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森林旅游发展理念

镜泊湖森林旅游发展理念

一、镜泊湖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新[1](2017)在《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多维度评价 ——以白河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国有林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替代产业成为现实课题,国有林区要利用独特地域、资源、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增加新的经济长点,推进供给侧改革。白河林区已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但是旅游产业替代性不强,弥补长白山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劣势不明显。本文为了使生态旅游的评价更适用于现状,提出了生态旅游产业、产业能力、健康性等概念,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建议。建立了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健康评价的多维度体系,并以白河林区为例进行多维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可行的改进建议。生态旅游资源维度分析,对白河林业局辖区范围内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白河林业局拥有8个主类,22个亚类,共计61个资源单体,资源空间分布呈“点轴式”。制定了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模型,白河林区主要旅游资源呈金字塔状分布,其中五级资源有3个,四级资源有8个,三级资源有12个,二级资源有12个,一级资源有5个。建立生态旅游资源健康评级模型并对白河林区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白河林区生态旅游资源健康评价得分为86.1607分。结合该维度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维度分析,建立生态旅游环境经承载力评价模型,经过多次优化得到年径总流量、径流量时间分配率、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游览交通工具环保指数、游览方式影响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住宿接待能力、固体旅游垃圾处理率、生活废水处理率、游客投诉率、景观美感度12个主要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要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白河林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白河林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为0.6613,接近轻度超载状态,其中游览交通工具种类、生活废水处理率是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阻碍。结合评价结果从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三个角度提出了改进性建议。生态旅游市场维度分析,分析白河林区旅游市场现状并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白河林业局旅游业发展无论是自身的优势、劣势,还是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和挑战都存在两面性和可转化性。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白河林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以及产业布局,并总结了现有的市场营销模式,提出了适合白河林区的生态旅游市场影响方案。生态旅游产业能力维度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产业能力包括地域健康、森防安全、经营体制三个方向。建立了白河林区生态旅游地域健康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白河林区生态旅游地域健康评价得分为88.0073分,均处于健康水平。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国有林区生态旅游区火灾预警模型,经过动态分析得出白河林区森防安全较为稳定。总结了白河林区现有的三种经营体制,不管哪种体制都存在很大的隐患。结合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提出了白河林区生态旅游产业能力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国有林区尤其是白河林区生态旅游评价提供有益参考,从各维度对白河林区的生态旅游产业提出的改进性建议,对其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焦爱丽[2](2016)在《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合作与发展呈现全球性的趋势,各国与地区政府以经济和外交等利益为权衡基点,利用地缘优势,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实现经济发展的依存,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区域旅游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区域旅游合作是大势所趋,任何地区的旅游业都不可孤立封闭发展。虽然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和客源国,旅游业也成为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转变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区域间及区域内的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的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成为必然的趋势。旅游业一方面,区域间信息、资源、市场等区域特征决定了区域间的竞争性,区域旅游的发展必须树立竞争理念,强化竞争意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和开放性。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区域间加强和重视合作。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区域旅游合作绝非要取消竞争,而是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竞争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竞争的高级表现形式。合作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机会的共享、困难的共渡、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及旅游统一市场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东北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吸引了社会各行各业积极投身于旅游业的发展中。但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基础设施条件、制度环境落后,再加上旅游企业的小散弱差等,未能抓住国家有效政策倾斜的发展机遇实现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质变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东北地区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加速东北地区旅游企业专业化进程与整合步伐,推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和博弈的区域旅游合作是必然选择。本文以地理学、经济学、系统论和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以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为研究对象,从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入手,对其合作进行了SWOT分析,对东北地区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及四大核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找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定性与定量研究基础上,通过借鉴欧盟、长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典型案例,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与模式。依据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未来推进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应构建大旅游发展理念;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定位旅游城市,整合旅游资源的发展策略。本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内容,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及理论进行集中阐释,主要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系统论和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及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总结。第三章,以旅游业较发达及区域旅游合作较成熟的欧盟一体化、长三角旅游合作及珠三角旅游合作为典型案例,为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从合作的历程、基础条件、存在问题、合作必要性及合作的动力出发,系统阐述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构建了东北地区及四个核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衡量了东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主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发展状况,从定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阐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深层次的态势,为后续合作机制和模式的构建及发展策略的提出提供定量的依据。第五章,对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地位及角色进行了定位研究;深入分析了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借鉴认知共同体理念提出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构建,即制度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第六章,为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分析与选择。从合作主体、合作内容及空间结构三个视角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选择,既要借鉴经验,又要体现区域特色,并提出了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平台。第七章,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在明晰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东北地区大旅游发展理念,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定位整合旅游城市、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三大方面提出了推进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阐述了基本结论、创新之处、研究不足与以后研究的方向。

