋建立起以《论语》《孟子》为核心的古学思想体系,恢复人伦日用的古学之道,开启了儒学日本化进程。作为仁斋思想成熟时期的着作,《孟子古义》既是仁斋古学思想的代表,又是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试图摆脱朱子学影响、实现本土化的反映,鲜明体现了儒学在异域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形态。儒学传入韩国的最早记载是公元640年唐太宗设立崇文馆,新罗、高句丽、百济将子弟送到唐朝学习,关于《孟子》可查证的最早记载是罗末丽初(约为公元十世纪)崔致远(857-?)在《无染和尚碑铭》中的六处征引。而《孟子》的正式接受是在朝鲜朝时期。作为实学派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认为《孟子》所体现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积极践行的实践精神,最能体现洙泗之学的真谛。茶山倾浸心血注释的《孟子要义》,既继承了朝鲜朝前期儒学的成果,又吸取了西学的内容,成为能够体现性理学、阳明学、北学和西学的思想载体,体现了十九世纪韩国儒学界尝试以儒学世界观来理解西方思想体系的努力。然而,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的《孟子》诠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其对“道”不同角度的理解之上。朱熹将宇宙起源、万物化生、飞禽动植、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融入对“道”的理解,进而为传统儒学中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联结起来的“天人一体”思想提供了形而上的宇宙论根据。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反对从形而上的“天理”来理解“道”的视角,转而将“道”的视角拉回到人伦日用之间,强调了自然秩序与人伦道德之间的分离,构成了其《孟子》阐释的思想基础。如果说对“道”的理解体现了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那么,对“理”的不同阐释则凸显出朱子学东传日韩之后所引起的种种反映。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条理、腠理、文理之义来重新理解“理”,从而完成了对朱熹“天理”之义的解构。故对“道”、“理”的不同理解构成三家对《孟子》阐释不同的深层原因,但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又并非决然相同,而是存在着若干具体差异。具体来说,朱熹以理气一体宇宙观为基础,以心性之学为核心,视《孟子》为阐释仁义礼智本然之性的儒学经典,进而使儒家在心性之说上超越佛家,巩固了社会价值观引领的地位。仁斋提出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反对朱熹以“心性”解《孟子》的作法,将《孟子》视为体现仁义之德、王道之要的儒学经典,最终以“仁义之德”表达了对君臣、父子人伦秩序的尊崇。与仁斋相似,丁若镛亦在反对理气一体宇宙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孝弟慈”为核心的人伦之道。然而,丁若镛更为强调“心”的实践意义,认为“天命之性”的贵重当体现于“行事”之间尽己之心的意愿之上。但是,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的不同把握并非临空蹈虚,而是在对《孟子》具体学说的阐释之中充分展开。《孟子》开篇即提出“仁”字,对“仁”一字之阐释凸显出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的不同把握。《孟子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实际上分宇宙界与人生界两个层次来说仁。仁之理为天地生物之心,仁之气是天地温和之气,一“仁”字实际上绾合了理与气,接通了宇宙界与人生界。朱熹以天地之理、阴阳之气来说仁,既继承了孔孟儒学,又将仁字上升至宇宙界,使“仁”具有贯通天人的特色,真正体现了中国儒学特有的精神传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伊藤仁斋从人伦之道的古学观点出发,认为仁只是爱,不是“爱之理”;仁是忠信之爱,是实德,是实实在在的人伦情感;仁不是个人的私情、私爱,而是遍施于他人的公共之爱。而其思想基础则是天道与人道分立、道德法则与自然秩序分离的天人分立思想。可见,对中国儒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舍弃,透露出仁斋及德川儒学在吸收中国儒学时所持有的标准:即以是否具有指导社会生活和制度建设的实用性为标尺。这种以实用性选择文化的态度,不仅在江户时代迅速将儒学转化为推动社会兴盛的工具,也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能够迅速从传统中转型,吸取西方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从而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转型的文化心理基础。茶山将“仁”看作现实社会中孝弟慈等人伦关系,尤其注意分辨心与仁义礼智之间的差别。茶山认为,仁义礼智与心并非是一段,仁义礼智只是在外之德行,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一德行的根本在于“心”的权衡抉择,从而突出了“心”自主抉择的重要性,体现了韩国儒学注重实践性的特征。进而,茶山接受利玛窦西学的影响,将“天”理解为人格神意义的上帝,从而在天人关系的把握上区别于朱熹,形成了韩国儒学的特质。经由朱熹之解,性善说既成为《孟子》的核心思想,又成为日韩儒者绕不开的话题。朱熹“性即理”继承了汉儒以“天人宇宙图式”论性的传统,其“理一分殊”性学体系解决了儒家悬而未决的“性与天道”形而上根据的问题;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不离不即的关系,又最终将性善说挽回到人生义上来。仁斋“性好恶说”分离了“性”与仁义礼智大德之间的关系,认为气质之性天然有好仁义的倾向,顺性则可行仁义,顺人情可知性善,甚至将情提高到了“道”的位置,体现了德川儒者重“情”的普遍特点,为教化说、王道说打下了基础。丁若镛“性嗜好说”沿袭先秦儒学“以心见性”的模式,注重从心的好恶判断等直观感受上来认识性,既为心的自主之权留下广阔的空间,又使性善说能从朱熹天理的框架中脱离开来,具有指导人生实践和社会治理的实际意义。要言之,对“性善”的不同理解实根源于三家对天人关系的不同把握。《孟子·公孙丑上·不动心》章因提出了“不动心”、“知言”、“善养吾浩然之气”、“集义”等重要论断历来备受关注,是理解三家《孟子》阐释异同的绝佳样本。朱熹重视“未尝必其不动而自然不动”的圣贤心态以及俯仰无愧怍的浩然之气,集中阐述了“集义”的日用功夫,表现了理学沟通天地正气与人之精神气魄、推崇以“义”为核心的日常践履功夫的品格。仁斋以朱子学为继承和批评的对象,批驳朱熹对“不动心”和“浩然之气”的重视,集中阐发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表现了古学派不谈性与天道、注重人伦日用之道的实学特色。丁若镛集中阐发了对“心”为神形妙合之主的推崇,“不动心”只是志士仁人在伦理世界的世俗心态,完成了对朱熹所言“天理”与“不动心”关系的分离。仁政是孟子提出的治世理想,为中日韩儒者描摹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景。朱熹认为仁政之大要在于人君一心之间的天理人欲之别,君子尽本性之善,由一心上溯至天理;圣人笃恭而天下平,修一己之德而天下从之。