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判断法在数学建模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判断法在数学建模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一、Fuzzy评判法在数学建模成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徐长坤[2](2021)在《基于FCE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文中指出我国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人口向海岸带区域聚集,填海造陆、围塘养殖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导致海岸生态环境质量退化、自然岸线丧失、水质恶化等问题。为保障海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国家支持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进行海岸生态化建设来维护和改善海岸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岸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加强对海岸生态化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缓解海岸线人工化趋势,明确海岸生态化建设目标,建立科学客观、普遍适用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成为海岸整治修复研究的重要问题。首先,本研究提出海岸生态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应是提升其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以及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评价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安全指标、生态指标、水质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四方面。从这四方面出发,筛选29项指标因子构成指标层,将各项指标因子的评价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较差”四个等级,并明晰各项指标的分级标准。然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FCE),构建多层级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模型。综合考量指标之间的冲突性及其对比强度,采用CRITIC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根据各项指标因子的实际数值及分级标准确定评价隶属度矩阵,将指标权重以及隶属度矩阵作为模型输入,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赋分,得到可量化的评价结果。最后,以我国北方某海岸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对修复区域进行现场监测,获取所需数据,利用所构建的多层级模型进行评价。一级模糊评价显示安全指标得分94.35分、生态指标得分89.59分、水质指标得分84.58分、社会经济指标得分96.50分,二级模糊评价显示该区域的总体修复情况良好,得分为90.42分。针对各项指标的修复结果进行探讨,建议后续对工程区域进行跟踪监测,形成监测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展海岸整治修复效果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构建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可为海岸整治项目的检查、考核以及验收提供参考,可为完善海岸整治修复规划和技术标准提供支撑。

王欣[3](2021)在《超长隧洞TBM智能掘进及围岩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隧洞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TBM施工技术已成为隧洞开挖的首选方式。EH工程同时采用15台TBM和3台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集群施工,是我国一次投入TBM规模最大、掘进里程最长的隧洞工程。其穿越的地理范围十分广泛,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在TBM掘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工程技术难题。本文以EH工程为依托,综合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非线性数学理论,重点对EH工程TBM掘进过程中存在的岩体参数智能感知、硬岩条件下的掘进效能评估、涌水风险预测、岩爆烈度分级和围岩坍塌风险评价等部分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EH工程SS隧洞SD00+254~SD20+435段的TBM掘进参数时序数据和地质编录情况建立一个346组样本的数据库,并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的支持向量机(GA-SVR)构建一个岩体参数智能感知模型,对刀盘推力、扭矩、转速、破岩速率4个掘进参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脆性指数2个岩体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A-SVR模型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脆性指数的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348和0.7613,比SVR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7%和8.5%,可以较准确的预测TBM掘进过程中的岩体参数。(2)基于EH工程KS隧洞KS101+768~KS130+980段的水文地质参数和TBM掘进参数建立了一个630组样本的数据库,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PSO-BP)对TBM掘进速度AR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结果显示,RF模型和PSO-BP模型对AR的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5,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均小于13.008%,但RF模型的预测精度比PSO-BP模型高2.8%。此外,AR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推力对TBM的掘进速度影响最大,是提高TBM掘进性能的关键优化调整参数。(3)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施工和动态监测因素对涌水的影响,分析了干旱区隧洞涌水的致灾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TBM施工隧洞涌水风险多指标预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EH工程SS隧洞SD52+160~SD50+617段的涌水风险分析,并与理想点法、灰色关联投影法和涌水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该方法的涌水风险预测结果不仅与理想点法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结果较一致,而且与实际开挖情况吻合较好。此外,针对该段的涌水问题,分别采用纯水泥浆液、水泥和水玻璃双浆液、高聚物和聚氨酯对部分涌水洞段进行注浆堵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和聚氨酯进行联合灌浆堵水较为合理,堵水效果显着。(4)本文将球面模糊集引入到指标权重计算,通过与灰色关联法进行耦合,形成一种新的权重算法,并通过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提出一个新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模型,结合35组岩爆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为94.3%。为进一步考察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KS隧洞的KT4施工支洞在高地应力环境下的岩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结果与云模型理论、TBM掘进过程中实际岩爆情况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岩爆风险预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5)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变权理论和模糊熵理论,本文提出了一个变权物元可拓的隧洞坍塌风险二维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EH工程KS隧洞KS260+052~KS262+835段TBM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坍塌风险概率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定结果基本一致,且吻合TBM开挖过程中围岩坍塌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TBM穿越不良地质条件段提供风险预判。