雷彬[3](2016)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公园计划萌芽于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的《地球记忆权利的国际宣言》,21世纪初UNESCO正式启动和推进“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实施,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120家世界地质公园。我国于2000年开始正式建立地质公园,现拥有241家国家地质公园,33家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是全球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建设和全人类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许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的增长,借用地质公园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和旅游产品,大肆招揽游客,陷入了“重开发、轻保护”、“重创收、轻科普”的怪圈,导致地质公园出现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地质遗迹保护不力、地学科普浮于形式等许多问题,背离地质公园建设初衷,阻碍了地质公园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行业竞争日益复杂激烈。旅游业竞争力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有增无减,旅游竞争力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与国家、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热度相比,关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竞争力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则更加稀少。地质公园的自身特色何在,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公园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外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公园与社区参与、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地质公园与科学环境教育、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等相互关系展开,突出地质公园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方面的意义;国内关于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地质公园影响和效益研究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竞争力、地质公园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发现,关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外关于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体系尚未构建,从价值链的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微乎其微。价值链理论由竞争力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它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通过解构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从中发现企业价值活动中的核心优势和薄弱环节。从价值链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在丰富地质公园理论和指导地质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将价值链理论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梳理融合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在分析地质公园价值链活动基础上,建立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探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其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系统回顾和梳理价值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理论,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划分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历程为探索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我国地质公园竞争力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幅员辽阔、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科研和开发价值大、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优良的旅游市场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等;主要的问题和障碍有: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竞争激烈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媒体关注度低、民众认知模糊、管理条例法规缺失等。2、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价值链差异,根据地质公园特点,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基本价值活动分别为公园规划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公园宣传推广交流,辅助价值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研发、公园创新活动和资金管理等,主要价值目标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在分析研究波特竞争力钻石模型、旅游地竞争力C-R模型、D-K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核心资源要素、公园管理能力要素、资源管理能力要素及公园保障能力要素,并对四大因素的特点、内涵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描述。4、在对地质公园价值链及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综合国家地质公园申报验收标准、世界地质公园自评估和中评估相关指标,构建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为目标层,以资源禀赋竞争力、资源管理能力、公园管理能力等3项核心能力为准则层,以区位条件、地质遗迹资源、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营销推广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等8项能力作为指标层,进一步筛选确定出与客源地主要距离、人均GDP、公路覆盖密度等33项评价方案层。5、根据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特征,构建了经典模糊C-均值聚类(FCM)评价模型和模糊分层积分评价模型,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北京房山、内蒙古克什克腾、黑龙江镜泊湖、福建宁德等12家地质公园作为比较实证评价样本,运用两种评价模型分别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偏弱,资源禀赋竞争力较强,资源管理和公园管理能力较差,其中地学科普能力和公园营销推广能力相对最弱,其他各项指标也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提升和改进。6、根据地质公园发展特征,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公园在探查期、起步期、发展期、巩固期、停滞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动态培育策略。并根据扬长补短和木桶原理,提出从地质资源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公园营销推广、公园研发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育,形成有机循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7、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游客旅游期望和体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公园核心竞争力状况。调查发现,游客对大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水体景观等自然景观资源评价较高,评价较高的还有公园的安全保障、配套服务、导游讲解等方面,在交通便利性、环境卫生、旅游费用、地质解说、互动体验、博物馆建设、公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评价较弱,需要重点加强改进。8、综合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比较评价结果、游客旅游期望和旅游体验的调查评价结果,结合地质遗迹特点及公园发展实际,总结出公园目前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质遗迹保育不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地学科普水平低、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公园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化建设较弱和创新不足等,并分别从地质遗迹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地质公园营销和管理创新四个层面提出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的价值链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研究首次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培育模式应用于具体案例分析,分别通过比较实证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检验,并从游客视角对实证对象进一步评价分析,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地质公园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实践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甘静[4](2016)在《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的深远影响,地缘政治通过地缘经济实现对区域的控制权,边境地区由传统的政治壁垒转换为跨区域合作的媒介区,边境功能由传统的以安全为主要功能转向以经济为主要功能的多重经济复合型区域,成为和平年代经济发展的替代性新兴经济区,边境旅游成为替代性新兴经济区的先导产业。国家从1997年实施了《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后,从“2001-2010”、“十一五”、“十二五”的《兴边富民行为规划》都提到发展边境旅游业,“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发展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合作。可见边境旅游的政策关注度高,边境旅游经济发展热,边境旅游由小众旅游发展正在发展为大众旅游。在传统的边境旅游研究中,多将时间与空间分离研究,一是以案例地时间节点的实证研究,二是以研究案例地边境旅游资源的开发合作较多。研究区域内边境旅游理论体系的较少,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利用定量化的方法探索边境旅游理论体系内外部结构关系的更少。本研究以最早发展边境旅游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地缘经济、地域经济理论视角探索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特点、组织结构,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的合作、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提出的背景与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国内外边境旅游研究的国内外进展与理论基础。阐述地缘经济学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在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应用。第二章通过分析边境旅游的供给、需求、效应等研究进展,从地缘经济与地域经济运动论视角探索性的提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界定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特点、结构关系、类型。第三章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进行诊断,结合基础理论与边境旅游经济外向性依赖的特点整合构建了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由东北边境旅游需求子系统、通道子系统、供给子系统组成。