仁斋认为王道说是《孟子》乃至“四书”的主旨,其“生生之德”既继承了朱熹天地生生之意发畅不已的生命观,又将之限定在人世间的范围之内,具有了瞩目于人伦日用之道的古学特色。仁斋认为,仁政之本在于人君能与民偕乐,与天下同情,将“好货”、“好色”等合理情感欲望推己及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与民偕乐”(“同民之好恶”)之说。丁若镛认为,治国当以用人、理财为要务,合理的田制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基础,经界之法、井田之制为礼乐兵刑等制度的根本,并重视以天命启迪道心的教化说,尝试为朝鲜朝的变革描绘出现实路径。结言之,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都以儒学经典《孟子》的重新诠释来表达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这种经典的学问生产方法奠定了以经书为核心的东亚精神传统、思想传统,维护了儒家精神在东亚文化圈内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三国对以“天人关系”为主的儒学核心价值理解不同,形成了三国儒学的不同特色,影响到三国的近代化进程。然而,中日韩同属汉文化圈,整体上存在不同于西方的精神传统:即都不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社会发展的根基和目标,而是注重群体合作、人际和谐。这既是儒学带给中日韩文化共同的基本要义,也是三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是三国面临西方文化之时所共同拥有的思想底色,对我们今日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亦具有深刻影响。

张璋[10](2020)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以镇江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所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呈现出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敷衍懒散的状态,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有较大差距。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生为本。找准了学生这个教育终端是教育的本体,认为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生本教育理念很符合农村初中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业成绩,本文从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这一实际工作出发,从实践操作层面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究,为农村初中及生源较差的城区初中的地理生本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通过学生问卷及教师访谈了解到笔者所工作的学校地理教学的现状。发现学生地理学习存在这么几方面的特点:有兴趣但不愿花精力;缺乏有效的预习和复习,学习完全依赖课堂;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缺乏方法和技巧,不注重知识的内化;缺乏心理地图导致地理学习存在困难。教师教学没能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和进行。针对学情,抓住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和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的特点,制定出实施生本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模式。本着以生为本、因地制宜和突出地理学科属性的原则开展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在教师层面,提出了课堂氛围愉悦化策略、教学内容情境化策略。在学生层面,提出的策略主要包括动态分层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活动化策略、教学顺序先学后教策略、习惯养成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将策略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新授课、巩固课和习题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并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的新授课、巩固课、习题课中分别是如何实施的。最后通过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施效果。虽然教学实验只得到了一个学期的效果反馈,但问卷显示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在初中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绽放生命活力。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在生源较差的初中学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有坚持和推广的必要和价值。

二、深掘知识内涵才能探求解题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掘知识内涵才能探求解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绪论
第一章 本草及其训诂发端时期:先秦两汉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时代及以前的药物知识
    第二节 《神农本草经》以前的本草训诂
        一、《尔雅》
        二、《方言》
        三、《说文解字》
        四、《释名》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及名物训诂的发端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训诂兴起的学术文化背景
        一、《神农本草经》的传本及《本草经集注》的形成
        二、《本草经集注》以前的《神农本草经》注训
    第二节 陶弘景及其《本草经集注》
    第三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方法
        一、广征博引
        二、以今释古
        三、辨物释名
        四、善用譬喻修辞
    第四节 《本草经集注》的训诂特点
        一、以研访目验为据
        二、以传闻见识佐证
        三、求实指误存疑
    第五节《本草经集注》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集注”训诂体式的确立
        二、“朱墨分书”标识法