赵启美[4](2021)在《面向STEAM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基于纸笔测试方法的教育评价,因其具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特点而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基于纸笔测验的教育评价注重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记忆、理解等能力,很难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精准的评估,例如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而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STEAM)教育的核心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跨学科综合能力,因此传统的教育评估无法完全适用于STEAM教育评估中。目前关于STEAM教育评估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现有的关于STEAM教育评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STEAM教育开展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的评估,而对项目化驱动下STEAM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评估研究较少。另外,目前我国对STEAM教育中学习者的能力评估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导致STEAM教育开展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构建了项目化驱动下STEAM教育中学习者核心素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估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评估项目化驱动下STEAM教育中学习者的核心素养能力,本文在第二章中构建了学习者核心素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调查大量文献,深入分析学习者在STEAM教育中的五类素养,寻求该五类素养的客观评价路径。然后,采用两轮德尔菲法征询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采用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方法计算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将TF-IDF计算得到的指标权重和德尔菲法计算得到的权重相融合,作为最终的评估指标的权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较为精准的评估学习者的核心素养能力。(2)为了解决传统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强,评价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本文在第三章中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量化评估模型。具体来说,通过测评系统对学生能力进行评测,获得相应的评估数据。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团队整体核心素养能力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量化评估模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组队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团体项目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颜飞[5](2021)在《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全面落实该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到了深化阶段,如何对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评价自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而通过已有的研究发现,学界目前缺乏比较成熟的既有理论支持又有技术操作的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指标体系。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构建“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以期为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这与一线数学教师们提供参考。本研究将研究的主题“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具体划分为四个问题:第一,构建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原则是什么?第二,测评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有哪些,各指标的权重如何?第三,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实效性如何?第四,如何实施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基于以上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系统学理论、模糊数学理论,同时也要遵循完备性与一致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原则、独立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得到了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6个一级指标与19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即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一级指标有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其权重依次为0.190、0.175、0.174、0.164、0.149、0.148。同时,逻辑推理下的二级指标有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其权重依次为0.135、0.279、0.586;数学运算下的二级指标有运算对象、运算规则、运算方法、运算应用,其权重依次为0.231、0.243、0.206、0.320;数学抽象下的二级指标有符号抽象、模式抽象,其权重依次为0.574、0.426;数学建模下的二级指标有问题意识、数学语言、模型应用、创新能力,其权重依次为0.352、0.280、0.201、0.167;直观想象下的二级指标有几何直观、空间想象、数形结合,其权重依次为0.207、0.209、0.584;数据分析下的二级指标有数据意识、分析方法、统计推断,其权重依次为0.242、0.387、0.371。然后,为了验证构建的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实效性,本研究对该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测评指标体系基本能反映各学校不同年级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第二,通过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情况与其数学学习自我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这两者在整体上呈正相关;第三,通过对四所学校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以及各学校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到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显着优于高二年级学生且不同学校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存在显着性差异。