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对内对外的共同作用,通过以边境城市为节点、交通干线、信息通道,来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部联系,整理了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东北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状况、东北地区资源状态、交通信息条件)和内部组织(旅游需求子系统、通道子系统、供给子系统),分析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影响因素、东北边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呈现的特点、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阶段,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东北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典型区特征。第四章分析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内部联系。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所处的宏观环境、特点。利用经济强度、经济熵、总强度分析2000-2013年东北地区边境城市间的经济作用强度、旅游经济作用强度,得出东北边境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多以省内边境城市间作用强度为主,与省内中心城市间作用强度最强,而与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作用次强;边境城市间的省际边境城市作用每年增强,但作用强度相对与中心职能城市较弱;通过总强度SE、经济熵HE,但对比经济熵HE发展,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中内部组织结构要远比想像的复杂,边境城市地域系统中的目前尚未形成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区域中心城市职能选择得出丹东、通化、牡丹江有成为区域中心的可能。第五章分析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对外联系,通过经济联系、旅游联系、城市化水平、旅游溢出分析东北地区城市与边境旅游地域系统间的对外联系。通过区域中心城市职能选择得出8个主要影响力的边境城市与东北地区四个区域中心职能城市代表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内部与外部经济作用,通过ARCGIS空间网络分析得出系统对外的经济联系。利用修订的MUNDEEL-FLEMING模型和ARCGIS空间溢出方法,以城市旅游总收入、价格指数、名义利率、政府实际支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主导性、对外经济联系、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酒店指数为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旅游资源源赋存与旅游接待能力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明显,价格指数、名义利率对边境旅游城市的溢出不明显。城市化水平与边境旅游经济的发现关联并不明显,这说明东北地区以及东北边境地区的城市化率的提高并没有对旅游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城市间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变小,降低了城市间特色的突显,城市间旅游资源同质性增强,限制旅游经济的发展。但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而言,城市化率提升,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丰度、特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是边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发展受距离衰减的影响不显着。第六章通过对毗邻国家边境旅游政策分析、主要典型跨境经济区、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的分析,提出图们江跨境旅游合作模式。建议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中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调整方向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丰富区域经济地理新的研究方向与边境旅游在区域合作中的深度发展。

李洋[5](2014)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地质资源作为地球地质作用的产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地质资源是经过漫长地球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产生、分布、演化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地球地质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地质验证。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地质资源具有其独特的地学研究价值;从旅游地学的角度来看,地质资源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第一批加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其地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地学研究价值和旅游景观价值。因此,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旅游科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的成因、分类、演变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规划、保护、利用和开发的模式,以推动我国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在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资源产业经济学和地质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资源的评价方法、资源的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地质形成背景、特征、分类以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借鉴区域地质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从资源单体和资源开发条件两个角度切入构建嵩山地质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树,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量化评价。针对我国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资源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套适用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优化模式,并对其各个实施步骤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在原有的地质公园保护的基础上引入功能分区的理念,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实际项目开发为案例阐述了嵩山地质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资源保护的措施以及资源品牌产业化管理的提升策略,不仅有利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我国其他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甜甜[6](2013)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和发展现状、养生旅游发展概况、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大量关于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构建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体系。并以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和验证,提出了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相关开发意见指导,并因地制宜地指出具有较强适宜性的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本文研究的具体步骤是:选择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求解判断矩阵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设置评价指标标准表;最后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非结构型决策理论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各指标的隶属级别以及各分项目的指数值。这种评价方法不仅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自身条件、评价者给出的评价结果,还结合了对评价者的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比较,本文的评价方法对最后评价结果的统计过程进行了优化。可以使我们对评价对象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采用反复过滤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和研讨会等方式最终确立了60个指标,进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评价体系中所列的因素逐个、逐层进行研究,结合以往权威人士对这些因素评价的研究结果,并通过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结合专家咨询法,筛选确定了每个子系统对应的基本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从而进行定量化或定性分析。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专家咨询意见,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得出自然保护区绩效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由权重计算结果可知:对于自然保护区而言,影响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子是养生需求(65.8),其次是旅游条件(16.8),再次是旅游基础(9.5),最后是养生产品(7.9)。根据养生旅游指标综合评价得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根据分项目绩效指数得分值,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体验型自然保护区、产出型自然保护区、失衡型自然保护区。同时,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原有的60个指标要素划分为35个主要指标和25个次要指标。最后以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和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对此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验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综合指数为7.14,是比较典型的产出型自然保护区,要加强宣传促销,在环境承载力以内的范围保证产量的同时,加强环境的改善和各旅游设施的建设工作;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综合指数为7.90,其兼顾了体验型和产出型自然保护区的优势,要继续保持,防止过度开发,严格控制干扰程度,以免环境退化。

廖资生,曹毅哲[7](2013)在《大长白山旅游景区开发构想》文中研究表明长白山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近年来吉林省政府为发展长白山旅游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一个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景区已初见端倪,但其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与国内着名的5A级名山景区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集中在区位偏远、适游时间较短、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服务设施不健全、景区范围有限、高等级旅游产品较少、旅游项目较为单一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挖掘不够等方面.在分析差距成因的基础上,论证了扩大长白山旅游景区的必要性和把长白山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要加强与邻省和邻国的合作力度,努力发展长线旅游、多形式旅游、冰雪旅游、发掘景点的内在潜力和观赏深度等开发措施.

