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5”发射看空间多极化趋势

从“神5”发射看空间多极化趋势

一、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马鹏飞[1](2017)在《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评析》文中研究说明奥巴马政府的太空战略继承了历任政府的传统,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方面表现出了与往届政府不同的热情。本文梳理了美国进入太空以来各届政府对太空国际合作的态度,分析了奥巴马政府所处太空战略背景,详细介绍了奥巴马政府太空政策和太空战略中国际合作的部分,并对其做出解读,之后对其执政期间在商业、民用和安全方面的太空合作状况进行了考察,最后对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做出评价,并对特朗普政府的太空合作政策做出预判。奥巴马政府在太空领域做出了明显改变,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追求太空领导地位的动机和对太空安全的重视注定其合作不会全方位展开。仅在盟国之间开展太空合作的行为也表明其国际合作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美国的最终目的仍是谋求掌控太空。

王文超[2](2014)在《奥巴马政府的航天科技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太空活动向实际应用阶段的延伸,太空已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人类生存的第四空间,而航天科技也成为提升国家实力与国际威望的战略要素,攸关国家利益与安全。因此,关于促进航天科技发展及国家目标实现的航天科技政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以科技政策作为切入视角,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运用比较与矛盾分析方法,试图将科技政策的研究成果具体应用于航天领域,从而建构对航天科技政策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研究框架。本文在梳理美国航天科技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基础之上,探讨了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制定与实施所面临的新的国内、国际、外空和科技形势,聚焦其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重点领域等宏观制定方针,并剖析其在民用航天、商业航天、军事航天和国际航天合作等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及其实施情况与国际反响,从而对奥巴马政府的航天科技政策形成系统且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后危机时代奥巴马政府新型航天科技政策的分析,为新形势下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与航天领域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与深刻启迪,从而紧跟国际航天科技的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和实施有效措施,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切实有效地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

卢潇[3](2011)在《应对美国外空军备发展的国际外空军备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国际努力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际政治形势和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原有机制暴露出了多方面的缺陷和漏洞,亟需得到进一步完善。美国是军事航天技术发展的“全能冠军”,在外空领域,美国不遗余力地抢占军事战略的制高点,并试图获取“绝对霸权”。因此,要有效地推进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发展,必须直面美国这个最大的障碍,分析美国外空军备的发展给国际外空军备控制带来的挑战,并找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研究外层空间军备控制问题,出发点在于外层空间权力建构,落脚点在于探索推进外空军控发展的途径。现实建构主义是21世纪国际关系领域兴起的理论范式,从现实建构主义的“权力建构”理论出发,动态地考量外空军控问题,涉及“强制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生产性权力”四种权力类型。以这四种权力结构为基点,分析美国给国际外空军控造成的困境,可以整理出以下几个逻辑结构:①由于美国对外空绝对霸权的追求以及美国外空技术与强制性权力的循环递增,使得外层空间战略稳定性遭到破坏(强制性权力失衡);②由于外空均势难以构建,外空合作面临“囚徒困境”,使得外空军备竞赛的威胁增大(结构性权力缺失);③由于外空法对外空军事利用限制的不足以及美国外空军备的扩张,使得外层空间碎片增多,外空环境危机加剧(制度性权力不足);④由于外空军控规则的语义模糊,以及美国外空领先技术的军民两用性和外空军事装备的复杂性,使得外层空间军备区分的难度增大(生产性权力“失语”)。对应上述分析,也可以从这四种权力建构的角度找出推进国际外空军控发展的途径,分别是:①利用强制性权力,联合抑制获取外空霸权的企图;②利用结构性权力,优化外空权力格局;③利用制度性权力,加快完善外空军控国际机制;④利用生产性权力,塑造外空安全认同。总的来说,由于外层空间具有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属性,因此,外空军控绝不只是某个国际组织或某几个航天大国的责任,它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从根源上来说,只有通过多方努力抑制外空霸权,建构出一种新的外层空间权力互动关系,才能够实现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机制的突破性发展。