以上三个方面均与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相符合,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得到,理科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情况显着优于文科学生,但男女生之间不具有显着性差异。最后,通过反思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检验的整个过程,本研究从测评指标体系的运行与完善两个方面得到了该测评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1)注重测评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理念,融合我国对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2)树立正确的素养评价观念,营造测评指标体系实施中的正面导向氛围;(3)关注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的效度,开发科学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工具;(4)增强测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统筹考虑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性;(5)扩大测评指标体系的使用范围,提升数学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运用能力。本研究是通过多种研究方法而获得的,其研究对象既有高校研究人员,又有高中一线数学教师与学生。故该研究成果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因此,本研究对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吕坤城[6](2021)在《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生态造成影响和破坏,作为国家重点推广的绿色公路项目,更是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保护和重建,这不仅仅是公路建设初期要考虑的绿色方法绿色技术,还要有长远考虑的绿色公路周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随着国内绿色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加,对于绿色公路生态工程建设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绿色公路的生态评定需要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来衡量,这也是证明整条绿色公路对周围生态影响高低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绿色公路两年的调查研究,对绿色公路、绿色生态的相关理论学习,在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上选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PSR模型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不仅可以考虑到公路建设方的绿色公路生态建设能力,还可以从人类社会行为角度和生态环境的反馈角度分析整条绿色公路生态建设的程度,多角度分析生态影响更为全面和可靠。研究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绿色公路生态进行评价。首先,从绿色公路生态角度进行分析,向相关专家咨询研究,确定评价体系的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指标。并将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根据已获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黑龙江省绿色公路项目国道丹阿公路吉黑省界(珲春)至东宁段改扩建公路进行生态评价,其评价得分为“84.83”。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结果表明通过大数据下BIM与GIS的协助,评价机构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绿色公路施工期状态,使绿色公路生态评价体系和评价分数更为可靠,通过主客观权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也有效地规避了单一方法带来的误差。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构建绿色公路全生命周期评价具有补充和完善的重要意义。

青奎[7](2021)在《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文中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为城市的持久繁荣奠定基础?我国《安全生产法》第贰拾捌条、《劳动法》第陆章第伍拾叁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第拾陆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在当前建设实践中,对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进行事前评价研究和事后风险溯源不仅有利于更好的通过优化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设计工作来落实相关法律的要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干扰。为解决地区商品生产力和地区商品消费力之间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促进地方与外界在物资和人员方面的输入与输出,进而加快地方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辐射范围,我国近年来一直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一直作为我国优势领域先行建设。随着“ICT新基建”的提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较快增长,越来越多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入施工或施工准备阶段。“ICT新基建”建设的全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这一重要基础,高铁和轨道交通需要在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合下共同发挥作用。虽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里程数近年来持续上升,但是施工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却仍是不尽人意,在项目前期充分识别并评价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有利于安全风险控制预算的确定及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各类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情况,结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对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和选择,确定了采用模糊综合法评价其风险,并分析了模糊综合法的适用性。