杨更[8](2013)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三国毗邻。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保存系统完整、分布集中,以喀纳斯湖、第四纪冰川地貌和河湾景观为特色,是距今约二百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经由构造、冰川、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新疆是我国地质遗迹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与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相比,新疆地质公园的建设还很不足。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新疆最早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新疆的龙头景区。但是,在喀纳斯旅游开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开发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缺少从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严重的制约了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论文选择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究,对于促进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质公园的建设,促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对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体系,重点研究了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演化,开展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对比分析与定性、定量评价;第三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园“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通过上述系统的综合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首次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喀纳斯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前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的物质基础和构造格架形成的阶段;第二阶段,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最终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共同构成了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动力。(2)运用最新的旅游地学理论和地质公园研究成果,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方案,将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7大类26类61亚类。并运用这一分类方案,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5大类12类21亚类310余处景观,并进一步组合为湖泊景观、冰川地貌和河流景观3类共4个地质遗迹景观组合带,首次建立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体系。(3)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地质遗迹景观的湖泊地貌形态、水位水体和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形成的地质条件,首次建立了公园“构造-冰川-湖泊”的地质遗迹景观演化体系,分析了地质遗迹景观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新构造运动自始至终控制着湖泊的发展和演化,湖泊的形成起源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古阿尔泰山准平原的解体,在中更新世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的共同作用)的塑造下,于晚更新世形成了喀纳斯湖。湖泊形成后继续发展演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形成了今天的形态,并且湖盆的断陷作用还在持续,湖泊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4)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按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冰缘地貌,系统的描述了公园内的冰川地貌特征,并首次对地质公园内的57处冰斗、63处冰川湖泊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地质公园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三期:中更新世的倒数第三冰期;晚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二冰期;以及晚更新世末的末次冰期(喀纳斯冰期),其中末次冰期又划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和晚阶段。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5)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对比认为,公园喀纳斯湖是我国第二深的淡水湖,第四纪冰川地貌代表了亚洲阿尔泰山地独特的地质风景,是世界中高纬度内的大陆性山岳冰川地貌的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首次从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三个方面,对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体系,评价确定出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群)93处,其中2处为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6处为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6)在对喀纳斯地质公园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喀纳斯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包括3项系统10大工程6项保障措施。三大系统是相互作用、有机组合的,其中,保护是前提、科普是基础、旅游开发是保障。

李圆慧[9](2012)在《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开始不断追求精神品质上的享受,旅游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旅游业作为绿色无烟产业迅速成长起来,现俨然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产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某个地区,旅游跨区域发展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课题。随着东北三省几大经济区(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开建,使得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同时东北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这一切均为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也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平台。本文在具体分析了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主要集中于对边境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等产品的开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六区——四轴”的旅游空间布局,及区域战略合作关系。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进行了分析。本部分从不同角度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了系统阐述,具体包括对研究区域——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具体划定,对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对人文历史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阐述等。第二部分,主要对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分析。本部分的研究是对区域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开发的前提,包括对地区优势旅游资源——边境旅游资源的分析(主要对边境口岸、界江及多邻国资源进行了阐述)、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对民族民俗资源及冰雪资源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从旅游业的地位、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现状,同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牵制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阻碍性因素,如通关环境差、竞合关系处理不当、粗放的资源开发方式、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及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对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环节,在综合分析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策略,包括六大旅游集合区的培育、四条旅游发展轴的培育、四个中心城市及四大口岸的建设等等。为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建议性方向。

岳乐[10](2011)在《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中国旅游业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也更加频繁,随之兴起的流域旅游也成为流域开发的新热点。本文以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为研究核心,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流域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本流域的区域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开发现状,进而提出了本流域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并得出相关结论。全文共分为七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流域旅游研究成果、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为论文的以下部分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对流域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为流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四、五章节为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世界和中国的典型流域旅游开发模式,第四部分分析了乌苏里江流域的资源情况并作出评价,第五部分对旅游开发的市场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第六部分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的思路、模式和对策。最后结论部分归纳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遗留的问题。乌苏里江流域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成果旨在从理论上填补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的空白,并力求为今后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二、镜泊湖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镜泊湖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多维度评价 ——以白河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理论