        三、不足之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发展时期:隋唐五代——“音训”训诂方法及名物训诂的充实发展
    第一节 《新修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新修本草》概要
    第三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继承
    第四节 《新修本草》对《集注》训诂的发展
        一、训诂体式
        二、训诂方法
        三、训诂内容
    第五节 《新修本草》形音义兼顾的训诂特点
    第六节 《新修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纠误正用的训诂成就
        二、不足之处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繁荣时期:宋金——“集注”训诂材料的极大丰富及名物训诂的深入发展
    第一节 《证类本草》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从《新修本草》至《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一、本草要籍简介
        二、本草要籍传承关系
    第三节 《证类本草》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一、集注的训诂体式
        二、由“朱墨分书”到“阴阳别文”
    第四节 《证类本草》的整体训诂特点
    第五节 《证类本草》的内部训诂特点
        一、征引诂训,广及注疏
        二、递相补训,考辨名实
        三、图文互释,相辅而行
        四、难字注音,因音辨名
        五、以方释药,功用有征
    第六节 《证类本草》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集解训诂之丰
        二、名物训诂之盛
        三、不足之处
    第七节 《本草衍义》对《本经》训诂的意义
    第八节 南宋(金)本草训诂概况
        一、《绍兴本草》
        二、《纂类本草》
        三、《宝庆本草折衷》
        四、《本草成书》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转折时期:元明——训诂着作体例之变及名物训诂集大成后训诂重点向药性理论转移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本草纲目》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二、训诂体例
        三、训诂内容
        四、训诂方法
    第三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特点
        一、引字辞之书,谨训名物
        二、重音声之系,详解异名
        三、秉格物之学,考释性理
    第四节 《本草纲目》的训诂成就与不足
        一、详尽释名,堪为名物训诂之峰
        二、综释本草,诚《本经》训诂之集成
        三、不足之处
    第五节 《神农本草经疏》对《本经》药物的训诂
        一、《神农本草经疏》概述
        二、《神农本草经疏》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与发展
        三、《神农本草经疏》的训诂特点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神农本草经》训诂鼎盛时期:清代
    第一节 清代学术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本经》训诂概况
    第三节 清代《本经》训诂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训诂着作的编撰体例
        二、训诂体例和形式
        三、训诂内容
        四、训诂术语
    第四节 清代《本经》训诂内容
        一、训释实词
        二、分析语法
        三、呈现修辞
        四、标彰句读
        五、注音校勘
        六、揭示题旨
    第五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方法与特点
        一、悉遵经旨,透发《本经》奥义
        二、切合实用,抉发《本经》精蕴
    第六节 清代《本经》训诂的成就与不足
        一、训诂有法,理有所宗,成果显着
        二、过于尊古,穷圆其说,反失于真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本经》训诂研究综论
    第一节 历代《本经》(药物)训诂的共性特点
        一、实事求是、尊古不泥的训诂原则
        二、以目验亲证为训诂依据
        三、纠正前代之误的训诂传统
        四、善用譬喻修辞
    第二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本草药物属性决定其区别
        二、名物之学的关联与融通
    第三节 本草训诂与普通训诂学的共性问题
    第四节 本草训诂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探讨
    第五节 《本经》训诂对本草学及训诂学的借鉴意义
    第六节 《本经》训诂疑点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美术设计专业的教改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挖掘当代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
    (三)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二、美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美术设计专业教改建议
    (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二)优化教材的引入方式
    (三)创新教学思路,强化学习效果
四、结语

(3)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实践参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机制
        1.1.2 学用分离:学科课堂学习中的普遍问题
        1.1.3 研究突破:更有品质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大概念
        1.2.2 实践活动
        1.2.3 学科实践活动
        1.2.4 活动设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大概念及大概念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1.3.2 实践活动及学科实践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1.4 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1.4.2 活动理论
        1.4.3 情境认知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思路