然后在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利用人理、事理和物理的系统方法,从人事维和物理维两个维度进行了风险识别,初步建立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经过对照筛查与隶属度调查,最终得到具有两个指标维度、四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将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模糊综合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与风险危害程度函数划分风险等级,创建模糊综合评定标准,设立权重向量,设立评价矩阵,合成评判矩阵以及权重,确定各个风险指标的风险得分和风险等级,实现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以此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运用建立好的模型对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结果发现,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环境致因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施工技术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极高级别、现场管理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人员素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通过对四类风险概括评定后,认定某大桥岛隧工程的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风险危害程度处在较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是由施工技术风险导致的。再对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综合风险评估权重和风险危害程度来看,材料及设备风险和勘察设计成果失误风险是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中的施工技术风险处于极高级别的主要原因。最后在案例风险评价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对于风险源的对策建议。本文站在施工单位视角运用模糊综合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进行了风险评价,为施工单位在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以及实践活动的建议。

王铁旦[8](2021)在《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TODIM的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技术,它考虑产品或服务可能的失效,并确定其频率和影响后果,既可用于失效的事前预防,也可用于事后改进。但这一工具在实际应用中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及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FMEA方法的应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尤其是随着可靠性理论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产品和过程的可信性。如何从可信性视角开展FMEA的改进,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模糊集理论的发展为构建更加贴近现实的FMEA改进方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在针对FMEA各环节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前景理论和可信性理论,提出考虑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犹豫模糊TODIM(Tomada de decisaointerativa e multicritévio,交互式多属性决策)的可信性FMEA评价改进方法,以适用于不同的复杂不确定决策情境。为确保产品或过程可靠性提供更加强大的工具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功效和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适用于FMEA应用情景的新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方法。在系统研究犹豫模糊特性及距离测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确定犹豫模糊集作为评价的决策信息载体以刻画群体决策者多元化的决策意见。同时,引入集论构造了Jaccard和Dice犹豫模糊集距离测度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2)基于可信性视角开发改进了新的FMEA评价因子结构。将风险管理中的安全栅理论和可信性理论融合到FMEA评价因子中,并在原有三因子模型基础上对文献中高频FMEA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关联性展开探讨,应用德尔菲法重新设计出包含失效影响、失效频率、可探测性、失效可维修性、失效可防护性等5项主维度的FMEA相关评价因子结构。此外,还应用5等10级评价方法确定重新设计的FMEA相关评价因子取值等级。(3)提出失效因子犹豫模糊可变顺序权重算法。为满足各因子取值的均衡性以提升评价的精确度,结合变权经验公式将顺序权重算法修正为可变权重算法,并应用算术平均法将其拓展于犹豫模糊情景,提出新的失效因子犹豫模糊赋权方法及相应权重求解方法。(4)结合TODIM模型、行为学理论及前述各章节研究,构建犹豫模糊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准则间的可兼容性和可公度性,探索频率最高的线型比例标准化方法在犹豫模糊环境下的表达形式,将其应用于改进的TODIM中。最后依据失效模式总体优势度的大小进行失效模式排序。(5)将改进后的FMEA评价模型应用到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种泵可靠性的实际改进中,识别出产品的失效模式并确定失效模式对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方法敏感性、区分度及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际算例显示:论文提出的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TODIM的多功能影响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一定程度克服了传统FMEA模型仅能用于一次性产品评估、未能考虑专家评价标准不统一和未考虑失效模式的防护性从而导致失效模式区分度差的问题。同时,与同类FMEA改进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计算的失效模式所得结果区分度更高,最优和最劣方案的结果差距明显,且更为合理的FMEA评价因子结构及将决策者的行为考虑其中,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现实情况,方法也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侯晓芳[9](2020)在《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文中提出通过研究以往海事事故的调查,发现约有80%的海上事故是与人为的要素有关系,海船船员的适任能力是最重要的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的要素,虽然海船船员的适任标准在在国际法规中有明文规定,但是与航运公司实际上选用船员的标准相距甚远。海上交通环境复杂多变,船舶运动态势无法精确预测,所以船员具有较高的船上适任能力就成为海上运输安全的保证。本文通过对人为要素进行分析归类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问的方式,构建适合公司选聘船员时对其适任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模型,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该综合评估模型使用的每一个评价指标,以及每个评价指标在该模型中所占权重,同时也运用一种基于直觉模糊熵的计算权重法对专家主观权重进行补充,考虑评语信息熵的大小,即考虑客观要素;然后根据评估过程的确定与不确定性以及评价指标值与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大小,从“同异反”角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最后,对比分析模糊评判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以检验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可以作为选择、任命、考核船员以及完善船员的激励、奖励机制等的重要的参考理论依据,也能作为针对性培训海船船员的理论参考,还可以为海事主管机关加强船员管理提供参考,同样也可以为修改海船船员的培训标准、发证和值班的规则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作为航运企业和船公司辨别船员在船上实际工作中适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性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斯琴[10](2020)在《模糊有效性度量与交叉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决策问题中存在一些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等特点的数据信息,因此,对于模糊对象的评价分析引起了广大学者关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综合评判结果,但是无法给出被评价对象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评估一组具有多个投入产出的同质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效率的重要分析方法,可以判断出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得出决策单元无效的原因和改进程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DEA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等领域.