        1.4.1 环境承载力理论
        1.4.2 生态恢复理论
        1.4.3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4 游憩学理论
        1.4.5 清洁生产理论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创新点
    1.9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白河林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
        2.1.2 环境
        2.1.3 生态旅游
        2.1.4 生态旅游资源
        2.1.5 生态旅游产业
        2.1.6 健康性
        2.1.7 生态旅游产业能力
    2.2 白河林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辖区动植物资源
        2.2.3 气象和水文
        2.2.4 长白山历史沿革
        2.2.5 社会文化与经济情况
        2.2.6 生态旅游现状
    2.3 竞争环境与优势
        2.3.1 长白山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2.3.2 竞争性分析
        2.3.3 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3 生态旅游资源维度分析
    3.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1.1 分类依据
        3.1.2 分类结果与分析
    3.2 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定
        3.2.1 评定方法
        3.2.2 生态旅游资源等级评定
        3.2.3 评定结果与分析
    3.3 生态旅游资源健康评价
        3.3.1 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3.3.2 健康评价
    3.4 生态旅游资源维度建议
        3.4.1 资源保护建议
        3.4.2 提升资源等级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维度分析
    4.1 建立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4.1.1 收集并初步筛选指标
        4.1.2 选取主要指标
        4.1.3 聚类分析主要指标
        4.1.4 分析主要指标权重
    4.2 综合评价方法
        4.2.1 常用方法
        4.2.2 方法选择
    4.3 指标采集
        4.3.1 采集标准
        4.3.2 采集结果
    4.4 计算判断矩阵
    4.5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分
    4.6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建议
        4.6.1 自然环境承载力健康建议
        4.6.2 经济承载力健康建议
        4.6.3 社会环境承载力健康建议
    4.7 本章小结
5 生态旅游市场维度分析
    5.1 SWOT分析
        5.1.1 发展优势
        5.1.2 发展劣势
        5.1.3 发展机遇
        5.1.4 竞争与挑战
        5.1.5 SWOT直观分析
    5.2 市场分析
        5.2.1 生态旅游市场现状
        5.2.2 潜在的市场竞争
        5.2.3 主要目标市场
        5.2.4 目标市场细分
    5.3 市场健康建议
        5.3.1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5.3.2 完善生产力布局
        5.3.3 树立鲜明形象
        5.3.4 完善市场营销机制
        5.3.5 增加商业购物网点
        5.3.6 加强旅游地域信息化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旅游产业能力维度分析
    6.1 地域健康分析
        6.1.1 地域健康评价
        6.1.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2 森防安全
        6.2.1 BP神经网络理论
        6.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6.2.3 建立数学模型
        6.2.4 BP神经网络训练
        6.2.5 动态分析
    6.3 经营体制
    6.4 产业能力健康建议
        6.4.1 生态旅游地域健康建议
        6.4.2 森防建议
        6.4.3 明确相关政策法规
        6.4.4 改革旅游管理和经营体制
        6.4.5 管理模式数字化
        6.4.6 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
        6.4.7 科学引导投融资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附件

(2)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线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东北地区研究综述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国内外实践
    第一节 欧盟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及模式
        一、欧盟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二、欧盟旅游业在一体化发展中的互动
        三、欧盟旅游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及机制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
        三、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驱动机制
    第三节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及经验
        一、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二、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经验
    第四节 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借鉴与启示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借鉴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启示
第四章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及评价
    第一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历程
        二、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
        一、资源基础
        二、区位基础
        三、产业基础
        四、市场基础
        五、环境基础
        六、制度基础
        七、现有合作基础
    第三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一、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二、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动力
        一、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二、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
    第五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一、区域旅游竞争力概述
        二、东北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
        三、东北地区四大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第五章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构建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行为辨析
        一、政府
        二、旅游企业
        三、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四、社区居民
        五、合作主体关系的架构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
        一、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
        二、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
    第三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构建
        一、“认知共同体”的机制构建
        二、“认知共同体”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
第六章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分析与选择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分析
        一、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概念
        二、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类型
    第二节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及保障平台
        一、合作主体视角下合作模式
        二、要素内容视角下合作模式
        三、空间结构视角下合作模式
        四、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保障平台
第七章 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第一节 树立东北地区大旅游发展理念
        一、整合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二、加强区域营销、打造整体形象
        三、共建智慧旅游平台
        四、提高环境保护认识
    第二节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一、加强交通网络的区域合作
        二、提高饭店业接待能力与规模档次
        三、提升旅行社行业整体素质
        四、挖掘旅游文化娱乐业内涵
    第三节 定位整合旅游城市、提升旅游竞争力
        一、定位与整合四大旅游城市
        二、提升东北地区旅游竞争能力
        三、发挥旅游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作用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空前繁荣和竞争日益激烈
        1.1.2 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问题重重
        1.1.3 地质公园竞争环境复杂
        1.1.4 地质公园竞争力理论薄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
    1.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地质公园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地质遗迹概念与类型
        2.1.2 地质公园概念与类型
        2.1.3 地质公园的主要价值
        2.1.4 地质公园的独特属性
    2.2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2.2.1 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2.2 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2.3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