张茗[4](2011)在《评奥巴马太空“新政”》文中指出本文从2010年4月奥巴马在"21世纪太空探索"会议上的讲话、同年6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及2011年1月出台的《国家安全太空战略》三份文件出发,结合美国太空政策实践,对奥巴马太空"新政"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认为,与小布什单边主义进攻性太空政策不同,奥巴马政府追求一种更加现实、更加"平衡"的太空政策。不过,奥巴马太空"新政"虽然在方式、语气上不那么好战,但确保美国太空优势和领导地位的内核并无改变。

井小磊[5](2009)在《互信建设:推进外空安全合作的关键》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只有在互利合作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外空安全作为牵涉全人类福祉的新型领域,现阶段各国只有加强互信,逐步推进外空安全合作,才能保证外空真正为人类和平利用。本文对外空安全合作从互信建设的角度做了前瞻性、开创性的研究。文章从中国对互信的实践出发,对互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确定了研究互信所要应用的理论框架以及互信与安全合作的关系;从历史考察和现实考量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外空安全合作领域建立互信的客观必要性;从实力失衡、制度乏力、观念差异以及军事技术发展规律四个方面对国家在外空安全领域缺乏互信的原因做了详细分析;有针对性地构想了在外空安全合作领域建立互信的基本思路;最后,文章认为中国参与外空安全合作应该积极争取主动权,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积极参与与防止孤立、增强实力与突破限制三个方面的矛盾。

顾钢[6](2004)在《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文中提出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打破了美、俄两国垄断载人航天的历史。太空多极化已成为 世界航天发展趋势。科学探索、和平利用太空、国际化合作将是航天发展的主流,但太空军事化 危险依然存在。在太空多极化中,我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金壮龙[7](2003)在《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的有关理论问题,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航天产业的基本内涵,发展历程,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探讨了目前国际上有关竞争力理论问题来源和基本内涵,着重研究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系统阐述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其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体系理论。提出了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围绕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要素条件,系统地进行了国内外分析比较,探讨了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优势和劣势。最后分别从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提出了提高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全文共四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四部分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航天产业的特性。阐述了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它包括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航天产业就是由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共同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航天产业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航天产业技术特性主要有:技术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性强、协作面广;研制周期长。航天技术经济特性主要有:用途的多重性,即具有军用、民用和商用特性;高投资、高风险性;高效益。第二章,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问题研究。分别阐述了国外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概况和中国有关竞争力问题研究概况。探讨了产业的概念、国际竞争力含义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涵。研究了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任何产业都存在着五种竞争力,这五种竞争力综合起来决定了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决定着一个产业中的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竞争优势可分为成本优势和标歧立异优势,判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是价值链分析方法。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和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优势的能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一个国家决定和影响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各种因素。波特教授的国家钻石体系理论表明: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经济环境中六个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以及政府。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前面四项。根据产业竞争力理论,结合中国航天产业特点,确定了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要素。决定和影响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和竞争状态。中国航天产<WP=5>业竞争力要素以及基本构架建立,为进一步开展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分析。首先进行了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实力、人才资源、技术水平和地域环境)的国际间分析研究。其次,分别对国内需求条件(包括行业需求、政府规划以及国防需求)和国外需求条件(包括卫星应用、商业发射和军事需求)进行分析比较。再次,对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包括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对中国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和竞争状态(包括航天产业组织、航天产业行业管理、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卫星应用与营运服务、空间科学、对外发射服务公司、发射基地和测控网、载人航天工程)进行分析,又对国外企业管理组织、管理模式和竞争状态(包括国外航天管理机构、世界主要国家航天工业能力、卫星制造业、发射场、国际发射服务、国际空间合作竞争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第四章,提高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制定了中国航天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发展宗旨、发展原则、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首先,从产业层面分别阐述了①航天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卫星应用产业、神舟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及应用的产业化等发展战略);②航天产业集团化发展战略(包括组建航天产业集团,实施航天产业集团战略管理,加大航天型号研制管理创新工作);③航天军转民发展战略;④航天人才稳定与开发战略;⑤航天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其次,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国家层面航天产业发展策略。共分七个方面:一是完善中国航天管理体制;二是加强航天行业管理;三是加快航天产业政策的制定;四是促进航天立法工作;五是加大航天投融资力度;六是发展航天相关产业;七是扩大航天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八是建设海南发射场。本文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创新,第一,论文通过对竞争力来源的理论探索,揭示了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以及国家竞争力之间分别对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内在规律。第二,论文揭示了产业竞争力理论来源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分析框架。第三,论文独创性地将国家钻石体系理论应用到航天产业,初步建立了航天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分析框架。既丰富和完善了产业竞争力理论,又为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国内尚属首次。第四,论文运用航天产业竞争力理论及分析框架,对中国航天产业?

