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参考

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参考

一、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甄峰[1](2020)在《国际创新统计体系演化与国内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产业发展到创新驱动,全球经济在探索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以研究与发展(R&D)为核心的科技统计为量化经济发展要素新动能提供了条件,以创新行为及其网络互动为核心的创新统计工作为理解科技经济互动提供了新平台。发达国家创新统计实践已形成较好的规范体系和国际标准,我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初步建立了创新统计体系,为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下了重要基础。未来仍需以国际规范为基本标准,适度平衡我国发展特色,尊重统计规律,重视统计创新人才与创新研究,全面推动我国创新统计体系建设。

王倩儒[2](2020)在《科技统计的量化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科技统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数量,同时也包含了不同数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以及线性关系,其研究结果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本文从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设以及量化评价方法着眼,就科技统计的量化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赵芮,徐浩,张迪,崔立然,孙茂林[3](2018)在《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与之前相比获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应用也逐渐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数目较多,大约一百余所,因此就需要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就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希望可以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丁美香[4](2018)在《R&D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研究 ——基于全国及省域层面》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飞速更新,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R&D活动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SNA2008中对R&D资本定义做了重新界定,将能够给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R&D支出纳入固定资产项目。许多国家纷纷对自已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进行调整,以及建立自已的卫星账户。将R&D纳入资本,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衡量更具有客观性,能方便我们更准确全面的认识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更有利于保持科技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根据SNA2008对R&D定义,将R&D看作资本不再作为中间消耗进行处理纳入国民生产总值核算,采用总成本法对全国及分省份R&D产出计算,并利用供需平衡通过R&D产出与进出口测算R&D固定资本形成。对R&D资本化核算,从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个角度,对所引起的GDP核算主要变量变动做了汇总,并利用支出法将工业企业R&D资本形成纳入GDP进行核算,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R&D资本存量,最后建立空间模型研究R&D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依据R&D资本化测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将R&D纳入资本化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消费减少,投资增加,消费率降低,资本形成率提高,同时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发生变化。基于2001-2015年各地区R&D数据,得出结论R&D资本化引起实际GDP增长率提高了 0.04个百分点,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2001-2015年各省份R&D资本存量,其中2015年R&D资本存量广东省最高为3162.98亿元,其次为江苏省达到3105.39亿元,并对R&D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分析。利用30个省份R&D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数据,通过莫兰指数、LM、Robust LM及Wald检验,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R&D与经济增长关系,得出结论不仅本地区R&D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相邻区域R&D溢出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响应国家政策开展R&D资本化核算方法研究(2)建立自已的R&D卫星账户(3)双管齐下推动我国R&D投资水平(4)进一步提高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用。

沈海霞[5](2017)在《浅谈科技统计工作》文中认为通过对目前科技统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对目前企业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统计工作的改进方法,以期进一步在科技系统内建立和完善科技活动的统计和评价体系。

侯王斌[6](2016)在《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陕西省加快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的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服务机构作为科技发展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发展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撑服务,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降低科技创新风险,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陕西省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工作进展缓慢,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快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发展建设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缺乏公众认知度;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发展缓慢;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水平差;联盟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同时,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缺乏合作联盟意识;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发展缺少专业的人才体系;科技服务机构联盟没有信息交流共享平台;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缺少基础合作平台;最后,本文结合目前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合作联盟方式提出了建设陕西省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对策:完善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基础合作平台;借鉴生产联盟方式加强科技服务机构联盟人才合作;促进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信息共享技术合作;采取战略营销的方式推进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等方式,推进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

章刚勇[7](2016)在《科技统计研究:方向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借鉴公共政策分析思想,提出一个基于证据的科技政策分析框架,把科技统计当作是一门研究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和评价证据的学问,涵盖了科技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把已有研究成果和科技政策文本纳入为科技统计研究对象,并和科技统计指标一起作为科技政策分析的主要资料证据,重点探讨了相关的数据与方法,指出定性资料量化方法及应用是政策分析的关键,而综合定性资料量化结果与科技统计指标,使用合适的计量经济建模技术,探讨科技政策作用机理,评价科技政策实践是科技政策分析的核心内容,也是科技统计研究的主要方向。