        2.3.1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2.3.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2.4 价值链概念及理论分析
        2.4.1 价值链概念及构成
        2.4.2 价值链分析法的内涵
        2.4.3 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依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公园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
    3.1 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3.1.1 全球范围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发展
        3.1.2 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3.2 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3.2.1 全球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布概况
        3.2.2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2.3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3.3 我国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基础及问题分析
        3.3.1 基础条件
        3.3.2 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4.1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的构建
        4.1.1 服务业价值链的内涵和特点
        4.1.2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创建
    4.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4.2.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4.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5.1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
        5.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5.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相关评估指标分析
        5.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5.3 评价模型与评价思路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3.2 基本思路
        5.3.3 确定权重
        5.3.4 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择和数据获取
        6.1.1 样本选择
        6.1.2 数据获取
    6.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6.2.1 AHP法确定一级、二级指标权重
        6.2.2 熵值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6.2.3 指标权重分析
    6.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6.3.1 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6.3.2 基于模糊积分模型(HFI)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7.1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思路
        7.1.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动态培育
        7.1.2 基于价值活动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
    7.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7.2.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能力
        7.2.2 地质旅游开发能力
        7.2.3 地质公园营销能力
        7.2.4 地质公园创新能力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证
    8.1 研究区概况
        8.1.1 基本概况
        8.1.2 交通概况
        8.1.3 园区概况
        8.1.4 资源概况
    8.2 游客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8.2.1 调查设计
        8.2.2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8.2.3 旅游体验感知度评价
        8.2.4 游客期望度评价
        8.2.5 游客期望与旅游体验感知度的差异分析
    8.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8.3.1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8.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8.4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8.4.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
        8.4.2 地质旅游开发
        8.4.3 地质公园营销
        8.4.4 地质公园创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附录2: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隶属度)
    附录3:“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意见调查表
    附录4: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4)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五、研究区域与方法
第一章 边境旅游与地域系统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外边境旅游研究进展
        一、边境旅游需求研究
        二、边境旅游供给研究
        三、边境旅游的合作与冲突研究
        四、边境旅游的效应研究
    第二节 国内边境旅游研究
        一、边境旅游需求研究
        二、边境旅游供给研究
        三、边境旅游的合作与管理调控研究
        四、国内边境旅游的效应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边境旅游研究的对比分析
        一、文献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
        二、研究的主要关注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经典理论在边境旅游研究的应用
        一、地缘经济理论及应用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及应用
        三、核心-边缘理论及应用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理论及应用
        五、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应用
        六、系统理论与协同论的应用
        七、协同理论及应用
第二章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构成
    第一节 边境旅游与边境旅游地域系统概述
        一、边境旅游的界定
        二、边境旅游分类
        三、旅游地域系统的界定
        四、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内涵
    第二节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特点
        一、敏感度高与涉外性强
        二、交互共存性、圈层叠加性
        三、多种利益主体
        四、异质性明显
    第三节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结构
        一、要素结构
        二、地域结构
        三、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与外部联系
    第四节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类型
        一、从景观地域角度
        二、从经济学角度
        三、从其辐射程度与影响力角度
        四、按边境国分类
    第五节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政治关系
        二、边境城市发展水平
        三、边境资源组合与存量
        四、社会历史因素
第三章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诊断
    第一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8年-1991年)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寄生发展
        二、起步阶段(1991-2000)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共生发展
        三、发展阶段(2001-今)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伴生发展
    第二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系统构成
    第三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系统供给现状
        一、东北地区边境旅游供给系统构成
        二、东北地区边境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三、旅游资源质量等级
        四、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第四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通道系统现状
        一、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区域的居边而不远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好
        二、东北地区的边境旅游的服务设施现状
        三、东北地区的边境旅游的信息宣传效应现状
    第五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需求系统现状与时空特征
        一、市场现状结构
        二、旅游市场特征
    第六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典型区诊断分析
        一、典型区概述
        二、调研区域与样本选择
        三、调研分析
第四章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内部联系
    第一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的赋存景观环境
        一、东北雄壮的山水格局为依托
        二、丰富而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
        三、高等级的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集中在边境地区
    第二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特点
        一、旅游资源分布具有等级集中性、整个地域系统呈条带状
        二、地域结构呈现多圈层化与互斥化
        三、边贸(外向性)与城市化(依赖性)相互依存
        四、敏感性与神秘性明显
    第三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边境旅游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特征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数据来源