二、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选题的依据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价值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本课题的基本方法
    1.5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出台背景
    2.1 美国历届政府对太空国际合作的态度
        2.1.1 美国太空战略初期阶段
        2.1.2 美国太空战略全面发展阶段
        2.1.3 美国太空战略调整转型阶段
    2.2 奥巴马政府太空合作政策出台背景
        2.2.1 “3C”时代的冲击
        2.2.2 小布什时期单边太空计划难以为继
        2.2.3 美国相对太空优势缩减提升潜在合作价值
第三章 奥巴马时期太空国际合作思想解读
    3.1 奥巴马的太空巧实力思想
        3.1.1 奥巴马的太空巧实力
        3.1.2 基于巧实力主导太空的理念
    3.2 奥巴马政府关于太空国际规范的态度
        3.2.1 太空非军事化
        3.2.2 太空国际行为准则
        3.2.3 太空安全治理
    3.3 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思想
        3.3.1 太空国际合作原则
        3.3.2 太空国际合作目标
        3.3.3 太空国际合作指导方针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重点及措施
    4.1 太空商业领域
        4.1.1 政策指导
        4.1.2 商业航天发射
        4.1.3 航天产品贸易
    4.2 太空民用领域
        4.2.1 政策指导
        4.2.2 运行和维护国际空间站
        4.2.3 深空探测
    4.3 太空安全领域
        4.3.1 政策指导
        4.3.2 建立天基太空态势感知系统
        4.3.3 探讨太空对抗作战形式
        4.3.4 推动导弹防御系统全球部署
第五章 奥巴马太空国际合作政策评价
    5.1 奥巴马太空国际合作政策的解析
        5.1.1 谋求太空强权本质不变
        5.1.2 有限性合作凸显战略对抗意图
    5.2 美国太空国际合作政策前景分析
        5.2.1 特朗普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
        5.2.2 中美太空合作走向
        5.2.3 对策建议思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奥巴马政府的航天科技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科技政策的研究
        1.2.2 关于美国科技政策的研究
        1.2.3 关于美国太空政策(1957-2008)的研究
        1.2.4 关于奥巴马政府太空政策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1.4 科技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
        1.4.1 科技政策的概念及要素
        1.4.2 科技政策的制定过程
        1.4.3 科技政策的体系结构
        1.4.4 科技政策的功能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的形成背景
    2.1 历史演进
        2.1.1 冷战初期(1950s-1960s):政府介入科技,争霸目标导向
        2.1.2 冷战中后期(1970s-1980s):鼓励民间研发,军备竞赛升级
        2.1.3 克林顿政府时期(1993-2001):注重民用技术,支持国际合作
        2.1.4 小布什政府时期(2001-2008):军事技术先行,单边色彩浓厚
    2.2 现实输入
        2.2.1 国内背景:美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2.2.2 国际环境:太空力量格局呈分散化、多极化趋势
        2.2.3 外空态势:太空环境拥挤、对抗、竞争态势凸显
        2.2.4 科技浪潮:航天科技与当代社会之间互动式发展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的制定方针
    3.1 指导思想
        3.1.1 维护国家利益是其根本立足点
        3.1.2“高边疆”战略是其理论支撑
        3.1.3“巧实力”战略是其实践指南
    3.2 战略目标
        3.2.1 由太空控制转向新型太空领导
        3.2.2 确保航天领域的全面战略优势
    3.3 重点领域
        3.3.1 重视基础科学与开创性技术研发
        3.3.2 追求高效费比的平衡、务实发展
        3.3.3 增强航天工业基础及国际竞争力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的实施举措及效果
    4.1 重视国内航天科技发展的资源整合
        4.1.1 民用航天:载人航天战略发展重点的灵活选择
        4.1.2 商业航天:大力鼓励与加强商业航天能力发展
        4.1.3 军事航天:提升太空系统快速响应与恢复能力
    4.2 强调国际航天合作而淡化单边主义
        4.2.1 拓展国际合作的领域与渠道
        4.2.2 适当放宽航天出口管制政策
        4.2.3 树立较积极的太空军控姿态
    4.3 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4.3.1 政策绩效的评估
        4.3.2 国际社会的反响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对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的总体评价
    5.3 奥巴马政府航天科技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5.3.1 借鉴其航天科技政策发展的经验教训
        5.3.2 高度重视其对我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
        5.3.3 积极参与国际太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组织结构图
附录B 主要航天技术的军民可用性
附录C 论文缩略语一览表
附录D 论文主题大事记一览表