因此,若能结合这两种方法对模糊对象进行评价,实现方法间相互补充,将对完善和提升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此外,由于传统的DEA方法不能对多个有效单元进行区分,无法给出所有单元的全排序.因此,对于效率排序问题的研究也十分有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为加强单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评价能力,结合模糊评判的基本信息,构造了模糊评价结果可能集,给出了模糊事件有效性的含义,并提出模糊有效性评价模型.该方法不仅可以找出被评价对象评判结果劣势的原因,而且还能为其进一步的改进提供许多信息.(2)针对因素评价结果为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问题,结合三角模糊数评价构建了模糊评价结果可能集,给出了模糊有效性的度量方法.通过模型的计算得出被评价对象不足的原因,给出被评价对象各因素的调整范围.(3)针对混合型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问题,介绍了对于量化因素和非量化因素的评价方法,根据综合评判信息给出模糊评价可能集,及模糊有效性的度量方法.应用该方法进一步找出被评价对象不足的原因,并分析得出被评价对象各因素的改进值.(4)为进一步加强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分析能力,指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与DEA方法的不同之处,结合两种方法的特点给出多层次模糊评价结果可能集,及相应的模糊有效性的含义和度量方法.该模型不仅可以给出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性程度,同时也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路径.(5)为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从多属性角度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相对熵的DEA交叉效率排序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两种方法的特点来确定相对接近度,即从信息距离和数据序列曲线的相似性分析了决策单元与理想方案间的相似性,从而使分析问题更加全面.(6)从竞争视野与利益相关角度,提出了DEA交叉效率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决策单元之间竞争强度和相关利益的差异性,同时可以使决策单元通过不同的利益相关系数及竞争强度,对合作者和竞争者给出相应程度的支持与打压,从而更好地增强决策单元的群体优势.

二、Fuzzy评判法在数学建模成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uzzy评判法在数学建模成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FCE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海岸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相关研究
        1.2.2 模糊综合评价在海洋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1 海岸生态化建设的目标
    2.2 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2.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2.4 指标层指标等级划分
    2.3 本章小结
3 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
    3.1 CRITIC法赋权
        3.1.1 CRITIC法概述
        3.1.2 CRITIC法计算步骤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3.2.2 模糊综合评价建模步骤
        3.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特点
    3.3 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3.1 评价指标集与评语集
        3.3.2 权重向量集
        3.3.3 隶属度矩阵
        3.3.4 多层级模糊合成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实例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4.2 指标权重与隶属度矩阵
        4.2.1 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4.2.2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
    4.3 结果分析
        4.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3.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超长隧洞TBM智能掘进及围岩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EH工程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4 EH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BM施工隧洞岩体参数智能感知
    3.1 概述
    3.2 研究区概况
    3.3 数据采集及分析
    3.4 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3.5 基于GA-SVR模型的岩体参数智能感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岩条件下TBM掘进性能评估
    4.1 概述
    4.2 研究区概况
    4.3 数据采集及分析
    4.4 研究方法
    4.5 TBM掘进速度AR的预测
    4.6 PSO-BP模型和RF模型预测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云模型的干旱区TBM施工隧洞涌水风险预测
    5.1 概述
    5.2 隧洞涌水致灾因子分析
    5.3 云模型理论
    5.4 基于云模型建立隧洞涌水风险预测模型
    5.5 工程应用
    5.6 涌水治理技术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直觉模糊集在岩爆烈度分级预测中的应用
    6.1 概述
    6.2 直觉模糊集理论
    6.3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岩爆风险预测模型
    6.4 模型检验
    6.5 工程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隧洞坍塌风险二维评价
    7.1 概述
    7.2 物元可拓理论
    7.3 变权理论
    7.4 基于变权物元可拓的隧洞坍塌风险二维评价模型
    7.5 工程应用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 参量注释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面向STEAM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内容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项目驱动的评估指标构建
    2.1 引言
    2.2 评估指标构建理念与原则