        四、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城市内部作用
        五、边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总强度分析
        六、边境旅游地域系统中边境城市的等级层次
第五章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溢出效应
    第一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外部环境
        一、边境城市是基点也是对外联系的源点
        二、边境城市空间网络结构
    第二节 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对东北地区的经济作用
        一、对外联系测度与ARCGIS网络分析
        二、对外经济作用强度分析
        三、对外联系层次结构分析
    第三节 边境旅游城市化发展与边境旅游系统的协同发展
        一、城市化指标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测度结果分析
        四、作用机制
    第四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一、边境城市与中心职能城市间的旅游经济溢出模型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三、溢出分析
第六章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的发展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边境旅游发展政策与合作模式
        一、东北地区边境旅游政策现状
        二、东北地区边境旅游跨境合作现状
        三、国外边境跨境合作模式
        四、图们江跨境旅游合作模式
    第二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发展战略
        一、管理机制与政策创意战略
        二、旅游与贸易互动发展的战略
        三、跨区域跨国合作的战略
        四、区域特色战略
        五、产业协同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建议
        一、从只挣“过路钱”转向建立边境城市旅游综合体
        二、由有“路”不“通”转向边境旅游通道“无障碍”
        三、从边境城市“单打”转向跨区域合作
        四、从等待政策体制转向自主创新“政策体制”
结论与展望
    一、本文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局限与末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质公园的发展背景
        1.1.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概况
        1.1.3 本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地质公园相关研究内容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产业经济
        2.1.3 地质资源
        2.1.4 地质公园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产业经济学
        2.2.2 资源的开发理论
        2.2.3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
    3.1 区位
    3.2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层构成
        3.2.1 新太古代
        3.2.2 古元古代
        3.2.3 中元古代
        3.2.4 新元古代
        3.2.5 古生代
        3.2.6 中生代
        3.2.7 新生代
    3.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构造特征
        3.3.1 基底褶皱构造
        3.3.2 盖层褶皱构造
    3.4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特征
        3.4.1 气候特征
        3.4.2 植被特征
        3.4.3 水文特征
    3.5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禀赋
        3.5.1 地质资源
        3.5.2 人文资源
4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4.1 特征及分类
        4.1.1 特征
        4.1.2 分类
    4.2 评价方法与步骤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因子体系及权重
        4.2.3 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4.2.4 评价分值
    4.3 旅游资源评价
        4.3.1 旅游单体价值评价
        4.3.2 客源资源调查与评价
        4.3.3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4.3.4 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5 地质公园保护开发优化模式
    5.1 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5.1.1 发展历程
        5.1.2 存在的问题
    5.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5.2.1 资源导向型
        5.2.2 市场导向型
        5.2.3 形象导向型
        5.2.4 产品导向型
        5.2.5 开发模式的比较
    5.3 保护开发实施步骤
        5.3.1 保护开发类型
        5.3.2 保护开发形式
        5.3.3 保护开发模式的优选
        5.3.4 保护开发级别
        5.3.5 保护开发时序
        5.3.6 保护开发分区
6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实证研究
    6.1 开发现状
        6.1.1 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现状
        6.1.2 保护开发中的破坏因素
    6.2 复合型保护开发模式
        6.2.1 功能分区理念的引入
        6.2.2 嵩山地质资源保护区
        6.2.3 嵩山旅游开发和服务功能区
    6.3 产业化管理模式
        6.3.1 品牌管理
        6.3.2 运营管理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自然保护区概述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述
    1.5 养生旅游概述
        1.5.1 养生旅游的含义
        1.5.2 养生旅游的指导思想
    1.6 养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分
    1.7 养生旅游的研究进展
    1.8 养生旅游的规划的原则
    1.9 养生旅游开发模式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范围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2.1.3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评价框架模型的构建
        2.2.2 评价框架的构成
        2.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2.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5 养生旅游等级评价评分标准的确定
        2.2.6 项目综合评价
        2.2.7 分项目评价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估指标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评价指标及标准研究
        3.2.1 旅游条件
        3.2.2 旅游基础
        3.2.3 养生需求
        3.2.4 养生产品
    3.3 本章小结
4 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估方法
    4.1 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指标权重
    4.2 权重分析
        4.2.1 项目层
        4.2.2 因素层
        4.2.3 指标层
    4.3 评分表及评价结果分等定级
        4.3.1 评分表格的制定
        4.3.2 分等定级
    4.4 指标主成分分析
        4.4.1 景观条件因素层
        4.4.2 社区条件因素层
        4.4.3 经费条件因素层
        4.4.4 管理条件因素层
        4.4.5 养生环境因素层
        4.4.6 养生活动因素层
        4.4.7 主成分分析简化结果
    4.5 小结
5 护区案例研究
    5.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研究与发展规划
        5.1.1 研究地概况
        5.1.2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结果及分析
        5.1.3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建议
    5.2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研究与发展规划
        5.2.1 研究地概况
        5.2.2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结果及分析
        5.2.3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建议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大长白山旅游景区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大长白山旅游景区的开发
    2.1 地跨三国的旅游景区
    2.2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2.3 区位及交通优势
3 开发大长白山旅游景区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区域间与国际合作
    3.2 推出长线精品旅游路线
    3.3 丰富游览内容和方式
    3.4 大力开发冰雪旅游产品
    3.5 深入挖掘人文旅游资源
    3.6 美化与维护原生态环境
    3.7 修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4 结语

(8)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地质公园是开展旅游地学研究的最佳平台
        1.1.2 旅游地学研究对地质公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3 喀纳斯是开展地质公园综合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1.1.4 项目支撑
    1.2 国内外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2.1 地质遗迹景观研究现状
        1.2.2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2.3 新疆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分析
    1.3 新疆喀纳斯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3.1 喀纳斯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史概述
        1.3.2 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公园概况
    2.1 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河、湖与水文特点
        2.2.4 土地与土壤特征
        2.2.5 生物
    2.3 社会经济条件
第3章 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质背景
    3.1 大地构造与构造层特征
    3.2 前第四纪地质
        3.2.1 地层
        3.2.2 岩浆岩
        3.2.3 地质构造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3.3 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3.3.1 第四纪堆积物特征