(3)应对美国外空军备发展的国际外空军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际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6.2 主要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外层空间权力建构
    2.1 制天权的争夺
        2.1.1 新的战略制高点
        2.1.2 主要空间力量的安全意图分析
        2.1.3 美国新“三位一体”核战略与外空威慑
    2.2 多样性权力建构
        2.2.1 外层空间无疆域性与技术性级差空租
        2.2.2 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权力建构的实质
第三章 美国外层空间军备发展的新动向
    3.1 美国航天战略中关于外空军备发展的论述
        3.1.1 美国《国家空间政策》中军事航天论述的演变
        3.1.2 美军航天政策中外空军事利用论述的演变
    3.2 美国外空对抗和力量运用武器发展的新动向
        3.2.1 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发展的新动向
        3.2.2 美国反卫星能力发展的新动向
        3.2.3 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最新发展
        3.2.4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太空力量运用能力
    3.3 美国外空力量增援系统发展的最新进展
        3.3.1 导航定位卫星系统最新发展
        3.3.2 军用通信卫星系统最新发展
        3.3.3 作战及时响应卫星系统最新发展
        3.3.4 侦察与预警卫星系统发展
第四章 美国外空军备扩张给国际外空军控带来的挑战
    4.1 强制性权力失衡与外空战略稳定性降低
        4.1.1 美国对外空绝对霸权的追求
        4.1.2 技术与强制性权力的循环递增
        4.1.3 外空战略稳定性降低的现实反应
    4.2 结构性权力缺失与外空军备竞赛威胁加大
        4.2.1 难以构建的外空均势
        4.2.2 外空国际合作面临的“囚徒困境”
        4.2.3 外空军备竞赛与空间攻防准备
    4.3 制度性权力不足与外空环境危机加剧
        4.3.1 外空法对外空军事利用限制不足
        4.3.2 外空碎片增多的危险
        4.3.3 美军备扩张刺激下外空战爆发的后果
    4.4 生产性权力“失语”与外空军备区分难度增大
        4.4.1 外空军控规则固有的语义缺陷
        4.4.2 美国空间领先技术突出的军民两用性
        4.4.3 美国外层空间军事装备的复杂性
第五章 渐进式推进外空军控发展的有效途径
    5.1 利用强制性权力联合抑制外空霸权
        5.1.1 加强各国的外交努力
        5.1.2 通过威胁认知有效解决权力与安全的悖论
    5.2 利用结构性权力优化外空权力格局
        5.2.1 实施有效的技术制衡
        5.2.2 发挥大国在推进外空军控中的作用
        5.2.3 建立外层空间信任措施
    5.3 利用制度性权力加快完善外空军控国际机制
        5.3.1 坚定维护现有外空安全国际法框架
        5.3.2 构建抑制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的机制体系
    5.4 利用生产性权力塑造外空安全认同
        5.4.1 建立对外空共同利益的认知
        5.4.2 细化外空军备控制原则
        5.4.3 塑造外层空间新安全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评奥巴马太空“新政”(论文提纲范文)