        1.5.5 研究方法
2 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2.1 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
        2.1.1 学科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做与学科高度相关真实事情的学习活动
        2.1.2 学科实践活动是强调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1.3 学科实践活动是涉及实践主体、客体、自我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
    2.2 学科实践活动的特征
        2.2.1 学科性
        2.2.2 实践性
        2.2.3 建构性
        2.2.4 综合性
        2.2.5 开放性
    2.3 学科实践活动的价值
        2.3.1 对学生的学习价值
        2.3.2 对学生的发展价值
3 学科实践活动的要素、结构与类型
    3.1 学科实践活动的要素
        3.1.1 分析依据
        3.1.2 基本要素
    3.2 学科实践活动的结构
    3.3 学科实践活动的类型
        3.3.1 依据活动范围的分类
        3.3.2 依据活动取向的分类
        3.3.3 依据活动方式的分类
4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4.1 现状描述
        4.1.1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目的与目标
        4.1.2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类型与内容
        4.1.3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方式与过程
        4.1.4 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效果与评价
    4.2 经验归纳
        4.2.1 关注学生内源性动机的生成
        4.2.2 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发现
        4.2.3 关注学科内容的实践性转化
        4.2.4 关注学科问题的层层推进
    4.3 问题梳理
        4.3.1 活动目标松散抽象,缺乏关联性
        4.3.2 活动内容零散庞杂,缺乏结构性
        4.3.3 活动过程粗浅表层,缺乏深度性
    4.4 成因分析
        4.4.1 教师对学科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4.4.2 缺乏优化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工具
5 大概念: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5.1 大概念的内涵与特征
        5.1.1 大概念的内涵
        5.1.2 大概念的特征
    5.2 大概念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5.2.1 大概念的类型
        5.2.2 大概念的表现形式
    5.3 大概念对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在价值
        5.3.1 大概念的设计优化价值
        5.3.2 大概念的学习优化价值
6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框架
    6.1 活动目标设计
    6.2 活动内容设计
    6.3 活动方式设计
    6.4 活动过程设计
    6.5 活动水平设计
7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与策略
    7.1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式
        7.1.1 依据教材与学情,明晰化大概念
        7.1.2 基于KUDB目标模式,具体化大概念
        7.1.3 创设主题情境,问题化大概念
        7.1.4 选择活动类型,过程化大概念
        7.1.5 聚焦主线与效果,评价活动水平
    7.2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模板及示例
    7.3 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难点问题突破策略
        7.3.1 难点一:大概念的寻找与确定
        7.3.2 难点二:学科实践活动类型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井履轩《史记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江户《史记》学与《史记雕题》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史记》学概观
    第二节 中井履轩其人与《史记雕题》其书
第二章 《史记雕题》的内容与特色
    第一节 《史记雕题》的文本内容
    第二节 《史记雕题》的注评特色
第三章 《史记雕题》所见中井履轩的思想
    第一节 《史记雕题》所见中井履轩之《史记》观
    第二节 《史记雕题》所见中井履轩之历史观
第四章 《史记会注考证》与《史记雕题》关系发微
    第一节 《史记会注考证》对《史记雕题》的不当引用
    第二节 《史记会注考证》“剽窃《史记雕题》说”平议
第五章 《史记雕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史记雕题》之于日本《史记》学史的价值
    第二节 《史记雕题》之于东亚《史记》学史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选题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最优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道文题的思考
二、选题指导的奥义
    1. 深谙文题类型
    2. 熟知学生状态
    3. 遵循选题指导原则
三、有效指导的路径
    1. 专题研讨
    2. 解题训练
    3. 下水尝试
    4. 分层指导

(8)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问题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概述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现状概述
        (二)初中数学微课的研究内容概述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相关研究概述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的现状与问题
        (二)复习类微课与一般微课的区别
第三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策略及应用案例