        2.2.1 评估指标构建理念
        2.2.2 评估指标构建原则
    2.3 评估指标设计与完善
        2.3.1 评估指标的设计
        2.3.2 评估指标的完善
    2.4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量化评估模型构建与系统实现
    3.1 引言
    3.2 项目驱动下的评估模型框架
    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量化评估模型
    3.4 模型检验与应用
    3.5 评估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工作总结
    4.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3.测评指标体系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数学素养内涵及构成的研究
    (三)关于数学素养测评的研究
    (四)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的研究
    (五)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研究
    (六)相关文献小结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
        2.专家咨询法
        3.层次分析法
        4.测试法
        5.调查法
        6.模糊综合评判法
四、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原则
    (一)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系统学理论
        3.模糊数学理论
    (二)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完备性与一致性相结合
        2.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
        3.独立性与整体性相结合
五、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确定
    (二)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六、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一)模糊综合评判下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结果分析
    (二)学生测试结果与其自我学习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三)学生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七、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实施建议
    (一)运行测评指标体系方面的建议
    (二)完善测评指标体系方面的建议
八、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试卷(预测)
附录三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试卷(正式)
附录四 数学学习自我评价问卷
附录五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六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七 评分标准
附录八 测评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水平划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6)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公路发展现状
        1.2.2 绿色公路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1.2.3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2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理论及模型选取
    2.1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的PSR框架模型
    2.2 大数据下BIM和GIS技术
    2.3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过程
    2.4 评价权重方法选取
        2.4.1 权重方法分类
        2.4.2 组合赋权法的优点
        2.4.3 主客观权重方法
        2.4.4 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
        2.4.5 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
        2.4.6 综合权重计算方法
    2.5 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方法
        2.5.1 评价方法的比较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的具体步骤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体系构建
    3.1 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选取
        3.1.1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的提取途径
        3.1.3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的提取
    3.2 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3.2.1 绿色公路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指标有效度检验方法
        3.2.3 大数据技术下相应定量化指标计算
    3.3 量化绿色公路评价指标
    3.4 本章小结
4 实例分析
    4.1 工程背景
        4.1.1 吉东公路周边地区自然概况
        4.1.2 工程概况
    4.2 吉东公路改扩建工程绿色公路生态评价
        4.2.1 黑龙江省公路绿色发展目标
        4.2.2 主观赋值法权重计算
        4.2.3 客观赋值法权重计算
        4.2.4 组合权重计算
        4.2.5 吉东公路改扩建工程绿色公路生态综合评价
    4.3 结果分析
    4.4 展望分析及意见
        4.4.1 实例项目绿色公路生态建设的优势
        4.4.2 实例项目绿色公路生态建设的未来发展意见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交通基础设施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3.2 模糊综合法在工程评价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界定
        2.1.2 安全风险评价阶段的选取
        2.1.3 研究视角的确定
    2.2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2.2.1 风险评价相关方法简述
        2.2.2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及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3.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3.1.1 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3.1.2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3.1.3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3.1.4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状况
    3.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3.2.1 人员因素
        3.2.2 技术因素
        3.2.3 环境因素
        3.2.4 管理因素
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4.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及思路