一、奥巴马太空“新政”的内容
二、奥巴马推行太空“新政”的原因
三、对奥巴马太空“新政”的评估

(5)互信建设:推进外空安全合作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外空安全合作
        1.5.2 外空武器化
第二章 互信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2.1 互信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2.1.1 互信概念的提出
        2.1.2 互信概念的界定
    2.2 互信概念的基本内涵
        2.2.1 互信是一种利益关系
        2.2.2 互信是对彼此身份的认同
        2.2.3 互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制度安排
    2.3 互信与安全合作
        2.3.1 工具性互信与理性主义安全合作
        2.3.2 认同性互信与建构主义安全合作
    2.4 互信的产生基础及建设路径
        2.4.1 互信的产生基础
        2.4.2 互信的建设路径
第三章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建设互信的客观必要性
    3.1 建设互信是外空安全合作的经验总结
        3.1.1 外空安全合作的历史考察
        3.1.2 互信是美苏外空安全合作的重要基础
    3.2 互信建设是外空安全合作的现实需要
        3.2.1 外空安全关系的现实考量
        3.2.2 互信是防止外空安全困境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互信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4.1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中互信缺失的表现
        4.1.1 外空非武器化法律的制定进展缓慢
        4.1.2 国家间在外空利用方面相互指责
        4.1.3 外空大国对外空技术实行封锁
    4.2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中互信缺失的成因
        4.2.1 外空权力结构严重失衡
        4.2.2 外空安全观念差异明显
        4.2.3 外空安全制度约束无力
        4.2.4 外空军事利益需求推动
第五章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建设互信的构想
    5.1 充分认识外空安全的特殊性,树立外空合作的互信观念
        5.1.1 外空是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
        5.1.2 外空安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综合安全,是涉及人类生存的重大议题
        5.1.3 加强共同利益认知,逐步推进互信建设
    5.2 平等看待国家间的彼此身份,强化外空安全合作的互信认同
        5.2.1 地表国家主权平等的观念延伸至外空应为发展权平等
        5.2.2 互信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外空利用方面平等互利
    5.3 加强和平开发外空的国际协作,构建外空安全合作的互信机制
        5.3.1 注重发挥大国在外空安全合作中的作用
        5.3.2 加强国家间在外空安全领域的对话交流
        5.3.3 鼓励外空资产拥有国提高外空利用的军事透明度
        5.3.4 建立和完善外空资产管理机构
第六章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建设互信的前景与中国的作为
    6.1 外空安全合作领域的互信建设是个必然的、长期的过程
    6.2 中国推进外空安全合作互信建设需处理好的三个矛盾
        6.2.1 优化战略哲学,正确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49?
        6.2.2 有选择地参与,正确处理好积极参与与担心孤立之间的矛盾49?
        6.2.3 立足自身发展,正确处理好增强实力与突破限制之间的矛盾50?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7)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航天产业的特性
    第一节 航天产业的内涵
    第二节 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航天产业的技术特性
    第四节 航天产业的经济特性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国外有关竞争力问题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国有关竞争力问题研究概况
    第三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涵义
    第四节 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
    第五节 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
    第六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七节 竞争力理论与研究对象
    第八节 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要素
第三章 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航天产业竞争力生产要素分析
    第二节 航天产业竞争力需求条件分析
    第三节 航天产业竞争力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分析
    第四节 航天产业竞争力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和竞争状态分析
    第五节 中国航天产业竞争优势与劣势概括
第四章 提高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发展战略
    第一节 中国航天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第二节 航天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
    第三节 航天产业集团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 航天军转民发展战略
    第五节 航天人才稳定与开发战略
    第六节 航天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第七节 国家层面航天产业发展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奥巴马政府太空国际合作政策评析[D]. 马鹏飞.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2]奥巴马政府的航天科技政策研究[D]. 王文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 [3]应对美国外空军备发展的国际外空军备控制研究[D]. 卢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4]评奥巴马太空“新政”[J]. 张茗. 现代国际关系, 2011(04)
  • [5]互信建设:推进外空安全合作的关键[D]. 井小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S2)
  • [6]从“神5”发射看太空多极化趋势[J]. 顾钢.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4(01)
  • [7]中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D]. 金壮龙. 复旦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从“神5”发射看空间多极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