        3.3.2 公园及邻区新构造运动
第4章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4.1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1.1 主要分类方案简述
        4.1.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
    4.3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与景区划分
        4.3.1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
        4.3.2 地质公园景区划分
    4.4 其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4.4.1 自然景观
        4.4.2 人文景观
第5章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喀纳斯湖泊景观
        5.1.1 特征
        5.1.2 喀纳斯湖的形成与演化
    5.2 第四纪冰川地貌景观
        5.2.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5.2.2 冰川地貌的形成演化和第四纪冰期划分
    5.3 河流景观
        5.3.1 河流景观特征
        5.3.2 河流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第6章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评价
    6.1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
        6.1.1 喀纳斯湖的对比
        6.1.2 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对比
    6.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6.2.1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
        6.2.2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第7章 喀纳斯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1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1 地质公园的建设目标和要求
        7.1.2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3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2 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2.1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
        7.2.2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三大系统间的关系
    7.3 保护系统
        7.3.1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工程
        7.3.2 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7.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3.4 人文景观保护工程
    7.4 科普系统
        7.4.1 科学研究工程
        7.4.2 科学考察工程
        7.4.3 科学普及工程
    7.5 旅游开发系统
        7.5.1 旅游产品工程
        7.5.2 客源市场开拓工程
        7.5.3 旅游设施建设工程
    7.6 保障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照片
附录 B 其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照片

(9)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边境旅游研究综述
        1.2.1 国外边境旅游研究现状
        1.2.2 国内边境旅游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
    2.1 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2.1.1 地质地貌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土壤条件
        2.1.5 冻土广泛发育
    2.2 人文历史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2.3.1 雄厚的经济保障
        2.3.2 政策保障
        2.3.3 交通条件
        2.3.4 国内外良好的发展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分析
    3.1 边境旅游资源分析
        3.1.1 多界江和多邻国资源
        3.1.2 丰富的边境口岸资源
    3.2 生态旅游资源分析
    3.3 民族民俗资源分析
    3.4 冰雪旅游资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4.1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4.1.1 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地位不断提高
        4.1.2 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完善
        4.1.3 旅游景区及旅游产品开发各有特色
        4.1.4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备
    4.2 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 部分地区边境游线整合开发较弱、通关环境差
        4.2.2 旅游基础设施有待进步完善
        4.2.3 区域内各市之间旅游业恶性竞争,缺少合作与交流
        4.2.4 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2.5 地区界线阻碍旅游资源合理开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建议
    5.1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5.1.1 边境旅游产品
        5.1.2 自然生态旅游产品
        5.1.3 冰雪旅游产品
        5.1.4 文化旅游产品
    5.2 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战略部署
        5.2.1 六大旅游集合区的培育
        5.2.2 四条旅游发展轴的培育
        5.2.3 建设四个中心城市
        5.2.4 建设四大口岸
    5.3 区域合作模式构建
        5.3.1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内部合作模式
        5.3.2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与外部合作模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流域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流域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要素集聚与增长极理论
    2.2 旅游产业理论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点轴渐进式扩散系统理论
    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国内外典型流域旅游开发概述
    3.1 中外重要江河流域旅游开发
        3.1.1 莱茵河流域旅游开发
        3.1.2 塞纳河流域旅游开发
        3.1.3 长江流域旅游开发
    3.2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旅游开发概述
        3.2.1 松花江流域旅游开发现状
        3.2.2 黑龙江流域旅游开发现状
    3.3 流域旅游开发启示
第4章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4.1 乌苏里江流域基本概况
        4.1.1 自然资源条件
        4.1.2 经济社会条件
    4.2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4.2.1 总体状况
        4.2.2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资源评价
第5章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市场分析
    5.1 旅游市场现状
        5.1.1 旅游市场总体情况
        5.1.2 旅游市场主要特征
    5.2 旅游市场需求趋势
        5.2.1 国外旅游市场需求趋势
        5.2.2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趋势
    5.3 旅游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5.3.1 国内目标市场
        5.3.2 国际目标市场
第6章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的思路、模式与对策
    6.1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总体开发思路
        6.1.1 流域系统定位
        6.1.2 流域旅游形象定位
        6.1.3 流域旅游产品定位
        6.1.4 流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6.1.5 构建旅游交通格局
    6.2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模式
        6.2.1 流域开发特征
        6.2.2 开发模式构想
    6.3 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对策
        6.3.1 编制乌苏里江流域旅游整体开发规划
        6.3.2 加强旅游宣传的力度
        6.3.3 提高旅游管理人员和导游员的素质
        6.3.4 加强中俄两国以及流域内各地区的旅游合作
        6.3.5 构建流域的总体开发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镜泊湖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多维度评价 ——以白河林区为例[D]. 张德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2]东北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 焦爱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3]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雷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4]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地域系统研究[D]. 甘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 李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6]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刘甜甜.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7]大长白山旅游景区开发构想[J]. 廖资生,曹毅哲.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8]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 杨更.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9]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圆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4)
  • [10]乌苏里江流域旅游开发研究[D]. 岳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镜泊湖森林旅游发展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