黄伟[8](2016)在《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统计是指从数量方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活动,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工具,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重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世界各国的科技统计都是分散进行的,相关的统计制度与通用规范和标准都未形成。世界各国的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分类方法、统计范围以及调查体系等的不同,导致不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的运用,因此,世界各国对制定科技统计规范的工作呼声高涨。1963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上第一次为科技统计工作标准化而做出了努力,该年在意大利的弗拉斯卡蒂市举行了成员国R&D统计专家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弗拉斯卡蒂手册》,成为世界第一本研究与发展统计的标准文件。但是,世界各国的政府科技统计工作进展怎么样呢?各国是否严格按照OECD所提倡的科技统计规范和标准开展政府科技统计呢?或者各国依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了哪些与OECD不一样的科技统计指标呢?各国在政府科技统计方面分别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但考虑到世界上国家众多,不可能对每一个国家政府科技统计进行分析。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且各自具有代表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因此本文选取中美两国的政府科技统计进行对比,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中美两国政府科技统计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对比的依据是除了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还借鉴了国际上规范的科技统计标准(OECD统计标准),同时查阅了中美两国政府的相关网站,获得了许多相关的官方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比中美两国政府科技统计的历史发展过程。两国科技统计的起源时间不同,发展时间长短也不相同,因此选用阶段性对比的方法(而不用绝对时间对比),分别比较两国政府科技统计的起源,统计的发展与改革、统计体系的确立这两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统计内容、方法、框架以及推动统计发展的因素等内容进行对比。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对比可以总结两国政府科技统计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两国政府科技统计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国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两国政府科技统计继续发展指明方向。2.对比中美两国政府科技统计的现状。以OECD标准为参照,对比两国统计的框架体系,指标设置以及在R&D统计等方面各自的优缺点(包括在数据来源上、编制方法上以及部分数据的发布与修订上)。找出两国在以上实际统计工作中与OECD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带来的弊端,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3.分析中美两国政府科技统计在科学管理以及科学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以体现政府科技统计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又可为将来政府科技统计继续为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更好地服务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以上对比结果,总结中美两国在政府科技统计中历史的经验,现状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归纳出中国政府科技统计工作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优势与不足,展望中美政府科技统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指标体系的扩展与整合,以及各主要指标的改进方向。2、总结出中国可以从美国政府科技统计中借鉴的地方,并根据对美国科技统计工作的借鉴,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其他学者的一些意见,从总体构思和具体数据收集,统计体制改革几个层面上对中国政府科技统计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由于研究水平和现有资料的限制,本文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本文对中美政府科技统计主要指标的对比只选取了R&D统计、科技服务统计以及科技产出统计中的某些指标,后续研究可以将选取对比的指标范围扩大,让对比更具有代表性;第二,本文对比的深度不够,对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差异的制度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的比较欠缺。

方丽萍[9](2016)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贸一体化加速推进,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跨国企业实现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这种方式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将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软件技术以及机械设备、技术产品等硬件技术从拥有技术的一方转向另一方。利用FDI的方式,企业一方面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将成熟的技术产品输出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可以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并积极参与当地技术合作研发,实现技术进步。自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为了抢占国际市场,纷纷选择在海外收购兼并、合资、新建等方式将国内成熟技术输出国外,同时参与国际研发合作以实现技术进步更新。知识的合理利用、有效转移和自主创新,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成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但是我国跨国公司技术转移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公司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在技术输出方式、国际合作研发、技术优势维持等方面的经验不足且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目前,美国日本作为科技发达国家,其在技术创新及海外投资技术转移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所以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特点与效益,总结了美日两国国际技术转移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本文采用数据、案例及相关科技指标对中国跨国技术转移、美国日本国际技术转移措施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此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前人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内容、方法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此章主要阐述了学术界主流国际投资理论和技术转移理论,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概况和问题。此部分利用中国FDI数据、制造行业数据以及以联想、华为等典型跨国企业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跨国技术转移的特点、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转移的积极效应以及中国跨国技术转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第四部分为美国日本国际技术转移经验分析。该章节就美日对外技术控制、技术转移定价、跨国技术研发以及技术保密等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海外投资技术优势维持、提高技术水平的经验。第五部分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的政策建议。该部分在考虑政府和企业因素以及借鉴美日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转移的具体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会根据技术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转移途径以实现延长技术产品生命周期、开辟海外市场和技术协同效应;中国企业更倾向于向海外独资机构转让以产品形式存在的硬件技术;与国际技术贸易相比,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技术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整合东道国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在国际技术合作中,中国企业还处于被动局面。在借鉴美日跨国公司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模式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同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价格以低交易成本。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技术,提出的政策建议集中于如何实现技术外溢。本文借助典型案例及行业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输出,从企业技术优势培养、技术优势维持及技术优势发挥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技术转移的方法,同时也注重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技术转移的定价和保密措施,为我国跨国企业提供参考。不足:本文利用联想、华为等知名跨国公司的案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情况,技术转移的宏观数据分析较少;在分析美国日本跨国技术转移策略时,由于没有企业方面的数据,本文采取2010年国家宏观数据和调查结果代替跨国企业数据,导致文章的时效性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分析方法上没有使用实证分析法。