        4.1.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4.1.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思路
    4.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初始指标的构建
        4.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一级指标的设置
        4.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设置
        4.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二级指标的优化
        4.2.4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确定
        4.2.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二级风险指标的量化标准
5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5.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5.2.1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
        5.2.2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分析
        5.2.3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
6 某大桥岛隧工程案例分析
    6.1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概况
    6.2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性风险指标情况描述
        6.2.1 环境致因安全风险
        6.2.2 施工技术安全风险
        6.2.3 现场管理安全风险
        6.2.4 人员素质安全风险
    6.3 案例岛隧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过程及结果
        6.3.1 基于AHP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层
        6.3.2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某大桥岛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6.3.3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
        6.3.4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6.3.5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原因分析
        6.3.6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安全风险的防控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中涉及的matlab程序源码
附录B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专家隶属度调查表
附录C 某大桥岛隧工程风险相对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录D 某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危害程度调查表
附录E 论文中指标体系二次筛选评价结果信、效度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TODIM的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之处
    1.4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结构和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2.1.2 可靠性相关理论
    2.2 FMEA方法过程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2.2.1 传统 FMEA 方法标度
        2.2.2 传统FMEA方法的结构化流程
        2.2.3 FMEA方法改进研究现状
        2.2.4 FMEA改进相关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集论的犹豫模糊距离测度
    3.1 模糊集理论
    3.2 模糊子集的概念及运算
        3.2.1 模糊子集的概念及表达
        3.2.2 模糊子集的运算
        3.2.3 常用的模糊相似度算法
    3.3 犹豫模糊集理论
    3.4 现有HFE距离
    3.5 Hausdorff及其改进的距离
    3.6 基于集论的距离测度
    3.7 改进的Jaccard和 Dice距离
    3.8 HFE的 Jaccard与 Dice距离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信性FMEA评价因子结构设计
    4.1 传统FMEA评价因子测量方法
        4.1.1 失效影响
        4.1.2 失效频率或概率
        4.1.3 失效的可探测度
        4.1.4 传统FMEA评价因子方法及其缺陷
        4.1.5 现有研究对评价因子结构及测量方法的改进
    4.2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可信性理论的风险因子结构研究
        4.2.1 风险管理和可信性理论中的风险分析要素
        4.2.2 改进的风险评价因子结构
        4.2.3 风险因子评价等级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犹豫模糊变权TODIM的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
    5.1 失效模式整合权重算法
        5.1.1 传统失效模式因子顺序权重算法
        5.1.2 犹豫模糊环境下的改进可变顺序权重算法
    5.2 基于多功能影响的失效模式路径模型
        5.2.1 传统的失效模式路径模型
        5.2.2 基于多功能影响的改进失效影响路径模型
    5.3 改进犹豫模糊TODIM方法
        5.3.1 TODIM决策方法基本原理
        5.3.2 改进犹豫模糊TODIM方法
    5.4 基于犹豫模糊TODIM的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TODIM的多功能影响FMEA方法在XX公司特种泵可信性改进中的应用
    6.1 案例背景介绍
        6.1.1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6.1.2 JHB系列高温浓硫酸液下泵概述
    6.2 基于犹豫模糊TODIM的改进FMEA评价分析步骤
    6.3 敏感性分析
    6.4 对比分析
    6.5 实践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A.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A.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附录B
    附录B.1 可靠性评价指标及相关定义
    附录B.2 FMEA评价因子征求意见表

(9)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方法
    2.1 模糊理论
    2.2 集对分析理论
        2.2.1 集对分析理论概述
        2.2.2 联系度和联系数
        2.2.3 集对分析综合评价原理
        2.2.4 集对分析理论特点
    2.3 小结
3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3.1 船员适任能力要求概述
    3.2 人为因素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评价要素的选取原则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5 小结
4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1.2 直觉模糊熵确定权重
    4.2 基于集对分析的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4.2.3 联系度的取值
        4.2.4 评估模型的建立
    4.3 基于模糊评判的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
    4.4 小结
5 实例验证