    一、MPCK理论的相关概述
        (一)MPCK的结构概述
        (二)MPCK视角应用于复习类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二、复习类微课的设计框架
        (一)教学设计:找点连线构面,深化知识结构
        (二)技术设计:释疑促思启悟,激发情感体验
    三、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基于MK视角的完善结构策略
        (二)基于PK视角的组织呈现策略
        (三)基于CK视角的主动行为策略
        (四)基于TK视角的动态直观策略
第四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课优化策略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方案设计
        (一)实验假设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变量
        (四)实验方式
        (五)实验材料
    二、实验数据分析及结果
        (一)前后测试卷及问卷的基本情况
        (二)前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三)后测试卷的结果与分析
        (四)后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五)一线教师访谈反思
第五章 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课例研究
    一、MPCK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MK视角:帮促完善结构,凸显知识联系
        (二)PK视角:优化组织呈现,聚焦问题思考
        (三)CK视角:鼓励主动行为,促进情感交流
        (四)TK视角:呈现动态直观,助力难点突破
    二、一次函数复习专题的微课实录与优化反思
        (一)“回顾与整合”片段实录与分析
        (二)“拓展与迁移”片段实录与分析
    三、基于移动学习实践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网络评价回收
        (二)教学效果分析
第六章 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一、理论研究回顾
    二、理论研究反思
    三、实践研究回顾
    四、实践研究反思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中日韩《孟子》学研究背景
        1.1.2 本文特点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不同把握
        1.3.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天人关系之不同理解
第二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学术特色
    2.1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体现时代之思想
    2.2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对《孟子》之推崇
第三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道”之异同及其意义
    3.1 朱熹对“道”之理解
        3.1.1 阴阳之气与自然秩序
        3.1.2 “人之气”与“天地之气”
    3.2 伊藤仁斋对“道”之理解
        3.2.1 对朱熹之“道”的批评
        3.2.2 “道”至近至浅
        3.2.3 “道”在人伦之间
    3.3 丁若镛对“道”之理解
        3.3.1 “道”是人伦之道
        3.3.2 “天之主宰为上帝”
    3.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之“道”的意义指向
        3.4.1 朱熹之道贯通天人
        3.4.2 伊藤仁斋人伦之道关注人间
        3.4.3 丁若镛天道尊崇“上帝”
        3.4.4 “道”决定三家学问底色
第四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理”之异同及其意义
    4.1 朱熹对“理”之理解
    4.2 伊藤仁斋对“理”之理解
        4.2.1 对朱熹之“理”的批评
        4.2.2 “一元之气”为天道之全体
    4.3 丁若镛对“理”之理解
    4.4 “理”为三家分歧之根本
第五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理解之异同及其意义
    5.1 朱熹《孟子集注》的特点
        5.1.1 朱熹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1.2 朱熹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2 伊藤仁斋《孟子古义》的特点
        5.2.1 仁斋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2.2 仁斋对《孟子集注》之继承与反驳
    5.3 丁若镛《孟子要义》的特点
        5.3.1 丁若镛对《孟子》作者等问题之理解
        5.3.2 丁若镛对《孟子》主旨之把握
    5.4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孟子》诠释之意义
第六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说之异同及其意义
    6.1 朱熹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 伊藤仁斋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2.1 仁只是爱,不是理
        6.2.2 “仁”只在人伦之间
        6.2.3 仁是公共之爱
    6.3 丁若镛对孟子仁说的理解
        6.3.1 仁是“人伦之成德”
        6.3.2 仁成于行事之后
    6.4 孟子仁说反映三家思想之异同
第七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性善说之异同及意义
    7.1 朱熹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1.1 朱熹“性即理”的理论来源
        7.1.2 朱熹“性即理”的主要内容
        7.1.3 朱熹“性即理”的地位及意义
    7.2 伊藤仁斋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2.1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理论来源
        7.2.2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主要内容
        7.2.3 伊藤仁斋“性好恶说”的意义
    7.3 丁若镛对孟子性善说的理解