司增绰[10](2015)在《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论文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是对上游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服务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业,是扩张较快的服务业之一;其基本上属于非营利性行业,其生产技术系数较小。比较表明: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经济效益在服务业中较低,劳动力结构系数在服务业中处于中等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在服务业中处于中等水平。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产业发展建议。

二、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创新统计体系演化与国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创新统计与标准演化发展
    1.1 创新问题的研究概略
    1.2《弗拉斯卡蒂手册》与R&D统计
    1.3《奥斯陆手册》与创新统计
    1.4 创新统计国际规范体系
    1.5 国际经验的借鉴意义
2 我国创新统计体系演化发展
    2.1 创新统计孕育期(20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部门式科技活动统计工作与调查制度
    2.2 创新统计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不断规范科技活动,在统计工作基础上开始迈向技术创新调查之路
    2.3 创新统计发展期(21世纪初期):在兼顾全国R&D资源清查之际开展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
    2.4 创新统计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化认识创新发展内涵基础上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和完善调查内容
3 完善我国创新统计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2)科技统计的量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建设
2科技统计量化评价方法
3结语

(3)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医学院校体制分析研究
2 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3 结语

(4)R&D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研究 ——基于全国及省域层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际标准进展与实践
        二、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R&D资本化核算理论
    第一节 R&D资本化相关概念
        一、R&D的含义及分类
        二、R&D统计:SNA2008与《弗拉斯卡蒂手册》区别
    第二节 R&D资本化核算的范围
        一、SNA2008:基于未来收益性
        二、IPP准则:基于R&D特殊情况的讨论
        三、基础研究与R&D溢出的资本化问题
    第三节 R&D资本核算方法
        一、R&D产出核算
        二、基于供需平衡的R&D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估计
    第四节 R&D资本对GDP核算的影响机理
        一、生产法
        二、收入法
        三、支出法
    第五节 R&D资本存量核算方法
        一、方法的确定
        二、初始R&D资本存量的选择
        三、R&D产品价格指数的选择
        四、R&D对折旧率的确定
第三章 R&D投资规模的测度
    第一节 R&D投资规模:1990-2015
        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二、R&D支出到R&D固定资本形成
        三、全国R&D资本形成测算结果:1990-2015
        四、各省域R&D资本形成测算结果:2001-2015
    第二节 工业企业R&D投资规模:2001-2015
        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二、全国R&D投资规模测算结果:2001-2015
        三、省域层面企业R&D资本形成总额测算:2001-2015
        四、省域层面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比例与资本形成的比较
    第三节 R&D资本存量测度
        一、基期R&D资本存量测算及折旧率
        二、R&D综合投入价格指数编制
        三、全国R&D资本存量:2001-2015
        四、省域R&D资本存量2001-2015
第四章 R&D资本化对经济标的影响测度
    第一节 R&D资本化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全国层面
        一、R&D资本化名义GDP、实际GDP变化
        二、资本化前后GDP增速变化
        三、R&D强度
        四、R&D资本化对GDP需求结构的影响
        五、R&D资本化对贡献率的影响
    第二节 R&D资本化的影响测度:省域层面
        一、R&D资本化对各省份GDP需求结构的影响测度
        二、R&D资本化对东、中、西部经济指标的影响
    第三节 R&D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相关性分析
        二、R&D资本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三、R&D资本化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解读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难点与建议
        一、响应国家政策开展R&D资本化核算方法研究
        二、建立自已的R&D卫星账户
        三、双管齐下推动我国R&D投资水平
        四、进一步提高R&D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浅谈科技统计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统计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2 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科技统计工作的改进方法
4 结语