    5.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1.1 层次分析法权重值
        5.1.2 直觉模糊熵权重值
    5.2 综合评估值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一)
附录B 海船船员适任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二)
附录C 海船船员适任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三)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模糊有效性度量与交叉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简介
        1.1.1 基本的DEA模型
        1.1.2 DEA交叉效率分析
    1.2 模糊评价及交叉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1.2.1 模糊评价分析方法
        1.2.2 DEA交叉效率分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级模糊综合评判改进策略及优化方法
    2.1 模糊事件可能集的构造与有效性分析
        2.1.1 单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2.1.2 模糊事件评价结果可能集的构造
        2.1.3 模糊事件的有效性分析
    2.2 模糊事件的有效性度量模型
        2.2.1 模糊事件的有效性度量
        2.2.2 模糊事件的有效性度量模型
    2.3 模糊事件的投影分析及改进方法
        2.3.1 模糊事件的投影分析
        2.3.2 模糊事件无效原因的分析方法
        2.3.3 模糊事件改进策略的发现方法
    2.4 算例分析
        2.4.1 学生综合素质的模糊评判
        2.4.2 学生综合素质的无效原因分析
        2.4.3 学生综合素质改进策略的发现方法
        2.4.4 学生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模糊有效性度量方法
    3.1 评价事件的模糊评价可能集的构造
        3.1.1 三角模糊数
        3.1.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
        3.1.3 模糊评价可能集的构造
    3.2 事件的综合评价与投影分析
        3.2.1 事件的综合评价与有效性分析
        3.2.2 模糊有效性度量及投影分析
        3.2.3 被评价事件的无效原因分析
        3.2.4 被评价事件的改进策略
    3.3 算例分析
        3.3.1 科研实验平台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
        3.3.2 科研实验平台的无效原因分析
        3.3.3 科研实验平台改进策略的发现方法
        3.3.4 科研实验平台综合评判结果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EA交叉效率评价的模糊有效性度量方法
    4.1 模糊事件评价可能集的构造
        4.1.1 问题描述
        4.1.2 量化因素的效率评价
        4.1.3 因素效率值的模糊化处理
        4.1.4 模糊事件评价可能集的构造
    4.2 模糊事件的综合评价与投影分析
        4.2.1 模糊事件的有效性与综合评价
        4.2.2 模糊有效性度量及投影分析
        4.2.3 无效原因分析与改进策略
    4.3 算例分析
        4.3.1 实验室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
        4.3.2 实验室的无效原因分析
        4.3.3 实验室改进策略的发现方法
        4.3.4 实验室综合评判结果的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结论改进分析及优化方法
    5.1 模糊事件多层次评价结果可能集的构造
        5.1.1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信息
        5.1.2 模糊事件基础评价参考系的构造
        5.1.3 多级模糊事件的因素层次结构划分
        5.1.4 模糊事件多层次评价参考集的构造
        5.1.5 模糊事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定义
    5.2 模糊事件的无效原因与调整策略分析
        5.2.1 模糊事件评价结果的无效原因分析
        5.2.2 模糊事件的改进策略分析
    5.3 算例分析
        5.3.1 来华游客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5.3.2 来华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5.3.3 如何有效提高来华游客满意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相对熵的DEA交叉效率分析
    6.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交叉效率分析
        6.1.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交叉效率矩阵
        6.1.2 基于信息熵的属性权重
    6.2 基于相对熵评价方法的交叉效率分析
    6.3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相对熵的交叉效率分析
    6.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竞争视野和利益相关者角度的DEA交叉效率分析
    7.1 基于二次目标规划的DEA交叉效率模型
    7.2 基于竞争视野角度的DEA交叉效率分析
        7.2.1 决策单元竞争区间及竞争视野
        7.2.2 基于竞争视野的交叉效率分析
    7.3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DEA交叉效率分析
        7.3.1 决策单元间利益相关系数分析
        7.3.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交叉效率分析
    7.4 综合交叉效率分析
    7.5 算例分析
        7.5.1 基于竞争视野角度的交叉效率
        7.5.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交叉效率
        7.5.3 综合交叉效率
        7.5.4 交叉效率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完成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Fuzzy评判法在数学建模成绩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FCE的海岸生态化建设效果评价方法[D]. 徐长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超长隧洞TBM智能掘进及围岩安全评价研究[D]. 王欣.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4]面向STEAM教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 赵启美. 安庆师范大学, 2021(12)
  • [5]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研究[D]. 颜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PSR模型的绿色公路生态评价研究[D]. 吕坤城.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基于模糊综合法的交通基础设施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以某大桥岛隧工程为例[D]. 青奎. 西华大学, 2021(02)
  • [8]犹豫模糊环境下基于TODIM的可信性FMEA改进方法研究[D]. 王铁旦.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9]海船船员适任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D]. 侯晓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10]模糊有效性度量与交叉效率分析[D]. 斯琴. 内蒙古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模糊判断法在数学建模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