        7.3.1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理论来源
        7.3.2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主要内容
        7.3.3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意义
    7.4 孟子性善说全面反映三家学问之异同
第八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不动心”之异同及其意义
    8.1 朱熹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1.1 “道义”是“不动心”的根本
        8.1.2 “知言”即是“知道”
        8.1.3 “浩然之气”是“不动心”之襄助
    8.2 伊藤仁斋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3 丁若镛对孟子“不动心”的理解
    8.4 以孟子“不动心”蠡测三家儒学思想
第九章 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关于孟子仁政说之异同及意义
    9.1 朱熹对孟子仁政说的理解
        9.1.1 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
        9.1.2 一正君心而国定
    9.2 伊藤仁斋对孟子王道说的理解
        9.2.1 “生生之德”
        9.2.2 “君为民之父母”与“与民偕乐”
        9.2.3 “慈爱为仁”与“仁政”说
        9.2.4 仁斋论教育
    9.3 丁若镛对孟子仁政的理解
        9.3.1 举用贤才与理财丰产
        9.3.2 教化与道心
    9.4 以孟子仁政说管窥三家儒学思想
结语:中日韩三国《孟子》学研究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以镇江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论文研究方案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本教学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生本教育理念和生本教学特点
        2.1.1 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2.1.2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的特点
        2.1.3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的策略
        2.1.4 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的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设计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结果
    3.4 原因分析
        3.4.1 现实层面
        3.4.2 教师层面
        3.4.3 学生层面
第4章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模式
    4.1 初中地理生本教学的原则
        4.1.1 以生为本
        4.1.2 因地制宜
        4.1.3 突出地理学科属性
    4.2 初中地理生本教学的策略
        4.2.1 教师层面
        4.2.1.1 课堂氛围愉悦化
        4.2.1.2 教学内容情境化
        4.2.2 学生层面
        4.2.2.1 动态分层
        4.2.2.2 习惯养成
        4.2.2.3 过程活动
        4.2.2.4 小组合作
        4.2.2.5 先学后教
        4.2.2.6 任务驱动
    4.3 初中地理生本教学的模式
        4.3.1 新授课
        4.3.2 巩固课
        4.3.3 习题课
第5章 初中地理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的实践应用
    5.1 实践中的教学案例
        5.1.1 新授课----立足生本,培养思维
        5.1.1.1 案例:长江
        5.1.1.2 案例分析
        5.1.2 巩固课----心中有图、学习不难
        5.1.2.1 案例一:团体赛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团队协作力
        5.1.2.2 案例二:地图过关,让学生心里有图
        5.1.3 习题课----养成习惯、提高成绩
        5.1.3.1 案例:“中考模拟卷”
        5.1.3.2 案例分析
    5.2 实践应用及分析
        5.2.1 实践应用
        5.2.2 实践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教学现状教师访谈记录(4份)
附录2 地理学习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3 八年级地理生本教学实施效果问卷
致谢

四、深掘知识内涵才能探求解题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农本草经》训诂史研究[D]. 杨舒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美术设计专业的教改实践[J]. 赵常春.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13)
  • [3]指向大概念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 姚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井履轩《史记雕题》研究[D]. 徐灿瑛. 扬州大学, 2021(08)
  • [5]部编版高中古诗词炼字教学研究[D]. 袁洁.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6]选题指导:帮助学生做出最优选择[J]. 蒋兴超. 语文学习, 2020(07)
  • [7]论金性尧“以文载道”之衍变[D]. 肖忆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初中数学复习类微课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 郝思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日韩《孟子》学研究 ——以朱熹、伊藤仁斋与丁若镛为中心[D]. 王岩. 山西大学, 2020(12)
  • [10]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以镇江市某中学为例[D]. 张璋.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只有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才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