(6)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陕西省加快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学者对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相关研究
        1.2.2 学者对战略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1.2.3 评述关于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演绎归纳法
        1.3.4 访谈法
    1.4 论文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论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战略管理理论与科技服务机构联盟概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论述
        2.1.1 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论内容
        2.1.2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2.1.3 战略管理理论的价值分析
    2.2 战略管理的基本实现方式
        2.2.1 生产联盟
        2.2.2 技术开发与研究联盟
        2.2.3 合资及价格联盟
        2.2.4 战略营销联盟
        2.2.5 功能协议
    2.3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论述
        2.3.1 联盟及垄断的差异
        2.3.2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概念及特点
    2.4 建设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意义
第三章 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SWOT分析与成因探讨
    3.1 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现状
        3.1.1 重点领域的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初具规模
        3.1.2 科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迅速发展
    3.2 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SWOT分析
        3.2.1 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优势和劣势
        3.2.2 陕西科技服务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3 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问题分析
        3.3.1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缺乏公众认知度
        3.3.2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发展缓慢
        3.3.3 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低,服务水平差
        3.3.4 联盟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
    3.4 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问题成因探讨
        3.4.1 缺乏合作联盟意识
        3.4.2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发展缺乏专业的人才体系
        3.4.3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缺乏基础合作平台
        3.4.4 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发展缺少信息共享平台
第四章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对策
    4.1 建设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原则
    4.2 构建陕西科技服务机构联盟远景目标
        4.2.1 实现科技服务机构组织资源优化配置
        4.2.2 提高陕西整体科技服务机构竞争力
        4.2.3 避免出现垄断实现有限联盟
    4.3 完善科技服务机构联盟法律法规体系
        4.3.1 树立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合作观念
        4.3.2 制定政策为科技服务机构联盟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4.3.3 明确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发展方向及目标
    4.4 建设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基础合作平台
        4.4.1 出台政策成立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实体监督管理部门
        4.4.2 按价格联盟的方式整合个体机构,联盟实行会员制
        4.4.3 通过协议促进行业协会的成立聚集行业资源
    4.5 借鉴生产联盟方式加强科技服务机构联盟人才合作
        4.5.1 建立人才资源网络实现人才互补
        4.5.2 定期互动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5.3 利用高校、企业等外部人才,实现人才有效补充
    4.6 促进科技服务机构联盟信息技术合作
        4.6.1 创建信息技术合作网络,共享信息技术资源
        4.6.2 促进各机构、高校、企业间的学术互动交流
        4.6.3 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7 采取战略营销的方式推进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解释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科技统计与政府科技统计的界定
    1.4 科技与经济的关系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依据
    1.6 技术路线
2 政府科技统计历史与现状的相关研究
    2.1 科技统计的起源、发展以及OECD标准的形成
        2.1.1 科技统计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初)
        2.1.2 科技统计的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2.1.3 科技统计的发展时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
    2.2 科技统计的进一步完善时期(二十一世纪以来)
    2.3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
        2.3.1 科技统计体系问题的研究
        2.3.2 R&D问题的研究
        2.3.3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的应用研究
        2.3.4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的对比研究
3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历史发展的对比
    3.1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工作的起源
    3.2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的改革、发展与统计框架及体系的确立
    3.3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与OECD科技统计的关系
4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现状的对比
    4.1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体系框架的对比
    4.2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主要内容及其指标的对比
        4.2.1 中美R&D统计的对比
        4.2.2 中美科技服务统计对比
        4.2.3 中美科技产出指标对比
    4.3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数据的发布与修订
    4.4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面临的挑战
        4.4.1 统计框架与分类问题
        4.4.2 统计指标与数据来源空缺问题
        4.4.3 统计调查对象变化问题
5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的应用对比
    5.1 美国政府科技统计在二战结束前时期的应用
    5.2 美国政府科技统计在二战之后至二十世纪末的应用
    5.3 美国政府科技统计在二十一世纪时期的应用
    5.4 中国政府科技统计在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方面的应用及其与美国的对比
        5.4.1 改革开放初期的应用
        5.4.2 二十一世纪的应用
6 中美政府科技统计体系发展展望对比
    6.1 统计框架与体系的展望
        6.1.1 统计体系的展望
        6.1.2 统计指标与统计范围的扩展
    6.2 各主要指标的展望
        6.2.1 R&D统计展望对比
        6.2.2 科技服务统计展望对比
        6.2.3 中美科技产出统计展望对比
    6.3 中国可以从美国统计工作中借鉴的地方
        6.3.1 注重小微企业R&D统计,不断扩大R&D统计调查范围
        6.3.2 协调各统计部门的关系
        6.3.3 协调多种调查方法,衔接好科技统计相关资料
        6.3.4 加快建立R&D卫星账户
7 中国政府科技统计的发展建议
    7.1 分类的国际化
    7.2 指标解释与分类的一致性
    7.3 部分科技统计数据来源的缺失问题
    7.4 科学设计政府科技统计指标
    7.5 科技统计数据发布方式的规范化
    7.6 加快实现我国政府科技统计的赶超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动机
        1.2.2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途径和效应
        1.2.3 国际技术合作
        1.2.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输出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技术差距论
    2.2 技术生命周期论
    2.3 技术转移内部化理论
    2.4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4.1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4.2 技术地方化理论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转移现状和问题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3.2 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转移
        3.2.1 技术实施和转让内容的选择
        3.2.2 技术转移途径选择
    3.3 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转移效应
        3.3.1 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移升级
        3.3.2 跟踪东道国技术信息,推动技术产品出口
        3.3.3 研发本地化,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3.3.4 技术内部转移,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3.4.1 技术优势不明显
        3.4.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3.4.3 技术输出模式不合理
        3.4.4 处于技术合作研发链低端
        3.4.5 技术转移定价体系不完善
4 美国与日本国际技术转移经验
    4.1 美国技术转移经验
        4.1.1 技术转让定价
        4.1.2 技术垄断策略
        4.1.3 国际技术合作模式选择
    4.2 日本技术转移经验
        4.2.1 海外产学合作研发
        4.2.2 商业秘密保护策略
    4.3 两国经验总结对中国的启示
        4.3.1 两国经验的对比总结
        4.3.2 两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5 对策建议
    5.1 宏观层面
        5.1.1 建立高效的“产学研”分工协作体系
        5.1.2 完善技术转移政策法规
        5.1.3 培育“走出去”企业的技术优势
    5.2 微观层面
        5.2.1 转变技术输出模式,实现硬件技术生产本地化
        5.2.2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提升技术整合效应
        5.2.3 设立技术标准,延长技术收益时间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模型与数据
    ( 一) 产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
        1. 产业关联度
        2. 生产技术系数
        3. 经济效益系数
        4. 劳动力投入结构系数
        5. 产业扩张系数
        6. 产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数
    ( 二) 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一) 产业发展能力状态分析
        1. 影响力系数状态分析
        2. 感应度系数状态分析
        3. 生产技术系数状态分析
        4. 经济效益系数状态分析
        5. 劳动力投入结构系数状态分析
        6. 产业扩张系数状态分析
        7. 产业发展综合能力状态分析
    ( 二) 产业发展能力演变分析
        1. 影响力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2. 感应度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3. 生产技术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4. 经济效益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5. 劳动力投入结构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6. 产业扩张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7. 产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相关建议

四、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创新统计体系演化与国内发展研究[J]. 陈芳,甄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3)
  • [2]科技统计的量化探索[J]. 王倩儒. 信息记录材料, 2020(02)
  • [3]高等医学院校科技统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赵芮,徐浩,张迪,崔立然,孙茂林. 科技创新导报, 2018(08)
  • [4]R&D资本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研究 ——基于全国及省域层面[D]. 丁美香.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5)
  • [5]浅谈科技统计工作[J]. 沈海霞. 甘肃科技, 2017(01)
  • [6]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陕西省加快科技服务机构联盟建设的研究[D]. 侯王斌. 西北大学, 2016(04)
  • [7]科技统计研究:方向与方法[J]. 章刚勇. 统计与决策, 2016(05)
  • [8]中美政府科技统计对比研究[D]. 黄伟.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技术转移问题研究[D]. 方丽萍.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5)
  • [10]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 司增绰. 中国软科学, 2015(07)

标签:;  ;  ;  ;  ;  

浅谈科技统计中的参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